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679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8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中国文学的乐观精神植根于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念。易经说:“穷则变,变则通。”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中国人看来,逆境的极点就是顺境的开始,黑夜的尽头就有曙光的出现。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中国文学往往是以

2、乐观的精神看待人生。中国的戏剧,往往带有一个喜剧的结尾,叫做大团圆。一桩冤案,最终总能得到昭雪,或由被害者死后化为鬼魂复仇;才子佳人的离别,总能以重逢和喜庆为结局;公子的落难总能以及第高中而结束。有的故事本是以悲剧结尾的,在流传过程中也渐渐改成了喜剧的结尾。如元稹的小说会真记本是以女主人公莺莺被抛弃为结局的,王实甫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戏剧西厢记就成了大团圆的喜剧结尾,最后一本的题目是“张君瑞庆团圆”。明代汤显祖的著名戏剧牡丹亭,故事情节和英国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相似之处,但结局颇不相同。牡丹亭里的女主角杜丽娘死而复生,她和柳梦梅的爱情得到圆满的结果。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女主角朱丽叶死而复生之

3、后,看到罗米欧已经自杀,便也跟着自杀了。中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他的作品里也浸透了乐观精神。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者,最后总是战胜残暴的压迫者。他总是给观众以希望和鼓舞,不肯让人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去。有一些戏,正反两方面力量的对比十分悬殊,人或以为必定是以悲剧告终无疑了,但出人意料之外,关汉卿还是让正义战胜了邪恶,在欢乐中结束了全戏。窦娥冤里的窦娥虽然被杀,但剧本还是以窦娥的鬼魂复仇成功为结局的。在古代小说里,大团圆型的故事也不少见。如唐代白行简的李娃传,宋代话本冯玉梅团圆,明代的拟话本玉堂春落难逢夫,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王桂庵等许多小说,写的都是大团圆的故事。这些故事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深受

4、他们的喜爱。乐观精神在中国古代诗歌里也表现得十分突出,主要是对人生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中国有入世的诗歌,也有出世的诗歌即山林隐逸一派,但少有厌弃人生的诗歌。出世并不是厌弃人生,只是厌弃世俗社会、厌弃官场仕途,要到大自然里建立一种理想的生活。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但他的田园诗绝不是厌世之作,相反地处处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肯定。他的诗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村舍、鸡犬、豆苗、桑麻,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在陶渊明笔下无不生意盎然。唐代着名的山水诗人王维,后期受佛教影响,有些诗歌的情调比较冷寂,但即使在这些诗里仍然有一种生活的情趣。他的终南别业田园乐,虽然是写隐居,但

5、仍然以极大的兴致在搜寻着山水的胜境,并在大自然中得到了无穷的乐趣,并没有厌世的意思。杜甫因为比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疾苦,又常常抒写自己的忧愁,也许有人以为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其实不然,坚强乐观是他思想性格的主导方面。不论时局多么恶劣,他个人的遭遇多么不幸,杜甫从来也没有丧失过信心,从来也不肯放弃理想。即使是在揭露政治黑暗、反映人民疾苦的时候,他仍然怀着希望。他的代表作北征,就是一首渗透了乐观主义精神的诗歌。这是当时最坚强、最乐观的声音了。又如登楼,在万方多难、国土日蹙之际,杜甫把自己的国家比做高悬于天空的北极星,坚信它不会沉沦。可见杜甫虽然忧愤深广,但并没有被忧愁压倒。忧郁和乐观这两种旋律同时回旋

6、着,形成他所特有的风格。(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绪论乐观的精神)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文学的乐观精神植根于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念,易经“穷与变”的观念,老子“福与祸”的观念,就是中国文学乐观精神的源头。B. 因为中国人认为,逆境的极点就是顺境的开始,黑夜的尽头就有曙光的出现,所以中国文学往往是以乐观的精神看待人生。C. 中国文学的乐观精神在戏剧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国的戏剧,往往带有一个喜剧的结尾。D. 窦娥冤里的窦娥与恶势力的力量对比十分悬殊,人或以为必定是以悲剧告终无疑了,但关汉卿还是让正义战胜了邪恶。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7、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情节有相似之处,但牡丹亭结局圆满,罗密欧与朱丽叶结局悲惨,说明外国戏剧不重视乐观精神的表达。B. 中国古代小说,写的基本都是大团圆的故事,这些故事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深受群众喜爱,说明中国小说也重视乐观精神的表达。C. 中国古代诗歌,注重对人生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即使是出世的诗歌,其乐观精神也表现得十分突出。D. 陶渊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肯定,绝不是厌世之作。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诗人的出世并不是厌弃人生,只是厌弃世俗社会、厌弃官场仕途,要到大自然里建立一种理想

8、的生活。B. 王维的田园乐其六写到“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写作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并没有厌世的意思。C. 杜甫的诗既反映人民的疾苦,又抒写自己的忧愁,忧郁和乐观这两种旋律同时在他的诗歌中回旋,杜甫既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又是一个悲观主义者。D. 选文通过列举中国古代戏剧、小说、诗歌作品中包含的乐观精神,充分阐释了中国文学往往以乐观的精神看待人生的观点。【答案】1. A 2. C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

9、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曲解文意。错在“易经穷与变的观念,老子福与祸的观念,就是中国文学乐观精神的源头”。原文第一节末句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中国文学往往是以乐观的精神看待人生。”原文只是说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并未说它是中国文学乐观精神源头。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A项,“外国戏剧不重视乐观精神的表达”文中没有相关表述,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女主角朱丽叶死而复生之后

10、,看到罗米欧已经自杀,便也跟着自杀了”,不能由一个推出都如此,选项以偏概全,说法绝对。B项,逻辑有误。结合文本第二、三节内容的理解,正确表述应是“中国小说也重视乐观精神的表达”,因此“这些故事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深受群众喜爱”。D项,张冠李戴。原文,“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但他的田园诗绝不是厌世之作,相反地处处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肯定。”所以,该选项把对陶渊明的点评强加于王维身上。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

11、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C项,错解文意,错在“又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原文,“也许有人以为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其实不然,坚强乐观是他思想性格的主导方面”,可见忧郁不等于悲观,从原文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不认为杜甫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故选C。【点睛】解答论述类文本的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

12、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

13、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2019 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熊出没原始时代等多部影片同场竞技,将今年春节假期中国电影票房推升至 58.4 亿元的高度,观影人次达 1.3 亿,据国家电影局的初步统计,仅正月初一的单日票房就高达 14.43 亿元。被誉为大陆首都“硬科幻电影”的流浪地球,改编自“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讲述在遥远的未来,太阳急速膨胀将要吞噬地球,人类为自救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带地到太阳系外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春节档期叫好又叫座,短短 5 天,票房逾 14 亿元。这部电影以其大胆想象

14、和充满中国特色的叙事手法,为世界提供了观察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的独特视角,让世界感受到了“充满未来感”的中国带来的感染力。流浪地球一上映在豆瓣网拿下 8.4 的高分,影院排片率从第四逆袭到第一,猫眼专业版对流浪地球的票房预测是人民币 53.34 亿元。(摘编自第一财经日报)材料二:国内票房突破 40 亿,电影流浪地球“黑马式”突围让市场预言:中国科幻电影的春天来了。中国科幻经过几十年艰难发展,培养出刘慈欣等科幻名家,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王晋康更是中国科幻文学界的扛鼎者。往前追溯 20 年,中国科幻文学因缺乏好作品,一直不被外界熟知,最顶尖的作品在国外最多也只有几千本销量。因此当刘慈

15、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并在海外热销时,人们将其称为中国科幻文学的转折点。而三体同样令中国迅速进入科幻电影时代。王晋康、刘慈欣等科幻作家的作品版权被诸多投资方争抢。但王晋康却认为,这把火似乎烧得有点虚热:“流浪地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伟大作品, 但我们不能忽略它作为一部硬核科幻的不完美。无论是祖孙三代矛盾逻辑的不流畅、剧本上的科学硬伤,还是演技上的不足,目前想打动外国人,还是有一定困难。”王晋康认同中国科幻电影己走入元年,但在他看来,这其实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即便流浪地球失败,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最迟也只再延迟五年。而流浪地球的成功更多的是让资本更早地涌入,科幻作家有了培育的土壤,即便后续跟风的科幻电影

16、失败,也不会让中国科幻热再次断流。“中国与美国科幻电影之间,是工业化的差距。美国领先中国不止十年。科幻电影烧钱,同样需要烧时间。” 而谈及何时中国科幻电影可以与美国并称“双雄”,王晋康坦言,是早晚的事,但保守估计仍需十年。(摘编自新京报:王晋康:美国科幻片领先中国不止十年)材料三: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流浪地球表面上描绘末世的凄凉景象,骨子里却含着积极的正能量。影片传播了“命运共同体”、集体主义精神等中国特色价值观,这与美国科幻片标榜的个人英雄主义截然不同。美国纽约时报称,这是中国即将推出的一系列大制作科幻电影中的一部,这类电影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投资上,都是中国大多数制作人目前还无法企及的。流浪地

17、球与嫦娥四号着陆在时间上的“巧合”,让人联想到中国在太空实现里程碑式跨越的时代背景。人民日报刊文称,在电影流浪地球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不仅是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解,都充满了“中国式”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应该说,相对影视经典、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还有一些差距。我们要既看到长处也看到短板,既不捧杀也不棒杀,才能激励文化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摘编自参考消息)材料四:在航天科技硬实力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的时候,体现我国软实力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隆重上映,让戏内情景与戏外现实交相辉映。这背后是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国家不断

18、培育电影新的人才、技术、市场等力量所产生的令人欣喜的成果。如此视觉奇观式的庞大制作凸显了这些年我国电影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有尚古的文化传统,在影视创作中,历史剧、古装剧,都一直是很有影响的题材,即便不少幻想类、穿越类的作品,也往往向过去穿越,向古代穿越,总是缺少一些面向未来,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而流浪地球突破了中国电影的时空观,展现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摘编自人民日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流浪地球在春节档与多部影片同场竞技时脱颖而出,好评如潮,仅仅正月初一单日票房就超过 14 亿元,实现精彩逆袭。B. 过去 20 年中国科幻文学很少被外界关注,刘慈

19、欣的三体使中国科幻文学发生转折,并令中国迅速进入科幻电影时代。C. 从材料二看,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的巨大发展,乐观地估计,中国科幻电影在十年之内就能比肩美国。D. 流浪地球传播的向往家园、眷恋故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核心价值观与美国科幻片标榜的个人英雄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节档国产电影票房与观影人次的增长,既反映出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也说明了中国科幻电影取得的初步成就。B. 电影流浪地球虽然在剧本内容、科学设定、人物表演等方面存在着令人遗憾的瑕疵,但是总体质量还是被认可的。C. 流浪地球中人类到太阳系外寻找新家园

20、与中国航天实现里程碑式跨越交相辉映,让人联想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D. 中国电影要想继续走创新道路,就需要在坚持文化传统的同时,多面向未来思考,少涉及穿越、幻想等尚古题材。6. 电影流浪地球取得成功时代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综合材料内容概括说明。【答案】4. B 5. D 6. 电影(文化)发展:为中国科幻作家的培育提供了土壤,促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国家形象展示:凸显了我国综合国力提升背景下电影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世界观察中国、了解中国提供了独特视角;文化精神展现:突破了中国电影时空观,展现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21、,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A 项,扩大范围,“仅仅正月初一单日票房就超过 14 亿元”错,“正月初一单日票房就超过 14 亿元”的是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熊出没原始时代这四部共同的票房,而不是流浪地球这一步电影。C 项,篡改原文,“乐观地估计”错误,根据原文“但保守估计仍需十年”可知是“保守估计”,而不是“乐观地估计”。D 项,“流浪地球传播的向往家园、眷恋故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核心价值观”错误,根据原文“影片传播了命运共同体、集体主义精神等中国特色价值观”可知,

22、没有传播“向往家园、眷恋故土”的价值观。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D 项,“少涉及穿越、幻想等尚古题材”错误,原文“即便不少幻想类、穿越类的作品,也往往向过去穿越,向古代穿越,总是缺少一些面向未来、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这句只是客观的叙述,只是说缺少一些面向未来、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没有说少涉及穿越、幻想等尚古题材。故

23、选 D。【6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材料二,“国内票房突破 40 亿,电影流浪地球黑马式突围让市场预言:中国科幻电影的春天来了”这两句可以看出为中国科幻作家的培育提供了土壤,促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为中国科幻作家的培育提供了土壤,促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这句我们可以分析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背景下电影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世界观察中国、了解中国提供了独特视角。材料四,“而流浪地球突破了中国电影的时空观,展现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可以分析出突破了中国电影时空观, 展现了想象和创

24、新的文化精神。【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三)文学类文本(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荆轲之死荆轲从秦武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

25、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怎么改?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

26、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狗屁!”金科愤怒地说。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不是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

27、直,敢怒敢言,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大幕开启,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美目流转,妖冶异常,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摇晃晃,晕晕乎乎,醉眼蒙眬,美女们挤眉弄眼,极尽挑逗,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易水送别图穷匕见荆轲从秦武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

28、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覃望愣了一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剑始终拔不出来的样子。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

29、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7.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赵团长认为历史正剧没有商业价值,只有“戏说”“穿越”才能改变剧团现状,这说明他是虽有责任心但缺乏文化素养的人。B. 小说运用对比

30、手法刻画人物,金科的形象就是在与赵团长改编剧本、覃望不敢按老剧本演戏这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凸显出来的。C. 金科答应赵团长出演新版荆轲刺秦,在舞台上却按照老剧本演,这样安排在情节上制造了波澜,起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D. 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叙述了“荆轲之死”这一故事,体现了艺术创作不能为市场所左右,艺术不能做市场的奴隶的主题,引发读者深思。8. 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请分别结合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简要分析。9. 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答案】7. A 8. (1)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使故事情节更加真实细腻,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2)其中“脸

31、色大变”写神态,“抬手”“扔”写动作(行为),这些描写重在刻画主人公性情的刚烈;(3)“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写行为,“眼中噙满泪水”写神态,突出主人公自杀时的果敢与无奈,由此刻画了他对艺术严肃性的坚守。 9. 从小说的情节上看,舞台上的荆轲已死,演员金科的艺术生涯也就此结束。从人物形象上看,表现了金科对艺术严肃性的坚守,对现实的无奈,抒发了他内心的痛苦之情。从小说的主题上看,批判了艺术媚俗的现象,也提出了传统艺术在当下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引人深思。从小说的结构上看,篇末点题,使小说结构完整,主题深化。【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

32、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A项,说赵团长“是虽有责任心但缺乏文化素养的人”不正确,赵团长并不是缺乏文化素养,也不是有责任感,而是追逐名利,为了奖牌,为了奖金。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细节描写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请分别结合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简要分析”,然后把握细节的概念以及细节的作用,再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所谓“细节描写”指

33、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第一处“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这句话描写的对象是“金科”,“认真”“脸色大变”属于面部神态,“看”“抬手”“扔出”属于动作描写,结合情境可知,金科对赵团长戏说的内容非常不满,这里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充分表现出他性情的刚烈。第二处“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这段话描述的对象是“荆轲”,也是“金科”,“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

34、”是人物的动作行为,“眼中噙满泪水”是人物的神态,动作展现出人物自杀时的果决,而神态描写则展现出人物的无奈,结合赵团长的要求可以看出,此处对荆轲或金科的描写表现出主人公对艺术的坚守。【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然后理解“荆轲已死”的内涵,再从情节、形象、主旨等角度分析意图。首先分析“荆轲已死”的内涵,从文中来看,“荆轲已死”是双关句,既指舞台上荆轲这一形象死了,又指金科从此结束了自己的演艺生涯。然后分析这一结尾在表现人物形象上的作用,演员金科在舞台上坚持按照老剧本演,无

35、人配合后悲愤“自尽”,这一结尾凸显人物对艺术严肃性的坚守,同时也可以看出他面对这样现实的无奈。接着分析这一结尾与小说其他情节之间的关联,文章的标题是“荆轲之死”,结尾安排“荆轲已死”点题,使小说在结构上更完整。最后分析这一结尾在主旨上的效果,“荆轲已死”展现传统艺术在当下的处境,借此批判了艺术媚俗的现象,可以引发读者思考。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

36、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37、。”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众乃皆伏。於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摘编自司马迁项羽本纪)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B.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38、/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C.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D.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B. 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季父”即最小的叔父。C. “江西”即现在的江西省,中国省级行政区,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

39、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省会南昌。D. “禆将”,副将。禆,古代的次等礼服;唐初训诂学家颜师古解释“裨”为:“裨,助也,相副助也。”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项羽起兵反秦时才二十四岁。项氏好几辈人做楚国的将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其姓氏源于他们的封地名。B. 项羽年少时学习文化和剑术都没有学成,但有志于学习军事学知识,经过学习,对兵法的大意,了解透彻。C. 项羽手里拿着郡守的头,身上佩挂着郡守的官印和系印的丝带。郡府的侍从、护卫大为惊慌,一片混乱。D. 项梁配合项籍杀死了会稽郡守之后,项梁又一连杀一百来人。起事成功后,项梁做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13.

4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鸿门宴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鸿门宴)【答案】10. A 11. C 12. A 13. (1)项梁于是召集原先所熟知的有势力的郡吏,把要起义反秦的道理宣告给他们,于是就发动吴郡军队起事。(2)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多次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羽,项羽沉默着没有反应。【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

41、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本题,“秦始皇帝游会稽”的意思是秦始皇游览会稽郡。句中主语是“秦始皇”,谓语是“游”,宾语是“会稽”。句意完整,语法合理,所以应在“会稽”之后停顿。排除C、D项。“梁与籍俱观”的意思是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籍曰”的意思是项羽说。“观”的对象是秦始皇帝出游,而不是“籍”。所以应在“籍曰”的前后停顿。排除B项。故选A。【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

42、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项,“江西”是指长江以西地区,不是江西省。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能力。属于信息筛选。解答本题,要求考生认真审题,题干要求“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做题时要回归语境,对选项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B项,“经过学习,对兵法的大意,了解透彻”错误,原文为“于是项梁

43、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说明对兵法了解得不透彻。C项,“项羽手里拿着郡守的头,身上佩挂着郡守的官印和系印的丝带”错误,从“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可知,不是项羽,而是项梁。D项,“项梁又一连杀一百来人”错误,从“籍所击杀数十百人”可知,不是项梁,而是项羽。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故”,原先;“谕”,宣告;“遂”,于是;“举”,

44、发动。第二句关键点:“数”,多次,屡次;“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三”,多次;“应”,反应。【点睛】翻译句子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45、。参考译文: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兵反秦的时候,年龄二十四岁。他的小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戮的那个人。项氏好几辈子做楚国的将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项籍少年时,学习认字写字没有完成,便放弃了;又学习击剑等武艺,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一个人就可以抵挡,不值得学。要学习成千上万人才能抵挡的本领。”于是项梁就传授项籍军事学知识。项籍非常高兴,大致了解兵法的意思,又不肯完成学业。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阳县逮捕入狱,他就请蕲县狱掾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事情才得以了结。项梁杀了人,跟项籍跑到吴地

46、去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有才能的上层人士,才能都显露在项梁之下。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以及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为他们主持办理,暗中用兵法部署约束宾客和吴中青年,根据这个了解他们的能力。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否则就要灭族了!”项梁因此认为项籍不同凡俗。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能、勇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畏惧他。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那年九月,会稽的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先动手的就可以控制别人

47、,后动手的就会被别人所控制。我打算起兵,让您和桓楚统率军队。”此时桓楚正逃亡在荒野沼泽之中。项梁说:“桓楚是个逃亡的人,没人谁知道他藏匿的处所,只有项籍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与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允许我召唤项籍,叫他接受命令去召唤桓楚。”郡守说:“好。”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不多一会儿,项梁对项籍使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来斩下郡守的头。项梁手里拿着郡守的头,身上佩挂着郡守的官印和系印的丝带。郡府的侍从、护卫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所砍杀的有几十上百个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伏地不敢动,没人敢起来。项梁随后召集原先所熟悉的有势力的郡吏,把

48、要起义反秦的道理宣告给他们,于是就发动吴郡军队起事。派人收取本郡的属县,得精兵八千人。他又部署吴中郡地方上有名望有才力的人,派他们分别做校尉、候、司马。众人于是很敬服。接着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带兵巡行并收取地方。(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注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长风几

49、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只觉长风浩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B.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C. 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于眼前的风花雪月,而李白却不落窠臼,境界雄浑,读后令人眼前一亮。D. 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与“思归”对举,“望边色”与“当此夜”相应,在广阔的背景下,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出的代价。15. 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答案】14. B 15. 第一幅图画是由诗

50、歌开头四句描绘的,以“明月”“天山”“长风”“玉门关”为特征的万里边塞图。作用:用雄浑的景象烘托了深沉的思乡之情。第二幅图画是由中间四句描绘的,以“汉下”“胡窥”“征战”等为特征的边塞征战图。作用: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战者。第三幅图是由后四句诗描绘的,是以“戍客”“苦颜”“高楼”“叹息”为特征的戍客思亲图。作用:点出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体现诗歌深远的意境。【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

51、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歌颂了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错误,选项曲解诗意,“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前一句的典故是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后一句是说青海湾一带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由此可知,这两句展现的是边关的动荡以及无休止的征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概括诗歌内容,分析画面描写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诗由三幅图画

52、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然后浏览诗歌,找出三幅图画,根据图画上的人、事、景进行概括,并分析这些画面的作用。诗歌一共十二句,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53、。所以这幅图的作用是烘托思乡情感。中间四句,“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是在前四句广阔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下”,指出兵。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的作用是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最后四句,“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这幅图的主角是“戍客”,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

54、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诗人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来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2)荆轲刺秦王中记载的刺客荆轲在“易水送别”时吟唱的易水歌,给后人留下了“_,_”的悲壮诗句。(3)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警醒国人不能再冷漠下去,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句子是:_,_。【答案】 (1). 问苍茫

55、大地 (2). 谁主沉浮 (3). 风萧萧兮易水寒 (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 不在沉默中爆发 (6). 就在沉默中灭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苍茫”“沉浮”“萧”“复”“爆”,理解字义去记忆。【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

56、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第卷 表达题(80分)三、语言表达(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这种艺术倾向的确颇似晋人风度,难怪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笔圆而韵胜”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

57、,写得_,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 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

58、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行云流水 信手拈来 浑然天成 悠然自得B. 行云流水 信马由缰 相得益彰 悠然自得C. 天衣无缝 信手来来 相得益彰 泰然自若D. 天衣无缝 信马由缰 浑然天成 泰然自若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进而通篇作品既具跌倒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B. 进

59、而通篇作品既端沉沉着,又颇具跌跌摇曳之姿C. 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D. 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向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B. 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C. 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D. 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向乃至不惜

60、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答案】17. A 18. C 19. 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成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区别近义成语,然后分析成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成语。本题,“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天衣无缝”,比喻诗文等没有破绽。根据语境中的“一气呵成”可知,该出是说苏轼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帖写得自然流畅,所以选用“行云流水”。“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信马由缰”,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走动。根据语境说的“字体大小的变

61、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毫无做作之态”,此处是说苏轼写黄州寒食帖自由纯熟,所以选用“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结合上句说的“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信手拈来,毫无做作之态”,此处应选用“浑然天成”。“悠然自得”,形容自由清闲、心情舒畅。“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语境说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

62、滞”,此处选用“悠然自得”。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本题,从逻辑关系上看,“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人笔意,又自由不拘”和“尽显其书法个性”两句之间应是因果关系。而“进而”表递进关系;“因此”才表示因果关系,这样就排除A、B

63、两项。再根据下文的“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逻辑意脉贯通上看,是先言“端整沉着”,后表“颇具跌宕摇曳之姿”。而D项说法颠倒,所以应排除D项。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原句错误:一是成分残缺,在“诗的内容”前缺少介词“在”;二是用词不当,“倾侧”应改为“倾向”。A项,成分残缺,在“诗内容”前缺少介词“在”。语序不当,“鲜明可感的内容”是“浓烈的情感抒发”的直接表现,所以“不仅而且”的内容要颠倒。成分残缺,却是主语“这”,此句必须有主语“这”与上文衔接。B项,语

64、序不当,“鲜明可感的内容”是“浓烈的情感抒发”的直接表现,“不仅而且”的内容要颠倒。用词不当,“倾侧”应改为“倾向”。C项,成分残缺,在“诗的内容”前缺少介词“在”。用词不当,“倾侧”应改为“倾向”。成分残缺,却是主语“这”,此句必须有主语“这”与上文衔接。故选D。【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

65、,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20.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一学生列出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答案】高一的学习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这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看标题,再看

66、图示,不放过图示中的文字,然后概括答题。这是一个有关一学生学习的流程图,要关注每一个关键词,关注箭头方向,表述时不得遗漏任何一个环节。学习由“自学”开始,对于“自学”中发现的问题,要“讨论或听课”。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点睛】流程图解题基本方法:1、解读时先确定叙述顺序。2、方框里的词语不能被遗漏。3、注意箭头走向,不能违背这一顺序。4、若横线上出现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不能遗漏。5、适当增补字词以便衔接连贯。21.王先生想邈请自己熟识的某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来自己家参加父亲的八十寿宴。下面是王先生写的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

67、多处措辞不当,请找出五处并加以修改。兹定于2017年12月25日(星期一)11时在府上为家慈举办八十岁华诞。家慈是个京剧迷,他有一些京剧问题向您垂询,热切期望能与您合作表演京剧九锡宫,还请您不吝赐。请届时务必光临!(1)修改;(2)修改;(3)修改;(4)修改;(5)修改;【答案】(1)“府上”修改为“寒舍”;(2)“家慈”修改为“家严或家父”;(3)“华诞”改为“寿宴”;(4)“垂询”改为“请教”;(5)“请届时务必光临”改为“真诚期待您的光临”。【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

68、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1)“府上”,是指对别人的家或老家的尊称。修改为“寒舍”。(2)“家慈”,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母亲的谦称。与“家严”相对。修改为“家严或家父”。(3)“华诞”,指生日的美称。称自己母亲的生日宴会,改为“寿宴”。(4)“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旧称上对下有所询问。改为“请教”。(5)“请届时务必光临”,“务必”语气太强硬,改为“真诚期待您的光临”。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一

69、只蚂蚁来到石头下,它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对他来说实在太陡峭了,蚂蚁爬到一半就掉下来了,于是再爬,便又再掉,爬而又掉 但终于爬过了那块石头; 另一只蚂蚁则不然,它绕过石头,走向它的目的地; 第三只小蚂蚁到来,望石而返回,也找到了丰厚的食源。生活犹如蚂蚁前行,有时需求直行,坚定理想,执着求索; 有时需要转向,变通处之量力而行;有时则需要迷途知返,另辟蹊径,但无论怎样都是要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自主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作文字数不少于800 字;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例文:生活需要坚持不懈生活犹如蚂蚁前行,有时需求直

70、行,坚定理想,执着求索题记在殷红的余晖照映下,一个扎着麻花辫手扶单车的小姑娘的身影倒映在斑杂的石板路上。她举起血迹斑斑的手,指向天空,大喊:“我不放弃!我决不放弃”不知已摔了多少次,我坐在地上,看着膝盖上那一条条不住往外冒血的伤痕,伤痕上掺杂着些沙土。滚水般的疼痛,令我不禁失声痛哭。手臂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印记,更令我打起退堂之鼓:“我不学了!疼死我了!” 爸爸挺拔地站在我面前,但他挺拔的声影还是掩盖不了他对我的失望。他无奈地说:“唉,算了吧,随便你!”便摇了摇几下头,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余晖中。我的心猛地揪了一下。我抬头望向天,摸着心坎,询问着自己:“就这样放弃?就这样被学单车这种小事轻而易举地打

71、败?”我的头一下子像被装了铅球,一下子变得沉甸甸起来。我手一撑地,猛地站了起来。我将眼泪放回肚子,冲着天空大喊:“我不会放弃的!”我走向已被我抛弃瘫倒在地的单车。我缓慢地蹲下身来,扶起单车。我的手紧紧地握着车柄,将右脚再一次抬起。此时此刻,我不仅抬起的是右脚,更是希望。但膝盖的疼痛还是让我紧紧地咬着牙忍痛将右脚跨向脚蹬。我又将左脚放上脚蹬,猛地踩踏着。车轮一圈一圈地转动着,我眼不看心不跳,一动不动地注视前方。良久,我熟能生巧了。我不停地踩着脚蹬,脚底就像生了风一样,车轮快速转过。两旁的树木就像卫士一样保护着我。迎面吹来的风轻抚过我的两旁,像一位和蔼的母亲在我耳旁轻言细语:“孩子,你真棒!生活就

72、是要像如此坚持不懈。”爸爸又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帘里。这一次,他是带着悦耳的掌声,是带着满脸欣慰的笑容。他蹲下身,张开双臂,我冲上前一把抱住爸爸。他轻轻地拍着我,那种感觉从未有过。我清晰地感觉到他的双手已在为我辛勤地劳动而变得粗糙,也是第一次近距离看见他乌黑发亮的头发被经历的沧桑而变白。他意味深长的说到:“孩子,你时时刻刻都要铭记,生活只有坚持不懈才会成功。要无时无刻的记住,爸爸会一直站在你的身后,做你挡风遮雨的保护伞。”生活需要坚持不懈。像寓言故事里的那一只蚂蚁一样,它来到石头下,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对它来说实在太陡峭了,蚂蚁爬到一半就掉下来了,于是再爬,便又再掉,爬而又掉 但终于爬过了

73、那块石头,觅到了食物。只有用不屈不挠不抛弃不放弃地精神去浇灌,用吃苦耐劳竭尽全力的毅力去培育才会获取成功。我懂,难道你不懂吗?【解析】【详解】命题方式:记叙文写作。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写记叙文时如果平铺直叙,就像一马平川上看风景,读来没有趣味;如果叙事曲折回旋,跌宕起伏,就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2.制造误会,掀起波澜3.抑扬转换,体现人物形象的变化。一篇好的作文,除了需要具备深刻的主题、新颖的题材、创新的结构,还有一项重要的要求,就是语言优美靓丽,文采飞扬。在文中恰当地美化语言,特别是开头结尾,重点段中的语言,会有力地升华主题和渲染情感

74、,并会形成文章浓郁的个性风采。审题要点: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比如本次作文就属于叙事类作文,材料给出的是三只蚂蚁遇到一块陡峭的大石头的事件,这就要求考生抓住三只蚂蚁在大石头面前采用的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而联系材料的含义,联系在生活现实中遇到类似事情怎么做进行立意。具体过程:材料中的三只蚂蚁遇到一块陡峭的大石头后,采用了不同的做法:第一只是执着地爬过,第二只是灵活地绕走,第三只是果断地返回。这是一则比喻性质的材料,大石头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坎坷、挫折等,三只蚂蚁比喻人。本材料的比喻义正如材料中的关键句:生活犹如

75、蚂蚁前行:有时需要直行,抱定理想,执着求索;有时需要转向,变通处之,量力而行;有时需要迷途知返,另辟蹊径。但无论怎样,都是要实现人生理想。所以,本次作文可以抓住材料的喻义和关键句去立意:生活犹如蚂蚁前行:有时需要直行,有时需要转变方向,有时则需要迷途知返,分别从执着求索,变通处之,另辟蹊径。参考拟题:当直行时则直行,当转弯时则转弯;行路的哲学;“执”而不“拙”;勇往直前与随机应变;客观现实与应对策略。立意参考根据关键句和对象,本次作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立意:1、坚持不懈地追梦。2、要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就要执着追求。3、生活有时需要转向,学会变通,量力而行。4、坚持该坚持的,放弃做不到的,懂得变通

76、。5、通往成功的路很多,失败时要改变奋斗的方向。6、处理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要知返,另辟蹊径。7、实现理想的道路不止一条,一条不行可换一条。8、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懂得舍弃,舍弃才能得到另外一些。9、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可用素材:在学习上失败过,但不断努力,最终实现目标。在人际交往中被他人误解,用自己的真诚我的努力,让误会冰释,获得友谊。在体育考试中,不断努力,让弱项变强项,让体育拥有完整的30分。为了学会烧菜,不断尝试,终成烹饪高手。邻居为了改善家庭条件,务工务农两不误,辛苦十几年,终于奔小康。不做传统的农民,从事大棚种植,承包土地,有规模有销路。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商场模式被打破,实体店与网

77、店结合的销售模式。一个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条高档的裙子烧了个洞,致使裙子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修饰以金边,然为其取名为凤尾裙。不但卖了个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他的灵通一变,不仅使他的生意红火,还令他的名声大震。在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加利福尼亚洲涌来了大量的淘金者,淘金的人越来越多,金子就越来越难淘。当地的气候十分炎热干燥,水源极缺,不少人因为缺水而被渴死。一位十七岁的男孩亚默尔灵机一动,断然放弃淘金的念头,改为卖水。他的这一行动引起了不少人的不解与讪笑。然而,当许多的淘金者空手而归时,亚默尔已成为一个

78、小富翁了。亚默尔正是学会了变通,不执着于很多人已尝试过的失败的事物上,而是在同一种情况下转换思维寻求商机。他考变通思维走向成功。如果郑渊洁不把“童话大王”一刊创办,还是走原来投稿拿稿费的老路子的话,那么,一位伟大的童话大师也许就会被埋没于一本小小的刊物中了。正是因为他懂得了变通、改换,发现自己创办一本刊物的优势和妙处,才得以在中国文坛上占重要的一席之地。如果,美国华人李政道,面对自己在实验物理学中几乎完全是“真空”的“成就”,还是继续固步自封,拘泥于现状的话,那么,他就不会在物理研究上真正有所建树。正是因为他痛定思痛,变通为策,改学理论物理,才得以让诺贝尔这一伟大的光环投向了他的怀抱。如果,没

79、有莫奈的变通,一改油画的写实描绘而使用抽象的画风,所谓的印象画派便不会映入我们的眼帘;如果没有班超的投笔从戎,他便只会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小书吏,而永远也不会成为功名传千秋的杰出将领。鲁迅,处在中国危机之际,他清楚的认出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医生并不能医治好当时的中国,而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影响人们的内心世界,改变中国的命运。所以他选择了变通,弃医从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让自己活的更有价值。行文结构:首先拟定一个论点式题目“生活需要坚持不懈”。开篇使用题记的方式,既富有哲理启迪意味,又暗扣了所给材料。正文主体部分主要写“我”学骑单车的经历。从失败到成功,行文充满波折,有吸引力

80、;抓住了心理变化过程,能吸引读者。结尾部分“生活需要坚持不懈。像寓言故事里的那一只蚂蚁一样,。只有用不屈不挠不抛弃不放弃地精神去浇灌,用吃苦耐劳竭尽全力的毅力去培育才会获取成功”,再次照应题目和开头、材料,结构严谨,中心突出,结尾句的设置问题,耐人寻味。【点睛】总结三种美化语言的方法。1. 善用修辞,增添文采善于恰当地运用修辞是美化文章语言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无论是比喻的生动形象,比拟的情深意浓,还是排比的气势磅礴,都会为文字插上想象的翅膀,为情感抹上迷人的色彩。2. 锤炼词语,让语言更加生动词语生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新鲜,二是形象。新鲜的词语不是追求生涩和怪异,聱牙或冷僻,而是根据表达

81、的需要,区分词义的细微差别,做到语言错落有致,避免重复,用最富创造力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给人以美感。形象,指语言具有画面感,巧用词,一字传神。3. 灵活运用句式,使语言更富美感现代汉语有多种句式,有整句、散句、长句、短句、肯定句、否定句等。在写作时,如注重句式的变化和使用,会使语言多姿多彩,美感迭生。例如:“我们不能主宰 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左右生命的宽度”(肯定句与否定句的结合),又如:“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对比句)。灵活的句式,不仅表现了我们思 维的灵活,也体现了我们驾驭语言的能力,从而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高中记叙文的语言除了具备通顺、流畅、凝练的要求之外,更要力求“美”起来,要有文采、含蓄,意味深长,给人以审美的感受和回味的余地。每一句话都不能简单直白,不咸不淡如温吞吞的白开水,而是要有语言的张力和表现力。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如能从这三方面来开展,那么,学生的作文距离成功的大门就会越来越近了。不过,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审题、立意等问题,因此,要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