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9页练习一第15题.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76475 上传时间:2025-1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9页练习一第15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9页练习一第15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9页练习一第15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9页练习一第1-5题教学内容: 教材第9页练习一第1-5题。 课时目标: 1通过练习和思考,进一步掌握不整十、整百数乘一位的方法;能熟练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加深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加深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 教具和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方法,谁能来说一说我们计算时是利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的?(借助表内乘法) 下面就让

2、我们一起来利用表内乘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二、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上下两题的联系与区别。 2.练习一第2题。 学生分组完成,然后集体订正,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三、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练习。 刚才同学们做的非常仔细,非常认真,正确率非常高,对于下面的练习有没信心? (一)完成练习一第3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白菜有多少棵?青菜呢? 2.你能提出一个关于“倍”的问题吗?(青菜是白菜的多少倍?) 3.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可以先圈一圈,也可直接列式,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4.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可以直接列除法算式解答。

3、(二)完成练习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要求学生列除法算式来解答,不熟练的同学可以先圈一圈,再列式。 (三)完成练习一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两名同学板演,再让其中一位同学说说自己是如何想的。 四、拓展延伸。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

4、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今年,妈妈27岁,小明3岁。 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追问:明年妈妈的岁数又是小明的几倍呢? 五、全课小结。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你知道如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