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11西方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一、选择题1.(2017云南昆明三模)太平天国举行科举考试,要求白话写作,题目选自圣经、基督教论著和太平天国诏书,如“耶稣舍命待何为”;考生来自三教九流,包括算命人和巫师等;科试中榜率高,如湖北一次科试,1 000名考生800人中榜。此科举考试()A.弥补了传统科举制的不足B.推动了白话写作成为主流C.使基督教取代了儒家地位D.无法起到举才选能的作用2.(2017四川绵阳一模)19世纪60年代末,清朝官员志刚在出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这表明作者()A.
2、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B.已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C.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D.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3.(2017河南信阳三模)“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由此可见,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A.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B.假托先贤外衣,铲除封建统治基础C.抨击顽固势力,采用西方先进技术D.借助儒家思想,推行资产阶级改革4.(2017河北石家庄模拟)19世纪末,先进知识分子从
3、西方获得的新知识中得知:自愿联合的团体对于西方诸国的文明进步曾做出过重大贡献,因而奋起效法,组织各种学会。这些学会有2/3是士大夫阶层建立的,分散在10个省、31个城市,拥有近万名会员。据此可知,当时()A.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共识B.地方权贵势力潜滋暗长C.变革图强具有一定社会基础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5.(2017山东青岛三模)1905年中国同盟会纲领中有与谕中原檄的相似表述,1906年12月孙中山专述民族主义,批判民族复仇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朱元璋谕中原檄A.谕中原檄引领近代的民族革命B.推翻外族统治是革命的根本目的C.倡导实现民族平等实现民主共
4、和D.维护纲常名教借以挽救近世危局6.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在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一思想的提出()A.说明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B.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C.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D.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二、非选择题7.(2017山东德州一模)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借重于古圣先王,在传统包袱沉重的中国、变化幅度最大的近代,演出最有声有色的现代剧,从而赢得人们的共鸣这暴露了维新派受制封建群体
5、意识,认为必须把西学和中学结合起来才适合国情。抽象地看这是对的,学习外国的东西,如不与本国具体情况相结合,使之民族化是没有出路的。然而维新派的所谓“中学”实为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旧学”,并不见民族化不能不指出康有为等维新人士竭力装扮封建文化来为资产阶级的近代化变革运动提供理论依据,这本身就是一曲悲剧。黄达诚试论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对中外文化的吸收和再创造材料二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派与东方文化派产生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中西方文化的性质差异是“古今之别”,还是“中外之异”;并由此产生学理(科学上的原理或法则)上的差异,前者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后者强调文化的民族性。我们以前只讲历史的评价,忽略了东方
6、文化派在学理上的贡献,这固然是片面的,但如今有的学者从一个极端又走到另一个极端,只以学理的标准来评价新文化派和东方文化派,而放弃了历史评价的标准,贬斥前者,而肯定后者,这同样是片面的。郑大华关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等维新人士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其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派的主张及其局限。参考答案一专题贯通专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的智慧与问题一、选择题1.C材料表明周天子通过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的方式,使周人使用的文字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包括偏远的楚或吴、越之地,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答案
7、为C项。材料信息是周人使用的文字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而非专指宗法礼乐制度文化的广泛传播,故排除A项;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明确是通过分封制实现的,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周文化的输出而非不同文化的“交流”,故排除D项。2.B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贵族世卿世禄,有很大的自主权,形成周王和地方贵族共治的局面,称为贵族政治;而秦朝实行皇帝制,地方郡守、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彻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和皇帝专制,这被称为封建官僚政治,故B项正确。西周不是集体统治,而是地方贵族和周王共治,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政治体制的变化,而非分裂到统一的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对比的是“王”与“皇帝”的权力,
8、而非地方与中央,故D项错误。3.A材料关键信息一是不得在原籍为官的回避制度,二是任期限制,故流官制度下地方官员经常性流动,这样使地方官员之间不易太熟悉,相对容易使地方官员之间的疏离,避免地方割据,故答案为A项;流官制防止官员与当地势力联合勾结,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是促进中央集权的建立,故排除B项;流官制度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地方割据,地方割据的隐患是自然经济的独立性,故排除C项;流官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因地方官员经常性流动,对地方事务不够熟悉,地方官员之间疏离,因而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治理,故排除D项。4.A根据材料“地方政府亦由中央督导组织,除黔中岭南闽中之外,州县官亦由吏部补授”
9、可知,唐代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故A项正确;三省六部中吏部权力最大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题中材料表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没有涉及君主权力,且君主权力空前强化在明清时期,C项错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5.C材料核心信息“则三省互相兼矣”,体现了新政恢复了唐朝三省的划分,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兼任门下和中书省长官,实际是集权于尚书省,故有利于统一政务的决策和执行,故答案为C项。材料体现不出裁汰冗官,故排除A项;尚书令的副职左右仆射兼任门下和中书省长官,会导致决策权集中到尚书令的左右仆射,权力集中不利于科学决策,故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宰相官职的设置,没有涉及行政流程的规范
10、,故排除D项。6.B本题易错选A项,原因在于没有从全局考虑,单纯依据禁令中的一条“禁止朝官与近侍官交结”而得出片面的结论。结合题意可知此题侧重考查禁令颁布的目的。朝中所有官员都服务于皇权,因此限制官员的交往和行为,实际上就是加强专制皇权,B项正确。材料内容涉及对官员行为的约束和限制,而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C项错误,排除;规定中并未涉及腐败问题,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7.解析:第(1)问提取材料信息可知,明代和近代英国都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约束官员,据此回答“相同点”。明代强调严刑峻法,维护君主统治;近代英国强调议会决策,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据此回答“不同点”和“政治根源”。第(2)问从材料信息可
11、知,近代反腐涉及选举、“政府官员财产申报”等领域。“影响”联系反腐对完善民主体制、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回答。答案:(1)同:加强立法,通过法律规范和约束官员的行为。异:明代突出君主个人意志,强调严刑峻法;(若答出注重发挥案例的教化和警示作用亦可)英国突出议会民主决策,强调公共意志。根源:明代实行君主专制。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2)领域:选举、官员的财产申报。影响: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了民主体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为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为世界各国反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答出其中3点即可)专题2中国古代的商贸商路与价值观念一、选择题1.B材料反映商人地位的变化,
12、与封建统治的基础扩大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汉高祖抑制商人和商业的发展,宋代“榜下捉婿”的现象则说明商人地位的提高,与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有关,故B项正确;古代重农抑商一直没有改变,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社会经济变化,不是阶级结构的调整,故D项错误。2.D材料的大意是:商业促进了商品流通,如果商品不流通则会导致农业发展缓慢。题干并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商业的重要性,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谈到反对提高商人的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强调商业对农业发展非常重要,故D项正确。3.B从“明太祖仿照汉武帝的治理策略”可知,明朝的做法汉代已经出现,A项错误。材料中的军事防御工事处
13、于河西走廊(甘肃)的西部和北部,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关键部分,容易受到北部游牧民族的侵扰,设关有利于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保障,B项正确。西北正式归属中央是在西汉,C项错误。柔远怀迩,指怀柔远方,安抚内地,材料无法体现这一政治理念,D项错误。4.A据“对外贸易的繁荣,但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及所学知识可得出明朝修改海禁政策,实行对外开放,推动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进出口贸易失衡,导致白银数量激增,为白银货币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故A项正确;据材料中“对外贸易的繁荣”可得出主要是针对对外贸易,而不是国内市场,故B项排除;材料主要阐释的是明朝修改海禁政策所带来的
14、影响,没有对手工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进行阐释,故C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制度的落后,而不是题意的原因,故D项排除。5.CA项从材料中得不出。B项史实错误。由材料数据可以看出,明朝美洲白银流入中国呈现增长趋势,这说明中国与美洲之间的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故C项正确。美洲是哥伦布1492年发现的,不会直接推动中国与美洲之间贸易的发展,排除D。6.A明清时期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群体缺乏社会安全感,因此“以商致富,以宦贵之”,通过买官提高社会地位,确保自身安全,故答案为A项;“张贾以获利,张儒以求名”,商人为钱财从事商业活动,以儒学获取名望,故排除B项
15、;商人买官提高社会地位,财产而非决定社会群体地位,故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出商人的“义利观”,“根本改变”体现不出,故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7.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大明王朝试图解决钱荒的困扰”“美洲的巨额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1581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一切赋税、徭役统一折银缴纳”“庞大的商品生产能力”逐点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各国纸币都与黄金维持着固定的兑换比率”“各国黄金可以自由地运输,自由地进口和出口”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各国纸币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问题可以自动地调节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人们有一种似乎未曾有过的安全感”“政治自由不断地扩大,
16、民主制度不断地扩散”逐点概括。第(3)问根据材料一“帝国经济随银价起落”和材料二“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材料一“明王朝的灭亡,几乎与西班牙帝国的衰落同时发生,最终白银成了它的拖累”和材料二“在那个时代里,人们有一种似乎未曾有过的安全感民主制度不断地扩散,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准降临到更多的大众头上”进行综合分析。答案:(1)原因:解决“钱荒”问题;大量白银的流入;赋税制度改革;社会经济或工商业的发展。(2)特点:纸币以相对固定的比率与黄金兑换;黄金自由贸易。积极作用: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民主制度的扩展;维护社会稳定。(3)认识:金银本位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它是一
17、把双刃剑,应该抓住其带来的机遇,但也要合理地规避风险。(其他言之有理也可)专题3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与赋役政策的演变一、选择题1.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教材必修二中中国古代经济史的主干知识: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联系汉唐时期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土地、人口的矛盾,国家对其采取打击政策。宋代是中央集权强化的时期,“不抑兼并”只能导致土地兼并加剧,致使大量的自耕农成为佃农。因此A项、B项和C项,在宋代均不存在,正确选项只能是D。2.C由材料可看出:明初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加强管理,故选C。3.B材料佃农见田主“如少事长之礼”,不能体现
18、佃农逐渐独立,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可知,人地矛盾的尖锐与否,直接影响地主与佃户之间的关系,故B项正确;明朝政府的规定,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有所脱节,但并不能代表全国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故C项错误;社会结构主要是指社会阶层结构,佃户与地主不论关系如何,都改变不了地主与佃户的身份结构,故D项错误。4.B题干信息“当大规模的自耕农举行起义时,豪强地主田庄中的农民并没有响应”说明豪强地主田庄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故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生产技术的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得
19、不出豪强庄园经济威胁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5.A由材料可知,1720年以后,人口增长较快,人均耕地面积急剧下降。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是清政府改革赋税制度,将丁银平均摊入田赋中,使得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故A项正确。B项材料无法体现;C项与材料无关;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D项。6.C材料反映均田制授田对象范围缩小,与儒家民本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垦荒使私有土地的范围增多,故B项错误;土地兼并严重造成均田制下国家控制的土地减少,所以国家要减少授田对象,故C项正确;此时中国农业进行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生产方式未出现重大变化,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解析:第
20、(1)问从材料信息中户籍的出现、秦至明清时期不同时代对户籍的管理等角度回答“演变过程”;联系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赋税制度的改革等回答“原因”。第(2)问从材料信息“以美国为例,最能证明个人身份的资信材料为社会保障号码”可知,现代西方户籍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加强社会保障,据此回答“特点”;从户籍制度对民主政治、社会福利、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影响的角度回答“作用”。答案:(1)演变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秦朝建立起户籍、土地、赋税三位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至唐朝,把户籍事务列入法治范围;宋朝开始,土地、赋税与户籍开始分离(或地籍与户籍开始分离);明清时期赋役与户籍进一步分离,传统的户籍制度退出
21、历史舞台。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人身依附关系的不断松弛;政府的不断改革(或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的变化,如两税法、明一条鞭法、清摊丁入亩等)。(2)特点:以社会保障和服务为主。作用:为民主政治的完善提供信息服务;为政府制定福利政策提供依据;推动经济决策的科学化;为社会管理提供服务。专题4古代中国区域开发与人口迁移一、选择题1.B材料信息“迁豪富、强族于关中”旨在加强对其控制并强化关中的经济优势,“徙平民、罪吏于边境”,为实边之策,巩固统一,A、C两项局部反映材料信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主要目的是巩固边防,是巩固统一,不是促进统一,且D项无法完整反映材料信息。2.D
22、两晋之际、唐安史之乱以后及两宋之际,因黄河流域出现战乱,中国北方人口出现了三次南迁高潮。北民南迁,为南方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农业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铁制农具在汉代已经普及,A项错误;B、C两项均非三个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故错误。3.C材料强调唐朝中期与北朝时期相比,北方城市由嘲笑南方人喝茶习俗到自身饮茶之风盛行的变化。A项说法错在“南茶开始北运”;B项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唐中期,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南方饮食习惯影响了北方,所以才有“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的局面。故C项正确;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
23、北方由材料中体现不出,故D项错误。4.C材料涉及秦岭、淮河南北全国户数统计变化,并不能说明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户数统计变化,不能说明政治中心南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由唐天宝年间到北宋初年,秦岭、淮河以南户数统计上升,以北则下降,由此可知经济重心南移,而经济重心南移,是导致宋代对外贸易通道由以陆路为主转向以海路为主的主要原因之一,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北宋初年北方战争频繁,故D项错误。5.C由材料信息可知,唐朝以后,府在南方分布的比例呈持续增长趋势,并超过北方,这表明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故选C。古代中国政治中心不断东移,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分离,故A项错
24、误;五代十国与两宋时期没有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特征,故B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6.D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有效解读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棉花是主要的衣服原料,而布则是主要的手工业产品,北方原料便宜布贵,南方原料贵布便宜,说明南方的手工业水平较北方更发达,联系教材可知最迟至南宋,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明中后期在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出现了专门的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散地。故C不符合史实。商人贱买贵卖只是经济格局变化下的产物,不能对农业构成直接的损害。商业的繁荣,包括长途贩运是经济发展结果而不是原因,更不是前提。这样A、B两项也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项。二、非选择题7.
25、解析:首先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分析不同时期人口发展的情况;然后选择其中一个人口增长的阶段分析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注意要史论结合。答案:特点:人口数量周期性大起大落;总体呈上升趋势。示例一两宋时期原因:国家局部统一,政治相对稳定;商品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农作物品种增多;受宗法观念的影响。(任答4点即可)示例二清乾隆年间原因: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农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人头税的废除刺激了人口的增长;人口基数大;政府鼓励生育;受“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观念的影响;医学的发展。(任答4点即可)专题5弘扬中国
26、传统文化一、选择题1.D材料借助孔子与孟子二人评价“国君与人臣”这一对关系来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旧的政治体制的破坏与重建。孔子希望恢复破坏了的稳定的等级秩序,孟子所倡导的则主要体现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择明君而行的抱负,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改变周制之下的等级僵化,故D正确;A项只符合孔子维护政治秩序的理念,排除;B、C两项表述材料无法体现,均排除。故选D。2.D秦代焚书坑儒,会导致古代典籍真假难辨,但经书能否被认可,受政治和阶级利益的影响,故A项不是古文经不被认可的主要原因,排除;字体难以辨认不是影响古文经不被认可的主要原因,故排除B项;西汉的儒家经典也是以先秦儒学“仁”“爱”为基础,不会出现五经内容
27、差异甚大的现象,故排除C项;西汉儒学是董仲舒融合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学说形成的新儒学体系,与先秦孔孟的儒学有所不同,为保证新儒学的正统地位,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古文经在汉代会一直不被今文经儒生认可,故答案为D项。3.C根据题干可知,朱熹的“天理”和“公”在社会道德的反映是“三纲五常”,理学思想注重以理统情,注重自我节制,追究道德、规范。C项正确。4.A明末清初,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理学空谈义理,顾炎武等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同时士大夫接受西学,也是基于“实用之学勃兴”,故答案为A项;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对社会产生巨大冲击, 但尚未成为主流思潮,故排除B项;东西
28、方文化交流的加强是表现而非原因,故排除C项;D项与材料关系不大。5.A材料反映出宋代书籍由卷轴形式演变为单页装订,藏书大量增加,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卷轴无法进行活字印刷,而单页适合活字印刷,印刷技术的提高降低了书籍的成本,使得藏书大幅增加成为可能,A项正确。卷轴形式的书籍也可以用纸,B项错误。装订技术不是社会上藏书增多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隋唐时期就已经实行科举制,且材料也没有体现藏书的内容和用途,故D项错误。6.C材料认为中国画注重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体现了中国画寓情于景、情景合一的特点。二、非选择题7.解析:材料列举了从三国到20世
29、纪初关羽形象的变化。答题时,首先任意选择两个相邻时段,分析关羽形象的变化,然后结合所学论述造成其形象变化的因素即可。例如分析从宋元到明清,得出关羽从文学形象变为宗教神灵,首先论述宋元时期造成其文学形象出现的因素,根据材料“统治者对关羽赐庙额、封王”得出统治者的推动,结合所学可从当时的政治状况思考得出两宋民族矛盾突出,关羽身上勇武、忠义的特质契合统治者的需要和当时反抗异族压迫的社会心理需求。答案:(示例)变化:从宋元到明清,关羽从文学形象变为宗教神灵。论述:两宋民族矛盾突出,关羽身上勇武、忠义的特质契合统治者的需要和当时反抗异族压迫的社会心理需求;儒学复兴,理学兴起,关羽身上的忠、义,契合了儒家
30、的伦理道德,受到极力推崇;市民文学的兴盛,完成了对关羽形象的重塑。明清统治者对关羽大加封谥,渲染其“忠义”,以此训导民众,维护封建统治的秩序;关羽形象中的“义”契合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中凝聚众商、以诚取信的社会需求;下层百姓基于其自身的某种现实需要和避祸得福的生活理想推动了对关羽的信仰和崇拜。综上,关羽崇拜及关羽形象的演变,是受时代特征影响而不断变化的结果;寄寓了社会不同阶层的种种观念、向往和祈愿,承载了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专题6西方民主制度的确立一、选择题1.A据材料可知议会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有利于整合社会各个阶层的意见和主张,稳定社会秩序,为英国的政治权力平稳过渡创造了条件,A
31、项正确;英国国王一直是国家元首,B项错误;英国的良好制度传统有利于政治权力平稳过渡,这有利于工业化的发展进程,C项错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英国的参政权都有财产限制,并非全体公民都能参政,D项错误。2.D材料信息“内阁占用了下院4/5的议事时间”“只有1015件私议案能在议会通过”等表明,英国内阁“合法”地控制了议会的工作议程,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中内阁通过议会决定议案,本身就是“议会至上”原则的体现,排除B项。责任内阁制度在18世纪早已确立,C项错误。3.C美国宪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修宪的门槛较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并非说明美国人缺乏改革精神,或者法治观念落后;随着美国社会的
32、进步,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美国也适时地对宪法进行了修正,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4.B材料中“依据宪法认为联邦最高法院有审理权,并依法判决科恩兄弟败诉、弗州胜诉”虽然判决结果一样,但程序上显示了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权威,B项正确。州权主义占据上风,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司法案件,难以说明整个中央与地方权力制衡,C项错误;取得上诉管辖权是“依据宪法”,即依据1787年宪法,D项错误。5.D根据材料信息“如若没有代议机关的整合特性,法国的分裂势力可能已经得势”可知,材料强调了代议机关的协调作用能有效防止内部的分裂,故答案为D。6.D材料体现德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强
33、国,但其政治制度中仍有明显的专制色彩,D项正确。德意志帝国宪法中的选举制主要指帝国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议会拥有立法权,德国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君主专制国家,A、B、C三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解析:本题考查英国政体演变的特点。第(1)问,根据材料一的段落即可判断答案的大体结构,第一段反映的是历史遗留问题,第二段反映的是议员席位分配问题,第三段反映的是选举程序问题,根据材料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信息可知,1688年“光荣革命”后形成了用和平妥协的手段来解决政治问题的传统;君主立宪制的不断发展完善,为英国选择“和平改革方式”提供了民主框架。答案:(1)问题:议席分配未能依据人口变化
34、、经济变化而适时调整;仍沿用落后选举权制度,选民资格标准不合理;选举方法和手段的腐败性突出;贵族阶层控制着下院席位。(2)原因:1688年“光荣革命”后形成了用和平妥协的手段来解决政治问题的传统;君主立宪制形成了王权、上院、下院相互制约,共享权力的政治体制,为英国选择“和平改革方式”提供了民主框架。专题7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巨变一、选择题1.C“工资水平极高”说明劳动力成本高,必然推动英国减少劳动力的使用,“能源尤其是煤炭的价格极为便宜”说明使用机器生产成本低,两部分信息都说明了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性,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英国国内的现象,没有涉及海外市场信息,A项错误;“工资水平极高”不能说
35、明对劳动力的需求大,B项错误;这种情况导致新技术的大力推广最终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D项错误。2.B购买需求的增加体现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这是工业革命的影响,B项正确;消费观念的变化是表面现象,A项错误;浪漫主义表达的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自由主义,D项错误。3.C由“1901年”的时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成为电气时代公司发展的趋势,C项正确,A项错误;零部件生产标准化推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但与公司制快速发展,企业规模扩大无直接关系,B项错误;“相对论”提出是在1905年,且与公司制无
36、关,D项错误。4.C法国虽然经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家,但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因此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C项正确;人民的政治立场摇摆不定和一直受到外部势力的阻挠和干涉不符合史实,A、B两项错误;法国革命有启蒙思想的指导,有成熟的革命理论,D项错误。5.A1810年英国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在工业化的社会转型中易导致问题,贫富差距加大,激化社会矛盾,与材料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相符,A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已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主权,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了法治,B、C两项错误;材料与殖民扩张不符,D项错误。6.D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凭借强大的竞争力,
37、高举自由主义贸易大旗,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美迅速赶超英国,英国国际贸易竞争力下降,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遭受考验,材料中“德国制造”即说明了这一问题,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6年德国尚未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英国人的生活中有很多德国的物品,所以德国和英国并没有设置贸易壁垒,B项错误;材料与德国的政治制度无关,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带来的问题及其应对。第(1)问,“原因”,从工业革命、国家政策、资本家和环保意识四个角度归纳即可;“影响”从雾霾和资源两个角度归纳。第(2)问,主要结合所学进行回答,实际要求回答面对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正确做法。
38、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自由放任的政策;盲目追求利益的驱使;环保意识的缺乏。影响:烟雾事件频发,威胁生命;造成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2)看待:经济发展会带来环境问题,但一定要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先污染后治理;环境治理需要发挥政府、社会和国际的共同作用。专题8西方经济政策史一、选择题1.A从材料信息看,该经济理论是重商主义,它流行于工业革命前的西方各国,A项正确。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西方各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虽然主张干预经济,但是并不禁止金银的输出,也不主张国家“管制”经济,C项错误。苏联对经济进行“管制”,但是不认为“一
39、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D项错误。2.C1833年时英国仍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但是,企业的自由竞争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国家通过立法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和干预,C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童工的工时问题,与工人的民主权利无关,A项错误;材料中童工的使用本身就说明当是工厂保障制度并不完善,B项错误;材料内容是国家通过立法调节劳资关系,并非政府推行的社会保障制度,D项错误。3.A材料实际体现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中的自由雇佣,即被雇佣者与雇佣者的双方自由,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企业的雇佣问题,与企业生产和管理无关,B项错误。代表工人利益的工党控制了议会是二战后期的史实,与1854年的时间不符,C项
40、错误。材料仅仅要求工人不要提出过高的雇佣条件,并未对政府提出建议,D项错误。4.A指责新政抑制企业的创新精神和谴责新政是法西斯主义都是指责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背道而驰,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有利于稳定资本主义经济秩序,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B、D两项错误。“滞胀”是二战后出现的经济现象,C项时间错误。5.B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并非真正的社会主义,实际是主张建立福利国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制度,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主张“个人自由同计划经济”结合起来,但不能说明实现了计划与市场的统一,C项错误;英国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不同,D项错误。6.C减低税率
41、,可促进企业发展,刺激生产,符合“供给创造需求”主张,C项正确。企业国有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而主张减少国家干预是应对经济“滞胀”的思想,A项错误;美元贬值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不符合“供给创造需求”,与里根政府控制货币供应量不符,B项错误;增加社会福利开支是加强国家干预的措施,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解析:第(1)问,“原因”既要联系所学,又要分析材料,多角度归纳。“积极影响”可以从经济、政治和生活三个角度阐述。第(2)问,首先要回忆所学知识,寻找材料中能够体现的内容回答。“简评”则需要辩证地分析。答案:(1)原因:二战中国家控制经济政策的影响;二战使英国经济衰退(破坏严重);凯恩斯主义
42、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影响;英国人民斗争;政党政治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等。积极影响: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等。(2)内容:实行货币紧缩政策;运行供给制改革;国企私有化;减少税收;减少福利;减少财政开支;放松对企业管制(鼓励企业竞争)等。评价:进步性:顺应时代潮流,勇于改革;一定程度上克服福利国家政策弊端;推动英国经济的发展;缓解财政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等。局限性:造成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扩大等。专题9列强侵略下的中国现代化一、选择题1.B从材料信息看,郭嵩焘的思想在当时是先进的和正确的,“却不容于当世”,
43、说明世人思想守旧,与世界潮流相悖,中国的近代化环境恶劣,B项正确。A项是郭嵩焘思想受到质疑的原因之一,而不是本质,A项错误;材料是郭嵩焘的思想,并没有用于实践,因此不能说明西方政治体制不符合中国国情,C项错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西方交流的隔绝状态逐渐被打破,D项错误。2.D洋务企业一般是官府经营或者官府控制,一般禁止民族资本建立同类的企业,以便保持垄断优势,抑制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D项正确。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A项错误。“是一种畸形物”是要求分析洋务运动的局限性,B项方向错误。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已经开始瓦解,C项错误。3.A材料中大清新刑律借鉴西方法律,同时“
44、删除凌迟、枭首等酷刑”,反映了我国司法体系趋向近代化,A项正确;“不戾乎我国历世相沿之礼教民情”说明大清新刑律没有摒弃中国封建纲常伦理,B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出主权遭到破坏,不能体现半殖民地化特征,C项错误;“折衷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不一定就是西方法律的精华,D项错误。4.D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治发展表明,袁世凯是典型的实用主义政治人物,而不是特定的强硬派或改革派,袁世凯习惯于根据形势的变化,采取包括妥协等一切政治手段,并没有固定的政治目标,D项正确,B项错误。据“避免同革命领导人”表明“他”不是孙中山,A、C两项排除。5.B材料反映的是张謇要求民国政府扶持民族工业的呈文,目的是防止“
45、吾之工业幼稚,恐为先进国所压制”,说明张謇已经认识到民族资本与列强资本的不同,民族经济主权意识增强,B项正确。呈文的结果如何,材料并没有涉及,A项不符合材料。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项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6.D“叛道”“悖主”“犯上”都是封建伦理道德的内容,不应该成为全国人民唾骂的原因,这是胡适批评民众的原因。陈炯明应该被唾弃的理由应该是其叛变了革命,说明大部分民众仍然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7.解析:第(1)问可以从材料中中西贸易开展的时间、丝绸之路、商品种类等信息入手,结合中国在中西贸易中的地位等知识回答“特点”。从古代中国、西方对贸易的政策,
46、社会局面、生产力水平等方面回答“影响因素”。第(2)问根据材料中“19世纪晚期,中国的茶叶出口逐渐出现危机”,结合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从贸易顺差到贸易逆差的变化等知识回答。答案:(1)特点:起步较早,从未中断;海路与陆路贸易并存;商品种类较少;以转口贸易为主;受政治因素影响大;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影响因素:政府政策;政治局面;生产力水平(答出“交通工具落后”亦可);商业利润的驱动。(2)变化:茶叶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逐步丧失;由转口贸易到直接贸易;由贸易出超到贸易入超;由独立自主到贸易主权丧失。专题10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一、选择题1.A从材料中中国投入作战军队的数量可以判断,此时全民族抗
47、战尚未爆发,中日两国争夺的焦点是长城沿线的地区,据此,可以判断答案为A项。B、C、D三项都发生在卢沟桥事变以后,错误。2.D据时间信息“1935年、1936年、1937年”,联系所学知识,这一时期日本扩大侵华,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空前加重。这一时期,中国重工业中的钢、生铁等发展较为迅速,显然是出于国防的需要,故D项符合题意;“改善人民生活”应是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故A项错误;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是在全面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故B项错误;国民政府实施“经济统制”政策是在抗日战争中后期,而且据材料不能得出该结论,故C项错误。3.B日本大量伪造法币的主要意图是掠夺财富,
48、转嫁战争负担,这一做法也扰乱沦陷区金融秩序,但这不是意图而是结果,A项错误,B项正确;以华制华是日本侵华的政治策略,不是经济政策,C项错误;统制经济是一种经济管理体制,不是金融问题,D项错误。4.C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制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和实行土地革命政策。从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共产党将自己的政府和军队改名,“停止没收地主土地”,这些政策有利于缓和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之间的矛盾,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适时修正自己的政策,表达了国共合作抗日的诚意,故选C项。1936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大规模内战基本停止,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
49、建立,故D项错误。5.B根据材料可知日本在为抗日相持阶段的到来做准备,B项正确;抗战防御阶段,日军疯狂进攻,希望速战速决,A项错误;抗战的反攻阶段出现在1945年,C项错误;根据所学,淞沪会战处于全面抗战初期,当时日本的战略是速战速决,D项错误。6.C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持久抗战的需要,东部金融机构纷纷西迁,从而影响国家金融分布,故C项正确。材料中金融机构平均数东西部差距的缩小,并不能代表东西部经济整体水平,A项错误;金融机构数量与金融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B项错误;解放战争与材料金融机构的西迁无关,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评价和理解能力。第(1)问,两个纪念日都是
50、当代设立的,其目的也与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关。从珍爱和平,反对战争,以史为鉴等角度回答。第(2)问,“变化”可以从研究范式和研究视角回答。“理解”主要结合所学分析,注意“现代化因素”的限制词,也就是回答抗日战争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因素,可以从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分析阐述。答案:(1)目的: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以史为鉴,维护正义,警惕日本法西斯极右翼势力;珍爱和平,维护世界稳定政治秩序;尊重生命,反对战争对人类的破坏。(2)变化:研究范式,引入现代化范式;研究视角,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给予肯定,强调全
51、民族的抗战。理解:现代化因素体现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个方面。政治上, 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民主政治的实行创造了条件。延安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表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政治趋向。经济上,我国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善了传统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减租减息,鼓励垦荒等措施,在生产关系方面尝试进行现代化。外交上,二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得到了独立主权国家应有的尊严和地位。可见,现代化因素在抗日战争期间已然孕育并发展,这种因素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基石,而国民党政府完全不顾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采取了一党独裁统治,严重背离了现代化趋向,最终招致民心
52、背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则顺应现代化趋势,领导人民最终建立新中国。专题11西方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一、选择题1.D太平天国科举的录取率很高,考试内容与治国兴邦联系很少,无法达到选拔人才的目的,D项正确。“要求白话写作,题目选自圣经、基督教论著和太平天国诏书”可见完全改变了传统科举的内容,A项错误;太平天国的影响主要在南方,无法在全国推广白话文,B项错误;从全国范围看,中国的儒家思想仍然占统治地位,拜上帝教也不是基督教,C项错误。2.D材料中对西方民主制的描述基本上是中性的,没有进行价值上的判断,但是,作为清朝的官员,他已经认识到该制度可能造成国君“不得安其位”,是对君主专制危机
53、的警觉,D项正确。材料中志刚的警觉说明其对民主制度的迷惑,并非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说明其没有超越“中体西用”的主流思想,A、B、C三项错误。3.D康有为从“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即借助儒家思想宣传变法的合理性,也就是托古改制,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康有为的变法策略,而不是变法的内容,康有为虽然提出过君主立宪的主张,但是,在后来的戊戌变法中并未涉及,A项错误。封建统治基础是封建地主经济,康有为的思想没有涉及,B项错误。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制度变革,而非采用西方先进技术,C项错误。4.C19世纪末,先进知识分子认为,自愿联合的团体有利于文明进步,于是士大夫阶层在全国许多地方纷纷成立
54、学会,这说明变革图强具有一定社会基础,故选C项。材料信息无法证明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共识,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地方权贵信息,故B项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族资产阶级是否登上政治舞台,故D项排除。5.C根据“批判民族复仇论”可知孙中山倡导民族平等,这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朱元璋的民族主义重要的不同之处,C项正确。谕中原檄是为了推翻蒙古人的统治而撰写,A项错误;推翻外族统治是革命的手段,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才是根本目的,B项错误;孙中山反对纲常名教,D项错误。6.B从材料信息看,毛泽东提出了创建“武装”,实行“暴动”“而应上山”的策略,其实践就是毛泽东率部上井冈山,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故选
55、B项。二、非选择题7.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特点。第(1)问,“特点”,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必须把西学和中学结合起来才适合国情”“竭力装扮封建文化来为资产阶级的近代化变革运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概括即可。“积极影响”,从减少阻力、传播西学两方面分析。第(2)问,“主张”,由两者争论的焦点看,新文化派主张中西方文化是“古今之别”,材料二中“前者(新文化派)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局限”,相比东方文化派,新文化派忽视了文化的民族性,从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角度分析。答案:(1)特点:中西结合(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托古改制。积极影响:减少变法阻力,推动维新变法;促进西学传
56、播,促进思想启蒙;探寻中学与西学相结合的道路,对后世有借鉴意义。(2)主张:中西方文化是“古今之别”,学理上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局限:忽视了文化的民族性,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不利于新文化的生成。专题1220世纪西方、苏联经济模式的调整一、选择题1.C根据“列宁提出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作为过渡到”可以得出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试图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C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B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材料中没有涉及经济体制的问题,D项错误。2.B国内战争胜利只能对应“被打得半死”时期,不能反映“拄着拐杖走动”,故A项错误。材料中讲到“俄国可以走动了”,这是对当时实行新经济
57、政策,苏联经济恢复的形象比喻,故选B项。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方式,其本身不等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C项错误。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斯大林时期实现的,故D项错误。3.A根据材料“大力发展本国机器制造业进口的比重仅占0.9%”,可以看出苏联自主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对外需求所占比重极低,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英美的经济封锁和苏联的工业布局,所以B、C、D三项错误。4.B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根据题目中“共同支持的改革”“富兰克林罗斯福大联合”可以推断该改革为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通过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
58、行社会救济等措施缓和了阶级矛盾,赢得“大联合”,维护了资产阶级统治,故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仍然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故C、D两项错误。5.C从材料中“保证美国工业工人消灭那些既妨碍正当工商业又伤害劳工利益”可以得知应为保障工业健康发展的措施,故为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C项正确。A项属于金融体系,B、D两项属于社会保障体系,均与题意不符,排除。6.A联系所学知识,二战后初期,在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下,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美元取得等同于黄金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削弱,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大幅贬值,由于这时只用美元进行石油结算,故直接导致
59、国际油价上涨,故A项表述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7.解析:第(1)问“特点”从材料中“重工业部门就有6 800人,其中美国工程师达1 700名,其他则是来自德、奥、英、捷等国”及“中央某些部门到工厂、车间甚至班组,都有他们的身影”等可以看出专家主要来自于西方,合作范围广泛而又集中于重工业领域等。“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从苏联角度来看,苏联自身工业基础薄弱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促使苏联大量引进专家,从国际角度来看,当时有利的国际条件,经济大危机及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下降等。第(2)问“不同之处”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方向、范围、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评价”从必要性及对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分
60、析即可。答案:(1)特点:面向西方国家;以重工业为主;专家使用范围广;注重技术合作(引进人才与自身技术积累相结合)。(任答3点即可)历史背景:苏联自身工业基础薄弱,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开展。(从苏联自身角度阐述)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西方国家对苏态度的转变(科技人才就业的需求)。(从西方国家角度阐述:“西方国家对苏态度的转变”或答“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下降”。)(2)不同之处:从方向上看,中国以苏联一国为主;(或中国主要从苏联引进)从范围上看,中国除经济领域外,还涉及军事和政府管理领域;(或中国引进了经济、政治、军事、管理多方面的人才)从方式上看,中国引进专家属于两国政府间关系。(中国引进专家具有官
61、方交流性质)评价:由于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缺乏建设国家的经验,故这一举措的实施有其必要性。(答出“工业基础薄弱,缺乏建设国家的经验”即可。或“两大阵营对峙,中国只有向苏联学习”亦可)苏联专家的引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建设的进程。(答出“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推动工业化建设”即可)增强了我国的军事实力;提高了政府治理能力。(任答1点即可)密切了中苏关系,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封锁,对新中国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答出“密切了中苏关系,有利于打破美国封锁”即可)专题13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1.D根据题干“改组为11个专业公司统一调度资金和干部”可知已具有
62、初步的计划经济性质,这为全国性经济体制调整提供经验,故选D。A、B出现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C不符合史实。2.B从表格数据可看出,工业建设支出占国家预算一半以上,符合新中国成立初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故选B。A项表述错误,符合这一表述的是“大跃进”等“左”倾错误,排除;民生改善应更侧重于表格后三项,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计划经济体制是否建立通过表格看不出来,排除。3.C表格数据说明人民公社发展迅速,规模大,明显受到“大跃进”思想的影响,故选C。实现农业现代化不符合史实,A项排除;人民公社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B错误,排除;人民公社没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D项错误,排除。4.A根
63、据题干1961年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可以判断这是对20世纪50年代“一大二公”挫伤农民积极性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修正,A项正确,D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农村所有制成分没变化,B项错误,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是在改革开放后,C错误,排除。5.C从材料信息可知,广东一些地方依靠出租房屋可以谋生,这说明该地区外来人口流入较多,经济水平较高,当然,从整体上说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选C项。A、B、D三项材料无法反映。6.B题干主旨1990年末仍有人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否定社会主义,故B符合题意。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成熟不对,1992年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64、1991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C错误;D与材料无关。二、非选择题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第(1)问“特征”根据材料一“此后,法国国有经济继续向其他行业和领域渗透”“从1947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法国先后实施了11个经济发展计划”“法国重点发展的汽车、航空、通讯、原子能等产业,都是国有企业唱主角”等概括即可。“背景”结合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史实回答即可。第(2)问“评价”根据材料及所学回答即可,一定不要忽略材料二最后一句中所包含的消极影响。“不同”参考本类型题目,从背景、内容、影响等角度对比总结即可。答案:(1)主要特征:国有经济向更多行业
65、和领域渗透;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计划;提髙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益。背景:法国面临迅速恢复经济,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秩序的迫切要求;二战后各国普遍采用凯恩斯主义指导经济建设;吸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教训;笫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广泛应用;借鉴苏联计划经济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有效性。(任答3点即可)(2)评价:增强了国家调控经济的能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另一方面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导致农村生产发展缓慢。不同点:法国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政府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调节者,促使国家强盛;中国是实行国家对经济和市场的
66、直接管理,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专题14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一、选择题1.C从材料信息可知,英国希望确保更加广阔的自由贸易区,不希望受制于“六国市场”,更不希望“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欧洲大陆国家”,这说明当时英国抵制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故选C项。2.A欧洲一体化、全球化只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难免出现违背主流的情况,材料正是对这一现象的表述,所以选择A项。B、C、D三项没有反映材料的主旨,所以错误。3.C虽然美国是世界头号大国,但是无法阻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无法决定它的所有盟国经济发展的走向,与中国这样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经济不断发展的国家合作,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
67、结果,故C项正确,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是在20世纪70年代,B项错误;多极化政治格局处于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形成,D项错误。4.D从材料信息可知,国际开发协会对不发达国家提供贷款,有利于该地区减轻贫困,有利于其经济发展,这会扩大美国在这些不发达国家的影响力,故选D项。国际开发协会是“世界银行的附属机构”,因此并不会冲击布雷顿森林体系,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促进其经济发展,减轻贫困,提高生活水平”,可知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故C项错误。5.A21世纪以来,跨国公司发展迅猛,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进行投资、生产、贸易,极大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
68、化,故A项正确。6.A材料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发展所面临的现状,即多元化发展,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无关,D项与材料意思相悖,均排除。二、非选择题7.解析:全球化过程中,人类面临着错综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古今中外的人类文明中汲取智慧。对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考查,正是本题设计的意图所在。第(1)问“生态价值”,中华伦理在对“仁、义、礼、 信”四个字解释的时候,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如爱护自然、有限度利用自然、尊重自然等等。“认识”,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回答,理解这些科技成果对于生态文明的改善带来的积极作用,如减少能源消耗、生态预警,科学治理污染,等等。第(2)问美国开发大平原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三从颁布法律、移民定居、交通建设的发展、农业科技的进步等方面分析。“举措”,结合所学知识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利于农民和生态的举措分析。答案:(1)价值:“仁”:爱护自然万物;“义”:有限度开发利用自然;“礼”:尊重自然的季节规律;“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认识:高科技减少了能源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生态灾难进行检测和预警;开发新能源,治理环境污染。(2)因素:政府政策(法令)的扶植;移民的贡献;交通建设的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等。举措:实行国家干预,推行新政;调整农业、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实施对农民的社会救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