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五)模块综合检测(B卷)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生生不息的人生境界论袁济喜人生境界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亘古长存的人文话题。谈到“境界”一词,我们生活中常说某人思想道德高尚,就称赞他境界高;有时也指人在某件事物上的处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强调人生境界是文学境界的前提,没有人生境界就写不好诗词。我以为,中国文化视野中的人生境界论是理想与现实、永恒性与当下性的统一。在传统文化中,人生境界与人格境界直接相关。
2、中国人自古至今,较多地从道德的层面上去看待人格现象。中国古代虽没有人格这个名词,但儒家经典礼记中有所谓“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这里所说的“格”也就是指内在道德与外在行为的统一。从孔子到思孟学派的中庸大学,推崇的是内心的真诚无伪,慎独养心,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最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两面派。所谓人格,更多的是指内外合一的道德境界。中国古代推崇的人格境界,就是一种有着自我体认的道德精神与坚定意志能力,达到了与天地并流,与宇宙合一的超越境界。易传上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这种坚毅厚重人格境界的写照,一直到今天依然成为我们的精神训条。没
3、有心灵火光的照亮,就达不到人格境界的高尚。心灵攀登游历所达到的层次叫作“境”,即境界,它是指对于世俗利益解脱之后,达到的心灵修养境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认为道德的境界有三种,第一种是了解与知道,第二种是喜好,第三种才是乐以为之。这分明说的是三种道德境界的依次攀登升华。对人生境界,古人常用“胸襟”“胸怀”“怀抱”来形容之,认为这是一个人道德层次与人生修养的显现。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人生的历练,当人经历了许多沧桑,往往对于人情世故有些看穿,胸襟超然。古人一再强调,做学问如果没有胸襟气度,肯定是做不成大学问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指出,古来成大事业者,做大学问者,一定要有很
4、高的心胸境界。魏晋六朝是一个追求“雅人深致”的时代,所谓“雅人深致”,是指一个人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与门第血统。而这些最直接的显示便是一个人的品位和趣味,也是人生境界高低的分水岭。同是“竹林七贤”中的王戎,被阮籍骂作“俗物”,就是因为他为人斤斤计较。汉魏以来,围绕着人生的意义主题,各种哲学纷纷出现。中国古代的人生境界论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峰。中国古代的人生观,虽然存在着儒道两家的对立,但是这两派的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互相补充的。儒家与道家都将人格境界奠定在天人合一的意识上,主张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建构人格,而不是在与自然界的对立中建设人格,这就造成了儒道两家文化人格的顺从性与和谐性。儒家“与
5、天地参”的道德境界,与道家的自然之道也可以相通,孔子晚年也希望自己能在“浴沂舞雩”的美景中获得解脱,他的“浴沂舞雩”与庄子的“逍遥游”实质上是相同的人生境界。儒道两家人格的不同有助于中国文化因素与人生境界的多元化,他们彼此之间的互补,造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的广博精深,中国后期受儒学熏陶的文化人物,没有不出入佛老的,苏轼就是典型。因此,谈到中国人的人生境界,便不得不谈佛教,尤其是禅宗的人生境界论。唐宋时期的禅宗思想,是中国人生境界论成熟的重要标志。中国古代士大夫这种调和儒、道、佛的人生境界论,在北宋苏轼的身上看得很清楚。苏轼早年也有着忠君之心。从他给皇帝的上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儒者济世的信念与政
6、治态度。如果说儒家的人生境界论来源于他们的现实精神,道家与玄学主张超离现实,苏轼则游离于二者之间,他对现实世界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他认为对生活之乐既要关注,又不可沉溺其中;对生活完全不感兴趣则人生索然寡味,对生活一味沉迷则玩物丧志,不足为乐。因而苏东坡对生活始终抱着一种漂流的心态。正因为对生活的终极意义无法确定,对人生目标迷茫,所以苏轼认为生活的意义只能在不断的进程中来确定,这一点与禅宗的思想颇为相似。因而苏轼的人格相对于老庄与魏晋间的阮籍、嵇康来说,外表似乎没有他们那么高远超离,而从内在意义来说,却是更为超脱,独立性也更强了,并演化成一种新型的人生境界论,对于现代人生境界论影响很大,“五四
7、”时的许多新派作家对此都予以关注,比如语丝派的林语堂专门写过一本苏东坡传。中国古代没有“哲学”一词,它的研究更多是指一种人生观与宇宙观,中国古代的“哲学”更主要的是一种人文学说与人文精神,它的人文内涵更深,境界更远,它的最高指向是诗化人生。1下列有关“境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境界”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人的思想道德的层次高下,或者说是人在某件事物中的处境。B人心灵攀登游历所达到的层次叫作“境”,即境界,它是指超脱世俗利益之后,达到的心灵修养境界。C作者认为,人生境界论是理想与现实、永恒性与当下性的统一,人生境界与人格境界直接相关。D古来成大事业做大学问者,一定要有很高的心胸境
8、界,这就造成了儒道两家文化人格的顺从性与和谐性。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举“竹林七贤”中王戎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人生品味和趣味相关,人生品味和趣味是人生境界高低的分水岭。B因为对人生目标的迷茫,苏轼确实表现出时而消极,时而旷达积极面对人生的漂流心态。他对现实世界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C中国古代推崇的人格境界,达到了与天地宇宙合一的超越境界,一种有着坚定意志能力的境界,一种有着自我体认的道德精神。D中国文化人格的广博精深,源于儒道两家人格彼此之间的互补,它们的不同有助于中国文化因素与人生境界的多元化格局形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四段中引用孔
9、子的话,是对人生境界层次的有力说明。这三种道德境界是递进关系,其中“乐之者”这种境界达到了心灵修养的最高境界。B中国魏晋以后的人生境界论是由儒、道、佛多元思想组成的,这些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互相补充的,也可以相通。C作者认为,苏轼受调和的儒、道、佛的人生境界论思想影响很深,中国历史上的受儒学熏陶的文化人物一直出入于佛老思想。D中国古代哲学主要研究人的精神境界,是一种人文学说与人文精神,其坚毅厚重等人格境界,一直到今天依然成为我们的精神训条。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杨椿字延寿,本字仲考,孝文赐改焉。性宽谨,为内给事,与兄播并侍禁
10、闱。后为中部法曹,折讼公正,孝文嘉之。及文明太后崩,孝文五日不食。椿谏曰:“圣人之礼,毁不灭性,纵陛下欲自贤于万代,其若宗庙何!”帝感其言,乃一进粥。转授宫舆曹少卿,加给事中,出为豫州刺史,再迁梁州刺史。初,武兴王杨集始降于齐,自汉中而北,规复旧土。椿贻书集始,开以利害。集始执书对使者曰:“杨使君此书,除我心腹疾。”遂来降。后兼太仆卿。秦州羌吕苟儿泾州屠各陈瞻等反诏椿为别将隶安西将军元丽讨之贼守峡自固。或谋伏兵断其出入,待粮尽攻之;或云斩山木,纵火焚之。椿曰:“并非计也。贼深窜,正避死耳。今宜勒三军勿更侵掠,贼必谓见险不前,心轻我军,然后掩其不备,可一举而平。”乃缓师。贼果出掠,仍以军中驴马饵
11、之,衔枚夜袭,斩瞻传首。入正太仆卿。后累迁为雍州刺史,进号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寻以本官加侍中,兼尚书右仆射,为行台,节度关西诸将。遇暴疾,频启乞解,诏许之,以萧宝夤代为刺史、行台。庄帝还宫,椿上书频请归老,诏听。椿奉辞于华林园,帝下御座,执手流泪曰:“公先帝旧臣,实为元老。但高尚其志,决意不留,既难相违,深用凄切。”椿亦歔欷,欲拜,帝亲执不听。赐以绢布,给羽林卫送。群公百僚饯于城西张方桥,行路观者莫不称叹。椿临行,诫子孙曰:“我家入魏之始,即为上客。汝等脱若万一蒙明主知遇,宜深慎言语,不可轻论人恶也。闻汝等学时俗人,乃有坐待客者,有驱驰势门者,有轻论人恶者;及见贵胜则敬重之,见贫贱则慢易之,
12、此人行之大失,立身之大病也。汝等若能存礼节,不为奢淫骄慢,假不胜人,足免尤诮,足成名家。汝等能记吾言,吾百年后终无恨矣。”椿还华阴,逾年,为尔朱天光所害。时人莫不怨痛之。太昌初,赠太师、丞相、都督、冀州刺史。(选自北史列传第二十九,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州羌吕苟儿/泾州屠各陈瞻等反/诏椿为别将/隶安西将军元丽讨之/贼守峡自固B秦州羌吕苟儿/泾州屠各陈瞻等反/诏椿为别将/隶安西将军元丽/讨之贼守峡自固C秦州羌吕苟儿/泾州屠各陈瞻等反/诏椿为别将隶/安西将军元丽讨之/贼守峡自固D秦州羌吕苟儿/泾州屠各陈瞻等反/诏椿为别将隶/安西将军元丽/讨之贼守峡自固
13、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禁闱,原意指宫廷门户,文中指宫内或朝廷。B衔枚,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兵士口中横衔着枚(形如筷子),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C行台,魏晋至金代尚书台(省)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D归老,古代称辞官回家奉养父母。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椿深明大义。文明太后逝世,孝文帝五日不进食,杨椿进谏劝说皇上哀伤毁弃不能过分而失去本性,要以国家为重。孝文帝被他的话感动,才开始吃饭。B杨椿善谋略。面对叛军凭险据守,杨椿力排众议,故意示弱,使之轻敌;诱敌出掠,乘其不备,夜袭敌人,一举获胜。C杨椿急流勇退。在他
14、功成名就皇帝特别倚重的时候,频频上书要求退休养老,皇帝挽留不住,只有赐予绢布,执手流泪送他到家。D杨椿教子甚严。他教育后代要出言谨慎,不能轻易说别人坏话;要尊重别人,不可轻慢,不能趋炎附势。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遇暴疾,频启乞解,诏许之,以萧宝夤代为刺史、行台。译文:_(2)椿亦歔欷,欲拜,帝亲执不听。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孟浩然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注】定:究竟。祓禊诗:疑指王羲之诸人的兰亭集诗。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
15、情?“春堤杨柳发”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何作用?(6分)答:_9诗歌颔联“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与前后诗句有怎样的关联?请简要分析。(5分)答: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学而中认为,当有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不生气说明自己有修养的句子是“_,_”。(2)荀子劝学中用“假舆马”“假舟楫”能够“致千里”“绝江河”,但这个人并不是“利足”“能水”来证明“_,_”的观点。(3)在琵琶行(并序)中,白居易告诉人们在艺术表现中要适当以“空白”展现更丰富的意蕴的名句是“_,_”。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
16、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香炉山(节选)叶弥独自去香炉山看月,想不到在这村子里陷入了迷宫。我抬头看看偏西方向的月亮,应该有十点钟了,我迷路两个多小时了。忽然听到歌声,有一个男人在唱歌。走近了,他停下步子。他等着我开口。我一下子认出了他,就是我刚才在会稻路上看到的,一个我拒绝与他搭腔的年轻人。我仍然心怀警惕,但他也许是我今夜唯一的指路人。我轻松地说:“迷路了。难道陌生人就要永远在村子里打转吗?”他笑了,声音轻而得体,自信地说:“碰到我就不一样了。我认识这里所有的路。”我跟在他的后面,问他尊姓大名,他云里雾里地回答我:“苏家庄人,姓苏。”我在暗地里捡了一小块砖
17、头,对他说,我要给丈夫打一个电话。于是就转身避开他的视线,大声对砖头说:“你先睡吧。我还要到香炉山上去看月亮。没关系,小苏陪着我,他年轻力壮。他是苏家庄人。”我跟着他穿行在一个又一个的小村庄里。我心里保持着紧张,苏却轻松地向我介绍每一个村子里的秘密:“这棵广玉兰树是老叶家的,有一百年了。夏初开花,半树白花,半树紫花。不是嫁接的,天生就这样。我们都叫它夫妻树。”我心里一动:苏这么说,是有含意吧?苏又介绍:“你看到这家门口的葫芦了吧?他家的葫芦上了菜市场,比别人家的贵一倍还不止,还供不应求,因为他家的葫芦每一只都是并蒂葫芦。”我的心里又是一惊:并蒂葫芦?暗示?走出迷宫,也过了看月亮的时间。他说香炉
18、山上今夜会出现神灯,他干娘知道神灯出现的时辰。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跟着他去拜访他的干娘,然后再登香炉山看神灯。神灯自然没有看到,一路上断断续续地知道不少他的故事。不过,这依然没有减轻我对他的警惕。很快走下了山,走到通向会稻路的直路。我对他说:“谢谢你!我要快点走的,我丈夫在家里肯定着急了。”苏在后面说:“我也要穿过会稻路,苏家庄在会稻路的南边。”我一直保持着匀速的快步,苏也一直跟在我后面看得见的地方。我气喘吁吁,他悠然自得地唱着歌。会稻路临近了,他停止了唱,小跑着接近我,在我的身后,我几乎感觉到了他的鼻息。我猛地回过头,严厉地问他:“你想干什么?”我感到旁边的树叶都一惊一乍。苏不好意思地说道:
19、“我想送你回家。”我放缓语气说:“不必了。这条路很安全。”我真想对他说,他才是一个不安全的因素。苏说:“我送你,跟安全无关。”“那和什么有关?”苏说:“跟一个男人的面子有关。”我依旧走得有些快,而苏一直落在后面,一会儿,他跑上来,递给我一只又大又沉的稻穗,该有一斤吧。说实话,我有生以来没见过这么大的稻穗,它匀称,散发着令人感动的气息。我的感叹还没结束,苏又递过来一束野菊花,黄色的,微微沾上些露水,显得润而沉厚。它枝叶繁多,放在手上成一大捧,每一朵花儿都光泽亮丽。我“啊”地发出一声,我感觉到我的内心就在此时轻松畅快了。哦,许久没有这样的心情了。我把稻穗和花放在一起,两样不相干的东西在一起竟然如此
20、和谐。苏喜笑颜开,大声说:“谢天谢地,你终于高兴了。”这句话感动了我。“谢谢你!”到现在为止,与苏待了四个小时,这是我对他仅有的一次真诚。苏说:“其实是我要谢谢你。我去年夏天第一次在蓝湖边上看到你,你穿了一件绿色的裙子,像仙女一样。昨晚,我在这条路上看你埋蝴蝶翅膀,心里想,不愧是一个仙女。人家都说有学问的女人不漂亮,你是一个例外呢。所以就想着和你说说话。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是我的幸运。”苏难道早就暗地里认识了我?苏忽然调皮地说:“再见,艾我素老师。”苏知道我的姓名,他是认识我的。但我不认识他。他一定知道我许多事,譬如在大学里教书,写诗,写童话,独身,火暴的脾气那么,这砖头手机,给子虚乌有的丈夫用
21、砖头打电话(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独自去香炉山看月,想不到在这村子里陷入了迷宫”一语,既是写实,也有象征意义,即没有健康的心灵世界,对美的欣赏就会陷入歧途。B苏向“我”介绍夫妻树和并蒂葫芦,只是为了向“我”夸耀自己的家乡,炫耀自己的知识,没有特别的含意,但“我”神经过敏,总以为他不怀好意。C苏说他要坚持送“我”,这无关安全,只跟男人的面子有关,意思是说,他送“我”不是为了“我”的安全,而是为了男人的虚荣,他的坦诚打动了“我”。D苏递给“我”稻穗和野菊花,“我”发出由衷的赞叹,戒备之心也随之消失,作者安排这一情节意在说明美在旷野
22、,美在民间,美在底层。E苏最后忽然直呼“我”的名字,他是在向“我”表明自己知道“我”的情况。可能他也识破了“我”给丈夫打电话的伎俩,但不挑明,免得让“我”难堪。(2)小说中的苏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_(3)小说的结尾颇有特色,请作简要赏析。(6分)答:_(4)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试作探究。(8分)答:_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面壁敦煌卢贤生当年大千由上海迁往苏州网师园时,同住园内的叶恭绰对大千的帮助与影响很大。叶恭绰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家和收藏家,他对大千说:“人物画一脉,自吴道子、李公麟后已成绝响
23、,仇实父失之软媚,陈老莲失之诡谲,有清三百年,更无一人焉。”并力劝他放弃花卉山水,专攻人物,振此颓风。所以大千也说,他“西去流沙,寝食于莫高、榆林二石室者近三年,临抚魏、隋、唐、宋壁画三百帧,皆先生启之也”。之后,在国民党政府检察院任职的马文彦,也曾多次向大千介绍敦煌石窟壁画,大千自己又查阅了一批资料,遂决定去探寻中国绘画的艺术渊源,以发扬光大。1941年3月,大千第一次踏上赴敦煌的征途。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莫高窟,在莫高窟附近的一个破庙里住下后,便带领帮工和随行的士兵清理积沙,修路开道,经过五个月的艰苦工作,总共为309个洞窟进行记录和编号。由于生活用品准备不足,人少力薄,以及
24、画布和颜料等画具临摹效果不佳,大千一行不得不于年底返回兰州,筹集人马,补充物品,作长期打算。1942年3月,大千率子张心智以及差厨等一行9人,从西宁包租一辆卡车,第二次来到敦煌。临摹敦煌壁画工作是十分艰巨的,为了加快进度和保证质量,大千在朋友的担保下,获得青海主管特准,亲往塔尔寺以每月50块大洋雇到此前认识的5位喇嘛画师。他们专为大千磨制颜料、缝制画布、烧制木炭条。为使临画色彩亮丽无比而历久不变,并能使所临壁画恢复如初,大千所使用的颜料多为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质,这些珍贵的颜料来自于西藏,每斤价格在40至50两银子之间,而且每种都在100斤以上。颜料经精工细磨后才能使用。大千所用画布大到数丈
25、,喇嘛画师拼接缝制画布更是拿手绝活,往往是天衣无缝,不露痕迹。画布需抹上胶水,填平布孔,再打磨7次,方能下笔。洞窟内光线暗淡,有时他们借着日光,用一块镜子反射入窟内进行临摹。但多数时间是一手秉烛或提灯,一手握笔,有时手持电筒反复观看多次,才能画上一笔。洞窟里空气窒闷,待上半天,人就觉得头昏脑涨。深而大的石窟更是阴冷潮湿。夏天要穿棉衣,冬天则滴水成冰,无法工作。在高大的洞窟里临摹,还必须搭梯而上。碰到藻井或离地面很近的壁画,只能仰面或侧身而卧,上下反复,时卧时起,不久就使人汗流浃背。即使这样,面对历经千年的敦煌壁画,他也曾风趣地说:“有不少女体菩萨,虽然明知是壁画,但仍然可以使你怦然心动。”19
26、43年5月,大千别了莫高窟,伴随着驼铃声,向榆林窟进发。榆林窟,俗称“万佛峡”,位于安西县城南约200华里处,它与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水峡口小千佛洞都是独立的石窟群。由于它们的壁画和雕塑的时代特点与艺术风格很相近,同属一个体系,所以统称为“敦煌石窟艺术”。大千曾数次前往榆林窟观摩、考察。虽然榆林窟的壁画在数量上远不能与莫高窟相比,但其艺术水平则完全可与莫高窟媲美。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工作,大千一行在榆林窟共临摹壁画10余幅。其中一幅卢舍那佛成为大千榆林窟之行的得意之作,从而为大千的敦煌之行画上了句号。相关链接他们从成都出发,途经兰州,进入戈壁滩边缘的安西后,又换乘骆驼继续前进。他们坐汽车,一千里的路
27、程走了1个多月。在风沙弥漫中他们又骑着骆驼走完了最后一百里路,风餐露宿了三天三夜,才到达了目的地敦煌莫高窟。(汤子祺张大千与敦煌)就在张大千全神贯注地临摹壁画的时候,有人告了张大千一状,说他在敦煌污损、毁坏壁画。当时的国民党行政院行文敦煌县政府对张大千进行劝阻。敦煌县政府立即派人前来调查,发现张大千所做并非如谣言所说,也就不了了之。(汤子祺张大千与敦煌)这次来敦煌一切费用都由自己担负,长期在敦煌,从经济上说,只有出,没有入,不仅在敦煌要用钱,四川家里一大家人要吃饭,怎么办?这些实际问题给父亲带来很大的压力。父亲晚上回到上寺住处,还要作画寄回成都,经好友肖翼之、杨孝慈二位先生变卖后,来维持这里的
28、庞大开支。(张心智中华文史资料文库大千敦煌行)父亲临摹壁画严肃认真,临摹每一幅壁画都要找同一时代同样内容的壁画互相对照参考。他说,相互参考可以使我们临摹得更准确一些。我和李复等人的分工是每人着一种颜色,和现在的流水作业法相似。(张心智中华文史资料文库大千敦煌行)(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叶恭绰曾对张大千说吴道子、李公麟之后,中国人物画坛就再无大家出现,仇实父不够软媚,陈老莲不够诡谲,并以此勉励他担当重振人物画坛的重任。B本文叙写了张大千探访敦煌的过程,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大师鲜为人知的经历,给人启示。特别是他善纳人言,为了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克服重
29、重困难的精神更值得人们敬仰。C1941年3月,张大千第一次踏上赴敦煌的征程,对石窟进行了记录和编号,由于生活用品不足,被迫于年底返回兰州。D“有不少女体菩萨,虽然明知是壁画,但仍然可以使你怦然心动。”从张大千的这句感言中可见敦煌壁画形神兼备,光彩照人,实为罕见的艺术精品。E榆林窟与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水峡口小千佛洞称为“敦煌石窟艺术”,因为它们相邻,且壁画和雕塑的时代特点与艺术风格非常相近,并同属一个体系。(2)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为了加快进度和保证质量,他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_(3)张大千敦煌之行遇到过哪些困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_(4)成功是需要条件
30、的,而张大千能为自己的敦煌之行画上圆满的句号,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第卷(表达题,共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孝心是不会因时代而改变的,冬温夏清的本质,出自孝心。子女行孝,随时皆可,给父母倒一杯水,也是在行孝道,不必等到不用做工养家时,才来行孝道。有的专家认为,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且面对困难不胆怯的孩子,往往具有领导者的潜质。北京某建筑公司的总工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中,我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时,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
31、,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12月28日,云南省大理发生森林火灾。虽然地方政府及时组织扑救,但大面积森林被毁,过火区域赤地千里,损失惨重。因为我在招生办工作过很多年,所以左邻右舍的孩子高考填报志愿时,常向我征询意见,我也总是热心地为他们出谋划策。ABC D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围绕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重点,两年来17所高校的试点学院针对学生招录与选拔方式、教师队伍建设和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等高教发展中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以高校二级学院为单位,进行大胆的改革探索。B图书馆里没有好书,就像人没有灵魂,即使开放也意义不大,也隔绝
32、了孩子自我学习和成长的机会。C学前教育周刊创刊不久,我们就抓了一个热点话题,开设了纠正和防止“小学化”现象系列报道栏目,在一版重要条位刊出。D“神舟”十号带上了人参种子、福建名茶大红袍与正山小种,还有四个茄子品种、六个番茄品种、两个黄瓜品种、九个西瓜品种和六个甜瓜品种等水果品种。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不错,有市场就会有竞争,_竞争不可能是温良恭俭让的,_这并不说明人与人之间就不需要关心,帮助,不需要“对同志像奏般温暖”了,为什么这样说?_终达到共同致富。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那种助人为乐,时时刻刻关心他人的精神,_一定历史时期人们所应有的品质,它_人类文明所
33、应有的起码的道德规律,反过来说,_一个人只想收获,而不想付出,恐怕也难生存。A但但因为并不只是也是如果B但而因为并不只是也是即使C但而为了也是并不只是因而D而但为了也是并不只是因而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的“庞庄麦秸手编”,是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00多年前,_。早期编织的物品主要是草囤子,草囤子俗称“气死猫”,意思是无论猫怎么折腾,也打不开草囤子,吃不到里面的食物,_。后来,编织的品种越来越多,种类达5大类35种,多是日常生活用具。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产品档次较低、艺
34、术品种改进少、规模发展小等多种原因,_,现在编织麦秸的只剩下本村十几个年过花甲的老人。17下面是长沙市首届“邻里节”的获奖徽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构图要素:_寓意:_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托马斯萨金特有一个古怪的习惯,给学生授课或准备讲义时,绝对不允许有外界干扰。一天,正在家里准备讲义的他,不得不接起了已经第三次响铃的电话,他不客气地喊了一句:“你一次次打来烦不烦?”电话那头是一个温柔的女声:“不好意思,请问您是托马斯萨金特先生吗?这里是瑞典皇家科学院。感谢您为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所
35、做的努力,您在宏观经济中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上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所以我们把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您。”“好的,谢谢,我还要准备讲义呢。”萨金特说完就挂断了电话。半个小时后,讲义弄好,萨金特匆匆乘地铁赶往学校讲课。临出门,他平静地告诉妻子:“亲爱的,我好像得了诺贝尔奖。”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析】选D。歪曲原文意思,虚设因果。2导学号02310093【解析】选A。作者举“竹林七贤”中王戎的例子应是“为了论证文化修养与人生品位趣味、人生境界相关”。3【解析】选C。原文为“中国后期受儒学熏
36、陶的文化人物,没有不出入佛老的,苏轼就是典型”。4导学号02310094【解析】选A。解答本题,可分析句中的动词、名词,确定句子成分,以此判断。如“诏”为动词,其后可带双宾语,“别将”是专有名词,由此确定“诏椿为别将”为独立的语句,其后要断开。排除C、D两项。“之”指代的是反叛的人,即后面的“贼”,故“之”后要断开。排除B项,故选A项。5【解析】选D。“奉养父母”错,是自己辞官回家养老。6【解析】选C。皇帝“送他到家”错,护送他到家的是皇帝派出的羽林军。7(1)(杨椿)遇上疾病突然发作且来势凶猛,不断上表乞请解职,皇帝下诏同意了他的请求,任用萧宝夤代替他为刺史、行台。(2)杨椿也悲泣不已,想要
37、跪拜,皇帝拉住他不让他下跪。【参考译文】杨椿字延寿,原字仲考,是孝文帝赏赐改的名。杨椿性格宽和谨慎,任内给事,和哥哥杨播一同在宫闱任侍从。后来任中部法曹,判案公正,孝文帝称赞他。等到文明太后逝世,孝文帝五天不进食。杨椿进谏说:“圣人对待礼制,哀毁不至失去本性,纵然陛下想要哀毁伤性留下万代贤名,也得为国家社稷考虑啊!”孝文帝被他的话感动,才开始吃一点粥。改授宫舆曹少卿,加官给事中,外任豫州刺史,两次升迁任梁州刺史。当初,武兴王杨集始投降了南齐,从汉中北上,规划收复他原先控制的地盘。杨椿写信给杨集始,以利害关系开导他。杨集始拿着信对使者说:“杨刺史的这封信,消除了我的担忧。”于是前来投降。后来兼任
38、太仆卿。秦州的羌人吕苟儿、泾州屠各陈瞻等人造反,下诏任命杨椿为别将,隶属于安西将军元丽前去征讨他们。叛军固守峡口。有人献计说埋下伏兵截断叛军进出的道路,等叛军粮食吃完了再进攻他们;有人说砍下山上的树木,放火烧山。杨椿说:“这些都不是好计策。叛贼躲进深山,正是怕死。现在应勒令三军不要侵掠、抢夺百姓,叛军一定认为我军见到险阻不再前进,心里会轻视我军,这样可乘他们不防备突然袭击,可以一举荡平。”于是延缓进军。叛军果然出来抢劫,又用军中的驴马作诱饵引诱敌人,官军悄悄夜袭,杀死陈瞻将首级送到京城。入朝任太仆卿。后来逐渐升迁任雍州刺史,进爵号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不久以原有官职加官为侍中,兼任尚书右仆射
39、,任行台,节制关西各路将领。(杨椿)遇上疾病突然发作且来势凶猛,不断上表乞请解职,皇帝下诏同意了他的请求,任用萧宝夤代替他为刺史、行台。庄帝回到京城的宫中,杨椿不断上表要求回故乡养老,皇帝下诏同意了他的请求。杨椿奉命去华林园辞别,皇帝走下御座,抓住他的手流泪说:“你是先帝的老臣,实在是国家的元老。但是你志趣高尚,坚决不肯再留下做官,难以违背你的意愿,使人深感凄切。”杨椿也悲泣不已,想要跪拜,皇帝拉住他不让他下跪。赐给他绢布,调派羽林军护卫他到家。公卿百官都到城西张方桥为他饯行,路人都停步赞叹。杨椿快动身的时候,告诫子孙说:“我们杨家刚到大魏,就已成为上客。你们假如万一承蒙明主赏识而被重用,应该
40、出言谨慎,不可轻易议论别人的过失。听说你们学现在社会上的世俗之人,以致有坐着接待客人的,有趋赴于豪门势族的门下的,有随便谈论他人的过错的;等见到权贵胜过自己的就毕恭毕敬,看见贫贱的人则慢怠轻视,这些都是一个人行为中的大过失,立身处世的大毛病。你们如能保持礼仪节制,没有骄奢淫逸傲慢的行为,即使不能超过别人,也足以免除过失与谴责,足以成为名家。你们如能记住我的这番话,我死后也没有什么遗憾了。”杨椿回到华阴,过了一年,为尔朱天光所杀。当时人都怨愤痛惜。太昌初年,追赠为太师、丞相、都督、冀州刺史。8导学号02310095【解析】作答时,可抓住“杨柳”这一意象,还可仔细体会“发”的内涵。【答案】这首诗表
41、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春堤杨柳发”触景生情,交代了春天这一时间背景,“杨柳”勾起了诗人对昔日离别情景的回忆,“发”字有绵延生长之感(或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增添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情。9【解析】作者的哲思来源于对景物的感触,答题时要着眼于全诗。【答案】“草木”一句承接诗歌首联“杨柳”意象,诗人临景而生发哲思,表达心中的无奈;以草木荣枯喻人生苦短,以草木无意衬人间有情,为后文表达思念之情起势。10(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11(1)【解析】选AE。B项,“向我夸耀自己的家乡,炫耀自己的知识”理解不当,实际
42、上他只是为了和“我”说说话。C项,“是为了男人的虚荣”理解不当,应当是男人的担当。D项,“美在旷野,美在民间,美在底层”分析不当,应当是“唯有大自然的美才能矫治畸形的心理”。(2)【解析】作答本题,要抓住人物的主要言行,从中归纳出性格特征:苏看到“我”穿绿色的裙子,在路边埋蝴蝶翅膀,而且有学问,便想和“我”说说话,从中可以归纳出其“情趣高雅”的性格特征;他见“我”不高兴,就一直唱歌,讲趣闻,给“我”摘稻穗和野菊花,从中可以归纳出其“善解人意”的性格特征;见“我”对他不信任,既不点破,也不自辩,只是坚持送“我”,用行动证明自己,从中可以归纳出其“自尊自重”的性格特征。【答案】苏是一个潇洒的男子形
43、象,他情趣高雅,热爱生活。看到“我”穿绿色的裙子,又在路边埋蝴蝶翅膀,而且有学问,便想和“我”说说话,可见他情趣高雅,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善解人意,彬彬有礼。他见“我”不高兴,就一直唱歌,讲趣闻,给“我”摘稻穗和野菊花。自尊自重,人格可敬。他见“我”对他不信任,既不点破,也不自辩,只是坚持送“我”,用行动证明自己。(3)【解析】作答本题,要了解小说的“欧亨利式”结尾艺术之妙,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具体表现在:“我”迷路时苏及时出现,一路上“我”对苏戒备有加,最后他却说认识“我”;“我”给“丈夫”打电话,结尾却说自己是“独身”。据此分析,指出这样结尾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即可。【答案】小说结尾既出
44、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颇有“欧亨利式”结尾艺术之妙。“我”一路上一直对苏保持戒备之心,苏最后却说认识“我”;“我”给丈夫打电话,又说丈夫在家等自己,结尾却交代自己独身。这样的情节完全超出读者的预料,但是,这样的情节又合乎情理。在“我”迷路时苏及时出现,这就暗示他是特意来为“我”引路的,为后文点明他认识“我”做铺垫。“我”先拒绝与他搭腔,后拿起砖头给“丈夫”打电话,一路上时时防范他,这说明打电话只是一个“伎俩”,是为后文交代自己“独身”所做的铺垫。(4)【解析】第一问,要紧扣戒心和爱心进行归纳,“我”千方百计防范陌生男子,陌生男子则想方设法逗“我”开心。第二问,要明确“我”是病态现代人的代表,总
45、是处在保护自己的焦虑中,对陌生人和环境防范有余,探究不足。作答时,要明确指出,故事寄托着作者对现代人病态防范意识的批判和对温暖而美好的人性的期待。【答案】这是一个戒心与爱心邂逅的故事。女主人公夜游香炉山时与陌生男子相遇,千方百计防范陌生男子,陌生男子则想方设法逗女主人公开心。现代人对陌生的人和环境已经失去了探究的心情,总是处在保护自己的焦虑中。小说蕴藏着作者对温暖而美好的人性的期待,它告诉我们:当人们完全放松、不再戒备时,世界也会展现给人们全新的面貌。12导学号02310096(1)【解析】选BD。A项,“仇实父不够软媚,陈老莲不够诡谲”错误,原文的意思是仇实父作品的缺点是软媚,陈老莲作品的缺
46、点是诡谲;C项,“生活用品不足”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E项,“因为它们相邻”于文无据。(2)【解析】有关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采取的措施,主要集中在传记的第三段,作答时,要仔细梳理,找出信息要点。此外,还要结合“相关链接”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分析。【答案】利用人脉关系,亲往塔尔寺高薪聘请5位喇嘛画师,让他们精工研磨颜料,缝制巨幅画布,烧制优质木炭条。为使临画色彩亮丽无比而历久不变,并能使所临壁画恢复如初,出重金大量购买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质颜料。寻找同一时代相同内容壁画相互参照,临摹得更准确;流水作业加快了临摹速度。(3)【解析】可通过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逐层分析,然后分条作答。【答案】路途艰难,环境
47、恶劣,条件有限,换乘骆驼、汽车等交通工具,途中跋涉一千多里才抵达莫高窟。第一次敦煌之行用品不足,画布和颜料等画具不能满足临摹需要,人少力薄,不足以应对恶劣环境和大量工作,所以返回。开支庞大。从经济上说,只有出,没有入,给张大千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工作环境艰苦,自然光线暗淡,空气窒闷,阴冷潮湿,壁画位置加大工作难度。临摹工作遭遇诬陷状告,一度被政府劝阻并调查。(4)【解析】“成功是需要条件的”,张大千的成功所需要的条件是多方面的,这篇传记从多方面展示给了我们,作答时,一定要结合文本,分点来概括分析。【答案】朋友的帮助和启发:叶恭绰、马文彦鼓励他探寻莫高窟,在朋友担保下雇佣到喇嘛画师;巨大的经济投
48、入:工作之隙作画变卖,购买高质颜料,雇佣专业画工,保证了临摹作品的质量;对艺术挚爱而又能吃苦耐劳;投入时间长:历时两年,全心投入;考察范围广:临摹了莫高窟、榆林窟大量作品;临摹效果好:画幅巨大,临摹准确,色彩亮丽无比而历久不变。13导学号02310097【解析】选C。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来指人子孝道,现在也泛指冬暖夏凉。无所顾忌:没有什么顾忌和畏惧。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芝兰玉树:比喻德才兼备有出息的子弟。属于用错对象。赤地千里: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此处使用对象不当,不能用来形容火灾结果。征询:征求询问意见。14【解析】选B。A项,句式
49、杂糅,“围绕”和“以为重点”杂糅。C项,语序不当,应为“防止和纠正”。D项,不合逻辑,茄子不属于水果。15【解析】选A。“而”表示解释说明,也表示转折;“但”表示转折,但比“而”语气强烈。所以排除B、C。“为什么这样说”之后需要解释说明这件事情而不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所以排除D。16导学号02310098【解析】第空,根据空前的“400多年前”和空后的“早期编织的物品主要是草囤子”等可知,空应填“庞庄村人开始做麦秸手编这种活动”之类的句子。第空,根据空前的“无论猫怎么折腾,也打不开草囤子,吃不到里面的食物”可知,空应强调草囤子的特点:封闭性好。第空,根据空前的“由于产品档次较低多种原因”和空
50、后的“现在编织麦秸的只剩下本村十几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可知,空应填“麦秸编织这种手工艺术开始没落”之类的句子。【答案】庞庄村人开始做麦秸手编这说明它的封闭性特别好麦秸手编工艺开始没落17导学号02310099【解析】本题中的徽标有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两个屋顶,也可以看作是两个“人”字组成的“从”字;下半部分是两个弯曲的手组成的“心”。寓意方面,可以从“邻里节”的意义的角度分析,“从”的意思是“随从、跟从”,代表的是共同创建邻里关系;“心”表现的是邻里关系的亲密、和睦等。【答案】(1)构图要素:两个“人”字组成的“从”字(两个屋顶)。一颗心(两个弯曲的手)。(2)寓意:“从”代表共同创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心”代表邻里之间相互团结,十分和睦。(或:“屋顶”象征和谐的邻里关系;“手”代表邻里之间相互团结,共同创建。)18略。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