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限时训练(十三)(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后世更大,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了。这主要说明了()A汉唐实行严格的坊市分离制度B坊市制度的内涵具有时代特色C从汉到唐的抑商政策有所松动D商业活动开始突破时空的限制B“商贾多居住于市内”说明不是严格的坊市分离,故A项错误;相比于汉代“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独具时代特色,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谈论唐朝的“坊市制度”,无法说明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故C项错误;唐朝的“坊市制度”仍未突破时空的
2、限制,故D项错误。2(2017湖北七市联考)唐代柜坊又称僦柜、寄附铺、质库、质舍等,所藏物品主要是钱帛、粟麦、钱,一部分是柜坊自备的资金,一部分是别人的存款。南宋武林旧事游手把柜坊放在赌局、诈骗、盗窃等“游手奸黠”一类中,官府常加取缔。据此可知,柜坊()A弊大于利B不利于经济发展C搞活了民间资本D具有多重属性D宋代的柜坊利弊共存,但无法推断出弊大于利,故A项错误;柜坊的出现为交易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柜坊“一部分是别人的存款”,吸纳和搞活了民间资本,但这只是材料的一部分意思,并不全面,故C项错误;材料中柜坊在搞活商品经济的同时,也勾结富家子弟从事赌博、盗窃等活动,多次被
3、政府取缔,具有多重属性,故D项正确。3(2017衡阳联考)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六年七月敕:如闻十六宅置宫市以来,成弊既久,须有改移。自今以后,所出市一物以上,并依三宫直市,不得令损刻百姓。”这说明唐代()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政府加强市场管理C着手打破坊市界限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抑商发生变化的内容,故A项错误;从“所出市一物以上,并依三宫直市,不得令损刻百姓”可知唐代对宫市货物的价格有限制,不能损害百姓的利益,体现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市坊变迁的内容,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对宫市的规定无法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4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
4、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A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C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A注意关键信息“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说明政府调控市场失败,故A项正确;明中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江南地区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官府限制民间贸易,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未遭到削弱,故D项错误。5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商业革命、金融革命
5、,还有信息革命、能源革命。那时租佃关系日益普遍街市制取代坊市制,一批商业名镇开始兴起,城市的经济文化职能显著增强。”这一时期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C秦汉时期坊市有严格规定,故A项错误;隋唐时期坊市分开,不符合材料中“街市制取代坊市制”的信息,故B项错误;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坊市界限被打破,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商业市镇形成规模,不符合材料中“开始出现”的信息,故D项错误。6南宋时徽州人均耕地15亩,元代降至4亩,明万历年间为2.2亩,清康熙年间为1.5亩。尽管明清时期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很多徽州村落却走向鼎盛。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耕作方式改进,土地利用率提高
6、B商品经济发展,地域性商帮兴盛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手工业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徽州成为交通枢纽B明清时期耕作方式依然是战国沿袭而来的铁犁牛耕,土地利用率虽因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而有提高,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徽商崛起,徽州村落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走向鼎盛,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徽州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信息,故C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发生在南宋,徽州并未成为交通枢纽,故D项错误。7(2016上饶三模)有的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的市场不可谓不发达,城市的规模也曾居世界之首,但是市场的性质受制于消费的性质及其社会效应。古代中国的消费结构中,国家军费、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人口消费。由此
7、可以得出()A国家体制制约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B中国古代城市规模居世界首位C中国古代手工生产是落后的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A“古代中国的消费结构中,国家军费、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人口消费”说明在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农民消费能力有限,从而制约了商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古代城市规模居世界首位偏离材料论述的重点,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手工生产是落后的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8(2017桂林模拟)有一碑文记载:“(清前期)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这种情况说明了()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B
8、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C由材料“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可知出现了雇佣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故选C项。9秦律田律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买卖)酒,田啬夫(官职)、部佐(官职)谨禁御之,有不令者有罪。”该法令出台的主要动机是()A抑制商贾发展B提倡粮食节俭C严禁商品流通D稳定酒类物价A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的主旨是居田舍者不要买卖酒,否则就失了做官职的资格,这样做是从社会政治方面来抑制商业的发展,所以,该法令出台的主要动机是抑制商贾发展,故选A项。10吕氏春秋上农有言:“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
9、事末则其产约(家产简单),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材料中的观点主要立足于()A统治利益B商业生产能力C社会制度 D争霸需求A题干大意“舍弃农业这个根本而致力于工商等末节,就会不听从号令,不听从号令就不能守卫国土,不能与敌作战。百姓舍弃农业这个根本而致力于工商等末节,他们的财产就减少,百姓的财产少,就会轻易迁徙,轻易迁徙,那么国家有了灾难,他们就会存心避而远之,没有安居乐业之心”,由此可知材料观点的立足点是基于统治利益,A项符合题意。11明宣宗实录中写道:“私通外夷,已有禁例。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
10、前禁,榜谕沿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由此可见明朝政府()A鼓励发展贡赐贸易B禁止民间对外贸易C防范倭寇侵扰沿海D加强外贸税收管理B“朝贡”贸易一般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由官方主持,与材料“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从材料“申明前禁,榜谕沿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可知明朝政府禁止民间对外贸易,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倭寇侵扰沿海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加强外贸税收管理,故D项错误。12(2017南昌一模)明清时期,几乎世界白银产量的半数流入了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之一,国内商品经济发
11、达,却没有产生强大的扫荡封建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主要原因在于()A重农抑商观念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鸦片的输入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D英、法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A材料中中国出超的现象出现在鸦片战争之前,那时由于重农抑商观念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压制,使得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工商业发展艰难,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没有出现“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故A项正确;明清工商业的繁荣,反映出农耕文明下工商业也能够发展,故B项错误;白银的大量外流与题干叙述不符,排除C项;英法的商品输出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瓦解,经济基础出现了革命性变化,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
12、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徽商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地域性商人群体,反映出传统中国商人的历史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成化、弘治年间,歙(徽州)人江才3岁丧父,家道中落,无以为生,13岁时不得不与其兄“屠酤里中”。后来兄弟二人终因本小利薄,所获不足以奉亲。江才遂发愤远游,决心在商业上闯开一条致富之路。他奔走于青齐梁宋之间,贩运商品,牟取厚利,果然使资本越积越多。当他40岁时,居然成了腰缠万贯的大贾了。江才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第;其季子江珍还考中了进士,跻身于官僚之林。张海鹏、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材料二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
13、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材料一是明清徽商生活缩影的真实写照。根据材料一,概括徽州商人江才发迹前后的经历。(7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徽商的利润消费去向,并分析其消费心理。(8分)(3)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富商大贾不是促进社会变革的新的社会力量。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
14、学知识说明学者的观点。(10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屠酤里中,终因本小利薄,所获不足以奉亲”“发愤远游,奔走于青齐梁宋之间,贩运商品,牟取厚利”“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第”“其季子江珍还考中了进士,跻身于官僚之林”进行归纳。第(2)问的第一小问,由“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投资科举”“乐助公益”进行归纳;第二小问,由去向分析其不同的心理。第(3)问,从商人依附于封建政治力量;重农抑商、崇儒重仕的传统观念;财富没有转化为资本的角度进行论证。答案(1)经历:小本经营,获利微薄;靠长途贩运贸易致富;荣归故里,购置田产;培养后代走科举入仕之路。(2)去向:官场消费;科举消费
15、;社会公益消费。心理:结纳官府,获取垄断利润;崇尚儒学,改变社会地位;提高声望,拓展销售市场。(3)说明:依附于封建政治势力,商业活动不能独立运作;受到重农抑商、崇儒重仕传统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缺少资本积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滨下武志教授在其著作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中认为,7世纪至13世纪的亚洲存在着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关系和朝贡贸易关系,并以这种关系为基础形成了“亚洲经济圈”这一经济圈在亚洲的人、财、物流动的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认为,朝贡体制的根本在于“它是国内基本统治关系即地方分权在对外关系上的延续和应用”。但是,“与统治关系相比,朝贡贸易体制的根本点是
16、靠贸易关系在支撑,实际上是更加多面的、多层次的、具有包容异质因素作用的一种体制。”据明史记载,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关于朝贡贸易的观点予以说明。(12分)(要求:归纳材料中的任意一种观点,并围绕这一观点予以说明。史论结合,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一:滨下武志认为朝贡贸易体制推动了“亚洲经济圈”的形成。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7世纪至13世纪是中国的唐宋时期,唐宋时代中国国家富强、文化世界领先;以丝绸和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发达;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伴随着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人、财、物的流动,逐渐形成了亚洲经济圈,进而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示例二:明史认为朝贡贸易是为了宣扬国威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明政府试图借朝贡贸易传播传统礼仪,以达到蛮夷归化,尊崇中国为天朝上国的目的。其特点是厚往薄来,不计经济成本,政治意义远高于经济意义。明朝的朝贡贸易导致了明朝财政的缩减,影响了正常的海外贸易发展,导致中国逐渐丧失了唐宋以来海外贸易的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