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1明至清中叶的经济1.(2020全国卷27)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答案】D【解析】由材料“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可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用货币征收取代了对工匠的实物征收,工匠不再专一于物资生产,削弱了官营手工业的地位,故选D项;材料并未提及市场流通的货币形式,“已取代”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明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雇佣劳动并未发展为主要的用工方
2、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官营手工业而非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排除C项。2.(2020江苏卷5)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 )A. 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B.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C. 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D.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产品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等信息可知,这时期农业产生领域有租佃、雇佣、面向市场等有多种生产经营
3、方式,说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D项正确;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村雇佣劳动,但无法得出雇佣劳动普及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没有涉及地主剥削程度,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没有强调地主收入来源,无法得出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的结论,C项错误。 3(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
4、普遍【答案】C【解析】“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可看出个体租佃经营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故选C项;“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不涉及土地所有权的变迁,排除A项;“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的利润问题,而佃农的普遍,客观上说明地主有利可图或者说明利润丰厚,排除B项;“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这里的信息没有说明农产品的动向问题,不能说明商品化的程度,排除D项。4(2018江苏高考5)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
5、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与材料中“明清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利,厚于稼穑”是指利,并未涉及农耕技术,故B项错误;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与材料中“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中“蚕罢米”是催收田租的时间变化,但没有涉及“地主催收田租”数额减少,因而无法说明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故D项错误。5(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
6、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答案】D【解析】据材料“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说明山东是江南的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而江南是棉布的生产地,棉织业发达,这体现了地区经济的差异,故选 D项;大运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商业和手工业,与土地制度调整无关,且明朝仍旧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排除B项;国家货币制度的变化不会带来国内地区差
7、异,排除 C项。6(2019天津高考2)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耍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A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 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 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耍街”,出现了“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现象,并且在集市上“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
8、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表现了商业的繁荣景象,据此可知,在明朝嘉靖年间,武城县的集市出现了文化和商业相结合进而活跃了经济现象,故选B项;根据题干中“集日寡而旷多”,表明山西武城县原来就有农村集市,只不过不太活跃,排除A项;根据题干可知,武城县县令为了改善农村集市的冷清现象而采取了活跃文化措施,不能表明当时居民文化活动的丰富,排除C项;乡村城镇化一般表现为常住人口的增多、城镇规模的扩大、各种服务质量的提升等,而题干仅是提及了其集市的繁荣现象,排除D项。7(2019江苏高考5)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
9、的主要原因是()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答案】B【解析】从“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到“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表明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故B项正确;中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出现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人们对待贫穷态度的变化,没有反映社会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的问题,故C项错误;反正统思想在明朝晚期已经产生,但没有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是宋明理学,故D项错误。8(2019新课标
10、全国卷高考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答案】C【解析】由材料“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可知明清时期商业规模的扩大促使资本的集中,故选C项;古代商人地位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地位较低,且“根本性改变”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封建社会统治者一直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且“明显松弛”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
11、B项;明朝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排除D项。9(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答案】B【解析】明朝“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反映的应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削弱而不是加强,故A项错误;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玉制器皿数量随之大大增加,以致于“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
12、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也说明经济的发展对等级秩序形成冲击,故B项正确;“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使用玉制器皿并非局限于市民,且材料并没有涉及伦理观念,故C项错误;“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说明当时使用玉制器皿的现象非常普遍,并非仅限于低级官员,故D项错误。10(2017年天津卷2)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右图中()A B C D【答案】B【解析】从材料“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可知货物是从南方向北方运输,因而
13、最北的市镇应是朱仙镇,故是朱仙镇;汉口镇是长江沿岸的重要市镇,故是汉口镇;景德镇是江西省的瓷都,故是景德镇;佛山镇位于广东省,故是佛山镇,选择B项符合题意。11(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答案】B【解析】从“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可知明成祖定都北京目的是促进国家统一,A项是明成祖的主观目的,不是客观影响,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而促进跨区域贸易繁荣不是明成祖的主观想法
14、,属于定都北京带来的客观影响,故B项正确;商帮是明清时期形成的,没有因定都北京而发展受到限制,故C项错误;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的改变是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形成的,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2(2015江苏单科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答案】D【解析】明清时期,吴江县盛泽以丝绸织造业和丝绸贸易而名闻遐迩,乾隆年间,盛泽有了国内最早的丝绸纺织交易市场,“水乡成
15、一市,罗绮走中原”就是当时盛泽的生动写照,诗中“水乡”是指盛泽而非水上集市,而且宋朝时市的时空限制已被打破,故A项错误;是“罗绮”而非纺织工“走中原”,这里是指丝绸贸易,故B项错误;明清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表明“勤织作”的原因,故D项正确。13(2015海南单科8)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 C申饬官员无能 D关注地方稳定【答案】D【解析】材料考查的是雍正帝的重视农业的目的,强
16、调重农意识只是表面现象,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关心百姓疾苦同样属于表现,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雍正帝“申饬官员无能”这不是目的,故C项错误;根本目的是通过关心百姓疾苦,稳定统治,故D项正确。14(2014福建文综14)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答案】D【解析】材料意思是关东大约今天东北每年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每年载三次豆、麦、杂粟等货物,从材料信息可以判断当时商品经济繁荣,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关东到上海,路途遥远,体现长途贩运发达,故B项正确,不符
17、合题意;关东每年有三次货物运输到上海,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料“乾隆以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闭关锁国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15(2012海南单科卷7)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A理学思想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松弛C市民阶层的兴起 D社会风尚的变化【答案】D【解析】注意题干中限制词:直接反映。题干反映了明初生员穿玉色衣服、加饰表黑色边条到明后期的崇尚“妇人红紫之服”的现象,D项正确
18、;A项题干无从反映,B项题干无从反映,说法也与史实不符;C项是题干历史现象所能反映的,这正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带来的社会风尚的变化 ,但与题意不符,排除。16(2012上海单科卷15)下图是明人绘制的南都繁会图卷,图中传自西方的事物是()A老者的眼镜 B门前的店幌 C兴盛的商铺 D商人的衣着【答案】A【解析】BC项在中国古代商业繁荣的城市已经出现,D项商人的衣着也是中国传统服饰,用排除法选择A项,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明朝中叶传入中国。17(2012全国大纲卷14)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
19、。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答案】D【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山西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人数量依次递减,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AC项错误;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B项错误;因为追求财富,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D项正确。18(2011浙江文综15)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碑文
20、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答案】B 【解析】从“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中“便往还而通贸易”这一记载可以推断出A项正确;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因此C、D也正确。19(2011上海单科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答案】C【解析】古代中国使节通过路
21、上丝绸之路或海上丝绸之路出使外国时,常常携带贵重商品作为表示两国交好的手段, A、B两项仅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D项的中英鸦片贸易是一种屈辱性的贸易,与题干表述不符;C选项的朝贡贸易则是兼有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和文化传播的“光荣礼节”(如郑和下西洋),故选C项。20.(2020山东卷16)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答案】图1: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
22、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东汉(永和五年)。图2: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下游地区(江浙地区)。这与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为明代(洪武二十六年)。图3: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唐代(天宝元年)。【解析】图五中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差异明显,其中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说明此时政治经济中心应该位于北方,而南方地区开发程度不高,由此判断图五应该是东汉时期,此时经济重心尚未南移,人口分布符合此时的社会状况。图六
23、中人口分布密度发生变化,人口密度最高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且南北人口分布较为均衡,南方隐隐多于北方,这种情况的出现应该与明代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江南经济发达有关,且此时政治中心也位于南方的南京,由此可判断图六应该是明代洪武年间;图七相较图五在人口分布上南方开始增多,人口密度较高的是关中地区和长江中下游,这种情况应该与唐代首都位于长安,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得到开发有关,因此形成了南北两个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由此判断图七应该是唐朝天宝年间。21(2017江苏21)(14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
24、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
25、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7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答案】(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
26、帮(徽商、晋商)活跃。(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解析】(1)据材料一“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得出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据材料一得出“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得出商业发达,商人资本雄
27、厚,出现商帮。(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得出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据材料二“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得出政府开放海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第二小问背景,据材料二“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得出由于中国受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中国在海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外国不得不支付大量金银,结合时代背景,由于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掠夺了美洲大量的金银。(3)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海外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了
28、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与世界的经济交往,使得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22(2016海南单科2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材料 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遣使“入朝”,明朝赐以大统历及文绮、陶铁器等,后“以陶器七万、铁器千就其国市马”。从此,琉球接受明廷封赐,派子弟到北京及南京的学校学习,新王继位必请明廷册封,使用明朝皇帝年号。明朝特地“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江西饶州人朱复曾在琉球任重要官职达40余年。琉球“一岁常再贡三贡”,随贡使到福建等地私下交易的人员众多。成化十一年(1475),明廷“定令二年一贡,毋过百人,不得附携私物”。此后数十年中,琉球不断请求增
29、加朝贡次数。明嘉靖后期,倭寇袭扰琉球。琉球“遣兵邀击,大歼之”。此后,琉球“外御强邻,内修贡不绝”。万历四十四年(1616),日本试图进犯鸡笼山(今台湾),琉球“遣使以闻,(明朝廷)诏海上警备”。据明史琉球传(1)根据材料,概括琉球与明朝的关系。(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琉球与明朝贸易的特点。(5分)【答案】(1)关系:接受明朝册封;接受明朝文化;支持明朝抵御倭寇;贸易往来密切,人员交流频繁。(8分)(2)特点:琉球主动寻求与明朝贸易;要求扩大贸易规模;明朝竭力将与琉球的贸易纳入到朝贡体制(官府控制)之下。(5分)【解析】(1)由材料“接受明廷封赐”“派子弟到北京及南京的学校学
30、习”可得出受明朝册封,学习明朝文化,由材料“琉球“遣兵邀击,大歼之”“ 外御强邻,内修贡不绝”可得出协助明朝抵御倭寇,不断与明朝加强贸易等。(2)由材料“琉球遣使“入朝”“ 新王继位必请明廷册封,使用明朝皇帝年号”可以得出主动与明朝交往的特点,由材料“数十年中,琉球不断请求增加朝贡次数。”得出主动要求扩大贸易规模的特点,由材料“明朝特地“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可得出明朝有意将台湾纳入管理之下。23(2014海南单科26)(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抖 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 午
31、)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玻3 亿。“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雍正元年(1723 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要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至乾隆五年(1740年) 下令告诫:“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要求:“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摘编自 清实录等(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垦荒政策的特点。(4 分)(2)根
3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前期推行垦荒政策的背景及影响。(9 分)【答案】(1)特点:鼓励尽可能开垦、利用土地;内地与边远地区同受重视;以维持百姓生计为主要目的。(4分)(2)背景:人口压力加重;耕地利用接近极限;新的作物改变了土地利用的方式。影响: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加速了人口增长;不利于环境保护。(9分)【解析】(1)依据材料中关键信息进行概括,依据材料中“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 “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以及“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垦种”的信息从鼓励开垦、开垦区域以及对民生角度思考作答。(2)第一小问从材料中“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
33、人口迅速增长”“以及 “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的信息从新的农作物引进、人口与土地矛盾角度归纳背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围绕垦荒政策从社会矛盾、人口增加以及破坏环境等角度归结答案。24(2012海南单科26)(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材料二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
34、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35、,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答案】(1)背景: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 续对抗 ;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4分)(2)原因:敌对势力消亡; 影响沿海百姓生计;严禁政策已不合时宜。影响:开禁促成 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8分)【解析】第(1)问,本问要求根据教材知识从内外因素两个方面概括明代海禁政策的原因;第(2)问,本问需从政治形势的变化与政策的危害来分析,政策的调整是顺应时代变化的,带来积极影响,依据“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等信息分析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