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提能练(四十一)中国地理分区(建议用时:40分钟)A级跨越本科线(2017衡水中学模拟)在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有一古村落地形外貌竟然酷似耐克的标志,人们戏称之为“耐克村落”。其房屋坐落在海拔500米的山崖,梯田环绕,祖辈起就在屋顶上用竹匾(一种器具)晾晒作物。每当日上山头,老式民居与晒架上丰收成果组成一幅古村秋画,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篁岭晒秋”。根据材料和图示,回答13题。1形成“篁岭晒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阳光充足B地形崎岖C河网密布 D动植物资源丰富2下列农产品最不可能出现在当地居民房顶和晒架上的是()A油菜籽B茶叶C稻谷D剑麻3每年春季,婺源漫山遍野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此时到这里
2、旅游,游客最需要准备的物品是()A防雨物品B防晒物品C防寒衣物D薄衣短衫1B2.D3.A第1题,由题干信息,结合示意图可知,该地地形崎岖,平地少,使得当地居民在屋顶用竹匾(较平坦的空间)晾晒作物。第2题,江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故当地不可能晾晒剑麻。第3题,春季江西开始降水增多,故最需要准备的是防雨物品。读下图,回答46题。4图中()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5东北平原()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6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
3、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ABCD4D5.A6.D第4题,甲地虽然位于我国的最东端,但由于纬度高,冬季白昼短,故日出时间晚;漠河位于极圈外,无极昼极夜现象;我国内、外流区的分水岭是阴山;松花江干流纬度高,有结冰期,且自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流,所以可能出现凌汛现象。第5题,读图可知,辽河干流向南流并注入渤海湾,松花江干流流向东北,可以判断东北平原地势中间高,南北低;东北平原夏季为雨季,伏旱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地广人稀,有利于农业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第
4、6题,20世纪5070年代,我国人口迁移主要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为开发北大荒国家有计划地向东北地区迁入大批知识青年。另外,该年代我国东北地区工业化发展较快,工业基地建设需要大量人口迁入。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79题。7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8图示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地B地C地D地9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A地B地C地D地7C8.A9.B第7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该地区是台湾岛。台湾山脉纵列中东部,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随着地势升高而降低。第8题,台湾岛东部地处夏
5、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西部多;西部的两地中,地相对于地,受偏南风影响小,年降水量最低。第9题,地和地降水较少,且位于沿海平原,开发程度高,森林较少。地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喜温喜湿的樟树生长。B级名校必刷题(2017长沙模拟)日喀则东部是青稞的主要分布地之一,这里的青稞穗大粒饱,2014年6月26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日喀则地区,设立地级日喀则市。下图分别为西藏自治区简图与日喀则东南某河谷夏季气温分布情况图,结合图示信息,完成1011题。10右图中最适宜发展农业的两个地点是()A甲、丁B乙、丙C甲、乙D丙、丁11日喀则设市后,可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其优势条件主要有()毗邻印度、不丹、尼泊尔,沿边优势明显
6、边境线长,贸易通道较多经济较发达,各类商品丰富人口密度较大,市场潜力大ABCD10B11.B第10题,青藏高原海拔高而气温较低,热量条件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图中乙、丙两地位于河谷地带,气温较高,最适宜发展农业。第11题,该市位于我国边境附近,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其发展边境贸易的优势。日喀则市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人口密度小。12(2015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
7、原因。(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解析第(1)题,根据灌渠的走向特点推测地势的高低变化。第(2)题,根据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推测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泥沙淤积灌渠。第(3)题,既要注意从工业、农业和生活等方面分析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人为原因,还要从当地降水少、湖水的流动性差等方面分析自然原因。第(4)题,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要从控制污水排放、减少农业污染、清淤、建立环保法规和加强环保意识等方面分析回答。答案(1)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2)问题:泥
8、沙淤积。原因: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3)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湖水由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4)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进行绿色生产;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13(2017郑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南海诸岛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
9、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 ,极端低温15.3 ,年平均气温26.5 。年降雨量1 505毫米。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材料二甘泉岛(北纬1630,东经11135)位于中国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上,在珊瑚岛西南2海里处,岛上有中国最南端的文物保护单位“西沙甘泉岛唐宋遗址”。甘泉岛是西沙群岛中出露最晚的岛,地势较高,四周为沙堤围绕,岛中心由潟湖干涸演化形成平地,周围珊瑚礁环绕;岛上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适宜使用,也是西沙为数不多具有淡水的岛屿。材料三南海诸岛及甘泉岛图。(1)南海诸岛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2)从地质作用角度
10、分析环岛沙堤的形成过程。(3)分析甘泉岛上井水甘甜的原因。(4)如果有人打算到甘泉岛定居,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应考虑哪些影响因素?解析第(1)题,热带季风气候成因可从温度带和季风两方面分析。第(2)题,注意要解释“环岛”“沙堤”成因。环岛是由珊瑚虫遗体堆积形成的;沙堤是由泥沙堆积而成的。第(3)题,海岛中井水(属于地下水)为淡水,从补给上看,应该是海水补给较少、雨水补给较多,这又与材料中提及的地势较高、四周为沙堤环绕、中间为平地有关;另外,注意材料中提及“出露最晚”说明蒸发积累的盐分少。第(4)题,该岛远离大陆,必须要有通讯设施;位于热带海洋中,房屋建设要注意防台风与海潮;海岛生态脆弱,要注意保护环境。答案(1)地处低纬,终年高温;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盛行东北季风,夏季受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的影响。(2)地壳挤压抬升(隆起)使甘泉岛周围海水较浅。珊瑚虫遗体在周围的浅海堆积成环形浅滩;海浪从深海区携带泥沙,在浅水滩上减速沉积。(3)形成晚,因蒸发积累的盐分少;地势较高,且四周沙堤围绕,地下水受海水影响较小;中间低地接纳雨水(淡水)后下渗,成为井水主要的补给来源,井水含盐量小。(4)完善通讯联络设施,保障对外联系畅通;建筑物地基抬高,以防台风和潮汐形成的潮水淹没;控制建设规模,保持自然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