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配套课时单元检测:专题十二 专题全练通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375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配套课时单元检测:专题十二 专题全练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配套课时单元检测:专题十二 专题全练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配套课时单元检测:专题十二 专题全练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配套课时单元检测:专题十二 专题全练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配套课时单元检测:专题十二 专题全练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配套课时单元检测:专题十二 专题全练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配套课时单元检测:专题十二 专题全练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配套课时单元检测:专题十二 专题全练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配套课时单元检测:专题十二 专题全练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配套课时单元检测:专题十二 专题全练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配套课时单元检测:专题十二 专题全练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配套课时单元检测:专题十二 专题全练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配套课时单元检测:专题十二 专题全练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配套课时单元检测:专题十二 专题全练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配套课时单元检测:专题十二 专题全练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配套课时单元检测:专题十二 专题全练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学习专题配套课时单元检测:专题十二 专题全练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质量检测(二十一)散文阅读(一)(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余秋雨对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国民众不像对魏晋名士那样陌生,也不像对三国群雄那样热络,处在一种似远似近、若即若离的状态之中。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 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的权谋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

2、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而且,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

3、自我,并确实作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 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 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

4、明又恰恰没有故事。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 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 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却还是很少提他。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 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请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

5、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还是充满意味。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静、优雅。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赠答诗)“大化”一种无从阻遏、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类、又不理会人类的生灭过程,一种丝毫未曾留意任何辉煌、低劣、咆哮、哀叹的无情天规,一种足以裹卷一切、收罗一切的飓风和烈焰,一种抚摩一切、又放弃一切的从容和冷漠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 陶渊明认为我们既然已经跳入其间,那么

6、,就要确认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而且,一旦确认,我们也就彻底自如了。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陶渊明的诗歌风格自然而平淡,恰恰因为这一点,所以宋代之前一直无人赏识他。B作者将陶渊明和历史上许多文人作对比,表现出他的安静是一种自觉的处世态度。C陶渊明与魏晋名士一样也追求“回归个体”,但他却表现得平静、自然、优雅。D标题中的“田园”是陶渊明生命境界的象征,而“自然”就是这种境界的核心。E本文朴素的语言风格与所表现的陶渊明淡泊宁静的精神境界浑然一体,令人回味。解析:A项,“宋代之前一直无人赏识他”太绝对,文中说“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说

7、明还是有人赏识他的。E项,“淡泊”在文中没有体现。答案:AE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语句的含意。(6分)(1)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答:_(2)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答: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结合上下文语境作答。答案:(1)许多归隐田园的名士都因自我的迷惘与动摇或世俗的胁迫、生存的压力而最终屈从,又一次迷失了自我,失去了独立。(2)有了高远的心志情怀,才会主动地远弃污浊世俗,归隐田园乡野,甘于清贫寂寞,恬然自立于仕途官场的边缘。3依据原文,简要概括陶渊明诗作的特点。(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提炼要点的能力。纵观全文,摘取表

8、现陶渊明诗作特点的语句作答。答案:文笔自然,言词通俗而心怀高远;以平静而优雅的姿态来保持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歌咏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田园。4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作者笔下的陶渊明的“田园”的理解。(8分)答:_答案:“田园”是陶渊明远离官场、远离尘嚣、耕作自资的归隐之地;“田园”是陶渊明保持安然自立文化人格的精神家园;“田园”是陶渊明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并以最自然的文笔去加以描写的具体对象;“田园”是陶渊明彻底自如的高远心怀的物态象征。二、(2011东北三省四市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读树李国文那时住东城,去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机会较多,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

9、到城外去了。这样,只有每年的书市,才来到太庙,挤到熙熙攘攘的青年读者群中,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但在热销的摊点,往往难以与年轻人比赛力气,半天下来,也着实累,便找个树荫下的长椅歇腿。那时候逛太庙,喜欢读树。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树和人一样,即使是同一品种的,也自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如果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那么,这世界上也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无论在旷野,还是在公园,无论是小院的树木,还是马路上的行道树,只要成林,那都是一个形态迥异、性格不一、各呈风采、绝非一色的丰富世界。读树如看人,尤其是那些种植在太庙里的松、柏、槐,巍峨庄重,枝根虬结,风姿苍劲,气

10、度不凡,她们矗立在那里数百年,几乎是北京的历史见证了。如果树能言语的话,一定会涌出沧桑的感叹。所以,细读她的每一圈年轮,都能寻觅出皇室的兴衰、民国的变迁、五四的激情、抗日的斗争,以及解放以后的新岁月的生活轨迹。古树虽古,可并不因年纪长的缘故而嚣张跋扈,在她周围,许多年轻的后辈树,同样生长得从容不迫,这种大度宽容,便越发地使她显出一种分量感、尊严感。但是,树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动迟缓,老树通常也就长得很缓慢;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跃,老树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劲地生长。那残断的枝丫、萎缩的树干、不太振作的针叶,留下了太多岁月的痕迹,好像时间凝滞在了她古老的身躯里,不免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使人肃然起敬

11、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 因此,整个太庙里面,满园关不住的春色,一片郁郁葱葱,青绿苍翠,唱主角的已非这些前辈树木了。老树的光辉,已是昨日的事情。看来,还是年轻好,因为在成长着,意味着拥有时间,因为在成熟着,意味着来日方长,所以,解放后陆陆续续栽种的别的什么树,就比老树要生机盎然,要朝气蓬勃,显得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样子。风一来,你就可以听到白杨树硕大的叶片,或细细低语,或大声聒噪。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局面,未来属于谁,谁就拥有最多的话语权,而徜徉在古树底下,则没有这一份热闹。放眼望去,所见皆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白杨,爬满了照壁瓦墙的藤萝,拥塞于行路夹道的冬青灌木,花飞花落招蜂惹蝶

12、的丁香海棠,令读树的我不禁觉悟:古树的缄默沉思,庄重成熟,固然具有历史的魅力,但是,要没有这半个世纪种下的树木花草,仅凭那些爷爷辈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翠凝碧的绿色世界的,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陪衬,才形成这一片宜人的景色。其实,树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看一看挤在书市里的人群,年轻人远远多于老年人,年轻作家的书远远要比老年作家的书卖得好,便知道文学的这种新人辈出的过程,和树木的繁衍一样,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必然。只有新鲜血液的不停输入,肌体才会不断更新,焕发青春,才能后浪追逐着前浪,一浪更高于一浪,才能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看书,看压缩在书中的空间和时间;看树,阅读大自然,

13、那可是活生生的大块儿文章,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懂得这一点,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能像园子里的这些新老树木,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的话,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这篇散文文字平实,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将眼前的客观事物与对人生的思考自然地结合在一起,阐述了“读树”带给人的无穷启示。B第一段写书市中青年读者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是为了说明自己难与年轻人“赛力气”,这也与后面写人的世界和新人辈出等内容相呼应。C文章将“书”与“树”这两

14、种记录人世与自然变迁的事物巧妙而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主要抒发了作者对于自然界新旧事物更替的感慨。D作者认为“树和人一样”“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文章第二段到第五段比较充分地表现了古树和新树的特点,为最后两段的深化主题作好了铺垫。E本文告诉我们:只要善于用眼睛去捕捉,用心灵去体悟,一切都是可以读的,作者就是借助太庙里有着丰富阅历的古树来抒发对人生的思考的。解析:C项,抒发的主要是对人生世事的感慨;E项,写作对象不仅仅是太庙里的“古树”,还有“新树”。答案:CE6如何理解“老树”与“新树”的寓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老树与新树的寓意,可以结合全文内容并从第

15、二段中“树和人一样”以及第六段中“树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明显看出,不过,将树简单与人等同会失之偏颇,应从更高的角度予以揭示,指出其历史与未来、成熟与新生的象征义。二者的关系,可以从第二段的“只要成林,那都是一个形态迥异、性格不一、各呈风采、绝非一色的丰富世界”,第五段的“仅凭那些爷爷辈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翠凝碧的绿色世界的,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陪衬,才形成这一片宜人的景色”等句子中概括出来。答案:寓意:老树是对过去的光辉历史的记录,是沉稳成熟的象征;而新树代表了成长中可以憧憬的将来,是新生力量的代表。(2分)关系:宜人景色来自于老树与新树的互相映衬,(2分)只有

16、老树和新树同时存在的世界,才是一个完整的、有底蕴又有活力的世界。(2分)(适当联系人类社会也可以)7文章第三、四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章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确定答题范围(三、四两段),然后寻找主要的修辞手法,最后分析其作用。对比是明显的,如第三、四段将老树与新树对比,表现其差异(老树宽容大度,新树生机勃勃);拟人主要从“嚣张跋扈”“从容不迫”“大度”“宽容”“尊严感”等词语中可以看出。答案:对比和拟人。(2分,每点1分)将老树与新树进行对比,表现出老树宽容大度等特点,新树生机盎然等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分析1分,能说出作用

17、1分,共2分)将新树和老树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性格特点,形象生动并且为下文联系人的议论作了铺垫。(结合具体内容分析1分,能说出作用1分,共2分)8请结合全文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谈谈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8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能力,答题的思路是:明确文章主旨;结合现实问题;谈现实意义。该文主旨在文末一段的“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中;联系现实一定要涉及青年与老人的关系,而且应是反面的情况,否则就偏离了主旨;谈现实意义时,要从文本中作者对新与老关系的期盼中找答案。答案:文章通过“读树”阐述了老与幼、新与旧要各自发挥

18、自己的特点,和谐相处,共同为世界的存在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道理。(3分)然而,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能和谐相处,尤其是老人与青年人之间,比如老人常常不理解青年的张扬、新潮与前卫,而青年也常看不惯老人的保守、循规蹈矩。(2分)现实意义: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处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中,“只有新鲜血液的不停输入才能生机勃勃,气象万千”,如此,“社会的祥和氛围”才能“日益地浓烈起来”。(观点可有所不同,但要言之成理,3分)专题质量检测(二十二)散文阅读(二)(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迟子建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

19、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太富丽堂皇了。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晕,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勾银,充满奢华之气。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精神有点相悖。 即使这样,我还是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比如安静地在圣洗盆前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在布道台上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但是这些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

20、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我看过关于这位画师的传记电影,所以相逢他的壁画,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我在心底慨叹:毕竟是大画师啊,敢于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 透过这些画作,我看到了安德烈鲁勃廖夫故乡的泥土、树木、河流、风雨雷电和那一缕缕炊烟,没有它们

21、的滋养,是不可能有这种深沉朴素的艺术的。 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 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皙,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

22、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上帝不断听到刀戈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贫民的哀号。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无数。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 如果我是个画家就好了,我会以油画,展现在教堂中看到的这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画的上部是安德烈鲁

23、勃廖夫的壁画,中部是祭坛和蜡烛,下部就是这个扫烛油的老妇人。如果列宾在世就好了。这个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会把这个主题表达得深沉博大,画面一定充满了辛酸而又喜悦的气氛。 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我的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也永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纪念着,拜谒着。但她的形象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镌刻在心中的雕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后的幻象中: 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 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 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 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

24、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 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开篇伊始,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赞美了俄罗斯各式人物雕像栩栩如生,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委婉地批评了其肤浅和表面化,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巧妙地引出下文。B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没有给作者留下好印象,原因是教堂内的金银装饰太多,整个教堂装饰格调太过绚丽,让人有一种炫目的感觉。C作者在描写扫烛油的老妇人时采用了精雕细刻的工笔手法,从正面加以表现,突出了老妇人朴素、虔诚的宗教情感。D安德烈鲁勃廖夫无论描摹故

25、乡的风景,还是描绘教堂壁画中的基督都用单一的色彩和简约的线条来表现,这是他深沉朴素的艺术观所决定的。E作者认为只有列宾才能把教堂中那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完美地再现出来,因为列宾的绘画在主题的博大深沉和画面情感的丰富多彩上都要比鲁勃廖夫更为出色。解析:A项,难度较大,C项次之。B项,原因是“充满了奢华之气”,与宗教的朴素的精神相悖。“让人有一种炫目的感觉”理解过于表面肤浅。D项,见“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一句,文中并未涉及其风景画的色彩和线条特点。而故乡的风土人情只是滋养了他朴素深沉的情感和艺术观。E项,因为列宾是一位“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

26、的伟大画家。作者并未对两位画家的高下做出明确评判。答案:选A得3分,选C得2分,选B得1分,选D、E不给分。2你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和“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为什么会给予作者这种感受?请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清凉与圣洁之气”指的是一种朴素、宁静、神圣、纯洁的情感氛围。(意思对即可)(2分)“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表现了这些人对宗教的虔诚和敬畏,以及希望通过宗教净化灵魂、禁欲向善的愿望。(2分)“神情凝重地清唱着赞美诗的教士”表现了教士对上帝和宗教的虔诚,以及宗教赋予教士的庄严、神圣之感。(2分)3本文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举例

27、并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衬托,铺垫(单纯答“衬托”“铺垫”“对比”也可)。如:以街头人物雕像的虚浮表面和教堂装饰的奢华衬托教堂的“清凉与圣洁之气”;以等待施礼的人和唱赞美诗的教士外在的圣洁衬托扫烛油的老妇人深沉朴素的虔诚。以弗拉基米尔教堂壁画的整体风格为老妇人的出场作铺垫。(手法2分,举例2分,分析得当2分)4“光明在低头的一瞬”在文中有哪些具体的含义?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结合生活现实简要探究。(8分)答:_答案: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老妇人在低头的劳作中真正感受到了上帝的仁爱、慈悲的关怀,(2分)二是指作者在老妇人低头的劳作中看到了人性隐忍、虔诚的光辉。(2分)(意思对即可)探究:同意

28、。(1分)无论是对上帝还是对人生的理想,真正的追求不是表面的抬头仰望或言语的表达,而是为了自己的信仰所付出的牺牲和采取的行动。(3分)不同意。(1分)抬头仰望也是一种表达追求的方式,同时,不断地抬头仰望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和鞭策。(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寂寞梁实秋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静止的,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

29、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在教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

30、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不时地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引起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心猿意马,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即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是。一个高韬隐遁的人,

31、在从前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在的社会里是绝对不可能存在的。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潭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从泥潭中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鲜空气。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潭里去。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外的举动并不愿过多苛责。逃避现实,如果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有过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是多么困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我所谓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须强求的。一刹那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便要好好地享受

32、它。(选自梁实秋文集,有删改)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作者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因为作者的内心清净。B只有在教堂里的沉重的琴声中,作者才能感到自己的渺小,意识到自己的存在。C寂寞的清福不容易长久享受,因为世界上总有“催租吏”、“石壕吏”之类的东西不时地提醒我们寂寞的清福只是一瞬间的存在。D寂寞是供在现实的泥潭中打转的人喘息的几口新鲜空气,但是人们喘几口之后还要面对现实,低头钻进泥潭里去。E作者认为,不管是强迫自己逃避现实得来的寂寞还是随缘偶得的寂寞,都值得赞美并须好好享受。解析:B项,依据原文第一自然段中的“这时节,我感到了寂

33、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可知,“只有”表述有误。E项,依据原文最后一自然段可知,作者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强迫自己逃避现实得来的寂寞。答案:BE6联系全文,说说“寂寞是一种清福”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答:_答案:(1)使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2)让人进入空灵、悠逸的境界,跳出尘世的渣滓。(3)让人感到自己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7为什么作者认为寂寞“只是一瞬间的存在”?(6分)_答案:(1)现实世界里有太多的事物会让人败兴丧气,使人陷入苦恼烦躁之中。这些事物会将人从寂寞中拉回现实。(2)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心猿意马,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享受不

34、到寂寞的清福。8作者说“寂寞是一种清福”,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8分)_答案:同意。因为在纷扰的社会中,人的心灵往往会因受外界的影响而疲惫。而寂寞能使人进入空灵、悠逸的境界,使人的心灵得以休息。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很快,人的身心也容易疲惫,片刻的寂寞也许是现代人找回幸福的最佳途径。专题质量检测(二十三)散文阅读(三)(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亲 亲 麦 子张佐香麦子是一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万里田畴之上,开在农民的心坎上。麦子的颗粒很美,有土壤般朴素柔和的质地和本色。一粒麦子是美丽的,一棵麦子是美丽的,一地麦子还是美丽的。麦子生命的每

35、个过程都是美丽的。麦子原本是一粒种子,浸润了阳光、空气、水分,结出黄灿灿的麦粒,丰富了我们的血液和躯体。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当秋阳拂照四野,耕耘完的田畴袒露出丰腴的肌肤,随着父亲手臂的挥动和铿锵的步伐,麦粒穿过深秋的空气落入土地。田野上空一阵又一阵金色的雨在秋阳里一闪一闪,父亲脸上荡漾着微笑的涟漪,把麦粒交给生命的家园。种子要想不丢失自己,就必须走回它生命的家园,走向疏松湿润的土壤,吸收大地的微温和芬芳。在秋雨的润泽下,绿色的剑刺破黑暗的泥土指向天空。嫩嫩的绿芽儿探出头来,它们挨挨挤挤地住在一起,以盛大的形式展开,以集体的力量显示其生存的意义。麦子从容地迈过冬天的门槛

36、,第一个用绿色的手与春天紧握。清纯的麦苗相依相扶、牵牵连连,一直铺向遥远的远方。 瞬间,万野绿遍,大地尽染,麦子在一望无际的田畴尽情地拓展绿色的海洋。大地融进了蓝天,蓝天陷进了绿海。此时的乡亲们忙着在麦海里除草施肥。麦子在人类的呵护下,展示着拔节吐穗、开花灌浆的生命过程。麦子和人类在和谐中相互期待、相互拥有。麦子把生命之花开在头部,最完美地接受阳光雨露。麦子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雕塑,不动声色地吐露出饱满的穗子,麦穗就是国徽上的那麦穗。麦穗是绝妙的艺术品。 数十粒麦子团结起来,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一个柱体。麦粒大头向下,小头尖尖向上,汗滴一般,而麦芒如剑直指蓝天。风来了,麦浪一波一波,似乎整个大地都跳

37、起了舞。父亲去看麦子的长势,怜惜地扯下几根麦穗搓着,然后眯起眼,吹起麦芒,将一手心鲜嫩的麦粒倒进嘴里。我去嗅麦子清香的味道,像掬起一捧水那样,用双手捧着几个麦穗,将脸贴在它们的上面,我手捧着它们表达我的亲近。 在我心里,麦子就是我永远的亲人。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 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顺手,母亲抽出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的。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一

38、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麦子从容地走完真善美的一生,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奉献麦子,普通而神圣的麦子,朴素而雅致的麦子,养育我们血脉和精神的麦子,弥漫着文化意蕴,流淌进海子纯洁的诗篇。面对你,我俯首膜拜,诚谢敬仰! (选自诗意的栖居)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文生动详细地记述了麦子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的一生,用词优美,情深意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本文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以及拟人、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使

39、作品条理清楚,又显得很有文采。C本文安排文章的结构颇有匠心,如写父亲播种、母亲收割时各有侧重,行文富有变化。D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我”的父亲种麦子很有经验,例如在第段,他吃下鲜嫩的麦子就能判断麦子的长势。E本文作者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他在文中运用冷静客观、准确细致的语言,表达了对麦子的情感。解析:B项,主要手法不是叙议结合,而是描写;文中没有用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D项,该项说法于文无据。E项,本文的语言不是“冷静客观”的,而是充满热情的。答案:AC2作者在第段说:“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意?(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

40、的能力。重点探究“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的含义,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答案:麦子以它充足的物质营养哺育着人类,使人类的历史得以延续;麦子美丽的生命过程、真善美的精神实质也一直启迪着人类,滋养着人类的精神世界。3本文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各举一例说明其表达效果。(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章艺术手法的能力。先点明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答案:运用了细节(动作)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如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收割麦子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劳动之美,使读者对“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这句话有了真切的感受。作者把麦粒比做土里的珍珠、大地之树结出的果实、大地母亲分泌的

41、乳汁,既形象又生动,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劳动果实的珍视及作者对麦子的赞美之情。4联系全文,探究作者主张“亲亲麦子”的理由。(8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的能力。要依据文本内容作答。答案:麦子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的,是真善美的一生。人类种植麦子,麦子供给我们营养,麦子和人类在和谐中相互期待、相互拥有,这种关系是美丽的。收种麦子的劳动过程是美丽的,播种麦子就是播种希望,收获麦子就是对自己辛劳的奖赏,收种麦子的过程是人类美德闪光的过程。养育我们血脉和精神的麦子,弥漫着文化意蕴。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红 豆 树 下陈歆耕在绵密的江南细雨中,我伫立在常熟古里红豆山庄的红豆树旁。

42、当年钱柳共同生活的红豆山庄,已了无踪迹,只余一片废墟,“硕果”仅存的只有这一棵见证了当年钱柳缠绵情史的红豆树。废墟反衬出红豆树的古老、沧桑、孤傲、孤独 我撑着雨伞夹在数十位观者之中,却听不清大家围着红豆树在窃窃私语些什么唐代王维的咏红豆的相思诗最有名:“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可江南春雨,却催不出这古老红豆树的新枝,到哪里去采撷红豆?远近的老百姓把它视作“神树”,逢年过节,有很多善男信女来树下烧香跪拜。我猜想着他们心中祈祷些什么呢?希望“神树”给他们带来纯真美满的婚姻爱情?可他们拜错了“神”呀!要知道,钱柳爱情最终是以令人感叹的悲剧落幕的,而这棵红豆树也有如此漫长的年

43、头未开花结果了,它还能管得了人间情爱的“开花结果”吗?我收起雨伞,索性让细雨淅淅沥沥地滴落在自己的面颊上。流连在红豆古树下,我想得最多的还是写出传世史著杰作柳如是别传的国学大儒陈寅恪先生。他在史海跋涉20年,用文言文写就了80余万字的厚厚三大卷的柳如是别传。这让很多人不理解:一位史学大儒为何要耗费如许光阴,为柳如是一位沦落风尘的青楼女子作传?寅恪先生的好友吴宓称,陈写此书“盖藉此以察当时政治、道德之真实情况,盖有深素存焉,绝非清闲、风流之行事”。其实,只要熟悉柳如是全部人生经历的人就会明白,寅恪先生为柳如是作传,其意旨不在为钱柳姻缘留下翔实的历史记载,或传播一段轰动一时又为世俗所诟病的爱情佳话

44、。他是要为一位生于国破家亡的乱世、却表现出超凡民族气节和风骨的才女奇女作传,是为一种伟大的人格和魂魄作传。而柳氏这样一种“风骨”,与寅恪先生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血脉、心灵上是相通的。寅恪先生以此大著“痛哭古人,留赠来者”。我们这些后来者,在面对先生的精神遗产时,是否存有几分愧疚呢?据记载,柳如是在胎仙阁为80岁的老公钱牧斋做寿,恰逢红豆树二三十年后又一次花开满树,她从阁前的红豆树上觅得仅有的一颗红豆,作为寿礼呈上,使钱谦益大喜过望。红豆有情,可显然不是为钱某人开花结果的。钱氏在明灭后降清失节,又不愿过隐居生活,遂不听柳氏的反复劝说,一定要到清廷去谋一官半职。柳氏则坚决不肯随同前

45、往,做降臣命妇。没想到钱氏到京后不被重用,半年后只好托病回老家。他的仕途失意,成全了柳氏在田园山水间安享夫妻生活的愿望。我坚信,有生命的美丽的红豆之花,肯定是为从内而外皆美洁如玉的柳如是而开的。我觉得,需要到红豆古树下跪拜的,倒是那些缺钙、患“软骨病”的人可惜的是,此刻在红豆树的废墟周围,推土机正发出轰鸣,施工车辆穿梭往来,一座再造的红豆山庄将在这里出现。令我忧虑的是:人工再现的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红豆山庄,加上熙来攘往的红男绿女,反倒会把孑然孤傲的红豆古树给淹没了。我更欣赏它现在的模样卓尔不群!不知道红豆古树何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果?它那古老沧桑的面容,给我带来的是无限惆怅和忧思节

46、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红豆是爱情的象征,这篇红豆树下将它象征的纯美爱情进行了深化和升华。B文章开篇以红豆树旁的废墟来反衬红豆树的古老、沧桑、孤傲、孤独,红豆树和废墟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饱含作者忧郁的思想感情。C这篇说理性较强的散文,以一种凝重的笔调来行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作者直面红豆树而产生的对现实生活的情感和评价。D本文运用议论兼抒情的表达方式,使文章生动、形象、真实,深情地表达了作者的感受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E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通过联想表达出了对红豆树的一种敬佩,同时又藏有无尽的忧愁。解析:A项,这篇红豆树下并不是为了写红

47、豆树象征纯美的爱情;C项,这是一篇抒情性较强的散文。答案:AC6文章引用王维相思诗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一般而言,开始先引用再进入正文,主要起引出写作对象或引起下文的作用,但是本文则是在看过红豆树,发表了一些感触之后引用的,显然有特定的目的。引用诗句之前写的是对红豆树旁已变废墟的感慨,引用之后是对善男信女们在树下烧香跪拜的疑虑,前后联系就很容易理解作者引用王维这首相思诗的目的了。答案:用王维诗中的红豆来反衬眼前红豆树的古老、沧桑、孤傲、孤独,(3分)从而引出作者对善男信女在树下烧香跪拜祈求纯真爱情、美满婚姻的疑虑以及由此而生发的

48、感慨。(3分)7“我觉得,需要到红豆古树下跪拜的,倒是那些缺钙、患软骨病的人”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请简要回答。(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需要到红豆古树下跪拜的”一句具有针对性,“那些缺钙、患软骨病的人”一句是与有民族气节和风骨的柳如是和陈寅恪对比而生发的嘲讽之语。答案:这句话一方面讽刺批评了那些缺乏民族气节,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行为,(3分)另一方面又盛赞了具有民族气节和风骨的柳如是、陈寅恪等人伟大高尚的人格魅力,希望人们向他们学习。(3分)8“不知道红豆古树何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果?”文章为何以此作为结尾?请作简要探究。(8分)答:_

49、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能力。作答时,应立足文本,深入思考。现在红豆树已经古老、沧桑、枯槁,再造的红豆山庄别有用意,作者写此文就是想让人们改变想法和做法,重温红豆带给人们的美好追求。准确理解这些才能够正确地对此作出探究解答。答案:这是作者面对红豆树以及现在的人们对待红豆树的态度而生发的惆怅、忧思之语。(2分)一是作者看到现在的红豆山庄已成一片废墟,初春的红豆树枯槁而满腹忧愁,怅然愁思;二是作者对人们不能领会钱柳爱情真谛、不明陈寅恪先生的精神而感到惶惑与痛心;三是作者对在红豆树的废墟周围再造红豆山庄产生质疑、忧虑与担心;四是作者呼唤人们转变思想认识,继承并发扬民族气节和风骨,拥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期盼红豆能发新枝、开新花、结新果。(具体分析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