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届高三作文积累 主办:苗青竹 2018.4.7 别拿“差生”不当孩子【素材回放】 2017年7月7日,有媒体对山东乐陵市某学校劝退成绩较差学生事件进行了报道。该校对初二年级的近60名学生统一做出劝退决定,而且这些学生,大多数没有什么明显的过错。该校教师解释称:“这些学生成绩太差,上九年级也考不上高中,不如复课或者转学到其他地方去。这都是根据学校几次考试的成绩来的。”该校因违规劝退成绩较差学生被媒体曝光,乐陵市教育局责令其立即整改,并在全市予以通报批评,该学校董事长公开道歉。【素材解读】该校自以为对这些“成绩差”的学生没有明说“开除”,以为穿上个“劝”的“护身服”就能将自己置身“法”外,
2、如此想法是幼稚、可笑的,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无论是“劝退”、还是“劝转”,只要将学生“推出”校门,学校不仅是违规,而且是违法。学校之所以冒违法之大不韪做“劝退”学生之傻事,无非是被升学率迷住了眼睛,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据悉,该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高升学率自然是其招揽学生的噱头。在上榜学生数不变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升学率,去分母的确不失为一个高招。不可否认,民办学校办学需要“赚钱”,但学校赚钱,当赚之有道,这个道就是学校的办学实力,能把“差生”提升成优生的实力,而不是靠耍去分母提高升学率的“劝退”小把戏。说到底,江山国际学校“劝退差生”的做法,是一种办学方向的迷失,办学良心的丢失。这种
3、为了赚钱而不惜铤而走险的做法,不但是在自毁门面,更是国家法律所不容许的。【适用话题】良心的扭曲 成绩不代表一切! 每个学生的花期不一样!不能世俗功利,更不能把学生的升学率当成了稀缺优质资源的法宝“劝退差生”行为不仅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更涉嫌违法盈利性的企业还要讲社会责任,塑造人类灵魂的校园怎么能忘记自己的天赋使命呢?学生没有犯下教育部规定可以开除或者劝退的事,学校是没有权力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力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受教育权是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素材锐评】让教育回归本源该校这位教师的解释可以说是漏洞百出
4、,差生考不上高中,转到其他学校就能考得上?被一个学校开除的差生,其他学校会轻易接受吗?把初二年级后60名学生统一进行劝退,这种末尾淘汰制的做法,说白了就是为了升学率的数据上能够多几个百分点,以利于学校在来年的教育市场竞争中多一点宣传的虚头。近年来,为了均衡教育资源,扩宽学生的求学路,国家对社会资本参与办学给予了优惠政策,各级私立学校便如雨后的春笋大量涌出。私立学校的大量存在推动着教育不断产业化,也让教育产生了市场竞争,而这竞争的“底气”自然就是学校的“升学率”。如何快速提高升学率?“劝退差生,让优等生去考试”便成为了最好的“捷径”。所以,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所看到的众多名校背后,往往
5、都有一批被无情剥夺求学权力的“差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尽管有市场经济的因素,但私立学校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也还是在于“传道解惑”,而非单一的“追名逐利”。这种“劝退差生”行为不仅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更涉嫌违法。当然,尽管“劝退差生”的行为主要集中在私立学校中,但并不代表公立学校就是一方“净土”,近几年,一些公立学校通过威逼利诱,让临考学生填写自愿放弃中高考申请的事件也频频刺激着公众的神经,其危害性和影响力恐比私立学校更甚,还望相关职能部门对其“重典治乱”。孔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是说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作为
6、教育者来说,谋求升学率的提高本无口厚非,毕竟它是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提高“升学率”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教学管理等,一步一个脚印的耐心打造学校的教学“根基”,丰富学校的文化“底蕴”,以量变求质变的方式提高“升学率”,名气便不请自来。还望各位学校,别再拿所谓的“差生”为自己的名气“祭祀”了,让教育回归本源吧!请以优雅的方式说再见【素材回放】 “还有几天,我们就要离开学校了,同学们压抑很久的情绪通过撕书来宣泄,这样的方式确实给你们带来了许多麻烦,还请你多一份谅解和包容。我也真诚地代表同学向你和其他叔叔阿姨说一声:对不起,谢谢你们!”连日来,南充一位即将高中毕业的女生
7、写给保洁员的一封信在多地教育界热传,许多教师家长纷纷为其点赞。6月5日,某报记者证实,这封信是出自南充市白塔中学高三(3)班女生何雪之手。初衷也很简单:看到保洁员阿姨很辛苦,感同身受,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谢意,向自己的高中生涯告别。【素材解读】承受着高强度学习压力的高三学子,即将结束高中阶段的学习,长期以来的心理压力、压抑情绪确实需要一个渠道来宣泄,于是“撕书”就成为这种方式,也成为他们向自己母校告别的方式。但是很显然,这不是一种最佳的告别方式。我们是该向“撕书式告别”说再见了,因为同样是告别,完全可以选择更为文明、理性的方式。即便你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安安静静地离开,那也是对母校的一种爱。作为
8、这名高三女生,她凭借一己之力无法阻止“撕书式告别”,但是这封引发热议的信,却是对高三毕业生,也是对学校的老师、管理者的一种提醒。作为高三毕业生,应该以“文明的告别”作为自己在学校的“最后一课”,而作为老师和学校,则应该加强教育和引导,让学生们理性文明地向自己的母校告别,而不是放纵部分学生的任性,把辛苦和劳累留给学校的保洁员。【适用话题】文明 理性 浪费资源 群起撕书是对知识的极端不尊重理解是双向的 告别请以优雅得方式 撕书式告别,与其致歉不如摒弃 世界很大,不只是几本书、几摞卷子;世界很精彩,即便“心即是宇宙”,也需要身体的历练该向“撕书式告别”说再见了 这位高三女生致信保洁员,就“撕书式宣泄
9、”表达“对不起”,这种诚恳态度值得点赞。但这种向保洁员表达歉意与谢意的方式却并不是最佳。最佳的做法当是告别“撕书式宣泄”,以文明优雅的举动向母校、向自己的高中生涯告别。高中毕业生在离校时节,颇有“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卸下重负”的感觉,他们上演撕书大戏,其目的是为了在紧张的学习与考试之余彻底放松甚至放纵一下自己。但是,从资源角度说,撕书绝对是浪费资源的奢侈行为。在求学阶段陪伴自己多年的教科书,也是美好回忆的信物,撕毁之后,再花多少钱也买不回来了。就算是自己不想留作纪念,日后也真的用不着它们,也可以送给学弟学妹,没必要撕毁掉。从知识角度说,毕业生群起撕书是对知识的极端不尊重。书是知识的来源,是修养的
10、载体,理应受到尊重。虽然毕业生可以“我的书本我做主”,虽然不少课本、教辅对毕业生而言,可能已失去使用价值。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有权利不珍爱书籍。不尊重敬畏书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不尊重知识的体现。犹太人之所以能成为“读书的民族”,就是因为他们对书充满了敬畏:从不毁书焚书即便是攻击自己的书。从压力角度看,妄图用撕书来解压也是文明的走偏。经历过高考季的学子,谁不会感到“压力山大”?让人绷紧神经的高考一旦结束,谁不想排解一下被压抑太久的情绪?然而,释放压力的途径有许多方式,不一定非要追捧撕书一途。比如进行一场大汗淋漓的体育锻炼,相约一次想唱就唱的K歌比赛,除了解压,还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解压再有多么急切,也要让理智控制情绪,而非如管涌、决堤一般失控。故而,高中毕业生理当告别“撕书式宣泄”。当然,单凭一人之力是阻止不了“撕书大战”的。不过她完全可以在致信保洁员时,在同学间发起“不撕书倡议”。“撕书式宣泄”的流行也给教育部门与学校提了个醒:在高三阶段,仍要坚持开展体育锻炼、文艺熏陶、心理疏导等日常活动,及时舒缓学生心理压力,防止负面情绪累积。当高三学生除了学习考试还是学习考试,以极端方式发泄情绪就不可避免。正如一网友所说,毕业生撕的不是书,是教育的脸,借此表达对应试教育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