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质量检测(二十四)传记阅读(一)(时间:40分钟满分:56分)一、(2011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下笔不觉师造化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1929
2、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
3、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平”就是如风吹
4、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变”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南黄北齐”之称,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
5、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6、5分)()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阳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所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
7、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解析:A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错误。B项,原文说“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选项中说“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不确切。E项,文中没有写“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答案:选C给3分,选D给2分,选B给1分;选A、E不给分。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难度不大。答题区间是在第1自然段,此段第一句话领起全段内容,然后分三个层次分析黄宾虹隐居时期绘画艺术大进展的原因。只要将这三个层次内容加以简要概括即可得出答案。答案:减少应酬
8、杂务,生活清静,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2分)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3分)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2分)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此题也是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区间相对集中,在文章的第3自然段。一般考生只从“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中提炼答案,而忽视他“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这一点不能遗漏。答案: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
9、布置方面的启发;(2分)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3分)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探究性题目,应结合题干,联系全文来组织答案。黄宾虹与张大千两人的人生态度和对金钱不同的态度给你什么启示,那答案中一定要涉及人生态度和对金钱的态度。答案:(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2分)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
10、,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6分)(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2分)创造与仿作兼顾;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注重民间时尚意趣。(6分)(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2分)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脚踏实地,享受人生。(6分)二、(2009辽宁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达尔文的拖延斯蒂芬杰古尔德没有什么事比一些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更能引发人们猜测的了。罗西尼因威廉退尔而达到他歌剧创作的辉煌巅峰,可是此后的30年他几乎什么也没写。多罗西塞耶斯在名望达到顶点时却背弃了彼得温姆西勋爵,转向笃信上
11、帝。查尔斯达尔文在1838年就得出了全新的进化理论,却直到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通过历时五年乘坐贝格尔号与自然的接触,达尔文对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动摇。1837年7月,他航海回来后不久,便开始记第一本关于“递变”的笔记。这时的达尔文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他正在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经过最初的猜想和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他逐渐建立了他的中心观念。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1838年10月,我为了消遣,偶尔翻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当时我根据长期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已经可以正确认识生存斗争。我马上联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变异会趋向于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变异将被淘汰,这一结果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12、达尔文早就认识到动物驯养者所做的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是直到马尔萨斯的斗争与拥挤的观点凝练他的思想之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达尔文知道得出的是什么理论,我们不能将他的拖延归因于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要性。到1844年,他写出了他的理论的基本纲要。他还向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他为什么等了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我们可能会把过去正常的时期错误地看作漫长的阶段,然而21年仍然是一个人正常事业的一半时间,纵然按照生活优哉游哉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准来看,那也是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通常的科学传记是有关伟大思想家的明显错误信息的根源。这类传记
13、往往将伟大的思想家描绘成简单、理性的机器,是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任何其他事情的影响,严格按照客观材料寻觅真理的人。因此,对于达尔文等了21年的通常解释就是他的工作没有完成。他满意自己的理论,但觉得尚显单薄。他的理论只有等到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这需要时间。导致达尔文推迟发表的原因非常复杂,不能作简单的解释,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恐惧的负面作用与增加材料的正面需要至少同样重要。然而,达尔文恐惧什么呢?他得出进化论的观点时才29岁,那时他在专业上还没有地位,不可能通过宣扬他所不能证明的一种异端学说来危及自己有前途的事业。然而他的异端学说是什么呢?信奉进化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还不是问题
14、的主要部分。达尔文早年有关“递变”的笔记中可能含有问题的答案,这些笔记中包含了他所赞同但却害怕发表的一些观点,即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这远比进化本身更要异端,没有哪种观点比认为心灵只不过是大脑的产物,更能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了。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在于他故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他在1880年写道:“我认为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对公众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好地促进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而且我本人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科学之内。”然而他的工作内涵与传统的西方思想确是极大的断裂,我们
15、很难将其纳入这种传统中。例如阿瑟柯依斯勒之所以反对达尔文,也是基于不愿接受达尔文的唯物论,而且他还热衷于认为生命物质中含有特殊性。我承认对此我不太明白。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我们难道因为自然中的和谐不是设计的就会降低对自然美的赞赏吗?难道因为有数百亿神经元在我们的颅骨里,我们心灵的潜力就激发不了敬畏吗?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如同罗西尼和多罗西塞耶斯等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一样,达尔文在得出进化理论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引发了很多猜测。B在创立进化论之前,为了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生物进化的机制,达尔文曾有过不少猜想,也有过一些假说,但是后来这些都被证
16、明不能成立。C由于受到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斗争与拥挤观点的启发,达尔文终于确信进化的发生,认识到人工选择的重要性,并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D达尔文向他的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就请她帮助发表这些手稿,这说明他对自己的进化理论十分看重。E在作者看来,达尔文并不是一台简单、理性的机器,而是一位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其他任何事情影响,严格根据客观材料追求真理的人。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和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态度的能力。A项从文中的第一段中可以看出,这些信息,两个人相同的特征是有“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而结论是相同的“引发了很多猜测”。但是作者写这两个人物的目的不仅在于
17、用一个引出另一个,还在于他们停滞性质的不同。所以这项理解欠缺。B项中的信息“也有过一些假说,但是后来这些都被证明不能成立”是不合原文文意的。原文中说“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不是都被证明不能成立,其余信息应该是正确的。C项达尔文观点的确立是基于长期的“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而不是受到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斗争与拥挤观点的启发。D项“他还向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这项信息应该是正确的,对这一细节的分析也是正确的。E项理解是错误的,作者公正地评价了达尔文拖延出版的原因,是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 解答这类题目要建立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加以整合
18、、比较。答案:AD6在作者看来,达尔文21年后才发表他的进化理论,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作者的观点的能力。文章解说达尔文进化理论推迟发表的原因在文章的第三个段落,在这三个段落中可以抓到作者的主要观点,从中抓住关键的词语和语句,加以整合,就可以找到答案。解答这类题目在于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这样可以很快地找到和题目相关的语境,通过整合信息,加以归纳概括,准确作答。答案:(1)达尔文虽然满意自己的理论,但他的理论还需要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加以证明;(2)他发现进化论时才29岁,那时他还没有专业地位,担心发表他的理论会危及自己的前途和事业;(3)他的进
19、化理论实际上就是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而这一点会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每一点2分)7作者说:“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他的“温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文章的内容要点。联系文章第段相关的语境加以理解。这场革命温和的具体表现,首先就是“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在于他故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从这两方面看,可以联系到拖延的目的和原因来理解。解答此题要明确考查的考点,这样才能明确答题的角度,迅速找到相关的语境筛选并整合。参考答案:(1)达尔文故意拖延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因为他认为当时发表的时机还不成熟;(2)达
20、尔文有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唯物观点的注意,而在当时这是比进化论本身更加异端的思想;(3)达尔文从来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只把自己的工作严格局限在科学研究的框架内。(每一点2分)8文中说:“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这里的“疑惑”和“知识”有哪些含义?为什么说“都应该坚持”?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8分)答:_解析: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实用类文本的丰富内涵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联系文中相关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理解答题。题目开放为考生提供了发展和创新的空间,但是也容易走入误区,就是答题过于主观化,要避免答题主观化,要注意依据文意解答。解答时不要求面面俱到,可自主选择角度作答,只
21、要能透过现象看出本质,提炼出丰富的内涵,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观点一)“疑惑”指怀疑和批判精神,“知识”指科学知识。(3分)作者认为,既要运用科学知识,又要坚持批判精神,勇于创新。(5分)(观点二)“疑惑”指阿瑟柯依斯勒对达尔文的反对态度,“知识”指体现传统西方思想的知识。(3分)作者认为,有了进化论,并不妨碍人类在探索世界客观规律、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保持对神应有的敬畏。(5分)(观点三)“疑惑”指达尔文对神的怀疑,“知识”指他已发现的进化论。(3分)作者认为,虽然有神论在当时仍占统治地位,仍然可以怀疑它;尽管进化论在当时还不为人们普遍赞同,仍然需要坚持。(5分)专题质量检测(二
22、十五)传记阅读(二)(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2012西安质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25分)助推共和国几代战机上天记2011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师昌绪在所党委和所长李熏的关注下,师昌绪的研究室正式接受了研究空心叶片的任务,他立即进入了角色。空心叶片研制方案的每个细节都需要缜密的思考,而不能容忍哪怕是微小的疏漏。这个劳动是无形的,量是巨大的,用“绞尽脑汁”来形容,真是入木三分。经过充分动员和周密安排,他把全室近一百人组成合金设计、型芯材析、测试几个小组进行攻关。他熟悉他的助手们,这批20世纪50年代从新中国大学毕业的科研人员已成长起来,是批虎将,应放手让他们分路前进。他将攻占
23、目标确定,任他们恣情作战,在战斗中增长才干,夺取胜利。助手们对这位指挥官也是心悦诚服的。人们送他一个美称:“材料医生”。一次,一个航空工厂有五千多个涡轮叶片因晶粒度不合格而报废了,影响了发动机的装配。工厂请来了师昌绪。他沉重地捧起报废的叶片,放在观察金相的测试仪中,金属隐患像医生在X光机前观察病体一样清晰了。他开了药方:喷矾处理。于是,这批价值近百万元的叶片被挽救了。师昌绪妙手回春的造诣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试制新型战机的航空工厂几次来询问,科学院与国家科委也十分关注,这是向世界航空工业先进水平进军的一次攻坚战,只能进,不能退!师昌绪深知,没有足以压倒困难的精神状态是难以战胜困难的。作为科研人员,
24、最忌讳委靡与颓唐。“自然对于无能的人是鄙视的,她对有能力的、真实的、纯粹的人才泄露她的秘密”。于是,他用爽心的休息驱赶失败带来的不快,对助手们说:“失败了,再来!试验要继续进行,多研究分析,还要放眼国外信息,他山之石,也可以攻玉嘛”师昌绪从资料室借来最新出版的外文技术书刊,没日没夜地研究探求。一次,他从一则外国杂志刊登的不同规格的石英管广告中得到启示:“用石英管做型芯材料!”他的当机立断,使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天终于盼来了,空心叶片样品在一双双熬红了眼睛的人们面前,像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一样绽开了笑脸!1965年,我国第一代气冷空心叶片经过吹风和台架试车,证明空心叶片与实心叶片相比温度降低一
25、百度以上,满足了设计要求,这将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在世界上第二个使用铸造空心涡轮叶片的国家,而且这项成果具有独创性。新成果研制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而在英国,在这之后走完这段路程,整整用了十五年2000年,已是耄耋之龄的师昌绪找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原常务副主任李克健,说起他想搞一下碳纤维。李克健看看他,立马摇头说:“师先生,这件事你可别管!这事儿太复杂,谁抓谁麻烦!”碳纤维,是航空航天基础材料,质量轻、强度要求高。我国从1975年就开始研制,组织攻关,资金投入不少,却始终拿不出质量稳定的产品。 “我们航空航天工业太需要碳纤维,不要总依靠进口。”师昌绪说,“如果搞不出碳纤维,拖了国
26、防工业后腿,我死不瞑目!” 老人的决心与执著,令李克健动容,他决定与师昌绪携手投入碳纤维的攻关。这年8月,师昌绪亲自组织了由国防科工委、科技部、总装备部、基金委等相关部委近六十人参加的座谈会,探讨如何把碳纤维搞上去。会议纪要上专门写了一句:请师昌绪院士作技术顾问和监督。其实,不管让他担任什么角色,师昌绪都想把这件事一抓到底。很快他就组织了第二次座谈会,讨论具体实施方案。会上有人问师昌绪:“上亿元的研制经费上哪儿去要?就是要来了,谁去指挥实施?过去几个部委联合起来都没弄好,你能指挥得动吗?”“只要国家需要,困难再大也要干!”多年的习惯使师昌绪意志坚定,干啥都要干好,他连夜上书给中央,陈说利害。很
27、快,科技部在“863”计划中专门增设了一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碳纤维项目。有了资金,师昌绪还要亲自抓落实,定规矩,设专项管理系统,对申报参加攻关的单位报上的样品,现场取样,统一测试,优胜劣汰,毫不含糊。应用试验单位确定后,师昌绪不顾八十高龄,一次次深入现场指导,还亲自协调有关部门再提供三千万资金,确保试验成功。正是在师昌绪一以贯之的关注与支持下,我国航空航天所需的碳纤维现已实现了立足国内的目标。作为物理冶金学家、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师昌绪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而其最为耀眼的成就就是助推共和国一代代战机冲上云天。2010年1月14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刚刚开过,香港南华早
28、报就发出报道:“师昌绪研制耐高温合金助歼20起飞。”报道中写道:“金属高温材料专家师昌绪昨天以他对研发高性能战斗机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而在此三天之前,中国内地的歼20隐形战斗机才刚刚进行首次试飞。”然而,师昌绪对这些荣誉却是淡然视之。(选自名人传记2011年第4期,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师昌绪正式接受“研究空心叶片”这一重大研究项目后,对研制方案的许多环节进行了缜密的思考,充分动员和周密安排,项目很快投入了研究。B. 师昌绪带领他的助手们,夜以继日地试验研究,经历了一次次失败,战胜了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中国成为
29、不依赖进口的铸造空心涡轮叶片的国家。C. 师昌绪主动请求研究中国依靠进口的航空航天材料“碳纤维”,亲自组织相关部委的同志先后召开了两次座谈会,亲自向中央申请项目研究资金,实现了“碳纤维”立足国内的最终目标。D. 师昌绪研制出的举世瞩目的耐高温合金的成果,助推共和国一代代战机冲上了云天。E. 选文主要表现师昌绪三项重要成果的问世及其意义,展示了这位伟大科学家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以及对国家的巨大贡献。解析:A项,表述不准,“许多环节”应该是“每个细节”;B项,“不依赖进口”概括不当,应当是“这将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在世界上第二个使用铸造空心涡轮叶片的国家”;C项,“实现了碳纤维立足国内的最终目标”
30、表述不当,应当为“我国航空航天所需的碳纤维现已实现了立足国内的目标。”答案:选D得3分,选E得2分,选A得1分;选B、C不给分。2“自然对于无能的人是鄙视的,她对有能力的,真实的纯粹的人才泄露她的秘密。”这句话在文中表达的含意是什么?(6分)答:_答案:科学研究靠的是真才实学,有实力、专心致志努力探索者才有可能取得成果。(意思符合本文实际,就给分)3文中插叙师昌绪妙手回春使“五千多个涡轮叶片”死而复生的故事,作用是什么?(6分)答:_答案:表现了师昌绪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技术水平,不仅交代了助手和部下对师昌绪的“尊重”与“诚服”的原因,而且为下文写他们战胜困难与挫折,终于取得研究成果张本。4请结
31、合选文探究分析科学家师昌绪先生的形象特点。(8分)答:_答案:德高望重、淡泊名利;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具有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有高超的科研能力和非凡的领导水平。(每个要点2分)二、(2012新课标调研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国之大医”吴阶平摇曳的烛光,舒缓的小提琴曲,遗像中的吴阶平,在洁白的鲜花丛中微笑着静静地倾听。这是一个温馨的追思场面,他的学生和同道们,从全国各地赶来,缅怀这位新中国泌尿外科的奠基人、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泌尿外科专家和社会活动家。而他自己,生前总喜欢别人称他“吴大夫”。吴阶平的人生经历是独特的。在他94年的人生
32、中,从医达60多年。他被称为“红色御医”。他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长达20多年,这期间,他更是与周恩来总理长期接触和交流,伟人的光辉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在他的后半生中,时时以周总理为榜样,认真、勤勉忘我地工作。他还给世界各国的许多政要们看过病。他的医术名播海内外,他的逝世引起世界泌尿外科界的重视,国际泌尿学组织、欧洲泌尿学组织、非洲泌尿学组织都纷纷发来唁电,对他的逝世表示哀悼。“一个老人走了,他的音容笑貌却长久地留在我们心里。”他的学生,朝阳医院吴克让教授,讲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与老师一起工作的情形,为他那工作中一丝不苟对待工作的认真劲所感动。友谊医院的杜林栋教授,感受到的是一位医学大
33、师的平易。那会儿,杜林栋刚刚穿上白大褂,吴阶平接过病人的片子,首先问他:“你看到了什么?”而来自301医院的王晓雄教授,则谈起了吴阶平的“讲话艺术”。每当与病人在医疗上达不成共识时,他总是请吴老出面,而最终问题总能迎刃而解。学生们记得,吴阶平很欣赏培根的警句:“学问本身并不教给人如何运用它,运用学问的智慧在学问之外,靠观察体会才能得到。”他说:“实践、思考、知识的自觉结合至关重要。三者缺一不可,思考是结合的关键,从重视思考到善于思考要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在实践中认真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1987年6月13日北京医科大学向吴阶平颁发了首届“伯乐奖”荣誉证书和闪光的银鼎。吴阶平兴奋地表达自己的感
34、想:“我平生获得的奖励不止一种,但我最重视的是北京医科大学授予我的第一个伯乐奖。”几十年过去了,他的学生仍然记得当年课堂上的情形:身材不高的吴阶平在讲桌后站定,首先把目光投向所有在座的同学,全场立刻静下来。他讲课效率高,讲得生动、具体,中心思想突出,思维逻辑严密,语言精练富有哲理,引人入胜。学生们人人爱听,认为有兴趣,易懂、好记。临床医生们最爱跟吴阶平一起查病房,听他主持病例讨论会。和讲课一样,他启发诱导并鼓励大家多思考多探讨。人们最感兴趣的是吴阶平经常能从哪怕是一份常见病的病例记录或是一张普通的X光片上,发现和提出不寻常的问题,给人新的启示。这样的活动常常是座无虚席,气氛十分活跃,同行和后辈
35、都很受益。吴阶平领导的泌尿外科研究所是全国闻名的,几十年来培养了大批从各地来进修深造的医生和研究人员,先后百余人成了各自单位的骨干,有些已卓有贡献。2002年11月30日,在吴阶平从医60周年之际,中国科技界和医学界专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高士其之子、高士其基金会秘书长高志其(吴阶平为高士其基金会会长)特撰写大医赋一文,称赞吴阶平不愧为令人敬仰的“国之大医”。吴老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大爱情怀,赢得了海内外患者的尊敬,他作为国之瑰宝,当之无愧。摘自光明日报2011年3月10日5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吴阶平作为周恩来总理的保健医生长达20多年,他深受伟
36、人影响而忘我工作,以至于被称作“红色御医”,成为全世界著名的医学科学家。B吴阶平对工作一丝不苟,平易近人,“讲话艺术”高超,他身边的学生、工作人员深受感染,而他生前也总喜欢人们称自己为“吴大夫”。C学生们爱听吴阶平的课,是因为他讲课因材施教,举例精当,幽默风趣,通俗易懂,思维敏捷,逻辑严密,中心突出,语言精彩,富有哲理,引人入胜。D吴阶平查病房,主持病例讨论会,医生们很感兴趣,他们往往能从常见病的病例记录或普通的X光片上发现和提出不同寻常的新问题,并进行思考的探讨。E本文通过对“国之大医”吴阶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作为令人敬仰的“国之瑰宝”的伟大医学家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和大爱情怀。解析:A
37、项中“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医学科学家”与原文有出入,判断有过头之嫌。C项中说吴阶平讲课“因材施教,举例精当”,文中无据。D项中“从常见病的病例记录或普通的X光片上发现和提出不同寻常的新问题”的是吴阶平,而不是医生。答案:选E得3分,选B得2分,选A得1分;选C、D不得分,共5分。6吴阶平说过“我平生获得的奖励不止一种,但我最重视的是北京医科大学授予我的第一个伯乐奖”。结合全文,请你 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答:_答案:吴阶平作为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很看重培养医生和研究人员这一事业。事实上,他从医60多年,始终致力于医学研究与教学,他领导的泌尿外科研究所,培养出大批医生与研究人员,其中有百
38、余名成为各自单位的骨干,大大地推进了我国泌尿外科的发展,所以吴阶平最看重北京医科大学授予他的这项“伯乐奖”。(意思对即可,共6分)7高志其撰写大医赋一文,称赞吴阶平为“国之大医”,为什么?请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吴阶平从医60多年,医术精湛,作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20多年,还给世界各国的许多政要看过病,名扬海内外。作为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他为人谦虚、平易,对工作一丝不苟,深得同事与学生的敬重。在教学中,吴阶平注重实践、思考和知识三者的辩证关系,启发诱导鼓励大家多思考多探讨,深得同行与学生的喜爱。吴阶平的努力付出,使新中国的泌尿外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几十
39、年来又培养了大批医生与研究人员,其功不可没。因而称他为“国之大医”。(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共6分。)8吴阶平在教育学生时说:“实践、思考、知识的自觉结合至关重要。”请就你对“实践”、“思考”、“知识”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答:_答案:(观点一)实践出真知,实践检验真知。理由:只有经过不断反复的实践,才能总结出真知,而真知还需要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方能成为真知。吴阶平教导学生说,在实践中认真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这强调了实践出真知及实践的检验作用,是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很有见地。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观点二)在实践中,思考推进科学发展。理由
40、:思考是实践、思考、知识三者自觉结合的关键,从重视思考到善于思考,要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要在实践中通过多思考来推进科学事业的发展。吴阶平不但这样教导学生,而且在查看病房,主持病例讨论会时,他启发诱导并鼓励大家多思考多探讨,这样可以发现并提出不寻常的问题,给人新的启示。(观点三)知识来自实践,并指导实践。理由:知识来自实践,经过总结归纳上升为理论,再来指导实践,循环往复,科学便得以前进。吴阶平欣赏的培根警句:“学问本身并不教给人如何运用它,运用学问的智慧在学问之外,靠观察体会才能得到。”实际讲的就是知识和实践的关系。他主持病例讨论会,就是通过病例来验证知识,并运用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过程。(选一种
41、观点作答、意思对即可;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分析充分,给6分)专题质量检测(二十六)传记阅读(三)(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14题。(25分)好 人 是 之郭启宏于是之卧病多年。期间曾住过中医院,虽不辨识探视者,犹能眼观电视里茶馆的画面,手指自己“哦哦”几声;今年春上我去协和病房看望,他沉疴绵惙,已经连电视也不能看了。回想起当年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从龙须沟里程疯子听知小妞子淹死时倚门搓泥的神情,到茶馆里粘贴“莫谈国事”后摩挲着双手走路的步态,便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酸痛,岂止是人世无常的浩叹,更有文化层面的惆怅自从熟悉了于是之,我情愿回归荒诞的史学经典:世上只分
42、好人和坏人,且带相,就像镜花缘所描绘,好人脚下一朵红云,坏人则一团黑气,望之即知,免得上当。我于1989年从北昆调入人艺。此前,我正经历着一段人生坎坷路,我当然愿意进入这座辉煌的艺术殿堂。如果记忆无误,从问题的提出,到调动的完成,前后不过短短五天!人常说,于是之办事优柔,我要说,谬也!于是之是个有肩膀头的爷们。是之希望我早日出作品,我则要求给予充裕的时间,实现由戏曲向话剧的“转轨”。他问,“多久?”我说,“两三年吧。”“能不能短点?”“努力。”事后偶尔碰面,他又问,“写了吗?”我说,“不是说好”他狡黠一笑,“哦,忘了,不过,有了构思无妨谈谈,大家帮着出出点子。”我怀疑他的记性,感激他的好心,这
43、叫大智若愚!转年初夏,我怀揣李白初稿,忐忑着轻敲他的办公室,他正开会,我抱歉地说,“只要一分钟”他走到门外,小眼睛闪烁睿智,“有了?”我点点头。“写什么的?”“李白。”“我来!”他未看剧本就表态,分明是在鼓励我。“就是为你写的!”我也机敏起来,舌灿莲花。半个月后,是之约我共进工作午餐,不是二人,是三人,导演苏民介入了。从迷惘彷徨到云破天开,恍惚转瞬。一个艺术家的好品德贯穿于艺术行为的全过程之中。当我怀着感激之情回顾人艺对李白的经营的时候,我每每为是之的付出所感动。无论是艺术管理的理念,还是艺术创作的思维,都给人启迪。有一天,老于说:“我琢磨李白应有自身独特的形式,反正跟杜甫不一样,应该空灵一些
44、。咳,我也没想好,我这是难为作者了!”啊,空灵太对了,也太难了!我为此犯晕,辗转反侧好几晚,为了李白空灵,我可是一点也不空灵。反复最多的是全剧的高潮李白与妻子分手,一种情投意合的最后诀别。“最后诀别”的必然性与“情投意合”的暂住性形成强烈的冲突,这正是戏剧性之所在!我和导演为这番发现而樽俎交欢。没想到老于看后却不满意。我懵了。又过了几天,老于说他又看了几遍,觉得似乎也只能这么写,他原先的意见收回。我又懵了!我作剧几十年,遇到文化官员无数,愣是没有听说过哪位说过“意见收回”的话!我扪心自问,为什么老于看第一遍不满意,而后觉得还可以?其间有无直觉与思考的参差?戏剧流程不允许“思维暂留”,观剧自是“
45、一次完成”,怎能奢望观众再看三看?我终于从老于的第一次直觉中悟出了毛病,于是,改!啊,是之对我、对李白应该不是特殊关照。他有平民意识、平民视角,从来一视同仁。他长期领导创作,言论颇多警策。他说:“作品不是什么人抓出来的,而是作者写出来的。我觉得这个观念很重要,不好颠倒了。”“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们的劳动。要肯于承认自己不如作者,至少在他所写的题材上,你不如他们懂得多。”好些年前,我做过一个梦,我的戏上演了,我握着老于的手哭了,哭得很伤心,竟哭醒了。我很纳闷,我发表过近百部剧本,多半上演了,何以“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注于是之: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
46、是(5分)()A文章在娓娓的叙述性语言中穿插一些精要的议论语句,使传主的精神风貌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B文章结尾处详写梦境,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艺术地表现了“我”因剧本难以上演,愧对于是之的复杂感情。C“更有文化层面的惆怅”,把作者难以言喻的心酸具体化,意在说明于是之舞台形象的渐行渐远是中华文化的一大损失。D“于是之是个有肩膀头的爷们”,语言诙谐中又有赞叹,写出于是之先生性格中勇于担当的一面。E为了突出于是之先生深厚的艺术修养,作者详写“我”创作李白剧本时,于是之先生给予“我”大量的指点与帮助。解析:B项“愧对”的情感不当,E项写于是之先生帮助我,一是写其艺术修养之高,一是写其光明磊落的领导胸
47、怀,侧重于后者。答案:BE2依据文意,理解下列画线内容在文中所包含的深意。(6分)(1)“我来!”答:_(2)作品不是什么人抓出来的,而是作者写出来的。答:_答案:(1)从上下文内容看,简单的“我来”,包含着于先生对“我”的鼓励,两个字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于先生对剧本的态度。(3分)(2)体现了于是之先生对话剧艺术的尊重,对话剧创作者的尊重。(3分)3作者为什么说“自从熟悉了于是之,我情愿回归荒诞的史学经典”,请结合传记内容加以简析。(6分)答:_答案:因为作者在与于是之先生交往的过程中,了解到于先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1分)也是一位富有艺术管理理念、具有高超艺术创作思维的管理者。(
48、1分)他对话剧艺术有着执著的追求,关心并鼓励创编人员的成长,尊重艺术,尊重编剧,敢于担当,光明磊落。(具体展开4分)(回答此题要抓住句中的“熟悉”“情愿”二词)4关于李白剧本的修改,作者写道:“我终于从老于的第一次直觉中悟出了毛病,于是,改!”你怎样认识文中所说的“直觉”和“思考”。(8分)答:_答案:我认为文中的“直觉”和“思考”存在着密切联系。(1分)。“我”从艺术创作的规律出发,思考于先生的意见,并最终进行了修改,是因为“我”认为,虽然于先生对剧本修改态度前后不一,但从“我”对于先生的了解中,我知道,于先生的“直觉”源于他曾经的对艺术的深入思考,正是因为思考的深入,才会在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49、身上体现了过人的“直觉”,也才会对剧本提出最初的修改要求,以致让“我”发“懵”。(4分)从文本中体现的“直觉”和“思考”的关系中,我懂得,一个人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方向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科学的思考之后,往往可以形成对问题的直觉反映,这种直觉是深思熟虑之后的自然反映。(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苏 步 青即使是未曾涉足数学王国的人,对苏步青这个名字也不应感到陌生。他是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国际公认的几何学权威,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与“东方第一几何学家”。苏步青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50、1931年4月,苏步青谢绝了亲友和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开始他“精培细育勤扶植,不出人才誓不休”的教书育人生涯。尽管生活贫穷,条件艰苦,但为祖国培养数学人才的信心始终没有动摇。解放后,苏步青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苏步青严格要求学生德才兼备,鼓励学生一代超出一代,被称为“苏步青效应”。苏步青认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科学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自觉鼓励学生超过老师,并把这作为四化建设的一种贡献。在总结培养优秀人才经验时,他归纳出三条做法:一是先鼓励他们尽快赶上老师,二是不挡住他们的成长之路,三是在背后赶他们,推他们一把。他认为教师的讲课与辅导,不是简单的复述,而要有创
51、造性。为此,他用数学讨论班来培养学生和青年教师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培养了谷超豪、明和生、李大潜院士和一大批优秀教学人才。苏步青七十余年的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栋梁架人间。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在浙大时,一天夜里,一名叫熊全治的学生匆匆地来到苏步青家里,说是怕第二天研讨班的报告过不了关特来请教的,可话音未落,苏步青就板起面孔训道:“你怎么不早点来,临时抱佛脚,还能有个好?”熊全治脸涨得通红,一声不吭,回到宿舍,干了一个通宵,第二天论文总算过关了。熊全治后来到美国成了名教授,四十多年后回国探望苏老不无深情地说:“当年多亏先生一顿痛骂。”苏步青对自己要求更严。微分几何是他的专长,教了几十
52、年,烂熟于心,但他每教一遍,都要重新备课,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吸取学生意见,改进教法,既充实自己,又提高教学质量。苏步青出生在浙江雁荡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然而,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把他引入了神秘的数学王国。那是在浙江省立十中上初三时,学校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先讲“国际形势”,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
53、都应有责任。”这位老师旁征博引,随后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生难忘。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在随后的4年中,他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当年的一本几何练习簿,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苏步青是我国科学界有名的文理全才,他不仅数学成绩突出,文科成绩也非常好。早年他能够完整地背出左传和唐诗三百首两本书
54、,对史记和汉书中的名篇能倒背如流,并且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四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以广泛的兴趣、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以门门功课90分以上的成绩毕业。当苏步青以出色的成就蜚声海内外时,他无限感慨地说:“深厚的文学、历史基础是辅助我登上数学殿堂的翅膀,文学、历史知识帮助我开拓思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以后几十年,我能吟诗填词,出口成章,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初中时的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我要向有志于学习理工、自然科学的同学们说一句话:打好语文、史地基础,可以帮助你们跃上更高的台阶。”2003年3月17日,苏老因多个器官功能衰竭,经积极抢救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1岁。对于苏老而言,这或许是一种永久的休
55、息,一次不再归来的远行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第三段通过熊全治的神态、语言等的描写,表现了苏步青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B苏步青1927年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毕业后,便毅然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开始他的教书育人生涯。C苏步青备课时,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吸取学生意见,改进教法,既充实自己,又提高教学质量。表明他治学严谨,教学有方。D教数学的杨老师的第一堂课没有讲数学,而是先讲“国际形势”,这节课改变了苏步青对数学的看法,作者想通过这个内容告诉我们教师教学德育渗透的重要性。E从作者对苏步青的介绍中,我们明白了要想成为一位伟大的自然科
56、学家,必须在文史方面有高深的造诣。解析:A项表述不完整,还表现了熊全治对苏步青的感激之情。E项表述太过绝对,可将“必须”改为“需要”。B项苏步青是1931年4月归国。D项,本文的侧重点是苏步青,所以此事是为了说明苏步青是如何走入神秘的数学王国的。答案:选C给3分,选A给2分,选E给1分;选B、D不给分。6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苏步青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6分)答:_答案:爱国敬业,执著信念。尽管生活贫穷,条件艰苦,但为祖国培养人才的信心始终没有动摇。治学严谨,教学有方。如每次上课都要重新备课,吸纳国际新成果等。勤奋刻苦,不畏艰难。求学时期,曾经在4年里演算了上万道习题,文理兼治,兴趣广泛。
57、作为数学家,他具有深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三点即可。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7结合文本,谈谈这篇传记的写作特点。(6分)答:_答案:材料典型,且真实可信;具有文学性;通过细节表现人物。评传结合。(三点即可。每答对一点给1分,结合文本给1分。意思对即可。)8请从“求学”和“治学”两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联系文章内容,谈谈苏步青给你的启示。(8分)答:_答案:求学上,要勤奋刻苦,坚持不懈,严格要求自己。(3分)(结合文本,略,3分)学习中也要踏踏实实,要锐意进取。(结合自身提出启示2分)治学上,要态度严谨,具有创新精神,要有一定的方法,提携后进。(3分)(结合文本,略,3分)学习和生活中
58、也要有一个严谨的态度,同时也要勇于探索、开拓。(结合自身提出启示2分)(大意表述清楚即可)专题质量检测(二十七)传记阅读(四)(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2012渭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詹天佑从小就聪颖好学。1872年,他作为中国首批官费留学生赴美国留学时,年仅12岁。在耶鲁大学读书期间,他专门攻读铁路一科。在毕业考试中,他夺得了第一名。在八年的留学生活中,詹天佑时刻思念着养育他的父母之邦。他非常关注时事,对美国殖民主义者从我国拐走大批华工,让他们从事奴隶般的苦役极为愤慨。1874年,日本侵犯我国台湾,更使他受到极大刺激。1881年,詹天佑怀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
59、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1887年,“中国铁路公司”在天津成立。第二年,经留美同学邝孙谋推荐,公司总办伍廷芳聘詹天佑为工程师。詹天佑梦寐以求的、献身于中国铁路事业的愿望终于能实现了。1892年修筑滦河铁路桥时,面对湍急的河水,英国、日本、德国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束手无策,相继败下阵来。这时,英籍总工程师金达不得不找詹天佑来试一试。詹天佑认真分析了以往失败的原因,仔细勘察研究了滦河地质情况后,决定改变桥址。他请来精通水性的人潜入河底,用中国的传统方法配合机器打柱,顺利建成了桥墩。大桥终于建成了,詹天佑在工作中显露出的卓越才能使他名声大噪。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举他为正式会员。1905年5月,清政
60、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它全长虽仅201公里,但必须通过地势险峻的燕山山脉,其中南口以北的关沟段(居庸关、青龙桥、八达岭一带)更是层峦叠嶂,自古就有“天险”之称,工程难度非常大。一些帝国主义分子根本看不起中国人,他们嘲笑说:“中国会修关沟这段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诞生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五十年。”国内也有些人缺乏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为中国自己承办这条铁路是“不自量力”。 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京张铁路会办(后称总办)兼总工程师,主持该线铁路的修筑工程。詹天佑不畏艰难,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这一重任。他明确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应引以为耻”,
61、“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1906年初春,京张铁路正式开始从丰台铺轨。从南口到康庄的第二期工程,是京张铁路中最艰巨的一段。他们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要开凿居庸关、八达岭两大隧道。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隧道长400米;八达岭隧道更长,是居庸关隧道的3倍,而且全是坚硬难凿的花岗岩。第二个难题是地势高陡,如果采用正常螺旋式线路,列车难以爬上去。在困难面前,詹天佑更加感到肩上担子的分量,他在给一位美国朋友的信中这样写道:“中外人士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了,将不只是我个人的不幸,因为人们将不再信任中国的工程师。”针对上述两个难题,通过反复勘查测量,认真研究思考,詹天佑终于找到了解决的
62、办法。首先,他精心设计了两头对凿和中间竖井开凿隧道的方法。他把办公室移到工地,亲临现场指挥。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战,两条隧道终于打通了。接着,他又巧妙地设计了一种独特的折返线路,即从青龙桥起,用两个车头一前一后,一推一拉来牵引列车,通过“人”字交叉口后,推的改作拉,拉的改作推。这种创造性的设计,既简易可行,又减少了线路的长度。1909年10月2日,盛大的京张铁路通车典礼在南口举行。许多外国专家、驻华使节及清政府的官员们前来参观,他们都为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的质量好、速度快和耗资少而感到惊叹。据西方人估计,京张铁路需6年时间才能完成,而现在仅用了4年就胜利通车,并且节约工程费用三十五万六千余两白
63、银。人们盛赞他是外扬国威、“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中华铁路工程师。人们不会忘记詹天佑为祖国铁路建设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1922年,中华工程师学会在青龙桥车站为他树立了一座全身铜像,以纪念这位给中华民族赢得荣誉和尊严的科学家。(选自张秀平主编影响中国的100个人物,有改动)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在八年的留学生活中,詹天佑作为首批官费赴美留学生,时刻思念着祖国。他对美国奴役华工、日本侵犯台湾的殖民主义行径极为愤慨。B1892年修筑滦河铁路桥时,外国工程技术人员相继败下阵来。詹天佑受命于危难之时,他沉着应变,将中国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顺利建成了桥墩。C詹天
64、佑不畏艰难和嘲笑,毅然接受修建京张铁路的重任。帝国主义者嘲笑这是“不自量力”,缺乏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国人也认为完成该工程至少得五十年。D在铁路史上,詹天佑首创了“人”字形折返线路,解决了地势高陡、列车难以爬行的难题。这种创造性的设计,既简易可行,又减少了线路的长度。E人们是不会忘记詹天佑一生为祖国铁路建设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的。青龙桥车站为他树立的全身铜像,表明他是给中华民族赢得荣誉和尊严的科学家。解析:D项“首创”在文中没有明确依据,C项帝国主义者和国人的看法张冠李戴,E项第二句话表述因果倒置。答案:选B给3分,选A给2分,选D给1分;选C、E给不得分。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65、 (1)“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应引以为耻。”答:_(2)“中外人士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了,将不只是我个人的不幸,因为人们将不再信任中国的工程师。”答:_答案:(1)在詹天佑看来,中国地大物博,但是中国人却不能自己修筑京张铁路,是对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严重伤害。(3分)(2)在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历史条件下,詹天佑接下修筑京张铁路的重任,已经不只是个人的事情,还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荣誉。(3分)3文中从哪几件具体的事情上写出詹天佑是一位“给中华民族赢得荣誉和尊严的科学家”?请结合原文进行归纳。(6分)答:_答案:修筑滦河铁路桥时,詹天佑认真分析外国工程技术人员失败的原
66、因,仔细勘察研究滦河地质情况,用中国传统方法配合机器打柱,顺利建成了桥墩。(2分)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举他为正式会员。(2分)接受修建京张铁路这一重任,成功攻克两大难题:开凿居庸关、八达岭两大隧道,巧妙地设计了一种独特的“人”字形的折返线路。(2分)4作为杰出的科学家,詹天佑身上体现出哪些优秀品质?请就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8分)答:_答案:勤奋好学,打下基础;满腔热血,报效祖国;不畏艰难,勇挑重担;深入调研,科学创新。(4分)以其中一条为中心,或结合自身学习生活,或结合社会实际,只要言之成理即可。(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程万琦的爱国心1992年8月28
67、日,程万琦创建的世界华人协会在香港成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协会会员已逾600万,分布在138个国家和地区,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华人社团。程万琦祖籍广西,1940年生于越南,家中四个子女,名字中间的字分别为“世、泽、万、民”,以表爱国之心。程万琦的曾祖父程圆亮,是清朝刘永福“黑旗军”中的得力干将;祖父程璧金,曾任孙中山秘书,中国银行行长;父亲程成虹,1921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早期党员。百年来,“民族大义”是程家祖上传下来的家规祖训之根本。“有国才有家”,程万琦带着浓重的粤语口音屡次表达着他人生信念的核心。创建一个团结世界华人华侨组织的想法也随之在他心中萌生。 中国本土上有13亿中国人,
68、散居于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大约有4千多万。 如此庞大的群体,要成立一个非政治、非牟利的团体,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是程万琦清楚:天下华人是一家,振兴中华,必须发动更多的华人参与,将华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排山倒海之势。 为了这个梦想,程万琦奔波了10多年,跑遍了世界200多个国家,会晤了无数的华人组织,调解了无数组织间的纷争程万琦将世界华人协会的宗旨定为“团结全球华人,提高华人在当地社会中之地位和保障华人权益,弘扬中华文化和振兴中华”,多年来,世界华人协会正是在这个宗旨的指导下为祖国的富强而贡献着力量。经世界华人协会牵线搭桥于内地成功兴建的外资、合资企业已近5 000家。1975年,程万琦第一次
69、到内地,看到百姓生活与世界的距离明显拉大,心情沉重。1978年,程万琦见到邓小平,将中国非常有必要引用外资,增强国力,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想法讲了出来。一段时间后,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行了改革开放政策。20多年间,程万琦将自己的满腔热血都投入到祖国的复兴与富强中,而他本人从来没有从中拿过一分钱的报酬,也没有赚过国家的一分钱。他将自己的主要业务大都集中在海外,香港只占小部分,他的经商宗旨是不赚同胞的钱,所以未到内地投资。他说:“我即使是最初打工,也是给外国公司打工,赚外国老板的钱。”程万琦出生在一个祖国积贫积弱的年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屈辱,让程万琦从内心里发誓要挺直腰板,在所谓“西方人的领域”做
70、出中国人自己的一番事业来。1980年,程万琦在纽约创建了东方银行并任行长,同时在世界各大城市开设金融公司,从事金融投资业务及国际贸易。2002年,他以亚洲篮协代表的身份竞选国际篮联主席获胜,代表13亿中国人,走上了有212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世界级第一大体育总会主席的位置,成为亚洲有史以来进入国际篮联第一人。此前,程万琦曾任亚洲跆拳道协会会长,亚洲篮球联会会长等职,是第一个身兼两个洲际体育组织会长的华人。他代表祖国作为一个体育大国在国际场合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很多人试图描绘程万琦的一生,却因他的经历太丰富而罢手。唯有“传奇”是对程万琦一生最准确的概括。而他缔造这个属于中华民族的传奇,除了与生俱来的
71、坚韧和豪爽,家族的传承与教育,赋予他超乎常人的魅力与魄力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深入骨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与血脉。摘自中华儿女2009年第2期,有删节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世界华人协会是程万琦创建的非牟利的政治团体,其宗旨是“团结全球华人,提高华人在当地社会中之地位和保障华人权益,弘扬中华文化和振兴中华”。B程万琦的家族有着悠久而优良的爱国传统,家族的传承与教育,以及与生俱来的坚韧豪爽的性格,使他魅力超群,魄力非凡,这是他事业成功的重要原因。C为了祖国的复兴与富强,程万琦不惜抛洒满腔热血却从不拿一分钱的报酬,他从没赚过自己国家和自己同胞的一分钱,即使最初
72、打工,也是赚外国老板的钱。D程万琦的经历太丰富,使许多试图为他立传的人感到难以下手。唯有“传奇”一词,是对程万琦一生最准确的概括。他缔造的这个传奇是属于中华民族的。E这篇文艺性较强的人物通讯,是一篇对广大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作者以细腻的描写、丰富的事例,从多个侧面记叙了程万琦的爱国事迹。解析:A项,“政治团体”应为“非政治团体”,参见第段;C项,“从没赚过自己国家和自己同胞的一分钱”对文意的理解过于绝对,程万琦的业务有小部分在香港,这部分业务挣的是香港同胞的钱,参见第段;E项,“文艺性较强”、“细腻的描写”等有误,本文语言平实,人物描写是粗线条勾勒。(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73、)答案:BD6从第段开始,作者从哪些方面记叙了程万琦的爱国事迹,请分条简要概述。(6分)答:_答案:大体从三个方面:从世界华人协会创建方面,写程万琦为创建协会所作的艰苦努力以及该协会为祖国的富强所作的巨大贡献。从关心祖国建设和百姓生活方面,写程万琦向国家领导人建言献策,提出增强国力,改善百姓生活的具体措施。从事业方面,写程万琦在所谓“西方人的领域”里做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一番事业。(6分,每条2分,立足文本、紧扣文意作答,不机械地照抄原文句子,意思对即可)7有人认为,第自然段与振兴祖国经济没有关系,应将其删除。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6分)答:_答案:不能删除。(1分)这个自然段记叙
74、了程万琦在体育事业上作出的卓越贡献,表明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不只局限于经济、金融等领域,从而有力地证明了程万琦“在所谓西方人的领域做出中国人自己的一番事业来”这一观点。(3分)从“事业”这一侧面表现其爱国思想,进一步突出主题。如果将其删除,程万琦的“事业”就显得单薄了,削弱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2分)(紧扣文意作答,意思正确即可;如果答“同意删除”,一般按零分计;个别能说出一定道理的,酌情在3分以下给分)8文中说:程万琦“缔造这个属于中华民族的传奇,除了与生俱来的坚韧和豪爽,家族的传承与教育,赋予他超乎常人的魅力与魄力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深入骨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与血脉”,这句话给你什
75、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答:_答案:(观点一)程万琦的家庭有着悠久而优良的爱国传统,由于家族的传承和教育,他与生俱来就有着坚韧和豪爽的性格特点,这为他赋予了超常的个人魅力和魄力,所以,他才竭力创建世界华人协会,投身祖国的复兴与富强,在“西方人的领域”做出中国人自己的事业。程万琦的家族传统和性格优势,成就了他一生的“传奇”。(观点二)程万琦热爱中华民族,并亲手缔造了属于中华民族的传奇,这最主要还是因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忧国忧民思想、自强不息性格等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心底,所以,他才能处处从团结全球华人、弘扬中华文化、振兴中华民族的角度去安排自己的人生,去缔造那动人的“传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是他真正的根基和血脉。(两种观点均可。观点3分,阐述5分。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