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散文阅读(一)(广东)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扛着铁锨进城 刘亮程对一个农村青年来说,城市就像一块未曾开垦的荒地一样充满诱惑力。当初,我正是怀着开垦一片新生活的美好愿望来到城市。我在一家报社打工。我很快便熟练地掌握了编辑业务,我发现编报跟种地没啥区别。面对报纸就像面对一块耕种多年的土地,首先想好要种些啥,而后在版面上打几道埂子。根据“行情”和不同读者的口味插花地,一小块一小块种上不同的东西。像锄草一样除掉错别字,像防病虫害一样防止文章中的不良因素,像看天色一样看清当前的时态政治。如此这般,一块丰收在望的“精神食粮”便送到了千千万万的读者面前。三个月后,开始正式
2、打工。我编辑的文学、文化版也受到读者的喜欢和认可。这次小小的成功极大地鼓励和启发了我,它使我意识到我的肩上始终扛着一把无形的铁锨,在我茫然无措,流浪汉一样沿街漂泊的那段日子,我竟忘了使用它。记得有一个晚上,我梦见自己扛一把锨背着半袋种子走在寂静的街道上,我在找一块地。人群像草一样在街上连片地荒芜着,巨石般林立的楼房挤压在土地上,我从城市的一头流浪到另一头,找不到一块可耕种的土地。最后我跑到广场,掀开厚厚的水泥板块,翻出一小块土地来,胡乱地撒了些种子,便贼一样地溜了回去。醒来后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肩膀,我知道扛了多年的那把铁锨还在肩上。我庆幸自己没有彻底扔掉它。经过几个月浮躁不安的城市生活,我发现生
3、活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原以为自己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静下来仔细看一看,想一想,城市不过是另一个村庄,城里发生的一切在乡下也一样地发生着,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我握过的那些粗壮黑硬的手,如今换成了细皮白嫩甚至油腻的手。每个人都用一件无形的工具在对付着生活和世界。人们从各自的角角落落涌进城市。每个人都不自觉地携带着他使用顺手的一件工具在干着完全不同的活儿。只是他自己不察觉。我的一位同乡以前是放羊的,现在一家私营公司当老板。我发现,他在用一根羊鞭管理着几十号人的公司这是他唯一会使的一样家什。当他对员工下达指令、派活遣物时一扬手的姿势,活灵活现地重复着他当年挥鞭赶羊的动作。几十年前那个放羊娃一直在
4、背后操纵着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但他不自觉。他忌讳别人谈及他的放羊历史,他想忘掉这段经历彻底变成城市人。我把这个发现告诉他后,他便再不跟我来往了。而我呢,是扛着铁锨这件简单实用的农具在从事我的非农业的工作和业务。我的同事常说我能干,他们不知道我有一件好使的工具铁锨。铁锨是我的专用工具,它可以铲、可以挖、可以剁,万不得已时还可当武器抡、砍。但是使唤惯铁锨的人,无论身居何处,他们共同热爱的东西是:劳动。在这个城市,我看到许许多多像我一样扛着铁锨的人们,他们是近几个月或近几年进入城市的农民。他们用那把无形的铁锨适应并建设了城市。在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都留下锨刃和锄头的深深印痕。一群农民,像种庄稼一样
5、种植了高楼林立的城市。他们在自我感觉中已变成城市人,其实他们还是农民另一种形态的农民。他们没有从骨子里扔掉铁锨,我为他们感到庆幸。我也会扛着我的铁锨在城市生活下去,对一个农村青年来说,城市的确是一片荒地,你可以开着车,拿着大哥大招摇过市,我同样能扛着锨走在人群里就像走在自己的玉米地里一样,种点自己想种的东西。前不久,我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我还会把我的妻子女儿接进城市,她们不会在城市中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但会从我的劳动中感受到那片饱满的金黄色。上月回家,父亲问我在城里行不行,不行就回来。我说:我扛着锨呢,怕啥。(选自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有删改)1文章第七段写了“我的一位同乡”的情况,用了什么手法
6、?有何用意?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他忌讳别人谈及他的放羊历史,他想忘掉这段经历彻底变成城市人”一句可以看出他忘掉了自己的根本,与作者形成了对比。【答案】(1)用了对比的手法。(2)写“我的一位同乡”是为了告诉人们,有一些进城的“农民”一旦有点成就就忘掉了自己的根本,令人厌憎;也通过这位同乡和“我”的对比,说明人不能忘本,表达了对忘本的批判。2文章第十段写自己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还要把妻子女儿接到城里来。写这些生活小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_【解析】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答案】(1)内容上,点明题旨,保持农民的朴实、勤劳的本色,就能成功。(或:用结果来衬托自己
7、的工作成效)(2)结构上,照应上文,说明自己因为拥有热爱劳动的优点而在城市中获益,使文章结构更完整。3文章结尾“我说:我扛着锨呢,怕啥。”这句话意蕴深刻。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解析】“我扛着锨”一句内涵丰富,结合农民的特点探究。【答案】(1)“我”有农民安分守己的本分,所以我不怕。(2)“我”有农民勤劳的特点,所以我不怕。(3)“我”扛着铁锨就有了一种本领,所以我不怕。(4)铁锨可以当武器,所以我不怕。(5)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品质和能力的自信。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墓碑后面的字鲍尔吉原野在额尔古纳的野地,我见到一块特殊的墓碑。树叶散落乡路,被马车轧进泥里。枝条
8、裸露着胳膊,如同雨水中赶路的筋疲力尽的女人。这儿的秋天比别处更疲惫。行路中,我被一丛野果吸引,桔色的颗粒一串串挂在树上,像用眼睛瞪人。我摘下一串看,正想能不能尝尝,脚下差点被绊倒。一块墓碑,埋在灌木和荒草间,后边是矮坟。碑文写道:刘素莲之墓。荒地之间,遇到坟茔。我想不应抽身而走,坐一会儿也好。这就像边地旅行,见对面来人打招呼一样。坐下,不经意间,看到水泥制的墓碑后面还有一行字:妈妈我想“想”字下面被土埋住,扒开土,是一个“你”字。这个字被埋在被雨水冲下的土里。我伸手摸了摸,字起凸,是用小学生涂改液写的。字大,歪歪扭扭,如奔跑、踉跄、摔倒。写字的人也像小学生。我转过头看碑正面,死者生卒年代为19
9、661995,活了29岁。碑后写字的人该是她的孩子。这么一想,心里不平静,仿佛孩子的哀伤要由我来担当。她是怎么死的?她死的时候孩子多大?我想,她如果死于分娩,孩子也没什么大的悲伤,但不像这个人的情况。孩子分明和母亲度过了许多日夜。母亲故去,他在夜晚睡不着的时候,特别在黄昏人在一天中情绪最脆弱的时候,常常想到母亲。儿时,妈妈不在身边,我特别害怕呼啸的风声,和树梢夹缠,一阵阵起伏不定;害怕不停歇的夜雨;害怕敲门声、狗吠和照明弹那时老有人放照明弹。现在这个孩子比我害怕和忧伤的事情会更多。我和母亲仍然生活在一起,他的母亲远行了。在节日,在有成绩和挨欺负的时候,或者不一定什么时候的时候,他都要想起母亲。
10、我仿佛看到一双儿童的眼睛,泪水沿着眼眶蓄积,满满的,顺眼角流下。他独自一人来到这里,写下:妈妈我想你。“你”字被土埋住了,让人心惊。的确,“你”被黄土永远埋在这里,这是孩子的家人早已知道却谁都无奈的事情。我想的是,这几个字力量多么大,把一个人身上的劲儿都卸掉了,对我来说,仿佛如此。人常说,颜真卿祭侄稿字含血泪,说书法家心境和艺境相合之时的惊心动魄。还说司马迁、方苞的文字含恨如石。墓碑后面的这句话,其孤兀也足以把人打倒。如今词语泛滥,换句话是到了一个不尊重语文的时代。人们在使用汉字不需要交费、不需要限制的资源时,尽量挥霍、歪曲、作假,这在网上和官样文章中随处可见。然而尊重文字的人还在,视它为心声
11、,写字的时候会流泪。刘素莲的孩子正是流着泪一笔一笔写下这五个字。有人这么写字,是汉字的福气。一位身居海外的中国诗人说:“不知为什么,我一看到沧海中秋这些汉字就想流泪。”为词语流泪,说明他的血液曾经融化过汉字当中芳香高贵的成分。大树在风中呼吸,我走进邻近的村子,牧草一堆一堆金黄。农妇直起腰,看我进入哪一家投宿。我想的是,文字和周围的山川草木一样,因为真实而有力量。它们结结实实地钻进人的心里,做个窝待下去,像墓碑后面那几个字。1文章开头画线句子所说的“特殊”,从全文来看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纵观全文,摘取关键句子作答。【答案】墓碑埋在灌木和荒草间,立在一
12、座矮坟前。墓碑的背后有一行歪歪斜斜的字。在歪歪斜斜的字背后,拥有人世间最真挚的忧伤和挚爱。可以读出汉字的伟大尊严。2文中提到颜真卿的祭侄稿和司马迁、方苞的文字有什么作用?_【解析】本题考查理清作品思路的能力。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答案】引用材料衬托出孩子对母亲的思念字字血泪、含恨如石,说明只要发自真情,就会心境和艺境结合,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丰富了内涵,突出了主旨。3文中提到“墓碑后面的这句话,其孤兀也足以把人打倒”,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你认为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哪些要求?请结合本文并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加以探究。_【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的能力。结合文本,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分析。【答案】语言要
13、有生活有真情,字为心声,心境与意境相通,这样才有惊心动魄的力量。语言要有想象力,要朴实无华。对语言不要任意挥霍歪曲作假,使用要精心精当。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子夜昙花张错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的寡言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对
14、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有一种漫步而来的绰约,以缓慢节奏,进入生命最灿烂点,也是最颓废点,没有一丝保留,像爱与死!犹如一张昂首的脸,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业极端隐秘,因而选
15、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它一夜尽情绽开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
16、露出些许其原来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与挽留。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惟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1作者写到“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继而又写到“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 作者“心满意足”是因为:_作者“惊喜”是因为:_【答案】昙花有像恩师一样的寡言性格,
17、“我”能够与之沉默交流。昙花已垂首含苞。(对花树没有期待,却意外发觉昙花已经垂首含苞)2在这篇散文中,作者认为昙花与众不同之处是什么?最后一段的深意是什么?_【答案】第一问:它才情志业极端隐秘,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它的步伐和黑夜一致;它极端美丽,幽雅绝俗;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一夜尽情绽开无悔。第二问:恩师高尚的品德(或表述为生命观,人生价值观)将一代一代传下去。3纵观全文,作者抒写了怎样的人生感悟?结合文章主旨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_【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的能力。结合子夜昙花的特点谈人生感悟。【答案】作者感悟:生命的确有如昙花那样,有许多灿烂时光,也有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与挽留。个人感悟
18、:考生可联系“生命短暂与人生价值”来谈,也可联系“生命姿态”来说。如:像昙花努力绽放自己,不枉与不悔生命走一遭;摒弃庸碌,像昙花般拥有清高绝俗的品质。(个人理解和感悟应依据作者感悟发散,可以多角度阐发,言之有理即可)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婚姻鞋毕淑敏婚姻是一双鞋。先有了脚,然后才有了鞋,幼小的时候光着脚在地上走,感受沙的温热,草的润凉,那种无拘无束的洒脱与快乐,一生中会将我们从梦中反复唤醒。走的路远了,便有了跋涉的痛苦:在炎热的沙漠被炙得像鸵鸟一般奔跑,在深陷的沼泽被水蛭蜇出肿痛生活是一条无涯的路,于是人们创造了鞋。穿鞋是为了赶路,但路上的千难万险,有时尚不如鞋中的一粒砂石令人感到难
19、言的苦痛。鞋,就成了文明人类祖祖辈辈流传的话题。鞋可由各式各样的原料制成。最简陋的是一片新鲜的芭蕉叶,最昂贵的是仙女留给灰姑娘的那只水晶鞋。不论什么鞋,最重要的是合脚;不论什么样的姻缘,最美妙的是和谐。切莫只贪图鞋的华贵,而委屈了自己的脚。别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脚。脚比鞋重要,这是一条真理,许许多多的人却常常忘记。我做过许多年医生,常给年轻的女孩子包脚,锋利的鞋帮将她们的脚踝砍得鲜血淋淋。粘上雪白的纱布,套好光洁的丝袜,她们袅袅地走了。但我知道,当翩翩起舞之时,也许会有人冷不防地抽搐嘴角:那是因为她的鞋。看到过祖母的鞋,没有看到过祖母的脚。她从不让我们看她的脚,好像那是一件秽物。脚驮着
20、我们站立行走。脚是无辜的,脚是功臣。丑恶的是那鞋,那是一副刑具,一套铸造畸形残害天性的模型。每当我看到包办而蒙昧的婚姻,就想到祖母的三寸金莲。幼时我有一双美丽的红皮鞋,但鞋窝里潜伏着一只夹脚趾的虫。每当我不愿穿红皮鞋时,大人们总把手伸进去胡乱一探,然后说:“多么好的鞋,快穿上吧!”为了不穿这双鞋,我进行了一个孩子所能爆发的最激烈的反抗。我始终不明白:一双鞋好不好,为什么不是穿鞋的人具有最后决定权?旁边的人不要说三道四,假如你没有经历过那种婚姻。滑冰要穿冰鞋,雪地要着雪靴,下雨要有雨鞋,旅游要有旅游鞋。大千世界,有无数种可供我们挑选的鞋,脚却只有一双。朋友,你可要慎重!少时参加运动会,临赛的前一
21、天,老师突然给我提来一双桔红色的带钉跑鞋,祝愿我在田径比赛中如虎添翼。我褪下平日训练的白网球鞋,穿上像桔皮一样柔软的跑鞋,心中的自信突然溜掉了。鞋钉将跑道锲出一溜齿痕,我觉得自己的脚被人换成了蹄子。我说我不穿跑鞋,所有的人都说我太傻。发令枪响了,我穿着跑鞋跑完全程。当我习惯性地挺起前胸去撞冲刺线的时候,那根线早已像授带似的悬挂在别人的胸前。桔红色的跑鞋无罪,该负责任的是那些劝说我的人。世上有很多很好的鞋,但要看适不适合你的脚。在这里,所有的经验之谈都无济于事,你只需在半夜时分,倾听你脚的感觉。看到那位赤着脚参加世界田径大赛的南非女子的风采,我报以会心一笑:没有鞋也一样能破世界纪录!脚会长,鞋却
22、不变,于是鞋与脚,就成为一对永恒的矛盾。鞋与脚的力量,究竟谁的更大些?我想是脚。只见有磨穿了的鞋,没有磨薄了的脚。鞋要束缚脚的时候,脚趾就把鞋面挑开一个洞,到外面去凉快。脚终有不长的时候,那就是我们开始成熟的年龄。认真地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鞋吧!一只脚是男人,一只脚是女人,鞋把他们联结为相似而又绝不相同的一双。从此,世人在人生的旅途上,看到的就不再是脚印,而是鞋印了。削足适履是一种愚人的残酷,郑人买履是一种智者的迂腐;步履维艰时,鞋与脚要精诚团结;平步青云时切不要将鞋儿抛弃当然,脚比鞋贵重。当鞋确实伤害了脚,我们不妨赤脚赶路!1本文以“婚姻鞋”为标题,是读者和评论者都认可的一着妙棋,你觉得此标题
23、究竟妙在何处?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婚姻鞋”是本文的线索,也是作者婚姻观的体现。【答案】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婚姻比作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婚姻观。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寄托了作者的情感。2文中说“脚比鞋重要,这是一条真理”,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_【答案】鞋是用来保护脚的,穿鞋是为了让脚更舒服,脚是主体,鞋是附件。婚姻是为了让人生更美丽,结婚是为了让人生更幸福,与人生这一主体相比,婚姻只是一件美丽的配饰。当婚姻不仅不能给人带来幸福,反而带来痛苦,我们不妨勇敢地解除婚姻,轻装上路。3有人认为本文作者花了大量篇幅来写的“红皮鞋”和“红钉鞋”,其实与标题“婚姻鞋”并无关联,
24、应该删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_【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题目。首先表明观点,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答案】不同意。从内容上看,这两个片断看似与婚姻无关,但它们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切莫只贪图鞋子的华丽外表,盲从别人“有用”的劝说而忘了最重要的东西,即自我的感受。这与婚姻鞋体现的主旨是相契合的。从形式上看,这是种类比的手法。鞋子要适合脚,人就不会难受;婚姻要和谐,人就不会痛苦。(意思对即可,如认为是败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秋的气魄【日】丰岛与志雄陈德文译提起秋,人们会马上联想到红叶。然而,我不能不说,红叶和秋的本质相去甚远。从枫的红到银杏的黄,红叶有着各种各样
25、的色彩。直接来自这些色彩的感触和对深沉专注的秋的感触,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呢。城市里也许不是这样,只要踏进乡间一步,你会看到山裾树林的红叶,田野稔熟的金黄的农作物,红彤彤的照射着日脚当你一一抽出来单独静观的时候,就会发现,毋宁说他们是属于残暑的,不是真正的秋的领域。能给红叶以秋的气氛的,是红叶中缺少活力的部分。没有活力的红叶,经一夜冷风,散落而去。只有这落叶才是真正的秋之物。从飘落到庭院的一枚桐叶,到林中飞舞的无数的树叶,或者多半经霜打枯的田野的草叶,都浓浓地涂抹着秋的气韵。踏着莎莎作响的落叶,走过林中小径时,人最深切地感受着秋。不知从何处吹来的微风中,常绿树的病叶和落叶树的红叶,是那样毫无反抗
26、地自然地从树梢飘到了地上。大自然窃窃私语:让地上的回到地上去。而落到地上的那个枯叶,却依然无法在原地安住,被风四处吹散开去。经霜打枯的草丛,结籽的杂草茎静静地迅速生长。人的心,被自身的寒气和寂寥所驱使,向着遥远的地平线彷徨而去。在地平线的彼岸,有着淡梦般令人憧憬的世界。秋是寂寞的,因为秋真实。秋将所有的外皮,不用的或必需的全部的外皮自行剥光,使万物赤裸裸地伫立着。说秋并不寂寞的人,那一定是愚钝麻木或厚颜无耻之徒,因为他们对脱衣裸体而立时那种奇妙的无所凭依的苦寂丝毫没有感觉。为这个落叶的、剥脱的世界平添一层特殊情味的是淡薄而敏锐的阳光。渐渐南倾的日脚和北方来的冷冷的微风,使阳光变得又弱又淡,但因
27、有了极度澄净的天和大气,这日光非常锐利地直照下来,宛如于真空中一般。这毫无遮挡的光线,是如何将光和影鲜明地投射到地面上啊!看到这番情景,人们尤其深深感到了秋。落叶上的树影,田亩上的草影,原野上的鸟影,还有,即使是狭小的城镇里,那长满苔藓的庭院里屋宇的暗影,还有那映在格子门窗上的树枝的清荫,所有这一切都和明丽的日光区分得清清楚楚,人们见了会在心中涌起一丝难以名状的震颤。这震颤正是秋所具有的本来的感觉。静谧、澄净的剥脱的世界里,清晰地显现出明暗的区划,直接迫击着人们的心扉,在那赤裸的心里,也鲜明地投射着光与影。人在不知不识间,进入了凝视自己心灵的专念之中。纯的,不纯的,清澄的,污浊的,所有这一切,
28、都毫不含糊地现出了原形。这赤裸的凝视的眼,从它自身性质来说,不是向着未来,只是回顾着本来的自己肩负着过去的现在的姿影。自然、人、整个秋的世界,都在默默地专念于守护着自己赤裸的身姿。能够忍受这专注的沉默,并能从中尝到真味的人,只有对他们来说,秋才不是寂寞的,清苦的。这里只有清净的冥想。向着遥远的地平线彷徨而去的灵魂,满怀着原来的憧憬又回归于胸中。这劲健而清新的激情,吹拂了一切杂念,强化了自己的存在感一种反馈于母胎的存在感。只有基于这种意义,秋才是可赞美的。那令人想起修道院的祈祷的爽净的黎明,那令人回忆着心灵的恋爱的月明之夜,都丝毫不为任何卑俗之情所玷污,原原本本为人的灵魂所收容。1请结合全文回答
29、,秋具有怎样的气魄? 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把握文意的能力。纵观全文,摘取关键句子作答。【答案】真实,震颤,专注。或:有了极度澄净的天和大气。静谧、澄净的剥脱,毫不含糊地现出了原形。(不依附于外皮,明暗清晰)。不是向着未来,只是回顾着本来的自己。(不轻浮卑俗,心灵回归)2作者在写“秋”的同时,还写了“红叶”“阳光”“微风”等景物,请简要分析第七段中画线句的作用。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先点出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答案】语句运用衬托手法,明写日光锐利、澄净,实则写出了秋的真实的气魄。3文中第六段说“秋是寂寞的”,而第十段又说“秋才不是寂寞的”,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作简
30、要分析。_【答案】“秋是寂寞的”是指秋剥光外皮时的无所凭依的苦寂;“秋才不是寂寞的”是指秋对自己赤裸的身姿能够忍受并且专注,能从中尝到真味。二者看似矛盾,实则分别从外表及内涵两个层次解读秋。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江河徐刚大地有万类万物,其中最普通、最忙碌而又最神秘的,大约就是江河流水。草木枯荣,四时更替。飞鸟也,走兽也,熙熙攘攘的人群,无不需要驻足、稍息,唯独江河东去,不舍昼夜。假如追随一处流水,沿江而下,你就会知道,人永远不可能走在江河水的前面,但又总有波涛在你身后汹涌。所有的河流都会汇聚到一处边缘海与陆的边缘,咸与淡的边缘,清与浊的边缘,又都毫无例外地扩散到四面八方。边缘其实就是
31、一个集散地。人在海边望海兴叹,江河源源涌入,海可以容纳多少水?江能够流出多少水?江河的奇异在于:我们知道它流向海洋,却很难目睹它的初始流出、源头何处。几千年来,人们孜孜不倦地想象着、寻觅着江之源、河之源、水之源,其实就是生命对源头的呼唤。源头何处,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心结,因而那些探求源头的人,便是把一个民族的伟大猜想付诸行动的人。在历史的荒原中,探求的脚步已经深入源区,可是仍然说不清源头在哪里。直到一九七六年夏天,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江源考察队,爬冰踏雪五十一天,到达了长江源头,根据“河源唯远”的原则,确定沱沱河为长江正源。唐古拉山海拔6621米的主峰各拉丹东雪山姜根迪如冰川为长江发源地。
32、江源是冰川雪野,高耸于世界屋脊之上,圣洁庄严。那姜根迪如冰川融水的点点滴滴,便是长江的初始流出;或者说当冰川夏日消融坠落成流,一条大江诞生了。源区是如此宽阔,流出是如此细小!源区是如此荒凉,流动是如此安详!点点滴滴地流出,从小溪流到通天河金沙江还在青藏高原的通天河段时,水流澄明而清澈,宽阔而平缓,仿佛为伸手可及的蓝天白云所诱惑,不忍骤然急速离去,倒成了高原上饱经沧桑、深谋远虑的漫步者。当金沙江进入川藏之间的山原地带时,面对横断山脉的阻隔,震怒于群山的桎梏而在所不惜地下切,寻觅,坠落,流动,并隐身于深切峡谷,自由于束放之间。从曲麻莱到宜宾,是中国地形第一至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形的突变,使一江之
33、水爆发出无法比拟的激情,激活了每一个水分子的想象力,飞跃,奔突,坠落,切割,面对重重叠叠的大山,如斧如锯如齿如刃,把山岩咬碎锯裂,然后嵌进深沉幽暗的峭崖峡谷,闪烁着流动的光。到云南丽江石鼓镇,金沙江突发奇想做了个一百多度的大转弯,这一长达370公里的大转弯,其直线距离只有36公里,便是“万里长江第一弯”。弯曲总是与力量和深刻度相辅相成。易经称:“曲则全”。江河无不多河曲,堪称典范。假如说江河、流水亘古以来是世界的启发的话,那么我们迟早会面临这样的思考:直道是不是太多了?对弯路、弯曲的拒绝与贬斥,热衷于裁弯取直,到底是利还是弊?江河不会回答人类的问题,只是在流淌,或徐或疾。它到底要到哪里去?到底
34、是从哪里来?如此的行色匆匆而又源源不绝,不能不使人想起:在大自然中,江河是有使命的,非同一般的使命,游走于消逝和创生之间的使命。但江河不说,涛声而已!流动而已!(摘自散文选刊2010年07期,有删改)1为什么说江河是“最普通、最忙碌而又最神秘的”?_【答案】江河很常见所以普通;江河不舍昼夜地流淌所以忙碌;人很难目睹江河的初始流出、源头何处所以神秘。2文章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先点出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答案】使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出江河和缓温柔的一面。为了与下文形成对比,以突出江河浩荡奔腾的一面。3文章说“对弯路、弯曲的拒绝
35、与贬斥,热衷于裁弯取直,到底是利还是弊?”对此,你怎样认识?_【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题目。首先表明观点,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答案】裁弯取直总的说是利。因为可以缩短距离,更迅速达成目标;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科技水平;显示人类战胜自然的精神。是弊。毁坏了大自然的原始美感;破坏自然平衡可能引发新的灾害;助长人类急功近利的心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新年的故事向伟明不知不觉中走到了一年的尽头,新年悄悄地来临。除夕的夜空被五彩缤纷的烟花点缀着,一整个夜里都充斥着爆竹的噼里啪啦声,小儿们在欢呼过年,各种辞旧岁迎新春的声音响成一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老人们的这句话里,我似乎听出
36、了一丝伤感。大厅上,流泪的红烛一截截地变短,最后终于化为一堆灰烬。夜空中,明艳的烟花释放着它们短暂的美丽。拿着打火机,我去引爆那一串鞭炮,它们会在一刹那间化作满地的碎屑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日渐缩短的生命,满头的青丝转瞬间变成了雪片,往日的红颜终将老去,心里蓦地滋生着一种莫名的忧郁和悲伤。叹生命短暂如斯,叹命运浅薄如纸。岁月如水,某一天,我也将青春不再。这个新年的钟声,一个声响就是一把铁锤,重重地敲打着我的心。站在院子里,看满地纸屑纷纷乱乱,看小孩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明媚的阳光下,他们在谱写着新年的故事。我是在该看风景的时候看人,情不自禁编故事。流年似水,似水的流年,诗一样的情怀。一副红艳艳的
37、春联,一对高高而挂的大红灯笼,都曾寄托着我们五彩斑斓的梦和美好的祝愿。然而,终究会有这么一天,岁月会无情地把我们变老,最后走到生命的终点。伴随着新年的钟声,回想起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漫长曲折的少年时代,从看似遥遥无期的翘首以待,到飞逝如电的光阴走到了这个新年。从前一直都盼着自己快快长大,如今却又开始害怕,我希望自己永远不要长大才好。记得那年的除夕之夜,我与好友并肩而坐听钟声,在她天真无邪的脸上我看到了春天,那个新年的故事便有了新的起点。于是,我不再有黑夜来临的恐慌和寂寞,一切死寂都与我无缘。可是,岁月最终还是把我们分开,天各一方,许多年来都不曾相见。重游当年那条小巷,环绕我的是无边的黑暗,回首
38、往事,不禁黯然。我们的这条小巷,是否承载过同样的故事?沉淀所有的心情,回到纯真的最初,离别并不代表永诀,离别只是新的追求的开始。春夏秋冬的轮回,流转青春善变的容颜,注定会将长发飞扬的女孩、神采奕奕的少年和曾经稚气的笑脸,全部留在日渐远去的昨天。少年时代的梦想,在少年们的怀中依然是沉甸甸,孕育着酸甜苦辣。历经现实的风霜雨露后,残酷的显得那样困乏无助,柔顺的而又那样轻松得意,唯一相同的是每一个梦终究都会醒。人生的开始也是迈向死亡的第一步,走得快的就早熟早衰竭,我们能做到的只是能走多远是多远,并且尽量使脚步不那么凌乱。我们还年轻,我们还有许多新的梦想新的故事,需要我们去努力去拼搏,我们无须为生命短暂
39、道路崎岖而叹息,我相信这个新年的故事将比以前的更美丽。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青春的价值不在持久而在闪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生命真的太短暂也太脆弱,青春韶光很快就会离我远去,但我要走的路依旧很长,在许多事情上我必须明白无悔。新的一年仍会慢慢临近。我要去买许多鞭炮和烟花来放,我已经有足够的勇气去将它们点燃。我不再恐惧,随时我都可以坦然接受生命的终结。1文中的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
40、先点出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作用。【答案】手法:拟人(象征)。作用:表现“我”由看到红烛变短、烟花鞭炮化作碎屑而滋生的忧郁和悲伤(或: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命运浅薄的感慨)。为结尾“我”有足够的勇气燃放鞭炮和烟花作铺垫(和结尾处的乐观情绪形成了对比)。2作者为什么相信“这个新年的故事将比以前的更美丽”?_【答案】作者先是从蜡烛和烟花鞭炮中仿佛看到了自己日渐缩短的生命,滋生了忧郁和悲伤的情绪。接下来通过理性思考,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和青春的价值。坚信我们还年轻,还有许多新的梦想和故事需要去努力拼搏。3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人生感悟?对你的人生有怎样的启发?_【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题目。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答案】作者感悟:离别并不代表永诀,离别只是新的追求的开始。生命太短暂也太脆弱,青春韶光很快就会远去。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青春的价值在于闪光。人生要走的路很长,无须为生命短暂道路崎岖而叹息。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正确认识人生,要努力拼搏,让自己的人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