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一轮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19 科普文章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274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一轮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19 科普文章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5一轮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19 科普文章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5一轮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19 科普文章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5一轮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19 科普文章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5一轮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19 科普文章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15一轮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19 科普文章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2015一轮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19 科普文章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2015一轮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19 科普文章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2015一轮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19 科普文章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2015一轮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19 科普文章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2015一轮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19 科普文章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2015一轮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19 科普文章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2015一轮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19 科普文章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2015一轮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19 科普文章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2015一轮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19 科普文章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2015一轮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19 科普文章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2015一轮训练(现代文阅读):专题19 科普文章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A组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动物预测地震之谜孝文科学家近日表示,动物能够在地震即将发生前感知到地下水发生的化学变化,从而预测地震。2009年,在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发生前几天,当地的蟾蜍纷纷离开池塘。观察到这一现象之后,科学家开始对这种化学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动物出现的异常行为预测地震。研究小组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地壳中受压的岩石释放出带电粒子,并与地下水发生反应。生活在地下水中或者附近的动物对其发生的任何化学变化都非常敏感,可以在岩层断裂并引发地震前几天就预感到将有地震发生。此项研究由美国宇航局的弗莱德里曼弗伦德和英国开放大学的雷切尔格兰特领导。他们希望自己的研究

2、发现能够促使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展开密切合作,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识别地震即将发生前出现的一些难以捉摸的征兆。拉奎拉的蟾蜍并不是在地震发生前行为出现异常的第一个例子,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有关这种现象的报告。地震发生前,一些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的行为都会出现异常。在1975年的中国海城,很多人发现蛇钻出巢穴,1个月后,这座城市遭受大地震袭击。这是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因为当时正值冬季,蛇正在冬眠。蛇洞外的温度低于0 ,冒险离开蛇洞对这些冷血动物来说无疑是一种自杀性行为。然而,无论是爬行动物从冬眠中苏醒,两栖动物逃离池塘还是深海鱼类游到海面,都只是个别现象。由于大地震较为罕见,即使对动物进行深入研究,通过

3、观察其行为变化预测大地震也很难做到。这也正是拉奎拉蟾蜍的特殊性所在。作为博2项目的一部分,身为开放大学生物学家的格兰特当时一直对蟾蜍群落进行监视。她回忆说:“这非常具有戏剧性。所监视的96只蟾蜍几乎在短短3天内变成0。在此之后,美国宇航局与我取得了联系。” 宇航局科学家当时一直对岩石受到强大压力时的化学变化进行着研究。他们希望确定这种变化是否与蟾蜍大批撤离有关。他们在实验室进行的测试表明,蟾蜍的撤离确与化学变化之间存在联系,地壳能够直接影响蟾蜍生活和繁殖后代的池塘的化学特征。宇航局地球物理学家弗伦德指出,在受到强大压力时(例如地震发生前的巨大构造力),岩石会释放出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进入周围

4、的岩石,在抵达地表时,它们与空气发生反应,将空气中的分子转变成带电粒子离子。他说:“空气中带正电的离子会导致人出现头疼和恶心、反胃症状,同时也会导致动物血液中的应激激素5羟色胺水平升高。”此外,离子也会与水发生反应,将水变成过氧化氢。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影响了溶解在池塘中的有机物,将无害的有机物变成对水生动物具有毒性的物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制。科学家指出,需要进行全面彻底的测试和研究。格兰特表示,这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令人信服的潜在地震预测机制,水生、半水生和穴居动物可能感知到地震即将发生并作出反应。她说:“岩层在地震前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果动物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那才是怪事。”弗伦德指出

5、,可以预测地震的现象很多,动物出现的怪异行为只是其中之一,“我们需要了解这些信号之间如何发生联系,如果发现几个信号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我们便可以得出将会发生地震的结论。” (选自科学之友,2012年2月) 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概括出文章第一段介绍了科学家在地震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一内容;其次要分析这一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一是开篇点题,二是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答案】内容上,介绍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2文章题目是“动物预测地震之谜”,这里的“谜”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_【解析

6、】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一是要通读全文,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对动物预测地震机制的研究),从而得出“谜”的含义是指未能全面研究出动物预测地震的机制;二是结合短语本身理解“谜”的含义(指动物能够预测地震)。【答案】动物能够预测地震;但是动物预测地震的机制仍需要全面彻底的测试和研究。3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制”,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意思对即可)_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及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准确理解句子中的“这”的含义。(指动物预测地震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找出筛选信息的关键段落(即第七段);其次要在找出的段落中

7、筛选出关键信息,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概括时要注意按照特定的逻辑顺序。【答案】岩石受到压力释放带电粒子,带电粒子与空气反应产生离子,离子对动物产生影响,动物产生异常反应。 4作为一篇科普文章,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科普文章的常见语言特色:准确、严谨、平实、质朴。其次要结合文本找出能体现其特色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答案】(1)语言准确、严谨;如作者举例说明“两栖动物逃离”用准确的数字“96只蟾蜍,3天”进行说明。(2)平实(通俗)、质朴。陈述动物与地震的关系,用“可能感知”“并作出反应”等说明。二、阅读下面的

8、文字,完成57题。蛋白质的“十九般兵器”朱钦士论语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说要把一件事做好,必要的工具是不可少的。在现代火器出现之前,人们要狩猎或搏斗,自然可以拳打足踢牙咬,也就是使用人体“自带”的工具。但是如果有武器相助,威力就大得多。古人早就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发展出各式各样的武器。在水浒传中,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教授九纹龙史进的,就有“十八般武艺”,也就是使用“十八般兵器”: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杈。我们身体里面的蛋白质,负担的任务远比古代的武士进行搏斗时多。为了完成所有这些任务,蛋白质不但也有“十八般兵器”,而且比古代武士所用的还多

9、一种,所以有“十九般兵器”。这些武器的名字中最后的两个字(氨酸)相同。为了看起来简洁,并且和上面的“十八般兵器”对应,我们在这里把这最后两个字略去,只写出它们前面的字,那就是丙、缬、亮、异亮、苯丙、脯、色、丝、酪、半胱、蛋、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苏、天冬、谷、赖、精、组。在这里先说说蛋白质的重要性和任务。任务清楚了,蛋白质为什么要这么多种“武器”就清楚了。蛋白质不仅是构成皮肤(如胶原蛋白)、毛发和指甲的材料,更与所有的生命活动有关。肌肉收缩需要几种蛋白纤维,物质转运需要各种蛋白转运器,识别敌友需要抗原识别蛋白,标记外来的异物需要抗体,凝血需要纤维蛋白,调节血糖需要胰岛素,感知外界信号需要各种蛋白

10、受体,把DNA(脱氧核糖核酸)缠绕成染色体需要组蛋白,控制基因的表达需要各种转录因子等等。除了以上功能以外,蛋白质最复杂、最繁重的任务,还是催化各种化学反应。生命活动是通过几千种化学反应来实现的,包括利用外来物质建造自己的身体,氧化食物中的分子以获取能量,生产前面提到的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分子,如转运蛋白、抗体、激素、凝血因子等等。化工厂里面要实现各种化学反应,常常使用高温高压的条件。但是在人体中,一切化学反应却必须在体温和常压下进行。这就给我们出了个难题。比如在火力发电厂中,煤和石油是在高温下燃烧的。但是在常温下,放在空气中的煤和石油却很稳定。把葡萄糖放在空气中,哪怕在大热天,它也不能被氧气

11、所氧化。这是因为,分子要进行化学反应,必须首先要得到足够的能量,把其中的化学键打开。燃烧时上千度的高温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但是在室温下,分子却得不到所需的能量,化学反应也就难以进行。而在我们的身体中,葡萄糖却可以容易地被“燃烧”,变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能量。这就是因为,在体内,化学反应有蛋白质的帮助。蛋白质能把化学反应分成几步,每一步需要的能量都比较少,这就使得原来在体温下不能完成的化学反应也能顺利完成。反应完成以后,蛋白质又恢复原来的样子,本身并不消耗。这个过程就叫做“催化”。这些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就叫做“酶”。我们身体里面的几千种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来催化的。所以我们可

12、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具体执行者。这“十九般兵器”并不是由谁“设计”的,而是在生物的进化过程在千千万万种不同的分子结构中,最后“选”定了它们。就在你看这篇文章的时候,这些“兵器”正在你的细胞里繁忙地工作,精确地完成我们的身体赋予它们的任务。我们虽然不能用眼睛“看见”它们,也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但正是由于它们神通广大,才使得生命成为可能。想到这里,我们不能不为生命的美妙和神奇而感动。(节选自中国科普博览知识采蜜蛋白质的“十九般兵器”)5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蛋白质之所以拥有“十九般兵器”,主要是因为它们被进化过程所选择,来担负防止有害细菌入侵、保

13、卫人体健康的使命。B蛋白质既是构成生命体的材料,更参与了所有生命活动;它们消耗了自己,成就了人的各种活动。可以说,离开了蛋白质,人将不“人”。C作者列举火力发电厂中煤和石油的燃烧、常温常态下葡萄糖不被氧化,是为了凸显蛋白质对人体内化学反应所起的重要作用。D选文围绕蛋白质的重要性和任务展开说明,列举了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文字生动而准确,具有很高的科普价值。E即便在“读文章”这样安静的活动时,蛋白质也在我们的细胞里繁忙地工作着,它们神通广大,才使得生命成为可能,这令人感叹生命的美妙和神奇。【解析】A蛋白质之所以拥有“十九般兵器”,主要是因为他们被进化过程所选择,但并非单纯为了“担负防止有害细

14、菌入侵、保卫人体健康的使命”。B.“它们消耗了自己,成就了人的各种活动”错,原文中“反应完成以后,蛋白质又恢复原来的样子,本身并不消耗”,可为反例。【答案】AB6文章第段引用论语水浒中的相关内容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_【答案】文章第段引用论语中的话,为了后文说明蛋白质作为人的生存与活动的“工具”的重要性作铺垫;引用水浒中的“十八般兵器”,以此类比十九种蛋白质的神奇功效(或为下文凸显蛋白质的神奇功效作铺垫)。两处引用,使文章既典雅(富有文化底蕴)又生动(引人入胜)。7请结合文章探究“蛋白质的十九般兵器”这一标题的意蕴。_【答案】我们身体里面的蛋白质,负担着远比古代的武士更多的任务;为此,它拥有“

15、十九般兵器”,即丙氨酸、缬氨酸、谷氨酸等十九种氨酸。它们为实现各种生命活动出力,尤其是为催化人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立下汗马功劳。它们神通广大,成就了生命的美妙和神奇,令人感动。(任意答出三点即可)B组三、(2013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苍蝇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号冠于昆虫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飞行者家族,也是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地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不过,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

16、球上,他们就是蜉蝣。蜉蝣这种生物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当它们准备好繁殖,便爬出水面,在水边的植物上蜕皮,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不久,雌虫产卵,刚刚脱离水面不过十几小时的蜉蝣们再次落回水中,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几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

17、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应对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验。与鸟、蝙蝠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昆虫与其他飞行动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蜓一般为每秒200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1000次。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飞行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画八字形。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

18、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3倍的升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8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与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料”,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只小小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取材于王

19、冬御风飞行)8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支持“昆虫的翅膀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项是()A薄薄的翅由几丁质构成B不需要骨骼肌肉的支撑C柔韧性可比碳纤维的复合材料D翅脉增强了昆虫翅膀的刚性【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原文:“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几丁质的薄层(A),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B)。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C)。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应对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验(D)。”C与原文表述不一致。【答案】C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昆虫最初驾驭“风帆”在水面上

20、滑行,后来逐步从滑行演变到在空中飞行。B蜉蝣有翅后即升空飞行,虽然飞行时间不长,但由此实现了生命的延续。C. 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可以使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D昆虫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燃料”,从而大大提高了飞行的“经济性”。E昆虫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家族,很多昆虫都具有长途迁徙的能力。【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原文是:“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此项正确。B原文是:“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

21、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此项“蜉蝣有翅后即升空飞行”与原文不符。C原文是:“与鸟、蝙蝠的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此项正确。D原文是:“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料,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与原文不符。E原文是:“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飞行者家族”“一只小小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此项正确。【答案】BD10根据本文和下列材料,说明苍蝇的飞行和鹏鸟的翱翔有

22、哪些不同点。逍遥游中“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这几句话,是对鹏鸟翱翔九天的精彩描述。生物学家认为,鹏鸟翱翔时要借助上升气流,翅膀就像固定的机翼。_【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意的能力。要求说明苍蝇的飞行和鹏鸟翱翔的不同。首先从文中找出苍蝇飞行的句子,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比较。【答案】苍蝇飞行时扇动翅膀的速度高得惊人,而鹏鸟翱翔时翅膀像固定的机翼。苍蝇飞行时翅膀画八字,在空气中制造可控的涡流以产生升力;鹏鸟翱翔则需要借助上升气流。苍蝇飞行时能产生非常大的推力,因而可以急转弯;而鹏鸟无法做到,而是先升空,“然后图南”。四、(2012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蟋蟀

23、之话夏丐尊鸣虫是秋季的报知者。蟋蟀的鸣声,本质上与鸟或蝉的鸣声大异其趣。鸟或蝉的鸣声是肉声,而蟋蟀的鸣声是器乐。鸟的鸣声是和人的叫唱一样,同是由声带发出的,其鸣声虽较人的声音有变化,但既同出于肉质的声带,与人声究有共同之点。蝉虽是虫类,其鸣声由腹部之声带发出,也可以说是肉声。蟋蟀等秋虫,雄性的鸣声比之鸟或蝉的鸣声,是技巧的,而且是器械的。它们的鸣声由翅的鼓动发生。用显微镜检查时,可以看见翅的特别的发音装置,前翅的里面有着很粗糙的钅虑状部,另一前翅之端又具有名叫“硬质部”的部分,两者摩擦就发出声音。前翅间还有一处薄膜的部分,叫作“发音镜”,这是造成特殊的音色的机关。秋虫因了这些部分的本质和构造,

24、与发音镜的形状,各奏出其独特的音乐。其音乐较诸鸟类与别的虫类,有着如许的本质的差异。螽斯与蟋蟀的发音样式大同小异。螽斯左前翅在上,右前翅在下;蟋蟀反之。螽斯的钅虑状部在左翅,硬质部在右翅;而蟋蟀则两翅有着同样的构造。此外尚有不同的一点:螽斯之翅耸立作棱状,其发音装置的部分较狭;蟋蟀二翅平叠,因之其发音部分亦较为发达。在音色上,螽斯所发的音乐富于野趣,蟋蟀的音乐却是技巧的。无论鸟类、螽斯或蟋蟀,能鸣只有雄,雌是不能鸣的。这全是性的现象,雄以鸣音诱雌。它们的鸣,和南欧人在恋人窗外所奏的夜曲同是哀切的恋歌。蟋蟀是有耳朵的,说也奇怪,蟋蟀的耳朵不在头部,倒在脚上。它们共有三对脚,在最前面的脚的胫节部,

25、有附着薄膜的细而长的小孔,这就是它们的耳朵。它们用了这“脚耳”来听对手的情话。石块或落叶丛中是它们的生活的舞台,它们在这里恋爱,产卵,以至于死。蟋蟀的恋爱生活和其他动物及人类原无大异,可是有一极有趣的现象:它们是极端的女尊男卑的。试把雌雄二蟋蟀放入小瓦器中,彼此先用了触角探知对方的存在以后,雄的即开始鸣叫。这时的鸣声与在田野时的放声高吟不同,是如泣如诉的低音,与其说是在伺候雌的意旨,不如说是一种哀恳的表示。雄的追逐雌的,把尾部向雌的接近,雌的犹淡然不顾。于是雄的又反复其哀诉,雌的如不称意,犹是淡然。雄的哀诉,直至雌的自愿接受为止。雄蟋蟀在交尾终了后,不久就要遇到悲哀的运命所存在者只翅或脚的碎片

26、而已。蟋蟀产卵,或在土中,或在树干与草叶上。雌蟋蟀在产卵时,先用产卵管在土中试插,及找到了适当的场所,就深深地插入,同时腹部大起振动。产卵管是由四片细长的薄片合成的,卵泻出极速,状如连珠,卵尽才把产卵管拔出。一个雌蟋蟀可产卵至三百以上。雌蟋蟀于产卵后亦即因饥寒而死灭,所留下的卵,至次年初夏孵化。蟋蟀在昆虫学上属于“不完全变态”的一类,由卵孵化出来的若虫差不多和其父母同形,只不过翅与产卵管等附属物未完全而已。这情形和那蝶或蝇等须经过幼虫、蛆蛹、成虫的三度变态的完全两样。(像蝶或蝇等叫作“完全变态”的昆虫。)自若虫变为成虫,其间经过数次的脱皮,身体的各部逐渐完成。变为成虫以后,经过四五日即能鸣叫,

27、其时期因温度地域种类个体而不同,大概在立秋前后。它们由此再像其先代的样子,歌唱,恋爱,产卵,度其一生。(选自名物采访,有删改)注:螽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触角呈丝状。若虫:不完全变态类(渐变态)昆虫的幼体。1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蟋蟀的鸣声与鸟或蝉的鸣声有着本质的不同:蟋蟀的鸣声是由腹部的声带发出的,鸟或蝉的鸣声是由翅膀的鼓动发出的。B雄性蟋蟀是用一前翅的钅虑状部和另一前翅的硬质部相互摩擦,并用前翅间的“发音镜”这一特殊的音色“机关”发出特殊声音。C雌雄蟋蟀可以通过触角探知对方的存在,雄性蟋蟀可以通过鸣音向雌性蟋蟀反复衷诉,雌性蟋蟀则通过“脚耳”领会其意。D蟋蟀由卵

28、变为成虫不需要经历三度的“完全变态”;由卵孵化出来的若虫和其父母同形,在立秋前后变为成虫即能鸣叫。E文章采用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科学、形象地说明了蟋蟀的发音原理和发音样式,清晰地展现了蟋蟀的生命历程。【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A.文章第段中提到,“蟋蟀的鸣声,本质上与鸟或蝉的鸣声大异其趣。鸟或蝉的鸣声是肉声,而蟋蟀的鸣声是器乐”,“蝉虽是虫类,其鸣声由腹部之声带发出,也可以说是肉声”,由此可以判断A错误。D.内容出现在最后一段,“由卵孵化出来的若虫差不多和其父母同形,只不过翅与产卵管等附属物未完全而已”,可见选项的内容过于绝对化。【答案】AD12根据全文,概括蟋蟀的生

29、命历程。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既然是生命历程,就意味着在组织答案时要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进行思考。根据文章最后一段文字的暗示“自若虫变为成虫,其间经过数次的脱皮”,再结合整篇文章讲述的内容,就可以概括出“若虫”“成虫”“交尾”和“死去”几个词语,然后形成答案。【答案】第一阶段:卵孵化成若虫。第二阶段:若虫经数次脱皮变为成虫。第三阶段:成虫“恋爱”、交尾。第四阶段:雄蟋蟀交尾后死亡,雌蟋蟀产卵后死亡。13请就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谈谈你的看法,并举例说明。_【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就文体而言,这篇文章是实用类文本中的科普类文章。它以“蟋蟀”作为阐释的对

30、象,就必然要介绍与之相关的科学类知识,介绍其习性和特点,这就决定了文章语言的说明性。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篇文章并不是纯粹的说明文,在行文中,作者又大量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让本来枯燥的文字体现出生动活泼的特点。在答题时,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展开来说明,并找到文中相应的事例支持即可。【答案】示例一:本文语言平实,善于以科学而准确的语言说明蟋蟀的生命特征和生活习性。如,第段“蟋蟀等秋虫,雄性的鸣声比之鸟或蝉的鸣声,是技巧的,而且是器械的”,平实地说明了蟋蟀发音的原理和发音器官构造。再如,第段“蟋蟀的恋爱生活和其他动物及人类原无大异”,平实地说明了蟋蟀的恋爱过程。示例二:本文语言生动,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明对象的特征。如,第段“它们的鸣,和南欧人在恋人窗外所奏的夜曲同是哀切的恋歌”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雄蟋蟀发音器官发达、发音富有技巧、所发的声音对雌蟋蟀具有诱惑力。再如,第段“这时的鸣声直至雌的自愿接受为止”这几句,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蟋蟀恋爱过程中“极端的女尊男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