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 第17节 开辟新航路及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034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 第17节 开辟新航路及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 第17节 开辟新航路及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 第17节 开辟新航路及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 第17节 开辟新航路及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 第17节 开辟新航路及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 第17节 开辟新航路及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7节 开辟新航路及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单元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揭阳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解析:“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说明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条件。宗教动力是传播天主教,思想动力是“寻金热”,经济活力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技术

2、进步是航海、天文技术的提高。答案:A2.苏联史学家马吉多维奇的地理发现史纲以“遐想”评本书:“他向欧洲人报道了有7448个香料岛的南中国海。这些香料岛引起的欧洲人的遐想,不亚于令人惊奇的中国财富引起的遐想。”对这本书认识不正确的是()A直接或间接地开辟中西方直接联系和接触的新时代B给中世纪的欧洲带来了新世纪的曙光,其积极作用不可抹杀C图中大汗的子民用纸币兑换银子的情景对当时西方人看来极其荒谬D在西欧的流传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的出现解析:由材料可知“本书”指的是马可波罗行纪。该书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欧洲的资本

3、主义萌芽与马可波罗行纪没有必然联系,所以D项说法不正确。答案:D3(2012济宁模拟)“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解析:通过材料中的时间可以判断出是开辟新航路中的事件环球航行。哥伦布到达美洲,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工业革命使欧洲逐渐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排除A和C,D项与此无关。所以答案为B。答案:B41517世纪

4、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B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C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注意题目中“用全球史观”,是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C正确。答案:C516世纪初,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葡萄牙在印度购买一公担胡椒不到3杜卡特,在里斯本却以40杜卡特出售,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葡萄牙人已经找到通往东方的航路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西

5、、葡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西、葡的封建主获取了暴利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航路开辟之后葡萄牙已经将亚洲的香料贩运到欧洲,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欧洲商路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的结论。西葡两国获取暴利,但是并未在这两个国家转化为资本,而是因为封建主们的奢侈享受流向了工商业比较发达的英法荷等国。答案:A6(2012南京模拟)假如你是16世纪初的一位欧洲商人,你深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那么,你有可能第一个将下列什么产品运到欧洲市场上出售()A非洲的丝绸 B非洲的黄金C美洲的烟草 D澳洲的瓷器解析: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

6、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等大量输入欧洲。本题选C项。答案:C7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传统的商业贸易通道,商业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开始走向衰落。答案:A8在美国纽约市中心,有一块很大的石碑,上面记载着纽约市起源的情况。从碑记中我们可以知道最初建立这个

7、城市的是()A西班牙人 B葡萄牙人C荷兰人 D英国人解析:17世纪中后期,英国打败荷兰,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因此答案为C。答案:C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归根到底,18世纪时,荷兰让位于英国和法国”。这些原因不包括()A资源优势的丧失 B技术优势的丧失C体制优势的丧失 D战争的消耗解析:采取排除法。17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因此C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答案:C10.(2012南通模拟)右图可以反映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诸多历史现象,其中不包括()A世界市场日益形成B欧洲加速资本原始积累C黑人奴隶贸易盛行D美洲印第安人惨遭劫难解析:本题考

8、查了新航路开辟后兴起的“三角贸易”,1718世纪欧美商人以廉价工业品(枪支等)运到非洲换取奴隶,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生产原料(金银,工业原料),制成商品再运到非洲以换取奴隶的循环贸易活动。D项说法没有涉及。答案:D11“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 / 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 / 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 / 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 / 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A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场景C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灭绝的情景D开辟新航路的情景解析:经过提炼有效信息如“航程”“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

9、一个奴隶主”等,可知材料反映了黑人奴隶被贩卖转运的悲惨情景,因此答案为A。答案:A12. 1651年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无论沦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属于本共和国人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此规定主要是为了 ( )A.拓展海外殖民地B.拓展海外市场C.打击荷兰海上势力D.加紧与荷兰争夺投资场所解析:本题考查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拓展的相关知识。17世纪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航海条例挑战荷兰海上势力。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13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了一个相互影响

10、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掀起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摘选自共产党宣言材料2:玉米这一美洲特产,地理大发现后很快传到中国西南部、非洲及东南欧。马铃薯、烟草、可可等美洲特产,也传到亚欧非诸洲。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摘选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1)材料1中“地理上的发现”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归纳地理大发现在哪些方面促进了欧洲市场的发展。(注:不得照抄原文)(10

11、分)(2)材料2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从中你可以得知地理大发现有哪些积极作用?(8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分析可知应是指新航路的开辟,结合材料内容对其表现加以归纳;第(2)问结合图片可知这是物种的交流,从促进世界联系、丰富人们生活等角度得出启示。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方面:商业革命;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品种种类增多;殖民制度;资本主义发展等。(2)现象:促进世界物种交流。积极作用: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等。14阅读以下材料:材料1:哥伦布肩负着这个使命,还携带了一封给中国皇帝的信,便开始去犯他那“伟大的错误”。材料2:和当地土著相比

12、,入侵者的人数很少印第安人不是入侵者的对手。在西印度群岛,最先来的西班牙人所到之处,大肆杀戮或奴役当地的土著。而奴役只不过是慢性屠杀罢了。材料3:在公认造成这种灾难性损失的原因中,最致命的也许是欧洲疾病不可避免的传入。印第安对这种疾病没有天然抵抗能力。 均摘自布卢姆美国的历程请回答:(1)哥伦布肩负着什么使命?为什么要肩负着这种使命?他犯了什么伟大的错误?(10分)(2)材料2中认为印第安人在西印度群岛消失的原因有哪些?(4分)(3)材料3中作者说明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表现了作者的什么立场?(8分)解析:第(1)问要注意分析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结合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目的和原因进

13、行归纳;第(2)问联系西欧殖民者的种族灭绝政策进行分析,归纳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第(3)问分析材料信息先回答原因,并与材料2在对比的基础上得出其殖民者的立场。答案:(1)负有到中国来掠夺黄金的使命。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后,由于商品的发展,各国迫切需要黄金来充实国库。他认为越过大西洋就能到中国,结果闯入美洲。而且他一直把美洲当成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给欧洲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所以说他犯了一个伟大的错误。 (2)大肆杀戮和奴役,使印第安人在西印度群岛基本被灭绝。欧洲殖民者带来的疾病(3)作者在指责西班牙暴行的同时,却用疾病来掩盖英国等殖民者在北美屠杀和奴役印第安人的罪行。表明作者是殖民主义的辩护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