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乐清育才中学2006届高三文科班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B) 05、10一、选择题(本卷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据此回答1-8题1、春秋后期,楚、吴、越等诸侯国君先后称王,这表明: A:它们已经成为霸主 B:旧的统治秩序已经破坏 C:它们行使天子的权利 D:封建统治秩序已经建立2、春秋时期,齐国、鲁国分别实行“相地而衰征”、“初税亩”其实质是 A:建立新的封建制度 B:推广铁器和普及牛耕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3、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得以确立的根本原因是 A
2、: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 B: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势力强大 C:争霸战争的推动 D:所有制的变革4、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 B.封建地租剥削方式出现C.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D.春秋争霸战争的进行5、秦国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芍陂 西门豹渠 都江堰 郑国渠A. B. C. D. 6、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的主要收税标准是以A.按人口多少收税 B.按土地多少收税 C.纳贡 D. 按人口、土地、财产7、判断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主要依据是A.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 B.“燔诗书而明法令”C.实行中央集权制 D.奖励军功8、“事愈烦而
3、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愈设而敌人愈多.”这种观点属于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思想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据此回答910题。9“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同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政治观点的相一致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10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A“民贵君轻”思想B“仁政”学说C君民的“舟水”关系D“无为而治”的思想丝绸之路是古代联系中西方的桥梁,据此回答11-12题。11古代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世界上哪几大洲的贸易往来:A、欧洲、亚洲和澳洲 B、亚洲、非洲和欧洲C、非洲、欧洲和美洲 D、亚洲、欧洲和美洲12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4、的重要通道。下列军事机构(或官职)曾保障了“丝绸之路”畅通的有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黑水都督府A B C D 我国古代文化自成一体,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宝库,这与许多杰出人物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据此回答第1315题。13既通天文,又擅文学,其发展创造保持世界记录长达1700多年的我国科学家是A张衡B祖冲之C僧一行D郭守敬14东汉名医张仲景对中医发展所做的最大贡献是A开创中医传统的“四诊法”B最早提出了病理学说C最早采用分科治病的方法D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15我们读杜甫的诗篇和司马光的史书,发现两者虽然有感情抒发与史实描写的不同,却有一共同之处,即A都创造了新的写作体裁B都揭露了当朝皇帝的
5、昏庸C都着眼于对人物是非的褒贬D都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我国古代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统治地位,但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逐渐活跃起来。据此回答1618题。16“商人”的称呼源自A对商朝平民的称呼B商鞅变法中对经商之人的称呼C丝绸之路开通后对阿拉伯人的称呼 D唐宋时期对外国来华贸易人的称呼17“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趾高气扬。”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A城镇人口的增长B手工业的发达C交通运输业的发展D都市商业的繁荣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唐代的A邸店B柜坊C草市D车坊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据此回答19-22
6、题。19右图中的货币发行于 春秋战国 汉武帝时期 唐朝初年 北宋中期20下列诗句描绘了隋唐的经济发展状况,其中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利的是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海将盐做雪,山用火耕田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麇林鹤来交游21隋唐时期,洛阳是当时繁荣的经济中心之一,主要原因是 地处黄河流域 大运河的开凿 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当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22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朝)“两京诸市署,今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贸交易,度器扬,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三百而散。”说明 唐政府限制城市商业的快速发展 唐朝商品经济繁荣 唐政府重视城市商业的发
7、展 唐政府十分重视商品的质量隋唐时期,我国的政治制度也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据此回答23-26题。23唐朝掌管行政的中央机构是 尚书省 中书省门下省 御史台24以下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它们之间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控制和监督它是两汉以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它的实行,加强了封建君主的中央统治权对隋唐以后的各朝政冶制度影响深远 25唐朝时期,府兵制被募兵制取代的根本原因是租调制遭到破坏 均田制遭到破坏 防止地方割据 杜绝武将专权二、非选择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8分,第29题10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有关汉唐时期人口分布表格内容: (12分)朝 代黄河中下游
8、江淮地区西南地区两广及福建西汉3825678714364698唐288981213780812484请回答:(1)西汉时期,人口主要集中在哪一地区?成因是什么?(4分)(2)唐朝时期人口分布与西汉时期相比,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2分)(3)导致人口地理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迁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唐朝中后期,人口大量南迁,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4)简要分析人口迁移对我国经济格局的影响。(4分)27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1300年前,在唐朝的初期,在南昌曾经有过一次盛会,遗留下来了一篇名作,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王勃用美丽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的人力物力,其中有“物
9、华天宝”、“人杰地灵”两句,很确切地道出初唐时代中国的潜力。以后10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发挥了这巨大的潜力创造了盛唐的文化,为当时世界之冠。 杨振宁在广州粒子物理讨论会开幕式上讲话(1980) 材料二 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员参观了武后陵墓,看到峙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已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摘自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回答:(1)材料一、二两段的共同点是什么?各自的侧重点又是什么?(5分)(2)材料一中王勃
10、这两句诗句我们认为也很确切地道出了今天中国的巨大潜力。这个潜力在哪里?(5分)28材料分析题:(18分)材料一:阅读下面关于隋朝建设的地图,完成问题。材料二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河)(注:锦帆未落、龙舟都指隋炀帝巡游) B:“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李敬方汴河直进船) C:“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注:水殿龙舟事指隋炀帝巡游)请回答: .隋朝的大运河开通于何时?其中心和起讫点在哪里?它分为哪几段?沟通了哪几大水系?.材料A说明了大运河
11、的开凿与隋亡是怎样的关系?它是如何认识的?你的看法怎样?.材料B对大运河开凿的评价与材料一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材料二的看法是否有道理?.材料C是如何评价开凿大运河这件事的?其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你又如何评价大运河在古今的重要作用?29“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反映了南朝出现了什么现象?概述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举例说明这一现象对于中国社会产生的广泛影响。(10分)育才中学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答题卡(B)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26(1)(4分)(2)(2分)(3)
12、(2分)(4)(4分)27(10分)(1)(5分)(2)(5分)28.(18分).(6分). (3分). (3分). (3分). (3分)29 (10分)2006届高三文科班第二次月考历史答案(B)1-5 BCBCD 6-10 BACDB 11-15 BAADD 16-20 ADBCB 21-25 BCAAB 26(1)西汉时,人口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2分)主要是因为黄河流域开发早,经济发展比较快。(2分)(2)黄河流域人口减少,江淮地区、西南地区、两广及福建地区人口增长很快。(2分)(3)主要原因:战乱频繁,政局动荡。(2分)(4)影响:人口的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补充了劳动力,也带去了
13、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快了南方经济发展进程;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4分)27(1)共同点:都是赞美唐文化的高度发展,同时又不仅仅停留在民族文化传统上,给人有所启示。 侧重点:前者从民族文化的自身加以发掘和发扬,后者是从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民族文化特色的角度。 (2)这个潜力在于我们自己。要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又要大量融合外来文化而形成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28、阅读下面关于隋朝建设的地图,完成问题。(1)开凿于隋炀帝时;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 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因果关系。认为运河的开凿导致隋朝的灭亡; 看
14、法不全面。隋亡的根本原因在于隋炀帝的暴政,开凿运河是暴政的一方面,不是隋亡的主要原因;.承认开凿运河劳民伤财的同时,也看到了运河的积极作用; 这种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历史的方法是正确的;.材料三认为运河的开凿功大于过,若无隋炀帝为自己巡游之事,开凿运河大可与禹治水相提并论,这一评价是正确的。因为:他批评了隋亡归罪于运河开凿的观点,充分肯定了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的作用,这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巩固,有利于运河沿岸经济的发展,至今仍然发挥重要作用;29答 现象:南朝时佛教盛行。(1分)原因:佛教宣扬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为苦难中挣扎的百姓找到了精神解脱之路,具有很大的欺骗性。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容易接受宗教信仰。佛教的宣扬也迎合了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统治者大力提倡。(5分)影响: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消磨人民斗争,使人民安于现状。(1分) 统治者广修佛塔,施舍钱财,浪费人民大量血汗(1分) 佛教经济势力很大,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加重农民负担。(1分)佛教宣扬神不灭,范缜写神灭论揭露佛教的欺骗,使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获得重大发展。(1分)佛教在建筑、雕刻、艺术、文学和科技方面独有一定影响,如石窟艺术。(1分)(其中5点任选4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