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的战略方针;汪精卫亲日派集团投敌叛国建立伪政权;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及奴化政策;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2解析(1)通过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战略方针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讲述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的过程及其卖国行径,使学生认识汪伪政权是日本统治中国的工具,汪伪集团是中华民族的败类,从而激发学生对卖国贼的仇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责任感和正义感。(3)通过对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历史知识
2、的能力。讲述日本在沦陷区的野蛮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和残暴统治,使学生体会到沦陷区人民过着水深火热般的亡国奴生活,培养学生坚决反对法西斯、反对侵略战争的情感。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及其原因;日本侵华战略方针的改变;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日本侵略对论陷区的经济掠夺、奴化教育和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沦陷区人民对日伪殖民统治的斗争。2、解析(1)正确分析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改变侵华方针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2)归纳概括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殖民统治的种种罪行,分析日本对沦陷区经济掠夺的手段及方式。(3)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沦陷区人民反对日伪
3、殖民统治的特征。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是重点。1938年秋,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以后,迫于战线太长,兵力、财力、物力不足和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威胁,基本上停止对正面战场大规模的进攻。就中国方面看,正面战场连续败退,人民抗日力量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才能打败侵略者。这样,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所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是双方面的。学生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容易出现片面性。教师在讲解时,应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经济掠夺是难点。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经济掠夺既野蛮又残酷;方式和手段因经济领域不同、地区不同而花招百出。因此这一部分内容头绪多、知识点
4、多,学生容易出现混乱。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利用课本相关图片、史料。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复习导入了解本节学习内容学习本节小结(二)教学情景【导入新课】问题1: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各自实行了什么样的抗战路线?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形势怎样?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陷,中国军民一年多的英勇奋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但当时中国方面也还没有发展壮大到可以立即驱逐日寇出中国,因此,抗日战争也就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一、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1、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
5、段(1).时间和标志:1938年秋,日军战领武汉和广州。(2).原因:首先是日本方面。(战线太长、根据地的威胁)经过一年多的战争,日军占领了中国的主要工业城市和富饶地区。从具体战役上看,日本是胜利了,但从宏观或整体战略上分析,日本并没有胜利。日军的全面进攻,并没有摧毁中国的抵抗力量,没有动摇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没有实现“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随着日军在中国占领区的扩大,战线延长和长期的战争消耗,使得日本兵力、财力、物力不足的根本弱点很快暴露出来,日军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 其次是中国方面。(抗日力量需积蓄)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人民抗日力量还要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才能打败侵略者。提示:
6、抗战的防御和相持阶段的时间划分。防御阶段(1937年7月-1938年10月)相持阶段(1938年10月-1944年6月)(3)日本侵华战略方针的改变A原因: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国民党抗战后并没有放弃一党专政和反共反人民的根本立场;B表现: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对国民政府则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标志:两次近卫声明(近卫三原则) 日本的这些政策还得到了当时急于推动日本进攻苏联的英美的支持。D影响:国民党内部加速分化(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开始右转,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了溶限防反共的方针;以张自忠等为代表的抗战派人少势单),共产党领导的
7、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始进入严重困难时期。问题2:日本要灭亡中国的基本方针有没有改变?注意:日本侵华方针发生了改变,但其灭亡中国的基本方针没有变。(改变的是战略方针)。实质上要分化瓦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明确日本侵略的本质。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2、汪精卫投敌叛国和伪政权的建立(1)、过程:1938年12月,公开投敌叛国。 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2)、性质:是日本推行侵华政策的的产物和工具 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是潜伏在抗战阵营中的一群汉奸,他们的公开投敌叛国不是偶然的,是早有准备有计划的行动。他们一贯鼓吹“亡国论”,抗战正式爆发后,他们更是积极宣扬
8、“再战必亡”的论调,公开破坏抗战。问题3:汪精卫集团和蒋介石政府的不同?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明确汪蒋在对日态度的不同。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日本帝国主义在其占领区通过汪伪政权这一工具进行统治,以实现其在政治上“以华制华”的目标。经济上则力争把中国变成侵略战争的物资供应基地,以实现其“以战养战”的目标。为此,日本对占领区进行了野蛮的经济掠夺。二、野蛮的经济掠夺1、总方针:把沦陷区的经济变成它的经济附庸由于日本是个小国,人口少、国内资源匾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为了解决战争所需,日本加紧了对中国占领区的经济掠夺。2、表现:(1)农业方面:强占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2)工矿交
9、通运输方面:将矿业、钢铁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定为“统制”事业,由日本公司专营。(3)金融方面:A抢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B开设银行,发行伪币,强制沦陷区人民兑换使用;C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归纳 经济掠夺的方式和手段的特点:一是强占、抢占,如对耕地、工矿、交通运输业、银行;二是肆意掠夺,如对农产品、金银、现款等。3后果: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的工矿资源、资金被掠夺,给沦陷区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三、推行奴化教育(思想)阅读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图片1、目的:企图以此消磨、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实现其同化政策,使沦陷区人民心甘情愿做亡国奴.2、主要措施: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为了巩固和
10、扩大占领区、禁绝中国人民的抗日活动,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人民又实行了法西斯专政和恐怖的屠杀政策。四、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政治)沦陷区人民被剥夺了一切民主自由权利,过着亡国奴的生活。日军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在华中,日伪政权发动“清乡运动”。面对日本侵略者用刺刀维护的殖民统治,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和征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采取“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斗争方针,通过工人罢工、农民暴动等形式,反对日伪的殖民统治,打击和动摇了日伪的统治基础。事实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的民族,他们困不死、打不散、压不垮,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小结:
11、1938年秋,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战略方针,集中重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对国民政府则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国民党集团出现动摇、分裂,汪伪集团公开叛国投敌,建立南京伪政权。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推行殖民统治,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归纳其具体的实施统治的罪行。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集中体现为以下特点:政治上以华制华;经济上以战养战;思想上推行奴化教育。日本的当时目的就是巩固占领区,扩大既得利益,把沦陷区变为准备长期战争和扩大战争的后方基地,从而最终彻底灭亡中国。中国的抗战进入漫长而艰巨的时期。目标检测:完成课后练习配
12、餐作业一、基础题1.抗日战争中相持阶级开始的标志是1938年秋日本占领DA.北京、天津 B.上海、南京 C.北京、南京 D.武汉、广州2.1938年,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对国民政府所实施的战略方针是DA.集中主要兵力进攻 B.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C.持久战略 D.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3.1940年春,伪国民政府建立的地点是AA.南 京 B.重 庆 C.北 京 D.武 汉4.进入相持阶级后,日军为肃清沦陷区的抗日力量在华北推行了BA.清乡运动 B.治安强化运动 C.奴化教育 D.华北五省自治运动5.日伪政权在沦陷区学校的教育中,加大学习年限比重的教育阶段是BA、幼儿教育 B、初等教
13、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6、在沦陷区,被日本定为“统制事业”的不包括DA、矿业 B、交通运输业 C、钢铁工业 D、教育设计意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掌握基础知识。二、巩固题1.1941年旧历除夕,某君在南京的寓所贴出的对联是:“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后被人在对联上略作修改:“立泯族泯劝泯生之宏愿;开伪党伪国伪民之大业。”判断某君指的是CA、张学良 B、溥仪 C、汪精卫 D、蒋介石2.汪伪政权与蒋介石集团的最大区别在于CA、与帝国主义的态度不同 B、代表的阶级阶层不同C、对日政策不同 D、对人民的态度不同3下列对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侵华政策改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A
14、、日本主要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政策 B、日本灭亡中国的基本方针未变C、实行“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方针 D、对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产生了消极影响4 汪伪政权与伪满洲国政权的相同之处有A日本控制的卖国政权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政策的产物主要成员是国民党内的亲日派帮助日本侵略者奴役中国同胞A、 B、 C、 D、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巩固学习内容。三、提高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占领地区内,特别是华北和华中方面,由于徐州和汉口作战而兵团外调,移动频繁,造成后方兵力不足,只能保持点和线。前线方面也在扩大,以致到处配备薄弱。敌人乘此弱点,遂逐次企图扰乱我军后方 (日)崛场一雄日本对华战争指导史材料
15、二 中国事变因徐州陷落而使战局呈现一大进展,但前途仍很遥远。当前急务在于最有效地贯彻运用物质的统制,即排除万难,把振兴出口、增加生产、统制消费等有关政策彻底强化。 日本政府全国编制物质声明材料三 日军在当地独立生活的必要物质及属于物质动员范围之物质,特别是对地下埋藏资源,帝国对华要求数额应如数取得。 日本统帅部对华长期战争要领根据以上材料,结合1938年至1939年的战争态势,评述日本在军事和经济方面的困难局面及其侵略对策。战争态势:日军先后占领徐州、武汉等地,国民党正面战场失地千里,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日本困难:战线太长,抗日根据地威胁后方,战争物质供给不足。 日本对策:改变战略方针;实行物质统制,搜刮国内人民;加紧对沦陷区的掠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特别是文科班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解题能力。教学反思: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