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版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复习学案:第10章 第3节 随机事件的概率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69763 上传时间:2025-11-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复习学案:第10章 第3节 随机事件的概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版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复习学案:第10章 第3节 随机事件的概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版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复习学案:第10章 第3节 随机事件的概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版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复习学案:第10章 第3节 随机事件的概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版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复习学案:第10章 第3节 随机事件的概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2版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复习学案:第10章 第3节 随机事件的概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2版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复习学案:第10章 第3节 随机事件的概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2版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复习学案:第10章 第3节 随机事件的概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2版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复习学案:第10章 第3节 随机事件的概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22版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复习学案:第10章 第3节 随机事件的概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节随机事件的概率一、教材概念结论性质重现1样本点和样本空间随机试验E的每个可能的基本结果称为样本点,全体样本点的集合称为试验E的样本空间一般地,我们用表示样本空间,用表示样本点2概率与频率一般地,随着试验次数n的增大,频率偏离概率的幅度会缩小,即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会逐渐稳定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P(A)我们称频率的这个性质为频率的稳定性因此,我们可以用频率fn(A)来估计概率P(A)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是随机的,而概率是客观存在的确定的常数,但在大量随机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频率稳定在事件A发生的概率附近3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名称条件结论符号表示包含关系事

2、件A发生,事件B一定发生事件B包含事件A(或事件A包含于事件B)BA(或AB)相等关系BA且AB事件A与事件B相等AB并事件(或和事件)事件A与事件B至少有一个发生事件A与事件B的并事件(或和事件)AB(或AB)交事件(或积事件)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事件A与事件B的交事件(或积事件)AB(或AB)互斥事件事件A与事件B不能同时发生事件A与事件B互斥(或互不相容)AB互为对立事件A与事件B有且仅有一个发生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AB,AB4.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概率的取值范围:0P(A)1.(2)必然事件的概率P()1.(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0.(4)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P(AB

3、)P(A)P(B)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那么P(B)1P(A),P(A)1P(B)如果AB,那么P(A)P(B)设A,B是一个随机试验中的两个事件,我们有P(AB)P(A)P(B)P(AB)5事件的相关概念1随机事件A,B互斥与对立的区别与联系当随机事件A,B互斥时,不一定对立;当随机事件A,B对立时,一定互斥2从集合的角度理解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1)几个事件彼此互斥,是指由各个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的交集为空集(2)事件A的对立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是全集中由事件A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的补集二、基本技能思想活动体验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事件发生的频

4、率与概率是相同的()(2)随机事件和随机试验是一回事()(3)在大量重复试验中,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4)两个事件的和事件发生是指这两个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5)若A,B为互斥事件,则P(A)P(B)1.()(6)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2一个人打靶时连续射击两次,事件“至少有一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A至多有一次中靶B两次都中靶C只有一次中靶D两次都不中靶D解析:“至少有一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两次都不中靶”3将一枚硬币向上抛掷10次,其中“正面向上恰有5次”是()A必然事件 B随机事件 C不可能事件 D无法确定B解析:抛掷10次硬币正面向上的次数可能为010

5、,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正面向上5次是随机事件4把语文、数学、英语三本书随机分给甲、乙、丙三位同学,每人一本,记事件A为“甲分得语文书”,事件B为“乙分得数学书”,事件C为“丙分得英语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B是不可能事件 BABC是必然事件CA与B不是互斥事件 DB与C既是互斥事件也是对立事件C解析:事件A,事件B,事件C都是随机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故A,B两项错误;事件A,事件B可能同时发生,故事件A与事件B不是互斥事件,C项正确;事件B与事件C既不互斥,也不对立,D项错误故选C5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的频数如下表:分组10,20)20,30)30,40)40,50)

6、50,60)60,70)频数234542则样本数据落在区间10,40)的频率为0.45.6一个口袋内装有2个白球和3个黑球,则在先摸出1个白球后放回的条件下,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是_解析:先摸出1个白球后放回,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实质上就是第二次摸到白球的概率因为袋内装有2个白球和3个黑球,因此所求概率为.考点1随机事件的关系基础性(1)把红、黄、蓝、白4张纸牌随机地分发给甲、乙、丙、丁四人,每个人分得一张,事件“甲分得红牌”与“乙分得红牌”()A是对立事件 B是不可能事件C是互斥但不对立事件 D不是互斥事件C解析:显然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但两者可能同时不发生,因为红牌可以分给丙、丁两人

7、,综上,这两个事件为互斥但不对立事件(2)设条件甲:事件A与事件B是对立事件,结论乙:概率满足P(A)P(B)1,则甲是乙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A解析:若事件A与事件B是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再由概率的加法公式得P(A)P(B)1.投掷一枚硬币3次,满足P(A)P(B)1,但A,B不一定是对立事件如事件A:“至少出现一次正面”,事件B:“出现3次正面”,则P(A),P(B),满足P(A)P(B)1,但A,B不是对立事件判断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两种方法(1)定义法:判断互斥事件、对立事件一般用定义判断,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为互斥事件;两

8、个事件,若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则这两个事件为对立事件,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2)集合法:由各个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彼此的交集为空集,则事件互斥事件A的对立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是全集中由事件A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的补集1(2020菏泽一中高三月考)同时投掷两枚硬币一次,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A“至少有1枚正面朝上”与“2枚都是反面朝上”B“至少有1枚正面朝上”与“至少有1枚反面朝上”C“恰有1枚正面朝上”与“2枚都是正面朝上”D“至少有1枚反面朝上”与“2枚都是反面朝上”C解析:在A中,“至少有1枚正面朝上”与“2枚都是反面朝上”不能同时发生,且“至少有1枚正面朝上”不发生时,“

9、2枚都是反面朝上”一定发生,故A中的两个事件是对立事件;在B中,当两枚硬币恰好1枚正面朝上,1枚反面朝上时,“至少有1枚正面朝上”与“至少有1枚反面朝上”能同时发生,故B中的两个事件不是互斥事件;在C中,“恰有1枚正面朝上”与“2枚都是正面朝上”不能同时发生,且其中一个不发生时,另一个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故C中的两个事件是互斥而不对立事件;在D中,当2枚硬币同时反面朝上时,“至少有1枚反面朝上”与“2枚都是反面朝上”能同时发生,故D中的两个事件不是互斥事件故选C2口袋里装有6个形状相同的小球,其中红球1个,白球2个,黄球3个从中取出两个球,事件A“取出的两个球同色”,B“取出的两个球中至

10、少有一个黄球”,C“取出的两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白球”,D“取出的两个球不同色”,E“取出的两个球中至多有一个白球”下列判断中正确的序号为_A与D为对立事件;B与C是互斥事件;C与E是对立事件;P(CE)1;P(B)P(C)解析:显然A与D是对立事件,正确;当取出的两个球为一黄一白时,B与C都发生,不正确;当取出的两个球中恰有一个白球时,事件C与E都发生,不正确;CE为必然事件,P(CE)1,正确;P(B),P(C),不正确考点2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基础性如图,A地到火车站共有两条路径L1和L2,现随机抽取100位从A地到达火车站的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所用时间(分)1020203030404

11、0505060选择L1的人数612181212选择L2的人数0416164(1)试估计40分钟内不能赶到火车站的概率;(2)分别求通过路径L1和L2所用时间落在上表中各时间段内的频率;(3)现甲、乙两人分别有40分钟和50分钟时间用于赶往火车站,为了尽最大可能在允许的时间内赶到火车站,试通过计算说明,他们应如何选择各自的路径解:(1)由已知共调查了100人,其中40分钟内不能赶到火车站的有121216444(人),所以用频率估计相应的概率p0.44.(2)选择L1的有60人,选择L2的有40人,故由调查结果得频率为所用时间(分)10202030304040505060选择L1的频率0.10.2

12、0.30.20.2选择L2的频率00.10.40.40.1(3)设A1,A2分别表示甲选择L1和L2时,在40分钟内赶到火车站;B1,B2分别表示乙选择L1和L2时,在50分钟内赶到火车站由(2)知P(A1)0.10.20.30.6,P(A2)0.10.40.5.因为P(A1)P(A2),所以甲应选择L1.同理,P(B1)0.10.20.30.20.8,P(B2)0.10.40.40.9.因为P(B1)P(B2),所以乙应选择L2.1概率与频率的关系频率反映了一个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频率是随机的,而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值,通常用概率来反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时也用频率来作为随机事件概

13、率的估计值2随机事件概率的求法利用概率的统计定义求事件的概率,即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近于某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概率提醒:概率的定义是求一个事件概率的基本方法1在投掷一枚硬币的试验中,共投掷了100次,正面朝上的频数为51次,则正面朝上的频率为()A49 B0.5 C0.51 D0.49C解析:由题意,根据事件发生的频率的定义可知,“正面朝上”的频率为0.51.2(2020潍坊高三模拟)某学校共有教职工120人,对他们进行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的调查,其结果如下表:本科研究生合计35岁以下4030703550岁27134050岁以上8210现从该校教职工中任取1人,则下列结

14、论正确的是()A该校教职工具有本科学历的概率低于60%B该校教职工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概率超过50%C该校教职工的年龄在50岁以上的概率超过10%D该校教职工的年龄在35岁及以上且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概率超过10%D解析:对于选项A,该校教职工具有本科学历的概率p62.5%60%,故A错误;对于选项B,该校教职工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概率p37.5%50%,故B错误;对于选项C,该校教职工的年龄在50岁以上的概率p8.3%10%,故D正确故选D考点3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综合性经统计,在某储蓄所一个营业窗口排队的人数相应的概率如下:排队人数012345人及5人以上概率0.10.160.30.30.10.0

15、4求:(1)至多2人排队等候的概率;(2)至少3人排队等候的概率解:记“无人排队等候”为事件A,“1人排队等候”为事件B,“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C,“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D,“4人排队等候”为事件E,“5人及5人以上排队等候”为事件F,则事件A,B,C,D,E,F彼此互斥(1)记“至多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G,则GABC,所以P(G)P(ABC)P(A)P(B)P(C)0.10.160.30.56.(2)(方法一)记“至少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H,则HDEF,所以P(H)P(DEF)P(D)P(E)P(F)0.30.10.040.44.(方法二)记“至少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H,则其对立事件为事件G

16、,所以P(H)1P(G)0.44.求复杂互斥事件概率的两种方法(1)直接法:将所求事件分解为一些彼此互斥事件的和,运用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计算(2)间接法:先求此事件的对立事件,再用公式P(A)1P()求得,即运用逆向思维(正难则反),特别是“至多”“至少”型题目,用间接法就会较简便提醒:应用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一定要注意首先确定各个事件是否彼此互斥,然后出各事件发生的概率,再求和(或差)间接法体现了“正难则反”的思想方法1抛掷一个质地均匀的骰子的试验,事件A表示“小于5的偶数点出现”,事件B表示“小于5的点数出现”,则一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A B C DC解析:抛掷一个骰子的试验有6种等可能结果依题意P(A),P(B),所以P()1P(B)1.因为表示“出现5点或6点”的事件,所以事件A与互斥,从而P(A)P(A)P().2(2020重庆八中高三模拟)某高校数学学院安排4名研究生在开学日当天随机到三个不同的车站迎接新生,要求每个车站至少有一人,则其中小李和小明不在同一车站的概率为()A B C DC解析:4人到3个车站的方法总数为CA36,其中小李和小明在同一车站的方法数为A6.因此小李和小明在同一车站的概率是p,小李和小明不在同一车站的概率为p1p.故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