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红河州泸源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901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红河州泸源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省红河州泸源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省红河州泸源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省红河州泸源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省红河州泸源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云南省红河州泸源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云南省红河州泸源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云南省红河州泸源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云南省红河州泸源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云南省红河州泸源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泸源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双月考语 文 试 题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总分150分,用时150分钟。第I卷 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化遗产,是以现代社会生活作为参照物确定的概念。它更多的是指工业文明前的文明创造物,它正随着现代文明的深入发展而逐渐消亡。由此论之,工业文明历史浅近的国家,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的交合部更为广阔,中国即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随着20世纪后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商业市场与消费经济的迅

2、速崛起,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科技文明与商业文明急速转型,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急剧的变革,属于非物质遗产蛰伏地的旧有文化就成了最后的融冰。对现代都市文明来说,作为人类文化记忆的非物质遗产,是旧有生活方式的智慧结晶,是祖先留下的文化基因。我们需要保存住这些文化符号,以延续自己的民族血脉。然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却又是消灭这些文化符号的罪魁祸首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发展悖论。好在现代人类从教训中逐渐懂得了尊重传统的意义和价值。先于我国开始工业化的一些东方国家也先于我国瞩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早在5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无形文化财”的概念,韩国也较早开始了对无形文化的保护行动。1949年以来,中国人

3、有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观念并付诸行动,然而我们的理解和措施远不够全面和完善,加上“左”的干扰和扭曲,使得这项工作长期以来步履艰难。今天我们面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描述的典型化困难局面:“随着当今世界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形式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并受到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旅游业、工业化、农业区缩减、移民和环境恶化的影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和消解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例如作为传统戏曲大国,我国的剧种近30年来急剧萎缩,种类数量锐减,一半剧种专业剧团消失而只剩下业余演出,许多剧种唯余一脉香火,只剩下一个剧团,成为所谓的“天下唯一团”。中国宫廷乐庞大而完备的体系不复得见,反倒是

4、周边国家保有其吉光片羽的折光:世界第三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韩国宫廷宗庙祭祀乐,本是以中国宫廷仪式记载为基础而形成的完整演奏程序;越南宫廷雅乐也受到中国的明显影响。许多民间传统被冲击得残缺不全,无法聚合成为完整的文化空间,例如北京老天桥市场,原是一个著名的文化空间,首批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摩洛哥加玛广场,就与之十分相像:加玛广场是当地人聚集游艺的场所,就有说书、杂技、戏剧、舞蹈、耍蛇、吞火、算命、草药、纹身、布道、出售食品等这与我们所了解的老天桥市场如出一辙,但天桥却消亡了。韩国申报成功的江陵端午祭对中华端午节日仪式保存完好而又有许多衍生发展,使之文化空间的味道更加浓郁,而我国遍布全国各

5、地仍然呈活体状态的端午节习俗,除了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已经比较缺乏内涵。汉民族春节习俗从保存完整程度说,甚至可能出现大陆不如台湾、海内不如海外、中国本土不如外土中国城的情况。今天我国保存较完整的文化空间一般只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例如一些歌节之类,它们受到的时代冲击相对较小。传统文化加速消亡的结果是导致了它所寄托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审美理想的淡化与稀释,从而带来民族个性的变异和扭曲、民族特征的弱化和消亡,最终引起民族文化基因的改变。为世界各民族所特有的不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如果被一致的现代工业文化符号所取代,七彩的世界就会统一为灰色,人类文明就会陷落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在保持文

6、化多样性方面,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渊薮的中国,负有更大的历史责任。1、下列关于“文化遗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化遗产,是以现代社会生活作为参照物确定的概念,更多的是指工业文明前的 文明创造物,它是旧有生活方式的智慧结晶。B.对文化遗产理解的片面、保护措施的不完善以及“左”的干扰和扭曲,是我国文 化遗产保护工作长期以来步履艰难的重要原因。C.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审美理想的淡化与稀释,加速了文化遗产的消亡,最 终引起民族文化基因的改变,使人类文明万劫不复。D.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的文化基因,它正随着现代文明的深入发展而逐渐消亡,为 了延续民族血脉我们需要保存住这些

7、文化符号。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文化遗产面临的“典型化困难局面”表现的一项是 ( ) A. 作为传统戏曲大国,我国的剧种近30年来急剧萎缩,种类数量锐减,一半剧种专 业剧团消失而只剩下业余演出,许多剧种唯余一脉香火。B.相较于韩国申报成功的江陵端午祭,我国遍布全国各地仍然呈活体状态的端午节 习俗,除了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缺乏其他文化内涵。C.许多民间传统被冲击得残缺不全,无法聚合成为完整的文化空间;因受时代冲击 较小,较完整的文化空间一般只保存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D.一些周边国家保有我国古代文化吉光片羽的折光,例如韩国宫廷宗庙祭祀乐,本 是以中国宫廷仪式记载为基础而形成的完整演奏程序。3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工业文明历史浅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的交合部更为广阔,在保 持文化多样性方面,负有更大的历史责任。 B.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旅游业、工业化、农业区缩减、移民和环境恶化,影响 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增加了它消失的危险。 C.先于我国开始工业化的一些东方国家也先于我国瞩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经济发 展的结果不一定必然带来文化遗产的沦落。 D.从汉民族春节习俗保存的完整程度来看,大陆不如台湾、海内不如海外、本土不如 外土中国城,这些现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我

9、要去北京李全“我要去北京。”民工张二狗又一次凑在我前面说这句,但表情与以前没两样。我对他说,你想去就去吧,又何必在我面前唠唠叨叨呢?这是张二狗第N次对我说这句话。但他每一次说完后,又唉声叹气。他说他儿子才刚上小学,实在是走不开。张二狗说的是实情,早上要送孩子去学校,下午放学还得去接回来。况且,从我这座小城去趟北京十分不易,首先得去省城坐两天两夜的绿皮火车。单不说车费那么高,就是那回来的时间就要四天,这当然算的是坐火车的时间,还没算坐汽车的时间。如果把这四天都用来打工,每天可以赚几十块钱,四天就是好几百。张二狗在北京又没亲没故,去了也纯粹是玩。如此算来,去一趟北京,他的几个月工资就没了。这对于一

10、个一月不足2000块工资的民工来说,的确不划算,还有他儿子读书的费用虽不多,却比本地学生多了一份借读费。但张二狗仍然不死心,待他孩子上初中,又一次对我说,他要去北京。我有些好奇,问他去北京干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张二狗只是嘿嘿一笑,没回答我。这更引起我的好奇,虽然北京是首都,但路太堵。我每次去北京堵在路上的时间比玩的时间多。所以,我一直喜欢我所在的小城市。城市虽然不大,但交通不堵,四季还分明。这一年,张二狗的儿子上高三了,我所在的小城也有了直通北京的高铁。张二狗显得十分兴奋,又在我面前说他要去北京。我十分怀疑地看了他一眼,自然不相信他会真去北京。因为他说他要去北京这事,已有好些年头了,却从

11、没有实现过。北京是你想去就能去的吗?那是首都。我想打消他积极性,说,去北京要花很多钱的。你儿子正在读高三,马上就要考大学了,你舍得离开他?我说的是实话。虽然现在张二狗的工钱涨了,每天出工能挣到200多块钱,但也不是天天会有活干的。况且他儿子的成绩不是太理想,他咬紧牙,替儿子请了补课老师。加上他老婆刚从医院里出来,这一年挣的钱已经提前打“水漂”了。高铁通北京了。我就想试试高铁到北京是啥滋味。张二狗说这话,情绪特激动,还掏出香烟来猛吸了几口,直到不停地咳嗽起来,才扔下烟蒂,最后见我不说话,很不情愿地走开了。没走几步,他又回过头对我说,我这次说的是真的。那你就去吧。我想让张二狗快点离开我的房间。其实

12、,他去不去北京,真的与我无关。再说我已经去过无数次北京了,没有新鲜感。三天后,张二狗又一次来到我的房间里,掏出一包好香烟放在桌上,说,这是北京货。专门给你带回来的。我问,你去过北京啦?那还有假?张二狗说这话时,脸上有些僵硬的笑容。你就别骗我了。昨天前天,我都去过你们工地,与你们那里的老板谈合同的事。我看到你在那里干活呢。我说的是实话。你你真去了我的工地?张二狗说着,突然站了起来,拿去桌上的那包香烟头也不回地走出我家。我苦笑着,这张二狗真逗。但我一会儿就明白了他撒谎去过北京的原因。因为我的话,张二狗有好些日子都没来我家里玩。见了我也躲得远远的。我才想起伤了一个民工的心,有些过意不去。在他儿子去上

13、大学那天,特地封了个大红包托人送了过去,算是我对他的歉意吧。心想,只要他儿子大学毕业后,有了工作,他的压力减轻了,那时一定会有时间和精力,或者说有经济去北京了。四年后的一个早上,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竟然是中断多年联系的张二狗打来的。他说他正在北京天安门前看升旗。还说,他拍了刚刚升旗的视频已经传给我。又说,他下一站是八达岭,到时候再拍些照片传给我。我想对他说些什么,可话刚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静静地听他没完没了地说北京的那些事儿,却耽误了我看升旗,只好看他传过来的视频:在天安门前看升旗,确实是一件特惬意的事,特别是夏天的天安门,真美!看完视频,才发现因自己握手机的时间太长,手冻得有些麻了,赶

14、紧对着手哈了口热气。 ( 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期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 小说以“我要去北京”为题开始就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它既是主人公经常说的口头禅,同时又点明了本文的主要情节内容,全文紧紧围绕“我要去北京”这一中心事件展开。B. “我”因为揭穿了张二狗去过北京的谎言,张二狗“拿起桌上的那包香烟头也不回地走出我家”,并由此记恨“我”,四年没有与“我”见面,即使四年后再次与“我”联系,也是炫耀他去了北京。C. 小说情节设置颇具匠心,小说主人公张二狗执意要去北京,并且不惜两次造假“北上”,但两次被“我”看穿,情节在波澜起伏中展开,牢牢抓住

15、了读者,也在不断让人意外的情节中引发了读者对其寓意的思考。D. 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我”经常去玩的北京却是张二狗迟迟不能实现的梦想,突显了民工生活的艰辛不易,“我”面对张二狗的两次撒谎采取了采取了两种不同的反应,也反映了“我”对张二狗从不理解到理解的变化。5、小说中的张二狗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6、请简要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5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79 题。传奇女子林徽因柳已青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

16、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

17、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

18、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爱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

19、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20、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 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B、 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C、 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D、 林徽

21、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是她的美貌才华,而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8、 作者说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4分)9、 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请结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经历,谈谈她的具体表现。(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湜、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

22、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咸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

23、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选自宋史张咏史,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

24、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笞,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打人的脊部或臀腿的刑罚。B、 知府,也称太守,是中国古代的地方官职名,州府最高行政长官,唐宋时正式设立与知州平级的府级地方长官,称“知府事”C、 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解元;殿试取中后统称为进士,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称探花。D、 封建

25、社会实行食盐专卖制度,使其成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财政收入工具,这种制度始于春秋战国的齐国,几乎伴随封建社会整个发展过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B、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饯行。C、在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D、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13、将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5分)(2)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5分)(二

26、)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

27、成。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共5分)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1)荆轲刺秦王中通过宾客的穿戴来表现出送行气氛的句子是:“ , ”(2)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与“错误是正确的先导”这种观点意思接近的句子是“ ”(3)关雎中统摄全诗,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 ”第卷 表达题(80分)三、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个别民警认为工作时间饮点酒是小事一桩,就不以为然,结果因违反公安部颁布的“五条禁

28、令”而受到查处。B、 这篇文章写得太差,真是一篇不刊之论。C、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贺岁档期,全国将有70余部新片粉墨登场,市场硝烟四起,名导新人集结。D、 他读了青年作家郝景芳的获奖科幻小说北京折叠后,掩卷沉思,惊觉人生如梦,白云苍狗,因此不必执念太多,要学会放手。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提取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B、 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C、 在本月热播的几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还原出许多历史细节,让我们

29、深切感受到电影主创者直面人间惨剧的勇气。D、 当今已经很少人会有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一部文学经典从头到尾阅读一遍。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 , , 。 , , 。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体验A、 B、 C、 D、20、下面这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

30、正。(5分)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欣喜地告诉您:“新世纪中国”网站创办五周年了。让我们弹冠相庆吧!为纪念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贵网站从即日起到6月7日开展以“新世纪中国与我”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要求这五年来与网站共同成长的各位网友撰文投稿,恳请希望得到您的鼎力相助。对您的拙作,我们将聘请知名作家认真评选。(1)将 改为(2)将 改为(3)将 改为(4)将 改为(5)将 改为21、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四、作文。(60分)22、根据下列材料写作一篇记叙文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

31、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要求:立意自定。写记叙文 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20182019学年高一上第二次双月考语文参考答案1、C 因果倒置,据尾段首句可知,“民族精神、民族审美理想的淡化与稀释”是文化遗产消亡的结果,而非原因。(3分)2、D 答非所问,“一些周边国家保有我国古代文化吉光片羽的折光”不是我国文化遗产面临的“典型化困难局面”的具体表现。(3分)3、D 混淆时态,据第3段

32、结尾两句可知,“大陆不如台湾、海内不如海外、中国本土不如外土中国城”是“可能”出现的情况,不是“现状”。(3分)4、B 内容理解有误,张二狗“头也不回地走出我家”是因为谎言被揭穿而自尊心受到伤害,四年没有相见是因为丢了面子,不好意思再见“我”,不是因为“记恨我”。(3分)5、一个出卖劳力,生活拮据且负担很重,但又渴望得到他人尊重的外地民工形象;关爱家人胜过爱自己的好丈夫好父亲:为了儿子的学业和妻子的健康,他一次又一次放弃了去北京的打算;太过于看重面子而略显虚伪:他常常在别人面前提起自己要去北京的想法,因此而编造了自己“两次北上”的假象。(每点2分,回答其中任意两点均可,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给分)6

33、、“我”是小说的线索,串联起了整个故事情节,使情节集中紧凑;情节上,“我”一开始对张二狗“北京梦”的冷漠无视,推动了张二狗“两度北上”的情节发展;以“我”的视角叙述故事,“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人物塑造上,“我”对张二狗的冷漠甚至看不起,映衬出了张二狗自尊并渴望得到他人尊重的人物形象;主旨表达上,从不留情面的揭穿到默默守护张二狗卑微的梦想,“我”重新找回了人性温暖的一面,深化了小说主题。(回答其中任意三点均可,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给分)7、B、D 作者并没有贬低张爱玲的意思,只是在林徽因和张爱玲之间她更喜欢林而已;D项中偷换原文概念了,原文最后一段的原话是“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

34、,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说明这两方面都是她让人敬慕的地方。(每个选项2分)8、她的光辉成就: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集于一身,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她致力于建筑事业,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的巨大凝聚力: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她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每点2分,回答其中任意两点均可,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给分)9、“花”指少女时代跟着父母游历欧洲的林徽因,“树”指为人母之后成熟坚强的林徽因;

35、年轻时候的林徽因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像花朵一样有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作为母亲的林徽因以多病之身操持着大家庭的事务,和梁思成辗转各地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里贫病交加却坚毅地开始撰写两部建筑学著作,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了,可是她又活了10年。(每点2分,回答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给分)10、B 做题时抓住主语“正”“民”“咏”,并找谓语动词来帮助断句。(3分)11、C 乡试第一名应为“解元”,贡试第一名应为“会元”。(3分)12、C “建议此后都减轻刑罚”与原文矛盾,原文是“俟秋成,当仍旧法”。(3分)13、(1)如

36、果(他们)不靠(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一旦纷纷聚集做盗贼,那危害就大了。(“苟”、“蜂聚”、“自活”各占1分,大意2分)(2)傅先生是天下(闻名)的贤士,我尚且不能和他做朋友,你是什么人,怎敢直呼其名!(“尚”、“为友”、“名”各占1分,大意2分)14、B、E “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错,第三句重点表现考生们纪律性强,考风正,没有一点喧闹嘈杂的声音。E项中说自己老病,精神不济,阅卷、挑选人才之事要拜托同仁,是谦逊之辞。15、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每点2分,回答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给分)16、(1)太子

37、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人恒过然后能改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17、D18、D A项中“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有歧义;B项中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前面两个“能否”改为“能”;C项“在中”掩盖句子主语,应该删去。19、C 对应横线前面的内容“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可以知道应该在前,应该在前,这样可以排除A、D两项。句中“这三者”就是指横线前面的“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应放在第一位,这样可排除B项。20、将“弹冠相庆”改为“共同祝贺”;将“贵网站”改为“本网站”;将“要求”改为“诚邀”;将“恳请”改为“恳切”;将“拙作”改为“大作”。21、画面中心是椭圆形的地球,画面右侧是一只手正在拒绝和防止来自外部的污染,保护三只鱼,寓意保护水环境,表达了人类保护地球水环境的决心。22、千万种声音中,能触动内心世界的,必定是使我感受最深的声音。捕捉材料中信息(关键词)的限制:审题的关键词是“真正牵动内心深处的声音”,“声音”引入文章要表达的对象,“牵动”是一个感受的过程;而“牵动你内心你深处”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是需要突出的 主旨。“声音”可以使自然的,可以是社会的,也可以是生活的或艺术的等等。文章重在表达牵动的过程:即为什么牵动,怎样牵动。整篇文章应表达对声音的怀想、由衷赞美等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