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试考能大提升4遗传的分子基础及基本规律常考易错全清零易错点1 混淆“等位基因”分离与“相同基因”分离点拨(1)等位基因的分离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二者同时发生在M后期,如图1中A与a分离、B与b分离,同时A与b(a与B)组合。图1(2)相同基因的分离随染色单体分开而分离一条染色体上复制而来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具有相同的基因,相同的基因随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该过程发生在M 后期,如图2中A与A分离,b与b分离(a与a或B与B分离)。图2特别提
2、醒 图1中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相同基因,但这种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不同于图2中因复制产生的相同基因。易错点2 针对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存在两个“极端误区”误认为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其性状均与性别无关即与常染色体遗传无区别;误认为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其性状一定有性别差异点拨 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等位基因,若显隐性基因均可存在于X或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其遗传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遗传相同,性状是否与性别关联,则 需 要 具 体 问 题 具 体 分 析。与 性 别 关 联 的 如XaXaXaYAXaXa(隐性性状)、XaYA(显性性状),与性别不关联的如XA
3、XaXaYaXAXa(显性性状)、XaXa(隐性性状)、XAYa(显性性状)、XaYa(隐性性状)。易错点3 不能全面“捕获”题干或系谱图旁边的“图外信息”而失分点拨 遗传系谱图类试题是高考中的常考内容,随着考查次数的增多,这类试题也在不断地求变求新,在信息的呈现方式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在题干中增加一些在遗传系谱图中难以表现的信息,例如“某个体是(或不是)某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家庭的其他成员均无此病”“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同卵双生(或异卵双生)”等。这些信息对解题往往具有至关重要的限制或提示性作用,因此在关注遗传图解的同时一定要细读题干中的文字信息。在遗传系谱图中增加
4、一些新的图解符号,例如等。这些图解符号所代表的生物学意义往往是解题的重要信息。虽然一般不需要去记忆这些特殊的符号及其意义,但在解题时必须要看清试题对这些符号的说明,并充分考虑和利用这些符号信息。易错点4 不能准确界定概率求解范围而失分点拨(1)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在解概率计算题时,需要注意所求对象是在哪一个范围内所占的比例。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性别本身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病名
5、在前、性别在后,则从全部后代中找出患病男(女),即可求得患病男(女)的概率。因性别已随性状考虑在内,故无需再乘以12;若性别在前、病名在后,求概率问题时只考虑相应性别中的发病情况,如男孩患病则是指所有男孩中患病的男孩占的比例。易错点5 将体内转化实验简单地说成“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致死点拨 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时,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结果在S型细菌DNA的控制下,R型细菌体内的化学成分合成了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从而组装成了具有毒性的S型细菌。易错点6 误认为加热杀死的S型菌可使所有R菌实现转化点拨 并非所有的R型细菌都转化为S型细菌,事实上,真正实现转化的效率较
6、低转化受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因素影响,因此只有少部分R型细菌被转化为S型细菌。易错点7 未明确“标记”对象与实验结果的对应关系点拨(1)若用32P和35S标记病毒而宿主细胞未被标记,相当于间接地将核酸和蛋白质分开,只在子代病毒的核酸中有32P标记。(2)若用32P和35S标记宿主细胞而病毒未被标记,则在子代病毒的核酸和外壳中均有标记元素。(3)若用C、H、O、N等标记病毒而宿主细胞未被标记,则只在子代病毒的核酸中有标记元素。(4)若用C、H、O、N等标记宿主细胞而病毒未被标记,则在子代病毒的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找到标记元素。易错点8 误认为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翻译的
7、场所主要在核糖体点拨 由于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其次存在于叶绿体、线粒体中,故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其次在线粒体、叶绿体中,然而,核糖体却是翻译的唯一(而不是主要)场所。易错点9 错误地将下图中的多条肽链看作氨基酸序列不同点拨 翻译过程中,可发生同一mRNA分子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的状况,由于不同核糖体均沿同一mRNA分子移动,密码子阅读顺序相同,故所产生的多肽链氨基酸序列应相同。易错点10 误认为DNA转录产物都是mRNA,并认为反密码子决定氨基酸点拨 RNA分三类即mRNA、tRNA、rRNA,它们都是由DNA转录形成的。由于反密码子的一端携带氨基酸,所以容易误解为反密码子决定氨基
8、酸。其实tRNA只是运输工具,运到核糖体中的氨基酸按照何种顺序排列,是由mRNA上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决定的。核心知识再强化1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剖析(1)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发生分离的基因:位于上的(D与d)分离时间:后期如图中时期分离原因:随分开而分离分离去向:分别进入两个细胞中进而进入配子中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次级精母(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以两对等位基因为例)发生自由组合的基因:位于上的基因。自由组合时间:。组合原因:随分开、分离,如图中;随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如图中。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9、等2伴性遗传核心要点再回眸(1)基因在、1、2任何区段上都与相联系,有别于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如区段中XaXaXaYA及XaXaXAYa组合)(2)图示2区段基因遗传表现为“限雄”遗传,即伴Y遗传。(3)图示1区段基因遗传为伴X遗传,具“”特点,且只有在XX型个体中才会存在等位基因。性别交叉遗传3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归纳(1)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S型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但未证明该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2)艾弗里实验:不仅证明了S型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还证明了蛋白质、多糖等不起遗传作用。(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该实验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4对DNA分子结构的再认识(1)每条脱氧核苷酸链上都只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因此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因。(2)在脱氧核苷酸链中,与一个磷酸基团相连接的一般有两个脱氧核糖,同样与脱氧核糖连接的一般也有两个磷酸基团。(3)DNA合成时,含n个脱氧核苷酸对的DNA,形成DNA双链时可形成(n1)2个水分子,分子量因此减小(n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