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鉴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冰鉴缶的使用A. 体现了战国时期严格的宗法制度B. 说明青铜铸造工艺开始成熟C. 展示出贵族的日常礼仪规范D. 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体现的是当时贵族的日常行为规范,C正确;材料未涉及宗法血缘关系,A排除;B与材料无关,排除;军功爵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D排除。故选C。2. 秦汉代发行铸币基本
2、情况如下表。 发行时间 名称 重量 币面文字 是否垄断发行 自秦延续 秦半两 半两 半两 否 文帝五年(前175年) 四铢钱 四铢 半两 否 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 三铢钱 三铢 三铢 不准私铸 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 郡国五铢 五铢 五铢 由郡国垄断 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 赤侧五铢 五铢 五铢(带红色镶边) 由中央垄断 表中铸币变化反映出()A. 汉承秦制,但有损益B. 王国问题的日趋严重C. 经济集权主义的发展D. 古代铸币制度的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国古代货币从不垄断发行到汉武帝时期由中央垄断,说明汉代经济管控能力逐渐增强,经济集权主义的发展,C正确;从秦朝不
3、垄断发行到汉武帝时期由中央垄断,没有汉承秦制的关系,排除A;汉朝中央垄断铸币权,说明加强对王国的控制,有利于解决王国问题,排除B;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央对铸币权管控,没有体现古代铸币制度的完善,排除D。3. 唐初凡“食实封”的贵族由国家按照实封户数把客户拨给封主,租调由封主自行征收。但开元年间规定,封主应得的租调由政府统一收齐后送往京师,封主再行到京领取,不准自己到封地催征,凡子孙承袭者,封户递减十分之二。这种变化表明A. 均田制已经无法维持B. 打击了地方贵族的势力C. 中央与地方矛盾加剧D. 减轻了农民的租税负担【答案】B【解析】【详解】唐代开元年间规定,“食实封”的贵族不准自己到封地催征,必
4、须由政府统一收齐后,封主再行到京领取,子孙承袭封地的,封户递减十分之二。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政府在逐步削弱受封贵族权利的措施,这打击了地方贵族的势力,故B正确;材料不能得出均田制已经无法维持,故A错误;材料主旨未强调中央与地方矛盾加剧,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减轻农民的租税负担,故D错误。4. 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改编白蛇传时,不仅将唐宋传奇中恐怖的神怪故事变为反对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许仙的身份也由官宦之子变成了“生药铺”主管。市井小民成为新文学的主角,这在明代文学中屡见不鲜。上述变化反映了明代A. 重农轻商观念根本改变B. 市民阶层兴起瓦解了传统伦理C. 经济发展改变等级秩序D.
5、工商业发展壮大新兴社会群体【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反对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变成了生药铺主管”“市井小民成为新文学的主角”等信息可得出,明清小说的发展及内容的变化都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反映了新兴社会群体的诉求,故D项正确;“根本改变”错误,排除A;传统伦理没有瓦解,排除B;等级秩序没有改变,排除C。5. 鸦片战争前,制约英军航行作战的关键是其对中国沿海缺乏地理认知。为此,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中国沿海展开大范围水文调查,而这一行为并没有受到清军的干扰。这说明A. 清政府缺乏近代海权观念B. 清政府盲目自信C. 英军的武器装备先进D. 中英军事实力悬殊【答案】A【解析】【详解】根
6、据“而这一行为并没有受到清军的干扰”可以看出,在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并没有意识到海权的重要性,从而丧失了制约英军的机会,故A项正确;材料与盲目自信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到武器,排除C;材料没有对中英双方的装备进行比对,排除D。6. 袁世凯在谋划帝制时所操弄的各种团体请愿和地方请愿,都意在营造多数之相,使洪宪皇帝在外观上更像是一个被选举出来的皇帝;继起的宣统复辟也以“虚君共和”为宗旨。这说明当时A. 帝制复辟具有一定的宪政色彩B. 传统纲常伦教的统治地位动摇C. 社会观念受革命影响渐次嬗变D. 君主立宪政体更合乎民众需求【答案】C【解析】【详解】袁世凯、张勋之流要复辟帝制也不得不借助“民主共
7、和”的名义或形式,说明当时老百姓的思想较革命前一定是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恰恰反映了辛亥革命虽然最终失败,但其所标榜的民主共和的思想价值毕竟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推动了人们社会观念的逐渐变迁、解放,故选C;A项未触及实质层面,错误;当时思想观念有一定程度的解放,但传统纲常礼教统治地位的动摇还要待更深层次的社会运动(新文化运动)推动,B项错误;D项是对“虚君共和”信息的错误解读。7.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做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
8、价相对较高A. 苏俄的余粮收集制B.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C. 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体现了传统小农即个体家庭在经济活动中有进取精神,能适度运用资源这一特点,C项正确;苏俄的余粮收集制,强制征集农民的剩余粮食,不能调动小农生产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A项错误;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用行政手段将小农组织起来,没有调动个体农民在经济活动中的进取精神,B项错误;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将个体小农组织起来,实行集体劳动,D项错误。8.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
9、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A. 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 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答案】B【解析】【详解】所谓的“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材料中给出的解释是“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结合所学知识冷战时期中国利用地缘政治开展对话的有中美关系和中苏关系,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有体现出“冷战”的特点;C选项与材料无关;材料与不结盟政策
10、无关,D选项排除。9. 古雅典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在乞援女一剧中,借逃婚到雅典的女性外邦人之口写道:“我们成为这片土地上的外邦人,自由并且受到保护,没有男人的暴力。任何居民或者外来人都不能囚禁我们。如果有人对我们使用暴力,任何不救助的庇护者(雅典公民)将被剥夺政治权利并被公众流放。”这可以反映当时雅典外邦人A. 享有法律豁免等专属特权B. 与雅典公民政治权利平等C. 女性的政治地位普遍较高D. 人身自由受到法律的保护【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我们成为这片土地上的外邦人,自由并且受到保护任何居民或者外来人都不能囚禁我们”可知,当时雅典外邦人人身自由受到法律的保护,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法
11、律豁免等专属特权的信息,排除A;当时雅典外邦人没有公民权,不可能与雅典公民政治权利平等,排除B;当时雅典,妇女没有公民权,政治地位不高,排除C。【点睛】10.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的自由分为两种:自然自由和社会自由。人类必然要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而自然自由在社会状态下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政治自由,政治自由的政治状态为人类最完美的状态。据此,卢梭意在说明A. 政治自由的内涵及其重要性B. 人民主权利于实现政治自由C. 确立民主政治需推翻君主制D. 社会契约论是启蒙思想核心【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政治自由的政治状态为人类最完美的状态”可知,卢梭意在说明政治自由的内涵及其
12、重要性,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人民主权、推翻君主制的信息,排除BC;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社会契约论,并且启蒙思想的核心是理性主义,排除D。【点睛】11. 下表为1871、1891、1911和1931年部分国家钢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其中,乙国是 国家年份甲乙丙丁18717425186341891396723527632081911240561501938376566193126362826978165286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表格中乙国在1911年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钢产量较多,仅次于美国,与德国的情况相符,C项正确;英国在1871年
1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钢产量最多,居世界首位,但在1911年后落后于美德等国,与表中的丁国相符,A项错误;法国在1911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钢产量低于美德英等国,与表中的丙国一致,B项错误;1911年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美国,是世界钢产量最多的国家,与表中的甲国情况一致,D项不符合题意。12. 一五计划完成后,苏联基本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参与集体农庄农户已占65%,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播种面积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83%,社会主义工业已占全国工业的99%,成了工业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领导力量。由此可知,一五计划期间苏联A. 工农业获得了均衡发展B. 无产阶级政权得到巩固C.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D.
14、 计划体制制约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社会主义工业已占全国工业的99%,成了工业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领导力量”可知,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对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有利于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期间,苏联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工农业没有均衡发展,故A项错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材料无从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计划体制制约经济发展不是材料主旨内容,并且不符合一五计划时期史实,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的宅地法规定:凡年满21岁的美国公民或符
15、合入籍规定申请加入美国国籍的外国人,缴纳10美元登记费即可领有西部160英亩的土地作为“份地”,耕种5年后即归其所有。法案大大激发了东部贫民、南部“解放黑奴”、欧洲新移民西进的热情。截止1875年,西部各州共吸纳人口400多万人,其中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爱尔兰的移民高达100多万。为开垦土地、开发矿山、修筑铁路,许多当地印第安人遭到驱逐、屠杀,被迫迁至荒凉偏僻的“保留地”。摘編自田雨近代美国西进拓荒运动的遗产材料二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党中央提出“西进新疆、安边固疆”的号召,要求驻疆部队积极拓荒生产。1950年, 进疆部队垦荒5万多公顷,实现粮食大部分自给、食油蔬萊全部自给。1954
16、 年10月,中央政府命令驻新疆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其使命是劳武结合、电垦戍边。此后,全国.各地大批复转军人和科技人员“西进新疆”, 加入兵团行列。兵团遵循“不与民争利”的原则,保护维吾尔族同胞利益,他们向沙漠要良田,在戈壁建新城。1962 年,初步建成2000多公里长的边境沿线林业带。1966 年,兵团总人口达到148.54万,拥有农牧团场158个。摘编自兰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西进拓荒”与中国“西进新疆”的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西进新疆”的重大意义。【答案
17、】(1)同:政府推动;大规模人口迁移,促进西部开发。异:美国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中国以巩固边疆为核心;美国既有本国公民也有申请入籍的外国移民,中国以复转军人和科技人才为主;美国采取立法手段推动,中国通过中央政府命令实施;美国抢占印第安人土地,实行上地私有,中国建立集体农牧场垦荒;美国带有种族歧视色彩,中国突出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2)意义:巩固边防,增强民族认同,维护国家统一;促进边疆开发,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发展了中国传统屯垦成边的边疆治理模式。【解析】【详解】(1)“相同”,根据材料一“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的宅地法截止1875年,西部各州共吸纳人口400多万人,其中来自德国、法国、
18、意大利、爱尔兰的移民高达100多万”、 材料二信息“党中央提出西进新疆、安边固疆的号召,要求驻疆部队积极拓荒生产1966 年,兵团总人口达到148.54万,拥有农牧团场158个”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推动、大规模人口迁移等角度分析相同点。“不同点”,依据材料一信息“缴纳10美元登记费即可领有西部160英亩的土地作为份地”、材料二信息“西进新疆、安边固疆”得出:美国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中国以巩固边疆为核心;依据材料一信息“凡年满21岁的美国公民或符合入籍规定申请加入美国国籍的外国人”、材料二信息“全国各地大批复转军人和科技人员”得出:美国既有本国公民也有申请入籍的外国移民,中国以复转军人和科技人
19、才为主;依据材料一信息“林肯政府颁布的宅地法规定”、材料二信息“中央政府命令驻新疆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集体就地转业”得出:美国采取立法手段推动,中国通过中央政府命令实施;依据材料一信息“许多当地印第安人遭到驱逐、屠杀,被迫迁至荒凉偏僻的保留地”、材料二信息“保护维吾尔族同胞利益,他们向沙漠要良田,在戈壁建新城”得出:美国抢占印第安人土地,实行上地私有,中国建立集体农牧场垦荒;依据所学知识从美国带有种族歧视色彩,中国突出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等角度补充。(2)“重大意义”,根据材料信息“进疆部队垦荒5万多公顷,实现粮食大部分自给、食油蔬萊全部自给劳武结合、屯垦戍边保护维吾尔族同胞利益在戈壁建新
20、城初步建成2000多公里长的边境沿线林业带拥有农牧团场158个”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巩固边防,增强民族认同,维护国家统一;促进边疆开发,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发展了中国传统屯垦成边的边疆治理模式等角度分析。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 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布局 图2 中国近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比较图1和图2,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观点:中国古代城市与近代城市功能不同说明:古代城市主要是政治军事功能,图1主要有衙署、武庙、军营、城墙、护城河等。近代城市主要是经济生活功能,图2主要有工业居住混合区、商埠区与居民生活的老
21、城区和新市区。结论:随着历史的发展,古近代城市的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示例二观点:中国古代城市与近代城市城建思想不同。说明:古代城市主要体现统治(镇压)性与秩序性。图1主要有官署、武庙、军营、城墙与护城河,体现了统治力与镇压性;而官府居中,布局方正,街巷井然,则体现了秩序性。近代城市主要体现商业化与世俗化。图2有很大的商埠区,有主要是市民居住并包含商业中心的老城区与新市区,以及向城外延伸的工业居住混合区,主要体现了城市浓郁的近代商业气息和市民世俗生活特点。结论:随着历史的发展,古近代城建思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示例三观点:中国古代城市和近代城市的文化元素不同。说明:古代城市文化体现单一中国传统文化
22、元素。图1设有城墙,体现出集权政治下保守封闭的“围墙”文化;建有神庙,体现神权与皇权的结合;深沟高墙,布兵重重,注重防卫,体现专制政治的镇压力。皆为单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近代城市体现中西混合的文化元素,且西方文化元素越来越强化。图2既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老城区,又有引入西方工业的工业居住混合区,建有西式新中心的商埠区,并修有西式铁路,大量地引入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文化中西交融,多元并举。结论:随着历史的发展,古近代城市文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示例四观点:中国古代城市和近代城市的交通条件不同。说明:中国古代,由于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低,交通依赖自然条件,城市主要依靠河运与陆上驿道(官道
23、)。进入近代,由于西方科技和工业文明引入,城市交通除传统的河运外,越来越依靠走电车、汽车的马路与走火车的铁路。结论:随着历史的发展,古近代城市交通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解析】【详解】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材料主要描述的是中国古代、近代的城市布局和城市化进程。因此在阅读材料后可对二者进行比较得出中国古代城市与近代城市功能不同这一观点。论述时可概括得出古代城市主要是政治军事功能,图1主要有衙署、武庙、军营、城墙、护城河等。近代城市主要是经济生活功能,图2主要有工业居住混合区、商埠区与居民生活的老城区和新市区。最后得出结论:随着历史的发展,古近代城市的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它观点言之有理亦可。15.
24、材料 1901年1月,清政府发布了筹办“新政”的上谕,并陆续颁布了整顿吏治、废除科举、派遣留学生、办理警务等法令,从而拉开了警政建设的序幕。1902年5月,袁世凯参照外国的办法,在保定创设警务总局一所、分局五所,挑选五百巡警分布城厢内外,直隶的警政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同年,袁世凯在天津设立巡警学堂,聘请洋人充当教员,并编译外国有关警务书籍,教授警务知识,令各局巡警学习。次年,将保定巡警学堂并归天津,改称北洋巡警学堂,培养巡警官弁。其后又增添河巡、马巡、暗巡和消防队等,把警察制度推广到各府、县及铁路,在全省建立起警察网。袁世凯的首创被清政府当做经验推广到全国,广西、福建、上海、浙江等地纷纷仿效
25、。警察制度成为国家机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摘编自侯宜杰袁世凯传(1)根据材料,概括袁世凯建立警察制度的措施。(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清末警察制度创立的影响。【答案】(1)措施:合理借鉴西法,首创警察制度;设立巡警学堂,培养专门人才;聘请洋人教员,编译专业书籍;完善体制,裁并机构;完备警种,功能齐全。(2)影响:有利于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有利于改善地方的社会治安状况;在消防方面也发挥了一定的功能;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中“袁世凯参照外国的办法,在保定创设警务总局一所、分局五所,直隶的警政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袁世凯在天津设立巡警学堂并编译外国有关警务
26、书籍”、“将保定巡警学堂并归天津把警察制度推广到各府、县及铁路,在全省建立起警察网。”等信息可概括得出袁世凯建立警察制度的措施。(2)依据材料中“其后又增添河巡、马巡、暗巡和消防队等,把警察制度推广到各府、县及铁路,在全省建立起警察网。”信息结合所学从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改善地方的社会治安状况、消防功能、加速中国近代化进程等方面简析清末警察制度创立的影响。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25-1926年,德国关税提高了29%,法国提高了38%0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将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提高关税,全部关税的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对此,
27、法国对进口美国小汽车增税60%,英国于1930年制定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织品增税50%。德国又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的关税。1933年6月,64个国家的代表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由于与会的主要国家采取转嫁危机的利己主义立场,这次会议无果而终。摘编白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现代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政策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政策的影响。【答案】(1)不断提高关税税率,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实行报复性关税政策;缺乏国际协调,具有单边主义特点等。(2)动摇了自由贸易体系的坚持;加深了
28、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恶化了世界贸易和经济形势;加重了世界的政治危机和战争风险等。【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中“德国关税提高了29%,法国提高了38%”“美国从33%提高到40%”“法国对进口美国小汽车增税60%,英国增税50%”并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各个国家纷纷提高关税税率,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各国实行关税壁垒;根据材料中“64个国家的代表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由于与会的主要国家采取转嫁危机的利己主义立场,这次会议无果而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世界贸易体系(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尚未确立,世界经济缺乏贸易协调机制,这是明显的单边主义特点。(2)材料中信息反映了西方国
29、家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会动摇自第一次工业革命来的自由贸易体系;各国纷纷提高关税,修筑贸易壁垒,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恶化了世界贸易和经济形势;加重了世界的政治危机和战争风险。17. 材料 西蒙玻利瓦尔(17831830年)出生于委内瑞拉的一个白人贵族家庭。他少年时代接受了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洗礼,青年时代就参加祖国独立解放事业。他认为应该解放黑人奴隶,给印第安人以平等权利,用法律来改变社会的不平等。他虽然崇奉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但又认为绝对的民主自由和联邦制都不利于.水新生共和国的巩固。他设计了一套介于传统的君主制和欧美共和制之间的政治体制。他设想只有新独立的拉丁美洲“各国
30、的大联合,组成足以与欧洲抗衡的均势力量,最才是不可摧毁的。”玻利瓦尔为争取在美洲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争取新国家数造繁荣和进步、争取被压迫群众的生存权和受教育权、争取社会改革付出了毕生的经历。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独立战争的经验被拉美和整个第三世界人民当作反对现代殖民主义斗争的宝贵遗产。摘自罗荣渠美洲史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初拉美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玻利瓦尔对拉美的历史贡献。【答案】(1)北美独立战争的鼓舞;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西班牙殖民霸主地位的衰落。玻利瓦尔的个人作用。(2)推动拉美地区政治民主化进程;传播欧洲启蒙思想;促进拉美地区经济发展和水平文化提高(或社会进步);鼓舞了拉美民众的反殖民主义斗争。【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接受了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洗礼玻利瓦尔为争取在美洲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争取新国家数造繁荣和进步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独立战争的经验”结合所学从美国独立影响、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原有殖民统治衰落及玻利瓦尔个人因素进行回答。(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从政治、思想、经济及社会生活、反殖民斗争进行阐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