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历史(安徽专用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单元知识归纳与教材扩展拾遗:第4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1与对外关系.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795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历史(安徽专用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单元知识归纳与教材扩展拾遗:第4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1与对外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历史(安徽专用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单元知识归纳与教材扩展拾遗:第4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1与对外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历史(安徽专用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单元知识归纳与教材扩展拾遗:第4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1与对外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历史(安徽专用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单元知识归纳与教材扩展拾遗:第4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1与对外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单元知识归纳与教材扩展拾遗 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时间表现原因认识初步形成1949年新中国成立北平新政协召开,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团结建国(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2)社会主义建设是崭新的事业,需要在探索中发展完善(3)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警惕右,更要防止“左”构建完成新中国成立60年代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严重破坏“文革”

2、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左”倾错误恶性发展发展完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加强基层民主选举改革开放的进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民主法制日益完善二、新中国外交的阶段特征和四次调整1阶段特征阶段特点国际形势成就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1)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2)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3)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巩固了新生政权,有利于维护民族独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美国的孤立政策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1)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守势(2)苏联陈兵边境,中苏关系恶化(3

3、)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第三世界崛起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国同西方更多国家建交改革开放以后不结盟政策(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2)两极格局逐步瓦解(3)第三世界发展壮大(1)与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2)加入世贸组织(3)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4)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四次调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和主线,是新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体现。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大体上经历了四次:(1)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一边倒”转变为“睦邻友好”、发展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具体体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

4、同存异”的方针。(2)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积极缓和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建立外交关系,打开外交新局面,具体体现为与日、美建交。(3)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的四项原则,发展与其他国家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是经济合作和周边良好环境的创设,突出的事件有:加入经济区域集团、加入世贸组织、建立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大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关注邻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动向等。(4)第四次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和国际格局多极化、民主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由努力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发展为积极谋求国际秩序的重大发展,具体体

5、现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这是中国外交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是中国外交领域一个新的理论平台。表明中国要完全成为国际社会的成员,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与世界融合,已成为国际体系的维护者、建设者和改革者。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新课标各版本教材都是按专题编排,每个时期都是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分别讲述,体现专题综合的特点。通过学习发现,专题知识政治、经济、文化分模块讲解,割裂了同一时期的总体特征,因此补遗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严峻形势,把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对复习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颇有益处。一、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严峻形势1政治上,人民新政权刚刚诞生,各种反动势力还

6、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美帝国主义在国际上采取孤立中国的政策。2经济上,国民党政府留下的是一个贫穷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3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还没有结束,国民党上百万军队在西南、华南诸地负隅顽抗。美帝国主义不仅在军事上企图包围中国,还在1950年夏天悍然发动了朝鲜战争。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过渡时期的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段时间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不仅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还要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1)民主革命的任务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代理人官僚资本主义新中国在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斗争中,有许多斗争就是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主要有:

7、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没收官僚资本、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等,都具有肃清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残余的性质,属于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2)社会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任务是:在政治上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在经济上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建设(1)新中国成立和民主政治建设:建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制度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法制建设: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8、和社会主义原则,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外交奠定基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重大外交活动:195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3)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1952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1953年,党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同时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4)科技、教育与文化成就:科技方面:1949年成立中国科学院,1956年国务院编制了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教育方面:广泛开展面向工农与工农子女

9、的识字教育,1957年确立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文艺方面: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5)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附:新中国的历史时期划分历史分期历史年代时段特点过渡时期恢复时期19491952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改造时期19531956三大改造十年曲折发展19561966曲折发展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严重破坏二年徘徊时期19761978停滞不前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