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787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铁路(火车的变化)(一)铁路的延伸170年代,外国人在中国修淞沪铁路,一年载客超15万人次,但是后被清政府强制拆除2、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3、1909年,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这是中国自主设计的第一条铁路4、辛亥革命前,奠定了近代中国铁路的基本格局 5、民国后,铁路发展进程缓慢6、20世纪50、60年代,修建宝成、兰新等铁路 7、九五年末,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二)火车机车的变化:蒸汽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随着机车的发展变化,火车亦在提速(1997年,我国已经完成了六次大提速)二、公路(汽车)

2、1、20世纪初,上海出现了汽车,不久,天津、上海等城市出现有轨电车。2、民国期间,修筑了一些公路,但是由于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再加上对外依赖性强,所以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直到1949年,人们出行多依赖于人力车、畜力车或自行车)3、新中国成立后,汽车制造和密集的公路网陆续建立。(20世纪末,我国跻身于世界十强之列)4、20世纪90年代,家用汽车数量增多。三、水运(轮船)1、鸦片战争后,列强控制了中国的水上运输。19世纪70年代初期,轮船招商局创办,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标志着中国近代水上交通运输业的开端。2、新中国成立后,水运业获得较快发展。3、90年代以后,由于铁路、公路、民航业

3、的发展,轮船运输业日趋萎缩。(部分转向高档旅游业)四、航空(飞机)1、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2、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到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3、1949年,中国民航共有32条航线。 4、改革开放后,国内和国际航线快速发展,中国成为民航大国。五、电报业的发展1、19世纪70年代,丹麦私自把电报架至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2、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3、1906年,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报局。4、1932年,除国内电报外还有国际电报。六、电话1、19世纪80年代,外国在上海设电话公司。2清政府在20世纪初在

4、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到新中国成立后,电话普及率仅有0.05%。 3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03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位。注意:(一)近代交通发展的特点:1、 开始近代化(原因内因: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交通业、中国经济的发展;外因:列强侵略的需要;工业革命成果的传入。)2、 地区发展不平衡(原因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3、 带有明显半殖民地化的特征(近代交通被列强控制和操纵)(二)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局限性因素1、外因:列强的侵略,封建旧势力阻碍了其发展2、内因:缺乏资金、技术、经济落后(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的两

5、半的社会性质)(三)我国交通事业向前发展的有利因素1、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2、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推动3、政府的大力提倡4、群众反帝斗争推动5、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四)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迁产生的影响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交流、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节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五)交通工具的发展特征:1、动力:人力、畜力机械动力 2、技术:引进自制 3、地区发展差别:城市显著,乡村缓慢4、对象:平民化、普及化 5、进程:先慢后快(新中国成立后)高考怎么考?高考题例中国茶和茶文化历史悠久,享誉全球。“一个地球,一个

6、联合国,一杯中国茶”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彰显中国茶文化魅力的流行语。1(2010福建文综24)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解析】 A 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答案】A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一、报刊: 1形成时期(19世纪中前期19世纪末)(1)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外国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中国报第一份中文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2)70年代起,中国人办报纸(艾小梅办昭文新报,是第一个中国办的中国报)怎么看待

7、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纸:A.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B.但也是近代西方文明的载体和近代文化的载体,传播了西方文化2、发展时期(19世纪末改革开放前)(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宣传维新思想;辛亥革命时候民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期间前期宣传民主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时期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红色中华 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同国民党的中央日报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重要作用。(3)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人民日报红旗成为宣传党的路线和政策、方针的重要舆论工具;光明日报、文

8、汇报,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容丰富。3、繁荣时期(改革开放后)各种报刊呈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注意:(1)报刊业发展对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开阔眼界,影响观念,丰富生活,陶冶情操(2)报刊业发展的局限性:文化素质的限制,形象性相对薄弱二、影视业的发展(一)电影:19世纪末,电影就传入了我国:1905年11月,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 1931年,中国拍摄成功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结束无声电影时代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风云儿女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该片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文革时期的电影如报刊一样题材狭隘,表现手法单

9、一,中国的电影事业走入低谷。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电影再次走向辉煌。(二)电视业的发展: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随后上海等大城市先后建有电视台。文革期间,电视业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改革开放后,电视业普及的原因有: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已经成为普通家庭中的普通电器;B.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扩大了电视台的覆盖面积;C.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 三、互联网: 1.发展历程: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互联网的优势与不足(1)优势: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费用低廉

10、;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2)不足: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网络犯罪和网络诈骗现象层出不穷等。3、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高考怎么考?高考题例1(2010海南单科18)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 )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B文化

11、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 【解析】从材料提取有效历史信息,1925年前后,华商投资175家电影公司,上海占绝大多数,电影是文化经济发展的体现,因此选D。1925年国内军阀混战,排除A,材料所涉内容是电影的发展,不是电影业的产生,排除B,没有 谈到市民对电影的态度,排除C。【答案】D易错易混知识易错点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允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 3、清朝缠足陋俗最盛,但清朝并不支持缠足,还多次下令废除缠足。 4、最早在中国兴建铁

12、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 易混点1、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最主要的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之最 西式建筑最早出现在租界区。 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点石斋画报开中国新闻画报之先河。 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 2003年中国电话总用户量居世界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