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是正确的。1. 由如图可知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具有A. 悠久性B. 统一性C. 多元性D. 连续性【答案】C【解析】【详解】从中华文明起源的分布可以看出,其起源于多处不同的地方,说明具有多元性的特点,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2. 下表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它反映出当时 墓葬名称墓主身份墓道数墓道长(米)面积(口)(平方米)附属设施金村V号墓周天子176.2148.6车马坑2固围村M1魏王2125756?胡庄韩王
2、陵韩王2?95424座陪葬坑邯郸二号陵赵王270*1600陪葬坑陪葬墓注:*表示该数据是最小值;?表示没有相关信息。A. 墓葬规制严整B. 等级制度消亡C. 贵族阶层没落D. 社会变动剧烈【答案】D【解析】【详解】从墓的规格来看,诸侯的规格有些已经超过了周天子,反映出分封制的逐渐瓦解,社会变动剧烈,D项正确;墓葬规格都不太一样,不能说明严整,排除A项;当时等级制度仍然存在,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出贵族没落的信息,排除C项;3.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 汉代儒学背离了
3、孔子的儒学思想C. 儒学思想植根于商周历史文化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答案】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论语是为阐发孔子思想而作的,“五经”指的是诗经、礼记、易经、尚书、春秋,这些著作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故A项错误;汉代董仲舒新儒学是以早期儒学为基础的,故B项错误;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故D项不符合史实;汉代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这说明儒学根植于比孔子还久远的商周文化,故C项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转化材料信息,材料可转化为:汉代尊奉孔子之前的“五经”为儒学经典。由此进行判断得出答案。4. 史记商君列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
4、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A. 承认土地私有B. 打击旧的贵族C. 革除陈规陋习D. 强化社会控制【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的意思是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和田宅。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这就严重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鼓舞将士勇敢战斗,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答案为B;材料没有体现ACD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5. 下表中所列言论,其共同的着眼点是言论作者出处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柳宗元封建论三代至秦,浑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
5、称其“得圣人之威”张居正杂著三代至秦A. 秦国奠定霸业B. 始皇个人品行C. 秦朝速亡原因D. 秦朝制度创新【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三代至秦,浑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等信息可知,三则材料分别强调秦的“法律”、“郡县制”、“秦的创制立法”的积极作用,D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秦统一的积极作用,而不是“秦国”,A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始皇个人的品行”,B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秦统一的积极意义,而不是其弊端,C错误。6. 下图是汉代画像石。这反映了( )A. 井田制度下的集体劳作B. 小农经济生产劳作
6、状态C. 土地兼并导致农民贫困D. 汉代庄园经济发展迅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示画像砖展现了农民挑水、耕犁、播种等土地耕作的繁忙景象,反映了小农土地生产劳作的状态,B正确;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A排除;图片信息无法体现土地兼并现象,C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小农经济,不是汉代庄园经济,D排除。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梁将陈庆之评论说:“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这表明本时期的民族交融A. 使少数民族生产方式转变B. 使边疆地区得到开发C. 使少数民族加速汉化进程D. 为汉族补充新鲜血液【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吾始以为大江以北
7、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可知,题干大意为南方汉人觉得北方少数民族都是蛮夷,但到了北方洛阳才发现人才辈出,都是知书达理之人,说明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程度比较深,了解汉文化的人才才会这么多,即体现了这时期的民族交融使少数民族加速汉化进程,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民族融合使少数民族加速汉化进程,没有涉及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信息,A项错误;北方洛阳不是边疆地区,无法得出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的结论,B项错误;这时期北方主要是少数民族政权,并且材料内容没有强调民族融合为汉族补充新鲜血液的现象,D项错误。8. (2020山东聊城二模3)“混同家国帝业孤,贤良察举孝廉出。品流
8、中正曹家旺,南北朝堂府邸舒。歌赋诗词八股义,晨钟暮鼓五经书。天元回眸悄南顾,江左寒门起士儒。”这首诗描绘的是A. 君主专制的加强B. 选官制度的变化C. 八股取士的危害D. 朝代更迭的频繁【答案】B【解析】【详解】这首诗描绘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体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故选B项;君主专制体现皇帝个人专断独裁,皇帝集国家最高权于一身,帝位终身和皇帝世袭,排除A项;“八股取士”只是材料的一层意思,材料重点论述选官制度的变化,且不涉及八股取士的危害,排除C项;材料是选官制度的变化,而不是朝代更迭的频繁,排除D项。9. 有学者指出,门阀士族在汉末大乱中坚守儒家共同体信念,作为清流而身遭党
9、锢;在五胡进入中原时,携带着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流入南方;在东晋面临北方强敌时力挽狂澜;在南朝以下勉上的浪潮中致力于重建新朝秩序。该学着意在强调阀士族A. 为平乱治国做出了突出贡献B. 在乱世中坚守了自身的责任C. 维护了儒家学说的独尊地位D. 推动了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表明,门阀土族在汉末至南北朝时期,坚守儒家共同体理念,传播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抵挡北方强敌对东晋的进攻,重整南朝统治秩序,反映出门阀土族在乱世中仍然坚守了自身的责任,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门阀士族在汉末动乱中遭到排斥,在五胡进入中原时被迫南迁,这两个时期没有为平乱治国做出贡献,A项错误;材料强调门阀土族在
10、乱世中坚守了儒家共同体理念,但不能据此推断维护了儒家的独尊地位,且当时儒学独尊地位遭到破坏,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门阀士族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带到南方,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开发,但无法判断发展速度,也不能全面涵盖材料含义,D项错误。10. 隋文帝“下令在黄河沿岸交通枢纽要地设置官仓,把关东地区的粮食集中在仓里”。当时著名的官仓主要有广通仓、常平仓等,每仓各有地窖至少数百个。隋代官仓的设置A.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新突破B. 有利于保障都城的粮食供应C. 加强了南北方的经济交流D. 体现出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在黄河沿岸交通枢纽要地设官仓,把关东地区的粮食集中在仓里,如“广
11、通仓、常平仓”的设置,其目的是保障都城长安的粮食供应,B正确;粮仓的设置不能反映商品经济的新突破,A错误;C、D与材料无关。11. 据载,唐代的佛寺中,有的信徒在念诵父母恩重难报经,有的僧侣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修行方式。这些现象反映出A. 唐朝的宗教政策较为开明B. 佛教开始出现中国化的趋势C. 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巩固D. 中华文化在融合中逐步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念诵父母恩重难报经僧侣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结合所学可知,儒家提倡孝道,道教注重养生,题干信息反映唐代出现三教合一局面,儒、释、道思想互相融合,故D项符合题意;题干未体现唐代宗教政策,排除A项;“开始”说
12、法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唐代儒学地位受到佛道冲击,排除C项。故选D。12. 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据此可知()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比例4%2% 5%461%A. 政府官员的素养不断提高B. 国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 封建王朝统治基础不断扩大D. 科举制录取标准逐渐放宽【答案】D【解析】【详解】隋唐实行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提高了寒门子弟入仕的机会,故D正确;仅根据材料数据不能说明政府官员的素养不断提高,排除A;寒门子弟在入仕群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不能说明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排除B;东晋到隋朝寒门子弟所占比例不能说明封建王朝统治基础不断扩大,排除C。13. 发运
13、使是宋代重要的官职之一,管理一支庞大的漕运系统,总领几路上供,职责除漕运外还有和籴及监管茶盐、赈灾、按察地方等,但与转运使无隶属关系。发运使的设置()A. 与三司使转运使三权分立B. 激化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C. 加强了中央集权D. 是宋贫弱的根源【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设立发运使管理国家漕运、和籴,监管茶盐、赈灾并按察地方等,有利于中央对地方事务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发运使与三司使、转运使三权分立,A项错误;发运使按察地方,管理地方漕运等,并不会刺激地方势力膨胀,也不会激化中央和地方的矛盾,B项错误;宋代贫弱的根源在于宋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
14、念与制度变革,并非源于发运使的设立,D项错误。14. 宋代帝王不再以注重功业的“皇帝”和象征君权神授的“天子”等称谓相标榜,而是流行用与“洒家”“农家”“医家”等相类似的“官家”,“官家”成为宋代帝王的专有称谓。这说明宋代( )A. 注重功业的皇帝观流行B. 世俗化的倾向加强C. 君权神授的天子观淡化D. 民间行为影响皇权【答案】B【解析】【详解】宋朝时期,帝王的称谓不再强调功业和神权,而用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洒家”、“农家”、“医家”等相类似的“官家”,说明宋代世俗化的倾向加强,B项正确;注重功业的皇帝观流行与材料内容不符,A项错误;君权神授的天子观淡化只是材料部分信息,不是材料主旨,C项错误
15、;皇帝称谓的变化不能说明民间行为影响了“皇权”,D项错误。15. 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上述现象说明宋代A. 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B. 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C. 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D. 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材料信息“李沆将皇帝的手诏烧掉”“韩琦对宋神宗的谈话”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宋朝时期官员对政治行为的态度,说明士大夫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B正确;宋代加强了皇权,皇权并未受到威胁,排除A;题干主旨
16、是对官僚对皇权的限制,而非士大夫参与决策,排除C;重文轻武与题无关,排除D。16. 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 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 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 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 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经历了三次经济重心南移,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安史之乱时以及两宋之际,南移的原因都是因为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大规模的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故答案为D项。ABC项不是共同原因,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经济经济重心南移17. “这一行政模式的性
17、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这一行政模式”是指A. 汉代刺史制度B. 元朝行省制度C. 明代三司制度D. 清代督抚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这一行政模式的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可知,“这一行政模式”是指元朝的行省制度,故B正确;汉代刺史制度是监察地方的制度,不符合“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故A错误;明代三司制度只是地方行政制度,不具有两重性,故C错误;清代督抚制度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地方行政效率,不是“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故D错误。18.
18、 地方行政区划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重要方式,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主要经历了秦汉郡、县两级,唐代道、州、县三级,宋代路、州、县三级。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 地方行政机构极不稳定B. 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C. 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削弱D.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答案】D【解析】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长只是表面现象,不是本质反应,排除A;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本质,排除B; 有两级到三级甚至更多,体现出了中央在地方设置上,机构更加完整,管理更加具体,说明中央集权不断的强化,排除C,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地方官制的发展
19、,要求学生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趋势来分析材料。19. 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阗、哈喇鲁、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58%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汉人为妻。这说明了元朝A. 奉行民族歧视政策B. 已经完全实现汉化C. 科举考试更加公平D. 民族交融趋势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阗、哈喇鲁、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58%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汉人为妻。”可知,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58%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汉人为妻,这说明了元朝民族交融趋势加强,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
20、现“民族歧视政策”和“完全实现汉化”,A、B错误;C不是材料主旨。20.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若张居正在汉唐宋三代,那是一好宰相。依明代制度论,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钱穆意在说明明代A. 废除丞相违背潮流B. 政治体制运行特点C. 吏治败坏权臣弄权D. 思想批判风气剧变【答案】B【解析】【详解】“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说明明代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正式机构,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这是明代政治体制运行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明代废除丞相违背了
21、潮流,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吏治败坏,故C错误;材料和思想批判无关,故D错误。21. 如表反映的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种状况年限1年以下12年25年510年1015年1520年20年以上阁臣数(人)3037422512114占比(%)18.6322.9826.0915.537.456.832.49A. 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B. 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C. 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D. 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我们发现内阁大臣更迭频繁,从逻辑来看会影响国家政策的稳定性,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担任内阁大臣的年限而不是官员的实际年龄,A选项排
22、除。材料中没有内阁大臣人数变化的数据,B选项排除。内阁大臣的任职年限和他是否发挥辅助作用没有必然的联系,C选项排除。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的内阁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明朝内阁的准确把握。22. 明代早期,巡抚、总督本是中央临时派遣到地方的监察官员;明中期后,相继出现了总督某某等地军务兼理粮饷、巡抚某某等府州县兼管河道的官名。这表明明代A. 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加强B. 地方监察体系更加完备C. 地方军政管理走向低效D. 地方机构权力趋向集中【答案】D【解析】【详解】巡抚、总督由临时派遣转变为地方一级
23、专管军事行政事务的机关,凌驾于原有的三司之上,体现了地方机构权力趋向集中的趋势,D正确;A中的“空前加强”表述绝对,排除;总督巡抚不是监察官员,排除B;总督、巡抚将地方权力集中起来,相比于之前的三司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排除C。23. 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 交通方式的变革B. 土地制度的调整C. 货币制度的改变D. 地区经济的差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山东是江南的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这主要是由于江南是经济中心所在,工商业发达,大量原料运到此地进行加工生产,
24、因此体现的是地区经济的差异,D项正确;大运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排除A项;明朝土地税收制度有一定调整,但对此影响不大,排除B项;货币制度的变化对该现象不起主导作用,排除C项。24. 明清瓷器绘画中,常见的有“三纲五常图”、二十四孝图,以及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文学作品的题材。据此可知A. 主流价值观念深入影响社会生活B. 封建政府极力宣扬传统正统观念C. 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被发掘利用D. 手工业品成为文学艺术传播媒介【答案】A【解析】【详解】明清瓷器绘画中出现了大量与儒家所倡导的忠、孝、节、义有关的题材,这与理学的影响有关,
25、反映出主流价值观念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故A正确;材料所涉及的瓷器绘画中的内容并不一定是政府的行为,因此无法体现封建政府极力宣扬传统正统观念,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经济价值,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理学的影响,而不是手工艺品作为传播媒介的作用,排除D项。25. 康、雍、乾时期,逐渐形成大臣向皇帝单独呈送奏折进言的制度,皇帝亲自批阅密折,不 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该制度旨在A. 加强皇帝的专制独裁B. 打破因循守旧的风气C. 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D. 有利于处理紧急军务【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大臣直接向皇帝单独呈送奏折进言的制度,一方面减少了办事中转环节,表面上看有利于提高行政决策
26、效率;另一方面密折的内容只有皇帝和上奏的大臣才能知道,使得官员之间相互牵制,彼此监视,只能忠心于皇帝,实质上加强了皇帝的专制独裁,故选A;奏折制度与打破因循守旧的风气无关,B错误;密折制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是表面现象,C错误;因紧急军务上奏只能是呈送奏折的一部分内容,D项说法以偏概全,不全面,排除。26. 下表是中央政府对某一边疆地区进行管理的史实。这一地区是时期措施西汉设置西域进行都护府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 东北B. 台湾C. 西藏D. 新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开始
27、,新疆成为中央政权统治下的区域,唐朝在此地设都护府,清朝平定叛乱设伊犁将军,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全部符合本题要求的地区是新疆地区,D项正确;东北地区,台湾和西藏地区均不符合上表中的史实条件,ABC三项错误。27. 以下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的资料。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A. 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B.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C. 西方侵略与民族反抗D. 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位同学整理的史料,如“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等,属于清政府为维护统一所做的努力,
28、其围绕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B项正确;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立,A项错误;材料与西方侵略、民族反抗无关,C项错误;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与材料中提供的信息无关,D项错误。28. 在祠堂祭祀中,按辈分排列祖先的地位,这是宗法制度尊祖敬宗原则的体现。但是清代有些宗族祠堂是根据贵贱而不是尊卑长幼排序,丧失了宗法的旨意。清代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 西方伦理文化的交流B. 家族伦理观念的淡化C. 理学指导地位的下降D. 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祠堂祭祀本应以尊祖敬宗为原则,按辈分排列祖先的地位,但是清代有些宗族祠堂是根据贵贱而不是尊卑长幼排序,这种
29、变化主要是因为商品经济发展下对原有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的冲击的结果,D项符合题意;材料中不是西方的伦理文化,A项错误;家族伦理观念的淡化不是原因,是结果,B项错误;理学此时仍然是官方正统的统治思想,C项错误。故选D。29.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这说明A. 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做不到客观公正B. 研究视角的差异造成历史结论的不同C. 历史研究材料匮乏带来认知局限D. 历史解释是脱离客观实际的主观臆断【答案】B【解析】【详解】对于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有不同的称呼,如中英战争、通商战争、夷匪犯境等,其分别反映了鸦片战争的一个侧面,说明不同的研究视
30、角会造成历史研究结论的差异,B正确;A表述错误,历史研究中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坚持的立场是客观公正,排除;对鸦片战争不同称呼,恰恰说明对这一历史事件所涉及资料掌握的较为全面,因此会出现多样的认知,排除C;历史研究是建立在客观史实基础之上的,排除D。30. 下面是海国图志的部分目录,这反映了部分知识分子对当时世界的认识 民众都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必要性皇帝对学习西方先进武器的决心 魏源对如何应对西方侵略的思考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海国沿革各图”可知体现的是部分知识分子对当时世界的认识;根据材料中的“卷一、卷二部分内容”可以看出体现的是魏源对如何应对西方侵略的思考
31、,因此正确,B符合题意;当时民众处于一种未开化的状态,没有家国观念,错误;材料未涉及皇帝的态度,错误,因此ACD排除;31. 清代的京仓用于储存从南方运来的漕粮。但据晚清官员奏折:“逆匪窜扰江省,今岁南粮恐输不易,京仓之米亟应计及。”这是因为A. 太平天国运动阻断了南粮北运的通道B. 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航运业的发展C. 维新变法促进了农、工、商业的发展D. 义和团运动在京津地区形成了高潮【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逆匪窜扰江省,今岁南粮恐输不易,京仓之米亟应计及。”可得知当时的“逆匪”是指太平天国运动,当时他们的活动区域主要在是江浙地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航运的发展,排除B;材料与维
32、新运动、义和团无关,排除CD。32. 下表反映了18941897年清政府新设军事工厂的概况厂名厂址开办年份陕西机器制造局西安1894年奉天机器局沈阳1896年湖北军火所武汉1896年河南机器局开封1897年新疆机器局乌鲁木齐1897年对此表格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A. 19世纪晚期洋务运动获得新发展B. 甲午战争影响了中国军事工业的布局C. 清政府开始了军事近代化的步伐D. 国人清醒认识到国防近代化的重要性【答案】B【解析】【详解】从表格反映的甲午战后晚清军事工厂设立逐步向内地和西北、西南转移来看,清政府认识到军事重地的选址安全,说明甲午战争影响了中国军事工业的布局,国内军事安全意识有所增强。
33、故答案为B项;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排除A;“开始”的说法错误,排除C;“清醒”的说法错误,排除D。33. 李鸿章认为,要改变中国贫弱的现状,“必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体现“求富”这一思想的是()A. 开办上海轮船招商局B. 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C. 成立天津机器局D. 创办福州船政局【答案】A【解析】【详解】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民用工业,而上海轮船招商局属于民用工业,A项正确;BCD项都属于军用工业,不符合题意。34. 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该战之后
34、A. 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B.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C. 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程度D. 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剪我最亲之藩属(朝鲜)”“威海”可知反映的是中日甲午战争。甲午战后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C正确;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是鸦片战争,A与题意无关;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与题意无关;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D与题意无关。35. 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
35、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义和团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促进清廷向西方学习、汉族士大夫觉醒和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进入政治权力中心产生重大影响“革命”是太平天国运动,B选项正确;鸦片战争与汉族官僚地主地位上升等没有关系,A选项错误;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进行的洋务运动是这场革命推动的结果,C选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侵略时,曾国藩等人推行的洋务运动已经破产,D选项错误。36. 中国近代某一时期,民间有提出“
36、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等主张。这些主张最可能出现在A. 鸦片战争时期B.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C. 戊戌变法时期D. 义和团运动时期【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民间提出”、“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等信息可知,这是民间提出的,且彻底反帝,这是义和团运动的特点,D正确;据材料“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并结合所学可知,各国兵船在中国通商口岸巡查贸易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天津条约,故A错误;据材料“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 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的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而太平天国运动是18511864年,故B
37、错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对西方列强抱有幻想,没有彻底的反帝,与材料“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 “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不符,C错误。37. 如表是关于义和团运动的相关表述,据此可知义和团在北京前门点火焚烧洋货铺和洋药店,结果火势蔓延,烧掉了附近的商铺和民居李希圣的日记(1900年任职在北京刑部)义和团“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劳乃宣(负责剿杀义和团的官员)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晚清大臣刚毅记载义和团运动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情绪和怒火的非理性的爆发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A. 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难以统一B. 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C. 历史事实因史料
38、冲突无从确证D. 历史叙述取决于时代的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关于义和团运动的不同记载和叙述,由此可以看出表述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他们对义和团作出了不同的评价,所以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故选B项;历史解释有一定的主观性,但不能说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难以统一,排除A项;史料由于记述者的立场不同而不同,但历史事实可以在众多的史料中求证其客观性,排除C项;同一时代,历史叙述也有不同,排除D项。38. 下表是某历史教材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补写第十一章第一节的标题第四篇晚清的变局第十章帝国的衰微与西力冲击第一节日薄西山的清帝国一、帝国的倾颓二、从“天朝”入世界三、正面冲击鸦片战争四、两
39、次英法联军五、内乱纷起第二节外患蜂拥而至第十一章改革与革命第一节:第二节革命运动的发展A. 天国梦想B. 洋务中兴C. 变法与立宪D. 复辟帝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第十一章的标题“改革与革命”可知,并结合第十章主要内容可知,第十一章第一节应当是变法与立宪,之后是辛亥革命,选项C正确;天国梦想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运动爆发是在两次鸦片战争之间,应当在第十章中,排除A;洋务中兴在政治方面并未进行改革,而且其后也未出现革命,排除B;复辟帝制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因此选项D排除。39. 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省中国“东南互保”,南省初指刘坤一、张之洞管辖的五省,不久浙江、福建相继参加,后李
40、鸿章声明自保两广,断不尊奉慈禧对列强的宣战诏书。四川、陕西、河南督抚也同意刘坤一、张之洞的主张,互保的区域实际包括了十三省。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这表明A. 地为督抚认清了清政府本质B. 清政府统治实际上土崩瓦解C. 部分督抚反对朝廷的基本政策D. 清政府中央权威的极大下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东南互保中,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这是中央集权削弱的体现,故D项正确;地方与中央其本质都是一样的,排除A;B项是在武昌起义后,排除B;材料强调地方的政策,并没有体现反对朝廷的政策,排除C。40. 1903年出版的,蒙学初级修身教科书中有:群蜂结巢,既成,会议曰:如有伐
41、我巢而残我同种者,其刺之。人之有国,犹蜂之有巢。尔学生当知爱国,当知爱同种。”此文A. 宣传优胜劣汰理论B. 蕴含著民主革命的思想C. 体现民族危机深重D. 表达对平等自由的追求【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是“1903年”,此时辛丑条约已签订,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所以材料教科书主要是劝导学生要爱国,要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体现了民族危机深重,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优胜劣汰理论的宣传,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民主革命的思想,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对平等自由的追求,D项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春秋战国
42、时期,经过长期的战争与经济文化交流,华夏族与其他民族逐步融合。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奠基时期。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具有开创性。汉朝长达四百年,国势强盛,影响深远。对外交往中,汉朝的使者被称为“汉使”,汉朝的人被称为“汉人”,汉朝的军队被称为“汉兵”,汉族族称的稳定性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汉族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周边各民族,有的民族还显著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大量内迁,中原地区民族杂居的情况大大地发展了。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唐太宗一度被尊称为“天可汗”。五代辽宋
43、夏金时期,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辽、夏、金三个政权都是仿照汉族王朝模式建立的,具有国号、年号、汉式政权机构和一系列相关的礼仪制度。它们的统治范围已不局限于其民族原居地,而是不同程度、越来越深入地拓展到汉族居住区。元朝大一统的重建,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明清时期,中国的辽阔版图基本奠定。在治理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并归纳其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答案】
44、(1)历程:春秋战国酝酿;秦汉奠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高潮;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宋元时期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明清时期中国的辽阔版图基本奠定。主要特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多元一体;渊远流长。(2)主要因素:汉族先进制度和文化的引领(或儒家大一统观念的引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统治者开明政策或改革的推动;等等。认识: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少数民族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如开发建设了祖国的边疆地区等;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明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相辅相成;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也影响了周边甚至更远的国家,推进了世界文明
45、的进程;等等。【解析】【详解】(1)历程:根据“ 春秋战国时期,经过长期的战争与经济文化交流,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奠基时期。”等信息可概括得出春秋战国酝酿;秦汉奠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高潮;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宋元时期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明清时期中国的辽阔版图基本奠定。主要特征:结合第一问的内容可得出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多元一体;根据“汉朝长达四百年,国势强盛,影响深远”可得出渊远流长。(2)主要因素:根据“辽、夏、金三个政权都是仿照汉族王朝模式建立的,具有国号、年号、汉式政权机构和一系列相关的礼仪制度”可得出汉族先进制度和文化的引领;再结合所学从各民族间
46、经济文化的交流;统治者开明政策或改革的推动等方面概括。认识:根据所学可从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原因、对国家统一产生的影响、对民族交融的影响等角度概括。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朝海防观念意识基本沿袭明朝统治者的思想模式。统治者长期重视西北边防,认为“重新疆所以保蒙古,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联,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而对台湾问题的认识上,即使是因解决台湾问题而留名青史的康熙也有过“台湾省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的念头。清朝水军建立伊始,其方针是“沿海各省水师,仅为防守海口、缉捕海盗之用”,没有经略海洋、决胜海上的战略思想。嘉庆年间,受“洋盗”蜂起的刺激,
47、朝廷先后颁布华夷交易章程防范夷人章程八条等诏令,严格限制中外交往。材料二 郑观应认为,中国海岸线绵长,防不胜防,“为今之计,宜先分险易、权轻重,定沿边海势为北、中、南三洋”。“北洋”以旅顺、威海为重镇,“中洋”以崇明、舟山为重镇,“南洋”以南澳、台湾省、琼州为重镇。如北洋有事,除大沽、旅顺、威海等处防守外,“宜分船两队,一防守海口,一出洋游弋”。如南洋有警,“则调南洋各海船,以扼新加坡及苏门答腊之海峡,迎击于海中”。他还认为中国应“以商为本”、“工商为本”,先富而后强,建立的海军的目的在于“卫商民,收防海之实用”,“张国威,护华商”。而发展工商业又为建立海防提供了物质保证,他说:“非富不能图强
48、,非强不能保富,富与强实相维系也”。以上均摘编自刘中民等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海防观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观应关于海防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答案】(1)特点:重陆轻海(固守“重陆轻海”的陈旧观念);服务于“海禁”(消极防御);以防为主,缺乏海权意识(海防意识淡薄)。原因: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产物;传统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巩固统治中心的需要;海上反清力量的存在;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保守性和封闭性;统治者认识的局限。(2)主张:分区设防,重点防御;攻防结合,主动迎敌;建立海防与发展工商业结合。评价:是近代化的海防观
49、;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富国强兵的愿望和要求;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长期重视西北边防清朝水军建立伊始没有经略海洋、决胜海上的战略思想严格限制中外交往”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重陆轻海、消极防御、缺乏海权意识等方面概括清朝前期海防观的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自然经济、海上反清力量、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和封闭性等方面简析其形成的原因。(2)本题根据材料二“宜先分险易、权轻重”、“宜分船两队,一防守海口,一出洋游弋”、“发展工商业又为建立海防提供了物质保证”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分区设防、重点防御、建立海防与发展工商业等方面概括郑观应关于海防的主张。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族资产阶的要求、历史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简要评价。-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