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限时检测(八)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回答12题。北京和张家口两地近50年的气温和降水统计1分析图示资料可知()A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B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2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A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 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解析】第1题,分析资料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
2、本是呈波动上升,降水的变化基本是呈波动减少,所以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第2题,气温呈波动上升,降水呈波动减少,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因为气温上升,蒸发量就会增加,加上降水量减少,地表就会变得更加干燥与疏松,风力也会增强,所以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答案】1.D2.A冰川是一种具有一定形状并能自行运动的、较长时间存在于地球寒冷地区的天然冰体,由多年降雪不断积累压固形成的。近年来,珠峰的冰川消融速度不断加快。下图是“1921年和2007年喜马拉雅山地区的绒布冰川对比图”。读图,回答34题。3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面积大幅缩减的原因有()臭氧减少,紫外线增
3、强农业生产大量引水灌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过度砍伐森林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出现A BC D4随着喜马拉雅山冰川的大量消融,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三江源湿地面积先增后减B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C全球淡水资源不断增多 D南亚各国的粮食产量不断提高【解析】第3题,冰川融化主要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而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矿物燃料燃烧导致大量温室气体被排放;过度砍伐森林和破坏草原导致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除此以外,臭氧层破坏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也会加剧冰川的融化。第4题,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冰川融化,最初造成水量增多,使三江源地区湿地面积增加;随着冰川的大量消融,冰川量急剧减少,到后
4、期融化量减少,从而使三江源地区的湿地面积减少。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主要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如地形、土质、坡度、植被及降水状况有关,与喜马拉雅山的冰川融化量关系不大。冰川融化后随着地表径流注入海洋,导致全球淡水资源不断减少。低纬度地区因为蒸发强烈而变干,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因而南亚各国的粮食产量可能会降低。【答案】3.C4.A读“近百年来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水平变迁图”,回答56题。5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重叠范围越来越小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度的变化 B距海远近的变化C气温的变化 D降水量的变化6在全球,这种变化最不明显的地区应位于()A西西伯利亚平原 B亚马孙平原C墨西哥高原
5、D埃塞俄比亚高原【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个天然物种均向北移,但甲向北移动的范围大,乙移动的范围小,其差异是由气温变化造成的。第6题,全球变暖对热带地区的影响较小。【答案】5.C6.B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 5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78题。7下列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8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
6、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解析】第7题,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后,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许多地区的降水会增加,有的地区降水会减少;许多动物的栖息地会发生改变,但变化并不是特别的明显;全球变暖,对非洲等热带发展中国家影响最大,中国自然带因为温度的上升也会相应北移。第8题,全球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其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有利于控制全球变暖。 【答案】7.B8.A
7、下图表示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读下图,完成910题。9下图中的气候资料,与上图中R城市气候相符的是()ABCD10Q地降水量多于其周边地区,主要是因为Q地()A距海洋近 B气旋活动频繁C多地形雨 D多锋面雨【解析】第9题,R城是蒙古的首都乌兰巴托,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大,冬季寒冷,气温较低。第10题,Q地是蒙古的杭爱山脉,夏季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到达时受到阻挡,多地形雨,降水比周围多。【答案】9.B10.C(2014上海高考)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
8、读图,回答下题。甲站乙站丙站11三个气象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解析】根据气温曲线可知三个气象站7月气温均在一年当中最低,得知三个测站位于南半球,可排除A、B两项。再根据三个测站气温高时降水多,气温低时降水少,可断定不可能是地中海气候,C项错误。热带稀树草原气候气温与降水变化一致,故D项正确。【答案】D12下图中三地都位于回归线附近,下列有关三地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热带沙漠气候B是热带沙漠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C是热带沙漠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都是热带季风气候【解析】根据图中三地的位置可
9、知,为热带沙漠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C二、综合题(共40分)13(20分)下图为某岛屿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2)与乙地气候类型相同、形成原因也相似的地区有哪些?(3)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4)分析乙地降水较多的原因。【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判断甲、乙两地分别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第(2)题,乙地气候类型主要是在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处迎风坡与沿岸暖流的影响下形成的,与之类似的地区还有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等。第(3)题,从气温与降水两方面分析。第
10、(4)题,受暖流与山地迎风坡的影响。【答案】(1)甲地:热带草原气候;乙地:热带雨林气候。(2)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等。(3)两地都是全年高温;降水量乙地大于甲地,甲地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4)乙地受暖流的影响,是南半球东南信风的迎风岸。14(20分)2014年1月30日据气象专家分析和预测: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50年更为明显;近50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下图为我国近30年气温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
11、化呈现出_规律。(2)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的差异是_。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_地区。(3)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变化是_(增加或减少)。说明原因。(4)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3点)(5)全球气温升高与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增加有关。可采用哪些措施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解析】第(1)题,从我国近30年平均气温变化图和冬季平均气温变化图可直接读出。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北方增温更明显,进而推测世界气温的纬度变化。第(3)题,我国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缺水,降水增多会使粮食产量增加。第(4)题,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其
12、影响可从对土地、陆地污水排放、港口等方面分析回答。第(5)题,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是人们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因此可从改善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节约能源等方面分析。【答案】(1)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2)我国北方增温比南方更为明显中高纬度。(3)增加。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会缓解河西走廊的干旱状况;气温明显升高,热量更加充分,这都会有利于粮食生产。(4)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剧;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5)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