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719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应将姓名、考号等信息准确填写、填涂在规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客观题填涂使用2B铅笔,主观题作答使用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4保持答题卡整洁,不可折叠、污损、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贴)、胶带纸等,不得在答题卡上乱涂乱画或做标记。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历史上潮到1200多年前,中国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很著名的诗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深刻反映了中国

2、人的战略文化,中国军事的防御思想正是这种战略文化的具体表现。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战略文化呢?首先,源于中国农耕民族强烈的中土意识。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文化天然具有“保守性”。眷恋故土、安土重迁成为古代中国人的普遍心态。此外,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使中国人在物质生活上无须外求。这些反映在军事上就形成了固土自守,以德怀远的战略防御思想,对外侵略战争在古代中国不具备其原始驱动力。矗立千年、横亘于中国北疆的万里长城,既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军事屏障,也是中国传统战略防御思想的物化和缩影。与此相对,游牧民族和海洋民族以放牧和贸易为生,大范围的迁徙和流动成为其生存所必需的主要方式,战争

3、成为其获取生活必需品和争夺海上贸易份额的主要手段,侵略和征服在其文化传承中被视为荣耀之举。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概括来说,中国的军事理论是内向型、防御性的。更注重军事谋略的运用:从战略层面上讲,谋略主要是强调防患于未然,避难于无形。西方的军事理论是外向型进攻性的,更强调军事技术的发展。其次,缘于中国历史文化特有的“和合”思想。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没有侵略性,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和平的文化。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强调“和为贵”。中国的儒家主张“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不敢为天下先”即后发制人的防御思想。“百世兵家之祖”孙子告诫明君良将“主不可以怒而兴

4、师,将不可以慍而致战”,“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他将“不战而屈人之兵”置于战略理论金字塔的最顶端。可以说,中国自古提倡“慎战”思想,一以贯之的防御性国防政策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时至今日,已成为中国处理与世界各国关系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第三,缘于对其他大国称霸必衰历史教训的借鉴。纵观世界古代史,一个文明的毁灭往往源于兵连祸结、外战频繁。历史上,许多大国在崛起时期,都曾试围通过对外战争来改变原有格局,建立符合本国利益的新的国际秩序。历史表明,“大国力量增殖于地区性守成,消释于世界性扩张,超越力量的扩张会造成国家的衰落。坚持侵略扩张型国防政策的国家,不

5、但没有实现和延续其霸主地位,反而会无气大伤,遭受严重控败。正是应了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那句名言:“文明的死亡原因永远是自杀而不是谋杀。”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帝国失败的关键,在于它们只求一味扩张,不知战略守成,中国绝不会重蹈覆槭。正是基于这些历史教训,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在多次保家卫国、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都曾凭借战场优势深人对方腹地,但战争结束时,我们都主动回撒到中国境内或边境控制线以内。中国从未打算通过战争解决与他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更没有侵略他国的意围,中国绝不会走所谓“国强必霸”之路。(摘编自新华文摘2018年第10期王卫星中国为何采取防御性国防政策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

6、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A. 杜甫诗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具体表现了中国军事的防御思想。B. 眷恋故土,安土重迁的普遍心态使对外侵略战争在古代中国不具备原始驱动力。C. 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没有侵略性,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即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和平的文化。D. 正是缘于对其他大国称霸必衰历史教训的借鉴,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永远不称霸。2. 下列对原文论证和结构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论述中国军事防御思想与与中国农耕民族强烈的守土意识时,作者指出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

7、的战略文化。B. 本文第三段以典型事例论证了中国的防御性战略军事思想既有历史的文化基因,又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C. 文章按照总-分-总的思路行文,即先提出问题,接着具体分析问题,最后明确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层次分明。D.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名言:文明的死亡原因永远是自杀而不是谋杀。可以用来佐证大国力量增殖于地区性守成,消释于世界性扩张。3. 下列各项表述中,不能体现中国和文化的一项是( )A.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哲人就把和而不同视为天下之达道,把天人合视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处的最高境界,把兼爱非攻视为实现人际和谐与国际和平的根本途径。B. 历经千载的丝绸之路被世界公认为友好

8、交流之路,给沿路各国带去了中国的友善和文明。C. 明代郑和舰队七下西洋,携带的国书宣示: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一视同仁,不能众欺寡、强凌弱。给所经国家及横跨亚非的海上航线带去了和平与繁荣。D. 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答案】1. D 2. C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A项,“具体表现了中国军事的防御思想”主客倒置,原文说:中国军事的防御思想是“杀人亦有限,列国

9、自有疆。苟能制侵陵,据岂在多杀伤”战略文化的具体表现。B项,“使”因果关系错误,“使”之后为“果”,“使”之前为“因”,第自然段前半部分的文意应该是“两因一果” ,“两因”除了了“安土重迁的普遍心态”以外,还有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C项,“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没有侵略性,发端于”张冠李戴,中国自古提倡“慎战”思想,一以贯之的防御性国防政策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D项,表述出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与本文主旨完全吻合。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

10、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和结构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 “最后明确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无中生有。文章虽然是按照“总-分-总”思路展开论证的,但结尾只是总结强调了以防御思想为具体表现的中国战略文化,并未明确解决问题的办法。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D项,本句表述出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意

11、思是周文王禀受天命,昭示天下;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这是一种改革创新文化, 不是“和”文化。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部分青少年好逸恶劳,劳动价值观扭曲,并存在以下现象。现象一:好逸恶劳、嫌贫爱富,不尊重劳动和普通劳动者。受社会不良风气及家庭教育的影响,一些孩子从小形成了“劳动分贵贱”的错误价值观。现在的不少孩子之所以想当老板、明星及像巴菲特一样的股神等,是因为这些人“又光鲜又亮丽又多金”。“谁都渴望有一份不脏不累还挣钱多的职业。”一名中学生告诉记者。现象二:小皇帝、小公主层出不穷,“老儿童”“巨婴”越来越常见。南方某地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参

12、加为期一周的军训,竟然7天没有洗澡、换衣服,原因竟是怕洗衣服。一位小学教师曾对100名小学生做了一项关于是否在家做家务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学生只是偶尔做,大约5%的孩子从来不做。现象三:青少年中存在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苗头。当前,大中小学生超前消费的苗头已经显现,中小学生使用奢侈品、高档化妆品的新闻频现报端,大学校园贷案例层出不穷。现象四:不思进取,青年“啃老”现象日益凸显。随着城乡经济条件的改善,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不就业或慢就业的情况越来越常见。如果找不到“不苦不累,冬暖夏凉,坐办公室”的工作,有些青年宁可回家“啃老”,每天在家上网、打游戏,或者拿着父母的钱周游世界,肆意挥霍。现象五

13、:年轻人宁送外卖不进工厂,职业教育没有吸引力。高职院校招生困难,职校毕业生不愿进工厂,青年择业观、就业观扭曲,工匠流失严重。当前,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基本上都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孩子,他们被认为是差生。以广东为例,接近50%的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大约30%的中职毕业生能升入高职院校,只有10%的高职毕业生能升入应用型本科院校深造。(摘编自王莹、郑天虹、蒋芳“巨婴”越来越常见 部分青少年劳动价值观异化五大怪象)材料二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是关乎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课题,对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国民综合素质提升及培养能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都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

14、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把“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同时,劳动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概念。劳动教育必须跟上趋势,进一步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势、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结合学生生活环境的变化,更新劳动教育观念,拓宽劳动实践渠道,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改进劳动教育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摘编自邹竑关于加强新时代青少年劳动教育的若干思考基于上海市青少年劳动教育40年的实践与研究)材料三 劳动教育必须基于成长规律,考虑阶段性发展。同样是煲汤,低年级学生学习怎么搭配食材即可,高年级学生

15、可进一步了解食物背后的饮食文化、地域差异、历史知识等。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课程教材研究室副主任邹立波认为,劳动教育应区别于学科教育,又渗透于各学科中。比如,可以和已有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并在常规课上提倡多动手。还可以结合地域特色,比如各地的风俗习惯、传统工艺等。此外,城市有动植物园,农村有农耕田地,加上各类职业学校、蔬果基地等,城乡学校各有发挥空间并能相互补充。广州市荔湾区龙津小学校长李红建议,劳动教育应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走出校门,打破“围墙”,“人人都是劳动教育老师”。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家长参与,除了多指导孩子做家务、营造劳动氛围外,还可以到校传授自身职业技能。(摘编自丁乐、郑天虹上得厅堂下

16、得厨房,劳动教育为何“热”起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良社会风气对部分青少年劳动观的影响大,劳动的贵贱观使他们轻视体力劳动。B. 贪图安逸促使“巨婴”、校园贷、“啃老”等现象出现,富裕家庭子女的劳动观存在更多问题。C. 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应该考虑阶段性发展,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应有所不同。D. 劳动教育应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直面青少年存在的问题,用劳动观的异化总结其原因,这是当下重视劳动教育的现实背景。B. 材料二引用习近平和马克思的观点,阐

17、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C. 材料三具体介绍了广州地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们能有效避免将劳动教育书本化、形式化的问题。D. 三则材料侧重点有所不同,材料一侧重社会现象,材料二侧重国家的重视,材料三侧重学校教育。6. 请结合材料,概述重视劳动教育的意义。【答案】4. B 5. C 6. 劳动教育使学生学会尊重劳动和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能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推动社会发展。【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

18、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选“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B项,说法有误。原文中说“部分青少年好逸恶劳,劳动价值观扭曲,并存在以下现象”,所以选项原因表述不全。而且原文中并未说“富裕家庭子女的劳动观存在更多问题”,属主观臆断。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回归原文找到选项对应的内容,一一进行比对。本题选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材料三具体介

19、绍了广州地区的社会实践活动”说法有误。材料三中的具体介绍的是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课程教材研究室副主任邹立波和广州市荔湾区龙津小学校长李红对于劳动教育的观点和建议。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每则材料的内容要点;然后围绕表述对象,勾画每则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最后进行整理加以概括。本题要求“结合材料,概述重视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的意义可从个人和国家两个层面入手分析。材料一主要写部分青少年好逸恶劳,劳动价值观扭曲导致的不良现象。基于此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便是“重视劳动教育的意义”。结合原文内容“好逸恶劳、嫌贫爱富,不尊重劳动和普

20、通劳动者”“存在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苗头”“不思进取”,重视并进行劳动教育,可以使被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劳动和普通劳动者、能吃苦、勤奋、积极、上进。结合原文内容“职业教育没有吸引力。高职院校招生困难,工匠流失严重”,重视并进行劳动教育,可以使被教育对象掌握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结合材料二中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所强调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可概括出劳动教育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国民综合素质提升及培养能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注意分点作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关大妈茹志鹃一个黑黑瘦瘦的解放军,胸前挂满了勋章,急

21、急地跑上小土坡,就见一座朝南的新瓦房。这军人煞住了脚,慢慢推开院门。院里寂静无人,堂屋的门敞着,一眼就望见上面的大牌匾,上面矫健的五个大字“游击队之母”。这里就是关大妈的家,就是他日夜思念的地方。七年前,新四军北撤后的第三年,十月尾的一个阴天。在镇东五里多远的地方,大路边有一大片乱坟场,大家都叫它“穷鬼滩”。天色阴沉,黯淡。关大妈坐在儿子的坟前,没有唉声叹气,也没号哭,只是发愣。关大妈在这一带,真是个出名的心软命硬的人。她二十三岁那年,刚怀了孕,丈夫就死了。从此,她一个人上山砍柴,挑水煮饭,挺了个大肚子,有天大的苦楚,都搁在自己心里。那年腊月初四,邻居发现她两天没出门,第三天她出来了,脸肿了,

22、嘴唇破了,微笑着告诉大家,她生了个儿子。关大妈就是这样一个人。关大妈在儿子桂平的坟前,老觉得桂平还穿了那件白粗布单褂,五花大绑地给人押着站在自己面前,响亮地说着:“娘,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内,别想我,可要记住这个仇。”乌云一团接着一团,满天灰沉沉地见不到一块蓝天,只有一只老鹰在低空盘旋着。叭,一声清脆的枪声。关大妈不由自主地退后几步,只见一个人,在地上直喘,肩膀上一大片血,把件蓝布褂子都渗透了。关大妈怔住了,这个黑黑瘦瘦的小伙子,不是在我家跟桂平住过半宿吗?突然,关大妈自己也不知道从哪来的力气,拉住他就朝桂平坟前跑。淸剿队的两个家伙,满身臭汗地跑进坟场,只见两个“老太婆”,一个趴在

23、坟上,一个正在一边哭嚷:“好了,哭两声就算了,你总算也对得起他了。”“喂!老太婆,看见有人朝这里跑没有?”“人?”关大妈恐怖地叫了一声,说道:“老总啊!这里是多年的乱坟场,到了月初月半,碰到天阴下雨,连大白天都会出游魂的,老总,你可不能吓我这老太婆呀!”天色更黯淡,更阴沉了,枯草瑟瑟地摇摆着。两个贼兵向四周瞅了两眼,慌慌张张地跑起来,活像后面有人追似的,一直跑出了坟场。“孩子,我们快回去吧。”她话还没说完,自己就坐在地上,腿软得怎么也站不起来了。一路上,两个人也不知谁扶着谁,跌跌撞撞地走着,走进那所孤单单的草房。关大妈活了五十多岁,很少这样欢喜,原来自己救的小伙子,就是敌人悬赏十两黄金的新四军

24、游击队员倪老虎,老百姓都叫他猫子。在游击队活动的边缘区里,新増加了一个红色的“点”。这就是土坡坡上关大妈的那所茅屋。她还是吃素,也常到儿子坟上去,不过除此之外,她常常会莫名其妙地背上个粪筐,到陌生的村里捡牛粪,也会突然地到敌人据点里去买一篮子豆腐回来。冻结了的大地,给太阳融化了,剩下最后一点凉意,也叫春风吹跑了。一九四九年的春天,伴随着长江两岸的炮声,来到了江南人民的心里。黎明前的夜,更黑更深。清剿队不分日夜,不管大小道路,到处闻着,嗅着,埋伏着。猫子已有两个月没到关大妈家来了。这一天早上,乡长金克己,脸色刷白,气喘喘地站在门外,门一开,就拉着关大妈往里跑。一边跑,一边摸岀一个折得四方的、像豆

25、腐块的硬纸,塞给关大妈,一边急急地说道:“妈妈,不要怕,今晩猫子会到你这里来,把这东西交给他,告诉他,这东西是用命换来的!”关大妈回到屋里,慢慢地把纸摊开,上面划满了歪歪扭扭的点点线线。关大妈猛然想起:“这大概就是人常说的地理图吧。”这一天的日子,似乎过得特别慢,特别安静。直到天黑透了,才见猫子急匆匆地进来。他接过纸去,慎重地和关大妈说:“妈妈,我去了,不定什么时候回来,再过些时候,这里天亮了,日子就好过了。”不知哪里惊起一群宿鸟,呱呱地掠过屋顶,朝后山飞去。“孩子,快走吧!”话音还没落地,就听外面的狗,远远近近一齐狂叫起来。猫子从门缝张望了一下,就见几十个清剿队的家伙正包抄村子。江边的炮声,

26、隐隐地响着。微微的星光下,薄薄的茅屋顶变得灰白。残缺的茅屋屋檐的影子,投在屋子当腰的泥墙上,就像一道奇妙的花边。关大妈定了定神,看住屋边那堆草,心里镇静下来,慢慢从身上摸岀了一盒火柴黑烟冲上天,火光照亮了院子,村子,烧红了半个天,火,在跳着,火舌舐到了屋檐。“救火啊!着火啦!”从院子到河边,都是人,都是水,喊的叫的,火光冲天。猫子早挤到河边,有些在家过夜的年轻人,也趁乱悄悄地跑了。江边的炮声,隆隆滚来,正像久旱后的雷声。阳光从天窗上,斜斜地透进来,匾上“游击队之母”五个大黑宇,显得更加光辉灿烂。那军人肃然地站在横匾下,把自己胸前的勋章,一个一个摘下来,放在长条桌上。背后的院门推开了,一位白发苍

27、苍的老奶奶,稳步走了进来,她眯缝着眼,盯住这军人看了半晌,才轻声说道:“猫子,可把你盼来了。”那里,五个黄灿灿的勋章,静静地摆在母亲的桌上。(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被老百姓称为“猫子”的游击队员,却被敌人称之为“老虎”,可见他是一个让百姓亲近,让敌人惧怕的英雄。B. 儿子桂平曾说“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正是这朴素的阶级觉悟,成了关大妈临危救助革命者倪老虎的直接动力。C. 第六段插叙对关大妈的介绍,既写出了她命运的不幸,突出了她性格的坚强,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D. 关大妈在坟场奋不顾身的去救“猫子”,是因为她认出了

28、“猫子”是儿子的朋友,隐约猜到了“猫子”的身份。8. 文中两处画线句的环境描写分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 为什么将“关大妈”称为“游击队之母”?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7. C 8. 第一处通过“乌云”“老鹰盘旋”等景物描写渲染了阴沉、压抑和紧张的氛围,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烘托了关大妈当时内心的悲伤;第二处通过太阳融化冻结的大地,春风吹跑凉意的描写营造了春回大地的新生之感,暗示了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9. (1)关大妈有“母亲”之实:是游击队员桂平的母亲。(2)关大妈有“母亲”之为:为游击队提供活动联络点,确保了游击队的信息传递。(3)关大妈有“母亲”之义:英勇拯救游击队员,舍

29、命救猫子,为游击队员们脱险不惜烧掉自己的房子。(4)称关大妈为“游击队之母”,体现了大家对关大妈的敬意。【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C项,“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错误,第六段插叙关大妈的事情只是写出了她命运的不幸,突出了她性格的坚强,为了给下文关大妈在坟场奋不顾身的去救“猫子”做铺垫。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第一处,通过“乌云”“老鹰盘旋”等景物描写渲染了阴沉、压抑和紧张氛围,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结合“她二十三岁那年,刚怀了孕,丈夫就死了。从此,她一个人上山砍柴,挑水煮饭,挺了个大肚子,有天大的苦楚,都搁在自己心里

30、。那年腊月初四,邻居发现她两天没出门,第三天她出来了,脸肿了,嘴唇破了,微笑着告诉大家,她生了个儿子”“娘,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别想我,可要记住这个仇”等,儿子来之不易,当时儿子死去,烘托了关大妈当时内心的悲伤。第二处,通过太阳融化冻结的大地,春风吹跑凉意的描写营造了春回大地的新生之感。结合“一九四九年的春天,伴随着长江两岸的炮声,来到了江南人民的心里”分析,暗示了革命即将取得胜利。【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及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关大妈在儿子桂平的坟前,老觉得桂平还穿了那件白粗布单褂,五花大绑地给人押着站在自己面前”“娘,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别想

31、我,可要记住这个仇”分析可知,关大妈是游击队员桂平的母亲。结合“在游击队活动的边缘区里,新增加了一个红色的点。这就是土坡坡上关大妈的那所茅屋”分析可知,关大妈为游击队提供活动联络点,确保了游击队的信息传递。结合“关大妈活了五十多岁,很少这样欢喜,原来自己救的小伙子,就是敌人悬赏十两黄金的新四军游击队员倪老虎,老百姓都叫他猫子”“关大妈定了定神,看住屋边那堆草,心里镇静下来,慢慢从身上摸出了一盒火柴黑烟冲上天,火光照亮了院子,村子,烧红了半个天,火,在跳着,火舌舐到了屋檐”分析可知,关大妈英勇拯救游击队员,舍命救猫子,为游击队员们脱险不惜烧掉自己的房子。结合“那军人肃然地站在横區下,把自己胸前的

32、勋章,一个一个摘下来,放在长条桌上。背后的院门推开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稳步走了进来,她眯缝着眼,盯住这军人看了半晌”分析可知,是大家对关大妈的敬意。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也。幼有至性,弱不好弄,博弈杂戏,初不经心。勤苦厉精,以夜继日。年十二,便能属文。年十三,梁简文帝时在东宫,即引于宣猷堂论难,为儒者所称。及简文嗣位,尤加礼接。起家南海王国左常侍,兼司文侍郎。值梁室丧乱,东土兵荒,告籴无处,察家口既多,并采野蔬自给。察常以己分减推诸弟妹,自甘唯藜藿而已。在乱离之间,笃学不废。元帝于荆州即位,授察原乡令。时邑境萧条,流亡不反

33、,察轻其赋役,劝以耕种,于是户口殷盛。中书侍郎领著作杜之伟与察深相眷遇,表用察佐著作,仍撰史。永定初,吏部尚书徐陵时领著作,复引为史佐,及陵让官致仕等表,并请察制焉,陵见叹曰:“吾弗逮也。”太建初,补宣明殿学士,除散骑侍郎,寻兼通直散骑常侍。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初,梁季沦没,父僧垣入于长安,察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至是凶问因聘使到江南。时察母韦氏丧制适除,后主以察羸瘠,乃密遣中书舍人司马申就宅发哀。寻以忠毅将军起兼东宫通事舍人。俄敕知著作郎事,服阕,除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察自居显要,甚励清洁。尝有私门生不敢厚饷,止送南布一端,花綀一匹。察

34、谓之曰:“吾所衣著,止是麻布蒲綀,此物于吾无用。既欲相款接,幸不烦尔。”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陈灭,入隋,开皇九年,诏授秘书丞,别敕成梁、陈二代史。大业二年,终于东都,年七十四,遗命薄葬,务从率俭。两宫悼惜,赗赙甚厚。(节选自陈书姚察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B. 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C. 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

35、皆有经据D. 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著作,“著作郎”的省称,其主要职责是编纂国史,也负责撰写碑志、祝文、祭文等事宜。B. 凶问,指死讯、噩耗。“凶”,指不幸,与“夙遭闵凶”中的“凶”意思相同。C. 服阕,指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在此期间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D. 赗赙,也作“赙赗”,文中指两宫送给姚察家人用来办理丧事的财物车马等。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姚察勤奋刻苦,才华出众得人称赞。夜以继日地读书学习,很早就能写文章,

36、十三岁就在宜猷堂参加论辩,被儒生们称道。B. 姚察善于管理,恢复经济造福百姓。原乡县内萧条,流亡在外的人没有回来,他担任县令后,减轻赋税徭役,鼓励百姓耕种,于是人口增多百姓富足。C. 姚察擅长写作,多得举荐编写史书。先有杜之伟举荐他为佐著作,一起撰史书,后有徐陵引荐他任史佐;元帝下诏书命他完成梁、陈两代史书的编撰。D. 姚察位居显要,拒收财物清廉俭朴。他身居显要,很是注意清正廉洁,曾经拒收一门生送来的布匹;还给家人留下遗命,要求自己的葬礼一切从简。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察常以己分减推诸弟妹,自甘唯藜藿而已。在乱离之间,笃学不废。(2)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

37、此伏事者莫敢馈遗。【答案】10. D 11. C 12. C 13. (1)姚察经常把自己的那份食物减省下来分给弟弟妹妹们,自己只把粗劣的饭菜当作美味。在荒年离乱中,他坚持学习不曾荒废。(2)这个门生恭敬地请求,还是希望他收下礼物,姚察严厉地把他赶走了,于是下属们没有谁敢送礼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咸相倾慕”的对象是姚察,因此要与“沛国刘臻”断开,排除A项、C项。“疑事十余条”都是“访”的宾语,不可断开,排除B项。句意:江左的年老旧交先在关右的,都倾慕他。沛国的刘臻私下到公馆询问汉书中的疑难之事十多条,姚察都给他分析,全是有经典依据的。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

38、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项,“指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在此期间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错误。服阕,意思是指守丧期满除服。居丧,是失去所爱的人后的一种自然反应。与逝者的关系越亲密,他对本人来说越重要,那么痛苦会越深。这是一种旧俗。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在服丧期满之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元帝下诏书”理解错误,应该是“文帝”。文中是“陈灭,入隋,开皇九年,诏授秘书丞,别敕成梁、陈二代史”,陈灭亡后到隋朝,开皇九年,文帝下诏授予他秘书丞的职务,另外命他写完梁、陈两代史。故选C【13题详解】本题主要

39、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的能力。(1)“减”,减省;“弟妹”,弟弟妹妹们(古今异义词);“甘”,意动,以为美味;“藜藿”,指粗劣的饭菜;“笃”,坚定,坚持;“废”,荒废。(2)“逊”,谦逊;“冀”,希望,希冀;“驱”,驱赶;“伏事者”,属下;“馈遗”,赠送,送礼。【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

40、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姚察,字伯审,是吴兴武康人。姚察幼时就有很高的悟性,年少时不喜欢游戏玩耍,对下棋或其它的游戏,从来不经意。勤奋刻苦精神振奋,夜以继日地读书学习。十二岁时就能写作文章了。十三岁那年,梁简文帝当时还是太子,就让姚察到宣猷堂听演讲并参加论辩,被儒生们所称道。等到梁简文帝继位,更是以超越常礼的礼节对待拂姚察。起初担任南海王国左常侍,兼任司文侍郎。遭遇梁朝亡国战乱,当时东部由于战争加上饥荒,人们相食,无处买粮,姚察家裹人多,都到外面采野菜来吃。姚家常常经过艰难险阻,寻找供养家人的

41、财物,粮食才能维持没断。他又总是把自己的那份省下来给弟弟妹妹们,以至于亲朋戚友断粮少食的都予以照顾,自己只有以食野菜为美味了。在战乱期间,勤奋读书学业依然没有荒废。元帝在荆州即位,授予姚察任原乡县令。当时县内萧条,流亡在外的人没有回来,姚察减轻了赋税徭役,勉励耕种,于是人口增多百姓富足。中书侍郎领著作杜之伟与姚察深相爱重,上表任姚察为佐著作,跟随他一起撰史。永定初年,吏部尚书徐陵当时领著作,又引荐他任史佐,连徐陵的让官致仕等表,都请姚察来写,徐陵看到姚察写的文章叹息说:“我不如他啊。” 太建初年,补为宣明殿学士,授散骑侍郎、左通直。不久兼任通直散骑常侍。江左的年老旧交先在关右的,都倾慕他。沛国

42、的刘臻私下到公馆询问汉书中的疑难之事十多条,姚察都给他分析,全是有经典依据的。当初,梁衰微灭亡时,姚察的父亲僧垣流亡到垦宣,姚察粗食布衣,不听音乐,到这时父亲的死讯由使者带到江南。当时姚察为母亲韦氏守丧刚除丧服,后主因为姚察瘦弱,怕他到远方奔丧伤害身体,就暗地派中书舍人司马申到姚察的家里致丧。不久以忠毅将军的职务起用,兼东宫通事舍人。姚察一心想守完父丧,一次又一次地陈情辞让,都得不到允许。不久命他知着作郎事。服丧期满,就授予他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姚察连连守丧,加上斋素日子长,从除丧服后,又添了喘病。后主曾单独召见,看到姚察骨瘦如柴,不禁伤感。姚察身居显要,很是注意清正廉洁。曾经有个门生不敢送

43、厚礼,只送一端南布、一匹花练。姚察对他说:“我的衣服,只是麻布蒲练,这些东西对我没有用处,既然要诚心交往,请不要如此烦劳。”这个门生好言请求,还是希望他收下,姚察严厉地把他赶走了,于是下属们没有谁敢送礼。以清心洁行的标准来自处,财产总是空乏,有人劝他经营生计,他笑着不回答。陈灭亡后到隋朝,开皇九年,文帝下韶授予他秘书丞的职务,另外命他写完梁、陈两代史。大业二年,死于东都,遗命薄葬,一定要遵从省俭。朝廷吊唁,助丧物品很丰厚。(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唐崇徽公主手痕(1)欧阳修故乡飞鸟尚啁啾(2),何况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

44、谋?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涧草自春秋。【注释】(1)唐代宗时与回鹘和亲,以崇徽公主嫁其可汗。相传公主嫁回纥时,道经灵石,以手掌托石壁,遂留下手迹,后世称为手痕碑,碑上有唐人李山甫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诗刻石。这首诗作于嘉祐四年(1059年),时欧阳修在汴京任职。欧阳修所处的时代,正是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期,统治者对内统治严酷,而边境却军备废弛,受到东北部契丹和西北部西夏的不断侵扰。(2)啁啾:拟声词,鸟叫声。14. 下列各项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诗人从对比开始,复原了当年崇徽公主远嫁时的凄凉情景:不离故乡的鸟儿尚啁啾鸣叫不止,而豆蔻年华的少女随着悲笳离别父母、远嫁万里之外。B

45、. 颔联中“青冢埋魂知不返”和杜诗“环佩空归月夜魂”的诗意一样,一个“魂”字使诗情变得更为深婉。C. 颈联诗人发自肺腑地感慨:“玉颜”反为“身累”,“肉食”不与“国谋”。这两对矛盾让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批判更加犀利。D. 末联诗人笔锋一转,行路人到此只能报之以叹息,而崖花涧草春秋更替,年复一年,以无情衬有情,颇有韵致。15. 细读全诗,分析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情感?【答案】14. B 15. (1)首联复原了当年崇徽公主远嫁时的凄凉情景,凸显了公主强烈的不舍,表达了诗人对公主远嫁的深切同情。(2)颈联诗人通过两对矛盾现象“玉颜”反为“身累”,“肉食”不与“国谋”,表达对“肉食者”不能谋国的满腔愤懑

46、之情。(3)诗人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大宋边患的忧虑以及对执权柄者的劝诫。【解析】【1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B项,“诗意一样”错误。“青冢埋魂知不返”,墓草青青魂魄再不能回来;“环佩空归月夜魂”,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诗人在这里反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的“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诗意,而用一个“魂”字,则使诗情变得更为深婉,同时也为读者刻画了一个楚楚动人的形象,她满眼含着哀怨的泪水在“翠崖遗迹”之间飘荡。青草年年绿,此恨绵绵无绝期。故选B。【1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故乡飞鸟尚啁啾,

47、何况悲笳出塞愁”,小鸟儿恋着故乡呜叫不止,公主在悲笳声中远嫁万里。诗人的眼前出现了当年崇徽公主远嫁时的凄凉清景。“啁啾”是形容鸟的细碎鸣叫声,不离故乡的鸟儿尚啁啾鸣叫不止,而豆蔻年华的少女随着悲笳离别父母、远嫁万里之外,就更加依恋不舍了。作者在这里倾注了自己对她的怜惜同情。“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诗人发自肺腑地提问:自古以来,有几个肉食者能为国家的富强而出谋划策?又有多少美丽可爱的女子遭受远嫁的厄运,成为对外执行妥协政策的牺牲品?“玉颜”反为“身累”,“肉食”不与“国谋”,诗人寓于这两对矛盾现象中的诘问尖锐犀利,自古罕见。此联议论深切痛快,而又对仗工整。表达对“肉食者”不能谋国的满

48、腔愤懑之情。作者在尾联上句直抒胸臆,长叹一声,无可奈何之情袭人心怀,行路人到此只能报之以叹息。下一句用以景结情的手法来写孤魂栖止的崖花野草春秋更替,年复一年,这里以无情衬有情,颇有韵致。在这首诗里,诗人对崇徽公主不仅是怜其远嫁,哀其不幸,而且从政治上指明产生这个悲剧的原因。启发人们在深沉的哀怨中进而对这些女子的个人悲剧加以政治上的思考,激起人们对许多不能远谋的肉食者的愤慨。表达了对大宋边患的忧虑以及对执权柄者的劝诫。(三)名篇名句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用“_,_。”这两句话说明要善于借助外力提升自己,否则即使极力眺望远方,也不如借助地势的改变来拓宽视野。(2)观沧海

49、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峻突兀的句子是:_,_。(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原因的句子是:_,_。【答案】 (1). 吾尝跂而望矣 (2).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 水何澹澹 (4). 山岛竦峙 (5). 入则无法家拂士 (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跂”“博”“澹”“竦”“拂”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尽管古代东方写意画的意境潇洒、品格高雅

50、,但这恐怕还不是中国画主要的成就,西方绘画在表现个性情感方面所产生的经典作品应该也是_。况且西方画家生性淳朴,待艺术真诚,且开放_,尤其越到近代,画面意味也越醇厚,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中国画作品令西方羡慕的恐怕还是水墨写意画里因为书法线条的介入以及_理论的完善,最终完成了中国画的主体。也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书法线条的介入,中国绘画就在反“写实”和纯“抽象”的环境中成立了自己的语言系统,并且广博幽微,包含广大,这个语言系统又极具现代价值。中国画赖以存在的基本特征是以毛笔线条表现为主导的“写意画”,()。有了“自然质朴”的社会情感,就会少很多_的“假大空”的,脱离人们群众真实情感的美术样式,这也是

51、中华文明以淳朴务实为基础的民族精神的特征对“浮华制作”的厌弃以及对具有“朴实内美”精神品格的笔墨写意的尊重。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不胜枚举 包容 现代化 装腔作势B. 不乏其人 容纳 体系化 矫揉造作C. 不胜枚举 包容 体系化 矫揉造作D. 不乏其人 容纳 现代化 装腔作势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所以中国绘画就在反“写实”和纯“抽象”的环境中建立了自己的语言系统,并且这个语言系统包含广大,极具现代价值,广博幽微。B. 所以中国绘画才在反“写实”和纯“抽象”的环境中成立了自己的语言系统,极具现代价值,并且这个语言系统

52、包含广大,广博幽微。C. 中国绘画就在反“写实”和纯“抽象”的环境中成立了自己的语言系统,并且这个语言系统包含广大,广博幽微,又极具现代价值。D. 中国绘画才在反“写实己和纯“抽象”的环境中建立了自己的语言系统,并且这个语言系统包含广大,广博幽微,又极具现代价值。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它可以统摄在以“自然”观照为特征的人文范畴内,并且也可以容纳诸多的现代艺术观念B. 它可以容纳诸多的现代艺术观念,并且也可以被统摄在以“自然”观照为特征的人文范畴内C. 它可以被统摄在以“自然”观照为特征的人文范畴内,并且也可以容纳诸多的现代艺术观念D. 它可以容纳诸多的现代

53、艺术观念,并且也可以统摄在以“自然”观照为特征的人文范畴内【答案】17. C 18. D 19. B【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第处,“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不乏其人”,乏,缺少;其,那,那些。那样的人并不少;句中不是说人,而是谈绘画作品,故选用“不胜枚举”。第处,“包容”,宽容大度,侧重指人的心胸;“容纳”,在固定的空间或范围内接受人或事物,侧重指空间范围;句中陈述对象是“西方画家”,故选用“包容”更恰当。第处,“现代化”,使具有现代先进科学技

54、术水平;“体系化”,指文化各要素相互连接的整合系统;句中是指中国水墨写意画的理论体系,故选用“体系化”。第处,“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侧重指人情态;“矫揉造作”,比喻故意做作,极不自然,侧重很不自然;文中有些画家缺乏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故选用“矫揉造作”更准确。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

55、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原句存在不合逻辑、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等语病。“成立了自己的语言系统”搭配不当,应为“建立了自己的语言系统”,排除BC两项。“极具现代价值”应为最高层次的,应放在最后,排除AB两项。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所填句子分前后两个分句,是个承上启下的过渡

56、句。前一分句总结上文,指出中国写意画可以兼收并蓄,“容纳诸多的现代艺术观念”,后一分句应为被动句,且与下文“自然质朴”的社会情感相呼应。比较而言,只有B项衔接最恰当,排除ACD三项。故选B。【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

57、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天气逐渐转凉,_,即使喝热水、多穿衣服,也依然暖不起来。这在女性、老人和体弱者中更为常见。人们通常认为手脚冰凉是“寒”造成的,于是选择吃牛羊肉、辣椒、生姜、桂圆等辛热之品来温补。有些人吃完会感到身体热乎乎的,手脚也不那么凉了;_。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手脚冰凉属“肢厥”范畴,而肢厥也有寒热之分,不是所有的手

58、脚冰凉都是阳虚惹的祸。所以,出现手脚冰凉这一症状,_,要辨证施治。【答案】 (1). 很多人都会手脚冰凉 (2). 有些人却恰恰相反 (3). 我们不应该盲目进行温补【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第一处,结合“即使喝热水、多穿衣服,也依然暖不起来”“通常认为手脚冰凉是寒造成的”分析,此处应该是讲“很多人都会手脚冰凉”。第二处,结合“有些人吃完会感到身体热乎乎的,手脚也不那么凉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不是所有的手脚冰凉都是阳虚惹的祸”等分析,前面讲有些人吃完,手脚不那么凉了,后面讲原因,根据分号提示,此处应该是讲“有些人却恰恰相反”。第三处,结合“不是所有的手脚冰凉都是阳虚惹的祸

59、”“要辨证施治”等分析,此处应该讲“不应该盲目进行温补”。21. 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2019年9月3日,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剧院座无虚席。一束光波伴着袅袅烟雾倾泻而下,照亮了舞台上席地而坐、身披铠甲的将军。悠远的古琴声拉开芭蕾舞剧花木兰的序幕。芭蕾舞剧花木兰凭借唯美浪漫的色彩、精湛曼妙的舞姿、跌宕起伏的剧情,将中国传统英雄故事与西方经典技术完美融合,征服了纽约的观众。美国观众从中可以看到,今天的中国接续历史又承接当代,因而更加自信也更加开放。【答案】2019年9月3日;芭蕾舞剧花木兰在纽约演出;它融合中西艺术之美;让美国观众看到了更加

60、自信和开放的中国。【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考点,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此题还要注意新闻的特点。一句话新闻拟写原则: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新闻属叙事类文体,采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即组成一句话新闻。抓住“2019年9月3日”“悠远的古琴声拉开芭蕾舞剧花木兰的序幕”“将中国传统英雄故事与西方经典技术完美

61、融合”“今天的中国接续历史又承接当代,因而更加自信也更加开放”等分析概括。四、作文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材料一:1906年,25岁的鲁迅课间观“日俄战争教育片”,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以唤醒国人、揭出病苦为己任。材料二:黄文秀,2019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毅然回乡工作, 2018年担任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任职期间,一心为民,使得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材料三:近日,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同学冲上了热搜,她高考文科成绩676分,在

62、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北大考古系这个冷门专业。我校“职业生涯规划”主题教育活动正在进行中,作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校团委拟邀请钟芳蓉同学在高二年级学生大会上做一个发言。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以钟芳蓉的名义写一篇发言稿。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可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无问西东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选择了北大考古系的钟芳蓉,很荣幸能与在座的高二同学们一起交流职业生涯规划。我曾经与在座的同学们一样,怀着紧张与期许的心情,渴望走出脚下的土地,飞向更远的未来。在这里确立目标是最重要的。职业的了解是目标更明确的方式。职业之多,之博,之广,应接不暇。随着时代的发展,应

63、运而生了更多的新型的职业。找犬师,补娃娃匠人。我们应该感谢时代,让所有的兴趣与个性都能绽放光芒,让所有的想法与才华都能用之有道。俗话说: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反映了每个行业存在的必要性与职业的平等观。然而事实并不那么理想。人们简单地把职业分为好与不好,收益高与不高,热门与冷门。在这个繁杂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听。听,社会的呼唤,此听不是说听众人之声。了解社会上各类职业的需求,自然是必要的。更多地听是关注社会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观看“日俄战争教育影片”后弃医从文,他选择既是勇敢的,也是深刻的。那个时代的中华,需要他苍劲的笔尖,需要他灵魂的唤醒。基于社会利益上的选择更具有幸福感。你从来不

64、是一人孤身的奋斗,你的头脑上方是人类浩瀚的发展与变化。是社会的成长与命运,过去与未来,你来自天空,终成繁星。听内心的声音,从来不是一件易事。人生在世,总想留下自己的痕迹,又渴望收拾舒适与名利,职业的选择往往体现了价值观的选择。也许你一腔热血,战胜了许多困难,听从了心底的声音。但你是否能在他人只顾眼前短利之时,守道义惜真义珍名节。你是否在他人止步于高山之时,仰望高山,扒开层层迷雾尽览朝阳。听内心的声音,只是第一步。牛羊才能结对,财狼才能独行,也许你的旅途孤独,但你请别忘记,当初让你选择的坚定的声音。我一直认为职业是人在社会上的象征。个人的身份进入社会的融合,对你的职业,于人于业应该是一体的,浑然

65、天成的。达到内外合一,个众合一。在其位谋其职是自然的,享受乐趣,实现价值是必然的。两者的重合是幸运的。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了考古学,这并不是困难的选择,也不值得歌颂。但若能浅淡一些人们都职业对外物的成见是最好的。同学们,回头再看看历史的刀光剑影。有人湮没于间,有人名重千古。但他们都是尘埃的一部分,听从自己的声音,听从社会的声音,我们终成事成人成己,愿听从你心,行其所能,不叹朝露,无问西东。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审题: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三则材料所涉及到的三个人物均有年龄呈现,加上我校、高三年级学生大会、钟同学的名义这些表述,我们应该看到:本

66、文的立意应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兴趣爱好、家国利益、人民需要、时代呼唤、现实担当等联系起来。命题者想要考生结合自身体悟,探讨“青年一代”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本次作文题有了模拟他人身份的写作要求,既要求考生有换位的发言主体意识,又要有听众意识(对象意识)。其实,命题者希望借钟同学之口了解并考查考生自己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和理解。另外,所给的三则材料对写作既有限制,也有导向。无论是25岁的鲁迅、30岁的黄文秀,刚高中毕业的钟同学,还是高二的学生,都具备青年的特征,青年一代如何认识自我,规划未来的考查意图呼之欲出。发展自我,心怀家国的生涯导向也潜藏其中。因此,考生作文的主题应紧扣“职业生

67、涯规划”,立意以将个人发展和家国重任结合为佳。个性的职业选择允许,共同的家国情怀不能丢。立意:坚守理想,心怀家国;此心安处是吾国吾愿;如何选择你毕生的事业;青年人应该有职业生涯规划;如何选择你毕生的事业。素材:1.2008年7月,石磊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毕业后,成为名大学生村官。他说:“未来怎样,没有必要刻意去设计,踏实走好每一步,认真办好一件件小事,对群众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后来的大学生村官负责就好。”那一年,他20岁。如石磊这般的大学生村官数以万计,他们深入基层群众、步入条件不如城市的乡村,从不被村民信任、身处境地举步维艰,再到与村民和乐融融、共谈乡村未来发展,你能想象他们费尽了多

68、少精力、吃尽了多少苦头吗?但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一日复一日地站在事关心系群众的第一战线,摔倒在泥泞里就爬起来,不刻意设计他们以后的生涯,只踏实走好每一步,点点滴滴积累村名们的信任,于实践中搭起了与群众的信任之桥。2.1993年,马化腾大学毕业后进入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做编程工程师,专注于寻呼机软件的开发。该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自娱自乐。1998年,马化腾和同学张志东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那一年,他27岁。3.在中国国产的手机里利用过硬的技术优势遥遥领先,并令国外都感到危机感的华为手机集团的总裁孟总,在经历了许多生活的苦难后,二十几岁的他便决

69、定创立华为,并决心要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创业之路,带领华为走向也界。与其他企业不同,孟总在华为所占股场只有不到3%,而剩余的97%左右的股份全是员工所有,正是由于他独特的人生规划,让他与团队一起,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让华为走向了世界,达到其他品牌所望尘莫及的地位。孟总在他年轻时就确定了人生目标,并另辟蹊径,用独特的经营方式创造了巨大成功,不得不令人佩服。4.黄大年曾在英国留学前说:“我这次求学是为了带来更先进的西洋技术,等着我,我的祖国。”十几年后,“千人计划”召回了黄大年,为我国南洋安全做出杰出贡献,他在寻路中不忘祖国,将宏大爱国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5.著名的语言学家季羡林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

70、毅然决然地选择学习梵文,可他并没有因此陨落,反成一代大师。梵文和现在的传统行业相对,更受人冷落。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他就成功了一半。“心学”的创始人王守仁即王阳明耗费十九年悟道,终超越所有帝王,与孔孟、朱子同列,载入史册,流芳千古。他可是选择了和当时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不同道路。6.“章丘铁锅”的意外走红,也让铁锅锻造这一老行当迅速得到人们的追捧。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映,也让文物修复师、博物馆管理等人重新走进人们的视线。所有这些都说明,传统行业并未消逝,只是从台前转入了幕后,默默工作而已。不要对自己的选择有所疑虑,不要让新兴产业的发展扰乱了心智,看清现实,把握机遇,跟着心走。结构层次:无问西东是一篇优秀的作文,文章较好地完成了作文任务,如身份、发言稿、融合材料及其思想导向等。本文以“听”说开去,写青年人应该听从自己的声音,听从社会的声音,结构的清晰是很显而易见的。另外,作者的语言运用能力也令人感叹,无论是丰富的词汇量,还是灵活的句式,都引起了读者格外的关注。“前景好与不好,收益高于不高,热门与冷门”等语言形式上呈现排比,内容上呈现对比;“来自天空,终成繁星”“不叹朝露,无问西东”等大量的四字词语大量出现。总之,文章立意高远,结构清晰,语言灵动,是一篇难得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