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课时训练(一)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12012菏泽模拟 “让洋人进城,现在看来,完全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当时在五口通商的其他四口尽管也有过大小不一的纠纷,但都一一化解,没有酿成巨祸。唯独在广州,却惊动朝野上下,闹得天翻地覆,开各地反入城斗争的先河,历时十多年无法解决,直至兵戎相见,丧权辱国!”(见袁伟时现代化与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问题)此处“兵戎相见”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2013郴州质检 有人看电视节目清宫档案后有感而发:“人言洋务无实务,怎知朽木有蛀虫。艨艟战舰何其华,黄海一战丧斯文。”对这一感慨所言战争密切相关史实是()A福建省的福州和
2、厦门被开放为通商口岸B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C俄国纠合法国和德国“干涉还辽”D北京设立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32011蚌埠调研 不少西方人士在评论甲午海战失败原因时曾指出:中枢之权势太弱,一任督抚之私顾封疆,不能联各军为一队。这表明中国在甲午海战中()A海陆两军军官腐败透顶 B海军缺乏统一指挥,互相掣肘C陆海空没有严密的协同D陆军贪生怕死弃海军于不顾42011合肥调研 各国公使、商人纷纷进宫,这位先生在乾清宫的龙椅上,过了片刻皇帝瘾。此画描绘的史实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中日甲午战争期间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D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期间52012辽源模拟 身居清政府二品大员的廷雍和保定另两位
3、官员被联军斩首示众。从当时联军的一份布告中可知,罪名是“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联军此暴行的依据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62012海口模拟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曾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一种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陈腐世界的代表”:禁绝一切对外交往B“激于道义”:为发展资本主义开拓市场C“最现代社会的代表”:坚决抵制违背国际道德的行为D“对联式悲歌”:殖民国家扮演破坏者角色,落后阶级却进行现代化的探索72013厦门模拟 时事新报刊登社论说“日本开战是为
4、了文明开化的进步”,内村鉴三甚至以英语发表论文说“中国是进步的大敌”,就连日本小孩都唱起“支那佬,拖辫子,打败仗,逃跑了,躲进山里不敢出来”的歌谣。这意味着当时日本的舆论()A使一般国民中产生了厌战心理B庆幸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C使日本的小孩非常鄙视清代蓄辫陋俗D为日本进行侵略打下民意基础82011聊城质检 春帆楼位于日本下关市一座小山丘上,当年谈判的会场依然保存完好;楼前的那块石碑上,还醒目地镌刻着“今之国威之隆,实滥觞于甲午之役”字样。这句话实际上道出了()A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客观形势B甲午海战中日本失利对国力的削弱C甲午之役加快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D甲午之役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5、92012哈尔滨质检 “城头蓬蓬雷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黄遵宪作台湾行)这一“倭人竟割台湾”的条约 ()便利了帝国主义国家掠夺江浙两省的财富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明确规定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A BC D102012郑州模拟 伊藤博文把自己做的上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吊相将”拿给前去日本谈判的李鸿章,要其对出下联时,李鸿章思考良久终于勉强对出下联“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下联充分反映出 ()A清王朝整体的软弱导致被迫签约B清政府根本不把日本放在眼里 C李鸿章接受了“玉吊相将”封号D李鸿章炫耀自己有
6、帝王度量 112014郑州模拟 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上联:“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其他帝国主义分子听后连声叫绝,并发出阵阵狂笑。一个中方官员站起来,义正词严,对了一个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该条约()A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 C使得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D既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又加以严格控制122011日照模拟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
7、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A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C其结局标志着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D使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32014威海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它那商品的低廉价格,就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都在灭亡的恐怖下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一切民族都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变为资产者。简短些说,它按照自己的形象,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材料二法国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在1860:圆明园大劫难一书中,对自己祖国和英国共同犯下的
8、罪行认识是深刻的:“必须毫不含糊地指出,1860年对华远征,是殖民战争,更确切地说,是帝国主义战争,与19世纪帝国主义殖民掠夺完全一脉相承。公开承认的目标,就是以武力打开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对西方贸易的门户。”对圆明园的焚掠是“对人类文化遗产犯下的不可补赎的罪行。”“此种罪过、罪行、罪孽永远抹不掉不只在中国人心中抹不掉,在所有人类记忆中都永难磨灭。”在书中,布立赛认为圆明园劫难中英国人是罪魁祸首,法国人可以算随从。理由是侵华军队,英国人有12 000多人,法国只有8 000多人;英国有骑兵,法国没有;法国人曾经反对过纵火。因为英国想向中国倾销鸦片,而法国人来中国只是为传教而已。(事实上抢劫圆明园
9、就是法国人先动手的;法军参战人数少,可战后同样得到不少于英国一分一毫的800万两赔款;法军统帅蒙托邦还妄想永远占据舟山群岛)请回答:(1)结合鸦片战争时期的形势谈谈你对材料一中马克思论点的理解。(2)对材料二中作者的记述应如何认识?(3)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对我们正确评价历史事件有何启示?142011东莞质检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光绪二十年(1894年)春,东三省练饷40万两被截20万两,做颐和园开工之需。为了节饷多次令全国性裁军。作为海军购置战舰的专用之款,也被截留用于三海及颐和园工程。北洋舰队请求紧急换装部分速射炮并补充炮弹,以应急用,也被李鸿章以西太后万寿需要用款,“不敢请”为由,予以拒止
10、 。南洋海军接到北援调令,竟以各守疆土为由,按兵不动,坐视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陆军虽听调令,但也难以统一指挥。材料二甲午战争以前清政府上层不少人认为,“夫中国何弱之有?我朝定鼎二百余年,圣圣相承,文德武功,震耀区夏,深仁厚泽,普被垓埏,渊乎铄哉!法度纲纪,岂特远过宋、元与明,直将驾汉、唐而上之已!即今日时势而论尚得谓之弱乎?”材料三洋务派代表人物、清末外交家李鸿章说:“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日本则较早地从理念上“摆脱了东洋道德,西洋艺术(技艺)的思想” 束缚,因而早就不把日本视为世界的中心,而看作世界的一国。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
11、些?(2)中国洋务运动的失败,日本明治维新的胜利,对我们有何启示?第四单元课时训练(一)答案提示【基础演练】1B解析 1856年英舰悍然挑起侵略战争,英军炮轰广州城,并一度攻入城内。英法两国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解题关键是“十多年无法解决”的隐含时间和“广州”一带兵戎相见的地点信息。2C解析 “黄海一战丧斯文”表明这一战争是中日甲午战争。A、B、D三项分别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密切相关。3B解析 “中枢之权”“私顾封疆”综合起来考虑是关键。题干并没有直接表明海军与陆军之间的关系。4C解析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出逃。5D解析 辛丑条约规定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
12、加反帝斗争的官员,对反帝行为镇压不力的官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等。【能力提升】6D解析 “陈腐世界”指的是当时落后的中国,清政府的闭关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而不是“禁绝”,所以A、B两项不正确;“最现代社会代表”指侵略中国的殖民者,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违背国际道德,C项也不正确。从社会近代化的角度,先进阶级理应充当推动者的角色,落后阶级自然成为阻力。然而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初期阶段),先进阶级即资本主义殖民国家扮演的却是破坏者的角色,迫使当时落后阶级进行现代化的探索。这就是“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所在。7D解析 题干表明日本国内迅速弥漫起一种自大而又鄙视中国的风气,在日本的一般国民中就产
13、生了战争有理、蔑视中国的心理、为日本进行侵略打下了民意基础。B项是辛丑条约签订的影响。8C解析 “滥觞”的意思在这里是起因和起源的意思。对日本而言,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9C解析 “倭人竟割台湾”表明该条约是马关条约。是辛丑条约的规定。10A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李鸿章的下联,以“皇帝度量大”来掩饰清王朝失败割地赔款的事实,反映了整个清王朝从皇帝到大臣的软弱,这也是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11D解析 “八大王”“帝国主义分子”,表明该条约是辛丑条约。此条约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对反帝运动
14、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但丝毫未涉及处置慈禧太后。相反,继续推行“以华治华”的策略,确定清政府继续充当他们在华的代理人。A、B、C三项分别符合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马关条约。12A解析 “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体现了该战争的时间信息;“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指出了该战争的影响,符合这两点的是鸦片战争。B、C、D三项分别对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3答案 (1)鸦片战争前夕,以英国为首的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已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当时的世界资本主义潮流,正在迫使所有落后民族走向近代化,
15、亦即走向资本主义化。中国当然不可能例外。英国下决心发动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闭关的大门,正是不自觉地充当了强迫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工具。(2)在英、法两国各自所应当承担责任的问题上,他似乎有些偏袒法国,这显然在为法国开脱罪责,可见,布立赛作为一个法国民族主义者的立场依然很鲜明。不过,我们对他不必过于苛求,毕竟他是一位法国人,能直面这段历史,需要有勇气和毅力,况且他对英法总体上应该承担的责任并无避讳;布立赛用大量的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有震撼力,让人无可辩驳;在布立赛看来,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3)全面公正地评价历史,既要看到其主观目的又要结合其客观效果;准确评价历史要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立场不同评价会有所差别。解析 本题考查对两次鸦片战争的评价。第(1)问解题关键是“结合鸦片战争时期的形势”这一提示和理解马克思的观点。第(2)问应注意辩证全面分析布立赛的观点。第(3)问要围绕上两问结论进行理性的归纳。【选做习题】14答案 (1)清政府的腐败是其直接原因。其一,政治腐败,官吏无能;其二,权力失控,指挥不一,政出多门。抱残守缺,安于现状,临危偷安。观念落后,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2)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强盛,我们要坚持反腐败斗争;增强忧患意识;坚持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