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历史能力测评卷: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590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历史能力测评卷: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历史能力测评卷: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历史能力测评卷: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历史能力测评卷: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历史能力测评卷: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历史高效测评卷: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能力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临沂高一检测)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土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解析: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上海成为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答案:D2(2012江西南昌联考)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广东

2、人民抵制洋货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解析: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开放了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分散了原来闭关锁国时期只开放广州一地的贸易量,所以才造成试题中提及的广州一地贸易量减少的现象。答案:B3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下图),但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由题干中“光绪二十七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等信息看出,该侵华事件发行于

3、光绪年间并占据北京,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八国联军侵华。答案:D4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中国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国”,但在有关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被推翻;后

4、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解析:虽然太平天国运动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但太平天国领导人并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囯”恰好说明了这一点;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华民国并未取得民族独立;辛亥革命后的“囻”体现的是“民”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民权思想的体现,而不是民生。答案:B5(2012陕西宝鸡高三模拟)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解析: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

5、级反帝爱国运动,由于缺乏正确指导思想,被清政府所利用。外国侵略者攻入北京后,清政府又下令绞杀义和团。答案:A6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时,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里,列宁称赞的是()A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B十月革命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C五四运动启导了人民的觉悟D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中的“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时”可判断其时间为一战爆发之前。B是1917年,C为1919年,D为1924年,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

6、活均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社会气象一新。答案:A7(2012苏北高三期末)“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一材料()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解析:材料肯定了武昌起义的首义作用,排除A项;十三省独立而非所有省份独立,排除D项;材料中并未涉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问题,因此,正确的选项为C项。答案:C8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

7、字,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这主要是由于()A维新变法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进行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爆发解析: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等革命派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故出现了上述现象。但需要指出的是,辛亥革命反对的是满洲贵族的统治,并不是针对所有的满洲人。答案:B9(2012河南洛阳期中)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

8、。”上述材料()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蒋介石认为“二十一条”违背了民心,损害了国民的自信,引发了五四运动,导致军阀没落。由此可以看出,材料充分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答案:A10下面图片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实现了中国民主革命()A工作重心的转移 B革命中心的转移C党的根本任务的转移 D革命道路的转移解析:图片所描述的是红军长征,体现了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由国共对峙到合作抗日的转变。工作重心转移是指由城市转向农村,开辟农

9、村革命根据地,从文家市决策开始。答案:B11(2012厦门期末)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解析:1937年日本侵华的“时间表”是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而这一计划在上海即遭“粉碎”,这指的是国民政府组织的淞沪会战。答案:B12有学者指出:“解放战争不仅有三大战役、渡江战役那样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亦有攻打太原的艰难和血腥,攻打金门岛的惨烈和失败,攻打兰州的诡异和曲折,无数的人生悲剧掩埋在历史的深海里。

10、”解放战争经历曲折、跌宕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政府合法地位和军事实力较强B全国人民反对内战牵制了解放军C人民解放军军事技术和战略战术落后D美国的军事援助并直接出兵干涉解析:解放战争的进程曲折与国民政府的地位与实力有关,A项正确;内战是国民政府违背民意而首先挑起的,全国人民反对的是国民党集团,B项表述不正确;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的战略战术是成功的,战争的结果已经明确了这一点,C项表述与实际相反;美国在解放战争初期推行“扶蒋反共”政策,但未直接出兵干涉,D项不符合史实。答案:A二、非选择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13(2012山东德州3月)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20

11、12年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00周年。“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它打开了进步的闸门,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主题一 学习与创新 材料一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中华民国国歌(1912年)(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孙中山在捍卫“民国荣光”的过程中有何重大理论创新?(8分)材料二“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12、。”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2)根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有什么特点?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4分)主题二建设与发展材料三民国建立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仅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当局在农田水利、电力、矿业资源开发、化学工业、重工业的振兴等等,几乎每项对国家进步有关的事都在马不停蹄地齐头并进中。在19261937年,政府从扫除文盲的识字运动做起,到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教育体制终于搭成了一个完整的建构。摘自星岛环球网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3、“1927年到1936年”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5分)主题三反思与继承材料四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地开展外,在其他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多。可以这样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再者,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田玄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与辛亥革命的走向材料五山东很多城市与中国其他许多大城市的路名相同,如济南与广州的中山路、青岛与上海的民生路等。(4)根据材料四、五,如何看待辛亥革命?(5分)解析:本题考查辛

14、亥革命。第(1)问,前一问主要回答辛亥革命的功绩。后一问要注意在“捍卫民国荣光”过程中的理论创新;第(2)问,前一问可以从材料二中直接概括。后一问要与当时的国际形势相结合;第(3)问,注意材料三中的教育体制的确立,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来回答。第(4)问,注意材料四、五间接地从城乡差别、南北差别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方面指出了辛亥革命在当时与长远的影响,只要谈谈自己的认识即可。答案:(1)体现:倡导民主共和(或倡导三民主义);推翻中国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或成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理论创新:提出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

15、大政策。(8分)(2)特点: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原因: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4分)(3)政府的支持;教育的进步;国家的基本统一;货币统一、关税自主(或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等。(5分)(4)从当时来看,辛亥革命的发展范围有限,而且具有严重的不平衡性,这必然导致它对城市和乡村影响的不平衡;从长期来看,辛亥革命只是个开端,它对中国的影响需要作百年以上长时间的宏观考察与分析,从更长的时间和更宽的视野上去审视。(5分,要求:言之有理,论之有据)14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通常在隆重的集会、国际外交仪式等重要场合演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

16、首国歌,由严复、溥桐等人编制,歌名为巩金瓯。歌词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材料二1912年2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公报刊出由沈恩浮、沈彭年编制的国歌,其歌词是: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材料三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议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其歌词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

17、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请回答:(1)材料一的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意图?结果如何?(4分)(2)材料二的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意图?结果怎样?(4分)(3)材料三中的国歌创作的背景是什么?在当时有何意义?(6分)(4)材料三中的国歌到了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正式作为国歌,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4分)解析:本题通过不同时期的不同国歌,考查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实的掌握,回答时注意创作国歌所处的时代背景。答案:(1)意图:为腐败腐朽的清王朝歌功颂德,祈祷它“金瓯”永保。结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4分)(2)意图:表达了向西方学习,建立民主共和国,祈祷世界和平的心愿。结果: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没有成功。(4分)(3)背景:日本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意义: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顽强战斗的精神,鼓舞激励着中国人民坚决抗击日本侵略、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斗争。(6分)(4)时刻提醒全国人民回顾历史走过的艰苦历程,居安思危,勿忘国耻,进一步鼓舞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