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注意:本堂考试政治历史地理为同堂分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每科100分,共3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耕涉及农业动力由人力到畜力,故正确;花耧机未涉及动力问题,故排除;翻车仍然用人力,故排除;水排,以水力为动力,故正确。故组合错误,故A排除。组合错误,故B排除。组合错误,故C排除
2、。组合正确,故D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工具;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工具2.南宋初期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末江南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材料表明从南宋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A. 集约经营的出现B. 精耕细作的传承C. 单位产量的提高D. 勤俭精神的发扬【答案】B【解析】据材料“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凡人家营田,皆当量”、“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主张都属于农业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说明精耕细作的代
3、代传承,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占主导,不是集约经营的方式,故A项错误;重视单位产量,这也属于精耕细作的生产,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到勤俭精神,故D项错误。故选B。3.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机户出 资,机工出力”最早出现于明朝中后期, “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开始于春秋战国,“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出现于宋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
4、来”描绘的是唐代的越窑,故正确的顺序是,排除ABC,选D。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宋代的商业;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瓷器;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井田制4.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坚持A. 以公有制经济主体B. 计划和市场相互结合C. 计划经济的基础作用D. 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答案】A【解析】由市场经济可知BD错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知C错误,因为资本主义也有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公有制,坚持社会主义就是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故
5、选A。5.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B. “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C. “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D. “摸出规律”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从特征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外部资金
6、、特别是外国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从功能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80年,经济特区是指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故A项排除,B项错在“高度自治权”;C项不符合题干时间,上海浦东1990年开放,故选D。考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经济特区6.据下列中国基本建设投资分配表数据分析可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结论正确的是时间19531957195819621963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农业7111317710798104工业425604498555554526其中:重工业364540459511496459A
7、. 逐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B. 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C. 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D. 实现了农、轻、重的协调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可知,1953年到1980年,重工业投资一直占主导地位,这反映了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在50年代已经建立,且计划经济不仅仅指工业结构,故A项排除。社会主义工业化还未实现,故B项排除。重工业主导不能说明农、轻、重的协调发展,故D项排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经济结构7.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
8、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A. 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B. 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C. 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D. 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可知当今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故B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中的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不符,排除。亚太经合
9、组织奉行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C项“主导”说法错误,故C项排除。8.随着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重要转变,享有特权的世族贵族不存在了,奴婢、部曲等“贱民”和佃农都进入国家户籍管理,成为国家法律意义上平等的编户齐民,整个社会朝向“等齐化”发展。这一转变A. 不利于封建国家赋税的征收B. 反映了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削弱C. 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消除D. 促进了契约普遍化趋势的出现【答案】D【解析】奴婢、部曲等“贱民”和佃农都进入国家户籍管理,具有法律的地位,说明当时契约普遍化趋势的出现,D正确;该措施有利于封建国家的收税,A错误;材料中编户齐民有利于控制百姓,B错误;C中消除
10、明显用词绝对。排除。9.“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A. “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 “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必然选择C. “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D. “重农抑商”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史【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是帝王们受到“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这个客观条件的制约而必然的选择,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只是强调要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未明确指出实现了
11、效用的最大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错在“始终是”,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重农抑商”也并未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史,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0.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新旧大陆唯一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唯一共有的家畜是狗。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菠萝等。材料表明,早期殖民扩张A. 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B. 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C. 推动了洲际物种的交流D. 促进了种族交流及其重新分布【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看到“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
12、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波萝等”说明早期的海外扩张有利于不同大洲之间物种的交流,故C项正确。材料显示洲际物种交流看不出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种族交流信息,D错误。【点睛】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导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世界市场锥形开始出现(2)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3)殖民掠奇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最终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4)思想震撼之路:证明了“地圆学说”正确性,冲击了宗教神学理论。11.全球通史中提
13、到:“各强国,尤其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对外国进行了大量投资。例如英国,到1914年,已在国外投资了40亿英镑,等于其国民财富总数的四分之一那时,法国也已在国外投资了450亿法郎,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六分之一德国虽然是后起者,一直将其大部分资本用于国内工业发展,但也在海外投资了220亿至250亿马克,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十五分之一因而,到1914年,欧洲已成为世界的银行家”。材料表明A. 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重大转变B. 工业革命加速资本原始积累C. 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D. 世界金融秩序陷入混乱【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的重大转变,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
14、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各强国,尤其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对外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这表明西方国家对外侵略,逐渐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表明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重大转变,A项正确;此时已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不是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B项错误;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是新航路的开辟,排除C;材料未体现世界金融秩序陷入混乱,D项同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12.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倶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A. 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 支撑东西方航
15、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 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 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是考生在高考中必备的能力,通过对东西方航海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二者出现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社会经济状态的不同。支撑郑和下西洋的经济形态是封建自然经济,而哥伦布的航行虽然是封建王室的支持,但支撑其远航的社会经济形态则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故选B。考点: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点评: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线开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二者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同:
16、从背景看,西欧在 15世纪已处于资本主义的前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快速发展;而同期的中国君主专制加强,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从目的看,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主要形式是和平友好的贡赐贸易。而西欧航海家的航海冒险,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货,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从影响和后果来看,郑和下西洋增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人民的友谊,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同时,还恢复了朝贡关系。这种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政府造成巨大负担,后来因国力衰退而中止。而西欧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人类历史的大转折,引起了价格革命和
17、商业革命,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它还打破了世界各国相互隔绝状态,为后来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打下了基础。13.下面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时间茶叶(万磅)生丝(包)鸦片战争前5000(年平均值)5000(年平均值)1845年8010132201851年9919230401853年1012262896A. 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B.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 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D.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答案】C【解析】【详解】从表格数据来看,鸦片战争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大量农副土特产品被列强收购,说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18、市场。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是出口变化,排除A项;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外国资本主义冲击中国市场,排除B项;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D项。14.金冲及说:“到1952年,无论在工业和商业中,社会主义成分不仅已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而且在数量上也取得优势,这种优势地位还在不停地大幅度加强。”“这种优势地位还在不停地大幅度加强”的途径是A. 一五计划B. 三大改造C. 人民公社化运动D. 改革开放【答案】B【解析】“这种优势地位”指的是“社会主义成分不仅已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而且在数量上也取得优势”。结合所学知识,社会主义大幅增强的途径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19、改造,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主要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是“一大二公”,是指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内部调整,不是成分的增长,改革开放保持了所有制的稳定,故排除ACD项。15.美国第一个大型的专业实验室是由爱迪生在1876年建立的,集中了近百名科学家、工程师和技师。许多大企业也建立起T业实验室和研究所,如贝尔系统的基础研究就聘请了由英德留学回来的应用科学家和工程师。这说明当时的美国A. 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密切结合B. 大发明家决定科研水平和质量C. 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D. 在理论科学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知,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充分体现
20、了以发明家为中心的应用科学家与工程师直接结合的特点,而且许多大企业也建立工业实验室和研究所,进一步加深了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的联系,故选A项。大发明家决定科研水平和质量夸大了史实,错误;材料不是说明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C错误;在理论科学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不符合事实,错误。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在投入现代的机械动力和化肥以前)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效率很高小农作为经济人,毫
21、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材料二 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或雇工。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三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
22、衣食无所矣引自苏州府风俗考材料四 乾隆帝给英王的敕谕曾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梁廷楠粤海关志卷32嘉庆帝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清代外交史料明武宗下令禁商贩,不许服用貂裘非占商籍不许坐市廛;清王朝认为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防乱。(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形态?这一经济形态有哪些特点?(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农村经济的特点。(3)材料三反映出苏州经济有什么新现象?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新的经济现象发展缓慢的原因。【答案】(1)经济形态: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特点:精耕细作;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很少进
23、行交易;以种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2)特点: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农民出现了阶层分化;租佃关系普遍。(3)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或雇佣关系)。阻碍因素: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政策:重农抑商;“海禁”政策(或“闭关锁国”政策);客观:农民贫穷购买力低下;思想:商人把钱财投向土地买卖;统治者愚昧自大,固步自封,鄙薄科技。【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经济形态”,根据材料中“小农的经济行为”即可直接得出。第二小问“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耕作方式、经营方式、与市场的联系等方面概括即可。(2)依据材料中“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
24、紧密”得出: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依据材料中“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得出: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依据材料中“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或雇工”得出:农民出现了阶层分化;依据材料中“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得出:租佃关系普遍。(3)第一小问“新现象”,依据材料中“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得出: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第二小问“原因”,发展缓慢的原因即阻碍因素,从政治、经济、思想、经济政策、客观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政治方面主要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经济方面主要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方面主要商人把钱财投向土地买卖,依据材
25、料中“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得出:统治者愚昧自大,故步自封,鄙薄科技;经济政策可以根据所学直接写出: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客观上,根据所学可知,小农经济下农民贫穷,购买力低。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史钟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材料二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26、比例(%)年代152016001670170017501801185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258.2513.517.021.027.551.0材料三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荚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徐刚世纪末的忧思材料四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
27、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英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化的影响。(3)据材料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答案】(1)原因:立法推动圈地运动;重视科技;工业革命(蒸汽机的运用)。(8分)(2)影响:推动城市化进程:导致环境严重恶化:英国成为世界工厂。(6分)(3)措施: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促进了环境的治理和改善。(4分)【解析】本题考查18世纪末英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英国
28、工业化的影响和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1)18世纪末英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英国工业化的影响可以根据“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大幅提高反映出的信息、材料中的“可是煤烟带给荚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反映出的信息,再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3)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
29、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点睛:本大题的几小题基本上属于概括类材料解析题。此类试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特别是一些关键词,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不能出口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时间茶叶生丝1840年前5000(年平均值)5000(
30、年平均值)1846年7010132201854年14122628961871年1022159126000整理自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材料二 大生纱厂是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之一。创办人是张謇,江苏南通人。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使中国纺织工业有了发展的良好机会,给大生纱厂带来了“黄金时代”。从1917年开始,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特别是四川、江西两地需要量更大,纱价由每箱156元涨到230元,因此全年获利76万两。以后四年也连续赢利,19171921年五年共获利560多万两。大生系统企业史(1)材料一反映了1840年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动?结合所
31、学分析指出造成这些变动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生纱厂在民国初年迅速发展的原因。【答案】(1)变动:手工棉纺织业衰败,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产品商品化逐步提高;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2)原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不能出口”、“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
32、”等信息可从中国传统手工业衰败、自然经济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等方面概括经济结构的变动即可。关于原因,可从工业文明对中国冲击方面分析即可。(2)根据材料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使中国纺织工业有了发展的良好机会”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辛亥革命的影响、政府政策、列强放松侵华、群众性的爱国运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原因即可。【点睛】本题以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材料切入点,主要考查“1840年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及原因”、“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原因”等内容,解题时需要紧扣设问要求,熟读材料,运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史实即可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