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南充市青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A. 尚书省B. 参知政事C. 枢密院D. 军机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审题注意“两宋”“负责筹划王师北定”应该宋代负责军事的中央机构,选项中C符合。“尚书省”的组织机构,到了隋朝定型,负责六部,北宋初,形式上还保留尚书省的组织系统,但权力既不归属,郎官又不治事,权借此以寄禄秩,别无差遣
2、,尚书省的制度名存实亡,故A不正确;参知政事协助宰相处理中枢事务有两种方式:一是几位参知政事并无具体分工,通盘协助宰相处理各方面政务;一是几位参知政事有了具体分工,各负责某一方面政务,所以B不正确。军机处为清代设置所以B不正确,故选B。考点:考查宋代中央机构点评:本题以南宋诗人陆游的诗歌考查宋代制度的变迁。宋代制度还可以考查二府三司中的其他职能,以及宋代制度变革的影响等。2.(宋)范公偁过庭录载:“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郞更在孙山外。”孙山等上榜是通过A. 承荫世袭B. 立功受奖C. 乡人举荐D. 科举
3、考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考试。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山等上榜上的是科举考试的“榜”,结合材料中的“宋”这个时间也可以看出是科举考试,宋代是科举考试的重大发展时期,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科举考试而非承荫世袭,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科举考试而非立功受奖,立功受奖是战国时期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乡人举荐是汉代的,选项C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考试3.“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江城”当指A. 重庆B. 上海C. 武
4、汉D. 南京【答案】D【解析】据材料“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共御外侮尽扫狼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屠杀和全民族抗战的史实,故这里的“江城”是指南京,故D选项正确;重庆没有发生“卅万亡灵”的大屠杀,故A选项错误;上海也没有类似的大屠杀,故B选项错误;武汉也没有发生此类事件,故C选项错误。故选D。4.在古罗马有一个人把洗衣店告上法庭,要求店家赔偿被老鼠咬破的衣服,其理由为:“按照约定,店家洗好衣服后应妥善保管好,事先应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依据罗马法,最后法庭判决洗衣店赔偿全部损失。该案例主要说明了A. 司法程序严格完备B. 法律维护平民利益C. 审判体现契约精神D.
5、 审判非常重视证据【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约定,洗衣人有保管衣物的责任,所以法官判定洗衣人承担责任,赔偿损失。这体现了罗马法具有契约精神,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司法程序问题,A选项排除。材料无法说明法律是维护平民利益,B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审判重视证据问题,D选项排除。5.“我有一头驴,它值30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举为议员了;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不是驴?”富兰克林这番话,说明他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A. 穷人的利益B. 黑人的利益C. 白人的利益D. 议员的利益【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
6、”的信息可以看出富兰克林反对以财产为标准的民主,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穷人的利益。故选A。材料中不是反对宪法忽视了黑人的利益,B错误;美国宪法依然是保护白人的利益,C错误;材料中主要论述的是财产与民主的问题,富兰克林没有认为是忽视了议员的权力,D错误。6.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等工人运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发展既迫切地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又为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依据,这为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阶级条件。这里的“科学共产主义”是指A. 马克思主义B. 空想社会主义C. 列宁主义D. 毛泽东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科学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
7、部分,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故答案为A项。空想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排除B项;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在二十世纪产生的科学理论,排除C、D项。7.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A. 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B. 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 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D. 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一个胡桃的两半”代表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的。都是为了美国的自身利益,目的都是反共反苏,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CD。马歇尔计
8、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杜鲁门主义则是政治上的表现,故排除A,选B。8.1931年,国民政府针对性地大幅提高日本进口商品的税率,其中,棉库绸的税率提高800,毛织品提高200,纸品提高8到20,人造丝、鱼类、烟草和煤的税率也有大幅提高。实施此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 保护中国民族工业发展B. 以经济手段应对民族危机C. 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冲击D. 增加财政收入以全力剿共【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931年,国民政府针对性地大幅提高日本进口商品的税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三省,中国民族危机爆发,故B项正确。保护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排除。世界经济危机不
9、仅仅针对日本,故C项排除。增加财政收入以全力剿共,也没有突出日本的问题,故D项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国共的十年对峙民族矛盾上升9.“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是过去上海市民口头的俗语,现在早已成为上海人茶余饭后的笑谈了。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 全国实行改革开放结果B. 浦东区域开发开放的结果C. 在沿海地区创办经济特区的结果D. 进一步开放沿海十四城市的结果【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浦东地区原来落后于浦西,但20世纪90年代开发浦东,使浦东发生巨大变化,因此这句口头语成为笑谈,故B项正确;A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浦东既不属于经济特区,也不属
10、于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故CD项排除。10.美国学者小福尔索姆认为:“历史学家们都赞扬(罗斯福)新政是处于衰退的国家迫切需要的方案。但事实并非如此(二战)以难以想象的力度把美国人从大萧条中解救出来。巨额的军火支出,印证了凯恩斯的那句:政府支出能够保障繁荣。”据此推断,作者认为A.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走出大萧条B. 政府支出扩大不利于结束危机C. 二战是大萧条结束的真正原因D. 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经济危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能力。从材料可知,作者并不认为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走出大萧条,所以A不符合,排除。材料也没讲到政府支持扩大不利于结束危机和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经
11、济危机,所以B和D排除。二战使美国真正走出了经济危机的困境,所以答案选C。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评价罗斯福新政11.近代以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寻求强国御侮之路,拉开了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以下著作,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文学革命论海国图志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孔子改制考A. B. C. D. 【答案】C【解析】文学革命论是1915年新文化运动中的内容,海国图志是1842年魏源的著作,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是1906年民报发表的朱执信撰写的介绍马克思、恩格斯活动的著作,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在19世纪末为宣传维新思想发表的著作,故先后顺序是,选择C项符合题意。12.
12、中国科技政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国防建设战略阶段(19491977年)经济建设战略阶段(19781994年)科教兴国战略阶段(19952005年)和创新型国家战略阶段(2006年至今)。在第三阶段取得的成就是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 “神舟五号”进入太空【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第三阶段是19952005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故A错误;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故B错误;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故C错误;“神舟五号”进入太空是2003年,故D正确。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共52分)
13、1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先生承接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的正统,而淘洗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整理了三合会、哥老会一类的民间的民族的结社,改进了他们的思想,使入于革命的正轨。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的组织形式、领导阶级、斗争目标有哪些新发展。材料二、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赶走了一个皇帝,剪了一条辫子,革命失败了”。(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材料三、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
14、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1920年前后在扭转“沉沦”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答案】(1)新发展:组织形式:从旧式的宗教组织“拜上帝教”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领导阶级:从农民阶级发展为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斗争目标:从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观点(不答理
15、由不给分)成功: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失败(不答理由不给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3)成果: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一大,标志着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推动中国近代化。【解析】【详解】(1)从材料“先生承接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的正统,而淘洗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 ”“整理了三合会、哥老会一类的民间的民族的结社”,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在组织形式方面,从旧式的宗
16、教组织“拜上帝教”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在领导阶级上,从旧式的农民阶级发展到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在斗争目标上,从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发展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该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分别从辛亥革命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入手作出辛亥革命成功或失败的判断。认为辛亥革命成功,原因在于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认为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在于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其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等。(3)根据时间提示,只要列举出从1920年前后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
17、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事件,适当加以说明即可。结合教材可知,这期间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做出的努力应该有:五四运动,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一大,它标志着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也属于此类努力的表现。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魏源可能是战后第一位体会到时代已开始在变与西方影响之大的中国学者。时代在变,古代的天地人物,俱不同于今日,“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岂惟世事,物理有然。”所论激切,多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有“奇书”之称可惜其在中国所发生的影响,远不及在日本,具有莫大的刺激
18、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材料二 梁启超说:“我觉得这五十年来的中国,正像蚕变蛾、蛇蜕壳的时代。变蛾蜕壳,自然是一件极艰难、极苦痛的事,那里能够轻轻松松的做到。心理上还有必变必蜕的觉悟,那么,把那不可逃避的艰难苦痛经过了,前途便别是一世。”材料三 海国图志民报、孙中山题词新青年。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奇书”指什么?魏源的什么思想“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举例说明在近代中国,该思想在实践中是如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五十年来”推动中国“变蛾蜕壳”的因素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并分析其态度变化的趋势。
19、【答案】(1)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走社会主义道路。(2)因素:西方列强侵华的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3)共同点:都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趋势: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解析】【详解】(1)通过材料“魏源”“奇书”等内容可以分析出这是指的魏源的海国图志一书。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首开了看世界的思潮,当时国人“所不能道、
20、未曾闻”。丰富和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在后世进行实践的有洋务派举行的洋务运动,还有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2)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等角度分析解答。(3)共同点: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先进中国知识分子都主张学习西方,目的都是救亡图存;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趋势是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宋仁宗诏:“(西京)城内民八十以上,免其家徭役,赐茶人三斤,帛一匹。”“其父母年八十者,与免一丁,著为式。
21、”(即“侍丁”制度);据宋刑统的规定,除了谋反、内乱等死罪之外,罪人若家有祖父母、父母年八十岁以上,且“户内无周亲年二十一以上、五十九以下者”,可以“申刑部具状上请听敕处分,若敕许充侍”(即“权留养亲”制度。)宋朝,宗族福利开始制度化,如范仲淹创设的范氏义庄。义庄就如一个公益基金,定期向族人或族中贫困、孤寒人口发放钱米。后宋朝士绅纷纷效仿,成立义庄赡养族人。南宋新安志载,新安“愚民嗜储积,至不欲多男,恐子益多,而赀分始少。苏公谪为令,与民相从为社,民甚乐之。”即民间结社互助养老。根据北宋末的一项立法:“居养鳏寡孤独之人,其老者并年满五十岁以上,许行收养,诸路依此。”国家根据年龄不同确定了不同的
22、养济标准;后因为国家财力等原因将进入福利院的年龄线提高到60岁以上。宋政府设立的福利院,包括京城的福田院、遍设于各州县的居养院、养济院,收养的对象包括“鳏寡孤独贫乏不得自存者”、“非鳏寡孤独而癃老废疾、委实贫乏不能自存者”。据吴钩宋代养老制度对今天的启示等(1)据材料概括宋朝尊老养老的举措。(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朝尊老养老举措。【答案】(1)举措:建立养老法律保障制度。(2分)规定基本的养老范围,明确养老对象;对老年人进行物资资助和赋役减免等;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多层次综合养老系统(模式)。(2点即可,4分)(2)评价:这是儒学(理学)忠孝伦理思想的产物(1分)。一方面,有利于保障老年
23、人的晚年生活;有利于形成敬老、养老的社会风尚;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和社会秩序。(6分)但另一方面,该制度具有较大随意性,老年人得不到相应的物质保障,其好坏更多地与个体家庭的兴衰联系在一起。(2分)【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问举措,从材料中的“侍丁制度”、权留养亲制度体现了宋朝建立养老法律保障制度,“居养鳏寡孤独之人,其老者并年满五十岁以上,许行收养,诸路依此”、“后因为国家财力等原因将进入福利院的年龄线提高到60岁以上”体现了规定基本的养老范围,明确养老对象,“城内民八十以上,免其家徭役,赐茶人三斤,帛一匹”体现了对老年人进行物资资助和赋役减免,“民间结社互助养老”、“国家根据年龄不同确定了不同的养济标准”、“宋政府设立的福利院”体现了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多层次综合养老系统。(2)此题问评价,可以一分为二对宋朝的养老制度进行辩证分析,首先从积极方面讲,宋朝对养老制度的重视,体现了理学忠孝伦理特点,有助于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利于形成敬老、养老的社会风尚,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和社会秩序,其次从消极方面看,该制度具有较大随意性,养老制度更多的与个体家庭兴衰有关。考点:古代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宋代养老制度改革宋代养老制度改革的内容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