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
2、及,其可怪也欤!1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C此世所以不传也 D得璧,传之美人解析:选C。C项,与例句“传”均为“流传”之意。A项,为传授;B项,为“解释经文的著作”;D项,为“传递”。2对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圣益圣,愚益愚 益:增加B则耻师焉,惑矣 耻:以为耻C吾未见其明也 明:明达,聪明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竟解析:选A。益:更加。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本段古今对比,赞美“古之圣人”,批评“今之众人”,指出他们在学习上的态度是不同的。B本段既论证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还论述了从
3、师的原则,还指出学习不要有门户之见。C本段重点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D本段从论证方式上来看,立足于“破”,逐层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和“君子”,从反面论证了观点。解析:选B。B项,“门户之见”错。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文:_(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译文:_答案:(1)(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2)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君子们认为(是)不值得一提的,现在君子们的见识竟反而比不上(他们),可真奇怪啊!二、语言运用5请将下面的长单句改为三个连贯的短句。在中国散文史上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4、”的且被后人称为“百代文宗”的韩愈的作品祭十二郎文流露出的悲恸之情催人泪下。答:_答案: 韩愈在中国散文史上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并且还被后人称为“百代文宗”。他的作品祭十二郎文流露出的悲恸之情催人泪下。6. 分析下列画线的诗文,体会蕴含在其间的哲理,扩展为一段不少于40字的议论性文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答:_答案: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知识,我们从书本上学来的毕竟是很肤浅、单一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参加实践活动。这一诗句启示我们应当注重亲身实践,不可唯“书本”“教条”。只有把书本的理论知识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一、基础考查
5、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解析:选B。B项,句中和例句中的“师”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A项,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C项,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D项,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而耻学于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作师说以贻之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下圣人也亦远矣D小学而大遗/人非生而知之者解析:选C。A项,介词,跟/介词,对于;B项,助词,用于主
6、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他;D项,转折连词,却/顺接连词,就。3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B大王来何操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不拘于时,学于余解析:选B。B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是状语后置句;C项,是定语后置句;D项,是被动句,状语后置句。4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吾从而师之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C今之众人 小学而大遗D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解析:选D。A、B、C三项全是古今异义。D项中“专攻”不是古今异义。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
7、现象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A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解析:选D。A、B、C三项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译为“品德才能”“小的方面”“圣人”;D项,名词用作动词。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
8、: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6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解析:选D。A项,“学者”指求学的人;B项,“受业”指传授学业;C项,“从而”是两个词,“从”意为“跟随”,“而”意为“而且”。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B于其身也,则耻
9、师焉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解析:选A。A项,“也”,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B项,连词,却/连词,就;C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指示代词,这;D项,副词,却,竟然/副词,于是。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_(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译文:_答案:(1)因此,不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2)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912题。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
11、,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
12、,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将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仅十人。(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从:跟随B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拙:专心C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 俄:当时D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勒:雕刻解析:选D。A项,从:堂房亲属;B项,拙:笨拙,不擅长;C项,俄:不久。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愈自以才高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B执政览其文而怜之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C此论喧于朝列称荐于公卿间D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解析:选
13、A。A项,连词,因为/动词,认为;B项,代词,代韩愈;C项,介词,在;D项,介词,跟。11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了省略内容,有误的一项是()A谏官论之(德宗)不听B坐是改太子(为)右庶子C李愬功(居)第一D后(愈)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解析:选B。“太子右庶子”为官名,中间无省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自幼刻苦读书,后来考中进士,文章得到别人的赏识,终成一代名士。B韩愈曾上过几千言的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上不仅不听,反而大为生气,把韩愈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后来才酌情内移到江陵任职。C元和十二年,韩愈担任裴
14、度的行军司马,因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刑部侍郎。韩愈借撰写平淮西碑替裴度歌功颂德。D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地位如何变化,他总不改变态度。他跟孟郊、张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解析:选A。A项,“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有误,“从父兄”应为“同族的堂兄”。参考译文: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不做官也不出名。韩愈三岁的时候成了孤儿,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还需要奖励来督促。在考进士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很欣赏他,积极地称赞他,因此很快就出了名。不久韩愈就
15、考中了进士。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请韩愈作他的巡官。董晋的职员班子撤除后,徐州的张建封又请他去做佐官。韩愈说话直爽坦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他的品德专一而正派,不擅长处理一些世俗事务。后来调他去做四门博士,再后来升为监查御史。德宗晚年的时候,朝廷中分了好几派,宰相也不好好负责。宫市的弊端很明显,但谏官们反复提意见皇帝也不接纳。韩愈曾经写了几千字的文章极力批判这件事,皇帝不听反而很生气,把他贬到阳山县做县令,后来酌情转到江陵府作掾曹。韩愈自己觉得自己很有才,但却常被朝廷排挤贬黜,就写了一篇进学解自明心志。政府中管事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很同情他,因为韩愈很有史学才能,委任他作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
16、写史书)。过了一年,又提升为考功郎中(大概是负责绩效考评的人力资源部官员)、知制诰(起草政令的人),然后封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有看着韩愈不顺眼的人,翻出他以前的旧事,说韩愈曾经降职到江陵府期间,荆南节度使裴均用比较优厚的条件招待韩愈,裴均的儿子裴锷凡俗鄙陋,近日回京探望父亲,韩愈写了一篇序文为裴锷送行,称呼裴均的字。这种言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为这个韩愈又被贬为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担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请韩愈作他的行军司马。淮西和蔡这两个地方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首都长安,凭借功劳授予他刑部侍郎,还下诏命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碑文中韩愈多处记述裴度的事迹。而当时
17、最早进入蔡州捉拿吴元济的应该是李愬,他的功劳最大,李愬很不服气。李愬的妻子常出入皇宫,于是(向宪宗)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下诏派人磨掉韩愈所写的碑文,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并刻石。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升沉,他总不改变态度。他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好。当时两位还没有名气,也未曾显达,韩愈不辞寒暑,在公卿之间给他俩说好话,推荐他俩,其中张籍终于考中进士,在仕途上很顺利。后来韩愈虽然仕途通达,名声显贵,常常在办完公事有空暇的时候,就(跟他们)谈话会餐,论文作诗,和过去一样。而遇到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就像对待奴仆那样,瞪起眼睛不予理睬。对后进则奖掖鼓励,有十六七人吃住在
18、他家里,有时弄得自己早饭也供应不上,却仍然和颜悦色毫不介意。他总是把兴起名教、弘扬奖励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总共(经他资助)内外亲戚以及朋友的孤女出嫁的有十人之多。三、语言表达13. 阅读下面的新闻,给它拟一个标题。新华网的黎波里8月23日电经过一天激烈战斗,利比亚反对派武装在当地时间23日傍晚攻入阿齐齐亚兵营,占领了卡扎菲在兵营内的住处,但并未发现卡扎菲的踪迹。半岛电视台的画面显示,兵营内的一座二层小楼遭受严重破坏,墙壁布满弹孔,玻璃破碎。楼前挤满了庆祝的反对派士兵,他们持枪站在一座塑像前撕毁卡扎菲肖像。楼前的旗杆上升起了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的旗帜。兵营上空浓烟滚滚,不时传来反政府军士兵庆祝的枪声。这座二层小楼1984年时曾遭美军轰炸,卡扎菲曾多次在楼前发表演讲,抗议北约空袭。答:_答案:利比亚反对派攻陷卡扎菲大本营14(2011年高考山东卷)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划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80 个字。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髯老者,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答:_答案:(示例)一条小溪哗哗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