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等三角形综合指导一、基础知识回顾1三角形的概念由_的三条线段_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它有_条边和_个内角,三角形可用符号_表示.2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1)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_.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且它们交于_.(2)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_.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且它们交于_.(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_. 在_三角形中,三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因而交点也在三角形的内部;在_三角形中,只有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另外两条
2、高恰好是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因而交点正好是_;在_三角形中,有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另外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这三条高的延长线相交于_.3三角形的有关性质:(1)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_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_第三边.(2)三角形的内角和为_;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_.(3)三角形具有_,即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确定后,其形状保持不变.4三角形的分类(1)按_分类:(2)按_分类:5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_相等,_相等.6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SS”;(2)_和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SA”;(3)_和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AS
3、”;(4)_和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AS”;7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除了可以利用SSS,ASA,AAS,SAS判定外,它还可以利用“HL”来判定,即_和_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三角形全等的应用:(1)利用尺规作图(2)利用三角形全等测量距离二、主要思想方法1方程思想:就是从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通过设定未知数,把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方程模型,使问题得到解决.例1 (2008年陕西省)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析解:根据条件,可设三个内角的度数
4、分别为,于是有.解得15. 所以最大角的度数为:7=. 故选D.评注:在解有关“边、角”的计算题时,如果设适当的未知数,再由已知条件找出相等关系,把问题转化为方程来解,往往思路清晰,解法简捷明了.2转化思想:利用三角形全等是证明线段或角相等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有时不能直接应用,这就需要根据条件通过作辅助线进行转化构造全等三角形,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例2 如图1,在ABC中A=,AB=AC,BD是ABC的平分线,从C点向BD作垂线,垂足为E. 试说明BD与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图1析解:BD=2CE. 理由如下:延长CE与BA的延长线交于一点M. 在EBM和EBC中,因为MBE=CB
5、E,BE=BE,BEM=BEC=,所以EBMEBC(ASA). 所以CE=ME,即CM=2CE.因为MBE+M=,MCA+M=,所以MBE=MCA.在ABD和ACM中,因为BAD=CAM=,AB=AC,MBE=MCA,所以ABDACM(ASA).所以BD=CM=2CE.评注:角平分线常常与全等三角形结合在一起证明线段相等,利用角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主要有翻折、截取、延长等.3逆向思维的方法:逆向思维是指由果索因,从原问题的相反方向着手的一种思维,即在说明某个问题时,倒过来从结论中寻找结论成立条件的方法.例3(2008年黄石市) 如图2,已知点D是ABC的边AB上一点,ABFC,DF交AC
6、于点E,DE=EF. 试说明AE=CF.图2析解:若要说明AE=CF,只要说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即. 现已具备AED=CEF,尚需要一角或一边对应相等. 由ABFC,可得ADE=CFE. 在AED和CEF中, 因为ADE=CFE,DE=EF,AED=CEF,所以,所以AE=CF.评注:用这种逆向分析的方法,可以顺利地理清许多说理题的解题思路,为说理或证明作好铺垫.三、易错点突破1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性质致误例1 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6厘米,另一边长为2厘米,则它的周长为( ).A10厘米 B14厘米 C10厘米或14厘米 D无法确定错解:由于本题未指明所给边长是等腰三角形的腰还是
7、底,所以需讨论:当腰长为6厘米时,底边长为2厘米,则周长为;当腰长为2厘米时,底边长为6厘米,则周长为. 故选C.分析:本题错在没有注意到三角形成立的条件:“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当腰长为2厘米,底边长为6厘米时,不能构成三角形.正解:本题只能把6厘米作为腰,2厘米作为底,故三角形的周长为14厘米,故选B.2应用判定方法致误例2 如图3,已知AB=DC,OA=OD,A=D. 问1=2吗?试说明理由.图3错解:1=2. 理由如下:在AOB和DOC中,因为AB=DC,OA=OD,AOB=DOC.所以AOBDOC,所以1=2.分析:不存在“角角角(AAA)”和“边边角(SSA)”的判定方
8、法,即对于一般三角形,“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和“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正解:在AOB和DOC中,因为AB=DC,A=D,OA=OD.所以AOBDOC(SAS),所以1=2.3不理解“对应”致误例3 已知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对锐角相等,又有一组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错解: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分析:对“ASA”全等判定法中“对应边相等”没有理解,错把边相等当成对应边相等.图4正解: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如图4所示,在,CD=AB,显然与不全等.四、重难点析解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例1(2008年邹城市)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
9、的两部分的是该三角形的一条( )A中线 B角平分线 C高线 D边的垂直平分线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特征及其面积公式可知,等底同高的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解:只有三角形的一条中线才能把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故选A.评注:三角形的“三线”在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要正确认识其定义及特征.2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例2(2008年十堰市)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厘米,2 厘米,3厘米 B2厘米,3 厘米,6 厘米C4厘米,6 厘米,8厘米 D5厘米,6 厘米,12厘米分析: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只需检验两条较短的线段之和是否大于最长线段即可,若大于则能构成,否
10、则不能构成.解: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然后观察四个选项,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只有4厘米,6 厘米,8厘米. 故选C.评注:涉及三角形三边关系的问题时,应注意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3三角形的内角和例3(2008年聊城市)如图5,那么3的度数是( ).A55B65 C75D85123图5分析:本题可利用平角及邻补角的定义,把和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解:由图5可知:与1相邻的补角为,与2相邻的补角为,由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可得3=. 故选B.评注:涉及三角形有关的角度计算问题,一般要考虑到三角形内角和的应用.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2图6例4(2008年常州市) 如图6,已知,.试说明.分
11、析:要说明,只要说明即可. 由已知条件可知,这两个三角形已经具备两边对应相等,因此再找这两边的夹角相等即可.解:,所以,即. 又,所以(SAS),所以.评注:因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所以要说明分别属于两个三角形的线段相等,常常通过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解决问题.5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例5 如图7,A,B,C,D是四个村庄,B,D,C在一条东西走向公路的沿线上,BD=1千米,DC=1千米,村庄AC、AD间也有公路相连,且ADBC,AC=3千米,只有村庄AB之间由于间隔了一个小湖,所以无直接相连的公路. 现准备在湖面上造一座斜拉桥,测得AE=1.2千米,BF=0.7千米. 试求所建造的斜拉桥长有多少千米?图7分析:由于村庄AB之间间隔了一个小湖,无法直接测量,故可利用转化思想,由ADBADC,得AB=AC=3千米,从而计算出EF的长.解:在ADB和ADC中,因为BD=DC,ADB=ADC,AD=AD.所以ADBADC(SAS).所以AB=AC=3千米.所以(千米).评注:三角形全等是证明线段、角相等的重要依据,教材中全等三角形的例题、习题有很多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先转化为数学问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