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天立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 150 分钟,共 150 分。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文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
2、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3、。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
4、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
5、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
6、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有删改)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
7、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
8、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知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材料一:十九大代表、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说:“我国大学办得好不好,就是要看能否真正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能否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从中国历史文化
9、出发,这是事关教育自信、文化自信的大问题。”在张异宾看来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最大标准,首先就是看人才培养质量,就是看能否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谈及“双一流”建设,张异宾说过去一提到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很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要跟着西方走,从教学模型、课程、办学指标对照着西方大学来办,“而习总书记强调的文化自信的问题,恰恰可能被忽略”。南京大学这些年狠抓的问题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在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原创性科研能力等多方面走自己建设一流大学的道路。“我是一名教师代表。”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让张异宾有着浓厚的教书育人情怀。张异宾说,按照教育部对“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
10、南大的办学实际,学校已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与定位。(2017-10-25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材料二:本报北京 1 月 25 日讯(记者张晨)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天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这意味着备受社会关注的“双一流”建设,有了明确建设的“施工图”。据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介绍实施办法共分七章二十九条,定位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操作实施性文件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要求,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对遴选条件、遴选程序
11、、支持方式、管理方式、组织实施等做出具体规定。实施办法强调,到 2020 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 2030 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据介绍,“双一流”建设每 5 年为一个建设周期,2016 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为确保遴选程序公平公正,实施办法明确,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将采取认定方式确定。“双一流”建设将实施动
12、态管理,对此,实施办法明确,要以学科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开展中期和期末评价,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建设实效。打破身份固化,建立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办法操作性很强。”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告诉记者,在遴选方式上,兼顾了效率和公平,采取认定方式,不单独组织申报和评审,简化了审核程序避免重复评价,极大地减轻了高校负担;在管理举措上,提出加强过程管理,实施动态监测,建立动态开放竞争以绩效评价为杠杆的开放竞争机制,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及时跟踪指导,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增强建设实效。(中国教育报2017 年
13、 1 月 26 日第 1 版)4、下列关于高校建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南京大学立足校情按照教育部一流大学建设要求,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与定位。B作为一名教师代表,张异宾从学校的角度,强调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性。C双一流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D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告诉记者,北大在遴选方式上,兼顾了效率和公平,采取认定方式,减轻了学校负担。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3 分)()A材料一侧重从学校角度谈人才培养和高校建设;材料二侧重从国家层面,解读政策的“
14、施工图”。B文章认为,一些大学领导想当然地认为要跟着西方走,盲目照搬,这可能会忽略习主席强调的文化自信。C双一流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三部委联动,各司其职,使“双一流”建设得以紧张有序地进行。D实施办法分步设计目标,一步一个脚印,5 年一个建设周期,有利于动态数据监测,突出了实效性。6、怎样才能办出高质量的大学?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三)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归心似箭 一兵 她是在大年三十下午匆忙赶到豫北农村婆婆家的。在村口,她被在疫情防控点值班的村支书拦住做了登记,测了体温,不发烧才进了村。当她提着行李箱戴着口罩推开那扇油漆斑驳的
15、大门时,系着围裙在厨房的灶台上忙活的婆婆竟然没有认出她。“妈,我是小敏啊。”婆婆惊喜万分,双手在围裙上使劲擦了擦。“小敏啊,看我这眼睛越来越不顶用了,小敏都看不出来了。”婆婆疾步走过来要帮着她拿行李箱,又突然停了下来,眼睛期盼地向她身后瞅一瞅。“萌萌没来,疫情这么重,我把她留她姥姥那了。”“哦,赶快进屋吧。”婆婆脸上掠过一丝遗憾,满脸堆着笑说,“你不是说今年医院忙,不回来了吗?咋没打个招呼就来了啊?”“我和别人调了个班,今天回来,初二回去。”她说。一进屋,她就看到了墙上挂的丈夫的遗像。她怔了一下,呆呆地看着照片上的丈夫对着自己微笑着。丈夫是一位消防官兵。那天也是大年三十,一家三口做了一桌菜正准
16、备吃,突然接到队里的火情电话。丈夫穿上衣服,女儿急忙绕过桌子跑去抱着他的腿。丈夫抱起女儿亲了一口:“萌萌乖,和妈妈在家不要淘气,爸爸一会儿就回来了。”看着丈夫急切的神情,她走上前,为他把扣子扣上:“萌萌来,让爸爸赶快走,你没看到爸爸归心似箭的样子吗?”丈夫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女儿无数次问她,爸爸啥时候回来啊?归心似箭是啥意思啊?她含着泪说,归心似箭,就是遇到国家和人民的紧急大事,急着赶过去为国家和人民尽责尽力的心情。“小敏,洗洗手吃饭吧。”婆婆看到她发呆地看着儿子的照片又掉泪了,端着一碗水饺在旁边说。她摘下口罩,打开行李箱,从里面掏出一包医用口罩。“妈,现在外面的疫情非常严重,我给你带了一包口
17、罩,你在家不要出门,如果非得出门,一定戴上口罩,回来后一定要洗洗手。这是一瓶消毒液,这是喷壶,家里多消消毒,特别是院子门口多喷喷。”丈夫十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婆婆含辛茹苦把他抚养大,供他考上了军校。每次丈夫和她谈到自己的身世,就会默默流泪,这时她会给丈夫轻轻擦干眼泪 丈夫走了以后,她想把婆婆接到南方自己生活的城市一起住,可婆婆不去,她说舍不得自己养的鸡鸭,舍不得豫北的这个村儿,这个院儿,几分地里的活儿 她就每年春节带着女儿萌萌回来看婆婆。每次回来,婆婆总是早早地在村口迎接她和女儿。“我从电视里看,今年这疫情可严重啊,全国都影响了。咱村的大喇叭这两天也在一个劲广播呢。”“是啊,妈,全国去了好多医疗
18、队,我们医院可能也要去。”“工作忙就不要管我了,我一个人在家有吃有穿的,啥也不缺。”吃完饭,她看到婆婆正给擦得一尘不染的丈夫的遗像上香烧纸钱,看着婆婆佝偻的身影,望着微笑着看着自己的丈夫,她的眼泪又扑簌簌地掉了下来。婆婆走过来。“孩子别哭了,都过去了,都过去了”她抬头看到婆婆没有哭,眼里一滴泪花也没有。突然,她的电话响了,单位的“妈,我得走了,我们医院组织了医疗队也要去援助,要求我今晚赶到单位,明早出发”她一边收拾行李一边急切地对婆婆说。婆婆急忙跑到里屋,提了几个塑料袋子:“这是萌萌爱吃的糯米丸子,这是你爱吃的豆包还有,这红包是给萌萌的压岁钱,我专门到镇上信用社换的新钱,到超市买的红包”“妈,
19、你不用给萌萌压岁钱,她不缺钱。这是我给你的一千元钱,你收好了,别舍不得花,想买点啥就买,我得赶紧走。”她急切地想赶回单位,突然更真切地体会到了归心似箭的贴切含义。她最后看了一眼丈夫的遗像,提着行李箱就向外走。村支书在村口的疫情防控点又挡住了她,不让她出村:“不行啊,再急你可能也走不了了,现在出租车、公交车都停了,私家车更不让跑了。”她说明了情况,急得皱起了眉头。村支书接着说:“你别急,你的事确实万分重要,我给派出所说一下试试。”一辆警车停在了村口。她提着行李放到后备箱,拉开警车车门坐上了车。一直紧跟着她的婆婆急忙走到警车边,拍着玻璃,喊她的名:“小敏,小敏”她急忙落下车窗:“妈,你回去吧,五一
20、节我带着萌萌再来看你。”婆婆把头伸到车里,伏在她耳际,用布满皱纹的手挡着嘴压低声儿说:“孩儿啊,遇到好的你就再找一个吧,啊,别亏待了自己”(有删改)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小说运用补叙手法写丈夫当年赶赴火情现场的场景,映衬主人公援助疫区之举,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B“女儿无数次问她”这一句话感人至深,引出下文“她”对“归心似箭”的解释,也深化了小说主旨。C小说略写村支书和派出所联系的情节,因为这不是小说的主要内容,显示出作者对情节安排的匠心独运。D结尾写“村支书在村口的疫情防控点又挡住了她”,既照应开篇,也表现了村干部对工作的严谨负责。8、请简要分析婆婆这
21、一人物的性格特征。(6 分)9、小说以“归心似箭”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二、古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任中正,字庆之,曹州济阴人。父载,右拾遣。中正进士及第,为池州推官。历大理评事、通判邵州。以翰林学士钱若水荐,迁秘书省著作佐郎、通判大名府。若水美风神有器识能断大事事继母以孝闻雅善谈论尤轻财好施所至推诚待物委任僚佐总其纲领无不称治汲引后进推贤重士襟度豁如也转运使陈纬徙陕西,举中正自代,太宗曰:“朕自知之。”召为秘书丞、江南转运副使。中正躯干颀长,帝择大笏,命内臣取绯衣之长者赐之。至部,岁大稔,民出
22、租赋、平籴皆盈羡。发运使王子舆欲悉调饷京师,中正曰:“东南岁输五百余万,而江南所出过半。今岁有余,或岁少歉,则数不登,患及吾民矣。”乃止。擢监察御史、两浙转运使。民饥,中正不俟诏,发官廪振之。按晋州盛梁狱,论如法。既而有与梁善者,密中之,出为荆湖转运使。代张咏知益州,在郡五载,遵咏条教,蜀人便之。马知节知密院,改同知院事。明年,曹利用为枢密使,复为副使。仁宗在东宫时,以右丞兼宾客。帝既即位,乃拜兵部尚书。中正素与丁谓善,谓且贬,左右莫敢言者,中正独营教谓,降太子宾客、知郓州。任中师,字祖圣,任中正弟。先是,转运使韩渎急于笼利,自薪刍、蔬果之属皆有算,而中师尽奏蠲之。中正贬,中师亦降太常博士、监
23、宿州酒税。顷之,中正以母老徙曹州,迁礼部尚书。卒,赠尚书左仆射,谥康懿。初,中正母入谒禁中,与陈彭年、王曾、张知白妻同见真宗,命中正母为班首,且赐坐。中正事亲孝敬,平居简素。(选自宋史任中正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若水美风神有器识能断大事事继母以孝闻雅善谈论尤轻财好施所至推诚 待物委任僚佐总其纲领无不称治汲引后进推贤重士襟度豁如也 B.若水美风神有器识能断大事事继母以孝闻雅善谈论尤轻财好施所至推 诚待物委任僚佐总其纲领无不称治汲引后进推贤重士襟度豁如也 C.若水美风神有器识能断大事事继母以孝闻雅善谈论尤轻财好施所至 推诚待物委任僚佐总其纲领
24、无不称治汲引后进推贤重士襟度豁如也 D.若水美风神有器识能断大事事继母以孝闻雅善谈论尤轻财好施所至 推诚待物委任僚佐总其纲领无不称治汲引后进推贤重士襟度豁如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绯衣,朝官的红色品服,古代社会常依据官员所穿服装的颜色来区分身份和品级。B.平籴,指官府按照平籴法在丰年以平价卖出储粮、以备收购新粮的一种经济措施。C.宾客,原指依托权门的游士、食客,文中指太子属官,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等。D.禁中,又称作禁内,是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因为所居之处严禁随意进出而得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5、A.任中正进士出身,才华逐步施展。他在考取了进士以后,先从地方官做起,后来由于 翰林学士的举荐,受到皇帝关注,出任江南转运副使。B.任中正爱惜民力,敢于据理力争。他出于对当地百姓的爱护,依据岁输以及年成的 情况,成功劝阻了发运使将盈余粮食全部运往京城的打算。C.任中正珍视情谊,独自营救朋友。他和丁谓向来交情深厚,在丁谓将要被贬却无人 说话求情之际,他不惧险阻,凭借一己之力去营救好友。D.任中正办案公正,事亲遵奉孝道。他查办晋州盛梁的案件,按照法律公正断案;他 侍奉亲人孝顺恭敬,为了奉养母亲而请求调回家乡任职。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今岁有余,或岁少歉,则数不登
26、,患及吾民矣。(5 分)(2)代张咏知益州,在郡五载,遵咏条教,蜀人便之。(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寒食江州满塘驿 宋之问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吾肠。注释宋之问在武后、中宗朝颇受宠幸,睿宗即位后,“以之问尝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今广西钦州东北)”(旧唐书宋之问传)。本诗就是他前往钦州途经江州(今江西九江)所作。“满塘驿”:江州的一个小驿站。兰杜:兰草和杜若。驿骑:驿马。汉书颜师古注:“传者,若今之驿。古者以车,谓之传车
27、,其后又单置马,谓之驿骑。”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寒食节正值春天大好时节,作者无心欣赏景色秀丽的庐山,反而念念于去年上巳桥边修禊事,暗示着诗人眷恋京中富贵闲雅的生活,不堪忍受贬谪途中的艰苦。B.“遥怜”二字,写诗人身为逐臣,不忍离京却无奈被逐出京,此时身在江州,回望京洛,只能遥遥寄情于花树,想象京洛之地花开正盛,表现了内心的留恋之情。C.颈联先重复“吴洲春草”以承上启下,诗人有感于眼前春光,归思更切,“感物思归怀故乡”是诗中的情感主线,满腹乡愁,无人可知,无人能明。D.尾联自我设问,感情痛切哀婉,诗人身为逐臣,漂泊异乡,想返回京洛不可能,明朝骑马上路,只
28、能依然南行,不知前途,因此夜闻清猿悲啼,更添肠断之痛。15、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这首诗是如何表达情感的?(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2)庄子的逍遥游中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3)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登上滕王阁放眼远望,望到的山川景象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宣纸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载
29、体,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 ,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的独领风骚。200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将宣纸和书法双双列入 对待。宣纸耐久性强、润墨性好。国画大师刘海粟赞其“纸寿千年,墨韵万变”,诚非虚言。宣纸的“寿命”在一千年以上,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 而破损,新闻纸的“寿命”更短,五六十年后就会变黄、发脆。所以,宣纸算是纸中的“老寿星”了。宣纸的润墨性可大大丰富绘画的表现形式,不仅可皴擦勾斫,也能泼墨渲染,在画山水的时候,“墨分五色”的层次感尤为明显,浓墨乌而鲜艳,淡墨淡而不灰。书法家们在宣纸上笔走龙蛇,无论是作一气呵成的草书,还是一丝不苟的篆楷,都能随心所欲,
30、挥洒自如。尤其行书狂草、古隶大篆,与宣纸更是完全绝配,根本不可能由其他纸张可以替代。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宣纸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中国的书画能形成富有深厚民族艺术特色的面貌,宣纸 。17、下列填入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 分)()A.另辟蹊径 平等 老化 善莫大焉 B.另辟蹊径 一体 风化 功不可没 C.自成风格 平等 风化 善莫大焉 D.自成风格 一体 老化 功不可没 18、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雷霆乍惊,宫车过也。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19、文
31、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4 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1 题。在汉代铜镜的背面,不仅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形象,有的还篆刻着文字:“作佳竟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池饥食枣,浮游天下敖四海,寿如金石保。”里面所描绘的“仙人”就是汉赋中的神仙形象。浙江上虞出土了一面东汉龙虎镜,铭文中也提到了仙人王子乔。唐朝与前代相比,是一个诗意盎然的时代,所有事物都可以作为创作题材。唐朝铜镜的背面,刻的是“光如一片水,影照两边人”这样充满诗意的句子,精心雕刻的图案也是以饮酒、弹琴等为主题的。有朋友、有音乐、有美景,简直就是世外桃源!到
32、了宋代,手工业不断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宋镜不像唐镜,刻那么多雅致的诗。普通百姓家用的镜子,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市井气息,宋朝铜镜上的铭文大多像是打出的各类小广告,通过宣传扩大铸镜作坊的知名度,好让镜子的销量更好一点。今天,我们现在再看汉朝、唐朝和宋朝的镜子,确实能从中感受到时间和文学形式的流逝。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4 分)21、请分别概括汉、唐、宋三朝铜镜铭文内容上的特点,每条不超过 8 个字。(6 分)四、作文(60 分)22、阅读下面关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有圣哲说:“生活中,总是有毒蛇在引诱着我们。”所以你的世界一直在教你说“不”,以免那些毒蛇会来侵害你。可是
33、渐渐地,你说“我不听”,学会了放纵;你说“我不关心”,学会了倨傲;你说“我不想跟你做朋友”,学会了无情;你说“我不想读书了”,学会了退缩对,你可以说“不”,你有这个权力。也许你觉得这很酷,但是,孩子,你也要明白,你也有倾听、实践、承受的义务。其实生活是个大花园,连毒蛇也喜欢在花底下晒太阳。因此,我们有时候不该说“不”,说“行”反而更可贵。我多么希望你对那些建议、期待、友谊、责任、困难说“行”啊。孩子我们谈谈吧。这是一位妈妈写给孩子的信。假如你是这位妈妈的孩子,读了信之后,你想跟她谈些什么呢?请据此写一封回信。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34、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高 2019 级第三学月语文考试答案【答案】1.A 2.C 3.B 题目解答(1)B.“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的说法错误。原文第二段为“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错误,张冠李戴,原文第四段为“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D.“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35、”说法有误,原文第三段说“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可见“固守乡土,终老于斯”不是人们主动的选择,也无须选择。(2)A.“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错,原文第五段说的是“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B.强加因果,于文无据;D.“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原文第六段说“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并未说这种信用远胜于契约。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D.“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说法有误,原文第三段说“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
36、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可见“固守乡土,终老于斯”不是人们主动的选择,也无须选择。(3)B.整句理解错误。原文第六段“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第七段“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可见礼俗不是种“抽象真理”,更不是“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4D【解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D 项,根据材料二中“实施办法操作性很强。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告诉记者,在遴选方式上极大地减轻了高校负担
37、”可知,校长是在解读实施办法,而不是在讲北大的相关措施。5A【解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B 项,“一些大学领导想当然地认为”错误,根据材料一中“谈及双一流建设很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要着西方走,从教学模型、课程到办学指标都对照着西方大学来办”可知,应是“以前很多人想当然总认为”。C项,“各司其职,使双一流建设得以紧张有序地进行”错误,根据材料二中“教育部、财政部这意味着备受社会关注的双一建设,有了明确的施工图”可知,文章只是表示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实施办法使得“双一流”建设有了明确的“施工图”。D 项,是“
38、动态管理”而不是“动态数据监测”。6.【参考答案】注重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扎根中国,依据校情走自己建设一流大学的道路,增强教育自信、文化自信。按照实施办法,稳步推进“双一流”建设。在遴选方式上兼顾效率和公平,采取认定方式,简化审核程序;在管理举措上,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动态开放竞争机制,切实增强建设实效。【解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如何才能办出高质量的大学,注意结合文章的句子“衡量高校办学质量,首先就是看人才培养质量,就是看能否培养一批一批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39、设人才”“南京大学这些年狠抓的问题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在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原创性科研能力等多方面走自己建设一流大学的道路”“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对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为确保遴选程序公平公正,实施办法明确,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将采取认定方式确定”“在管理举措上,提出加强过程管理,实施动态监测,建立动态开放竞争、以绩效评价为杠杆的开放竞争机制,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及时跟踪指导,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增强了建设实效”概括答题要点。7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A小说运用的不是补叙。小说在叙述中
40、心时间的过程中,插入丈夫当年赶赴火情现场的场景,这样的情节安排属于运用插叙手法,补叙一般放在结尾,插叙是穿插到记叙之中。故选 A。8慈爱,在儿媳临走时,给儿媳装上儿媳和孙女爱吃的食品;隐忍,儿媳看着儿子的遗像流泪,而婆婆“眼里一滴泪花也没有”,她的隐忍令人动容;大爱,将儿子送往消防部队又支持儿媳去抗疫,有大局意识,无不体现了她的大爱无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就本题而言,儿媳回来她惊喜万分,并“婆婆疾步走过来要帮着她拿行李箱”;“婆婆急忙跑到里屋,提了几个塑料袋子:这是萌萌爱吃的糯米丸子,这是你爱吃的豆包还有,这红包是给萌萌的压岁钱,我专门到镇上信用社换的新钱,到超市买的
41、红包”,分析概括出:在儿媳临走时,给儿媳装上儿媳和孙女爱吃的食品等情节表现婆婆对儿媳的慈爱。“婆婆走过来。孩子别哭了,都过去了,都过去了她抬头看到婆婆没有哭,眼里一滴泪花也没有”分析概括为:儿媳看着遗像流泪,而她“眼里一滴泪花也没有”,并不是她不难过,而是怕儿媳在过年时过度伤心,表现了她的隐忍。另外,婆婆大年三十含辛茹苦把儿子抚养大,供儿子考上了军校,把儿子送往消防部队,儿子称为一名优秀的消防官兵。在儿子为消防事业牺牲后,婆婆又在大年三十,支持儿媳去抗疫,这些事情都体现了她有大局意识,大爱无私的情怀。9概括小说主要事件,把小敏大年三十赶回家和急着返回医院,以及丈夫着急返回部队几个主要事件概括起
42、来。作为线索贯串全文,小说以“归心似箭”为线索,申联起回家、返回部队和返回医院三个情节,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揭示小说主旨,“归心似箭”的标题,展现了小敏夫妻义无反顾、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的能力。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应从意象角度着手。(1)从主要内容的角度看 据“她是在大年三十下午匆忙赶到豫北农村婆婆家的”“那天也是大年三十,一家三口做了一桌菜正准备吃,突然接到队里的火情电话。看着丈夫急切的神情,她走上前,为他把扣子扣上:萌萌来,让爸爸赶快走,你没看到爸爸归心似箭的样子吗”“丈夫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女儿无数次问她,爸爸啥时候回来啊?归心似箭是啥
43、意思啊?她含着泪说,归心似箭,就是遇到国家和人民的紧急大事,急着赶过去为国家和人民尽责尽力的心情”“妈,我得走了,我们医院组织了医疗队也要去援助,要求我今晚赶到单位,明早出发她一边收拾行李一边急切地对婆婆说。她急切地想赶回单位,突然更真切地体会到了归心似箭的贴切含义”分析可知,这篇小说写小敏大年三十回家时的“归心似箭”和返回医院的“归心似箭”,并插叙了丈夫返回部队的“归心似箭”,所以,小说以“归心似箭”为题起到概括主要事件。(2)从结构安排的角度看 小说以疫情暴发为宏观背景,以主人公小敏年三十匆匆回婆家又匆匆返回医院为中心时间,展现了她义无反顾逆行“参战”的家国情怀。中间插叙了作为一名消防员丈
44、夫当年也在年三十赶赴火情现场,返回部队的“归心似箭”的情节,所以,小说标题“归心似箭”起到串联起回家、返回部队和返回医院三个故事,起到了串联故事情节的作用。是小说的线索。另外,小说以“归心似箭”为题,读者会猜想何人、何时、因何原因、因何事“归心似箭”,这样词标题起到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3)从作品主题设置的角度看“看着丈夫急切的神情,她走上前,为他把扣子扣上:萌萌来,让爸爸赶快走,你没看到爸爸归心似箭的样子吗”“丈夫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女儿无数次问她,爸爸啥时候回来啊?归心似箭是啥意思啊?她含着泪说,归心似箭,就是遇到国家和人民的紧急大事,急着赶过去为国家和人民尽责尽力的心情”分析可
45、知,小说借小敏给女儿解释了“归心似箭的深刻内涵,就是当国家和人民遇到紧急大事,急着我们赶会自己的工作岗位,为国家和人民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的焦急心情。而这篇小说的主题是赞美了那些在国家和人民遇到紧急、重大事情时奔赴一线,坚守岗位,勇挑责任的精神,所以,小说以“归心似箭”为题起到深化主旨的作用。10A 试题分析:断句内容是对钱若水的描写性文字。B 中“轻财”“好施”被分开是错误的,这两个方面都和“尤”关系紧密;“所至推诚待物”也应该是一个整体,“汲引”“后进”是动宾关系,不能分开。C 中“轻财”“好施”被分开是错误的,这两个方面都和“尤”关系紧密;“所至推诚待物”也应该是一个整体
46、。D“汲引”“后进”是动宾关系,不能分开。11B 试题分析:B 项官府在丰年按平价购粮储存,以备荒年出售,称“平籴(d)”。选项中“以平价卖出储粮”错误。2020 年全国卷 13 题文言文翻译(1)“又减价粜常平米”和这个知识点密切相关。平籴是战国时期李悝实行的运用政府财政力量收购或抛售粮食以控制粮价的经济措施。他主张政府必须利用财政力量和价格手段,保护农民利益,不使不法商贾渔利,即在熟年收购粮食,荒年抛售粮食;收购或抛售粮食的数量,视熟、荒程度而有等差。12A 试题分析:A 项张冠李戴,不符合文意,是正确选项。“由于翰林学士的举荐,受到皇帝关注,出任江南转运副使”错误。根据原文“转运使陈纬徙
47、陕西,举中正自代,太宗曰:朕自知之。召为秘书丞、江南转运副使”等文字,可以推断任中正被任命为江南转运副使,是由于转运使陈纬的举荐,而与翰林学士钱若水没有关系。13参考答案:(1)今年有盈余,但有时年成稍稍歉收,甚或连年收成不好,灾祸就将连累我们的百姓了。(语意通顺给 3 分,译出“岁”“登”各得 1 分。)(2)代替张咏担任益州知州,在州任职五年,遵循张咏的条令教化,蜀人认为十分便民。(语意通顺给 3 分,译出“知”“便”各得 1 分。)试题分析:翻译句子首先要确定重点词语并准确翻译,而后将整个句子采用单音词扩展双音词并连词成句的方法翻译出来,力求字字对译、直译。(1)“岁”在文言文有时和“年
48、”同意,表示年成、收成的意思。“登”是丰收的意思,意思和“五谷丰登”中的“登”相同。(2)“知”有掌管之意,和地点、官职搭配时常翻译成担任的意思。“便”是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翻译成“认为”。译文:任中正,字庆之,曹州济阴人。他的父亲任载,担任过右拾遗。任中正进士及第后,担任池州推官。历任大理评事、通判邵州。因为翰林学士钱若水的推荐,调任秘书省著作佐郎、通判大名府。钱若水风神俊秀,有器量见识,能决断大事,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平素善于谈论,尤其轻财好施。所到之处推诚待物,任命下属,总管大事,没有不称赞治理好的。他举荐后进之辈,推崇贤能之士,襟怀宽广。转运使陈纬调任山西,举荐任中正代替自己的职
49、务,宋太宗说:“我自然知道他。”宣召他担任秘书丞、江南转运副使。任中正身材高大,皇帝为他选了一个大笏,并让太监选取加长的红衣赐给他。任中正到任后,当年大丰收,赋税和粮食都收得很充足,发运使王子舆准备全部调往京师,任中正不同意,说:“东南每年输送粮食五百多万石,江南占一多半。今年有盈余,但有时年成稍稍歉收,甚或连年收成不好,灾祸就将连累我们的百姓了。”于是停止调运。不久,任中正被提拔为监察御史、两浙转运使。民间发生饥荒,任中正不等皇上发诏,就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他审理晋州盛梁的案件,按照法律定案。不久有和盛梁交好的人暗中中伤他,他离开京城担任荆湖转运使。代替张咏担任益州知州,在州任职五年,遵循张
50、咏的条令教化,蜀人认为十分便民。马知节主管枢密院,他改任同知院事。第二年,曹利用担任枢密使,他又担任副使。仁宗还是太子时,他以右丞的身份兼任太子宾客。皇帝即位后,就授予兵部尚书的职位。任中正一直与丁谓交好,丁谓将要遭贬,左右都不敢言语,惟有任中正出面营救丁谓,因此他被降太子宾客、知郓州。任中师,字祖圣,任中正弟。在这之前,转运使韩渎急于搜罗财利,从柴草到蔬果这一类都有算计,但是任中师上奏朝廷要求全部免除。任中正贬官,任中师也被贬降为太常博士、监宿州酒税。不久,任中正因为母亲年老迁徙曹州,调任礼部尚书。死后,追赠尚书左仆射,谥康懿。当初,任中正的母亲进入禁中拜见皇帝,与陈彭年、王曾、张知白妻同见
51、真宗,皇上让任中正的母亲居于首位,并且赐座。任中正侍奉亲人孝敬,平时生活简约朴素。14、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选项分析】A 项中“暗示着诗人眷恋京中富贵闲雅的生活,不堪忍受贬谪途中的艰苦”理解错误,作者对京华游乐的追忆和向往暗示的是诗人在贬谪途中内心感物思归而不得的孤独凄愁。15、【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以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1 分),流露出诗人遭贬南行的惆怅落寞之情(1 分)。首联“去年”与“今年”对比鲜明,因今思昔,忆昔感今;颔联则是将想象中的京华之景与眼前的现实之景相映衬(1 分)。直抒胸臆(1 分),表达出诗人被贬途
52、中对故乡思而不得的满腹愁苦、断肠之悲(1 分)。颈联描写诗人看着“吴洲春草”,有感于眼前之景,“思归”之情更甚,“怀故乡”之心更 加悲苦,直接抒发自己内心的满腹乡愁(1 分)。【答案分析】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其中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 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知人论世”。注释中已 经告知了这首诗歌创作的背景,即诗人被贬钦州途经江州时所作,加之诗歌前四句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将“去年”与“今年”、想象京华之景与现实眼前之景做鲜明的对比,流露出 的是诗人在被贬途中的无奈、惆怅、落寞之情;颈联中“感物思归怀故乡”则是直接抒发了 作者的满腹乡愁。【
53、诗歌译文】去年上巳节还在洛水边参与修禊盛事,今年却被贬独自在庐山脚下度过寒食节。遥想巩县应该是花开满树春意盎然了,而眼中所见唯有江中小洲一片新绿而已。江中小洲兰草与杜若散发出幽幽芳香,让我触情生情想起了中原的亲人与故乡。明朝骑马上路往南行不知前途在何方,今天夜里听闻清猿的悲啼更加使人断肠。16、(1)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2)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3)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17D 【试题分析】根据前文“中国书画艺术”及语段末尾“中国的书画能形成富有深厚民族艺术特色的面貌”,“自成风格”更合语境,且与下文“独领风骚”呼应。根据前文强调宣纸与中国书画艺术的相互依存关系,选择
54、“一体”更合语境。“风化”是在大气条件下,岩石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老化”指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性能逐渐变坏,以致丧失使用价值,根据语境,这里应该用“老化”。“善莫大焉”意思是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功不可没”意思是功劳极大,不可抹灭。语段强调的是宣纸对中国书画的巨大意义,选“功不可没”更合适。18A 【试题分析】A 项和题干中句子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余各项,B 项为拟人,C项为用典,D 项为借代。19、【参考答案】删去“完全”;把“由”改为“有”或删去“可以”。20删去“今天,”或“现在”;将“时间和文学形式的流逝”改为“时间的流逝和文学
55、形式的变化”。(共 4 分。每点 2 分)21汉:描绘神仙形象 唐:充满盎然诗意 宋:富有市井气息(共 6 分。每点 2 分)22.【审题指导】【命题方向】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批判质疑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健康生活:健全人格 自我管理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审题】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是一位妈妈给孩子人生道路上的谆谆教诲,情深意切,语重心长,寄托着妈妈对孩子的担忧和期望。材料先用一个转折连词“可是”传达出母亲的隐忧,生活里有毒“蛇”孩子逐渐学会说“不”,同时孩子也学会了放纵、倨傲、无情、退缩。接着材料再用一个转折,让孩子明白,生活不仅仅有毒蛇,生活是个大花园,孩子也应该有倾听、
56、实践、承受的义务。最后这位母亲表达了自己的期待我们有时候不该说“不”,说“行”反而更可贵;并且妈妈具体地交代在什么情况下说“行”:我多么希望你对那些建议、期待、友谊、责任、困难说“行”。这是材料的题旨所在。2.典型任务的限制。“假如你是这位妈妈的孩子”,这句话限定了写作身份,锁定了交流的主体对象是“妈妈”,写作时一定要有“女儿”或“儿子”的身份意识,要有和“妈妈”的交流意识;“读了信之后,你想跟她谈些什么呢?”这是写作内容限定,要回应妈妈的信中的问题,思考针对妈妈的期待如何回答。“请据此写一封回信”,限定了写作的体式为书信,一定要有书信体的格式和书信体的情景意识。3.价值判断的限制。面对毒蛇的
57、引诱时当然应该大胆说“不”,但是不能因此“放纵”、“倨傲”、“无情”、“退缩”,对那些建议、期待、友谊、责任、困难说“行”反而更可贵,这也限制了考生的价值取向,引导考生思考自己如何接受他人的建议,如何直面人生中的困难,如何担当责任和义务等等。开放性 1.立意角度相对开放。考生应针对妈妈的期待作出回应,妈妈说“我们有时候不该说不,说行反而更可贵,这是一个立意的方向。妈妈说“我多么希望你对那些建议、期待、友谊、责任、困难说行”,告诉考生更具体的立意方向:当我们面对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时,当面对师长的谆谆教导和他人的善意提醒时,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挑战,面对珍贵的友谊我们理应说“行”,这就又展开多个立意
58、的角度。也可以辩证思考立意,说“不”是一种权利,说“行”更可贵。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扣住材料中的“我们有时候不该说不,说行反而更可贵,考生可以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说不”,在什么情况下“说行”,为什么说“行”更可贵;扣住材料中“我多么希望你对那些建议、期待、友谊、责任、困难说行”考生也能引发许多的联想,比如抗疫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我们不能说“不”;他人善意提醒,虽忠言逆耳,但我们不能说“不”,说“行”更可贵3.文体选择是自由的。针对妈妈的信,考生可以扣住自己的思考写成记叙文或夹叙夹议的散文,书写自己的感悟、认识和思考;也可以写成议论文,但要突出书信格式和行文特点。【解题】本题属于“任务
59、型”材料作文,重点考查价值观,引导考生自我反省、自我成长,鼓励学生有批判意识,发表独立见解;题目语料是一封信,信的内容贴合考生生活,考生会有话可说,有理可辩。题目的情景设置、任务设置很具体,针对性强,立意指引性强,对考生理解材料、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考查。【参考立意】切题立意:1.让说”行”的勇气伴我成长。2.说“不”是我的权利,说“行”是我的责任。3.且听且纳,起而“行”之。4.始于说“不”,成于言“行”。5.对毒蛇说“不”,对责任说“行”。6.说“不”是我的权利,说“行”更可贵。7.明辨是非,且“行”且成长。偏题立意:1.说“不”不是逃避,不是放纵。(审题出现偏差)2.母亲之爱,儿
60、已自知。(泛化写作,走向话题)【范文两篇】01 谨记“行”之贵,劈波开前路 亲爱的妈妈:读过您写给我的信后,我才发现自己认知上的错误,也对您所说的“行”有了一些体会,现在,我想就此与您谈谈。妈妈,生活中,的确有许多场合需要我们说“不”。因为“生活中,总是有毒蛇在引诱着我们”,不良社会分子的诈骗引诱,校园里的霸凌事件,社会生活中的违规行为,都需要我们学会拒绝。但读了你的信,我明白了,我有说“不”的权力,我也有倾听、实践、承受的义务。有时候不该说“不”,说“行”反而更可贵。面对亲朋的关爱,我们笑意而对;面对正确的建议,我们应该欣然接受;面对困难的挑战,我们当迎难而上,唯有这样,方可在生活的荆棘丛中
61、劈开自己的方向。欣然迎亲友,对友谊与期待说“行”,可强己之力,创社会价值。生活是个大花园,不光有毒蛇,更有建议、期待、友谊、责任、困难妈妈,面对他人的友谊、建议与期待,肯定的回答往往能带来好的结果。对他人关心与安慰的一声回应,可助友情之绵长;对他人合理建议的一声肯定,可提升自我之素养;对他人热情期待的一声赞同,可照亮他人之心灵,更能促人勤奋,催己奋进。新冠疫情期间,面对社会的需要,汪勇用一个“行”字为医护人员解决难题,在此过程中不断磨砺自己,为抗疫作出不可磨灭之贡献。妈妈,我要学会说“行”,为自己增加一份力量,为社会留下一束光芒。凛然迎挑战,对困难与挑战说“行”,可坚己之志,增家国荣光。妈妈,
62、生活中,困难与挑战不断乃是常态。所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凛然迎接挑战、承担责任,当为吾辈之责任。在当今时代,亦不乏直面责任与挑战之人。被誉为壁画医生的李云鹤,不惧敦煌条件艰苦,毅然为国家扛起重担,潜心壁画修复六十二载;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虽年事已高却仍坚持工作到深夜,扛起国家原子能事业的重担,为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扛起了时代,不仅磨炼了自己的心志更为国家增添荣光。妈妈,当今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友谊、期待与不良现象同现。在懂得说“不”的同时,我们亦要知道“行”的可贵,劈波斩浪,开辟自己之前路、国家之未来。此致 敬礼!小华 2021 年 3 月 9 日【点评】本文能紧密结
63、合材料与任务行文,把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具化,运用大量短素材进行论证,行文过程中,多次回扣材料、照应任务,思路清晰,语言不枝不蔓。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迅速进入“妈妈的孩子”这一角色,多次和“妈妈”互动交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总之,扣题意识强、领任务意识强是本文的突出亮点。02 且听且纳之,且“行”且成长 亲爱的妈妈:展信佳!读了您的信,我明白了,我有说“不”的权利,我也有倾听、实践、承受的义务。“生活中,总是有毒蛇在引诱着我们。”所以我的世界一直在教你说“不”。您在信上说,生活是个大花园,不只有毒蛇,还有建议、期待、友谊、责任、困难我们有时候不该说“不”,说“行”反而更可贵。我仔细思考这句话,感悟
64、颇多。妈妈,我悟得面对建议时,我该诚恳地说“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不是您时常告诫我的吗?诚然,在面对建议时,我有权利说“不”,但纵观九州四海,从善于采纳他人意见的刘邦,到以他人为镜的李世民,他们都因为有一颗擅长接纳他人建议之心而成就霸业,反观自蔽耳目的西楚霸王项羽终得“自刎乌江”的结局,我明白,在面对建议时,我应诚恳地接受,权衡正误再予以施行。妈妈我懂得了,面对困难时,我当坚定的说“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您曾经教导过我的名言警句我还记在心中,正如卢梭曾言,“磨难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而对于强者则是生发壮志的沃土。”处于当今的时代,成长自会伴随着困难,如同蔷薇总伴随
65、着荆棘,我会铭记你的话语,学习贝多芬、余秀华坚韧顽强的精神,效仿海伦凯勒、张海迪永不放弃的行为,“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我明白,在面对困难时,我应坚定的面对,烈火方可见真金。妈妈,我懂得,面对责任时,我应郑重地说“行”。“若有责,心笃定,成败忘,日月行。”抗洪英雄李向群在洪水中屹立不倒,在危难中,救民保物,责任在肩一身担当,“00 后”救火英雄徐鹏龙为救凉山的林木花草甘受烈火的灼烧,他们的生命责任担当而璀璨,他们的身影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忘怀,我明白,在面对责任时,我应当郑重地承担,把使命刻在心中,把责任担在肩上。时代风起云涌,处处是惊涛骇浪,我会时刻笃记您的谆谆教诲,在面对建议、困难、责任时说“行”,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坚定理想,乘风破浪,扬帆起航,实现个人地价值,为祖国伟大事业添砖加瓦。最后祝您身体健康,书不成文,纸短情长。此致 敬礼!爱您的孩子 2021 年 3 月 9 日 【点评】并列式文体让结构清晰,行文条理清楚,不蔓不枝;观点明确,言简意赅,直扣材料,一语中的;论述之中辅以名言警句,适时增文采,并选取典型人物来增添说服力,有理有力;行文之中紧扣材料,时刻点明写作对象,符合书信体语言风格,感情充沛,感染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