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南中学2025届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 观察下图,以下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存位于长江流域的有(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 良渚文化A. B. C. D. 2. 传说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这一传说反映的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父权制3. 白虎通义.德论记载:“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 血缘B. 财产C. 宗教D. 地域4. 荀子效儒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从史
2、料看西周分封的主体是A 王族B. 功臣C. 先代贵族D. 姻亲5.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妻妾一般称谓妻(正室)A.二姐(32岁)B.四弟(20岁)妾一(侧室)C.大哥(35岁)妾二(侧室)D.三哥(21岁)A. AB. BC. CD. D6. 据孟子膝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该材料反映了()A. 国君直接经营全国土地B. 井田制度下的耕作方式C. 战国时期的土地私有制D. 土地兼并现象极其严重7. 考古学家通过比较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出土文物发现,两者都有玉质礼器牙
3、璋,在陶器方面都有封口盉、敞口觚、高柄豆,尤其是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饰只见于三星堆和二里头,据此可知,该时期A. 当时青铜器品种多样B. 当时手工业制作技术领先世界C. 表明地区之间交流已经出现D. 两地农业文明比较发达8. 考古学家发现在殷墟出土的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通过甲骨文我们可以了解( )A. 早期国家的特征B. 私有制的起源C. 母系氏族的状况D. 分封制的瓦解9. 据考古报告,商代女军事家妇好墓出土的仅青铜器至少有1.6吨。殉葬人数不少于16人,有100多件兵器,其中有两件青铜铖特别大,一件重8.5千克,一件重9千克,上面铸有妇好的
4、铭文。这反映了商代( )A. 具备雄厚的经济基础B. 相对发达的手工业文明C. 崇尚武力的时代特征D. 具备较成熟的文字系统10. 战国以前的文献中,“华”与“夏”初以单字出现,皆指中原人,与周边蛮夷戎狄相对应而称。战国以后,“华夏”渐为通用词。“华夏”已经是一个包容很广的民族概念,既有原来的华夏人,又有华夏化的夷人、狄人、戎人。这反应A. 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B. 各个民族之间的区别完全消失C. 对华夏文化认同感加强D. 战争推动民族交融11. 公元前356 年进行的商鞅变法因其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 发展农业生产B. 维护井田制度C. 宣传
5、儒家思想D. 实现富国强兵12. 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的思想家代表( )A. 封建君主利益B. 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C. 下层平民利益D. 新兴地主阶级利益13. 孟子劝统治者“推恩”,“膏泽下于民”,“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统治者要“取于民有制”。材料体现的思想是( )A. 仁政B. 逍遥C. 兼爱D. 民主14. 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这些主张体现的文化内涵最接近A. 追求家国情怀B.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C. 重视以人为本D. 崇德尚贤,天下为公15. 秦朝建立后,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建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
6、制户籍,整顿社会风俗,并且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这些举措( )A. 密切了南北经济的交流B. 加强了对基层百姓的控制C. 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D.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16.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官员职能奉常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典客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皇室事务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少府皇室财政A. 职分细化,制约皇权B. 官员冗余,政务繁杂C. 家国同构,皇权至上D.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17. 秦朝,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这表明秦朝( )A 国家监察体系发达B. 中央权威渗透到基层C.
7、 官僚政治得到发展D. 中央与地方矛盾消除18. 易中天在帝国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统一度量衡、货币B. 开创皇帝制度C.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9. 如图是一幅破损的历史地图,据残存部分判断,该图所示的是A. 平王东迁B. 秦灭六国C. 陈胜吴广起义D. 楚汉战争20.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主动开始与外国建立起和平友好贸易桥梁。如图反映了当时A. 地方制度的演变B. 丝绸之路的开辟C. 统治区域的扩大D. 民族关系的概况21. 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这一举措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8、增强了西汉实力B. 密切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C. 解除了匈奴的威胁D. 加强了与欧洲和北非的政治交往22. 两汉科技成就突出,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某专著,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该专著为( )A. 黄帝内经B. 神农本草经C. 九章算术D. 伤寒杂病论23. 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和西汉晚期的甘肃旱滩坡纸等。东汉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由此推断A. 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B. 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C. 纸在西汉已经广泛使用D. 造纸术应是由西向东传播24. 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
9、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A. 加强了货币管理B. 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 削弱了诸侯实力D. 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25. 下面三幅图片能够反映的主题是A. 政治中心的逐渐南移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 少数民族的不断汉化D. 统一国家建立与发展26. 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的客观原因是( )A. 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B. 劳动力大量增加C. 人民的辛勤劳动D. 具有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27.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以及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历史现象,其带来的影响是( )A. 中原经济优势地位丧失B.
10、 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C. 南方具备了统一全国的条件D. 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28. 据史料记载,东晋元帝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邀请丞相王导与其并排上坐。该史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士族专权B. 民族矛盾尖锐C. 北民南迁D. 政权频繁更迭29. 南朝人食用用麦制成的胡饼、烧饼十分流行,不仅有众多文士作饼赋、饼说之类时文颂之,而且从皇家到百姓都以饼作为节令食品或祭祀食品。此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有A. 北方人民的南迁B. 铁犁牛耕技术传播C. 丝绸之路的开通D. 麦稻复种制的普及30. 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问题主要有政治黑暗,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官场贪污腐败,人民负担重阶级矛盾尖锐
11、,人民不断举行起义社会稳定,统治阶级内部团结一致A. B. C. D. 31. 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材料说明孝文帝A. 开创了民族融合的新时代B. 意在为学习汉文化寻找历史依据C. 旨在进一步神化封建皇权D. 力图争取鲜卑贵族的拥护与支持32. 江南运河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端,隋炀帝时期全部疏通,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细纻、棉布、纸张被列为唐代贡品。这表明隋唐时期( )A. 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B. 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C. 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D. 交
12、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33. 唐玄宗敕令,男15、女13,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增多,以进考第。”这一规定为了A. 规范普通民众生活B. 加强官员监督考核C. 增加户口发展生产D. 婚姻生活受到重视34. 唐朝中后期,节度使的权力愈发扩大,他们自行任免下属文武官员,地方官吏几乎成了节度使的家臣,士兵几乎成了节度使的私家武装。节度使一旦死去,或由子嗣继任,或由部下接班。朝廷委派的继承人选往往无法立足,朝廷也无可奈何。史学界对以上现象称之为A. 安史之乱B. 藩镇割据C. 朋党之争D. 王国问题35.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
13、识。以下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B. 北宋时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C.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D. 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36. 唐初版图不断扩大,导致帝国长期受到回纥、南诏和吐蕃等的威胁。唐玄宗时设立了十个军事重镇进行驻防,总兵力达到了40多万,至于唐朝中央控制的军队,总计只有20余万。这一措施( )A. 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C. 解决了传统军事格局的弊端D. 直接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37. 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唐朝对
14、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正式确立B. 中原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具有向心力C. 唐蕃互遣使者维持双方友好关系D. 唐朝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的管辖38. 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与他整理的笔记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选贤任能,改革兵制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任用高官主持科举考试在边境重地增设军镇A. 隋炀帝B. 唐太宗C. 唐玄宗D. 武则天39. “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A. 轻赋省刑B. 开明的民族政策C. 广开言路D. 提高行政效能40. 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
15、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A. 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 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 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 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40分)4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材料二材料三
16、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2)材料二中的三个人物分别属于哪个学派?分别指出孔子、老子的思想主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家争鸣的意义。4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图2材料二 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
17、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材料三 (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改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指出该行政制度的弊端?(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哪些措施使“汉帝国走向强盛”。(3)根据材料三列举汉武帝提升儒学地位的措施,并简析这些措施对儒
18、学地位的影响。宁南中学2025届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 观察下图,以下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存位于长江流域的有(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 良渚文化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存位于长江流域的有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符合题意,B项正确;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都是黄河流域的文化,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2. 传说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这一传说反映的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父权制
19、【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由于禹治水有功,得到了大家的尊崇,所以“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这是以品行才能继承首领位置的方式,这是禅让制的表现,A项正确;世袭制、分封制和父权制都以血缘为基础和纽带,与题意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3. 白虎通义.德论记载:“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 血缘B. 财产C. 宗教D. 地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可知,材料具有明显的敬祖尊宗的思想,体现了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A项正确;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而非财产、宗教、地域,排除BCD项。
20、故选A项。4. 荀子效儒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从史料看西周分封的主体是A. 王族B. 功臣C. 先代贵族D. 姻亲【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分封制中的王族占多数,说明西周分封的主体是王族,故A项正确;功臣、先代贵族、姻亲均不占多数,故排除B、C、D项。5.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妻妾一般称谓妻(正室)A.二姐(32岁)B.四弟(20岁)妾一(侧室)C.大哥(35岁)妾二(侧室)D.三哥(21岁)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
21、按照西周宗法制度,有资格继承王位的人需要是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故B符合要求,ACD均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故排除。6. 据孟子膝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该材料反映了()A. 国君直接经营全国土地B. 井田制度下耕作方式C. 战国时期的土地私有制D. 土地兼并现象极其严重【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井田制,B项正确;“直接经营”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井田制,是土地国有制,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土地兼并严重,排除D项。故选B项。7. 考古
22、学家通过比较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出土文物发现,两者都有玉质礼器牙璋,在陶器方面都有封口盉、敞口觚、高柄豆,尤其是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饰只见于三星堆和二里头,据此可知,该时期A. 当时青铜器品种多样B. 当时手工业制作技术领先世界C. 表明地区之间交流已经出现D. 两地农业文明比较发达【答案】C【解析】【详解】三星堆遗址和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多件文物在用途、种类和形制上有着相同之处,说明青铜文明时期,这两个地区间的交流已经出现,C项正确;青铜器品种多样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当时手工业制作技术领先世界,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两地农业文明比较发达的相关信息,D项错误。8.
23、考古学家发现在殷墟出土的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通过甲骨文我们可以了解( )A. 早期国家的特征B. 私有制的起源C. 母系氏族的状况D. 分封制的瓦解【答案】A【解析】【详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助于我们了解商代的社会发展状况,包括早期国家的特征,A项正确;私有制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排除B项;商代不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排除C项;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排除D项。故选A项。9. 据考古报告,商代女军事家妇好墓出土的仅青铜器至少有1.6吨。殉葬人数不少于16人,有100多件兵器,其中有两件青铜铖特别大,一件重8.5千克,一件重9千克,上面铸有妇好的
24、铭文。这反映了商代( )A. 具备雄厚的经济基础B. 相对发达的手工业文明C. 崇尚武力的时代特征D. 具备较成熟的文字系统【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商代女军事家妇好墓出土的仅青铜器至少有1.6吨。殉葬人数不少于16人,有100多件兵器”,可以看出商代的青铜铸造工艺先进,手工业水平高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商朝的经济基础,排除A项;材料不能得出崇尚武力,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商代的文字系统,排除D项。故选B项。10. 战国以前的文献中,“华”与“夏”初以单字出现,皆指中原人,与周边蛮夷戎狄相对应而称。战国以后,“华夏”渐为通用词。“华夏”已经是一个包容很广的民族概念,既有原来的华夏人,
25、又有华夏化的夷人、狄人、戎人。这反应A. 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B. 各个民族之间的区别完全消失C. 对华夏文化认同感加强D. 战争推动民族交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战国以后,华夏渐为通用词。华夏已经是一个包容很广的民族概念,既有原来的华夏人,又有华夏化的夷人、狄人、戎人”及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以来,随着兼并战争的不断频繁,民族间的往来也愈加频繁,夷人、狄人、戎人对华夏文化认同感加强,C项正确;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排除A项;“完全消失”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主要论述蛮夷戎狄对华夏文化的认同,并非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C项。11. 公元前356 年进行的
26、商鞅变法因其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 发展农业生产B. 维护井田制度C. 宣传儒家思想D. 实现富国强兵【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D项正确;发展农业生产并非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商鞅变法旨在废除而非维护井田制度,排除B项;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法家而非儒家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12. 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的思想家代表( )A. 封建君主利益B. 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C. 下层平民利益D. 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答案】C【解析】【详解】墨家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
27、节俭”等主张,其代表社会下层平民利益,C项正确;墨家并不代表封建君主、没落奴隶主贵族以及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排除A、B、D项。故选C项。13. 孟子劝统治者“推恩”,“膏泽下于民”,“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统治者要“取于民有制”。材料体现的思想是( )A. 仁政B. 逍遥C. 兼爱D. 民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孟子劝统治者给予民众恩惠,用同情怜悯他人的心实施同情怜悯他人的政策,国家赋税的课征应该有所节制,皆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A项正确;“逍遥”是道家庄子的思想,排除B项;兼爱是墨子的思想,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民主,排除D项。故选A项。14. 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
28、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这些主张体现的文化内涵最接近A. 追求家国情怀B.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C. 重视以人为本D. 崇德尚贤,天下为公【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荀子主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即大自然的运行是有一定规律,要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道法自然”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发展都有其自然规律,“天人合一”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和统一运行,主张人顺应天道,遵循自然规律。两者体现的文化内涵最接近,B项正确;荀子的主张与家国情怀、以人为本、崇德尚贤关系不大,排除A项、C项、D项。故选B项。15. 秦朝建立后,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建
29、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整顿社会风俗,并且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这些举措( )A. 密切了南北经济的交流B. 加强了对基层百姓的控制C. 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D.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秦朝采取的各项政治、经济、交通等举措,有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D项正确;秦朝的这些举措并非专门针对南北方,排除A项;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等内容并非仅仅针对基层社会,排除B项;“颁行法律,编制户籍,整顿社会风俗”等与边疆地区的开发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6.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官员职能奉常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典客
30、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皇室事务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少府皇室财政A. 职分细化,制约皇权B. 官员冗余,政务繁杂C. 家国同构,皇权至上D.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答案】C【解析】【详解】奉常、宗正和少府等中央的九卿政要,职能是负责皇家宗庙礼仪、教育事务等,反映出秦朝的中央官制具有家国同构,皇权至上的特点,C项正确;从表中介绍的具体职能可知,九卿不具有制约皇权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秦朝中央官员冗余,政务繁杂,排除B项;选贤举能,唯才是用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7. 秦朝,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这表明秦朝( )A. 国家监察体系发达
31、B. 中央权威渗透到基层C. 官僚政治得到发展D. 中央与地方矛盾消除【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秦朝,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可得出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C项正确;郡县制与监察无关,排除A项;郡县之下的官员是由郡县升官任命的,因此不能体现渗透到基层,排除B项;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都存在,并没有消除,排除D项。故选C项。18.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统一度量衡、货币B. 开创皇帝制度C.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 建立专制
32、主义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指的是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被后世所沿用,产生深远影响,D项正确;ABC项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之下的具体内容,排除ABC项。故选D项。19. 如图是一幅破损的历史地图,据残存部分判断,该图所示的是A. 平王东迁B. 秦灭六国C. 陈胜吴广起义D. 楚汉战争【答案】D【解析】【详解】从图片中的咸阳、乌江、垓下等地名可得出这是楚汉之争,其中“垓下”是楚汉相争最后决战的战场遗址,故D项正确;ABC项都与材料中的地点无直接关系,排除。20.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主动开始与外国建立起和平友好贸易桥梁。如图反映了当时A
33、. 地方制度的演变B. 丝绸之路的开辟C. 统治区域的扩大D. 民族关系的概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中的路线起点和终点以及骆驼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汉代的丝绸之路,B项正确;仅仅从丝绸之路的线路无法看出地方制度的演变和民族关系的概况,排除AD两项;丝绸之路是商路,不等同于统治区域,排除C项。故选B项。21. 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这一举措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增强了西汉实力B. 密切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C. 解除了匈奴的威胁D. 加强了与欧洲和北非的政治交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密切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促进
34、了经济文化的交流,B项正确;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要影响是密切西域与中原的联系,A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22. 两汉科技成就突出,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某专著,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该专著为( )A. 黄帝内经B. 神农本草经C. 九章算术D. 伤寒杂病论【答案】A【解析】【详解】据所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A项正确;神农本草经实成书于汉代,是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排除B项;九章算术为数学专著,排除C项;伤寒杂病论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排除D项。故选A项。23. 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和西汉晚期的甘肃旱滩坡纸
35、等。东汉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由此推断A. 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B. 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C. 纸在西汉已经广泛使用D. 造纸术应是由西向东传播【答案】B【解析】【详解】考古发现了我国西汉初、中、晚等不同时期的纸,可以推断出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B项正确;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与材料主旨不符,A项错误;材料不能证明纸在西汉时期已经“广泛使用”,C项错误;材料与造纸术的传播无关,D项错误。24. 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A.
36、 加强了货币管理B. 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 削弱了诸侯实力D. 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这从经济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答案选C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25. 下面三幅图片能够反映的主题是A. 政治中心的逐渐南移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 少数民族的不断汉化D. 统一国家建立
37、与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三国鼎立、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北魏迁都三幅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项正确; 政治中心的逐渐南移与材料内容不符,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少数民族的不断汉化,C项错误;统一国家建立与发展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不符,D项错误。26. 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的客观原因是( )A. 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B. 劳动力大量增加C. 人民的辛勤劳动D. 具有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而南方地区相对安定,客观上为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创造了条件,D项正确
38、;统治者重视、劳动力增加、人民辛勤劳动都属于人为因素或者主观因素,排除ABC项。故选D项。27.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以及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历史现象,其带来的影响是( )A. 中原经济优势地位丧失B. 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C. 南方具备了统一全国的条件D. 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魏晋时期,大量北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经验、劳动工具和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B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优势地位仍然保持,排除A项;南方并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排除C项;南宋时经济重心才转移到南方,排除D项。故选B项。28. 据史料记载,东
39、晋元帝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邀请丞相王导与其并排上坐。该史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士族专权B. 民族矛盾尖锐C. 北民南迁D. 政权频繁更迭【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的典型特征是门阀政治,因此材料“东晋元帝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邀请丞相王导与其并排上坐”体现的是士族专权,A项正确;材料与民族矛盾尖锐、北民南迁及政权更迭频繁的说法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点睛】29. 南朝人食用用麦制成的胡饼、烧饼十分流行,不仅有众多文士作饼赋、饼说之类时文颂之,而且从皇家到百姓都以饼作为节令食品或祭祀食品。此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有A. 北方人民的南迁B. 铁犁牛耕技
40、术传播C. 丝绸之路的开通D. 麦稻复种制的普及【答案】A【解析】【详解】小麦是北方作物,魏晋南北朝时期北人南迁,将小麦带到南方,因此南朝人食用用麦制成的胡饼、烧饼十分流行,A项正确;铁犁牛耕技术在东汉时期就推广到了珠江流域,因此其不是小麦在南方流行的原因,排除B项;丝绸之路是中外贸易通道,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项;宋代稻麦复种技术逐渐普及,排除D项。故选A项。30. 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问题主要有政治黑暗,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官场贪污腐败,人民负担重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断举行起义社会稳定,统治阶级内部团结一致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
41、革前夕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也十分激烈,因此错误,ACD排除;均属于孝文帝改革前夕面临的社会背景,B符合题意。故选B。31. 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材料说明孝文帝A. 开创了民族融合的新时代B. 意在为学习汉文化寻找历史依据C. 旨在进一步神化封建皇权D. 力图争取鲜卑贵族的拥护与支持【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孝文帝认为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称拓跋氏,意即黄帝的后代,这反映出孝文音为改革姓氏寻找依据,进而学
42、习汉族文化,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民族融合和神化皇权,故AC项排除;材料没有提出孝文帝与鲜卑贵族之间的关系,故D项排除。32. 江南运河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端,隋炀帝时期全部疏通,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细纻、棉布、纸张被列为唐代贡品。这表明隋唐时期( )A. 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B. 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C. 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D. 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答案】D【解析】【详解】隋代疏通大运河后,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代“地大人众,政繁务殷”,细、棉布、纸张等特产被列为唐代贡品,表明隋唐时期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D项正确;隋唐时期经济
43、重心的南移还未完成,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大运河等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排除B项;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33. 唐玄宗敕令,男15、女13,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增多,以进考第。”这一规定为了A. 规范普通民众生活B. 加强官员监督考核C. 增加户口发展生产D. 婚姻生活受到重视【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唐玄宗鼓励人口增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了增加人口以发展生产,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只涉及婚嫁,不能体现出规范民众的生活,故A项错误;BD项不是主要目的,故错误。34. 唐
44、朝中后期,节度使的权力愈发扩大,他们自行任免下属文武官员,地方官吏几乎成了节度使的家臣,士兵几乎成了节度使的私家武装。节度使一旦死去,或由子嗣继任,或由部下接班。朝廷委派的继承人选往往无法立足,朝廷也无可奈何。史学界对以上现象称之为A. 安史之乱B. 藩镇割据C. 朋党之争D. 王国问题【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唐代中后期节度使在属地内拥有任免官吏、世袭统治的特点,形成了独立的割据势力,史学界将此现象称为藩镇割据,B项正确;安史之乱指的是安禄山为首的叛乱,排除A项;朋党之争是不同利益集团间的斗争,与材料中藩镇现象不符,排除C项;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出现了王国问题,王国是分封制导
45、致的,与藩镇不同,排除D项。故选B项。35.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B. 北宋时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C.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D. 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属于历史观点,D项正确;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属于客观史实,并非历史观点,排除A项;北宋时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并非历史观点,排除B项;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属于历史史
46、实并非历史观点,排除C项。故选D项。36. 唐初版图不断扩大,导致帝国长期受到回纥、南诏和吐蕃等的威胁。唐玄宗时设立了十个军事重镇进行驻防,总兵力达到了40多万,至于唐朝中央控制的军队,总计只有20余万。这一措施( )A. 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C. 解决了传统军事格局的弊端D. 直接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唐玄宗时设立了十个军事重镇进行驻防,总兵力达到了40多万,至于唐朝中央控制的军队,总计只有20余万。”可得出唐朝设立重兵防御边境的少数民族,使军事上出现了外重内轻的局面,导致之后地方势力不断变大,威胁中央集权,B项正确,排除A项;
47、弊端并没有解决,排除C项;“直接”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37. 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唐朝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正式确立B. 中原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具有向心力C. 唐蕃互遣使者维持双方友好关系D. 唐朝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的管辖【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吐蕃主动向唐朝请求通婚,说明当时唐朝中原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吸引力较强,有向心力,B项正确;通过步辇图无法看出册封制度正式确立,排除A项;材料只能看出吐蕃使臣单方面来唐,排除C项;通过材料信息能看出吐蕃的意图,不能看出唐朝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3
48、8. 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与他整理的笔记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选贤任能,改革兵制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任用高官主持科举考试在边境重地增设军镇A. 隋炀帝B. 唐太宗C. 唐玄宗D. 武则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兵制、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任用高官主持科举考试、在边境重地增设军镇,这些是唐玄宗的举措,所以这个历史人物就是唐玄宗,C项正确;隋炀帝主要做法是灭陈、修建大运河、广设仓库等,并没有上述笔记中的做法,排除A项;唐太宗的主要功绩是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等,而不是上述笔记中的做法,排除B项;武则天的功绩是开创了武举
49、和殿试,当政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而不是上述笔记中的做法,排除D项。故选C项。39. “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A. 轻赋省刑B. 开明的民族政策C. 广开言路D. 提高行政效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可知天可汗主要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强调的是民族政策,故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是开明的民族政策,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族共存共荣,不是内政,排除AC
50、D。故选B项。40. 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A. 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 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 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 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故答案为C项;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除A项;唐玄宗观拔河俗戏的信息反映宫廷娱乐,无法得出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的结论,排除B项
51、;唐代诗歌题材多元,D项说法片面且不符合史实,排除。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40分)4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材料二材料三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1)根据材料一结合
52、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2)材料二中的三个人物分别属于哪个学派?分别指出孔子、老子的思想主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家争鸣的意义。【答案】(1)背景: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私学的兴起;士人阶层的崛起等。 (2)儒家、道家、法家。孔子:仁;克己复礼;政以德;有教无类。老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3)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解析】【详解】(
53、1)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可推出经济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据材料一“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可推出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并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思想文化上私学的兴起,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阶层上,士人阶层的崛起。(2)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中的孔子属于儒家学派;老子属于道家学派;韩非子属于法家学派。结合所学可知,孔子主张仁、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老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3)根据材料三“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
54、代。”可推出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根据材料三“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可推出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并结合所学可知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综合以上,可表述为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4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图2材料二 元朔五年,武
55、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材料三 (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改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指出该行政制度的弊端
56、?(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哪些措施使“汉帝国走向强盛”。(3)根据材料三列举汉武帝提升儒学地位的措施,并简析这些措施对儒学地位的影响。【答案】(1)制度:郡县与分封并行制(郡国并行制);弊端:易造成地方割据,威胁中央集权 (2)措施;政治:设立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推行内外朝制度,分散宰相权力;推行“推恩令”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推行察举制。经济上:改革币制,推行盐铁官营制度;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向他们征收财产税。文化上:重用董仲舒,采取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措施:重用儒生,设置五经博士。影响: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或儒学成为我
57、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可看到郡、和王国并存,结合所学可知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度之下,容易造成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2)汉武帝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的使“汉帝国走向强盛”的措施:根据材料二“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可知推行推恩令,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根据材料二“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可知设立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根据材料二“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可知推行内外朝制度,分散宰相权力;根据材料三“(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可知
58、重用董仲舒,采取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据材料二“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可知推行盐铁官营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上改革了币制,抑制工商业,向他们征收财产税。综合以上,从政治上来说,设立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推行内外朝制度,分散宰相权力;推行“推恩令”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推行察举制。从经济上来说,改革币制,推行盐铁官营制度;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向他们征收财产税。从文化上来说,重用董仲舒,采取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汉武帝提升儒学地位的措施:根据材料三“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可推出重用儒生,设置五经博士;这些措施对儒学地位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使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或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