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三十四(时间:30分钟满分: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史家的傲然风骨刘宜庆1939年,赵俪生因病离开部队,为了生计,他先后到陕西几所中学讲授英语。因周围有特务,赵俪生与叶圣陶、郑振铎等人的通信被特务查看。赵俪生觉得“新文艺看来是弄不成了”,于是开始了从新文艺向史学转向的过程。半路出家的赵俪生治史成就斐然。1949年10月,他在新建设上发表论中国新史学的建设问题,提出“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史料的结合,是中国新史学建设的必由之路”。在1949年前后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新史学体系中,他实属贡献最大者之一。当时的新史学被另一位史学大师向达称为“五朵金花”,即主要讨论古史分期、农民战争、
2、土地制度、民族关系与民族融合、资本主义萌芽五大问题。赵俪生的弟子秦晖说:“赵先生对其中三朵金花都有很大贡献。对农民战争史他有公认的筚路蓝缕之功,土地制度史方面,他建立了自己的研究体系,古史分期和社会性质讨论方面,他也是其中魏晋封建论一派的重要学者之一。但使赵先生出名的并不在于他对魏晋封建的具体论证,而在于他对此说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关于古代东方和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思想所做的阐释和发挥。”赵俪生讲史,为同行赞赏,为学生叹服。“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高等学府历史课讲得最好的是钱穆,新中国成立后,则首推赵俪生。”华东师范大学著名历史学家王家范如是评价。“俪生先生讲课的气势和激情,以及他雍容大度的风姿,确实
3、是一门艺术,是难以企及的,应该总结成一本大书。”在山东大学听过赵俪生讲课的赵淮青说。赵俪生爱才,1978年第一次招收研究生时,一个叫秦晖的学生考试成绩优秀,可他只有初中学历,而且先天性青光眼,右眼失明,左眼视神经萎缩,矫正后视力仅零点七,录取时阻力很大。赵俪生放出话说:“如果不招秦晖,我就一个也不招了。”张申府、赵俪生、秦晖,传薪有斯人,从学术师承中,可看出中国百年思想史的链条。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最重要的是史家的风骨。有一段关于赵俪生的佳话,可见其精神。1948年年底,北平即将解放。在正定的华北大学讨论到北平接管大专院校和文化部门时,让教师都到文管会去报到,有人提议像陈寅恪那样眼睛看不清楚、身
4、体也很衰弱的,由家属或朋友代替报到就行了。这时,成仿吾副校长用洪亮的湖南话发话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机关来报到,来办理登记,一定要亲自来,本人来,不得由别人代替,因为”这时,他特别提高了声音说,“这是个态度问题!”这高亢的湖南话,听起来特别刺耳,会场上鸦雀无声。偏偏此时,赵俪生跳了出来,在一阵寂静中开口说:十月革命后,俄国知识分子可比中国知识分子凶得多,嚣张得多。像巴甫洛夫,开口闭口骂布尔什维克是“匪帮”,可列宁怎么样呢?他隔几天就拿着黑面包和黑鱼子酱来看望巴甫洛夫。他骂,列宁并不把他抓起来,也不同他吵,而是耐心地等他回心转意,替苏维埃共和国工作。“这一切,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5、。”如果赵俪生仅说此一句,既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也顾及了成仿吾副校长的颜面。可是,赵俪生话锋一转,提高嗓音说:“特别是值得成校长学习!”这句话,可捅了马蜂窝,会场上鸦雀无声。三天后,赵俪生接到了调离华北大学的通知他被“贬”了。还有一件事情,会察言观色的文人不仅不会做,反而会抓住机会往上爬。有一次,赵俪生向人民日报投书,反映郭沫若拍着桌子训斥吴有训和陶孟和的官僚做派,后来不习惯和郭沫若打交道,愤而辞去北京科学院的职位。(节选自487期名人传记之赵俪生:虽九死其犹未悔)相关链接赵俪生,教授。山东安丘人。七七事变后,尚未从清华大学毕业就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兰
6、州大学教授及甘肃省史学会第一届副会长。秦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他获得中国高校教师霍英东奖金。个人承担并完成了七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田园诗与狂想曲等。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赵俪生尚未从清华大学毕业就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后来因病离开部队,这是他开始从新文艺向史学转向的直接原因。B赵俪生对农民战争、土地制度、古史分期都有很大贡献,而对马克思关于“古代东方”和“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思想所做的阐释和发挥让他尤其出名。C无论是同行还是学生,对赵俪生讲史都给予高度的评价。取得这样的成就既得益于老师张申府的精心培养,对得益于自己在清华大学求学时打下
7、的坚实基础。D“如果不招秦晖,我就一个也不招了”,尽管学生有身体残疾、学历偏低等缺陷,压力重重,但赵俪生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可见赵俪生能识才爱才。E成仿吾副校长对待陈寅恪的态度,有失公正,这令赵俪生很反感;但赵俪生的率直又令成仿吾颜面无存,后来成仿吾找借口把赵俪生调离华北大学。BDks5u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这是他开始从新文艺向史学转向的直接原因”与原文不尽相符,原文是“因周围有特务,赵俪生与叶圣陶、郑振铎等人的通信被特务查看。赵俪生觉得新文艺看来是弄不成了,于是开始了从新文艺向史学转向的过程”,所以“直接原因”分析有误。C项,“又得益于自己在清华大学求学时打下的坚实基
8、础”于文无据,属于无中生有。E项,“成仿吾找借口把赵俪生调离华北大学”,文中没有确切证据,只能推测。2.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为史学大家赵俪生立传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_解析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该题解答时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确定了答题范围后,根据分值划分出相应的层次,尽量用原文当中的原句筛选整合出答案。如果原句太长,要加以概括总结,一定要体现出原文中的关键词语。纵观全文,抓住史学转向、理论贡献、史学贡献、师生赞赏、识才爱才、史家的风骨六个要点,找到题目对应段落,梳理出相关信息,然后归纳总结。注意分条列举。答案1939年,因为受特务盘查阻挠,赵俪生毅然从新文艺转向史学研究;在194
9、9年前后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新史学体系中,赵俪生做出了巨大贡献;赵俪生对农民战争、土地制度、古史分期也有很大的贡献;赵俪生讲史,为同行赞赏,为学生叹服;一脉师承,赵俪生识才爱才,传薪有斯人;赵俪生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具有史家的风骨。3.文中说:“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最重要的是史家的风骨。”那么文章是如何来表现赵俪生的史家风骨的,请简要分析回答。_解析考查考生评价人物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回答时应该抓住成仿吾和郭沫若这两件事来概括出传主所具有的史家风骨:不畏权威、坚持正义、刚正不阿。同时要注意结合相关事件进行具体分析。答案为陈寅恪能否亲自到文管会报到的问题,不畏权威,敢于当面顶撞副校长成仿吾,具有
10、史家敢于坚持正义的勇气,但也因此被调离华北大学;向人民日报投书,反映郭沫若拍着桌子训斥吴有训和陶孟和的官僚做派,对看不惯的事情总是“忍不住”提意见,这是赵俪生刚正不阿的史家风骨。4从史学家赵俪生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难能可贵的品质,这正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与传承的精神。请结合材料与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_解析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首先要审好题,尤其是题干中的“难能可贵的品质”和“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与传承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概括出传主的精神品质,还要结合实际分析学习与传承的内容和意义。传主的精神品质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立足本职,恪尽职守;识才爱才;不畏权
11、威,坚持正义;刚正不阿,做正直的文人。答案立足本职,恪尽职守。史学家赵俪生一生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源于他对事业的勤思好学,能秉承师训,团结同行,爱护学生。我们每一个人只有学习这种精神,才能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领域取得辉煌成就。识才爱才。尽管学生秦晖有身体残疾、学历偏低等缺陷,但赵俪生仍然坚持招为研究生,可见其能识才更能爱才。这也正是我们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伯乐式的人物;不畏权威,坚持正义。为陈寅恪的事情,当面顶撞副校长成仿吾,这是知识分子所应该具有的敢于坚持正义的勇气。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往往唯唯诺诺,这实际上助长了歪风邪气,唯有像赵俪生这样有胆量与勇气,才能传播社会正能量。刚正不阿,做正真的文人。赵俪生面对郭沫若这样的大人物,不是察言观色,抓住机会往上爬,而是向人民日报投书反映郭沫若的官僚做派,这是一个文人的胆识与正直。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一批刚正不阿的人去披荆斩棘,去坚持正道。(一定要把精神与实际联系起来阐述,否则要适当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