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 90 分钟 , 满分 100 分)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北京时间2019年2月5日0:00点电影流浪地球上映,主要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地球不可能属于( )A. 总星系B. 银河系C. 河外星系D. 太阳系2. 下列关于太阳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的能量来自于核裂变B. 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是日冕层C. 耀斑发生于光球层D. 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金星3. 电影上
2、映时的国际标准时间是( )A. 2月5日8点B. 2月5日16点C. 2月4日8点D. 2月4日16点【答案】1. C 2. B 3. D【解析】【分析】【1题详解】该题以电影流浪地球为背景,考查天体系统的判断。根据所学知识,地球是其所处天体系统最低一级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高一级为太阳系,再高一级为银河系,再高一级为总星系。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属于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但河外星系是指银河系以外的星系,故地球不可能属于河外星系,C符合题意。故选C。 【2题详解】该题考查太阳大气结构及太阳系的相关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的能量主要来自于核聚变,A错。太阳大气最外层为日冕层,B对。耀斑主要发生在色球层
3、,C错。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D错。故该题正确答案为B。【3题详解】该题考查时差。根据所学知识,国际标准时间指格林尼治标准时,及零时区的时间。据材料,电影上映为北京时间即东八区时间2019年2月5日0:00,与格林尼治天文台相隔八个时区,比格林尼治天文台早8个小时,故格林尼治时间应为2019年2月4日16时。正确答案为D。【点睛】地方时计算:(1)一定时: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的已知地方时(2)二定向: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采用“东加西减”原则(3)三定差: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采用“同减异加”原则(4)四定值:根据前面所确定条件计算所求时间,注意,每15经度差=1小时
4、,每1经度差=4分钟。北京时间2019年9月23日15时50分我们迎来秋分节气,也是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根据所学完成下面小题。4. 下面四幅图中所表示的自转方向正确,且NM为晨线的是( )A. B. C. D. 5. 秋分时,北京天安门广场早晨升旗(与太阳同时升起)的北京时间是( )A. 6:00B. 5:44C. 6:16D. 6:06【答案】4. C 5. C【解析】【分析】【4题详解】读图A,该图为侧视图,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排除A;读图B,该图为北极俯视图,应逆时针自转,而图中为顺时针自转,排除B;读图C,该图为北极俯视图,自转方向正确,顺着自转方向,NM即将进入白昼,为晨线,C符合题
5、意;读图D,该图应为俯视图一部分,自转方向不应为从右至左,排除D。故选C。【5题详解】北京天安门广场早晨升旗与太阳同时升起,秋分时,北京市昼夜等长,应地方时6时日出,北京的经度约为116E,而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经计算,秋分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早晨升旗的北京时间是6:16,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秋分日和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全球各地均地方时6时日出,18时日落。2010年6月26日出现月偏食,我国大部 分地区可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 此次出现月偏食时,地球公转的大致位置是( )A. A点后的几天B. B点后的几天C. C点后的几天D. D点后的几天7.
6、当地球公转到A点后的几天内( )A.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速度达最慢B.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速度达最快C.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速度达最快D.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速度达最慢8. 当地球公转到B点附近时( )A. 夜弧和昼弧不等长B. 北极圈内为极夜C. 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D. 南半球为春季【答案】6. A 7. D 8. D【解析】【6题详解】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6月26日是在夏至日之后,图中A点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说明为夏至日,因此此次出现月偏食时,地球公转的大致位置是A点后的几天,正确答案为A。【7题详解】据材料和所学知识,A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当地球公
7、转到A点后的几天内,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且地球向远日点公转,公转速度达到最慢,故正确答案为D。【8题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B点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为二分日,顺着地球公转方向,B点日期之后的C点为冬至日,因此B为秋分。秋分日时,夜弧和昼弧等长,A错。该日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B、C错。此时为北半球秋季,南半球为春季,D对。故该题正确答案为D。【点睛】1.地球公转轨道示意: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9. 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A. a、c、b、dB. a、b、c、dC. d、c、b、aD. c、d、a、b10. 当c
8、地昼最长时( )A. 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B. 北京昼长夜短C. 郑州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D. 北极出现极昼现象【答案】9. B 10. C【解析】【分析】【9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图中昼长始终是12小时,位于赤道上;c图冬至昼长为0 ,b图夏半年昼长夜短,冬半年昼短夜长,且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介于赤道到北极圈之间;夏至昼长为24小时,位于北极圈;d图半年昼长为0,半年昼长为24小时,位于北极点。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B正确。故选B。【10题详解】读图可知,c地昼最长出现在冬至日,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
9、郑州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C正确;该日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A错误;北半球昼短夜长,B错误;北极出现极夜现象,D错误。故选C。【点睛】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为:赤道上全年的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昼长为24小时;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11. 下图中实线箭头表示物体原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物体运动发生偏转方向。位于南半球的有()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详解】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注意结合图示应面对原始运动方向来看实际运动方向。图中实线箭头
10、表示物体原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物体运动发生偏转方向,向右偏转,位于北半球;向左偏转,位于南半球;向右偏转,位于北半球;向左偏转,位于南半球;向右偏转,位于北半球;向左偏转,位于南半球故符合题意,D对。故选D。【点睛】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在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有发生偏转的现象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沿赤道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不发生偏转主要考查了地转偏向力对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原理并能运用于分析解答。12. 下列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白昼最短时,海南岛和漠河都是严寒的冬季B. 我国纬度越高
11、的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C. 海南岛南部白昼时间最长时,也是当地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D. 漠河白昼时间最长时,也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我国全部位于北半球,白昼最短时,应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海南岛纬度低,属于热带气候,不具有严寒的冬季,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赤道一年中昼夜长短不发生变化,由低纬度向高纬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变大,因此我国纬度越高的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B错误;海南岛南部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白昼时间最长时,应为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此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90,而当地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为90,C错误;漠河白昼时间
12、最长时,应为夏至日,在一年中,此日太阳直射点离漠河最近,因此也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D正确。【点睛】板块构造学说是地理学的重要学说之一,根据所学完成下面小题。13. 红海将会不断扩大是因为它位于 (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撞处C. 板块的消亡边界D.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处14. 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分布在( )A. 两个大陆板块发生碰撞的地区B. 两个大陆板块发生张裂的地区C. 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发生张裂的地区D. 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发生碰撞的地区【答案】13. D 14. D【解析】【13题详解】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红海处于印度洋板块与
13、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两个板块不断扩大,因此红海将会不断扩大,D正确,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板块运动。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俯冲大陆板块的下方,大陆板块隆起抬升,可能在大陆板块一侧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在大洋板块一侧形成海沟,D正确故选D。【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六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15. 发射大质量卫星最好在地球自转线速度大的地区。下列发射场最有利于大质量卫星发射的是A. 四川西昌B. 甘肃酒泉C. 山西太原D. 海南文昌【答案】D【解析】【详解】纬度越低,地
14、球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大质量卫星发射,四地中,海南文昌的纬度最低,D正确。【点睛】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分布特征为:从赤道向两级递减,赤道最快,南北纬60为赤道的一半,南北极点线速度为零。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读下面的锋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6. 关于该锋面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甲为暖气团B. 为暖锋C. 降水区域位于锋后D. 锋面过境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17. 该锋面过境后的天气是转晴转阴气温升高气压升高A. B. C. D. 【答案】16. B 17. A【解析】【16题详解】读图可知,乙为暖气团,甲为冷气团,为暖锋,降水区位于锋前,暖锋过境时会出现连续性阴雨天气,B
15、正确,A、C错;冷锋过境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D错。【17题详解】暖锋过境后,由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A正确。【点睛】单一气团控制下,天气晴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暖晴,单一冷气团控制,冷晴。暖锋降水只在锋前,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锋前也有。读下面的天气系统图,完成下面小题。18. 该天气系统是( )A. 北半球气旋B. 北半球反气旋C. 南半球气旋D. 南半球反气旋19. 受该天气系统的影响( )A. 天气晴朗B. 阴雨天气C. 中心气流下沉D. 为高气压20. 该天气系统对应的天气可能是( )A. 伏旱B. 梅雨C. 寒潮D. 台风【答案】18. A 19. B
16、 20. D【解析】【分析】【18题详解】读图可知,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近地面水平气流从四周向中心呈逆时针方向辐合,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因此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气旋,A正确; 北半球反气旋的水平气流为顺时针辐散,与图示特征不符,B错误;南半球气旋的水平气流为顺时针辐合,与图示特征不符,C错误;南半球反气旋的水平气流为逆时针辐散,与图示特征不符,D错误。故选A。【19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天气系统近地面水平气流从四周向中心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垂直方向上空气做上升运动,容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B符合题意,排除A、C;读图可知,该天气系统为低气压,不为高气压,排除D。故选B。【20题详解
17、】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来,该天气系统为气旋,因此该天气系统对应的天气可能台风,D正确;副热带高压影响下容易出现伏旱天气,A错误;江淮准静止锋影响下容易出现梅雨天气,B错误;寒潮为强大的冷锋天气系统,C错误。故选D。【点睛】我国典型的气旋(低压)天气: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我国典型的反气旋(高压)天气: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1. 上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 B. C. D. 22. 形成图所示的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 冰川侵蚀B. 流水侵蚀C. 风力堆积D. 流水堆积
18、【答案】21. B 22. D【解析】【分析】【21题详解】本题立足地貌景观,考查风力侵蚀作用。根据所学知识,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地貌。图中,为褶皱,是内力作用,A错。为风蚀蘑菇,是风蚀地貌,B对。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C错。是断层构造,是内力作用,D错。故该题正确答案为B。【22题详解】本题立足地貌景观,考查流水堆积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河口三角洲,主要是由于流水堆积作用形成,故正确答案为D。【点睛】主要地貌、地质作用及其成因:1.内力作用:向斜、背斜、断层2.外力作用:(1)风化作用:花岗岩球状风化物(2)侵蚀作用:a.风力侵蚀: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城堡、戈壁干旱、
19、半干旱地区b. 流水侵蚀(溶蚀):V型谷,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喀斯特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c.冰川侵蚀:U型谷、角峰、冰斗、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d.海浪侵蚀: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滨海地区(3)沉积作用:a.冰川沉积: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b.流水沉积: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河流出山口、中下游c.风力沉积:沙丘干旱的内陆及邻近地区d.海浪沉积:沙滩滨海地区 读图,回答问题。23. 图中箭头表示的作用是( )A. 太阳辐射B. 大气反射C. 大气散射D. 大气吸收24. 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是( )A. B. C. D. 【答案
20、】23. D 24. D【解析】【分析】【23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箭头由太阳辐射指向大气,应表示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D符合题意;箭头仅表示被大气吸收的少部分太阳辐射,不是太阳辐射的主体,排除A;大气反射和大气散射会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而图中没有方向改变,排除B、C。故选D。【24题详解】对流层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弱,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强,因此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读图可知,图示箭头表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箭头表示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箭头表示大气逆辐射,箭头表示地面辐射,因此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是,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点睛】太阳辐射的能
21、量主要集中于波长小于1微米波段,属于短波辐射,地面辐射的主要能量集中在130微米之间,其最大辐射的平均波长为10微米,属红外区间,与太阳短波辐射相比,称为长波辐射;对流层大气对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弱,对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强,因此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25. 图中A、B、C、D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该题考查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详解】同一纬度,海洋比热容大,白天升温慢,气温低,夜晚降温慢,气温高,昼夜温差比陆地小;阴天的白天,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低,夜晚云层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强,气温高,昼夜温差小。
22、故阴天的海洋昼夜温差最小,选D。26. 关于大气的受热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削弱大气逆辐射B. 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 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D.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削弱【答案】C【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大气受热过程具体可表现为:太阳辐射被大气层削弱后,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部分地面辐射的热量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把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23、故C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C。【点睛】根据水库与库区周边地区的关系,完成下面小题。27. 若在水库旁建一度假村,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A. B. C. D. 28. 下列关于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 风力减小B. 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显著增加C. 气温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D. 增加周边地区空气湿度【答案】27. B 28. D【解析】【分析】【27题详解】根据湖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时,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气压低。水库升温慢,气温低,气压高,风由水库吹向度假村,错,对。夜晚时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气压高。水库气压低,风由度假村吹向水
24、库,错,对。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B对。ACD错。故选B。【28题详解】水库改变局部地区的地面状况,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使气温变化减小,日、年变化减小,C错误;由于水面面积增大,蒸发量增大,周边地区空气湿度增大,因此大气降水量增多,D正确;水面摩擦力小,风力增大,A错误。雷电、阵雨多雨强对流天气有关,而强对流天气多为空气强烈受热上升,该地受水库影响,温差变小,不易产生强对流天气,B错误。故选D。【点睛】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升的空气到上空聚
25、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如果地面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因为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就同一水平面而言,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这样,这些空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就构成了简单的热力环流圈。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季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表现。读图,回答问题。29. 图中地貌类型广泛分布于( )A. 青藏高原B. 云贵高原C. 黄土高原D. 内蒙古高原30. 这种地貌类型的成因是( )A. 风力侵蚀B. 风力沉积C. 冰川侵蚀D. 流水侵蚀【答案】29. B 30. D【解析】【分析】【29题详解】图中20元人民币上
26、的图案是桂林山水景观,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该地貌类型广泛分布于我国云贵高原,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30题详解】前题分析可知,这种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因此这种地貌是流水侵蚀形成的,D符合题意;喀斯特地貌形成受风力侵蚀、风力沉积和冰川侵蚀影响小,排除A、B、C。故选D。【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地表地貌多溶沟和石芽、天坑和竖井
27、、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干谷、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地下洞穴,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1.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海区位于南半球B. 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温度最低C. 处洋流的性质为暖流,温度最高D. 处洋流主要是由西风吹拂形成的32. 流经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A. B. C. D. 【答案】31. D 32. C【解析】【31题详解】根据风向偏转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故A项错误;处洋流的性质为暖流,故B项错误;处
28、洋流的性质为寒流,故C项错误;处洋流主要是由西风吹拂形成的,故D项正确。故选D。【32题详解】流经处的洋流为暖流,位于北半球,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故C项正确,D项错误;由等温线分布规律可知,A、B项属于南半球,故A、B项错误。故选C。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3. 陆地上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水循环( )A. 环节加强B. 环节季节变化变小C. 环节减弱D. 环节季节变化变大34. 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 )A. 环节B. 环节C. 环节D. 环节【答案】33. D 34. B【解析】【分析】【33题详解】读图并根据水循环知识可知
29、,环节为大气降水,环节为植被蒸腾,环节为海水蒸发,环节为地表径流。植被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调节径流等作用。当陆上植被被破坏,植被蒸腾作用减弱,空气中水汽可能减少,大气降水减少,故环节可能减弱,A错误;当陆上植被被破坏,植被蒸腾作用减弱,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气候的变化加大,影响到植被的蒸腾作用的季节变化变大,而不是季节变化变小,B错误;陆上植被破坏,对海水蒸发影响不大,C错误;当陆上植被被破坏,植被对径流调节作用减弱,地表径流季节变化变大,D正确。故选D。【34题详解】读图并根据水循环知识可知,环节为水汽输送,环节为海水蒸发,环节为地表径流,环节为地下径流。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地
30、表径流主要调往华北地区,从而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是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环节(地表径流),B符合题意;南水北调工程对水汽输送()、海水蒸发()和地下径流()影响不大,排除A、C、D。故选B。【点睛】陆地上植被遭到破坏会使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地面裸露可能使得地面蒸发作用增强;植被破坏,涵养水源功能下降,地表水下渗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由于植被和地下径流的调节功能下降,地表径流变化加大。35. 海南背心广西、湖南短袖湖北衬衣河南西服河北、辽宁大衣吉林、黑龙江厚羽绒服的衣着变化体现了( )A.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 非地
31、带性现象【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立足服饰差异,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根据材料可知,由海南背心到黑龙江羽绒服,说明气温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体现的是热量的差异,属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该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在判断地域分异规律时注意:1.看更替方向: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为南北方向更替;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东西方向更替;2.看延伸方向: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多为东西方向延伸;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多为南北方向延伸;3.看自然带变化: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多体现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的变化;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32、规律多体现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4.看主导因素: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为热量;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为水分。5.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自然带随高度变化而变化。6.非地带性现象表现为“缺失”、“改变”、“约束”、“块状”四方面。36. 读我国四幅著名林木景观图,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B. 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 丙黑土肥沃,水源充足D. 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读我国四幅著名林木景观图,甲为大漠胡杨,属于温带干旱地区绿洲植被,当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较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晴天
33、多,光照充足,A正确;图中显示,乙为东北林海,当地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不是雪域高原,但冻土广布,B错误;图中显示,丙为海南椰树,属热带季风气候,以砖红壤为主,不是黑土,土壤不肥沃,但水源较充足,C错误;图中显示,丁为黄山迎客松,位于南方湿润地区,风力不大,风力侵蚀弱,不具有千沟万壑的特征,D错误。故选A。【点睛】37. 下列物质和能量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 台风到来时挟带的巨大能量B. 汽油和柴油C. 野生带鱼和小黄鱼D. 小麦和玉米【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自然资源的概念,台风到来时虽然挟带有巨大能量,但目前不易被人类利用,不属于自然资源,A错误。 汽油、柴油、小麦和玉米都
34、属于人类生产活动的产品,不是直接来源于自然界,不属于自然资源,BD错误。野生带鱼和小黄鱼是来源于自然的生物资源,C正确。故选C。【点睛】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受到科技发展水平限制,不同时代的自然资源范畴会存在变化,分析自然资源要以现阶段科技水平为依据。38. 中国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由于中国( )地处东亚季风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人口与水土资源矛盾突出干旱区面积广大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中国山洪灾害严重的原因是:我国是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多暴雨;我国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加上人口与水土资源矛盾突出,人类不合理开发,即受气候、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
35、共同影响,我国山洪灾害频繁而严重,每年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我国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灾种之一,正确;干旱区面积广大会导致山洪灾害少,错误。故选C。39. 下图中三地都位于回归线附近,有关三地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是热带荒漠带,地都是热带雨林带B. 地是热带荒漠带,地是热带雨林带C. 地都是热带季风气候D. 地是热带沙漠气候,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图中地位于北非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形成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季雨林带;地位于中国东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36、区,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所以选D。40. 读甲、乙两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山地位于( )A 北半球暖温带B. 北半球亚热带C. 南半球亚热带D. 南半球暖温带【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从图中甲山的自然带分布分析,同一自然带南坡分布上限较高,说明南坡热量较丰富,南坡为向阳坡,该山位于北半球;从甲山基带分析,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于暖温带地区。综合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一般情况下,山地基带自然带和该地纬度地带性分异一致第II 卷二综合题(共5题,共40分)41. 读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日正值北半球_(填节气)。(2)图中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
37、坐标是:_,此后太阳直射点即将向_移动。(3)该日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4)从 B 地向赤道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球自转影响会向_(东或西)偏移。(5)图中 A 点正值_(填“日出”或“日落”),此时,A 点地方时为_时,该日 A 地昼长是_时。此时北京时间为_时。【答案】 (1). 夏至日 (2). (2326N,0) (3). 南 (4). 90 (5). 西 (6). 日出 (7). 2:00 (8). 20 (9). 20:00【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球光照示意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详解】(1)图中北
38、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正值北半球夏至。(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直射的经度是地方时12时所在的经线。故图中所示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坐标是:(2326N,0)。夏至日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纬线,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地位于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是90。(4)B地位于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将向右偏。从 B 地向赤道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球自转影响会向西偏移;(5)图中 A 点处于晨线上,此时正值日出时刻,A所在纬线,该半球夜弧点6格中的1格,全球夜弧为2格,夜长为4小时,昼长为20小时,故此时,A 点地方时为2时。由于0经线上是12时,北京时间是120E地
39、方时,两地时差8小时。则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点睛】42.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气候类型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分布图”和“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气压带的名称A_,C_.E_,B风带的风向是_。(2)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_,分布规律是_,形成该气候类型的气压带、风带是图A、B、C、D、E、F中的_(写代号);左图所示季节是北半球的_季,此季节北半球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3)受气压带E和风带D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气候(4)若某气候全年受 B气压带风带影响,则该气候类型是_,气候特征是_。【答案】 (1).
40、副极地低压带 (2). 副热带高气压带 (3). 赤道低压带 (4). 西南风 (5). 地中海气候 (6). 3040大陆西岸 (7). B、C (8). 夏 (9). 炎热干燥 (10). B (11). 温带海洋性气候 (12). 终年温和湿润【解析】【分析】题目通过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简图和地中海气候统计图,考查大气三圈环流及其对气候影响等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详解】(1)根据图中各气压带分布的纬度位置分析,A气压带的名称是副极地低气压带;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E在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 B风带是盛行西风带,B的风向是西南风。(2)图中表示的气候类型为冬雨型,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
41、热干燥,是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是分布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是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形成该气候类型的气压带、风带是图中的B和C;图中所示的气压带整体向北移动,说明是北半球的夏季,此季节北半球地中海气候类型的特点是炎热干燥。(3)受气压带E赤道低压带和风带东北信风带D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选B正确。(4)全年受 B气压带盛行西风影响区域多在纬度40-60的大陆西岸,受暖湿海洋气流影响,该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温和湿润。【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能判断出三圈环流中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对应的纬度位置。4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地质构造
42、A为_斜,B为_斜。(2)甲乙两处形成山岭的主要原因是_。(3)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它是_处。【答案】 (1). 背斜 (2). 向斜 (3). 向斜槽部受压,岩层不易侵蚀成山 (4). A处 (5). B处【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地质构造判断、地貌成因、地质构造的应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读图可知,A处地下岩层向上拱起弯曲,应为背斜,B处地下岩层向下弯曲,其地质构造应为向斜。(2)读图可知,甲、乙两处位于向斜槽部,在向斜形成过程中,向斜槽部受压,岩石坚实,岩层不易侵蚀
43、而形成山岭。(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读图可知,A处地下岩层向上拱起弯曲,应为背斜,B处地下岩层向下弯曲,其地质构造应为向斜。因此A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B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点睛】44. 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图中水循环的环节名称_, _。(2)三种水循环类型共同具有的环节名称是_和_。(3)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是_循环。(4)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_。(5)人类可以通过改造_ (环节名称)来改变水循环的时空间分布,具体做法是通过_改变时间分布不均,通过_改变空间分布不均。【答案】 (1). 水汽输送 (2). 地
44、下径流 (3). 降水 (4). 蒸发 (5). 海陆间循环 (6). 太阳辐射能 (7). 地表径流 (8). 修水库 (9). 跨流域调水或南水北调【解析】【分析】本题以水循环示意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详解】(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水循环的各环节名称。水汽蒸发、水汽输送、降水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2)三种水循环指的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洋内循环,海洋内循环只有蒸发和降水,故共同环节是蒸发和降水。 (3)海陆间大循环把水汽带以陆地上空,并以降水的形式补充陆地水资源,故海陆间大循环可
45、以使陆地水资源得到补充。(4)水循环的动力是通过太阳辐射,形成水汽蒸发,输送,所以动力是太阳辐射。(5)人类通过修水库等措施,改变地表径流的时间分配,通过跨流域调水或南水北调改变地球径流的空间分布。【点睛】45. 读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分析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处的风向为_风,受其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2)据图分析,亚洲、季风的成因主要有_;_。【答案】 (1). 西北 (2). 寒冷干燥 (3).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4).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解析】【分析】本题以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详解】(1)从图中的高气压位于亚洲可以判断,为北半球的冬季,图中位于亚洲东部,此时图中处的风向为西北风,受其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寒冷干燥。(2)多图中可以看出,冬季亚洲为高压中心,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亚洲为低压中心,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季风;夏季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其形成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同时也有海陆热力差异和地形因素的影响。【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