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规范练3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基础达标1.(2018宁夏六盘山高中月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B.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C.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完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D.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阐述,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需要能量的驱动B.信息传递伴随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C.大豆与根瘤菌间的种间关系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D.物质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进行3.(2018河南郑州嵩阳高中第六次段考)下图表
2、示某生态系统中三种生物的CO2释放量(相对值)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c都有可能是细菌B.b、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D.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做肥料的粪便中的能量可以流向植物,从而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能量流入狼体内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D.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其数量一定越少5.右上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
3、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以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B.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C.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行为信息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7.萤火虫的成虫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
4、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萌发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的真菌孢子提前萌发,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能力提升1.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D.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
5、递2.(2018山西沂州一中月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稳定性的变化受系统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苔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被破坏后恢复力稳定性高B.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营养结构复杂,被破坏后恢复力稳定性高C.河流生态系统受轻度的生活污水污染,通过自净作用能保持相对稳定不被破坏D.生态系统中,生物和无机环境间无信息传递发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受它们的调节3.下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图甲中过程主要表示,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
6、中哪些成分?(用字母表示)。(2)图甲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3)图乙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4)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 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108 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kJ。(5)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 kg,人获得的能量比原来多增重 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4.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材料1“稻鱼共生系统”中,鲤鱼通过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等害虫落入水中并食之,同时使清晨水稻叶片上的露水坠入水中,减少稻瘟病原孢子产
7、生和菌丝体生长;鲤鱼的游动,又可引起水浑浊,抑制水中杂草的生长;水稻在给鲤鱼提供食物(水稻叶片)的同时,还能够抵挡烈日照射,降低表层水温;水稻能够利用氮素,降低水中铵盐浓度,为鲤鱼生长创造良好环境。材料2科研人员对稻鱼系统、水稻单种系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调查农户户农药投入(kghm-2)农药使用次数次水稻产量(kghm-2)鱼产量(kghm-2)稻鱼系统1237.363.16364.51438.34水稻单种系统11110.496.56458.66(1)在该“稻鱼共生系统”中,水稻、杂草的功能是。鲤鱼与稻飞虱的关系为。(2)请在相应位置用箭头表示该“稻鱼共生系统”中图示成分之间的碳元素
8、流动途径。 (3)与水稻单种系统相比,稻鱼系统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4)下图为能量流经稻田中鲤鱼种群的示意图,若图中C表示鲤鱼自身呼吸消耗量,则D中能量的去向是。(5)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对该“稻鱼共生系统”进行了调查后,提出了在稻田中适当增加肉食性鱼数量,减少植食性鱼数量的建议。请分析,他们提出此建议的依据是。答案:基础达标1.C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CO2的主要来源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细胞呼吸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2.C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该过程需要光能,A项正确;
9、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因此信息传递伴随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B项正确;大豆与根瘤菌间属于互利共生,没有体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C项错误;物质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进行,D项正确。3.Db曲线CO2的释放量不断发生变化,则一定与光照有关,属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产者,c曲线CO2释放量为负值且不变,这说明它有O2的产生和CO2的消耗,但与光照无关,所以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产者,b、c同为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曲线CO2释放量为正值且不变,表明不进行光合作用,可排除生产者,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有可能是细菌。4.C使用粪便做肥料,因为
10、粪便中含有无机盐和有机物,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无机物及粪便中的无机盐可被植物吸收利用,从而实现了对物质的循环利用,该过程中植物并没有获得粪便中的能量,A项错误;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这只兔子不能代表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生物,这只狼也不能代表下一营养级中的所有生物,所以二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不满足10%20%,B项错误;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C项正确;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一般情况下,其数量越少,但也有特殊情况,如虫吃树叶,但虫的数量多于树,D项错误。5.C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分解者;能量流动只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循环
11、利用;该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6.C信息传递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A项正确;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B项正确;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化学信息,而不是行为信息,C项错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它们共同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联成一个统一整体,D项正确。7.B萤火虫发出的光属于物理信息,雄鸟的扇动翅膀属于行为信息;植物根系产生化合物属于化学信息。能力提升1.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不完全相同。2.C苔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
12、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较高,恢复力稳定性比较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河流生态系统受轻度污染,可通过自净作用保持相对稳定。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样受无机环境和生物的调节。3.答案:(1)光合作用D、B(2)有机物CO2(3)负反馈(反馈)自我调节(4)2.46108(5)2解析:(1)由图甲可知,A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D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图乙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应图甲中的D、B。(2)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物质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3)蛇
13、的数量减少,导致蟾蜍因缺少天敌而增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又逐渐趋于稳定,这种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4)(6.8109-1.310820%)(20%)2=2.46108(kJ)。(5)改变前,1kg蛇消耗草为3/4(20%)3+1/4(20%)2=100(kg);改变后,1kg蛇消耗草为1/4(20%)3+3/4(20%)2=50(kg)。改变后与改变前相比节余的50kg草可流向人,故人获得的能量比原来增重5020%20%=2(kg)。4.答案:(1)固定太阳能,固定二氧化碳,为生物群落提供物质和能量捕食和竞争(2)如图:(3)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鱼的产量(4)
14、流入下一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利用(5)肉食性鱼类可以捕食植食性昆虫等,有利于水稻的生长;植食性鱼类会食用稻叶,不利于水稻生长解析:(1)水稻、杂草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固定二氧化碳,为生物群落提供物质和能量。根据题干描述的种间关系可知,鲤鱼既以水稻叶片为食,又以稻飞虱为食,而稻飞虱以水稻叶片为食,故鲤鱼与稻飞虱存在捕食和竞争的关系。(2)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首先构建食物网,然后用箭头表示各成分之间的碳元素流动途径即可。(3)稻鱼系统取得的明显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取得的明显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鱼的产量。(4)流经稻田中鲤鱼种群的能量,其去向有鲤鱼自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分解和流向下一营养级。(5)要根据肉食性鱼类和植食性鱼类的捕食对象及引起的后果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