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823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山州砚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A 城邦公民的平等B 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C 共同的宗教信仰D 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2.1996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中美两国元首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中国、欧盟双方表示希望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表明中国()A 努力为改革开放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B 积极参与地区性

2、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C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文实遵之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誓词表明孙中山()坚决推翻满洲政府,建立民国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不贪恋总统职位 追求民族振兴A B C D 4.美国学者罗伯特E勒纳认为“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与这一观点直接相关的是()A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B 文艺复兴的发展C 宗教改

3、革运动的进行D 启蒙运动的兴起5.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A 义和团运动B 新文化运动C 五四运动D 国民革命运动6.中唐以来,寺院“俗讲”盛行,内容是地道的世俗生活、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愚夫冶妇乐闻其说,听者填咽。寺舍瞻礼崇奉,呼为和尚。教坊效其声调,以为歌曲。”与出现这种现象相关的因素是()A 理学兴盛B 民族融合C 宗教虔诚D 市民阶层7.美国人马士对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次战事的评价为:“从那一天起,海上的优势就一

4、直被日本占去了。”此战事发生的地点是下图中的()A 日本挑起战端B 黄海海战,日本控制黄海制海权C 日本进攻辽东半岛,占领旅顺、大连D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8.公元429年,狄奥多西二世任命了一个由七名官员和一名法学家组成的八人委员会,不仅对君士坦丁皇帝以来的敕令进行汇编,而且把法学家的著作也包括在内,后来没有成功。到公元435年又成立了一个新的委员会,仅对敕令进行汇编,结果于公元438年编成,内容包括自君士坦丁皇帝以来的敕令3000多种。出现该现象的历史根源在于()A 罗马帝国的迅速扩张B 罗马皇帝重视法律的编纂C 公民法范围过于狭窄D 十二铜表法的弊端暴露9.“造成了一个弥漫着书香的世界,使中

5、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具书卷气的民族,甚至目不识丁者也知“敬惜字纸”,普遍有一种对于文字、文献的崇拜。”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科举制度的推行B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西学东渐的影响10.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A 坚持“城市中心”B 工农武装割据C 坚持持久战D 实行人民民主11.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A “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6、B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 “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 “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12.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太宗因属马而热衷骑射,唐太宗出生之年应该是()A 戊午年B 癸卯年C 己未年D 庚申年13(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

7、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材料二 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学者喻大华撰文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这一妥协具有积极意义。 摘编自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材料三 19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阿克

8、顿有一句名言:“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 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也曾说:“民主依赖妥协”。(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在法国大革命之后的近百年间,法国社会的政治状况如何? 1870年后,法国通过什么方式建立起怎样的民主制度?(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所说的“这一妥协具有积极意义”?(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的英国采用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4)综上,谈谈你对民主政治中“妥协”的认识。14(1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国内外学人对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的说法甚多。较为恰当的表述是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权益和民族情感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政治观念、

9、政治目标和政治追求。这一表述,不事先对民族主义作价值判断,而只是对民族主义的具体范围和内容作客观的叙述,留下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评价的宽广余地。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如何产生的,是“洋货”还是“土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界基本达成共识,即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既是我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在近代的转型,又是西方近代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引进,是二者结合的产物。就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思想而言,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华夏中心观,二是华尊夷卑观,三是建立在华尊夷卑观基础上的“华夷之辩”观念。促使传统民族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思想转变的原因,是西方的入侵引起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

10、中国人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认识到中国只是世界各国中的一国。在“西夷”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识。此民族意识已逐渐摆脱古代的华夷观导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如何产生”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历史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15分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

11、,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1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经过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即将到来的世界

12、是什么样子?甲、乙同学对此各有不同的看法。同学甲:战争已经永久地结束了。真正的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同学乙:战争并没有结束。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悄悄拉开序幕。材料二 2006年10月13日下午,第61届联合国大会192个与会国的代表以热烈的掌声通过决议,正式任命韩国外交通商部长潘基文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从而成为联合国历史上第八任秘书长,也是继缅甸的吴丹之后第二位来自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当前,我们面临一个比任何时期都需要联合国有所作为的时代。我会认真履行联合国宪章所赋予的职责,为推动和平、发展和增进人权做最大的努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

13、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某一个观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当今世界局势特点,谈谈你对潘基文讲话的理解。【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17.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19世纪中期革命斗争形势的论述。材料一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形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而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和最近在俄罗斯,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恩格斯

14、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材料二 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任务是世界市场的建立至少大体是如此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生产的确立。世界既然是圆的,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移殖实施,中国和日本开发以后,这个行程已经完成。对于我们,目前的重大问题是这样的:在欧陆,革命是迫在眉睫了,一开头将采取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但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既然是在更广大的地区继续向上发展,这种革命是否不可避免地将在一小地区内被粉碎呢?1858年10月8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请回答:(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错误的”“想法”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并依据材料推断恩格斯写这篇文章的时代。(2)材料二中,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性

15、质的革命”在欧陆“迫在眉睫”的根据是什么?这与恩格斯的论述有无矛盾?说明理由。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信息说明体现公民的平等,故A项正确;“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不是材料主要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宗教信仰问题,故C项错误;血缘不符合材料中“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的信息,故D项错误。2.【答案】A【解析】材料中“中俄”“中美”以及中国与欧盟分别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关系的突出特点,其目的主要是为改革开放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故A项正确;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主要是指上合组织等活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以

16、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中美、中国与欧洲不属于周边国家,故D项错误。3.【答案】C【解析】可从题干中的“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体现,无从体现,可由题干中的“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体现,故C项正确。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材料中“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也就是欧洲的地理大发现,在这一时期,“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就是指文艺复兴,选择B项。5.【答案】C【解析】五四运动是政治运动,起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民众的不满,即“专恃感情冲动

17、作用”,五四运动参加者有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群众,故C项正确;义和团运动参加者是农民、破产的手工业者,与青年无关,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故B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不符合“起灭迅速”“专恃感情冲动作用”的史实,故D项错误。6.【答案】D【解析】随着商业的发展,中唐以来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的寺院“俗讲”盛行,受到市民欢迎,故D项正确;理学兴盛、民族融合、宗教虔诚都会影响市民的文化生活,但不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故A,B,C项错误。7.【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黄海海战日本控制黄海制海权,使得“海上的优势就一直被日本占去了”,故B项正确

18、,A、C、D项错误。8.【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罗马帝国时代的皇帝重视编纂法典,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完善罗马法来维系地域广袤的帝国统治,这说明罗马帝国的扩张使公民法无法适应新形势,需要编纂出实用性更强的万民法,故A项正确;B项是题干材料现象的变相重复,故B项错误;C项是其原因之一并非根源,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没有因果关系,故D项错误。9.【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反映了当时一种重学的社会风气,结合所学知识,古代科举制度由于对读书人有巨大的引诱力,使得科举时代读书重学的风气长盛不衰,有力地推动了当时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发展,故A项正确;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在北宋时期出现,而科举制度在隋唐

19、时期已经推行,故B项错误;C、D项与题干中这种现象无直接关系,故C、D项错误。10.【答案】B【解析】“城市中心”的做法并不符合中国国情,导致大革命后一系列武装起义的失败,故A项错误;从“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可以看出其说的“一条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也就是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故B项正确;坚持持久战属于抗战时期,与革命道路无关,故C项错误;实行人民民主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时期,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道路选择无关,故D项错误。11.【答案】D【解析】1895年,德国处于第二帝国时期,结合1871年帝国宪法的内容可知,德国议院的权力较小,A项强调议院的

20、权力较大,不符合德国政体的特点,故A项错误;B项强调君主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不符合德国政体的特点,故B项错误;C项强调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是美国政体的特点,故C项错误;D项强调虽有议会,但君主的权力仍然很大,这与德国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的特点相符,故D项正确。12.【答案】A【解析】与“午”对应的是马,故A项正确;与“卯”对应的是兔,故B项错误;与“未”对应的是羊,故C项错误;与“申”对应的是猴,故D项错误。13.【答案】(1)状况:共和制与君主制不断斗争,政局动荡。方式: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2)理解:加快结束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21、避免了内战和国家分裂;有利于政权的平稳过渡。(任两点即可)(3)事件: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4)认识:妥协是解决政治争端的重要途径之一;妥协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平稳转型;政治妥协中体现了平等对话、民主协商等精神值得肯定;妥协有利于实现利益整合,推动政治民主化发展。(任两点即可)【解析】(1)第一小问状况,据材料一中“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得出共和制与君主制不断斗争、政局动荡;第二小问方式,据材料一“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22、,结合所学,得出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三小问制度,结合所学,从确立共和政体的角度回答。(2)据材料二中“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得出避免了内战和国家分裂,有利于政权的平稳过渡,据材料二“一个维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得出加快结束清王朝的专制统治,避免了内战和国家分裂,结合所学,概括回答即可。(3)根据“17世纪”并结合所学分析,回答“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即可。(4)据材料一“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得出解决政治争端、民主政治的平稳转型,据材料

23、二“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这一妥协具有积极意义”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平等对话、民主协商等精神,推动政治民主化发展。14.【答案】第一层次:论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有观点,有史实,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二层次:论点明确,史论结合;但逻辑不够严谨,论证不够充分。第三层次:只有观点,没有论证;或论证逻辑混乱,史实错误,观点不明。观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传统民族主义转型和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引进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论证:在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里,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清末民初,这是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争取国内各民族平等的

24、斗争相交织,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主要力量以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派为主。第二,五四时期,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反封建的同时,人们开始在思想上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认识到中国文化的落后是近代以来中国多次政治变革失败的重要原因。于是,从文化上入手,与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相结合,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以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为代表。第三,九一八事变以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高涨阶段。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人们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局面。结论:总之,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中国传统思想

25、不断裂变,外来民主思想和观念不断冲击下形成的以发展民主政治和谋求民族独立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国家观念,适应了近代化的要求。【解析】此题考查评述材料观点的能力。首先要从材料中概括出需要评述的观点(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如何产生),“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既是我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在近代的转型,又是西方近代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引进,是二者结合的产物”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传统民族主义转型和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引进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次是要论证该观点,这里需要对论证的对象的时间范围进行界定近代中国,需要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段评述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的历程,从而证明所提炼的观点,可以从清末民初

26、、五四时期和九一八事变以后到抗日战争三个阶段论证;最后,还需要对论证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这种变化的实质。15.【答案】(1)英国、法国。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序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解析】第(1)题,联系克里米亚战争的交战双方,回答这场战争以俄国失败告终反映的实质即可。第(2)题注意审题“延缓了革命”“不能消除革命”,回答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意义和在政治、经济上的历史局限性。16.【答案】(1)赞同

27、甲同学的观点。理由: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使欧洲和亚太地区基本维持了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建立国际联盟,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签署非战公约,主张用和平的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赞同乙同学的观点。理由:凡尔赛体系加深了战胜国之间、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尤其激起了德国的复仇情绪;当然也激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战后,德国、日本、意大利的极端民族主义日益上升。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进行激烈的市场争夺,矛盾进一步激化;为了摆脱危机,德国、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形成了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2)理解:当今世界

28、国际形势的总体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使命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敢于面对复杂的形势,应用高超的技巧,处理好世界重大事务。【解析】(1)第一问是观点性题目,要求是论证某一观点,只需要证明某一观点的合理性即可。甲的观点可以从战后国家格局的形成、国际组织的建立和条约的签订等方面指明如何维系和平;乙的观点则强调战争的遗留问题、战后矛盾的累积以及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方面说明战争发生的危险性。(2)注意问题中的提示: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当今世界局势特点,从世界形势和联合国的职能等

29、方面分析。17.【答案】(1)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正处于巩固和飞速发展时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时代。(2)资本主义制度正在建立,殖民扩张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欧洲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无产阶级寻求自身解放的社会主义革命将紧迫地提到议事日程。没有矛盾。恩格斯是实事求是的分析,马克思则是依据10年后的发展形势作出的分析和预测。【解析】第(1)题解读材料一,结合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巨大作用分析恩格斯所写文章并回答第三问。第(2)题阅读材料二,从资本主义的政治发展、经济扩张及阶级矛盾变化来回答。这与恩格斯的论述并不矛盾,理由则从二人所论述内容的时间方面进行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