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加练半小时》2018年高考生物(人教版江苏专用)一轮复习 第65练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774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练半小时》2018年高考生物(人教版江苏专用)一轮复习 第65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加练半小时》2018年高考生物(人教版江苏专用)一轮复习 第65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加练半小时》2018年高考生物(人教版江苏专用)一轮复习 第65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加练半小时》2018年高考生物(人教版江苏专用)一轮复习 第65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加练半小时》2018年高考生物(人教版江苏专用)一轮复习 第65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加练半小时》2018年高考生物(人教版江苏专用)一轮复习 第65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加练半小时》2018年高考生物(人教版江苏专用)一轮复习 第65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加练半小时》2018年高考生物(人教版江苏专用)一轮复习 第65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加练半小时》2018年高考生物(人教版江苏专用)一轮复习 第65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单项选择题1(2017常州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只有太阳能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主要指细胞间信息传递C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了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一定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2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图中b、c、d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细胞呼吸C缺少类群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D由于细胞呼吸的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3如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

2、环的示意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d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C从研究内容来看,甲和乙、丙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水平、群落水平和群落水平D乙图中b取食a占的比例由1/2调整为5/6,则a供养的b数量是原来的2.2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4据下图判断,以下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的碳

3、循环和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模式中,错误的是()A在人体内甲图中的a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B乙图中碳元素在abc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C人体内氧气浓度最低的是甲图中的dD乙图中的a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6.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B甲、丙、乙均有可能是原核生物C碳元素以无机物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流动D通过甲、丙、乙的呼吸作用,碳元素以CO2形式返回大气7图甲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图乙为我国北方某地20年间CO2浓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成分a在碳循环中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大气中的CO2B图甲中缺少aCO2的过程,图甲中d

4、为分解者C每年的冬季CO2浓度变化,从碳循环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图甲中过程大大减少且过程增加D每年夏季CO2浓度与前一年冬季相比下降,而每年的CO2浓度的平均值却逐年增加,原因是每年CO2的排放量都大于CO2的吸收量8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物质形式是CO2B参与过程的生物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过程增强后过程随之增强,所以不能通过增强减少大气中的CO2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过程的依赖二、多项选择题9.如图为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循环是指CO2在生物圈的循环过程B伴随A过程的进行,能

5、量输入到生物群落中CB过程只代表生物的呼吸作用D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不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10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B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C甲、乙、丙共同组成生物群落D生物X可能不具有核膜,生物Y可能含有线粒体三、非选择题11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是由于以_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多,而导致这一气体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人类自身的活动引起的:一方面是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利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导致温室气体短期内大量排放,打破了生物圈中_;另一方面是人类大

6、面积的砍伐森林,使得吸收这一气体的植物大为减少。(2)如图是与该温室气体有关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写出图中含有的食物链(用字母表示)_。若生产者有8 000 kg,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_kg。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有效措施之一是加大图中_的途径(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12这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明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缺少的一个重要箭头是_,通过生物的_(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来实现。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后,在群落内部以_的形式传递。(2)图中B、C过程都是生物群落中的碳回到大气中的过程,实质上都是通过生物的_(填“光合作用”或

7、“呼吸作用”)来实现。(3)从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进行A过程的生物属于_,A过程是指_。(4)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填图中字母)过程加剧所导致的,减缓此效应的措施有:_(答出一项即可)。13图一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二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图三为能量流经图二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能量的单位为kJ,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一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丙中A为第_营养级,代表的生理作用为_。(2)若图一中的生产者固定了2 00

8、0 kJ的能量,则图中D理论上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_ kJ。(3)若图二中营养级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 125 kJ,则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的特点。(4)分析图三中能量关系可知,乙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这其中包括_生物粪便中的能量。答案精析1D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的能量,A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是指在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B项错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了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的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C项错误;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如CO2,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进入

9、生物群落,再通过呼吸作用从生物群落返回到外界环境,即可以通过一定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D项正确。2A3D甲图中d为细胞内液,b为淋巴,其中淋巴细胞的细胞内液可以与淋巴之间直接进行物质交换,A错误。丙图中的b属于分解者,不属于捕食关系,b错误。乙表示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因此不能构成群落;丙包括了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C错误。乙图中b从a获得的能量为1/2时,每增大x总共消耗a的量y55x,当为5/6时,y150/6x,则a供养的b数量是原来的2.2倍,D正确。4C5B甲图中b是淋巴,c是血浆,a是组织液,d是细胞内液,人体内导致组织水肿是组织液增多,即a增多,A正确;氧

10、气浓度最低的是d(氧气因消耗而浓度最低),C正确;乙图中d是大气中CO2库,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是消费者,D正确;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B错误。6C图示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也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故丙是生产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代谢废弃物及遗骸都会被分解者分解,最终归还无机环境,故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A正确。蓝藻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甲、丙、乙均有可能是原核生物,B正确。丙乙甲,属于生物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C错误。通过呼吸作用,碳元素以CO2形式返回大气,D正确。7B图甲中成分a

11、在碳循环中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大气中的CO2,A正确;图甲中缺少aCO2的过程,图甲中b为分解者,B错误;每年的冬季CO2浓度变化,从碳循环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图甲中过程大大减少,且过程增加,C正确;每年夏季CO2浓度与前一年冬季相比下降,而每年的CO2浓度的平均值却逐年增加,原因是每年CO2的排放量都大于CO2的吸收量,D正确。8C9.BD10CD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即甲、乙、丙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A错误。乙代表消费者,其所代表的生物可以处于不同的营养级,B错误。图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甲、乙、丙共同组成生物群落,C正确。生产者中主要是绿色

12、植物,还有少数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类型的生产者,因此X应该是代表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所以生物X可能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分解者包括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还包括少数动物,可见图中Y应该是真核类型的生物,含有线粒体,D正确。11(1)CO2碳循环的平衡(2)ADE320CA解析(1)全球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是由于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多,而导致这一气体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人类自身的活动引起的:一方面是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利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导致温室气体短期内大量排放,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另一方面是人类大面积的砍伐森林,使得吸收这一气体的植物大为减少。(2)分析图示可知

13、,A是生产者,C是大气中CO2库,B为分解者,D是初级消费者,E是次级消费者,因此图中含有的食物链为ADE;若生产者有8 000 kg,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按20%计算)8 00020%20%320 kg。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有效措施之一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植被的覆盖率,进而增加二氧化碳的去路,即加大图中CA的途径。12(1)从大气中的CO2库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有机物(2)呼吸作用(3)分解者分解作用(4)D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解析(1)图中缺少从大气中的CO2库到绿色植物的箭头,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固定并还原成有机物储存起来。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后,在群落内

14、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2)图中B、C过程都是生物群落中的碳回到大气中的过程,实质上都是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来实现。(3)从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A过程是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进行A过程的生物属于分解者。(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使地面吸收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D化石燃料的燃烧加剧,二氧化碳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所导致的。从二氧化碳释放的角度来看,化石燃料的燃烧是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则应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并开发新能源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吸收二氧化碳的角度来看,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可通

15、过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来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量。13(1)丁有机物二分解(呼吸)作用(2)80(3)12.8%逐级递减(4)第三营养级解析(1)图一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丁,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有机物,丙中A为第二营养级,代表的生理作用为呼吸作用。(2)若图一中的生产者固定了2 000 kJ的能量,则图中D理论上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2 00020%20%80 kJ。(3)若图二中营养级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 125 kJ,则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500100)3 125100%12.8%。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4)分析图三中能量关系可知,乙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这其中包括第三营养级生物粪便中的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