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山东省曹县第三中学 高祥印第25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温故梳理】【预习思考】一、“冷战”的兴起1背景美苏合作基础的丧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战时的 关系瓦解,关系逐渐 。美苏二战后的目标:二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 实力,确立了_ _的全球战略,把苏联看作其 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把确保_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 ,努力扩展自己的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两国在 与 方面根本对立,美国积极推行_、_的政策。决策者的推动:美苏两国领导人 、 之间存在
2、严重的 ,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两国间的 。2兴起的标志杜鲁门主义:1947年美国总统 在国会发表咨文,公开宣称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 对抗,这就是“ ”。3影响:“ ”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 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由此出现了分别以 和 为首的 和 长达40多年的对峙。二、发展1“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的对抗“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提出后不久,美国 马歇尔提出了 的“ ”,即“_ _ ”。这是“_”一次大规模运用。苏联和 在 年成立了 ,简称 ,与此相对抗。2北约和华约的对抗北约的成立:美国利用 年美苏“冷战”出现的第一次高潮 _危机,为遏制苏联,加强对
3、的控制,策动西方12国于 年签定了 。华约的成立: 年,为对抗北约,苏联等8个社会主义国家签定 。至此,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 的正式形成。3冷战”的中的“热战”朝鲜战争:朝鲜战争使 彻底破裂,美国采取 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 。越南战争A背景:法国殖民者在 重返越南,占领了 。在 领导下,越南北方人民抗击殖民者。 年, 被迫撤出。B概况: 趁虚而入,发动 。由开始的 升级为 。最后美国撤出越南。C影响:a对两极格局:美国 相对衰落, 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了美国,双方攻守易势。b对中美关系:美国主动调整了中美关系,实现关系正常化。三、美苏两极“冷战”的影响1美苏“冷战
4、”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 依靠美国、东欧依赖 的局面。2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进行 ,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 的威胁下。3两大集团 ,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爆发新的 。4美苏两国为争夺 ,肆意践踏 ,干涉 ,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 。1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是什么?“冷战”对峙局面是怎样形成的?两极对峙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什么是“冷战”政策?美国推行“冷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除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外,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新民族独立国家分别又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3如何认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相互关系及其实质。4“冷战”中的热战主要有哪两次?
5、对中美关系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重难阐释】1含义:冷战政策是指美国针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同时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2美国推行“冷战”政策步骤: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对希腊、土耳其进行援助,以遏制这些国家共产党力量的发展。紧接着,开始实施对欧洲的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1949年,在美国的支持下,德国西部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49年,美国拉拢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国成立了针对苏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朝鲜战争后,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使“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巩固应用】1第
6、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苏联结盟的基础是A.美国和苏联力量的均势 B.互相承认各自的社会制度C.双方意识形态趋于一致 D. 打败法西斯势力的共同目标2二战后,美国确定的战略目标是A.控制欧洲 B. 称霸世界 C.称霸亚洲 D.遏制苏联3“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柏林危机的爆发 D.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4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关于这三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战争后建立的 B重新划分了国际关系格局 C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D 没有进步作用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
7、策,表现有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支持联邦德国崛起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A B C D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温故梳理】【预习思考】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1各国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开始谋求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政治地位,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两极格局严重损害了第三世界的利益,也给世界带来战争的危险,第三世界国家强烈要求改变美苏控制世界的不合理状况。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背景A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只得依附于 以_
8、_和_ _。B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 得到较快的发展,强烈要求从 的阴影下走出来。但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美国和苏联相比,只有 起来,才能保障自身的 。形成A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_和_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_。B欧共体成立后,西欧国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不断合作,建立了_,实行了共同的_政策,建立了欧洲_体系,并加强 。影响A政治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B随着实力的增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_的竞争对手,政治上力图推行 的外交政策。是美国的 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对欧洲的政策。2日本的崛起崛起的表现A经济上:经过战后的恢复和调整,日本经济逐渐达
9、到和超过了战前水平; 在 年间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_位,一跃而成为仅次于_的经济大国。B政治上: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_关系为轴心的_外交。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A美国的扶植:冷战爆发后,美国把日本作为_的反共桥头堡,从 转而 日本。B日本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a.推行_改革,铲除了_以来残存的 ,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b.政府把 放在首位,采取了制定_等方式,利用_推进经济的发展。c.高度重视 。 d.高度重视 。 C利用有利的 :朝鲜战争和_战争,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日本成为 的重要供应地。日本崛起的影响A使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出现了_、
10、_、_三足鼎立的局面。B经济的 ,既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_的冲击。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兴起背景A二战结束后,_地区掀起了 斗争的浪潮,诞生了许多新型独立的国家。B 的国际格局,使新兴独立国家在国际上处于 ,甚至成为 的战场。他们强烈要求改变这种状况。不结盟运动的诞生A诞生标志: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_举行,通过了_,确立了独立、自主、_、_的基本原则和宗旨。B不结盟的含义: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_和_,主张用_代替“冷战”,实行全面裁军,销毁_。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标志着_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_和_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4中
11、国振兴: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1欧共体成立的原因是什么?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西欧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日本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原因有哪些?与美国有何关系?日本的崛起给美苏对峙格局产生了怎样影响?3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条件原因是什么?有何特点?给世界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受到哪些方面的冲击而使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的?【重难阐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
12、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展开“经援外交”,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兴起的不结盟运动,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开始振兴。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 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
13、日本、西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正向多极化方向前进。【巩固应用】1二战后初期,面对国际地位下降的状况,西欧采取的策略是A.依附于美国恢复经济 B.和苏联进行全面对抗 C. 加强内部联合 D.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1967年欧共体成立时,不包括A.欧洲煤钢共同体 B. 欧洲联盟 C.欧洲经济共同体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3欧洲共同体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国际联盟 B摆脱国际霸权主义的政治联盟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D资本主义生产力再发展的产物4在两极格局的历史背景下,世界形势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产生作用的相应因素有:日本经济的快速发
14、展美国综合实力的相对下降亚非国家的发展及联合斗争苏联势力的绝对壮大A B C D5欧共体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B. 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D.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6 1992年4月8日华盛顿邮报刊登的文章中写道:“美国以及盟国正进入永久关系紧张的时代。”这种“关系紧张”是指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 美、日、欧三极矛盾突出C.由意识形态对立转移到经济实力抗衡D.第三世界集团一致反对霸权7、阅读下列材料1948年及1970年美国和法、德、日、英四国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如下表:年代美国()法、英、日、联邦德国之和()1948年
15、54.619.61970年37.831.5回答:(1)据材料,美国和欧共体国家及日本的经济实力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发生变化的原因。欧共体及日本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实力差距缩小原因:日本西欧各国大力进行社会改革,发展教育,应用最新科技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发展发展相对缓慢。(2)上述变化对美日关系、美欧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和西欧国家开始为积极提高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有力地冲击了美国地霸主地位结果:资本主义世界开始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
16、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标要求】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温故梳理】【预习思考】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A原因a新中国成立初,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处于 状态中。b_等西方国家却对新中国采取_态度。c巩固新生的人民政
17、权。B内容:包括“ ”、“ ”和“ ”三大政策,成为新中国外交的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提出:在同 和 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 年,周恩来接见 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第二年访问 和 时确立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B内容: 、 、 、 、 。C意义:标志着 ;它超越 和 的差异,以其 和 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 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的方针。2以独立姿态登上世界政治舞台初期建交情况:1949年,_首先和中国正式建交,其后一年中,中国就同_个国家建交。日内瓦会议: 年,新中国第一次以 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在会上起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亚非会议: 年,在 举行的国际会议,以
18、_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坚持_的方针,推动会议在_的基础上达成了_原则,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取得了 的成就,会后,中国与更多 国家建立了外交联系。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原因:20世纪70年代,美国 ;_国家在联合国作用大为加强;中国 成就显著,国际地位提高。 恢复:在 支持和拥护下,_年第_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_、_等23国代表的提案,_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2历史性的握手中美关系:A实现正常化的原因:a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的 地位相对衰落; 战争的影响;在美苏 中处于不利地位。b中国; 增强和 提高;中苏关系 ,苏联构成对中国安全的 。
19、B过程a乒乓外交:“ ”指的是中美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乒乓外交,由此打开了 交往的大门。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尼克松访华: 年,美国总统_访问中国,双方在_签署中美_,中美两国终于重新走到了 的起点。内容:强调要以_来处理两国间关系,指出双方都不应在亚太地区谋求 ;美国声明只有_,_ 是中国的一部分。意义:使中美两国结束 ,开始走上 。c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年 月,中美两国发表_ ; 年 月 日,中美两国 。C影响: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许多 国家纷纷和我国建交,出现了一个 的热潮。中日关系:在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的“_”的冲击下, 年 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访华,签订中日 ,实现了中日_,揭开了
20、中日两国关系新的一页。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1坚持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 在_中,按照“_、_、_、_”四项原则,与其他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取得的成就:不断扩大了同发展中国家的_合作,巩固和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在多边经济领域,_年底,中国正式加入_(WTO)积极参与 组织的外交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参加_的各项活动,促进了亚太组合组织的健康发展。_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中国和东盟签订_,决定建立 ,加强了该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改善和发展了 之间的关系,与_、_、 、_等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_,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 和 ,形成了 的外交格局
21、;积极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_年,中国与_、_、_、_、_等六国在上海签署 ,正式成立_,在维护_的和平、 与稳定方面做出了贡献;积极支持联合国根据_的宗旨和原则开展的各项工作, 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的三大政策相比有何不同?2在谈到中国加入联合国的问题时,毛泽东曾风趣地说是黑人兄弟把中国抬进来的。毛泽东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试分析中国能够加入联合国的原因有哪些?319世纪英国外相巴麦尊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联系中美、中日关系的演变,谈谈你的看法。4列举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对外交往取得的重大成就。【重难阐释】1
22、新中国外交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主权的原则下,新中国积极发展与苏联、临国和新兴的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还打开了外交新局面,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在冷战格局下,新中国采取“一边倒”的方针,站在社会主义一边,成功地维护了国家主权,打击了帝国主义。六十年代: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发动侵略越南战争,威胁中国,中国采取“两只拳头出击”政策,为捍卫国家主权,坚决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行径。七十年代:由于中国的发展壮大和第三世界的兴起和斗争,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23、;由于美苏争霸形势的变化和帝国主义、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分化,中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外交关系,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八十年代以来:美苏争霸互有攻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第三世界壮大起来,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主题,中国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外交上“无敌国”,只有“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始终不渝地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运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
24、和忠实奉行者。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深受强权欺压,历经救亡图存的百年奋斗,深知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是何等重要。因此,新中国外交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和平外交的方针,选择了永远不称霸的道路,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和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立和运用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亚洲和非洲出现一大批获得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民族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积极谋求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努力改善外部特别是周边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很快得到多国的响应。19
25、55年,有20多个国家出席的亚非会议接受了五项原则。此后,五项原则被相继载入一系列重要国际文件,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第二五项原则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处理各国政治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自主地处理内部和外部一切事务而不受其他国家干涉的权利,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和独立的根本标志。主权国家有选择本国社会政治制度、独立自主地决定本国对内对外政策、管辖本国公民及事件的权利。领土完整则是主权国家存在的物质基础。各国主权一律平等,应充分享有领土物质基础。各国主权一律平等,应充分享
26、有领土不受侵犯、内政不被干涉的权利。平等互利则是指导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国家不分大小和强弱,处理相互关系的政治基础。和平共处是目标,而前四项原则是实现和平共处的根本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遵循前四项,才能实现和平共处。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包容性是指: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开放性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世
27、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第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运用是对国际关系发展的贡献。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一,它提出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其二,它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其三,它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南北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其四,它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第五当前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内涵 2004年6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
28、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了题为弘扬五项原则 促进和平发展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就如何充实和丰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提出了以下五点主张:第一,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平等;第二,尊重和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第三,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促进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第四,通过对话与协作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第五,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他多边机制的重要作用。【巩固应用】1建国初,中苏结盟的根本目的是A支持苏联与美国对抗B推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C 恢复和发展中国经济D打破美国的孤立封锁政策2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是A 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
29、再请客 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3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 这里的经验包括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苏联是中国人民的盟友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一概联合斗争A B C D4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其根本原因是A 不断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合作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 C 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D 美日对华关系的改变5“求同存异”原则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A 、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 不依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决定亲疏、好恶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应放弃与他国
30、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协的基础上求得一致意义6 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为此,他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 A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 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第三世界的南南合作 、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7为维护再眼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国际组织是“七十七国集团” 亚太经合组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上海合作组织8按时间先后下列事件排序正确的是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 B C D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31、。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的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慌,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摘自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请回答:(1)亚非会议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2)“求同存异”方针的“同”应如何理解?(1分)“存异”又指的是什么?“同”是指共同的经历,即受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同时希望解除殖民主义的奴役和灾难;“异”是指各国可采取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策。(3)会议的直接影响是什么?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
32、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0、试结合清末、民国和新中国时期,中国国际地位发生的重大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清末中国的弱国地位是如何形成的?清政府闭关锁国,政治腐败,社会制度落后,导致了中国弱国的局面。(2)为摆脱弱国地位,民国政府做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中华民国政府为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承认,曾经对帝国主义国家妥协,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某些不平等条约,但还是无法改变列强侵略中国的局面。(3)中国的弱国地位什么时候开始发生根本变化的?又是如何逐步提高的?根本改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独立为前提,自主地决定自己国家内部的事务,在此基础上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4)发生上
33、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是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力逐步提高,实行正确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上的地位提高。(5)改革开发以来,我国致力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有何影响?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温故梳理】【预习思考】一、两极格局瓦解苏联解体1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A1985年,_就任苏共总书记。苏联开始进行_改革,遇阻后转向_。同时,苏联改变与美国全面对抗的方针,寻求缓和。B在政治改革中,戈尔巴乔夫提出_路线,改革的指导思想发生根本改变。苏联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_。
34、国内政局逐渐失控,民族纷争迭起,各派政治力量激烈争斗,一些_先后脱离苏联独立,苏联迅速走向解体。东欧剧变A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过程中,发生剧变。B东欧新政权要以与昔日的盟主苏联分道扬镳,向西方靠拢。1990年,以_合并到_的方式,德国实现了统一。C1991年,_和_相继解散。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线崩溃。1991年发生的_成为苏联崩溃的催化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2经过 年 月,_等_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建立_,简称_。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告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完全解体。3影响: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坍塌,_最终瓦解,世界处于_时期。二、当今国际局势的特点1和平
35、与动荡并存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的对峙,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缓解。世界形势总体上_,_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_的对比平衡,被_掩盖的_纠纷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以_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_与_活动不断威胁着世界和平,_和_时有发生,世界呈现_与_并存的局面。1998年,_境内_地区因_爆发战争。1999年,以_为首的_未经_同意, 对_发动了大规模空袭。这是北约成立以来首次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一个主权国家采取大规模军事运动。2多极化趋势加强表现A由于苏联解体,_成为惟一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
36、的_,积极推行_。B当今世界上,除美国之外,_、_、_、_、_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_、要求_的呼声越来越高,_趋势加强。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_,有利于推动建立_,有利于世界的_。在21世纪的今天, 受到全球越来越多的_和_的支持,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1简述苏联解体的原因和过程。2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成因分别是什么?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实质是什么?怎样看待它们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4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产生了什么影响?【重难阐释】1、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基本
37、特点是: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主流,但世界明显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但动荡、冲突、战争是局部的,大国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总而言之,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呈现出“三个总体、三个局部”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2、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但这些动荡和冲突尚属局部性质,不会导致国际局势的全面紧张。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训。第三世界的战
38、略地位有所下降。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当今世界经济也出现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3、国际政治格局新旧转换时期的特点第一,这次世界格局的转换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第二,这次世界格局的转换并不是因为多极格局已经发育成熟所致,这就决定了新旧格局的交替过程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三,这次世界格局的转换还受地缘政治差异的制约。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单一性变成了多重性,亚太地区多元关系相对稳定,这种地缘政治的差异决定了两地区新旧格局交替的进程和方式都是不同的。第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经济上,除美国、欧盟、日本外,中国、东盟、拉美的巴西和墨西哥、中东的石油输出
39、国都是各有优势的力量点;政治上,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中国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没有一个大国或国家集团具有单独左右世界全局的战略能力;军事上,除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中国具有巨大潜力外,还出现了地区军事强国。第五,西西矛盾和南北矛盾均有新发展。两极格局结束后,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东西矛盾已不是世界的主要矛盾,西西矛盾即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上升,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逐渐具有相互争夺的性质。第六,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经济竞争更为激烈。发展中国家经济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峻挑战。第七,局面战争、武装冲突、恐怖主义活动增多,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
40、重要因素,如海湾战争、前南斯拉夫问题、巴以冲突、美国“911恐怖事件”、伊拉克战争等。【巩固应用】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实质上是A外来势力的颠覆活动 B国内敌对势力的反革命政变 C、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D资本主义复辟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表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验不够成熟 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 B C D 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我们的最大教训是 A 改革应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B社会主义国家要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 C社会主义的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社会主义国家要注重民主和法制建设
41、 41991年12月成立的“独联体”是 A苏联的别称 B一个主权国家 C与华沙条约组织性质相同 D 主权国家的联合组织 5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交替”是指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过渡 C由意识形态的对抗向组织对抗过渡 D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 6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 A苏联虽然解体,但美国难以独霸世界 B世界政治力量结构呈现多样化 C 、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D第三世界力量壮大 7“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体,两大军事集团对抗局面结束;同年中东地区爆发海湾战争,前南斯拉夫地区出现了战争和冲突,其激烈程度为欧洲地区50年所罕见;20
42、00年6月,韩国和朝鲜两国领导人在平壤举行首脑会晤,推动了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上述材料表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 冷战结束,使得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增加,同时出现一系列新矛盾 A B C D 、 8下列与世界格局多样化发展无关的是 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B苏联解体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9目前的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对此不正确的说法是A它是各国综合国力对比的结果 B反映了世界格局变化的多极化C它是世界各种力量分化组合的结果 D、美国实现了独霸世界的企图 10阅读下列材料:原为超级大国的苏联解体,直接加快了多极化趋势。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衰落,日本、西欧各国经济力量的上升,也使得多极化趋势变得不可逆转,都具备成为多极中的一极的潜力。 请回答: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 成为一极的条件是什么? 多极化发展对世界总的影响是什么?共7页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