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补考试题1. 礼记月令载:季夏之月(六月),烧草取灰或沤草使腐可用作肥料。深耕、施肥、粪种、一年再获。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A. 精耕细作B. 农牧结合C. 独立发展D. 自给自足【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可知农业生产在时间、肥料、耕作技术上优化,这是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畜牧业,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独立发展和自给自足,故CD项排除。2. 汉初,丝织品专供贵族消费。到汉朝中后期,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奴仆婢妾皆可衣丝文绣。这一变化反映了A. 贫富差距进一步缩小B. 等级观念的消亡C. 先进纺织
2、技术的推广D. 平民政治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汉代丝织品从专供贵族消费到人人可用,反映出纺织技术的发展和丝织品产量的增加,C项正确;人人可以衣丝不能说明汉代中后期的贫富差距缩小,A项错误;汉代社会等级观念并未消亡,B项错误;丝织品应用的增多不能说明平民政治的发展,D项错误。3. 史记河渠书记载,“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该水利工程是( )A. 灵渠B. 郑国渠C. 都江堰D. 京杭大运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灵渠不是灌溉工程,是秦始皇为了攻打越族而开凿的军事水利工程,所以排除A项。郑国渠在关中,不可能流经四川,所以B项错误。京杭大运河不流经四川
3、,所以D项不正确。故答案选择C项。都江堰是成都的农业水利灌溉工程。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水利工程的兴修4.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 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 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 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 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所述,唐代有东西二市,宋代商业店铺则散布在城市各处,所以反映的是南宋时期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即唐代的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故选B。在古代重农抑商的政策下,南宋
4、私营商业不会居主导地位,也不会超过农业,故AC不合史实;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故排除D。【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的发展5. 交子始发于宋真宗时,四川的地方官和商人“患蜀人铁钱重,不便交易”,于是由十六家富户以各自资产作为保证主持发行。后因富户资本变化产生了纠纷,政府遂设益州交子务接管,“私造者禁之”,交子也从此成为四川等地的法定货币。这反映出当时A. 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作用越来越大B. 富户大贾操纵商业流通与交换C. 宋代地方有相当独立的货币发行权D. 政府管办专营能彻底避免纠纷【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纸币最初是在民间富商之间使用流通,后来政府参与管理,最终成为
5、了法定的货币。这说明纸币在流通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重要,故选A项。材料并未涉及地方发行货币的权力,C项错误;材料中明确说明最初是为了交易方便而进行的首创,随后管理权交予政府,而不是由富户大贾操纵,B项错误;D项“彻底避免纠纷”绝对化,故排除。6. 近代曾主持中国海关的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在中国见闻录中写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段材料表明,当时的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A. 商品经济B. 自然经济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D.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饮料、
6、衣物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故B正确;商品经济的特征是商品交换,不符合材料,故A排除;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都不是自给自足的特点,故C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7. 据地方志记载,至1897年,无论通都大邑、僻壤狭瞰,衣大布者不过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已有十之八九。对于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A.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B. 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C. 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D. 土洋结合生活方式
7、普及【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在西方经济势力的入侵下,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成为殖民国家的的商品倾销地。故选A项。考点: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8. 李鸿章曾指出“练兵、制器、购船诸事,师彼之长,去我之短”,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洋务运动A. 富国强兵,谋求发展B. 同心协力,精益求精C. 重用人才,创办企业D. 改革政治,融入世界【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练兵、制器、购船诸事”、“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揭示是洋务运动的“富国
8、强兵”主张,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同心协力”,也没有体现“重视人才”,排除BC;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排除D。9. 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为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时期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原因是A. 中国自然经济完全瓦解B. 辛亥革命的推动和影响C. 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D.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中国自然经济完全瓦解不符合19281937年中国社会经济的史实,故排除A;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
9、除B;1928年清政府已经不复存在,故排除C;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故选D。考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0. 1937年,重工业资本在工业中只占9.2%,工厂数占18.5%。到了1942年,重工业资本在国统区工业中则占78.86%,工人数占48.69%,动力设备占81.85%。下列属于促使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的是A. 近代中国轻工业发展缓慢B. 官僚资本的膨胀使民资企业大量破产C. 苏联对中共重工产业的扶植D. 欧洲列强忙于大战,放松对华的侵略【答案】B【解析】【
10、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全面抗战期间,中国重工业在工业中占比剧增并且占据主导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僚资本膨胀和侵蚀轻工业占主导的民资企业,加上抗日战争需要的刺激,导致出现材料现象。故答案为B项;近代中国轻工业发展较快,而非发展缓慢,排除A项;苏联对中共重工产业的扶植是新中国建国初期,而非全面抗战期间,排除C项;欧洲列强忙于大战,放松对华的侵略,这是一战期间的史实,时间不符,排除D项。11. “见物即购,尽量将金圆券花去,深恐一夜之间币值大贬致受损失”“米煤布匹等必需品,连迷信品锡箔、白钱,甚至棺材等也在抢购之列,整个中国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上述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
11、响B. 日本人的掠夺政策C. 物资供应紧张D. 国民政府滥发纸币【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尽量将金圆券花去,深恐一夜之间币值大贬致受损失”“整个中国社会陷入一片混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的现象,故D项正确;材料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无关,故A项排除;材料解放战争时期现象与日本人的掠夺政策无关,故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通货膨胀,不是物资供应紧张,故C项排除。【点睛】抓住题干中金圆券贬值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在国民党统治后期,国民政府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史实。12. “一五”计划时期开工项目共147项,其中煤炭25项,石油2项,电力25
12、项,钢铁7项,有色金属11项,化工7项,机械24个,轻工1项,医药2项,军工43项。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 农业的发展速度放缓B 优先发展重工业生产C. 工业布局发生了变化D. 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其中煤炭25项,石油2项,电力25项,钢铁7项,有色金属11项,化工7项,机械24个,轻工1项,医药2项,军工43项”可以知道优先发展重工业,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农业信息,故A项错误;工业布局主要体现在地域上,材料没有相关的信息,故C错误;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非“一五”计划,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070年代社会主义
13、建设道路的探索一五计划详解】13. 19591961年中国发生了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在农村,经历过这一时期的农民称之为过苦日子,过粮食关、歉年。导致这次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是A. 中苏关系恶化B. 三年自然灾害C. “左”倾错误严重D. “文化大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1958年开展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1961年中国发生了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是“左”倾错误的反映,故选C;AB是这次经济困难发生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排除D。14. 下图呈现的数据变化源于A 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B.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建立了现
14、代企业管理制度D. 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分析】材料1978年到1982年反映农村粮食增长,这是因为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B;由材料的时间可知,我国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于1956年三大改造,排除A;C属于国企改革的目标,是适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CD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详解】15. 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首先在深圳实施。这里的“特”指的是A. 社会制度B. 管理范围C. 经济政策D. 地理区位【答案】C【解析】【详解】根
15、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经济特区“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制度和经济政策。故答案为C项;经济特区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排除A项;管理范围不是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排除B项;地理区位与经济特区相似很多,排除D项。16. “番菜挣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文中的“番菜”与正宗传统西菜是不一样的,正宗西菜的生、臊、腥颇不和中国人的口味,广东人遂加以中国传统烹调技法加以改造,名之曰“番菜”。西菜传入中国后的变化反映了A. 西餐深刻影响了国民饮食B. 民众产生了崇洋媚外的心理C. 近代饮食的中西合璧特征D. 国人对西方餐饮去芜存菁【答案】C【解析】“加以中国传统烹调
16、技法加以改造”等字眼足以证明近代饮食是具有中西结合、中西合璧的特征的,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西餐的改造而非西餐影响国民饮食以及对西方餐饮的去芜存菁,所以选项A、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崇洋媚外方面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7.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进入了一个看背影难辨男女年代”,有人戏称“十亿人民一款衣,三种颜色盖大地”。这种现象表明了A. 政治生活影响深刻B. 舒适体闲意识强烈C. 综合国力大大提高D. 审美情趣高度一致【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时间“20世纪506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中国正处于阶级斗争意识形
17、态之中,政治影响了服装的变化。故答案为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C项材料未体现综合国力的提高,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点睛】中国五六十年代,服饰崇尚简朴实用。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18. 维新人士发起不缠足运动,辛亥革命期间“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这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革具有鲜明的A. 政治色彩B. 革命色彩C. 文化色彩D. 民主色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维新人士发起不缠足运动,辛亥革命期间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可知,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革具有鲜明的
18、政治色彩。故答案为A项;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前后对比的巨大变化,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文明元素的增加,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少数服从多数的信息,排除D项。19.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 禁烟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抗日战争D. 台湾军民抗击日军【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一个正义的运动,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并结合所学可知,禁烟运动是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却被英国当做鸦片战争的借口,符合题意。A正确;义
19、和团运动有自己的口号,即“扶清灭洋”,不符合题意,B错误;抗日战争有着正确的思想指导,也不满足“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C错误;台湾军民抗击日军不满足“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D错误。故选A。20. 18世纪初期在汉诺威过惯了小朝廷生活的德意志君主乔治一世父子,依据王位继承法先后继任了英国国王,他们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大臣们有事不再找国王,而是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认可。这说明当时的英国A. 已经建立了责任内阁制政府B. 限制王权获得了重大进展C. 出现君主立宪制发展的良机D. 尊重外国王公入主的传统【答案】C【解析】乔治一世父子作为国王却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这确实是君主立宪制发展的天赐
20、良机,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8世纪初期英国尚未18世纪初期建立起责任内阁制政府,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乔治一世父子作为国王依据的是王位继承法而非尊重外国王公入主的传统,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他们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直接为限制王权建立君主立宪制提供良机。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结合所学分析它在近代逐步瓦解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判断: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期出现的大致时间及原因。(3)2
21、0世纪20年代后民族资本家张赛的企业衰落下去,其主要原因有哪些?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经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概括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答案】(1)基本形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2)时期:1912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或民国初年)。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3)主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强对中国的经
22、济侵略。主要因素: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外部环境;地理交通条件;资本、资源等市场条件;政府政策等【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我国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及近代瓦解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及其注解,可知我国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原因可结合所学从近代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被打破,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2)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以及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示的变化可看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时间是1912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或民国初年);原因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客观上由于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主观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等。(3)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结束后不久,西方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衰落下去。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自身的局限性、自然地理条件、政府的政策以及外部环境等角度考虑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