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5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581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5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5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5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5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5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5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5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5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5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5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5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5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5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5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5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5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5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1-2-5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组旅游地理12015太原模拟(10分)地处湖南西北的武陵源风景区是我国最具特色的自然风景区之一,这里地貌、生物资源丰富,云雾是最常见的气象奇观,独特的砂岩峰林地貌被誉为“世界绝景”“天下第一奇山”。下图是武陵源风景区客流量月分布图。概括武陵源风景区年内的客流量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答案客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2分)510月为旅游旺季,11月次年4月为淡季。(2分)武陵源风景区以自然景观为主,受气候影响,观赏的季节性较明显;(2分)510月,景色丰富,气温适宜,游客多;(2分)11月次年4月,气温低,景色较单一,游客较少。(2分)解析分析概括武陵源风景区年内客流量分布要注意图示横坐标和纵

2、坐标,找出客流量占比例大的月份和少的月份,分别为旅游旺季和淡季。就年内而言,旅游景观(自然景观)的季节性特征决定欣赏时机(季节性)很强。2(10分)喀纳斯风景区位于布尔津县境内,距县城150千米,总面积5 588平方千米,是集冰川、湖泊、森林、草原、牧场、河流、民族风情、珍稀动植物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2014年继续实行冬季旅游免票政策,时间从2014年11月15日至2015年3月31日,打响冰雪旅游品牌,全力推进冬季旅游发展。下面为“喀纳斯景区位置示意图”。分析喀纳斯景区冬季游客较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答案原因:气候严寒、交通不便;地处边陲,距离发达地区的市场较远;冬季景色单一,吸引

3、力不足。(每点2分,共6分)措施:改善交通状况,解决游客冬季“进入难”的问题;提高景区冬季接待游客的能力;开发冬季旅游项目,策划冬季旅游线路;加大营销宣传和实施优惠政策。(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4分)解析由材料可知,喀纳斯景区地处边疆,距市场较远。景区自然景观丰富、独特,但大多不适宜冬季观赏,且降雪容易阻碍交通。为吸引冬季游客,首先要改善交通、积极开发适宜冬季的旅游项目和路线,其次要提高接待能力、加强宣传和优惠政策。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 099米,有“秀甲天下”之美誉,“云海、日出、佛光”等景色冠绝天下。2014年12月,成都绵阳乐山

4、城际铁路建成,将在峨眉山景区和乐山大佛景区附近设立站点。客运专线开通后,成都到峨眉山仅需40多分钟。评价峨眉山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说明春秋两季游客数量较多的原因并简要分析成都绵阳乐山城际铁路开通后对峨眉山旅游业发展的作用。答案优势:峨眉山风景秀丽,“云海、日出、佛光”等景观独特;景区中人文资源(报国寺、伏虎寺等)丰富,且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组合状况良好。(4分)原因:春秋季节假日时间长,游客有充足的游览时间;气温适中,景色迷人,利于游客出行、游览。(4分)作用:峨眉山景区的交通更加便捷,可增加景区的游客人数;使景区与乐山景区及沿线景区形成较好的地域组合,增加景区的吸引力。(2分)解析评价峨眉山

5、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可从资源价值(独特性、组合状况、集群性)角度进行。春秋两季游客数量多的原因可结合假期与景区的特点分析。城际铁路的作用是增加了交通的通达性,缩短了游客到景点的时间,而且还可以和周围其他景区连起来。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2014年11月1920日召开的第三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国观测点工作会议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管理与监测中心发布了2014年度焦作旅游可持续发展监测报告。材料二下图为焦作市位置示意图(图甲)和云台山著名景区红石峡图片(图乙)。分析近年来焦作市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可能采取的措施并根据图乙分析制约红石峡景区旅游发

6、展的因素和解决措施。答案采取的措施:不断开发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完善交通网的建设,使交通更加便捷;制定鼓励旅游发展的政策;加快旅游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地区接待能力和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景区生态环境。(6分,三点即可)制约因素:景区的环境承载量。(2分)解决措施:拓宽游览道路,优化观赏线路,对旅客观赏活动进行科学组织和管理。(2分)解析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可能采取的措施可从旅游资源的开发、配套设施的完善、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角度分析。由图乙可以看出景区的环境承载量较小,因此需要拓宽线路、加强管理等。5(10分)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市群区域旅游地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读某年珠三角城市群旅

7、游地空间格局示意图,回答问题。简要分析珠三角城市群旅游地的空间格局特点和珠三角地区发展城市群旅游的优势。答案特点:有三级旅游中心、三条旅游轴线、三个旅游圈。(4分)优势:城市群的旅游资源丰富;高度发达的交通网络使城市群的旅游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提高了旅游者的旅游效率;毗邻港澳,港澳是珠三角重要的客源地,同时在资金、管理和服务等方面也给珠三角旅游业提供了巨大的支持。(6分)解析读图可知,珠三角城市群旅游地分三级旅游中心,有广深、深珠、广珠三条旅游轴线,形成了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个旅游圈。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众多,每个城市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地域组合较好,交通便利,且有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6

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故,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国家旅游局网站于2015年1月1日发布关于做好节日期间旅游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从上海外滩及以往类似事故中汲取教训,各地旅游部门负责人要亲赴第一线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及时发布流量信息,引导游客合理出行。 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如何才能避免旅游过程中踩踏事故的发生?答案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交通、旅游地的自然环境状况(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和自然条件)和社会状况(包括旅游政策、社会治安、政治形势等)。(3分)避免踩踏事故的措施:针对节假

9、日人流密集的地方制订应急预案;在公共场所、特大城市的主要街道及风景区增加相关指示牌,合理指导人们前进的方向、路线以及绕行路线等。(4分)旅游者应强化旅游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自觉遵守公共秩序。(3分)解析从宏观角度看,旅游安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旅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主要是交通安全;二是在旅游目的地的安全问题,包括在旅游地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为了避免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方面有关地方和部门应制定适当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另一方面需要每个旅游者强化旅游安全意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二组自然灾害与防治1(10分)云南省境内河流众多,其中有900多条河流的径流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

10、,水资源总量达2 22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三位。但近年来由于连续干旱,云南由水资源大省变成了水资源贫乏省。下图为根据多年气候资料绘制的云南省干旱灾害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从地形、地貌两个方面分析云南旱情多发的原因并为云南省减轻旱灾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原因:云南山区面积广大,山高坡陡,峡谷很深,雨水顺着地势快速流向峡谷底部,难以利用;(2分)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难以利用。(2分)建议:推广农业和工业节水技术,提高农业和工业用水效率;推广雨水收集的技术;树立长期防旱减灾的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预防性的风险管理体系;保护森林资源。(6分,三点即可)解析云南多山地地形,山高谷深,雨水流入江河;云

11、南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易下渗。减轻旱灾的建议主要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收集雨水、节约用水等方面分析。2(10分)下图是内蒙古19602012年寒潮频次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简述图示内蒙古寒潮频次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寒潮对内蒙古产生的危害。答案特征:寒潮频次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递减的整体空间分布特征。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频次最高,西南部的巴丹吉林沙漠区寒潮频次最少。(4分)危害:强烈的降温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大风能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大雪、冻雨可压断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6分)解析分布特征可根据图示先从整体上描述,再说出极值区分布。

12、寒潮会带来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灾害性天气,并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危害。3(10分)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读图回答问题。若甲地突发泥石流,读图说出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答案主要危害:冲毁铁路;掩埋居民点,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4分)措施:在甲河上游植树造林;修建防泥石流的堤坝;将居民点迁至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势和缓,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增强河流排泄泥石流的能力,适当提高铁路过河桥梁的高度和跨度。(6分,三点即可)解析读图可知,铁路及居民点均位于河谷地区,地势低洼。若甲地发生了泥石流,在泥石流沿河道向下游运动过程中,极有可能冲毁铁路和居民点,对铁路上

13、行驶的火车和居民点的群众造成威胁。应对措施可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分析。4(10分)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描述云南省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分布特点并分析灾害高发区、偏少区与暴雨日数之间的关系及原因。答案特点:滑坡、泥石流分布广泛;西多东少。(4分)关系:滑坡、泥石流灾害高发区与暴雨日数较多的地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滑坡、泥石流灾害偏少的地区与暴雨日数偏少的地区对应不是很好。(4分)原因:暴雨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动力条件;滑坡、泥石流的形成还受地形等条件的影响。(2分)解析分布特点先从总体上描述,然后再根据具体方位进行描述;根据两图分别找出灾害高发区、偏少区和暴雨日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原因主要是暴

14、雨仅是滑坡、泥石流的诱发条件之一,滑坡、泥石流的发生还会受到其他条件的影响。52015海南高考(10分)阿布巴利克是阿富汗东北山区的一个贫穷村落,居民大多住在土坯房中,2014年5月2日的一场暴雨触发了山体滑坡,摧毁了山下的村庄。1小时后滑坡再次发生,掩埋了自发前来救援的村民。此次灾害共造成2 700多人死亡。下图为灾害发生后的实景照片。分析阿布巴利克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答案地形坡度大,松散物质多,又遭强降水,导致滑坡强度(面积、体积)大;(3分)村庄人口多,位于不稳定山体下方,位置不当;(3分)土坯房屋不坚固、抗灾能力差,村民缺乏救灾常识;(2分)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专业救援人员和设

15、备缺乏,救援能力差。(2分)解析本小题考查滑坡灾情大小的影响因素,可从滑坡产生原因如地形、碎屑物质、降水等,滑坡发生区域的人口和聚落分布、房屋抗灾能力,村民救灾常识和区域救援能力等方面回答。62015武汉调研(10分)丽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森林覆盖率高达79.1%,每年会出现森林火灾损失严重的情况。下图为20042008年丽水市各月森林火灾所占百分比统计图。据图简述丽水市森林火灾的时间分布特点,并说明7月森林火灾比例出现小高峰的自然原因。答案特点:全年各月火灾发生的频率不均,(2分)冬春季节多发,(2分)夏秋季节少发。(2分)自然原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朗,降水少,气温高,森林的湿度

16、较低,易发生火灾;(2分)该地多雷暴天气,受雷击易产生森林火灾。(2分)解析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的描述分为两种(空间分布与时间分布),图中所示时间分布主要是月际分布,概括其特点主要说出月份差异,集中分布时段以及最值所在即可。由图可知,全年各月火灾发生的频率不均,冬春季节多发,夏秋季节少发。但7月出现小高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朗,降水少,使得气温较高,森林的湿度较低,易发生火灾,另外该地7月多雷暴天气,雷击也易诱发森林火灾。第三组环境保护1(10分)2014年9月26日,第六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在兰州开幕,张家口市、肇庆市、兰州市、无锡市等十个城市获得中国十佳绿色

17、城市奖,其中兰州市“摘污帽”首获绿色城市奖。2013年,兰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9天,比2012年增加了29天,退出了中国十大污染城市行列。日前,兰州市治污经验被国务院批示全国推广。读下图回答问题。推测兰州市曾经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及“摘污帽”采取的措施。答案原因:工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建设扬尘增多;城市人口增多,机动车增加,尾气排放量增大;(4分,两点即可)位于谷地,静风天气多,风速小,污染物不易扩散。(2分)措施: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煤炭市场监管,严控劣质煤进入城市;对重污染企业进行整治;治理尾气超标车

18、辆。(4分,四点即可)解析污染的原因主要从污染源、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治污措施主要从对污染源的控制方面分析。2(10分)巢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位于安徽省中部,处于长江、淮河两大河流之间,属长江下游左岸水系。湖岸线总长约184.7千米,湖泊长度为54.5千米,最大宽度约21.0千米,平均宽度为15.1千米。巢湖水域面积大约为77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06米,湖底平坦,水浅、流速慢。近年来,巢湖出现了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成为我国蓝藻多发的湖泊之一,尤以夏季最为严重。指出巢湖夏季蓝藻易暴发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答案原因:巢湖湖水浅、流速慢,有利于氮、磷元素的积累;工农业废水、生活污

19、水的大量排入;夏季水温较高,藻类生长较快。(每点2分,共6分)措施:严控氮、磷等污染物输入;采取生物、化学等措施清除湖水和底泥中的污染物;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重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大宣传和监督力度。(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解析分析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时,需从污染物的来源、水体更新的速度和水温等方面回答;治理措施应从控制排污、清除湖中污染物、加大执法力度等方面回答。32015昆明模拟(10分)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种有灌木、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见下图)。试分析雨水花园的主要功能。答案

20、通过滞蓄减少雨水外排,削减地表径流;利用植物截留、土壤渗滤净化雨水和地表水流;增强下渗,涵养地下水;对处理后的雨水加以收集利用,缓解水资源的短缺;美化环境,提高环境质量。(10分,其他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注意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联系知识加工整理即可。42015海南高考(10分)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之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滩;但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时,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下面左图示意某区植物分布,右图为灌丛沙堆景观。简述绿洲边缘的灌丛沙堆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对绿洲的影响,并提出灌丛荒漠生态保护措施。

21、答案影响:灌丛沙堆早期具有固沙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绿洲;(3分)但如果灌丛死亡,则其早期固定的沙成为沙源,为沙漠化提供物质基础,威胁绿洲。(3分)措施:保护山地植被,增强水分供养;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生态需水;禁止采伐灌木;采用草方格固定大型灌丛沙堆。(每答出1项得2分,答出其中2项即可得4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解析从材料中可以推断出,早期灌丛沙堆的主要作用是固沙,在一定程度上对绿洲具有保护作用;但如果灌丛死亡,则造成早期固定的沙成为沙源,为沙漠化提供物质基础,威胁绿洲。针对上述现象,可从保护山地植被、合理利用水资源、禁止采伐灌木、采用草方格固定大型灌丛沙堆等方

22、面说明保护措施。5(10分)2014年9月,海南省公布了第二次土地调查的主要数据成果,部分数据如下表。读表回答问题。项目内容耕地总量和质量全省耕地总面积729 760.90公顷,比1996年第一次土地调查减少了32 307.14公顷。其中,沿海市县还有相当数量的海边沙质耕地难以稳定利用。人均耕地人均耕地1.27亩,较1996年的1.60亩有所下降,低于1.52亩的全国平均水平。耕地后备资源未利用地中63.74%是难以开发利用为耕地的滩涂,最利于开垦成耕地的其他草地只有30 873公顷,而且零星分布,坡度较大,水源缺乏,处于生态敏感区难以开发利用。分析表中反映出的海南省耕地特点并为今后海南省的耕

23、地保护提几点建议。答案特点:耕地总量呈下降趋势、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且质量较差。(4分)建议:必须始终坚持耕地保护制度;对土地进行高度集约化的利用,经济发展尽可能少占用耕地;对山林、草地、水面、荒山进行综合治理,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完善防灾减灾系统,减少灾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综合效益。(6分,三点即可)解析耕地特点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从耕地总量和质量、人均耕地、耕地后备资源三个方面进行概括即可。耕地的保护从坚持国策、加强管理和监测、提高单产、产业结构调整等角度进行阐述。6(10分)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分布有我国纬度和海拔最高的热带季雨林,生态效益突出。近

24、年来,由于过度种植橡胶,热带森林面积减少,单一的人工林代替了原始生态林。分析单一人工林代替了原始生态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并提出治理措施。答案环境问题: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旱季缺水;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生存环境变坏,生物多样性减少。(6分)治理措施:合理规划与布局,严格控制橡胶林面积;发展立体农业,改变单一种植模式;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环保宣传与执法等力度。(4分)解析过度种植橡胶林,导致热带森林面积减少,单一的人工林代替了原来的生态林,造成植被的生态功能下降,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植被的生态功能下降,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导致旱季时缺水严重,而雨季时,地表径流加大,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单一的人工林代替原来的生态林,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针对出现的环境问题,应提出相应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