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启用前 编号:A112006届高三历史能力测试(11)05年10月22日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4月29日,胡锦涛与连战举行会谈。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首次会谈,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回答1-6题。1、旧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因为它:包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表达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提出了彻底
2、的反帝反封建目标A、 B、 C、 D、2、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上述材料说明了当时中国共产党A、不再照搬苏联的经验B、开始转变对国民党的认识C、改变斗争目标 D、以民族利益为重3、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A .国民党实现三民主义的策略 B.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C.国民党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D. 革命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 4、下列对新三民主义性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是大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B.是各阶级联合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3、 D.以三大政策为核心5、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反映出: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相同革命的群众基础广泛无产阶级取得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中国革命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A B C D6、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民政府。”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建国 B、准备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C、准备联合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政治上完全认同南京国民政府9月3日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
4、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说。回答79题7、下列关于中国1931年到1945年的抗日战争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B、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七七事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爆发点,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C、在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D、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蒋介石实行的片面抗战是没有进步性的,又是一定要失败的8、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大意义有彻底
5、打败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对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A、B、C、D、9、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概括正确的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
6、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A、B、C、D、2005年9月1日,是西藏自治区成立周年纪念日。回答10-14题。10、雍正以后管理西藏事务的是驻藏大臣 都护 宣政院 达赖、班禅A、 B、 C、 D、11.元朝在中央设立的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 管辖西藏地区 行使宰相职权 掌管全国少数民族事务 A. B. C. D.12清朝和元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相同之处是 ( ) A册封少数民族宗教首领 B设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C设立卫所,建立僧官制度 D设理藩院管理西藏事务13、秦统一前夕,西南地区的四川属于A楚国 B蜀国 C齐国 D秦国14、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
7、截后,选择了一条自然条件艰苦的北上之路。这条路主要经过的地区是:A四川西部B西藏东部C甘肃南部D青海西部中国古代十分注重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土地一直是古代最主要的最根本的财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战略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历史上的经验得失也很值得借鉴。回答15-18题1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开垦荒地的第一个高峰到来,其最大后果:A促进了经济迅猛发展 B加剧了农业经济的分散性 C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 D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16.图中所示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的水利工程中建设最晚的一项是淮水水江洛水泾水水淮水湘离水 A B C D17、经
8、由中国西北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它的兴衰发人深思。东汉以后,气候变干,阿尔泰山诸小国相继沦为戈壁。河西走廊的一些地方曾经森林茂密,但唐宋以来大片森林遭到砍伐。居延海地区在汉、唐、西夏、元等朝代都是重要的农业垦殖区。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关于丝绸之路衰败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长期征战降雨减少,干旱化程度加剧农耕区域向北部边疆的扩展自然植被的大面积破坏ABCD18、唐诗中有“终朝看火耕”和“山火烧山田”等诗句,这种状况表明:A唐朝人己关注到可持续发展问题 B江南农业仍处于刀耕火种阶段 C人们寻求各种方法解决人地矛盾 D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近代以来,列强不断侵华
9、,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抗争。回答19-30题。19、顽固派的请毁新学伪经考片中说:“(康有为)惑世诬民,非圣无法圣世不容,请焚新学伪经考而禁粤士从学。”这是因为此书: A否定了孔子的圣人地位B. 批判了封建的伦理道德C. 批判了专制主义的君主制度D. 动摇了顽固派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20、义和团的传单上说:“挑铁道,把线砍,旋又毁坏大轮船。”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中国扩展 是义和团盲目排外倾向的具体体现义和团主要斗争的对象是帝国主义 体现了义和团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A B C D21、1932年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他们的政治要求是呼吁国民政府:A释放政治犯,
10、保障人民抗日民主权利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C制订宪法,给人民自由民主权利 D废除一党专政,实现民主自由2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趋于成熟的表现有: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性质,并制订民主革命纲领纠正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探索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调整革命策略A B C D23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24、鲁迅说过:“中国现代的社会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
11、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是指国民大革命时期的A广东国民政府的东征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中原大战25、全国抗战时期,中共在自身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有:实现了全党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开始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转变A、 B、 C、 D、26、百团大战后,蒋介石至电朱德、彭德怀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与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为此,日本帝国主义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日本将要对华北发动大规模进攻提高了中共和八路
12、军的威望百团大战主要坚定了国民党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A、 B、 C、 D、27、大生产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的相同点是: 有利于巩固建设抗日根据地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干部素质提高和良好工作作风的建立是巩固抗日根据地的各项措施和政策的中心环节 A、 B、 C、 D、28、抗日战争时期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相比,中国共产党在政策、策略上的调整有:从没收地主土地到减租减息从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到抗日民主政权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与国民党从党内合作到党外合作 A、 B、 C、 D、29、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在下列当时各省开辟通商口岸的先后顺序是:浙江江苏 四川A BCD30、下列条约中,其内容与今天的江苏直接有关
13、的是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A B C D中共的重要会议上体现了对中国革命的探索历程。回答3134题。31、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在加入国民党的同时又保持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对其评价最确切的是:A、认识到国共两党的根本对立 B、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C、这是共产国际的错误的策略 D、这是中共政治上有威望的表现32、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思想源于:A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B 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的教训C第四次反“围剿”成功的经验 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 33、1935年初,中共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A确立毛
14、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清除了王明“左”倾思想影响C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的重大问题 D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4、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A、瓦窑堡会议B、遵义会议C、洛川会议D、七届二中全会2006届高三历史能力测试(11) 第卷(非选择题共49分)二、非选择题 本卷共3小题,共52分。班级_ 姓名_ 考号_卷错题号卷分卷分总分3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清前期我国与俄罗斯的东段边界 材料二:清后期俄罗斯对我国领土的侵占回答:(1)东北地区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包括库页岛一带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请写出唐元明清四朝代管辖这里的机构。(4分)(2)材料一中中俄东段边界是在什么背景下确定的?如何
15、界定的中国领土?(4分)(3)材料二中中俄东段边界是什么背景下变化的?有何变化?(6分)(4)清朝前后期我国东北领土的不同变化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2分)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邸报”始于汉唐,亦称“杂报”、“朝报”、“条报”;其源盖出于“起居注”、“月表”、“月历”、“时政记”之类。历代因之。清初改名“京报”所纪无非皇室动静,官吏升降,与寻常谕折而已。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材料2:甲午挫后,时务报起,一时风靡海内,数月之间,销行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举国趋之,如饮狂泉。 梁启超清议报一百册祝辞 1898年,光绪帝将上海时务报改归官办,命康有为督办。迨八月慈禧太后训政,立于十一日下
16、谕,谓“时务官报无裨于治,徒惑人心,著即裁撤”。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材料3 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年份当年创刊总数中国人自办报刊总数所占百分比18957342.9189611763.61897494591.81898473983 1898年9月21日以后,清政府取缔报馆,捉拿主笔,已不再允许民间自办报刊。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材料4 福报的宗旨是“欲以开风气,广见闻,速变通,强国势。”广仁报的内容有论著、时事新闻、地方要闻、中西译述、杂谈等。论著多以外患日急,非变法维新不能挽救为中心问题,意在唤起国人发愤图强,开通风气。汤志钧戊戌变法史 材料5 中国近代的办报活动,如果从1815
17、年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最初的六十年,没有一份报纸或期刊是由中国人创办或主持的。从1874年到1895年的二十年间,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总共只有十种除了香港地区清政府鞭长莫及外,其他地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在专制政权的压制下,寿命都很短暂。1895年堂堂中华帝国在甲午战争中竟败于东洋“岛夷”之手,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刺激太大了,他们在各地组织学会,采取办报刊、设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图强”。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材料6: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1947年2月28日在重庆被国民党封禁。对被检查“免登”的稿件,新华日报就在报上公布某某文章或报道免登,或者留
18、下题目,大开“天窗”。对被“删登”的部分,新华日报就在“删登”的地方打上“X X”符号,或者小开“天窗”或者注明“被略”、“尊检”、“以下奉令删登”等字样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回答:(1)根据材料1,写出中国古代报纸的承办者及其基本内容。(4分)(2)根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叙述时务报的兴衰过程。(6分)(3) 根据材料3、4、5,概述19世纪末中国办报的特点。(6分)(4) 根据材料3、4、5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8分) (5)阅读材料6,指出新华日报诞生的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华日报“大开天窗”,或者“注明被略”等做法的用意。(4分)(6)根据以上材料,分别概括
19、报纸在中国古代和近代的社会作用。(4分) 37、历史上许多国家在民族和种族问题上形成了不同观念,这些观念对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里“夷”主要指我国少数民族)。材料二: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材料三:1842年5月,道光帝向疆吏大臣打听:“究竟该国(英国)地方周围几许?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新疆天山以南地区)有无旱路可通?”材料四:魏源说:“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材料五:19世纪末,欧洲诗人吉卜林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的
20、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华夷”观?(1分)有何具体体现?(2分)对唐代社会有何积极影响?(3分)(2)材料二反映了乾隆怎样的“华夷”观?(1分)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分)(3)材料四与材料二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这种变化对近代中国思想界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分)(4)材料五反映了当时西方人的什么观念?(1分)分析这种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其实质。(3分)06届高三历史能力测试(11)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15 CDABC 610 CDDDC 1115 AADAD 16-20 CDCD
21、D 2125 ABBBB 26-30 ADCCB 31-34 BACC35、(21分)(1) 唐:黑水都督府 (1分)元:辽阳行省 (1分)明:奴儿干都司 (1分)清: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2分)(2)背景:沙俄侵略我国东北,在清政府要求其撤军无效的情况下,为捍卫边疆,康熙帝组织自卫反击战,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取得反侵略的胜利,俄军伤亡惨重(2分)俄国政府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经过平等协商,双方签订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2分) 界定:中俄边界的东段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沿外兴安岭至海为界(1分)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1分
22、)(3)背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趁火打劫,腐败落后的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丧权辱国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2分)前者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后者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一带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2分)变化: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领土和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一带的领土割让给俄国(2分)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由中国的内河变成中俄的界河(2分)(4)政府是否能坚决抵御外来侵略是能否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关键因素。(2分)36、(1)承办者:由宫廷或中央机构创办(2分)内容:主要刊载:宫廷生活琐事(1分)官员职务升降变动(1分)朝廷的一些普通告谕、奏折(1分)(2) 甲午
23、战争失败时创办(1分)因其倡导救亡图存,宣扬维新变法而风靡全国(1分)戊戌变法期间改为官办,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的喉舌(1分)戊戌政变后被封建顽固派裁撤而停办(1分) (3)甲午战前,在专制政权压制下,中国自办的报刊寿命大多很短 (1分)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中国报业的主体(1分)报刊多以宣传严重的民族危机、宣传维新变法,唤起国人发愤图强为主要内容(1分)戊戌政变后,清政府取缔报馆,禁止民间办报刊,一时中国民间办报走向衰落(1分)(4)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刺激知识分子办报刊宣传变法图强(1分)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
24、壮大 (2分),维新派把创办报刊作为宣传变法思想的主要手段之一 (1分)外国人在华办报客观上提供了借鉴 (1分)甲午战前,专制政权压制,维新变法失败后,清政府取缔报馆,禁止民间办报刊,报业遭受重创(1分)(5) 时期:创办于抗日战争时期(1分)用意: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统区的白色恐怖,经常采用“大开天窗”、“注明被略”的做法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对进步报刊的封禁政策(2分)(6) 古代:主要反映显要阶层生活,记载重大事项(1分)主要是体现记实、备忘功能(1分)近代:更多地发挥思想宣传和政治斗争的作用(1分)具有明显的思想导向作用(1分) 37、(1) 观念:民族和睦相处,华夷一体(1分)表现:
25、打败东突厥后,采取“全其部落”的政策,不改变原有的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2分)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1分)唐蕃联姻(1分)影响:加强了民族间经济文化交往交流促进民族融和,增进民族友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丰富中华文明,促进了社会繁荣发展和进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5分)(2) 观念:天朝上国,华夏至上(1分)影响:闭关锁国,愚昧无知,导致落后;遭受外来侵略,鸦片战争失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3) 变化:由鄙夷到师夷(1分)影响:萌发新思想,开眼看世界,探索强国御侮之道学习西方工艺、科学技术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思想观念(3分)(4) 观念:白人优越,欧洲中心,自认为是传播文明。(2分)背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并进行殖民扩张(1分)经过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列强扩大商品和资本输出,要求瓜分世界。(2分)实质:用种族、文化优越论为侵略扩张辩护(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