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巴中中学、南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考试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48分,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改革开放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句中的古典名句最有可能出自()A论语 B道德经 C孟子 D韩非子2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共82篇, 其中约 22篇引用诗经部分字词或句序,为释文所用,或引用诗经中的一些诗句,对阴阳灾异观点进行阐释。董仲舒的这一做法意在()A宣扬诗经的思想文化价值 B论证其儒学思想的合理性C使儒学形成严密的哲学体系 D承袭先秦以来的民本思想3晋朝道
2、教学者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北朝道教学者寇谦之提出“若有罪重之者,转生虫畜”。上述主张说明()A道教主动适应社会变化需要 B修身齐家治国为道教的宗旨C该时期出现了三教并行趋势 D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挑战4宋代理学家都积极地从政立业,史载他们为治的政绩,是体恤民情、明尊卑长幼之类的风化等等。不能做官时,理学家大多也不努力于仕途,追求个人功名利禄,而是退而聚学化民。他们的做法()A有利于理学的思辨化 B迎合了市民阶层需要C有利于教育体制革新 D推动了理学的世俗化5感天动地窦娥冤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
3、怎糊涂了盗拓颜渊。为善的受贫穷偏命短,造恶的受富贵更寿延。”这一片段反映出该剧作()A内容取材于市井风光 B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色彩C是元杂剧的鼎盛之作 D体现百姓消极的人生态度6有学者对明清文学发展的阶段特征进行了概括:风格代表作品明朝中叶以后浪漫主义西游记牡丹亭明清之际感伤主义桃花扇长生殿聊斋志异清代批判现实主义红楼梦儒林外史这表明,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A艺术风格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 B突出表现对个体命运的关注C折射出对儒学正统的大胆挑战 D主要聚焦于普通的市民生活7明清两朝均在学校内立卧碑,碑上铭刻皇帝御制的“卧碑文”,对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各种场合下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责任做了严格的规定,
4、以“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革污染之习”。这反映出明清时期学校()A教学门类日趋多样化 B注重提升官吏的道德水准C承担社会教化的责任 D倡导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819世纪70年代至甲午战争前,一些官僚和知识分子创办了一批书院。下表列举了部分书院的课程安排情况,这主要体现出当时中国()尊经书院(四川)尚未开设西学课程正蒙书院(上海)中西学兼课格致书院(上海)以西学西艺为主万木草堂(广州)传播维新思想为主A科举取士倾向实用人才 B内地教育依然墨守成规C教育理念呈现新旧杂糅 D维新思想传播蔚然成风9阅读下面不同历史时期的三幅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它们()A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一脉相承B都提出了鲜明的
5、政治斗争目标C分别代表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发展和传播D分别反映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10下表为19021904年中国译书统计简表。据此分析,当时()A日本对华文化侵略不断加深 B“中体西用”的思想遭到彻底否定C民主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D救亡图存的路径已发生重大变化111897年12月,严复的天演论出版之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为社会上流行的口头禅。据此可知,天演论()A促进了救亡图存运动的兴起 B推动了生物科学的发展C顺应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12左玉河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知识精英的思想解放起了重大作用,但只要认真考察“五四”后一般民众的知识、思想、信
6、仰及日常生活就会有新的发现。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A对民众的思想启蒙程度不够 B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化倾向C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存在妥协 D没有对平民大众产生影响1320世纪30年代,追求“社会历史发展的法则”乃是知识界的普遍趋向,五四时期对科学的崇尚则转化为对“历史法则”的追求。这表明()A民族救亡成为时代主题 B知识界认同社会发展规律C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D科学救国不符合时代需求14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强调“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毛泽东旨在()A重申马克思主义中国
7、化的迫切性 B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趋势C阐明了民主革命两步走的必要性 D批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15195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根据群众意见,制成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包含共约1700多个简体字。委员会主任吴玉章称:“这是适应广大群众希望简化更多汉字这个要求的并且是符合国家和人民的迫切需要的。”可见汉字简化()A有利于知识文化向大众传播 B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C适应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 D服务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16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天津等地发表了一系列谈话,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史称“北
8、方谈话”;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上海等地,深刻地阐发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史称“南方谈话”。这两次谈话表明邓小平()A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 B十分关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C对社会主义本原的认识逐渐成熟 D意在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17古希腊人并不蔑视自己的欲望,认为人类的缺陷并非天性邪恶,自然的事物是没有邪恶的。世俗和肉体的追求正是生活的诱人之处。这主要体现了古希腊人()A追求现实幸福 B探索自然奥秘 C忽视伦理道德 D推崇理性主义18 但丁在神曲中说:“你再不用期望我的言语和手势;你的意志已经自由、正直和健全,不照它的指示行动是一种错误;我现在给你加上
9、冠冕来自作主宰。”这反映了文艺复兴( )A导致极端个人主义泛滥 B冲击了封建教会的权威 C实质是古典文学的新生 D闪耀着科学理性的光芒19欧洲中世纪,世俗工作被视作人类为救赎原罪而进行的一种惩罚,有失绅士身份。宗教改革者则支持商人和工匠的努力工作,倡导理性与勤俭,认为工作是为上帝服务,是一种基督教的天职,同神父和其他神职人员一样。上述转变反映出新教( )A全面影响欧洲民众观念习惯 B强调世俗社会的权力高于教会C肯定了中世纪神学职业独尊 D鼓励世人对资本的追求和积累20卢梭主张“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其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他认为这个理想是不难实现的,为了防止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10、他提议征收遗产税及累进税等。这表明卢梭()A倡导社会平等思想 B否定财产私有制度C崇尚理性主义思维 D反对自然权利观念21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中国历史文化通过多种渠道传入欧洲,“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不少思想家在其著述中论及中国历史文化。伏尔泰、孟德斯鸠等都曾对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道德等高度评价过。这些充分说明( )A文明交流有益于思想的发展 B中西文明互鉴始于启蒙运动C欧洲热衷学习中国传统儒学 D中国文化理性色彩极为浓厚22英国伦敦皇家学会曾再三敦促牛顿:这部(关于光和颜色的)论著应该马上印刷出版,刻不容缓,因为我们有理由担心,其中所包含的奇妙而惊人的思想,其荣誉也被外国人占有。对科
11、学发现优先权的强调()A宣告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B推动英国民族国家形成C推动了科学研究制度化 D促进了科学事业的进步2319世纪末,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新的社会矛盾不断出现。美国文学创作反映了这一社会变化,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美国文学的主要特征是()A歌颂英雄 B遵循写实 C理性思维 D幻灭反叛24新冠疫情爆发后,为解决学生不能到校上课的问题,我校借助网络平台(钉钉、腾讯等)开展线上教学工作,保证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做到了“停课不停学”。这种网络教学方式的成功运用反映了()A网络教学取代了传统教学 B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 C互联网成为唯一的学习媒介 D传统的教学方式毫
12、无优势可言二、材料阅读(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1898年光绪下诏变法,明令兼习中西学术,并开办官书局印行“中外要书”,编译出版了较多学校管理方面的书籍。此期,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较为重视教育管理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张百熙、荣庆、张之洞等人在学务纲要中就提出了“学堂所重,不仅在教员,尤在有管理学堂之人,必须有明于教授法、管理法者实心从事其间”。并对没有条件到国外考察学习的偏远地方,也要求广购编译出版的教育学、学校管理法、教育行政法等丛书学习,以提高办学的规范性和办学的效益。由于张百熙等人的倡导,一些地方的学务官员则明令所属学堂的监督、堂长、董事对学校管理法学校卫生学之类
13、的书籍,“逐日点读,日以五页为限,由查学员随时考察,如该监督、董事等文义不通,不能句读以及毫无心得有不胜管理之任者,准商同地方官即行撤换”。摘编自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材料二启蒙运动的哲学思潮发展深深影响了法国的高等教育,让法国高等教育重生。教育的管理权掌控在政府和国家手中,教师成为国家的公职人员,而不再是僧侣。教育从服务社会的需求出发,为了培养和提高大众素质服务,而不再仅仅是培养能适应上流社会的人或者朝臣和绅士。在教学中摒弃了以宗教神学为主的内容,逐渐以世俗的艺术和科学为主。各级高等教育机构成为资产阶级宣传和灌输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的主要阵地,新兴大学成为人们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新伦理观念
14、、新价值观念以及新的人生准则的主要渠道。摘编自从思想的沃土中汲取营养法国启蒙哲学对法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教育改革的背景及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国高等教育重生”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的原因。(10分)(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3分)26(12 分)代长度,指的是孕育下一代所需要的时间长度,一般1824年为一个新的世代;代际一般指的是代际关系或代际效应,代际形成的背后是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演变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建国后中国代际划分的研究代际名称出生年代代际特征心理行为
15、文革一代(50后)19501959思想保守传统尊崇传统文化吃苦耐劳,怀旧,对价格敏感度高,购买力低下。改革开放一代(60后)19601969劳动思想根深蒂固寄厚望予下一代低调、务实、社会责任感极强,对新产品的接受度不高。转型一代(70后)19701979注重理想渴望成功经历贫穷,务实、创造,消费注重性价比。计划生育一代(80后)19801989崇尚个性有责任心积极向上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做事执着,追求自由平等,对价格敏感度不高。新新人类一代(90 后)19901999以自我为中心思维早熟个性张扬兴趣广泛,学习力强,依赖网络,对价格敏感度低,易接受新事物。摘编自孟莹有关“代”划分问题的相关研究
16、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对“建国后中国代际划分的研究”选取两代进行解读。(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27(15分)关圣帝君在中国人的信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关羽被封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起初在陈寿的三国志里,他只是一位英雄,直到逝世51年后才被追谥为“壮缪侯”;到了北宋末年,他的形象开始得到升华,这也与身陷边境危机的宋廷对忠勇之士的渴求有关。宋徽宗曾连续四次加封关羽。而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更是把关羽塑造成一个集忠、义、仁、勇于一身的完人,这对人们对关羽的群体性认同起到了颇为关键的作用。到了明神宗时,关圣帝君的形象就被固化下来。按照(
17、明末)李光缙的描述,关帝信仰的接受群体涵盖了当时所有阶层,是正儿八经的“万能神”。这种认同从明末一直传到清代。清军入关以后,为巩固统治,遴选了汉人心目中忠义神勇的关老爷,关帝信仰在清王朝合法化的同时也具备了整合社会价值的功效。此时的晋商大修关帝庙,不仅迎合了主流信仰,更具备了绝对的政治正确;通过建庙、祭祀等手段不断强化着关帝崇拜,鼓吹“忠诚信义”等信条,不仅增加了伙计、商人间背叛的道德成本,也利于商人取信于主顾。晋商通过自身的信仰影响了当地人对关帝信仰的体认,置换了先前对其他财神的认同,人们熟悉的关羽的“财神”称号不得不说是拜晋商所赐了。晋商(关帝)信仰帝国的建立,是使晋商数百年来得以生生不息
18、的关键一环。摘编自杨全从万能神到财神关羽的晋升之路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宋至清时期关羽的形象并分析其被不断神化的原因。(6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关公信仰在形成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9分)巴中中学、南江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BADBACCDDDA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CCACABDAADBB25.(25分)【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封建统治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
19、舞台;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6分)影响:冲击了传统的教育体制,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打破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禁锢,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的解放;培养了近代化的人才。(6分)(2)表现:政府和国家掌控教育的管理权;以培养和提高大众素质为宗旨;教学内容的世俗化;大学成为资产阶级的宣传阵地。(6分)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运动打破了思想束缚,传播了理性主义;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4分,两点即可)(3)社会发展决定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内容,教育改革推动社会的发展。(3分)26.(12分)【答案】观点:同代人的心理和行为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密切相关,会有大致相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2
20、分)论述:50 后经历过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文化大革命”时期,拥护民主和法制,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埋头苦干,生活朴素。(4 分)60后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时期,有机会在恢复高考后接受高等教育,首先把握住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比较务实、社会责任感较强。(4 分)70后经历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成长起来,注重理想,善于创造。(4 分)80后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经历了改革开放、高等教育的发展,学历较高,受中国经济腾飞和生活巨变的影响,积极向上、追求自由平等。(4分)90后多数是独生子女,成长于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生活条件优
21、越,自我意识较强,与众不同。(4分)(任选两代作答即可)结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任答1点1分)建国后中国代际划分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人与人的相互理解,有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有利于国家调动不同代际的人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答一个方面1分)27.(15分)【答案】(1)形象:从忠勇义士到完人(神);从“万能神”到财神。(2分)原因:关羽的事迹和品德;统治者提倡;通俗文学塑造;晋商推崇;时代需求(或商品经济发展)等。(4分)(2)影响: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群体认同感;整合社会价值(或塑造良好风气);规范道德行为;巩固统治;推动晋商发展等。(9分,任答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