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273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临沧一中20152016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历 史2016.7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 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民版必修一、必修二各15%;必修三:55%;选修一或选修三:15% 第工卷 本卷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60分。

2、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是西周中晚期的重要礼器青铜颂簋。颂簋制作精美,腹内和盖内都铸有铭文,内容相同, 记述的是一位名叫“颂”的人直接受到周天子册命的情景。该青铜器 A是西周中晚期青铜铸造术的顶峰 B是研究西周历史较为可靠酌资料 C表明西周中期文字开始走向成熟 D表明西周政治制度最终走向成熟2海昏侯为西汉所封爵位,第一代海昏侯为汉废帝刘贺,后世代承袭,共传四代,一直延续到东 汉。这反映了汉代 A以分封制为主体制度 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较为重视政治传统 D君主专制受到制约3明朝一位学者指出:“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白是

3、立国大体。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大手段。”这揭示出宋朝 A强干弱枝实现王朝鼎盛 B君主专制权力得到加强 C彻底根除地方割据基础 D中央能够有效控制地方4当时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各地督抚等官员却称皇帝敕令是“矫诏、乱命”,以为“乱民不可 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材料中的“这场战争”使 A清政府统治面临土崩瓦解 B中国半殖民地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C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晚清“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开始形成 5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以下实践与结果对应,符合 史实的是6五四游行总指挥傅斯年在运动后不久说:“我对这五四运动

4、所以重视,因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 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该观点 A认为五四运动是民众的白发行动 B揭示m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C着重强调了五四运动的直接作用 D说明五四运动起到了社会动员作用7毛泽东发文称:“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 的时间和细心的T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 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T业的发展相适应。”该文发表的 背景是 A国民大革命在南方兴起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C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胜利 D“左”倾错误严重泛滥8有学者在评价雅典的改革时说:“(宦)使正在

5、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 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这里的改革是 A柏拉图改革 B克里斯提尼改革 C伯里克利改革 D梭伦改革9某学者描述到:“新英格兰的其他殖民地都是在没有得到母国的援助和几乎没有让母国知道 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那里的移民虽然并不否认宗主国的无上权威,但他们并没有去宗主国 寻找权力的根源,而是白己建立政权,只是三四十年代之后,在查理二世在位时期,这些殖民 地的存在才根据皇家的特许状而合法化了。”该学者旨在说明 A法国启蒙思想对北美洲的影响 B美国政治体制产生的历史渊源 C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基本特点 D经济全球化开始于新航路开辟IO.据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及其发

6、展趋势一文披露,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否决票数,从1946年到 1990年出现193次,平均每年4次还多;从1991年到2003年只有12次,平均每年1次。该 变化说明联合国安理会 A冷战结束后内部对抗减少 B各成员国利益实现了平衡 C国际事务处置权大大增强 D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削弱II.宋代军需物资的运输改变了过去或靠徭役、或靠军队自己解决的方式,交给商人转运。商人 只要将粮草送到军队指定的地点,得刭的报酬是官卖商品茶、盐、铁、香等的经营许可证。这 反映出 A.商人成为采办供应军需物资的主体 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政府政策的调整 C政府依靠商人解决军需物资的供应 D政府因军事需要放弃商品官营政策12.

7、历史上有名的“大帆船贸易”开始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美洲的白银由西班牙帆船从墨西 哥m发,横越太平洋,运到吕宋岛,在那里与来自中国的商人交换货物。“大帆船贸易” A是中国与美洲直接贸易的开始 B使中国与西方建立了贸易关系 C促进了美洲地区的开发和建设 D扩大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13.在中国近代史上,m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买办”。此词是葡萄牙语(Comprador“康白 度”)的意译,原意是采买人员,中文翻译为“买办”。他的m现反映了 A瓦解了传统社会经济结构 B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C西方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 D背离了中国传统文化14. 1876年,轮船招商局收购美资旗吕轮船公司并举行换旗

8、过户。该公司7艘海轮、9艘江轮及 各种趸船、驳船、码头、栈房等全部财产作价白银222万两,购归局有。这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所发展 B洋务企业实力超过外国在华企业 C民族T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D外国对华资本输出总额逐步减少15下图是19491957年上海T业发展状况统计图。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场,捕捉财富的机会和给生活带来快乐的物质。”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B思想观念融人了世界潮流 C中国融入到全球化浪潮中 D中国成为国际社会的中心17. 20世纪初,广东中部地区在织绣厂T作的女人很多,其中上千名女孩组成了一个专门反对 包办婚女冈的协会,主张和丈夫过新式的生

9、活,有回娘家看望母亲的合法权利。这表明当时的 中国 A传统的家庭格局逐渐改变 B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C女性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 DT业文明推动了观念进步18.下表呈现了T业革命期间英国各类产品产量的增长 荚国各经济部门的产出指数(1750年或1800年为1) 由表1可以推知,1750年到1900年 A新式T业增长速度极快 B新技术体现了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C传统产业增长速度很慢 D新式T业是人均产出增加的主因19.对于英国福利制度的奠基性文献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社会主义 右派认为它“已经走到了通往莫斯科的半路上”,社会主义左派则认为它“将人们的注意力从 社会革命的实质问题上引开”。

10、上述评价说明福利制度 A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 B有利于T人阶级参与政权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冲突 D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20. 1990年,戈尔巴乔夫、叶利钦达成协议,成立一个由总统顾问委员会成员沙塔林院士为首的 专家小组,在俄罗斯500天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全苏向市场经济过渡的500天计划,即向市 场过渡构想和纲领。这一做法说明苏联改革 A违背世界潮流日趋保守 B脱离苏联国情急于求成 C找到一条符合国情的改革道路 D受西方凯恩斯主义的影响较大21. 2015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著文指出,新一波全球化“浪潮”正扑面而来,这次,规则之争 成为焦点,区域豆动或许才刚上路。“规则之争成为焦点”体

11、现出 A全球化规则的制定有利于国际经济发展 B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 C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失去主导地位 D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22有学者指出,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天下观,是用空间方位定位白己的幅员,因此 有天下、九州的称呼。孟子说天下一家,在韩非子的著作中,强天下、治天下、有天下、取天下 的用法很多。这种天下观 A起源于宗法制分封制的实施 B使古代中国的民族观念淡薄 C塑造出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D是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基础23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写道:“他给新宗教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把阴阳五行说提到神学 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常的父权和宗教的神权以及统治者的皇

12、权三位一体化。”这表明 “他”的思想是 A.从天的哲学出发建构伦理思想和政治学说 B从r的哲学出发建构礼乐制度和儒家学说 C从法的哲学出发建构法治理论和法家学说 D从理的哲学出发建构伦理道德和儒学体系24.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 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 明。这主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佛教文化传人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 B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 C道家思想实现宗教化以后才被认可 D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25隋朝开皇律“噩十恶之条,多采后齐之制,而颇有损益。一日谋反,二

13、日谋大逆,三日谋叛, 四日恶逆,五日不道,六日大不敬,七日不孝,八日不睦,九日不义,十日内乱。犯十恶及故杀 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这些律条的制定 A存在着重罪轻罚倾向 B体现了专制制度的完善 C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 D受儒学思想影响较深26.宋瓷艺术以其端庄典雅、清新质朴、含蓄隽永的美学特征著称于世,与唐瓷的恢宏富丽、恣纵 豪放形成鲜明的对照。宋瓷的这种艺术风格得益于 A商品经济发展使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B开明的对外政策促使文化兼容并蓄 C理学形成促进人们对人生韵味的追求 D文学艺术世俗化促使审美优雅化27.中国古代史学家多以封建制和郡县制来划分中国历史发展阶段。顾炎武希望“有圣人起,寓

14、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这反映了顾炎武 A呼唤圣人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B以地方自治反对君主专制 C探索治国之道具有复古倾向 D借封建宗法精神实现治世28.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12、 13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 体的说明。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民族政权并立有利于文化交流 B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处于巅峰期 C印刷术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D儒学哲理化推动科学体系构建29梦梁录江海船舰记载:“舶商之船,白人海门,便是海洋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乃 火长掌之。”据所学判断该书最早可能成

15、书于 A.战国 B宋代 C唐代 D汉代30.唐代是我国封建时代文化的高峰时期。下列有关唐代文化现象正确的有 出现世界上迄今所知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由隋人唐的书法家创立了“颜体”和“赵体” 凸显个性的文人面出现 民间出现“曲子词” A B C D31.北宋某一词人的作品曾被人评价“耆卿失意无聊,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编人词中,以便伎 人传唱”。这一词人是 A关汉卿 B柳永 C苏轼 D李清照32周先慎在其明清小说里说到“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 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 了千家万户。”据此,说明“明清小说”

16、能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B自身较强的适应性 C商品经济的开放性 D封建君主制的需要33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撰文指出:“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的精英”,“是中国旧文化最好 的产品。”此观点意在说明 A林则徐仍然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代表 B林则徐是主张向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家 C林则徐的思想主张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 D林则徐是晚清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34.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又陷入到万籁俱寂中,二十年里,只有少数先觉者开始了对外 面世界的了解。”要研究先觉者对外面世界了解的状况,应借鉴的直接资料是 A庶民的胜利 B变法通议 C中外纪闻 D海国图志35.19世

17、纪60-90年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想不色括 A“师夷长技以白强”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 D“与外国人进行商战”36.“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 为体,以马为用者也。”这一言论针对的是 A抵抗派 B维新派 C顽固派 D洋务派37. 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指出:“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 权力;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梁启超意在 A说明国际社会中没有道理可讲 B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C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 D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38. 20世纪初

18、期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中,陈独秀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孑L教”,李大钊指出孔子 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吴虞说“孝”是“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T厂”。促成 上述言论产生的历史因素,不包括 A民国初年共和徒有其表 B反对尊孔复古逆流的要求 C清王朝的腐朽反动统治 D民主自由思想的广泛传播39.五四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常常被称作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主张复兴传统文化 B构建了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 C注重人的个性要求 D面临柏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40. 1924年,孙中山说“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也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 的革命;如果耕者没有田地,每年还是要田

19、租,那还是不彻底的革命。这个表明孙中山 A受十月革命影响,主张改进民生主义 B十月革命影响下决定节制资本以实现民生 C十月革命影响下主张将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 D想仿照十月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以实现耕者有其田41.某文件宣称:“近世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T具,若国民 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于此有当知者,国民党之民权 主义,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而唯求所以适合于现在中国革命之需要。”该文件的发表推 动了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42.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

20、术和 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人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 生”的关键是 A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制定了灵活的方针政策 C建立了T农革命武装 D找到了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43.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 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 分别是 A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 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4. 1977年9月,邓

21、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 主义,不搞闭关白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 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这段话 A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 C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45. 1966年7月,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了,周恩来总理亲白将该部队命名 为第二炮兵。该命名 A推动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比辕大 C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炮兵建设的重视 D旨在向国际宣传中国核武器的威力46.观察国家财政拨款科学研究经

22、费支出总额表:(单位:亿元),其中基建支出的变化主要反 映出 A经济建设规模的萎缩 B科研浪费现象日益严重 C科研条件的逐步改善 D财政拨款的使用率不高47.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表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我国实行“一五”计划的突出成果 B袁隆平杂交水稻研制成功,缓解了“大跃进”带来的经济困难 C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确立,反映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成就 D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提高了新旧格局交替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48. 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T作,如果 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对独立

23、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 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从中可以看出,当 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A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侍统文化 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C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 D指出文艺T作要为T农阶级服务49. 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A新时期教育理论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 B教育要主动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成为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办学模式的开端 D阐明改革开放时期教育的本质特性50.古希腊一些学者认为,城邦起源于人的“白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

24、和 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他们还认为,法律不是白然存在的,是人为产 生的,是由僭主制定的,法律的强制性违背了人的白然天性。这些学者 A阐述了社会契约论 B肯定了人的重要性 C重在论述法律制定应符合人的天性 D正确分析了城邦制起源的历史原因51.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关怀。有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有的提 出“r者爱人”,有的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有的提出“社会契约”,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孑L子 普罗他格拉 苏格拉底 卢梭 A. B. C. DC9罗马教皇保罗三世(15341549年在位)采取措施:禁止m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 份以上的薪俸,出版

25、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目录。这表明 A保罗三世基本支持路德教派的改革 B天主教走上了与新教相融合的道路 C天主教会采取适当措施缓解天主教危机 D禁止出售赎罪券是新教与旧教的共同目标53.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北成说:“启蒙是什么?启蒙是让我们每一个人脱离我们自己所招致 的被监护的状态,我们每一个人要狃立,在我们的面前没有神,没有那种一定需要我们去崇 拜的那样的权威。”这表明启蒙运动的主要价值是倡导 A民众彼此认同 B社会民主平等 C宗教信仰白由 D个人独立自由54.有学者指出:“尽管(启蒙思想家)在其理性信仰中承继了固有的平等倾向,但他们仍旨在接 管占支配地位的文化高地,并白上而下地启迪。这个战

26、略导致他们集中精力攻克沙龙和研 究院、日报和戏院、共济会地方分会和主要咖啡馆,他们在那儿能争取富人和权势们赞同他 们的事业”这揭示出启蒙运动 A是由平民广泛参与的运动 B利用一切公共场所来宣传 C具有广泛的社会动员的特征 D在权贵和富人支持下进行55. 1610年,星空使者一书m版,时人争相传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口口口发现了新宇 宙!”材料中省略的“口口口”应是 A.普朗克 B达尔文 C爱迪生 D伽利略5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科学早期阶段最杰出的人物,一位可与欧几里德和 爱因斯坦相媲美的伟人。”这位伟人是57. -项对西方七大T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

27、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 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相社会服务兴 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T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生产持续衰退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D政府对经济的有效干预58.“我只在世上匆匆一游,把一切欢快都紧抓在手,心所不满的就把它扔掉,从我溜开的就让它 溜走。我只是追求、实现、再追求,我一生用猛力奔腾驰骤,愚人才目光向彼岸闪烁,想 象着有同类住在天国;何须去到永恒中漫步!认识到了的就径直抓住。前进中会有苦 乐悲欢,任何时候都不满足”。歌德(17491832年)的这段诗句 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引领了白由平等的思潮 体现

28、了现代主义的特征 反映了 求真务实的风貌 A B C D59.下图是著名的旅美华人画家李白健创作的一幅油画。有人曾评价说“凡是看过这幅油画的 人无不为之震惊、为之动容。”与该面反映主题最贴近的作品是 A格尔尼卡 B悲惨世界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第五(命运)交响曲60.19世纪晚期,当人们在观看某一新奇玩艺时,惊呼到“过去已经属于我们!”。这一新奇玩 意是 A电报 B电话 C电视 D电影第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40分。第6162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636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61.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从未停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9、9分) 材料一 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 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主 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 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 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 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概述 (1)依据材料一

30、并结合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 会转型的表现。(5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转型中向“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 模式演进”的表现。(4分)62.探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我们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展开探究。阅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探究主题一 东西方政治文明的并存 (古希腊)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人员的频繁扩散、迁入、交流,侵 蚀、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在进入阶级社会时,地缘战胜血缘、私有制战胜原始民族 共产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

31、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并没 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导致民族首领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形成君主集政权、 财权、神权于一身的格局。 探究主题二 东西方经济文明的交流 美洲作物引进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超过二十种。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 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究其原因,与明清以来人 口激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探究主题三 东西文明的碰撞 中国古代长期以来以文明自居,而把其他没有中国式行为和举止的国家和民族包括西 方国家视为野蛮,称西方人为夷、番、鬼。20世纪

32、初中国把西方的“Modem“翻译成“文明”, “文明”一词被指为西方传来的文化,非常盛行,如看“文明戏”。 探究主题四 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冲突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的这种 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 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评 价都过于偏激。 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 (1)依据探究主题一的材料,指出中西两种政治文明的差异及存在差异的原因。(4分) (2)依据探究主题二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作物的引入对明清时期社会发展的

33、 影响。(2分) (3)阅读探究主题三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初中国“文明”内涵的变化,反映了 当时中国对西方认识的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中国近代接受西方“文明”给中国近代 带来怎样的影响。(6分) (4)探究主题四的材料中作者认为应运用怎样的观点评价近代中西方文化?针对中西方文 化“两种极端的倾向”,请选择其中一个,谈谈你的看法。(4分) 请考生在第63、64二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笞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63.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1863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

34、育部督 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53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1864年6月14 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充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1864 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 习数学与自然科学)两类。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材料二 今此次设立学堂之意,乃欲培植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其言中学者,荟萃 经子史之精要,及与时务相关者编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言西学者,译西人学堂所用之 书,加以润色,既勒为定本。除学堂学生每人给一份外,仍请旨颁行各省学堂,悉遵教授,庶 可以一趋向而广民智。 -1898年5月22日康有为、梁

35、启超代总理衙门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 (1)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二,概括康、梁主张开办京师大学堂的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看法。64.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恐怖主义有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的严峻趋势。现盘点近 年来几大恐怖袭击事件。 1995年3月20日,日本奥姆真理教在东京地铁站对日本普通民众施放沙林毒气,造成 超过十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 “9II”恐怖袭击事件: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纽约和华盛顿的“911事件”,自杀 式炸弹袭击者劫持民航客机撞向世贸

36、中心和五角大楼,造成超过3000人死亡。 中国昆明火车站“3Ol”严重暴力恐怖袭击事件:2014年3月1日21对许,昆明火车 站广场发生蒙面暴徒砍人事件。造成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该案是以阿不都热依木 库尔班为首的暴力恐怖团伙所为。 材料二 恐怖主义是指任何人以任何手段非法故意致使:(l)人员死亡或人体受到严重伤害;或 (2)包括公用场所、国家或政府设施、公共运输系统、基础设施在内的公共或私人财产或环境 受到严重损害;或(3)本条第1款第2项所述财产、场所、设施或系统受到损害,造成或可能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根据行为的性质或背景,行为的目的是恐吓某地居民,或迫使某国 政府或某国际组织实施或不实施某一行为。 联合国“反国际恐怖主义全面公约草案”2010年 (l)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恐怖主义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