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景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二模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1918年,傅斯年在文学革新申义中说:“今等差已泯,群政艾兴。既有文言通用于士流,复有俗语传行于市民。何若取而齐之,以归于一乎?”这表明他( ) A.推动新文化运动性质的转变B.推崇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C.主张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D.倡导文学的通俗性和国民性2.19世纪60年代以前,清廷认为迁居海外无异于“弃绝王化”,不仅禁止移民,而且对回国者严加制裁。1877年,清廷任命当地华侨领袖为新加坡首任领事,并于1893年正式解除了“华侨海禁”。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清廷(
2、 ) A.对地方控制能力不断下降B.受制于列强政治裹挟C.对华侨经济实力有所考量D.不堪巨额赔款之重负3.1927年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举行扩大会议,陈独秀主张农民协会的会员和自卫武装可应征加入国民革命军队伍,毛泽东提出农民武装可以“上山”或加入与同党有联系的军队中去,以保存革命的力量。这些主张( ) A.初步吸取了国民革命的教训B.反思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C.推动了大革命新高潮的到来D.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先锋力量4.1930年,梅兰芳远渡重洋,在纽约唱响汾河湾。众多美国人疯狂抢购戏票,五美元的票被炒到十六美元,创下那个年代百老汇的天价。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
3、股票投机热潮的推动B.民众的购买力得到提高C.文化娱乐迎合了大众心理D.美国人民仰慕东方文化5.王阳明有诗云:“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在此,王阳明( ) A.强调继承古圣先贤的传统理念B.批判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C.主张弘扬蕴含于世俗中的善性D.阐发了清静无为的治国方略6.战国时期,士人“择木而栖”现象非常普遍,卫国人商鞅先后在魏国、秦国任要职;齐国人邹衍成为燕昭王之师;吴起一生中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每当遭到诬陷,便另投明主。这种( ) A.强化了“家国一体”的观念B.推动了百家争鸣的深入开展C.促进了诸侯国之间和
4、平交往D.反映君主专制体制弊端严重7.至1952年,我党共接管官僚企业数量:2400多家银行,2858家工矿企业,还有交通运输招商局系统所属企业和十多家垄断性的内外贸易企业,并将它们逐步改造为国有。这反映了我( ) A.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举B.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初见成效D.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确立8.1925年,国民党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各种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C.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D.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9.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
5、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义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据此可知,清帝退位( ) A.宣告了清末新政的结束B.推动了中华民国的成立C.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D.导致了革命果实被窃取10.明清时期,我国戏曲总类丰富多彩,除“国粹”京剧外,还有流行于江浙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等,这表明当时( ) A.统治思想兼容并蓄B.农耕经济高度发展C.市民阶层生活需要D.君主专制走向衰落11.19世纪初,英国议席分配沿用中世纪定式,分为农村选区和城镇选区两类。老萨勒姆选区已成为农田,每逢选举,“选民”们就走
6、到田里去选举议员。有几个选区已沉入海底,选民们要坐船到海上去进行“选举”。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 A.中世纪政制被沿袭B.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C.宪政制度尚未完善D.城市化进程开始启动12.西汉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只注重产量,质量差,价格高,生产的农具多而不适用;同时还存在不准挑选、购买不便、强买强卖等问题。这反映了西汉( ) A.私营手工业成为市场主体B.政府支配市场C.官营手工业技术相对落后D.家庭手工业发13.1948年到1974年全球衰退开始的25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欧洲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的50年代”和“黄金的60年代”。“黄金的60年代”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7、) A.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B.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动C.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D.欧洲具有较完善的民主政治14.1952年12月,英国伦敦连续5天出现厚重的雾霾,出现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市民明显增多,伦敦市10万人生病,死亡4000人,这一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直接推动了1956年英国空气清洁法案出台。这体现了当时英国( ) A.新科技发明引发城市污染严重B.环境法制建设亟待加强C.工业革命严重危害了民众健康D.公共事件促进立法进程15.从1789年大革命开始到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的20多年间,法国政权走马灯式的更换以致宪法频繁更迭,宪法的形态也大起大落,这场热闹的制宪运动最
8、后以闹剧式的结尾而告终。材料主要说明法国( ) A.封建势力占据主导地位B.国内政治斗争持续不断C.近代宪政思想尚未成熟D.民主政治逐步发展完善二、问答题(共2题;共10分)16.有学者认为:唐代社会之所以能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政治制度的高度自我完善机能是个重要原因,这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提炼一个观点,并以唐朝的政治制度有关史实说一说你的理由。17.阅读材料:材料:西方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第一次接舷是十六世纪的事,但是真正对照和冲突的时代到十九世纪才开始。我们是让一切观念、信仰、制度很自由地与西方文化慢慢接触,慢慢接受感染,接受影响,于是有时起了一步步渐进的改革
9、,也有时起了相当迅速或激烈的变动。那种种自动的革除淘汰,那种种数不清的采纳吸收,都不会破坏这个站在受方的文化的性格与价值。摘编自胡适中国的传统与将来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与坚守”,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三、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20分)18.【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1944年8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美国举行会议,中国
10、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10月9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14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6月25日,制宪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次日,与会的50个国家举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概述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括
11、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 19.【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教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截止到
12、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 四、综合题(共3题;共40分)20.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末和20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发生了哪两次大规模战争? (2)前者所签的条约中哪项内容反映了帝国主义侵华的新特点?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
13、3)后者中国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分别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1.进入20世纪,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中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亲历者。请回答: (1)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2)结合史实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国际地位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22.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根据图一,回答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历史意义如何? (2)根据图二指出,毛泽东所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的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方面提出了哪些正确的方针政策?
14、 (3)读图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4)简要说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D 2.【答案】 C 3.【答案】 A 4.【答案】 C 5.【答案】 C 6.【答案】 B 7.【答案】 A 8.【答案】 A 9.【答案】 C 10.【答案】 C 11.【答案】 C 12.【答案】 B 13.【答案】 B 14.【答案】 D 15.【答案】 B 二、问答题16.【答案】 观点: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 理由:唐朝在国家统一的基础上,实行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官制,它既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避免
15、权臣大权独揽,提高了行政效率;在选官用人上实行科举制,它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官僚体制的成熟,提高官民文化素质。有效地保持了中华帝国长期繁荣稳定;监察方面由门下省负责,起到保证官员的高效廉洁作用,维护了中央集权。综上所述,唐代制度促进了唐朝社会经济文化繁荣,造就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17.【答案】论题: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变革中始终坚守。19世纪以来,西方列强以武力打开中国大门,西方文化涌入古老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面对危机,有识之士认识到不变革就没有出路。各阶级各阶层发出了变革的呼声并着手实践,从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
16、”到资产阶级维新派“托古改制”、革命派、激进派;从器物到制度、思想;从慢慢到迅速或激烈,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虽然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是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不断变革中采纳吸收,但始终坚守中国内向型的民族性格、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中庸精神。三、材料分析题18.【答案】 (1)活动: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联合国制宪会议上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并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17、2)原因: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为联合国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美国为了战略利益支持中国参与国际事务。 19.【答案】 (1)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资;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2)减少了德国的战略资源供点;消灭了德国部分海军力量 四、综合题20.【答案】 (1)甲午中日战争和日军全面侵华战争(或抗日战争)。(2)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3)最主要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内地位: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国际地位: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8、作出了重要贡献。21.【答案】 (1)第一世界大战的中心在欧洲,中国远离战场,仅仅派遣劳工赴欧洲,是配角;(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牵制着主要的日军。(2)一战后,巴黎和会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华盛顿会议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二战后,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22.【答案】 (1)三民主义。历史意义:三民主义集中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可以带动
19、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方针政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与和平赎买的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用逐步过渡的形式改造个体农业和手工业;中共八大提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3)内容:邓小平理论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并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市场经济作了精辟的分析。一国两制。(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大理论成果。三个理论中,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三者是一脉相承的。 - 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