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维和山水田园诗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王维。过程与方法:1.理解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两个特点,一是“诗中有画”,一是“以禅入诗”。2.理解王维送别诗中景物描写对表情达意的作用。3.理解观猎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了解“起承转合”在古诗文中的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王维的思想教学重点:理解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两个特点,一是“诗中有画”,一是“以禅入诗”。理解王维送别诗中景物描写对表情达意的作用。理解观猎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了解“起承转合”在古诗文中的运用。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
2、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王维其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7岁时所作,王维从15岁起,游学于长安数年。他早年以积极进取的态度热衷于仕途)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人离开长安凉州劳军的途中,其心灵被雄伟粗犷的大自然以及激昂的爱国热忱强烈的震撼了)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出生于一个佛教气氛浓厚的官僚地主家庭,他的母亲崔氏是虔诚的佛教徒。且他所生活的年代是佛教禅宗大盛的时候。张九龄的罢相和陷贼的经
3、历给了他莫大的打击。40岁以后他已无意于仕途荣辱,退朝之后,常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诗佛”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出身世代官僚地主之家。据记载,王维九岁就能写诗。像那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王维精通音乐,擅长草书和隶书,绘画的成就尤其突出,以致宋代大诗人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歌创作,就是以这种全面的艺术修养为基础的。其母崔氏奉佛三十余载。佛经维摩诘经,是智者维摩诘居士
4、与弟子讲学之书。王维的名和字取于此。王维后半生之避世与佛教有关。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他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变化,早年那种意气风发的诗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融合画意、诗情和禅理的山水诗。这种小诗像一幅画,诗情清淡,却又蕴涵着不可捉摸的禅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抒发主人公完全跳出了名缰利锁的磁场,内心有一种以安全感为地基的从容不迫,从而能进入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不带任何功利的审美目光,自得其乐地去发现极其平凡、有时旁人发现不了的自然美。他这类诗成就极高,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积雨
5、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字词、译诗】(1)空林:疏林。(2)烟火迟:因久雨林野润湿,故烟火缓升。(3)夏木:高大的树木,犹乔木。夏:大。(4)啭:鸟的宛转啼声。(5)黄鹂:黄莺。(6)山中句:意谓深居山中,望着槿花的开落以修养宁静之性。(7)清斋:这里是素食的意思。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烟火难升;烧好饭菜,送给村东耕耘的人。水田广漠,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夏日浓荫,传来黄鹂宛啭啼声。山中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松下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村夫野老,已经与我没有隔阂;海鸥疑心,为何不信飞舞不停。置身诗境
6、 缘景明情 赏析诗歌的一般步骤:反复诵读,弄懂字面意思,明确意象、典故的含义。置身诗境,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借助联想和想象,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像的世界(意境)之中,得到审美感受。请根据诗句想像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诗中有画)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夏季久雨(积雨)后辋川山庄的自然风光】画面 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广漠空蒙、布满
7、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请揣摩观赏此景的诗人此时的心情和心态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对习静、清斋的理解典故的意义)品读“山中”已“静”,还要“习静”,静观槿花自开自落;“松下”已“清”,还要“清斋”(吃素),摘取带露的绿葵。写幽居之清静而兼寓禅悟。自称“野老”而以“海鸥”喻村民,自己既已尽去骄矜,毫无机心,村民们自应不再视为官场中人而心存疑惧吧!全诗以赞颂的笔触写大自然的静美与农村生活的纯真,无一字提及都市与官场,而对都市、官场争名逐利、尔诈我虞的厌恶之情,已从
8、言外传出。诗人的心情和心态 农家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引起诗人浓厚的兴趣和欣羡之情,黄鹂和白鹭自由自在的飞鸣,更令诗人陶醉不已。隐居在此幽静的山林之中,过着禅寂的生活,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其乐之如何体悟意境 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和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迟”字的意味(1)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2)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因“积雨”之故,空气润湿,炊烟从树林中缓缓升起。也因“积雨”之故,农夫下地较晚,做饭亦相应较晚。“烟火迟”三字,兼有以上二义,非久于农村生活者不能道,先写“烟火
9、”而补叙“蒸藜炊黍”,亦是逆起法,与“观猎”首联类似。颔联承“饷东菑”而写“水田”、“夏木”美景,意味着田夫都是画中人,值得羡慕。美(绘声绘色的有声画)图画美(景物的布局错落有致)色彩美(白鹭 黄鹂 阴阴夏木)声音美(啭)词语美(自然生动、不事雕琢)诗人的灵感、画家的眼光、乐师的听觉【艺术特点】王维山水田园诗特点1诗中有画。请以此诗为例,对这一艺术特色作简要说明(结合课后练习一)。明确:此诗写辋川之夏景,给人以画意盎然的印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联,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明显;于白鹭描绘其飞行,而黄鹂则直说其啼鸣。在背景上,“漠漠”,写出了水田一望无际,苍茫一片;“阴阴”
10、,描绘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这样,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此正可谓“诗中有画”。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字词,译诗】“红萼”,辛夷花红色的蓓蕾。树梢上的辛夷花,在山中绽开了红色的蓓蕾。崖谷山涧寂静无人,辛夷花纷纷扬扬地开放,然后又飘落。这首诗前两句着重写“发”,后两句着重写“落”。讨论、简析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木末芙蓉花,山
11、中发红萼。”木末:指例杪。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笔,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准确的。“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含苞待放时,很象荷花箭,花瓣和颜色也近似荷花。裴迪辎川集和诗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的句子,可用来作为注脚。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发”。当春天来到人间,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着一派春光。诗的后两句写花的“落”。这山中的红萼,点缀着寂寞的涧户,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纷纷扬扬地向人间洒下片片落英,了结了它一年的花期。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质
12、疑探究:你是否认为辛夷坞只是表达了淡泊情怀?有人认为,辛夷坞在写景的同时也就不免带有寄托。屈原把辛夷作为香木,多次写进自己的诗篇,人们对它是并不陌生的,它每年迎着料峭的春寒,在那高高的枝条上绽葩吐芬,“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这个形象给人带来的正是迎春而发的一派生机和展望。但这一树芳华所面对的却是“涧户寂无人”的环境。全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所谓“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陈子昂感遇)的感慨,虽没有直接说出来,但仍能于形象中得到暗示。【艺术特点】王维山水田园诗特点2以禅入诗。分析
13、这首诗中蕴含的禅意。明确:描写辛夷花开,尽管很美,但由于生长在绝无人迹的山涧旁,这里与尘世的喧嚣恰恰相反,只有一片自然的静寂,所以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自开自落,没有生的喜悦,亦无死的悲哀,全然没有那种“花开易见落难寻”的苦楚,而是清幽深隐,含着空漠淡远的禅心王维以禅入诗,以山林胜景为客观描写对象,表现出诗人孤寂爱静的性格特点。在王维的山水诗中,没有“人生如梦”的喟叹,也没有“物是人非”的凄凉,更没有“因果报应”的表露。这是一种纯粹的“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一种对世界、人生在深层次上认知后的平和心境,忘我忘情送沈子福归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1、解
14、析诗句: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写送行之地的景色。渡头、杨柳,显出送行和分别已在眼前。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了送别气氛。行客稀,可见渡头的冷清,反衬出离别的伤感。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写友人走后诗人的思念之情。时值春光无限、桃红柳绿之际,大江两岸春光明媚,诗人觉得心中对友人无限惜别之情,正如眼前所见的一派春光,弥漫于大江南北,随友人一同归去。2、思考:“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独特的表达效果?春色换成春水、春草等行不行?参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化虚为实:时
15、值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之际,诗人觉得心中对友人无限的惜别之情,就像眼前的春色一样无边无际,弥漫于大江南北,随友人一同归去。诗人巧设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可观可感的春色,以有形可感的春色来比喻无形的相思,且境界辽阔,这是以景喻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艺术特点】王维送别诗特点借景抒情。王维的送别诗善于借景抒情,请联系学过的渭城曲,细细品味送沈子福归江东的景物描写与表达情感的关系。明确:渭城曲前二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主要写“朝雨”和“柳”两种景物。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习俗,暗含依依不舍之意。路上行人和车辆扬起的微尘被“朝雨”沾湿,“客舍”和柳枝在“朝雨”的浸润下显
16、得格外清新,就在这样的背景中与友人劝酒惜别。这是以景衬情;送沈子福归江东前二句“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写送别之际与友人难分难舍的情谊,而第三句正是承前二句所发,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感情。诗人巧设比喻,以有形可感的春色来比喻无形的相思,且境界辽阔,这是以景喻情。二诗都是借景抒情,收到了极好的表达效果。观 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诗句解析: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劲风猛吹,角弓鸣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威威赫赫的声势中引出了将军,烘托得艺术氛围有先声夺人之势。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射猎之地,草已枯黄,积雪也消尽了。
17、草枯,走兽无处躲藏,更显出鹰眼的锐利;雪尽,战马奔驰便少沾滞,更觉轻快。这两句话,表面看只写了鸷鹰、骏马,然而,它不仅仅是写鹰与马,实际上通过写鸷鹰骏马还是写人,写出了将军雄姿英发的威武气概。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新丰市”与“细柳营”这两个地名的选择,包蕴了诗人艺术的匠心。新丰市,此地产美酒,同时也是豪侠之士聚集之地。“细柳营”是汉代名将周亚夫的屯兵之所,周亚夫以军威军纪严整而深得汉文帝的赞赏。将军带领人马也到了新丰市,就暗含着赞赏将军潇洒的风度和豪爽的英姿。诗中特意写出将军人马到细柳营,就暗示了这位将军不仅会射猎,而且像周亚夫一样,能征善战,战功显赫。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古代常用射雕
18、来标志射箭技术的高超。将军回过头来看射雕处,射猎之场已被沉沉暮云笼罩住了,猎场辽阔,苍茫渺远。将军就是从这个广阔天地里奔驰而来,这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极其豪迈,极其淋漓酣畅的意境。3、观猎前六句表现出的紧张、激烈、迅疾,与最后两句的淡静、平缓形成鲜明的反差,这是什么表现手法?你还能说出相似的例子吗?明确:对比。射猎是“风劲角弓鸣”,风劲云涌,气氛相当紧张;猎后“千里暮云平”,风定云平,满载而归,心情悠然自得。在景物的变化中见出感情的变化,显得摇曳生姿,韵味十足。4、这首诗颔联中的“疾”“轻”二字用的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怎样理解?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将军的形象?明确:“疾”写出了猎鹰
19、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雄姿,天上地面互为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将军发现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全诗借此塑造了一个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非凡的狩猎将军的形象。5、颈联“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中用了“忽过”“还归”两个词,你觉得用得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明确:用得好。用“忽过”“还归”两个词,表现出将军归猎之迅速,有瞬息千里之感。6、请同学们看诗后的资料信息,教师补充,什么叫起承转合。补充:“起承转合”是旧时写文章常用的行文的顺序,“起”是开始,“承”是承接上文,“转”是转折,“合”是全文的结束。泛指文章做法。诗歌的创作,尤其是格律诗的创作,很讲究起承转合。“起”即一首
20、诗的起句,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合”则是合笔,是结句,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7、“合”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那么,“合”的方式有哪些呢?补充:直接点题
21、,于篇末或抒发感情,或议论明理,直接揭示主旨。收束方式是暗中寄托,即用暗示的方法表现作者的感情、阐述的事理。最常见的是寄情于景,以景语作结。这种方式寓不尽之情于景物中,表达含蓄深婉,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引起读者回味。因为其含蓄,给我们阅读带来了比较大的障碍。这需要我们能够从结句本身的个别关键词捕捉一些有效信息,或者结合诗词的前半部分,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寻求突破。王维的诗歌作品大致以40岁作为分界线,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作品表现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希望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为社稷黎民谋福祉。后期,思想日趋淡泊,佛教信仰日益发展,更多的是淡泊宁静。观猎是王维前期的作品,洋溢着作者的豪情壮
22、志。王维诗歌特点: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是空间的艺术,讲究布局构图,讲究远近高低大小动静的对比衬托,王维笔下的山水田园景物的布局错落有致,富于图画美。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瞑)绘画艺术讲究虚实相间,常留空白,王维在描绘山水景物时,往往从虚处落笔,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泛)绘画以线条色彩为艺术语言,王维的诗歌也充分调动这些艺术手段。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通过勾勒物体线条的横竖圆直的变化塑造出苍茫辽阔的意境。如“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通过色彩的浓淡,光线的明暗等绘画语言来抒情达意。2、善以
23、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王维中年后奉佛教日笃。他既悟万事皆空,即将山水田园作为一方心灵的净土。而佛教禅宗的屏除杂念,有助于他静心凝神真切体验大自然的山水景物,从中悟理得趣。如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3、风格多样,以清幽淡雅为主。【总结】“诗佛”王维在盛唐时期以开阔的胸怀,细腻的情感对山水田园进行吟咏,对自然景物加以赞美,为后代留下了诸多美妙的诗篇。他把自己对于绘画色彩的领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寓于山水田园诗中,形成了两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诗中有画、以禅入诗,让读者既有对想象中美景的向往,又有对人生的深层次哲学思考。同时,他的送别诗也发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把离别时的情感映衬得更加浓厚。他前期的诗歌则又体现出一种豪情壮志的色彩。作业:1、完成王维诗四首中的相关练习。2、背诵、默写辛夷坞和观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