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十四)胶体考点阐释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会比较溶液、浊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2.了解胶体的概念、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常见胶体的制备方法。试题类编选择题1.(2002年上海,4)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述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A.冷水B.沸水C.NaOH浓溶液D.NaCl浓溶液2.(2001年上海,14)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 nm100 nm之间B.能透过半透膜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D.呈红褐色3.(2001年全国,2)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B.用明矾净化水C.烹鱼时加入少
2、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4.(2000年全国,17)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D.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5.(2000年上海,5)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 nm,1 nm109)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
3、.乳浊液6.(1997年全国,3)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溶解,该溶液是A.2 molL1 H2SO4溶液B.2molL1NaOH溶液C.2 molL1 MgSO4溶液D.硅酸溶胶7.(1997年上海,10)某种胶体在电泳时,它的粒子向阴极移动。在这胶体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蔗糖溶液 硫酸镁溶液 硅酸胶体 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发生凝聚的是A.B.C.D.8.(1996年上海,17)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根据粒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是A.萃取 B.重结晶 C.沉降D.渗析9.(1995年上海,6)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不能通过滤纸
4、C.胶粒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10.(1994年上海,17)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路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答案解析选择题1.答案:B解析:FeCl3在冷水中水解程度小,形不成胶体;FeCl3在NaOH溶液中生成的Fe(OH)3太多,又易形成沉淀;胶体遇电解质也易形成沉淀,故在NaCl浓溶液中也不会形成胶体。2.答案:C解析:此题的综合性较强,1 nm为109 m,所以胶体微粒颗粒直径都在1 nm100 nm之间,不能透过半透膜,
5、而溶液中溶质颗粒直径都小于1 nm,能透过半透膜。氯化铁溶液为棕黄色,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加热蒸干时,氯化铁水解为氢氧化铁,灼烧后,氢氧化铁分解为氧化铁。3.答案:A解析:物质的变化过程有两个方面。一是化学变化,二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才是化学变化。明矾净水的原因是铝离子水解生成了Al(OH)3胶体,Al(OH)3胶体微粒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杂质而净水。烹鱼时料酒和食醋反应生成了酯,增加了香味。铁锅生锈是因为发生了电化学腐蚀。只有甘油溶于水的过程为物理过程。4.答案:A解析:物质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胶体粒子一直在做无规则的运动,也能发生布朗运动,故A选项错误。区别胶体与非胶
6、体,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利用丁达尔现象。胶体粒子的直径比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水分子等较小粒子能自由透过,故C选项正确,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可以吸附某些离子,从而胶体粒子带有部分电荷,所以,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了定向移动,产生了电泳现象,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5.答案:C解析:这种粉末粒子直径1 nm100 nm。1 nm109 m,则直径范围为109 m107 m,恰好在胶体微粒直径范围内。6.答案:A解析:溶胶中加电解质溶液或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微粒时,胶体发生凝聚而沉淀。当H2SO4过量时,Fe(OH)3与H2SO4反应生成可溶的Fe2(SO4)3而使沉淀溶解,故选A。7.答案:B解析:粒
7、子向阴极移动,说明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该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或胶体粒子带负电荷的胶体时,就会发生凝聚。不是电解质溶液,胶体粒子带正电荷,故选B。8.答案:D解析:A项是根据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分离;B项是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分离;C项是根据物质溶解度不同而分离。9.答案:C解析:胶粒可以透过空隙较大的滤纸,但不能透过空隙较小的半透膜。胶体是比较稳定的分散系,要使其凝聚沉淀下来,一般要有以下三个条件之一:(1)加入电解质溶液;(2)加入相反电荷的另一种胶体;(3)长时间加热。10.答案:D解析:A、B加电解质使胶体凝聚;C.丁达尔现象;D.Fe33OH=Fe(OH)3并非胶体的性
8、质。命题趋向与应试策略(一)重视基础 形成知识规律1.三种分散系比较2.胶体的性质、制备、提纯、凝聚方法 (二)分析热点 把握命题趋向分散系包括溶液、浊液、胶体三部分内容,其高考的热点有:分散系有关概念的理解,常见分散系的比较与判断,胶体的重要性质与应用。命题主要集中在对胶体的制备。胶体的性质和胶体提纯(渗析法)的考查上。题目类型主要为选择题,解答的关键是要把握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其胶粒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因此具有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渗析及凝聚等特性。纵观这几年有关考查胶体知识的试题,命题有向着考查胶体的基本知识与科技、生活、生产相结合的问题发展的趋势。例题“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1 nm=109 m)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B.有丁达尔现象C.所得液体可能呈胶状D.所得物质一定是浊液解析: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为几个nm至几十个nm,介于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1 nm100 nm之间,所以纳米材料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范围,具有胶体性质,不能透过半透膜,具有丁达尔现象等。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