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区位优势。2.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发展变化,理解工业化、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3.了解和掌握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4.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一、经济发展快1.优势条件区位优势明显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文化发达侨乡众多政策优惠2.经济发展的成就(1)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2)是我国最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和极为重要的经济区
2、。3.产业结构(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工业体系: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3)经济特征:以外贸为导向,发展外向型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思考1.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哪些?答案矿产资源和能源缺乏;位于我国南方沿海,受地形阻隔,经济腹地较小,辐射的国内市场有限。二、城市化水平高1.城市化进程(1)改革开放前:缺乏大、中型城市,城市密度很低。(2)改革开放以后: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2.城市化动力:工业化是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思考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及城市化水平高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
3、,自然条件优越;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地区凭借优越的区位和政策优势,首先接受海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大量资金,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工业化水平也迅速提高,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1.存在的问题问题表现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环境污染有加重的趋势;部分城市和地区缺水严重人地矛盾加剧城镇建设用地大量占用耕地良田,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均耕地急剧下降重复建设突出一些城镇为了提高自己的区域地位,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盲目扩大规模,重复建设现象突出思考3.珠江三角洲地区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为什么部分城市还会出现缺水现象? 答案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
4、急剧增加对水资源造成了污染;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 2.对策(1)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2)优化产业结构(3)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思考4.珠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民工潮”,为何进入21世纪后却逐渐出现“民工荒”?答案“民工潮”的出现是因为改革开放前期,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民工荒”的出现与农民工就业渠道的拓宽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有关。探究点一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条件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某区域简图。材料二珠三角的低端产业在“搬家”。20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20
5、多年后,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从繁华的珠三角放眼四顾,它周边还有大片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势头颇为迅猛,其背后有一场悄悄地企业“搬家”行动。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条件。(2)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早期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3)据材料三分析广东省产业转移的路线及原因,简述珠
6、江三角洲的低端产业在“搬家”时所产生的影响。答案(1)有利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河网密布且降水丰沛;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非常优越,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充足,政府政策优惠等。不利条件:能源和矿产缺乏,人均耕地少,环境污染严重。(2)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低廉。香港以第三产业闻名,广州、珠海等地以第二产业闻名。这两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香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空间,如人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等。(3)图中显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将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向粤西、
7、粤北、粤东转移。随着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成本的上升与环境的恶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型产业大量转移至粤西、粤北、粤东地区,该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低端制造业的向外转移,促进了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有利于承接新的产业转移和加强地区间的协调发展,促进欠发达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给这些地区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反思归纳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有关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如下图所示:探究点二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活动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方日报讯:“最强灰霾”的出
8、现让广州和珠三角再次猛敲“环保警钟”。据悉珠三角地区酸雨污染十分严重,灰霾现象较为突出,臭氧、颗粒物细粒子等污染物严重超标,光化学烟雾污染时有发生。 目前珠三角建设用地快速扩张,珠三角建设用地从1988年的1 765平方千米增加到2008年的6 816平方千米,土地利用极限已近在眼前,土地资源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只有通过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 材料二珠三角主要工业部门。(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污染有哪些类型?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2)据材料二分析,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抑制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3)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珠三角地区在城市建设
9、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分别是什么?(4)近几年来,出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资开始向长江三角洲一带转移的现象。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答案(1)污染类型:大气污染或酸雨污染;水污染;地表径流污染。原因: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工业生产活动);生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农业生产污染(或化肥、农药过量使用)。(2)结构趋同,功能不清,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3)问题:用地十分紧张、人地矛盾突出,城市环境问题严重,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间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对策: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防止盲目膨胀;加强城市间相互分工与协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治理城市环境污染。(4)珠江
10、三角洲地区随着企业的增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土地、劳动力价格上升,原先的发展优势逐步丧失,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力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市场广阔。反思归纳珠江三角洲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问题原因对策环境问题严峻工业和生活排放大量污染物;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发展和人口剧增,水体污染严重;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增加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优化人居环境,实施“青山蓝天碧水工程”;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并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大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生态工业的标准建设工业园区人地矛盾加剧土地开发过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盲目建设“开发区”“工业
11、城”城镇规模要适度,要根据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尤其是根据土地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来规划发展目标重复建设突出片面追求自身发展,追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盲目扩大规模;竞争多于合作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防止建成区盲目膨胀,确保比较理想的空间发展形态;城镇规模要适度;城镇合理布局,建立可持续的空间协调发展模式对点训练一经济发展快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共9个地级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特有的地理位置条件的是()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
12、充沛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C.有许多优惠的政策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A.良好的区位条件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答案1.B2.C解析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条件表现在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第2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A项和B项是有利的地理条件,D项是特定的国际背景。对点训练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尽管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13、但是近年来环境污染有加重的趋势,已对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了威胁。据此回答34题。3.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B.中小城市的发展,影响了大城市的环境质量C.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D.自然地理条件不宜于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4.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有()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经济基础好、产业集聚程度高的优势,积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促进现有产业进行优化和发展,一方面增加基础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A. B.C. D.答案3.A4.D解析第3题,随
14、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并且使污染物数量增加。第4题,珠三角地区应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将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序地转移出去。综合提升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2010年12月的报告称,澳门2011年的经济可望增长16.3%。材料二珠江三角洲与澳门图。(1)从1999年到2008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3%,人均GDP居亚洲前列。分析澳门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2)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珠三角地区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分别是什么?(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
15、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近几年来,出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资开始向长江三角洲一带转移的现象。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答案(1)澳门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交通便利;地处珠江入海口的西岸,毗邻广东省和香港,在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圈中,粤港澳进行了有效合作;澳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优惠的政策(中国实施“一国两制”,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任选四个要点即可)(2)问题:用地十分紧张、人地矛盾突出,城市环境问题严重,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间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对策: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防止盲目膨胀;加强城市间相互分工与协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
16、市群,治理城市环境污染。(3)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企业的增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土地、劳动力价格上升,原先的发展优势逐渐丧失,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力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市场广阔。解析第(1)题,主要从澳门的地理区位、政策、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主要从人地矛盾突出,环境污染,城市间的恶性竞争等方面分析面临的问题,并依据问题分析对策。第(3)题,主要分析长三角的竞争优势及珠三角的劣势。教材P99问题工业化是任何国家必经的历史之路,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化也是任何国家不可逾越的过程。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
17、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采取了以下措施:(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为了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城镇进行了合理布局,加强了不同地域的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建立了可持续的空间协调发展模式。(2)搞好城镇规划。要防止建成区膨胀而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确保比较理想的空间发展形态;城镇的规模要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3)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4)优化产业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上,注重调整第二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对于第二产业,要改造并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大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生态工业的标准建设工业园区,使企业在园区内集中布局。教材P102活动产业转移的影
18、响是综合的,是全方位的。不管是转入区,还是转出区,都可以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方面入手。自然地理环境包括:空气、水源、资源、土地等;人文地理环境包括:交通、就业、城市化、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方面。教材P103活动甲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早在16世纪初,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有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该地的经济发展非常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更快的发展。乙的观点是正确的。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地区凭借有利的区位和政策优势,首先接受海外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以及大量资金,促使经济快速发展。丙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
19、,主要得益于它的区位优势及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受香港和澳门的经济辐射影响也促进其经济发展,但不是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丁的观点是正确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侨乡众多,许多华侨、港澳台同胞已拥有极雄厚的经济实力,他们爱祖国、爱家乡,在改革开放后,大量的侨资投向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交通、能源、旅游以及兴办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有力地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教材P105活动1.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和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人缘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以
20、外贸为导向的经济大潮中,农业生产和布局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农产品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2)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镇规模的急剧扩大,占用大量农业用地;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工业发展创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等,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由从事第一产业发展到从事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进而也会引发农业生产和布局的调整。(3)农业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布局的相应调整。传统农业种植业比重过大,劳动生产率及经济效益都比较低。而现代农业结构合理,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并以国际和国内市场为导向,发展迅速,并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21、)农业结构趋向合理,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商品率,而且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经济效益大大提高。(2)生态农业发展,有利于保护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生态效益可观。(3)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作物的调整也使粮食等作物生产受创,粮食、甘蔗产量下降,由商品粮基地变为粮食调入区,这将影响到本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这是一道开放型题目,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调查的产业,充分搜集相关资料,分析其产业结构的变化,并讨论这种变化对当地的影响。 基础过关读“珠三角都市圈示意图”,回答12题。1.促使深圳迅速发展和崛起的主要因素是()A.大力推进工业化B.改革开放的政策C.大量
22、的外来民工D.香港的产业转移2.下列关于珠三角都市圈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等级的服务职能,广州的数量一定比深圳多B.香港与广州相比,金融、贸易、商业的服务范围更广C.与国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地理位置最优,腹地广D.与国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缺少核心城市,市场小答案1.B2.B解析第1题,改革开放以后,深圳成为经济特区,国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促使深圳迅速发展和崛起。第2题,香港是亚洲著名的金融、贸易、商业中心,其影响范围比广州大。读“广州市不同年份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回答34题。3.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B.2001年前城市人口增加
23、主要源于当地农村人口的转化C.2001年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快D.广州未来的城市化速度将不断加快4.近年来引起广州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户籍政策的调整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答案3.C4.B解析第3题,从图上可以看出,广州市的城市人口逐年增加,而农村人口在19832001年数量变化不大,之后迅速减少,故A项错误;受我国人口政策影响,在2001年之前,内地人口大量涌向珠江三角洲等东南沿海,造成广州市城市人口迅速膨胀,故B项错误;2001年以后,该地区农村人口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城市化速度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加快,故C项正确;20
24、07年,广州市农村人口数量比原来小得多,其城市化速度将变慢,故D项错误。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广州市城市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而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可能会导致逆城市化现象的产生。2005年至2010年广东省规划投资1 800亿元,重点新建、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5个石化基地,进军亚洲石化生产中心。据此回答56题。5.广东将建立石化化工园区,实行炼化一体化,引导产业向园区、沿海石化基地集聚。其主要目的是()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应便于污染物集中控制减少运费,降低成本降低产品销售费用A. B.C. D.6.广东实现石化产
25、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采取清洁生产技术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加强航空港、高速公路建设建立原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A. B.C. D.答案5.B6.C解析第5题,产业聚集主要是共享资源,并获得集聚效应,以减少运费,降低成本。第6题,要实现石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保证充足的石油供应,并保护好环境。高成本时代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探析一文指出,处于经济发展前列的广东,有必要充分认识发展的高成本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并以全球视野谋划广东的发展,调整发展对策,提高广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据此回答78题。7.下列各项中,预示着广东进入21世纪后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是
26、()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日渐紧张劳动力成本降低,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多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下降A. B. C. D.8.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各项措施中合理的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工业发展的规模构建以政府为主体,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加快绿色广东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A. B. C. D.答案7.B8.D解析第7题,进入21世纪后,能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是高成本时代到来的表现。第8题,控制工业发展的规模不切合实际,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创新体系的主体应该
27、是企业,不应该是政府。9.读下图,回答问题。(1)中国最早选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城市设立经济特区,其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2)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依靠_推动工业化从而带动城市化,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则主要是依靠_来推进。(3)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新的“特区”,共同的区位因素有哪些?(4)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形成,可能会给这些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答案(1)靠近港澳台地区,是著名的侨乡(2)外资企业的发展大城市的辐射(3)便利的水运条件;先进的科技;广阔的市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4)可能会使这些地区环境污染加重、耕地面积减少等。解析第(1)题,在四个城市设立经
28、济特区,是受国家政策影响,主要考虑这四个城市靠近港澳台地区且是著名侨乡,便于引进外资。第(2)题,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主要是依靠外资推动工业化从而带动城市化,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则主要是依靠大城市(如上海)来推进。第(3)题,两个新区共同的区位因素主要水运便利、科技发达、市场广阔、劳动力素质高。第(4)题,城市群的形成会使当地环境污染加重,耕地面积减少。能力提升读下图,完成1011题。10.如果把珠江三角洲比作图中的“后院手工作坊”,则“沿街店面”是()A.澳门 B.香港C.新加坡 D.台湾11.如果把珠江三角洲比作图中的“后院手工作坊”,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后院手工作坊”承担产品加工、制造
29、和装配“后院手工作坊”承担承接订单、原材料、设备、设计和销售“沿街店面”承担产品加工、制造和装配“沿街店面”承担承接订单、原材料、设备、设计和销售A. B. C. D.答案10.B11.D解析第10题,珠江三角洲尽管也靠近澳门,但是澳门的城市职能不符合“前店后厂”的要求。第11题,珠江三角洲在“前店后厂”的经济合作模式中,发挥的是劳动力低廉的优势。读下表,完成1213题。三大产业结构(%)人均GDP(元)珠江三角洲2.5851.3246.1047 094广东东翼10.7052.4636.8411 325广东西翼21.8442.8635.3013 637广东北部山区18.8448.2732.89
30、10 71712.表中四个区域,第二产业的地位是()A.珠江三角洲三大产业中排第一位,四个区域中排第二位B.广东东翼三大产业中排第二位,四个区域中排第四位C.广东西翼三大产业中排第三位,四个区域中排第三位D.广东北部山区三大产业中排第二位,四个区域中排第一位13.表中四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广东东翼 B.广东西翼C.珠江三角洲 D.广东北部山区答案12.A13.C解析第12题,从表中可直接读出。第13题,一般来说,第三产业比重越高,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两个经济区域产业结构统计图及产业部门比较表。两大经济区域主要产业部门天津滨海新区第二产业重
31、化工、电子加工装配、第三产业、传统服务业(邮政、仓储、批发零售)第三产业上海浦东新区第二产业高端加工业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物流、技术服务)材料二天津市与各经济区关系示意图。(1)比较天津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部门特点的不同。(2)结合上述材料,提出天津滨海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答案(1)产业结构:前者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后者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部门特点:前者的工业多为劳动力指向型(或劳动力、资源密集型),后者的工业多为技术指向型(或技术密集型);前者的第三产业多为传统服务业,后者的第三产业多为现代服务业。(2)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工业,大力发展新兴工业、第三产业;治理环境污染;利用区位优势,加强与东北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的经济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利用毗邻京津优势,积聚高端人才,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解析第(1)题,根据图表内容总结归纳天津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部门特点的差异。第(2)题,天津滨海新区以第二产业为主,多劳动力指向型企业和传统服务业,因此要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