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经济史一 各朝(时期)农业。1 农具改进。铁农具、牛耕、灌溉工具、播种工具等;2 水利工程。分类或多重功能:灌溉、防洪、水上运输,并归纳走势与重要性。3 耕地面积增减与垦荒。4 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引进、推广等。小麦、水稻、粟;桑蚕、棉花、甘薯、茶树等。5 耕作方法与农学知识。6 人、地、水、环境间的关系。7 土地制度、政策变迁(简要)史。二 各朝(时期)手工业。1 丝织业、造船业、制瓷、制陶、漆器工艺、建筑业、冶铁铸造业;2 手工工艺的总结与归纳;3 手工业中心及其地域认知、影响。三 各朝(时期)商业。1 商业中心与城市;2 市场的发展及交换品种的增多;3 古代商业发展的简要认识。四
2、 经济重心与经济类型。1 经济重心的转移与背景、影响;2 不同经济类型的特点及其之间的交互影响。五 政府经济政策与方针。六 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简要史。七 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近代化。特点、标志的影响;八 对外贸易与开放。政策、机构、程度、地理方位、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影响。九 生产技术的推广与交流。中华民族内、中外之间。十 赋税制度变革。其它关注1 政治近代化(民主化)的内容与历程。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政治文明”概念展开联想。中国历史上的民主与法制相关知识归纳。2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政治、文化、经济(商业)等功能性城市(也要从地图上认识)。城市化的走势。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
3、各个不同功能或特色的经济中心。3 分别就山西、陕西、四川等区域性历史变迁,重构相关历史知识,思考些可能性问题。4 “三农”问题。历史上农业科技知识;农业人口的迁移;人地冲突与矛盾的解决思路和方法;环境保护;“费税”改革相关历史知识等。中国古代经济总论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阶级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关系实质是经济关系。历史发展归根结底是受经济发展,主要是生产力制约的,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又受到政治和文化的反作用。经济是一切社会存在及历史发展的基础,社会经济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经济部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
4、推动。首先是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发展起来。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得到发展,而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时期和地方,货币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第一部分:古代经济发展概况中国古代经济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包括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经济政策;也包括各民族的经济交流和对外贸易等等基本内容。了解古代经济概况要注意:经济发展原因、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主要经济政策、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特点等内容。一、原始社会的经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决定人们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 1、原始
5、人群元谋人(170万年前)蓝田人(80万年前)北京人(2070万年前)都处于旧石器时期,使用打制石器,社会组织则是原始人群。2、山顶洞人(三万年前)体质特征与现代人大体一样。开始采取磨制和钻孔技术,制造石器、骨器,会制造骨针,把兽皮缝成衣服。但仍主要使用打制石器,以工具分处于旧石器时期,但社会组织已经开始母系氏族。他们是处于社会转变时期的原始人类。从体质特征看,他们同现代人基本一样。他们学会了人工取火。3、母系氏族繁荣时期半坡(五、六千年前)和河姆渡(七千年前)氏族分别是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的代表。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期),发明和使用了弓箭;原始农业有了发展:
6、半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地区之一、另外种蔬菜和麻,河姆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会饲养家畜家禽、制造陶器、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农业生产使然)。4、父系氏族阶段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约四、五千年前)是父系氏族阶段的代表(早期仍处于母系氏族阶段)。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是原始社会内部的重大变革。因为农、牧业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产品的增多,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在此基础上逐渐产生了阶级和阶级对立。原始社会开始解体。三、奴隶社会经济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是社会的进步。1、夏朝(奴隶社会开始)夏朝是奴隶制的开端,生产工具有改进,用木制的耒、耜翻土播种,用石刀、蚌镰收割庄
7、稼,已有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2、商朝(奴隶社会发展阶段)商朝是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是商朝生产的主要部门,粮食除食用外还用于酿酒;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大量牲畜用于商王祭祀祖先;青铜器制造是商朝手工业的重要部门(代表作: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3、西周(奴隶社会强盛阶段)西周是奴隶制鼎盛时期,生产也有进一步发展。农作物的种类增多,包括了后世的大部分作物;手工业也有发展,分工更细,号称“百工”。4、春秋(奴隶社会瓦解阶段)春秋是奴隶制的瓦解时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显著提高,这种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促使奴隶制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走到了它的终点。四、封建社会各阶段经济特征
8、以较为抽象的概括来归纳各时期的特点,但复习时一定要把后面的具体内容囊括进来。1、战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促使经济出现繁荣景象;秦国的商鞅变法最终使秦国实力增强,统一了天下。2、秦汉: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秦度量衡、货币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发展;汉朝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这一时期向南、向西有了初步开发。3、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社会的分裂割据时期。三国的局部统一使经济得到发展;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使各族人民的交流得到发展;北方人民的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使南方进一步得到开发。南朝时,南北方经济趋于平衡。4、隋唐:国家重新统一,政治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9、,使封建经济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封建经济的繁荣时期。5、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封建经济在隋唐基础上持续发展,总体水平超过前代;南方经济繁荣,南宋时超过北方,实现经济重心南移;新的农作物品种引进,棉纺织业有较大发展;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交子”。6、明清:随着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在封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萌芽于明朝中后期产生,但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第二部分:理论认识一、古代经济发展原因(包括共同原因和特殊原因)1、历代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战国: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确立了新的封建制度,使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兴修水利,以预防水旱灾害。秦:统一和中央
10、集权制度的确立;统一度量衡、货币;修灵渠,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西汉:秦末农民起义的推动,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东汉: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兴修水利,王景治理黄河、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杜诗发明“水排”,中外经济交流,促进了经济发展。三国:魏:统治者重视农业,在淮河流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马钧发明了灌 溉工具翻东。蜀:奖励农耕政策、在都江设置堰官,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大批北方农民迁居江南,带来了先进耕作技术;山越族和汉族共同开发江南。南、北朝:南朝:西晋末年,大批北方农民南迁,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带来了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相对稳定。北朝:民族融合的趋势、均田制、注意总结生产经验。隋朝:统一全国
11、后,社会秩序安定,开凿大运河,便利了南江经济交流、调整政策,迁都洛阳,促进商业繁荣。唐朝:农民战争推动,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改进生产工具,大面积兴修水利加强对边疆各族 的管理和联系,对外交通发达,对外贸易往来频繁。五代十国:南方,相对安定、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讲多割据统治者,比较重视发展生产。后周:减免苛捐杂税,严惩贪官污吏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便利南北经济交流,与辽和西夏议和后在边境进行贸易,有利于经济发展。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南宋: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北方人民由于战乱,南迁的很多。金朝:利用黄河故道屯田,招募农民垦种。有的地区遭灾,政府减免那里的租税。明朝:鼓励垦
12、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清朝:奖励垦荒,更名田、摊丁人亩。2、共同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农民战争的推动(迫使统治者吸取教训,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统治者调整政策以及政策的连续性(包括发展经济的奖励措施) ,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除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
13、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含技术、工具的改进)和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例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新制度的确立;民族融合的加强;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和农作物的推广。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
14、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上述因素中,对某一朝代来讲,可能有两种或更多种起着作用,要根据某一朝代的实际而定。3、特殊原因A、战国:封建制度确立,农民地位比奴隶改善,劳动积极性提高 B、孙吴、东晋、南朝、南宋等: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农民大量南迁,给南方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与南方人民共同开发南方。 C、隋、北宋、元: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人民生活相对安定。D、五代十国南方经济发展:南方战祸少,相对安定;中原人民流落江南,增加了劳动力;割据政权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4、表现 在了解古代经济发展的表现时,涉及的内容十分繁杂,而且有些内容既属于原因也是表现,例如水利工程的兴修,既可视为原因,又
15、可视为表现。了解经济发展的表现,首先要考虑生产各部门的各自情况。 对农业来说,要从农具改进与农作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建,耕作技术的进步,垦田面积的增加,政府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殖等方面加以对照。 手工业生产在各代发展中,一般都涉及一两个突出的行业及产品,或冶炼、丝织,或造纸、造船,或制瓷、棉纺织等。例如西汉手工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就是丝织业出现提花机,冶铁开始用煤作燃料。 商业发展主要从市场形成、都城或城市繁荣,货币流通、对外贸易、边地贸易等方面加以归纳。二、历代经济政策和制度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农本”思想是历代统治者一贯的指导思想。因此,历代封建政府在经济上采取
16、的具体政策尽管不尽相同,但是,最基本的政策都是重农抑商。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再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这种政策的体现。1、 经济政策:纵观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统治者如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及发展生产的政策,就能调动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促进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秦国: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秦朝:实行土地私有,按亩纳税,统一货币、度量衡。 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生产,归还逃亡者田宅;释放奴婢为平民;减轻田租。 东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废除王莽时的苛捐杂税。 三国:蜀国诸葛亮实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曹魏重视保护农
17、桑。 南北朝;刘宋比较注意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北魏推行均田制。 唐朝: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 明朝;明初奖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 清朝:奖励垦荒;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2、经济制度(1)土地制度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从本质上讲,都是私有制。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始于商朝,完备推广于西周,它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表现。随着春秋末年私田数量的增多,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 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
18、地位,但却厂泛而分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 关于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形式:曾出现过王田制、屯田制、均田制等具体形式。王莽实行的王田制,表面上似乎是奴隶制阶段井田制的恢复,实际上仍属封建性质土地制度,仅是托古改制而已。屯田制在西汉、曹魏、金朝、元朝、明清初年都曾实行过。均田制始于北魏,流行隋唐。这两种形式,往往是在经历了一场战乱和社会动荡之后,国家控制了大量无主土地的情况下实行。授田时,既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又能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因此,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经济的发展。 (2)赋税制度 是随土地制度或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 夏商周实行贡赋制度,这是赋税制的雏形。春秋时期,鲁国的
19、“初税亩”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秦汉实行编户制度,是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北魏实行租调制,其中调是户税,以农户为单位,它是与均田制相适应的。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后期实行两税法,这种变化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由土地兼并造成的。北宋实行方田均税法、募役法。明朝实行一条鞭法,是大学士张居正对赋税制度的一大改革。消初实行了地丁银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头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驰下来。 纵览赋税制度的发展,呈现出的主要趋势有:a、由向国王的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税;b、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的变化;c、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名目和手续的简化;
20、d、由实物、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的变化。3、归纳:中国古代国家的统治集团在其奋发进取、励精图治时期,一般也都确定有自己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治理目标。如战国时期各国竞相称雄争霸,都有自己的富国强兵目标。如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期,所确定的奋斗目标就可概括为:内而重农积粟,外而开疆拓土。简而言之,中国古代国家所确定和推行的对于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政策措施,主要有:(1)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政策。(2)抑制兼并,保护小农经济的政策。(3)官营工商业政策。(4)对外贸易政策。(5)救荒政策。(6)平抑物价政策。(7)增殖人口和扩大劳动力生产政策。(8)推广科学技术政策。(9)重农抑商政策。上述各项政策在内容上多
21、有交错,又各有其相对独立的内涵。在其实施的时间上,有的延续时间较长,有的则主要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存在。3、认识: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原理分析认识古代的经济政策:历代经济政策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当这种调整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时,则促进当时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运用主现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分析认识历代经济政策:从动机上看是为发展封建经济,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在效果上则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符合人民和国家利益,因此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三、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a、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改进) b、耕地面积的增长和农作物 量提高的状况 c、人
22、口增殖的幅度 d、社会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定的程度 e、封建社会后期还有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四、经济和政治关系:五、历代休养生息政策(西汉、东汉、唐、明)1概念:是指统治阶级暂时放松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剥削,给人民以发展生产、增殖人口的条件和机会的一种经济政策。2原因: 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根本目的: 3内容: 轻徭:薄赋:(中心措施)慎刑:重农:4实质:部分地改善和调整( )。5反映思想:道家的( )为主体,体现了儒家的( )思想和墨家的( );思想。6作用: 积极: ; 。最大影响是什么?消极: ; ; 。7存在一些问题: 没有触动根本的问题:( );把农业发展与工商业发展对立起来。8讨论:西汉初的
23、无为思想是消极、倒退思想吗?练习:1、结合史实分析汉唐前期出现社会经济繁荣的共同原因。并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剖析本题属比较分析类问答题。它要求依据汉唐时期的相关史实,进行高度的分析概括,提炼出经济发展的相同原因。在比较、抽象出相同原因的基础上,自然地得出启发于今人的结论。 参考答案 1共同原因: 两汉、唐朝建立之初,统治者都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摇薄赋,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 汉唐的生产工具和技术都有许多重大改进,西汉耧车、提花机的发明,铁农具和牛耕马耕技术,以及二牛三人耦犁法和二牛
24、一人犁耕法的广泛采用;东汉“水排”的发明:唐朝发明筒车,使用曲辕犁等,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汉唐还注意了水利工程的兴修,治理了黄河,为农业生产带来灌溉之利,有效的抵抗了自然灾害。 都较妥善地处理了与边地民族的关系,加强了国家管理,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 两汉、唐朝的对外关系大为加强,两汉开辟和维护了中西方的商旅要道丝绸之路,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朝鲜、日本、西亚各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唐都长安成为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吸取外国长处的基础上,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2启示: 及时正确的政策调整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科技技术就是生产力; 形成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
25、要保证; 良好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也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经济具体复习(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经济是一切社会存在及历史发展的基础。社会经济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经济部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推动。首先是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发展起来。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得到发展,而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商品经济繁荣时期和商品经济繁荣的地方,货币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并缓慢发展。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下列一些主要的因素:(l)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
26、元盛世,这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除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
27、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例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二)古代国家所确定和推行的对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政策措施中国古代国家的统治集团在其奋发进取、励精图治时期,一般也都确定有自己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治理目标。如战国时期各国竞相称雄争霸,都有自己的富国强兵目标。如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期,所确定的奋斗目标就可概括为:内而重农积粟,外而开疆拓土
28、。简而言之,中国古代国家所确定和推行的对于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政策措施,主要有:(1)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政策。(2)抑制兼并,保护小农经济的政策。(3)官营工商业政策。(4)对外贸易政策。(5)救荒政策。(6)平抑物价政策。(7)增殖人口和扩大劳动力生产政策。(8)推广科学技术政策。(9)重农抑商政策。上述各项政策在内容上多有交错,又各有其相对独立的内涵。在其实施的时间上,有的延续时间较长,有的则主要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存在。(三)古代生产工具的演进及其意义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质标志。中国古代史教材详细叙述了各时期生产工具的发展进步。首先是生产工具量的增长,包
29、括数量增多和品种增加,又指某种生产工具自身的不断完善,如从战国时期的司南的制作到北宋时期指南针的发明,西汉时直辕犁的应用到唐时改造为曲辕犁等。生产工具的进步更表现为质的飞跃,即旧式工具的淘汰和新式工具的诞生。学习时要注意以新旧工具的交替来说明各个时期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的特征。例如:第一件最粗糙石器的制造,标志着猿变成了人;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的使用,划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并分别以北京人和半坡氏族为代表。夏朝使用铜器,说明中原地区已进入文明时代(阶级社会)。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则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奴隶制的崩溃。只有搞清了各个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才能真正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才能真
30、正认识到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四)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与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如推广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掌握农时、分配土地,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督促和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等。与此同时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二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统治者为什么重视农业?因为农业的发展:(1)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其规律为:
31、农业发展立民之欲安定民生稳固统治;或者:农业发展治民治国。(2)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3)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4)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如西汉武帝用兵匈奴,如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象的。中国古代国家十分重视对农业的管理,历代设立了一系列管理农业的机构:如秦九卿中的治粟内史(掌管农政谷物、租税、赋税、财政收入和支出)、少府(主管皇室财政);西汉改秦治粟内史为大司农,东汉及其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沿设大司农(或改称司农寺)、少府等。在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中,户部即类似于今天的财政部和农业部,以后历经宋、元、明、清,户部一直
32、作为管理财政和农政的重要机构而存留。中国古代王朝十分重视科技兴农,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如西汉时期,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附推行代田法,改大片土地的休耕轮种为同一块土地中小块轮番耕种,从而改原始的粗耕农业为精耕农业。导致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大增。东汉年间,政府又在代田法的基础上,推行了区田法,该法缩小了代田法的经营范围,以高度集约的方法使大田种植园田化。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农业技术上比较突出的成就,是基本解决了旱作地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矛盾,即春旱多风同春种的矛盾。而汉政府所推行的代田法和区田法,以及魏晋之际形成的耕一耙一耱这一套耕作措施,由于其还具有增强植物耐风耐旱能力的作用,因而成为解决当
33、时旱作地区农业生产中主要矛盾的有效方法。隋唐以后,历代封建政府在推行先进的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我国很早就开辟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扩大耕地面积这样两条发展农业的途径。在此基础上,人们综合而又辩证地运用土、肥、水等因素,更进一步运用复种、轮作、间作、混作、套作等措施,使作物生产逐渐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并形成了一岁数熟,从而开辟了以复种技术争取全年总产量增加的第三条途径。这是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上的主要特色。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代,最早由李悝在魏国的改革内容中有所体现,随后商鞍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以此作为大力推行农战方针的基本内容付诸实施。以后中国历
34、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治国的典范。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商软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采用各种手段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队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这样
35、就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五)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兴建(修)的重大工程及其社会价值专题提示 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如大运河、万里长城、都江堰、北京故宫、江南园林直到今天仍倍受世界人民推崇。尤其是万里长城更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象征。本专题将着重介绍中国古代兴修的重大水利工程和建筑工程,分析这些工程的经济效益、文化价值及政治意义。 知识梳理 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1)战国: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2)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3)两汉:农田水利地区特色明显。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江淮、
36、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陂池为主,著名工程有六门陂。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为主,著名工程有鉴湖等。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4)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兴复了芍陂、茹陂等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5)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6)五代十国:兴修水利工程,如 捍海塘(吴越)。(7)元: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古代开挖的运河(1)古江南河开挖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沟通苏州和扬州间的水道,它是中国开挖最早的运河。
37、(2)邗沟开挖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沟通长江与淮河水系。(3)灵渠开挖于秦朝,秦始皇伐南越时,由史禄负责兴修,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这条运河连接了向北流的湘江和向南流的漓江,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间沟通,以后历代又曾多次修缮利用。(4)隋朝大运河开挖于605年,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全长四五千里,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东北通到涿郡,东南到余杭,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5)元开凿了从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后来又开凿了从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这就使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古代对黄河的治理(1)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黄河。(2)西汉武帝、东汉明帝都进行过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3)元朝政府多次征发农民
38、和兵士,治理黄河。古代著名的建筑工程(1)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注意:赵州桥的特点,与地理、物理等学科联系。)(2)万里长城从战国到明,历代都修建长城。最重要的是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3)隋唐长安城13朝古都,唐长安城的布局和特点。(4)明清北京城1417年明政府开始营建北京,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北京城有三重,从里到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和京城。 同步导学 中国古代水利建设上的经验教训: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农业,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这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中国历代王
39、朝都十分重视农业基础建设,兴建公共水利工程。同时,兴修水利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扩大运输,加快物资流转,发展商业,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繁荣。(另外水和土一样又是作物生长的条件,在今天水又是最为重要的资源。)正是由于兴修水利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所以古代不仅在平定安世时期,就是在纷争动乱岁月,国家也往往不放弃水利事业的兴办。如三国时期蜀国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兴办和对都江堰的修缮。诸葛亮指出:“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所以国家专置管理堤堰的“堰官”,负责维护都江堰。由于历代政府的重视,中国古代的水利事业处于向前发展的趋势。夏朝时我国人民就掌握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西周时期
40、已构成了蓄、引、灌、排的初级农田水利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国渠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的完成,促进了中原、川西农业的发展。其后,农田水利事业由中原逐渐向全国发展。两汉时期主要在北方有大量发展(如六辅渠、白渠),同时大的灌溉工程已跨过长江。魏晋以后水利事业继续向江南推进,到唐代基本上遍及全国。宋代更掀起了大办水利的热潮。元明清时期的大型水利工程虽不及宋前为多,但仍有不少,且地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兴建的数量越来越多。各种形式的水利工程在全国几乎到处可见,发挥着显著的效益。公共水利工程建设,是古代东方和古代中国国家管理经济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职能。中国历史上还留下了不少高层领导(皇帝)重
41、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佳话,如西汉武帝亲往黄河工地视察,命令随行将军、大臣负草堵河,自己作歌鼓动。隋炀帝兴修大运河,清代康熙帝亲自研究水利学和测量学,为组织治理黄河和永定河,还曾六次南巡,到治河工地勘察。大运河带给我们的启示:(1)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运河,像浙东、江南、淮南运河都是分裂时期的历史产物。地区性运河的出现,对不同时期分裂政权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种现象:辉煌的文治武功、灿烂可观的典章制度,尽管多出现于国家统一时期,但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却往往在分裂时期更为显著。因为统一时期只有王都及少数重镇才有优先发展的机会。各地区不平衡现象往往在交替出现的分裂时期逐渐得到弥补。
42、而分裂时期地区经济发展又给以后出现的统一局面提供了更高的经济文化基础。这是一个周期性的发展过程。分裂时期修凿的这些运河,给区域经济文化的成长带来了实惠。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东晋、南朝在长江以南的开发;五代时的南唐、宋金对峙时期的南宋,经济的成熟和富庶都超过了北方。(2)把分裂时期凿成的这些运河改造为发挥全国效益的大运河的一部分,没有统一的国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对秦始皇、隋炀帝、元世祖不仅应该肯定他们对中国的统一所做的贡献,而且应该承认他们在中国运河三个发展阶段上所做出的功绩。大运河效益发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唐、宋、明、清统一王朝政权的兴衰。大运河的开通推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沿岸城市经
43、济与文化的发展。正是运河的存在,才使运河城市最先突破了封闭的坊市制城墙对城市经济活动的桎梏,带来了一场“中国城市革命”。大运河的作用也不限于封建帝国内部,它们是东方世界对外交通路线中稳定的一环,它们是古代“丝绸之路”向东方的延伸,使我们与邻邦朝鲜和日本的联系更为紧密。遣唐使、学问僧身影不断,外销瓷、真腊象相映成趣。运河与“丝绸之路”作为古代欧亚大陆桥所起的沟通作用,也只有在中国统一的时代才能实现。(3)运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大运河的开凿是中华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是在对自然地理环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千百万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它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水利水运、建筑、测量等工程领域的科学成
44、就、智慧与创造。 (4)运河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我国东部平原气候干燥,雨量不均匀;各自然河流的大大小小冲积扇镶嵌交叠,地面起伏,给运河保持载船的水量带来困难。例如,黄河冲积扇与发源于鲁西、鲁中南山脉的河流冲积扇相互交叠地区,运河必须建造众多船闸才能通航。太湖是个沉降区,吴江城南方塔之顶与海宁长安坝水面相平。这就使运河一定要建设众多的闸门。许多河段无牵引是无法通行的,限制了船行速度和运河的承载量,历代统治者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时疏浚,漕运给社会财富带来极大浪费。运河与农田水利灌溉相互争水,从王安石变法时就开始了,尤其到了明清时期,运河沿线诸水源皆不准用于灌溉,遂引发社会问题。京杭大运
45、河的堤岸阻碍运河以西地区的排水,使运西地区常遭受洪涝之灾,土壤逐渐盐渍化。我们应该全面地考察和估价我国运河的作用和影响。(5)古为今用。古代服从于帝王的巡游征战或南粮北调的运河,在新中国诞生之后,一度成为北煤南运的动脉。如今当我们进入21世纪的时候,运河或许将为南水北调工程重新焕发出青春。历史上的运河传递的绝不仅仅是物质的文明,也不单单是文化的交融,更重要的是运河把人类社会发展的脉搏及时地传给了与它息息相关的人民,而这一点对当今的现代化社会也是有所启迪的。我们应该记住:中国人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学会了修建运河,修了两千五百多年之久!二千五百年来,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流淌着人民的血与汗的运
46、河,离不开传递历史前进脚步的运河。如何评价长城这份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自秦以后,西汉、东汉、北魏、北齐、北周、隋、金、明等各代都曾大举修筑或增建长城,其中以汉代和明代规模最大。修建长城并不限于汉族王朝,北魏、金等北方民族入主中原而建立的王朝,为防备草原新起的游牧族,也修筑长城。长城在防御体系上利用自然地形,“用险制塞”,扬定居民族之长而抑游牧骑兵之短,在以冷兵器为主的古代有较大的功效。它在一定时期里保障了中原地区的农业文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汉代河西长城还保卫过丝绸之路的畅通。这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历史也表明,长城并非双方不可逾越的防线。对中原王朝而言,长城的防卫作用必须和一个朝代强大的
47、军事政治实力结合才能发挥出来。中原王朝往往必须派强劲的武力远征塞外,或以高明的政治手段控制住草原各族,才能真正保证边疆的巩固。当任何一个中原王朝衰败之际,再坚固的城墙也无法阻挡得住北方的铁骑。长城目睹了游牧族一次次越过城墙南进,或杀掠破坏而返,或入主中原建立政权;长城也看见汉族一些贪欲黩武的帝王屡屡跨过城墙发兵草原。长城线上演出了一出出惨烈的民族斗争的历史剧。长城并非只是各民族争战的舞台。长城内外农牧民族之间始终就既有矛盾冲突,也有密切的交流与融合。农业区与游牧区都各有自己所特有的产品,是对方所没有或缺少的。尤其是游牧经济,从形成时起就是一种单一的不完全经济,它无法生产许多必需的生活用品和工具
48、,对农业区有更大的依赖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不断冲击中原,除了统治集团的矛盾外,其生产结构的某些不合理也是重要的经济动因,侵掠战争往往是正常交往受到障碍后的必然结果。同样,汉族也需要从游牧区获得补充。比如食肉为主的游牧族必须从农耕区获得茶叶来作为主要的消化饮料,缺少马匹的汉族又必须从草原上获得良种马,“茶马互市”便成了农牧民族间贸易的一宗大项。中原农业地区向游牧地区大量输出各种手工业品、农产品和生产技术,支援和丰富了游牧地区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促使不少游牧民族的社会发展出现了飞跃和进步。游牧地区向中原提供的大量畜产品,对汉族社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农耕地区不仅良种马不能充分自给,以前也没有驴、骡
49、。驴在汉初的内地还与奇珍异宝并列,被视为稀有,后来从草原引进,逐渐成为民间常用役畜。这些比马更健壮耐劳的牲畜在中原推广,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 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互相依存与交往,谁也离不开谁。这种深刻的内在联系是任何人工关塞所隔绝不了的。即使在战争期间,通过长城内外的贸易往来也一直没有中断过。本来主观上想阻断南北、被许多统治者和士大夫视作“华夷天堑”的长城,客观上却不时起到了民族交流的枢纽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长城又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一个历史见证。随着我们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与巩固,长城作为我国国内民族间的防御工程的作用日趋减弱直至消失。唐朝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基础上建立,
50、它的统治区远远深入到大漠以北;元朝和清朝统治者原本就来自长城以外,他们更全部实现了长城内外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华夷大统一。唐、元、清三代帝王都不屑于再修长城。清康熙皇帝还写诗嘲笑秦始皇:“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费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清朝对长城采取了“但留形胜壮山河”的态度。清以后,长城的实际政治军事功能就完全转变为一种文化和心理上的象征。这条蜿蜒的巨龙从此只是作为一个伟大的古迹静卧在崇山峻岭之中,激发着人们的缅怀与思考。对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座北朝南的生态学思考:我国中原地区自古以来的宫殿建筑就是面向正南。形成这一特色显然是和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是有密切关系的。按黄河流域正处在北半
51、球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地区,冬季在亚洲大陆西北内部形成高气压,寒冷强劲的偏北风,袭击着黄河流域中下游,气候严寒,长达数月。夏季高气压中心转向太平洋上,来自南方致雨的季风,又使温度上升,有时甚至暑气逼人。于是房屋建筑面向正南最为相宜,北侧封闭以御冬季风寒,南侧开设门窗,既便于冬季阳光斜射室内,又有利于夏季空气流通。(六)封建统治者为什么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在封建社会,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土地兼并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上,土地兼并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加剧
52、了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使一些王朝走向灭亡。经济上,对农民来讲,造成农民的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对地主来讲,封建地租较重,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当时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对土地兼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由于国家占有小农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国力的强弱,而土地兼并与封建政府的矛盾恰恰在于同国家争夺财源。因此历代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长久统治都曾实行过一系列抑制兼并的政策。例如西汉末年王莽实行王田制、北魏隋唐实行均田制、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税法等,这些措施对于抑制土地兼并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王莽的王田制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均田制
53、是建立在国家掌握大量荒田的基础上的,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损害了大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最后也走向失败。土地兼并之所以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抵抗政策都不可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在这种制度下,人们可以自由购买土地,而人们之所以热衷于购买土地,又是由于在封建时代只有土地才是不忧水火,不忧盗贼的财富之本,只有土地才是各种形态财富的最后归宿。而封建国家往往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权的条件下,去争取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它只能缓和这种形势,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被统治阶级农民在起义过程中提出过均田免粮,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近代太平天国农
54、民起义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但由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这种阶级的局限性,使他们也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完成废除封建制度的任务,实现劳动人民的解放。(七)中国古代的人口政策及其经验教训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构成因素。人类社会迄今已存在三代生产力:手工生产力、机器生产力和信息生产力。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的漫长历史中,人类所获得的是第一代生产力。其基本特征是:以简陋的手工工具为整个生产力基础。与此相联系,人的体力成了操作工具的主要动力,劳动者为体力型。整个中国古代的生产力,基本上属于这种第一代的生产力。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或劳动人手的增加,对于
55、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古代国家往往采取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众多的人口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人既是生产者,又是征税和服兵役的对象,因此人力资源倍受重视。国家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具体表现在:(l)对生育子女者,免征赋税。(2)对晚婚子女,课以重税。(3)对世代同居的大户征收重税。中国古代,一般把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当作发展社会经济的先决条件。不仅如此,还往往把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当作社会繁荣昌盛和国力强大的象征。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历代封建王朝的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般说来是与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相同步的。如汉初汉高祖为恢复经济,一面号召流离的劳动力回到生产上,
56、一面鼓励生育,人口和劳动力开始有了增殖,此时社会经济也开始得到初步恢复。惠帝、文帝、景帝时,人口增殖的速度加快,经济恢复的速度也相应加快,并形成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国家促进、鼓励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兴盛。但人口的过多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将产生消极后果。如滥垦滥伐,盲目开荒;与水争地等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人口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每年的高考试卷都要涉及与人口有关的一些问题,如当你打开喷着油墨香的2001年广东文理大综合卷、全国文科综合卷、上海高考卷时,首先映入你眼帘的就是
57、关于人口方面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力资源丰富,这固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人口增长过快,又是我们一个沉重的负担,它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作为当代中国学生必须了解我国人口的历史和现状,增强人口意识,自觉宣传党的人口政策。 人口对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古代中国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力是当时生产力的主体,是小农经济的支撑。古代人口的迁移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同时也丰富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1、中国古代的人
58、口总量的变化(1)秦朝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2)西汉末年达到5059万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3)从秦代到清康熙元年,除两宋和明代中期,我国人口曾达到1亿左右外,一般都在6000万徘徊。东汉和帝时期5300万,隋唐4600万,北宋1亿,(4)从清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的178年中,我国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期间,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年达到了1亿;1762年突破2亿;1790年越过3亿;1834年超过4亿。这组人口数据说明,第一,人口总量的增长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中最明显的特征;第二,人口总量的变化为波浪型增长。可以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总量就会大幅度增长,
59、如两汉、隋唐、北宋、清前期等。反之,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人口总量就会减少,如秦末、楚汉战争时期、两汉之交、三国两晋南北朝、明末清初等。因此,中国人口波浪型变化呈现出谷连着峰,峰连着谷的轨迹。第三,人口增长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口达到1亿用了几千年,达到36亿用了几百年,达到5亿多只用一百多年。2、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远古以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黄河流域成为我国经济、政治的重心,人口分布呈现北重南轻的格局。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北方政局动荡长期战乱,因此,中原人口多次大规模南迁,北重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逐渐被打破。特别是西晋八王之乱,持续时间长,破坏严重,加剧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
60、盾,导致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移民浪潮,流徙人口在耶90万以上。唐朝安史之乱后,北人再次大举南迁。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混战不已,北人继续南迁。于是,南方逐渐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随之超过北方,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最终形成。3、影响中国人口历史变化的重要因素。(1)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环境包括地理、气候、水文、土壤等。只要有可能,人们总是寻求气候良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生存。中国历史人口起源于两河中下游地区,东南人口密度高于西北人口密度,这充分说明了自然环境对人口变化的重要影响。(2)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影响人口的变化。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没有明显提高的
61、情况下,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作物品种和提高亩产量,都是增加粮食的重要途径。我们虽然不能将人口变迁完全归因于粮食的多少和农业生产的兴衰,但农业发展和粮食丰收肯定有利于人口增殖。每个朝代前期社会安定,农业发展,粮食丰收,都伴随着人口的兴盛。北宋人口剧增,与南方农业发展,水稻品种增加不无关系。清朝前期人口的增长也与高产作物甘薯、玉米的广泛种植有密切关系。(3)社会环境与人口的变化休戚相关。社会环境中战争、政策和人口统计制度等,对人口变化有较大影响。纵观中国历史上战争对人口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直接造成人口死亡和人口总量的减少。三国时期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就充分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对人口的摧
62、残。二是直接造成人口生存环境的破坏。翻开史书,屡有“室庐焚毁,田亩无主,荒弃不耕”。“人相食啖”的记载。三是造成在籍人口下降。长期战乱,造成大量人口迁徙。迁徙人口脱离原籍,使国家在籍人口减少。反之,社会安定有利于人民休养生息,增殖人口。前面所讲人口波浪型变化,就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战争与和平环境对人口兴衰的影响。就政策而言,对广大农民来说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是最重要的。只要政府将农民与土地结合,轻徭薄赋,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就有利于人口增殖。如均田制、租庸调制以及摊丁入亩的实施,对人口增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反之,土地兼并,赋税苛重,人身依附加强,人口总量就会减少,其中有饥俄而死,也有人口逃散和隐
63、匿人口现象。前面所讲人口波浪型变化,又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变化对人口兴衰的影响。中国很早就建立了人口登记和调查制度。人口统计制度经历了历代的发展,不断完善,也成为影响历史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虽然历代的人口统计或残缺不全,或有可能失真,但它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人口资料,成为我们了解中国人口历史变迁概貌的重要依据。人口变动的途径有两条:一条自然增加,另一条,则是迁移。2、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轨迹)(1)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2)北方人民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如西晋末年起
64、,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4)华人外流。我国古代有很多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海外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5)外族内流。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人口迁移的原因: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统治阶级
65、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3、人口迁移的史实第一、秦汉时期人口从东向西迁移,如秦始皇命令12万户富豪迁咸阳(60万人),汉高祖迁大量人民到长安。秦始皇迁移内地人民去河套地区居住生活;迁移50万中原人到越族杂居。第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从北向南迁移,如少数民族内迁(西北部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从东汉起陆续内迁。),黄河流域人民因战乱南迁。第三、五代十国宋元及明末清初因北方战乱人口继续向南迁移。第四、明清人口从国内向海外迁移。如郑和下西洋后,大量华侨到东南亚;大量华工向美洲的输人。第五、内地居民向边疆迁移,如秦朝时
66、汉族人民向河套地区和越族地区的迁移;唐朝时向藏族地区、南诏地区等地区迁移;五代十国两宋时期,北方人民不堪金人统治纷纷南迁。元朝时期汉族向边疆地区迁移;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明清时期内地人口向西南、东北、西北的迁移 。从唐朝开始,我国就有很多人到东南亚一带谋生。明朝郑和下西洋后,我国人民移居东南亚的就更多了。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1)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3)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4)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5)人口分布日
67、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6)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 4、中国古代的人口政策及其经验教训: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构成因素。人类社会迄今已存在三代生产力:手工生产力、机器生产力和信息生产力。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的漫长历史中,人类所获得的是第一代生产力,其基本特征是:以简陋的手工工具为整个生产力基础。与此相联系,人的体力成了操作工具的主要动力,劳动者为体力型。整个中国古代的生产力,基本上属于这种第一代的生产力。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或劳动人手的增加,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古代国家往往采取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众多的人口是国
68、民经济的支柱,人既是生产者,又是征税和服兵役的对象,因此人力资源倍受重视。国家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具体表现在:(1)对生育子女者,免征赋税。(2)对晚婚子女,课以重税。(3)对世代同居的大户征收重税。中国古代,一般把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当作发展社会经济的先决条件。不仅如此,还往往把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当作社会繁荣昌盛和国力强大的象征。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历代封建王朝的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般说来是与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相同步的。如汉初汉高祖为恢复经济,一面号召流离的劳动力回到生产上,一面鼓励生育,人口和劳动力开始有了增殖,此时社会经济也开始得到初步恢复。惠帝、文帝、景帝时,人口增殖的速度也相
69、应加快,并形成“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国家促进、鼓励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兴盛。但人口的过多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将产生消极后果。如滥垦滥伐、盲目开荒、与水争地等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清代前期我国人口为什么急剧增长?从清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的178年中,我国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期间,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年达到了1亿;1762年突破2亿;1790年越过3亿;1834年超过4亿。为什么清康熙以后,我国人口会这样迅速增长呢?首先,是因为康熙即位后,社会安定,出现了一百多年“丁男不知兵革之患”的稳定局
70、面;农业的精耕细作有了新的发展,粮食生产跨上了新的台阶,平均亩产由两宋时的100公斤提高到125公斤;而且,清朝最后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与交流,农业地区扩展到了云南、内蒙、西北和东北,使全国耕地面积迅速扩大,为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较强的物质基础。同时,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取消新增人口的人头税,雍正又进一步实行“摊丁入亩”,将丁银(人头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全部按土地多少纳税,彻底废除了自秦汉以来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人头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并使长期隐瞒不报的户口陆续报了上来。实行“摊丁入亩”的办法后,还使城镇
71、居民全部免除了人头税,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增加了人口的容量。再加上清政府比较重视医药卫生事业,从而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防治能力,使人口的死亡率大大降低。6、建国后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建国初期,我国省区之间的人口迁移,一是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建设;二是东部农村大量人口自发移向广大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等地。农村人口在省区之间的迁移主流是人口自发的流动。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引起的。我国东南部人多地少,劳动力剩余,西部、北部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所以解放前河北、山东的贫苦农民就向东北迁移,山西向内蒙古迁
72、移,甘肃向新疆迁移。建国后,全国人口主要移出地区是黄河、长河下游地区。这种人口的迁移,对于调整全国人口的分布,开发荒地和矿产资源,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文化,建设边疆地区都有积极作用。7、当前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和利弊:(1)成因: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农村体制改革。城市的吸引力。(2)特点:流动据经济定向: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农业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的输出地,上海、北京、广东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的主要输入地。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外籍工人”以年青人居多。流
73、动不稳定。文化素质偏低。(3)利弊:民工的流动有效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许多外来民工承担了城市建筑、环卫、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工作,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利”是主要的。但民工盲目无序流动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城镇民工的违法犯罪率有所上升,对社会治安和当地居民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其他社会问题还有:违反计划生育,城市人口急剧增多,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损害环境等。8、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对社会发展
74、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发展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因为当人类自身的生产同物质资料生产互成比例协调发展时,人口的增长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反之,则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人口偏多或偏少,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延缓作用。9、我国的人口问题: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不相适应,并且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国民收入低。(2)人口增长快,使得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低。(3)我国资料的拥有的绝对量大,但人均相对量小。(4)劳动力过剩,劳动就业问题相当严重。(5)增
75、加劳动就业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突出。(6)国家用于建设的资金积累困难,影响经济的发展。(7)学龄人口比重大,教育经费增长缓慢,从而影响教育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8)人口的消费水平增长缓慢。(9)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10、我国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我国人口政策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少生是控制人口的关键,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先决条件。计划生育已使我国人口再生产状况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类型。11、认识:1、一般说来,人口迁移最基本的动因在于不同地区的人口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
76、衡。而人口迁移正是调节这两者关系的重要杠杆之一。2、北方人口的南移(包括两方面:A由北方草原迁入黄河流域,B、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轨迹明晰而有力,历时长久,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流,其动力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策马南下逐中原,促使黄河流域人口迁移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从而使三大流域人口得到均匀分布,推动区域经济向前发展,也推动了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北方人民南迁有三次高潮:(1)三国两晋南北朝。(2)五代十国(3)南宋。3、中国古代内地居民向边疆地区迁移往往发生在统一王朝;迁移有由政府组织和老百姓自发进行两种方式;通过迁移,把内地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传到边疆地区,促进了边疆地区文化的发展
77、和社会的进步,巩固了边防。4、清代人口比明代人口成倍增长,近代中国大门被西方打开,这为国内过剩人口移居海外提供了条件(如东南亚美洲),但由于中国向海外大量移民的机会已经错过,故内地贫困人民只好向边远地区移动(西北、西北等)。5影响我国人口正常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战乱,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天灾人祸。(八)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明清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手工业生产部门出现。到清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这期间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发展十分缓慢。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处在萌芽状态的雇佣关系,它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所以,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
78、说: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和西欧几乎是同时出现的。然而,它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能够迅速发展、壮大,强有力地推动着自己的国家冲破封建牢笼,步入近代社会的门槛。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终究难以冲破自然经济的藩篱。原因何在?资本主义能在西欧腾飞,得力于重商主义的推行,而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不断遭受摧残,要归罪于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两代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明清两代屡次颁布禁海令,严禁人民私自出海贸易。明神宗派宦官充当
79、矿监税使,在工矿业发达地区,广设关卡,处处征税。清朝在全国城镇、交通要道,遍设税局,征税范围几乎包括全部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明政府还建立岁办和采办制度来盘剥商人。由于从事工商业必须承担风险,封建地租、高利贷就有更大吸引力。在明清两代,那些徽商、晋商发财以后,都广置田地,开办当铺,认为田地是最可靠的产业,放高利贷可以安坐获益。这就大大阻碍着社会财富向产业资本转化,因而限制了资本主义的成长。导论: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里还存在着非主流的商品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明清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经历了一个产生缓慢发展
80、被打断发展这样一个过程。一、明朝中后期手工工场的出现1、前提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所谓“商品”,就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而“商品经济”是以生产商品为特征的经济关系。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明朝中后期,农业、手工业的新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创造了条件;)直接原因: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刺激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使生产规模更大,分工更细,全国出现30多座较大的工商业城市,产品有了更多的销售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手工业者不断分化,少数善于经营者富裕起来,多数手工业者贫困破产,丧失生产资料,不得不去当雇佣工人,于是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2、时间地点:明朝中后期(15世
81、纪末)、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一些地方(如苏州)3、含义: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处在萌芽状态的雇佣关系,它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所以,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说: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3、产生部门(最早出现的行业):丝织业等手工业生产部门。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4、出现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在当时的苏州,所谓“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就是手工工场。富有的机户依靠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就是早期的资本家,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计日领取
82、工资的生产者“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5、主要特征:微弱、稀疏;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发展水平低;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称之为“萌芽”,就是说当时的资本主义关系刚刚产生,还很不普遍,只是在个别地区、个别行业中出现。那时,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在全国占主要地位。6、实质他们之间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7、意义: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说明我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衰落。二、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1、发展表现:范围扩大;部门增多;手工工场规模大。 联系: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条件、时间、地点、标志、途径、本质、影响等。东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
83、系的萌芽有很大的相似性,起点差别并不大,但后面的发展却有很大的差别,并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为什么中国没能象西方那样也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可从东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同成长之路去寻找原因。三、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封建的经济基础非常顽固与封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的根源。封建经济基础非常顽固: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在农村根深蒂固,成为商品生产难以突破的障碍。地主、商人剥削所得钱财,多购置田产,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着已经聚集起来的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投向土地,加强了封建经济。“重农抑商”政
84、策压抑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在自然经济形态下,生产手段落后、分散保守,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积累,使旧的生产方式得以牢固、持久的保持。手工作坊和包买商与封建统治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受国家制度、行会章程的束缚。封建地租很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产品,这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统治者采取了严厉的限制措施:政府在国内设立许多关卡,流通不便;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封建行会严格控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但是,西欧资本主义成长于封建社会晚期,当时面对的也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从社会背景看:17、18世纪的欧
85、洲封建国家改革使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加强;经济发展水平比中国还要低;思想领域也存在严重的天主教会思想禁锢;从封建政策看:西欧国小多分裂,关卡林立更甚;苛捐杂税众多,教会也收什一税;行会制度一样存在;商人无政治地位一样受国家压榨(如资产阶级在法国也是第三等级);从资本主义萌芽起点看:时间、水平相差也不大,技术进步导致社会分工扩大(欧洲出现工业中心,明朝有专业化工商业城市),从而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欧洲的地中海、西北欧,明朝的江南),进而出现萌芽,并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成长之日,正是封建社会腐朽衰落之时,封建制度必定会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必然出现。所以,腐朽的封建制度不是严重阻碍中
86、国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根源。严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根源倒底是什么? 1、关键点是中西方封建势力对商业的不同态度与措施。与中国“重农抑商”政策不同的是西方采取了“重商主义”政策,积极发展工商业,拓展对外贸易,强调对金银的拥有。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市场的统一,发展中的竞争推动城市和农村在内部都产生了两极分化,并把扩张伸向海外,在这种环境下,资本主义萌芽成长起来了。2、是“封建”本身,西方“封建”是领土的分封世袭制,财富的谋求只能从商业入手,资本主义萌芽随商业成长而成长;中国假“封建”,土地私有,自由买卖,商业又受限,财富谋求多从土地入手3、是“文化”,中国“不患寡而患不均”,劫富济贫,抽肥补廋,
87、处处求“平衡”;西方多“追求”,强调“拥有”四、明清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有利条件: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明中期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发达的商业。30多座大中城市的兴建,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广泛投入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充足的货币条件。大量货币流通,到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2、不利条件: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封建制度的束
88、缚。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抑制工商业的发展。对外转向闭关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场。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九)中国古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土地制度是我们研究生产关系的重点。在春秋以前的奴隶社会,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即井田制。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就土地占有形态而言,我国封建社会同时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在这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中,占绝对支配地位的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中学教材对土地国有制详细叙述了西汉、曹魏和明朝的屯田制以及北魏、隋、唐的均田制。均田制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实施时间最长、影
89、响最大,并且效果比较突出。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含义很广泛,一般包括: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其他苛捐杂税。各朝实行的赋税制度主要包括初税亩、编户制、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古代赋税制度的沿革体现出如下特点: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可以两税法为标志;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法
90、为标志;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土地制度概述:生产力的发展迟早会引起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在这里应注意: (1)在封建社会中,所有制关系主要指土地所有制(生产关系的重点)。 (2)产品分配形式主要是指赋税、摇役、兵役、地组等。 (3)人们生产中的地位主要是阶级关系本专题概况(土地所有制形式)农业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土地是我国古代人民赖以生存的主
91、要生产资料,是构成封建生产关系和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史上,土地制度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际是国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重形式)。 中国古代的所有制关系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其产生、发展、衰落均与生产力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从本质上讲,都是私有制。一、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1、 性质: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表现。2、兴衰:
92、它始于商朝,完备推广于西周,春秋后期逐渐瓦解。3、内容(权利与义务):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作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4、特点5、瓦解原因: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二、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战国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政府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允许自由买卖,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用地租剥削农民。这种制度是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三者的地位:1、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
93、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与地主土地所有制同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但由于经济力量薄弱,往往被兼并。2、国有土地是封建政府掌握的土地在封建杜会整个过程中不占主导地位,一般作为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出现危机时的后备补充。3、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产生关系的基础,它的发展导致土地兼并。如西汉后期的土地兼并,东汉豪强地主占有大量肥田沃土,唐后期土地兼并,明后期土地兼并。1、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它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正是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于他们。这种土地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对于中
94、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却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有王田制(新)、屯田制(三国)、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三种形式:随着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巩固,地主阶级的势力也会日渐恶性膨胀,土地兼并就随之加剧。农民失去土地,无以为生,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激化,农民揭竿起义,以求生存。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增加财政收入,采取某些措施遏制土地兼并,保证农民获得少量土地,如北魏、隋唐的均田制和清前期的“更名田”等,这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在封建制度下土地
95、兼并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1)王田制(如王莽时实行):性质:形式上表面上似乎是奴隶制阶段井田制的恢复,但性质仍为封建土地所有制。目的:是托古改制、限制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内容:把全国田地改称王田,不许买卖,规定一家不满8个男子,占田不准超过900亩,多占的要分给族人或乡里;没有土地的农民按一夫一妇100亩的标准分给。结果:王莽企图以此抑制地主官僚的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但由于遭到贵族官僚的反对而废除了。(2)屯田制:起源:屯田古已有之,汉代实行过,当时主要是为了戍边和保证军需。推行情况:不少朝代都实行过,如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朝、明朝、清初都实行过。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农民
96、背井离乡,土地荒芜,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推行屯田。后来,魏、蜀、吴也都实行屯田。基本特点和具体做法:屯田制是封建制的土地国有制,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含有兵农合一成分方式:这是政府或统治者组织的农民或军队的开荒种地。屯田有军屯、民屯。军屯:由士兵屯垦;民屯则招募流亡农民进行屯垦;屯田农民要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政府设官管理;屯田民要分别不同情况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但他们不再负担兵役。作用: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农民,有利于稳定了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曹操推行屯田,保证了军粮供应,为统一北方提供了物质条件。(3)均田制:实行情况:均田制是我国古代影响很大的土地
97、制度。均田制始于北魏(485年),流行隋唐,且被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背景:这两种形式,往往是在经历了一场战乱和社会动荡之后,国家控制了大量无主土地的情况下实行。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前提条件:政府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社会上存在大量无主荒地和劳动力,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实行这种制度不触及贵族地主利益,农民对国家承担租赋徭役,贵族地主无此负担。内容:A、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奴婢、耕牛也相应受田;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地主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B、土地不得买卖;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C、官吏得给公田;其利益得到了保障D、农民对封建国家的租、调
98、、役负担。(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均田令”规定:15岁以上的男子和妇女开始向政府领种土地,到了不能劳动或者身死时,再把土地还给政府。土地有两种,无主的荒地称露田,按规定还给政府,不能买卖。已经耕种过的土地称桑田,按规定不必还给政府,可以买卖。政府规定,一夫一妇要向国家纳租粟二石,纳调帛一匹,产麻的地方纳布一匹(不交帛)。此外,农民还要向政府承担一定的徭役杂调。作用:授田时,既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又能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因此,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北方民族大融合;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比较完备)瓦解原因:唐后
99、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没有可分土地,均田制则无法继续实行。(4)清前期的“更名田”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这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不占主要地位,但人数众多,春秋时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以及没落贵族自己垦种的这部分土地,使他们成为小块土地所有者,成为一家一户的自耕农。封建社会各个朝代都存在这种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土地所有制一样,是对封建生产关系内容的重要补充,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共同构成封建经济基础,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在封建经济发展过程中,地主不断兼并农民的土地,使这种土地所有制不断破产。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认
100、识:古代土地制度变革与调整的实质中国封建土地制度下,土地兼并是最大特征: A: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地主阶级力量增加的表现,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的情况下,封建社会无法克服的经济现象;B:当土地兼并严重时,两种矛盾突出起来;一是农民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这两种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使兼并得到一定的缓和,二是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建立初期比较有远见的统治者,往往运用政权力量对土地占有状况进行整体。A:调整的原因: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地主阶级矛盾激化,封建统治的危机爆发,广大农民为反抗压迫,求得生存,揭竿而起。
101、封建国家由于统治力量削弱,在农民起义打击下,迅速消灭。B:调整的基本点:一是确保国家控制一定数量土地以保证维护强大的国家机器所必需的赋税和财政收入;二是安定农民,使农民获得一定土地,以恢复生产,稳定统治。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制度旧中国的广大农村,绝大部分土地集中在不足农村人口总数1%的地主富农手中。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关系,给广大农民造成极痛苦,阻碍着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改革。因此,土地问题成了中国社会的一项基本问题,变革土地制度,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重要标准。(1)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土地政策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大朝亩田制度,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
102、配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B 资产阶级革命派 :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民主”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未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办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的目的。C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 : 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如1931年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但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终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2)建国后农村经济落后的四次调整 A 第一次:土地改
103、革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 第二次: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核心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C 第三次:人民公社化 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结果:严惩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 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 核心内容:坚持土地国有制,改革经营管
104、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去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赋税制度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赋税制度是随土地制度或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赋役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剥削、掠夺人民的工具,是运用国家政权对农民进行超经济剥削的手段。封建财政管理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点,就是如何保证赋役来源和加强对赋税的攫夺。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含义很广泛,一般包括: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其他苛捐杂税。贡:是臣属将物品进献给
105、君主;赋:原指军赋,即君主向臣属征集的军役和军用品;税:由“禾”“兑”两字组成,“禾”指农产品,“兑”即送达,其本意是社会成员向国家送交农产品。 1、赋税制度的变化(沿革)夏商周(奴隶社会):实行贡赋制度,这是赋税制的雏形。当时还没有土地税或地租(1)春秋初税亩从春秋末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 、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特征: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2)秦汉赋税:编户制度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我国封
106、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是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秦朝由于赋税繁重,导致短命而亡。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但汉朝田租轻而人头税重。西汉的编户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汉代田租较轻而人头税较重。特征: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两汉赋税制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租是土地征收的税额,交纳粮食。从景帝二年(公元155年)起,终汉一代田租基本是三十税一。赋以丁计,包括算赋、口赋。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是专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
107、。赋交钱币(在历史上,租、赋、税的概念又往往相互混用)。影响:这一赋税制度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汉代统治者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其二,加剧了土地兼并,引发了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其三,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逃避难以负担的赋役,或托庇豪门,加强了豪强地主的势力,或沦为流民,成为社会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大量的编户齐民从政府的户籍中消失。加剧了国家的财政危机。曹魏时,战乱频仍,人口流移,官府籍簿散佚,无法按丁征赋,而户比丁易于统计,且较稳定,故改为按户征收,是为“户调”。户调又何以纳绢或布帛而不纳货币?这是由当时商品货币关系减弱以及纺织业的兴起所决定的。曹魏时将调以固定的赋
108、税形式确定了下来,并按户征收,遂形成“户调”。(3)北魏,租调徭役制。孝文帝改革实行与均田制配套的租调制,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粟,调(户税)帛或麻,还必须服徭役和兵役。特征:调指户税(财产税),以农户为单位,它是与均田制相适应的。(4)隋唐租庸调制从西晋至唐中叶,商品货币关系虽有所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各封建政权仍然使用租调这种赋税征收方式,有所变化的是隋唐在租调制的基础上开始征收“庸”,故又称“租庸调制”。租庸调制开始实行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加以完善。原因:A、吸取隋亡教训;B、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财政困难。因此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为当务之急。目的:缓和阶级
109、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指导思想:轻徭薄赋内容: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庸是纳绢代役(指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无年龄限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特征:“庸”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作用: A、保证农时,减轻负担,开垦荒地; B、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租庸调制实行的社会经济意义:(1)以庸代役,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封建赋税形式,从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三种: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形式。劳役是封建国家对农民的直接的人身控制和奴役,劳动者失去任何自主。在小农经济条件下,服劳役又直
110、接影响农业劳动时间的适时安排。租庸调制允许劳动者交纳实物代替劳役,即以庸代役,一方面使劳动时间增加,同时,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劳动积极性也相应提高。由租调制到租庸调制的转变,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2)剥削量减轻,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唐前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历时一百年繁荣局面的出现,正主要是兴革封建财政、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租庸调制和均田制的结果。诚如太宗所说:“今省徭薄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则其富有矣。”(贞观政要论务农)租庸调制的局限性:租庸调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自然受到封建国家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的限制。
111、从阶级局限看,封建国家兴革赋税制度,适当减轻人民负担,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和加强对劳动者的更多榨取。因而,轻徭薄赋是有限度的,每当经济转机,生产发展之后,统治者的剥削也随之加重,结果阻碍了经济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从历史局限性看,它不可能超出赖以存在的生产力水平,并要受封建土地管理体制的制约。随着经济发展和土地管理体制的变化,租调制这一赋役制度就失去了历史作用和存在价值。有关唐朝租庸调制的基本内容的史料:“凡赋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役,四曰杂徭。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二斤,皆书印焉。凡丁岁二旬,无事则收其庸
112、,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见唐六典卷三)郑樵在评价唐朝这种赋役办法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租者,十一之税也。调者,调发兵车井田之赋也。庸者,岁役二旬,不役则收其资。役多则免调。过役,则租调俱免,无伤于民矣!”(见郑樵通志货一)思考:唐朝的租庸调制与前代租调制有无本质区别?其主要不同在哪里?有何积极意义?从郑樵的评价材料中找出该制度对农民有益的证据。租庸调制自唐高祖李渊颁布,始成定制,后经唐太宗直至唐玄宗开元年间,一直承袭。开元之后,租庸调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均田制瓦解,租庸调制随之破坏,被两税法取代。以上制度的共同点是以人丁为
113、主要收税标准。不同点是,唐朝开始有了纳绢代役。(5)唐中后期两税法。唐中叶产生的两税法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特别是土地(均田制)关系变化的产物。它适应了当时丁口转移、商品货币经济有所发展的新情况。原因:唐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手里无地可分,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这种变化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由土地兼并造成的。(武则天至玄宗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遭到极大破坏,这样就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脱离户籍到处流亡。安史之乱后,这一情况更加严重,实际上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按丁征收赋税的租庸调制也已无法执行下去。这种
114、状况使国家财政收入大为减少,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朝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结果一切努力均告失败并造成了赋税制度的进一步混乱,唐朝财政面临崩溃。唐德宗即位后,宰相杨炎建议改革赋税制度。建中元年(780年)唐朝政府颁布两税令,实施两税法。)目的: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改行两税法。内容:780年,宰相杨炎建议(1)课税对象:“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两税法将课税对象由过去的主户扩大到客户,并对商人重新规定税率。客户纳税,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的变化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扩大征税面,保证财政收入,这是制定两税法的目的之一。(2)征课内容:包括户税和地税。唐代征赋名目繁多
115、,除租庸调外,后又有地税、户税、青苗钱等各种杂税。两税法则“置两税以总之”,将各种名目的赋税统一并到户税和地税这两税中,“以一其名”,并规定,若有“此外敛者,以枉法论”。(3)课税标准: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租庸调以丁为计算单位,贫富负担不均。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4)征课时间:分为夏秋两季,“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相对集中并节省了征收时间。(5)征课形式:“以钱谷定税,临时折征杂物。”租庸调制是“租出谷,庸出绢,调杂出缮纩布麻”。还有各种杂税杂役。两税法则先“定税
116、计钱”,交纳时再“折钱纳物”,即所谓“定税之初,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这样,相对简化了纳税手续,便于国家计算征收。(6)征课原则:“量出以制入。”量出为入是中国赋税史上仅有的创见。两税法提出,“凡百役之费,先度其数,而赋于人,”即国家根据财政支出确立每年全国总税额,然后摊派各地征收。这种量出为入的原则可以说是创我国预算原则之先。特点: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即以资产税取代自战国以来的人丁税。这次改革的基本精神是改税丁为税产,这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升降的社会现实。两税法替代租庸调,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的结果,奠定了唐后期至明中叶中国古代赋税的基础。作用(两税法实行的社会经济意
117、义):A、两税法统一了税制,扩大了征税面,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两税法将唐中期以来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为户税和地税两种,并规定“此外敛者,以枉法论”,这样既简化了征税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稳定,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从制度上杜绝了官吏从中作弊乱摊派的可能,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B、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惟资产为宗,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客户、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这也是制定两税法的目的之一),此外客户纳税,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C、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118、;D两税法将唐代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归并为户税和地税两种,这样既简化了征课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确定。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E、两税法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F、两税法以货币计算和交纳赋税,对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地位: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赋役负担不均的不合理状况,对改善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广大贫苦农民的生产生活是有积极作用的,总之两税法是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的,是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
119、次重大改革和进步。同时这次改革反映了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即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向以土地为主的转变,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代中叶赋税制度的基础。局限性:A、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B、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两税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化,对巩固政权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两税法不可能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6)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内容: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规定官僚也要交纳役钱,实行方田均税法,清查隐瞒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赋税,使官僚地主无法逃避赋税。后因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被废除。特征:交
120、钱代役;清查隐瞒土地,使官僚地主不能逃税。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7)明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是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的产物,在客观上适应了当时历史的要求,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一些特点。背景:是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的产物。(明朝中期,在镇压了农民起义之后,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在继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旨在挽救明朝统治的张居正改革。明初的赋役制度是赋和役分别征收的,赋以土地为对象征收,按田亩计算;役以人为对象征收,分为按丁和按户征收两种。在征收内容上主要是征收实物和劳役。这种赋役制度在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当时是比较合理的。
121、但到明朝中期时社会经济状况有所变化,一方面大量田地迅速向地主手中集中,另一方面商品经济在迅速发展。于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土地管理体制的变化,一条鞭法应运而生。)A、明朝中期,农民赋税负担过重,阶级矛盾尖锐,国家财政困难;B、旧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目的: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化繁为简、平均赋役,内容:1581年张居正正在丈量全国土地的基础上,把嘉靖初已在福建、江浙、直隶、广东等地施行的一条鞭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推行“一条鞭法” ,也称“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具体内容:(1)赋
122、役合并,并部分“摊丁入地”。即把原来的里甲、均徭、杂役等名目繁多的徭役合并在一起征收,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之中,把过去按户丁出办的徭役,改为据丁数和田粮数摊派。至于摊派的比例,各地没有统一的规定,有的地方以丁为主,有的地方以田为主,有的地方丁田各半,还有的地方全部摊入田亩中,但丁役摊入田亩的倾向是一致的。故称“一条鞭法”。(2)赋役征银,由地方官征收。田赋中除了苏、松、杭、嘉、湖等地仍收“本色”供皇室、官僚食用外,其余一律折收银两。差役把正德以来的力差、银差统一规定为以银代役。力差由官府雇人充当。赋役的征收,由地方官直接管理,废除了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办理的办法。(3)以州县为单位,把一切赋
123、税、役法项合编起来,确定征收的总数。意义:A、上承唐宋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制,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纳银代役的规定,简化赋税名目和征收手续,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一件大事。B、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的势力,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C、赋役统一征银的办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适应了明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对豪强漏税有一定限制作用。结果:虽然由于大地主的反对,不久就停止实行,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8)清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清初的赋役制度沿袭明
124、朝,但也开始着手整顿赋役制度。原因:A、旧的赋税制度使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社会安定,而且人头税使隐蔽人口现象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B、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1712年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为摊丁入亩提供了条件。内容:A、为了有一个稳定的税收额,先是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永不加赋使丁银额固定下来,这是赋税发展的一大进步。因为以丁之多少为课税标准,会逼跑贫户,隐匿人口,岁收并不能确定;而丁银定额,就相对减轻了贫民的负担。这既减少了贫户逃亡,保证国家岁收,又给日后的“地丁合一”创造了条件。B、在明以前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国家一直以土地和人丁为
125、双重标准征税。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关系的普遍化,土地买卖的加速,人口数量的激增及流民反抗的加剧,封建国家越来越难以束缚农民于固定的土地之上,直接向农民征收人口税(丁役银)更加困难,旧的标准很难维持下去。在康熙五十一年永不加赋,停止征收新增人头税的基础上,雍正初年实行地丁合一,开始了单一的土地标准征税,正式废除了人丁税。地丁合一又叫摊丁入亩,丁随地起,即把丁银全部摊入地亩中征收。所摊数额,一般是纳一两银子的田赋,摊入一二钱丁银。摊丁入亩的实行有助于封建国家税收的稳定,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它简化了税收原则和手续,把土地多少作为收税的惟一标准,改变了赋役不均的严重情况,从而调整了
126、封建国家、地主和自耕农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评价:这一制度的实行,部分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它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赋税规则的简化,有利于政府征收,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以上四项的共同点是:以土地财产作为收税主要标准;纳税不再收取实物而收取货币。思考:比较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异同:同:(1)都收取银两,即货币地租,推动商品经济发展。(2)都以土地为
127、主要的收税依据,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3)都因商品经济发展使国家直接控制的土地不足,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4)都增加了国家收入、缓和阶级矛盾。异:(1)失败成功;(2)人丁数和税额不固定固定;(3)王朝中期王朝初建时期;(4)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完全按田亩的多寡来分担2、特征分类(中国古代赋税史上的四大税种):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人头税”,即丁税。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以土地和财产(田亩)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土地税,即田租。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以成年男子
128、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以及其他苛捐杂税。3、税种分类纳税主体:臣属(西周)、土地(春秋)、土地、人丁(秦汉)、户税(北魏)、人丁(唐前期)土地和财产(唐后期)、土地(北宋王安石变法)、土地(明)、土地(清朝前期) 纳税形式:实物地租、力役地租、货币地租 纳税内容:土地税、人头税、徭役、兵役(西汉)、租粟;调帛或麻-户税、兵役、徭役(北魏)、租谷、调绢或布、纳绢或布代役-庸(唐前期)、土地税和财产税(唐后期)、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赋税;征收役钱(北宋王安石变法)把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明朝)、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赋税(清初)3、古代赋税制度调整的原因大致
129、可分为四种情况:一是王朝建立之初,吸取前朝教训而减轻赋税;二是在国家控制大量无主土地而推行均田制时实行租庸调制;三是为解决经济困难,增加财政收入,调整赋税制度;四是临时加派的税款如辽饷。特点 :纳税主体具有多样性 纳税形式具有多样性 纳税内容具有多样性,以田赋、丁税为主。3、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沿革的五大趋势(演变特点):从秦到清,我国赋税制度的沿革规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1、由向国王的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税;2、征收标准: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田亩)为主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的变化(以两税法为变化的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3、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繁多逐渐
130、减少,名目和手续的简化;以一条鞭法为标志4、征收的物品:由实物、劳役地租为主到货币地租为主(以一条鞭法为标志);5、征收时间: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6、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纳税种类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反映了赋税的名目、手续简单化。7、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税逐渐加重。8、纳税形式由实物地租、力役地租发展到以货币地租为单一形式,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上述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
131、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自然经济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统治者无法抗拒商品经济的发展等)5、赋税制度变化的原因(1)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2)农民的反抗斗争;(3)统治者顺应形势,调整政策。5、不同的赋税制度产生的影响第一种情况,迅速改变了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状况,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第二种情况,扩大了国家税源,增加了政府收入;第三种情况,通过税制改革,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第四种情况,加重了人民负担,成为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4、认识(1)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2)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
132、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3)赋税制度的沿革取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状况,实质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4)赋税是封建国家生存的经济基础;赋税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社会进步与倒退,是评价历史人物和封建统治的依据之一;赋税制度的变化主观上取决于统治者的素质,客观上取决于生产力的进步。(5)反映的问题:历史上,一些封建统治者在一定历史时期相对减轻对农民的赋税剥削,完全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同时也是为了将来加重剥削。一般说,一个新的王朝在建立之初,由于刚经过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或长期战乱的破坏,社会比较贫困,统治者总会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采取一些比较宽舒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
133、削,以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一当社会经济得到恢复、财富有所增加,统治阶级就会重新加重对人民的盘剥。(6)赋税制度演变的实质对当前农村税费改革的哲学思考:朱镕基总理在200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2001年将在安徽省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后再行展开。4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按照这一方案,安徽省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农村税费改革,改革后,农民负担主要为农业税及其附加和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当前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第二次革命。这从政治上给我们的启示是:(1)体现了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政治根源于
134、经济,由经济决定;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影响。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其根本的经济利益。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将会更好地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经济利益,巩固农村改革所取得的成果。(2)体现了党和国家实行依法治国的原则。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依法调整和规范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将农村的分配制度进一步纳入法治轨道,正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3)体现了国家的对内职能。一是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二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4)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
135、本宗旨和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原则。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的关心。这既是党的全心全意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集中反映,也是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原则的具体体现。提示:农村税费改革,在经济学上可用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和作用,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农业基础地位等知识分析;在哲学上可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普遍联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知识予以分析。(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及其发展趋势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从远古到西晋,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南北经济从同步发展进而到北方经济迅速超过南方。在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随着原始农业的
136、出现在我国首次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只是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地理条件更适合原始农业的发展,因而率先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并孕育了夏商周奴隶制文明。在战国秦西汉时期,我国北方经济高度发展,尤其是关中地区成为全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呈现出北方经济衰退和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北方先是出现军阀割据,西晋统一后不久又发生了八王之乱,从而使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同期的南方由于北方人民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得到了发展。但是曹魏统一北方后,经济得到恢复,其经济力量仍超过南方。西晋正是凭借这一优势,统一了南方。从西晋末年到隋唐五代,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二
137、个阶段。其特点是全国经济重心第一次在北方失而复得,并开始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北方和南方基本平衡到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使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成为不可逆转之势。在这一时期的北方,西晋灭亡后陷入十六国混战之中,致使我国自夏商周以来形成的经济重心第一次因经济衰退而消失。直到北魏统一北方,采取了均田制和租调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才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北魏后来分裂为东西魏,又演变为北齐和北周。西魏和北周进行过一些改革,经济发展超过东魏、北齐,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从而使北方经济实力继续维持超过南方的局面,恢复了它经济重心的地位。在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因局势相对稳定得以迅速发展,并基本上赶上了北魏,长江流域成为新的经
138、济重心,南北呈抗衡局面。但是北方黄河流域由于开发历史悠久,所以自北魏统一北方后,经过西魏和北周相继发展,至隋统一前,北方优厚的势力再度得到发挥,又超过南方,仍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而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以隋初南北又归于统一。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唐代,黄河流域古老的农业区不仅得到恢复,还有新的发展。原来较为落后的长江流域的农业区也获得了很快发展,使南北方经济同时处于高度发展时期。但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又呈现南移不可逆转的趋势。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最终南移并得到不断强化的阶段。由于社会和自然的原因,这一时期之初,北方经济继续凋弊,而南方经济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139、却更加迅速地增长,终于赶上和超过了北方,致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重心最终完成了由北方到南方的转移,并不断得到巩固。其中五代时南方经济的发展,南宋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元朝为实现南粮北调而开辟漕运和海运,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是该种经济重心南移趋势的反映。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专题概要经济重心的转移过程,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现象,从全国范围看,这个“移”是指由北向南
140、的转移。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从战国到两汉,这里一直比南方发达,经济重心在北方。从魏晋开始,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宋以后,南方逐渐超过了北方。宋都南迁后,南方成为中国经济重心所在。当前的西部大开发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可从中得到启示。知识梳理1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三国时,吴国开发江南,南方农业有所发展,但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十六国时期,北方经济破坏严重;东晋南朝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南方开始赶上北方,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五代十国时,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南宋时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突飞猛进
141、的发展,“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2. 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破坏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则相对和平稳定;(2)北方农民大批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3)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 (4)南方具有优越的自然气候、土壤地理等条件。3.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和特征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
142、割据或封建战乱时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疑难解析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及其发展趋势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1)从远古到西晋,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南北经济从同步发展进而到北方经济迅速超过南方。在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在我国首次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只是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地理条件更适合原始农业的发展,因而率先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并孕育了夏商周奴隶制文明。在战国秦西汉时期,我国北方经济高度发展,尤其是关中地区成为全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呈现出北方经济衰退和南方经济发展
143、的特点。北方先是出现军阀割据,西晋统一后不久又发生了八王之乱,从而使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同期的南方由于北方人民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得到了发展。但是曹魏统一北方后,经济得到恢复,其经济力量仍超过南方。西晋正是凭借这一优势,统一了南方。(2)从西晋末年到隋唐五代,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特点是全国经济重心第一次在北方失而复得,并开始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北方和南方基本平衡到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使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成为不可逆转之势。在这一时期的北方,西晋灭亡后陷入十六国混战之中,致使我国自夏商周以来形成的经济重心第一次因经济衰退而消失。直到北魏统一北方,采取了均田制和租调制
144、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才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北魏后来分裂为东西魏,又演变为北齐和北周。西魏和北周进行过一些改革,经济发展超过东魏、北齐,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从而使北方经济实力继续维持超过南方的局面,恢复了它经济重心的地位。在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因局势相对稳定得以迅速发展,并基本上赶上了北魏,长江流域成为新的经济重心,南北呈抗衡局面。但是北方黄河流域由于开发历史悠久,所以自北魏统一北方后,经过西魏和北周相继发展,至隋统一前,北方优厚的势力再度得到发挥,又超过南方,仍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而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以隋初南北又归于统一。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唐代,黄河流域古老的农业区不仅得到恢复,
145、还有新的发展。原来较为落后的长江流域的农业区也获得了很快发展,使南北方经济同时处于高度发展时期。但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又呈现南移不可逆转的趋势。(3)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最终南移并得到不断强化的阶段。由于社会和自然的原因,这一时期之初,北方经济继续凋弊,而南方经济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却更加迅速地增长,终于赶上和超过了北方,致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重心最终完成了由北方到南方的转移,并不断得到巩固。其中五代时南方经济的发展,南宋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元朝为实现南粮北调而开辟漕运和海运,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是这种经济重心南移趋势的反映
146、。2、南方经济的发展原因南方的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南迁人民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促进了江南的发展。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如北宋粟麦黍豆、占城稻在南方的推广。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南方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有利于农、林业发展。政治重心迁移对南方经济重心形成有一定影响。3、经济重心的移动过程影响到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移动隋唐时期,受经济重心移动的影响,中国都城出现了东移倾向,两朝都大力营建东都洛阳;宋以后,中国的政治中心都集中在东部地区,一直延续至今。隋唐以前,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而隋唐以后,南方则
147、人才辈出,人文荟萃。此后,中国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都主要在南方,出现了所谓“南相北将”的人才格局,而且一直影响到今天中国的科教文化界。4、经济重心移动对今天的启示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正确处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重视吸收外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引进外来人才,这是落后国家和地区赶超先进地区的关键。经济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做保障 南方政权在不同时期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各自都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开发与环保相结合 黄河流域开发较早,最后却失去了领先地位,除了众多因素外,生态环境恶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拓展延伸地理 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还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认识:气候影
148、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北宋时占城稻传入,到南宋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 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 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的烧毁森林、滥垦荒地造咸的,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积减少。 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政治 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
149、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结合上述原因和联系有关时事理解,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 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古代,这种不平衡明显地表现为南北经济差距较大。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中心。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最早的经济中心,是中国开发最早的的
150、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主要是北方战乱和南方相对稳定,经济中心逐渐南移。从远古到西晋,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南北经济从同步发展进而到北方经济迅速超过南方。在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在我国首次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只是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地理条件更适合原始农业的发展,因而率先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并孕育了夏商周奴隶制文明。在战国秦西汉时期,我国北方经济高度发展,尤其是关中地区成为全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呈现出北方经济衰退和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北方先是出现军阀割据,西晋统一后不
151、久又发生了八王之乱,从而使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同期的南方由于北方人民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得到了发展。但是曹魏统一北方后,经济得到恢复,其经济力量仍超过南方。西晋正是凭借这一优势,统一了南方。从西晋末年到隋唐五代,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特点是全国经济重心第一次在北方失而复得,并开始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北方和南方基本平衡到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使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成为不可逆转之势。在这一时期的北方,西晋灭亡后陷入十六国混战之中,致使我国自夏商周以来形成的经济重心第一次因经济衰退而消失。直到北魏统一北方,采取了均田制和租调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才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北魏后来分
152、裂为东西魏,又演变为北齐和北周。西魏和北周进行过一些改革,经济发展超过东魏、北齐,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从而使北方经济实力继续维持超过南方的局面,恢复了它经济重心的地位。在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因局势相对稳定得以迅速发展,并基本上赶上了北魏,长江流域成为新的经济重心,南北呈抗衡局面。但是北方黄河流域由于开发历史悠久,所以自北魏统一北方后,经过西魏和北周相继发展,至隋统一前,北方优厚的势力再度得到发挥,又超过南方,仍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而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以隋初南北又归于统一。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唐代,黄河流域古老的农业区不仅得到恢复,还有新的发展。原来较为落后的长江流域的农业区也获
153、得了很快发展,使南北方经济同时处于高度发展时期。但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又呈现南移不可逆转的趋势。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最终南移并得到不断强化的阶段。由于社会和自然的原因,这一时期之初,北方经济继续凋弊,而南方经济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却更加迅速地增长,终于赶上和超过了北方,致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重心最终完成了由北方到南方的转移,并不断得到巩固。其中五代时南方经济的发展,南宋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元朝为实现南粮北调而开辟漕运和海运,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是该种经济重心南移趋势的反映。另一说:中国古代史上的三个经济重心: 先秦时期,经济
154、重心在关中地区。 秦汉时期,经济重心转移至黄河中下游一带。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以致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A、南移过程:江南经济原先比北方落后,后来逐渐赶上和超过北方,其经历了初步开发开始赶上继续发展超过北方这样一个过程。(1)先秦、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生产比黄河流域落后,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曾经出现了楚、吴、越等强国,南方的诸侯国已经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但涉及的范围较狭窄。秦朝统一南方越族地区后,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当地经济有所发展。西汉时,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东汉末年,北方各个军事集团混战,农民大量南迁
155、,带去先进的耕作技术,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江南。(2)初步开发:三国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位于江南的吴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发展,两晋末年起,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3)大规模开发:东晋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人民继续南迁,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4)开始赶上: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良田,小麦种植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水稻种植技术有了提高,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5)开始南移:隋唐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大运河开通促进经济发展;唐时南方越州瓷器闻名全国;唐中期以后,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
156、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6)继续南移:五代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重视兴修水利,杭州成都丝织业发达,杭州广州等地商业繁荣;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都重视生产,北方人民继续南迁,这些使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7)超过:宋朝时期,通过北宋的继续开发,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江南和两广地区都种上了北方的作物,“苏湖熟,天下足”,新开了许多茶园,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苏州湖州成为全国的重要粮仓,棉花种植扩大,棉纺织业发展,造船业进步,泉州、广州和明州成为著名的海外贸易港口,海外贸易发达。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到元朝时,出现了南粮北调的形式。(8)明
157、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江南经济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使南方的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B、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大发展时期1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此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到南朝
158、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2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后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强自己的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流迁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南方社会经济又获得较大的发展。3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此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的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农作技术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
159、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至于元朝开通漕运和海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也首先产生于江南地区,进一步说明了这种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C、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D、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
160、经济,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兴修水利;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运用,促使对外贸易的发展。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地理因素: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北宋时占城稻传入,到南宋时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
161、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的烧毁森林、滥垦荒地造成的,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积减少。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E、经济重心南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G、认识: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5、古代历史上的西部开发古代西部开发的过程我国古代历史上曾进行过几次对边疆地区的开发,政治上加强了统一,
162、经济上促进了发展,对我们今天的西部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边疆的序幕。 西汉:组织军民进入西域地区实施屯垦,守卫边疆;驻扎军民,修建城堡及交通设施,保证西部边境安全与丝绸之路的畅通;实行宽松的民族政策,西汉朝廷基本上不向当地各族人民征收赋税。 唐朝:在西域建立和完善军政管理机构都护府;着眼于综合开发,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实行租佃制和分成制,军事上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利益,不搞民族歧视。 元朝:对西域开发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实行军屯、民屯,促进冶炼业、纺染业的发展;统一货币,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
163、;还重用少数民族人才。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归入中央版图。 清朝:平定分裂分子噶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并巩固对西域和西北、北方地区的统治;在边疆地区以军屯、民屯等形式大规模开发荒地,发展经济;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发展民间商业,以低关税吸引外商从事贸易,并撤关卡,鼓励新疆商人到内地经商。 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结合上述原因和联系有关时事理解,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充分全理利用外迁的劳动力、先进的科
164、技,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A、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变化的基本概况春秋战国到西汉:西部地区的发展程度明显超过东部,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是当时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唐代前期西部地区经济仍然是国内的经济发达地区。“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此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东南地区转移。得“扬一益二”说明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仍然居于国内前列。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西北地区由于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经济破坏严重明代后关闭嘉峪关,对今新疆地区的控
165、制削弱,对西北地区的发展起了负面作用。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发生长时期的严重战乱,地区经济遭到摧残近代以来,随着与西方国家通商增多,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面西部地区则严惩落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距离进一步拉大。到解放前,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已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改革开放。首先是沿海地区的开放。B、导致西部经济落后的原因:政治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战乱的影响。自然条件的影响。开发无度近代以来,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中、西部地区快。改革开放的兴起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的不同影响C、各朝代发展经济、巩固政权的措施中有利于西部经济发展变化的有: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两代。在云南和贵州设立
166、行省,将云贵高原直接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对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的开发有重大的积极作用。清初实行的“湖广填四川”是中央政府对地区进行的恢复性开发的重大措施。清代,今川陕鄂边地区涌入大量移民,对地区的开发起了积极作用。元明清三代,出于守边的需要,不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实行屯田。清代后期在新疆建省,并大量移民实边,对这一地区的发展起了重大积极作用。近代前期。国民党统治时期。新中国时期D、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统治者的重视与否。社会是否稳定。自然条件的影响(十一)中国古代垦荒的利弊及其教训我国古代自远古到西周,耕垦的区域仅限于中原与关中部分地区,境外广大土地资源没有利用,境内也还有荒地没有开垦
167、。进入东周后,由于人口的增多,土地私有制的萌芽、产生和确立,以及增强国力的需要,开发土地资源的要求大为增强。在政府的组织和鼓励下,战国时韩、赵、魏三国的垦荒工作已取得很大成效,中原荒地大力减少,关中秦国荒地也得到迅速开垦。秦汉时期不仅内地垦田面积不断扩大,同时随着国家疆域的开拓,垦田迅速向边远地区扩张,如秦始皇曾迁内地人民到珠江流域和河套一带垦荒。汉武帝在西域屯田。三国时期曹魏组织农民和士兵屯田。西晋和北魏、隋唐,先后实行占田制、均田制,将大量空荒土地分给农民开垦种植,同时又实行屯田,促进了土地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隋唐以后历代王朝也都重视动员和组织人民开发利用土地,如明初,太祖皇帝鼓励垦荒,减
168、免赋税,实行屯田。清初以督垦荒地的成绩,作为对地方官吏奖惩的标准。土地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与劳动人口一样,同是中国古代经济兴衰、国力强盛的标志。发达兴盛之时必是户口殷繁,桑拓满野;而萧条衰败之时则是千里无烟,鞠为茂草。中国古代国家重视人、地这两个农业生产力主要因素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发展,甚至出现繁荣局面的决定性条件。但盲目垦荒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如历史上黄河流域本是一个宜农宜牧的地区,滔滔黄河横贯东西,两岸草原、森林、农田交错,到处是青山绿水。所以,黄河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但是,由于我们的祖先不懂得生态平衡,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消耗的木材。粮食日益增加,就加速了开垦土地,砍伐
169、森林,毁坏草原,年复一年,严重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使昔日的肥田沃土,逐步变成了今天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据不完全统计,在方圆1 公里的土地上,沟道总数达20万条以上,地面支离破碎,黄土裸露,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使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水害最严重的河流。再如明末以来长江上游高产旱地作物的引进、人口膨胀、山地陡坡垦殖形成一个怪圈,使森林大量耗损造成水土流失的不可避免性。(十二)三农问题三农指农业 、农民、农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设;【知识范围】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概况、原因、影响及土地制度、赋役制度;世界各国的农业政策内容、背景及影响,如
170、英国的圈地运动和拍卖贵族土地、法国大革命时的农业政策、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内战、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征集制、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农业集体化中的非常措施、赫鲁晓夫改革中的农业政策、罗斯福新政的中农业政策、拉美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等;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各个派采取的有关农业的措施如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土地改革等;建国后农业措施及农业成就等;农民包括我国古代赋税制度改革、近现农民生产和革命积极性的调动等;小城镇建设包括世界历史城市化进程(原因和影响);我国城市的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其中包括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问题1、农村和农民问题最主要的矛盾在哪
171、呢?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矛盾、小农经济高度分散的生产方式与统一大市场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农业现代化步履艰难。这是最核心的问题农业装备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都很低。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大量的农业劳动力长期被束缚在有限的耕地上,使我国农业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尖锐,这必然造成资源分散,加剧了农业小规模生产与日趋统一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大量的活劳动投入,必然延长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过程,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改造传统农业非常不利。二是农副产品市场需求制约全面形成,增产不增收的矛盾趋于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放慢,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农村剩余
172、劳动力转移摩擦加剧。之所以出现这么尖锐的问题,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城市化过程滞后了。这种控制是跟计划经济相匹配的,也是实行苏联式计划经济的必然结果。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增长模式,走了一条有别于一般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加上严格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人为地压抑了城市化进程。2、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冲击可能很大;3、城市化的作用:(1)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造成严重缺水、水质污染、热岛效应增强,传染病易于蔓延,居民的健康水准下降,自然灾害损失上升,人类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2)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促进我国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举措。开辟工业品市场;(3)
173、加速城市化,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首要前提。(4)加速城市化进程,是培育知识经济的基础环节。4、现代我国的城城市化进程:1949至1978年30年间,中国走的是重工业化道路,采取的是以农补工的形式。这使当时的农村不仅要承担对工业化的投入,而且还要负责供应城市人口生活。因此,政府尽可能地把城市人口下放到农村以减轻城市负荷,并通过户籍管理限制城市移民。(1) 我国近代设市的建制源于清代。分布特点,及原因(2)改革开放对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创造了空前的机遇。19791993年间,国民生产总值(GNP)年均增长率高达9.3。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产业由28.4下降至21.2%,第二
174、产业由48.6上升为51.8%,第三产业由23%上升至27%。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非农产业比重的提高,强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19851993年,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乡镇企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8.8上升至44.5%;从业人数由6979万增到12345万人,年均递增7.4,从而促进了小城镇的繁荣和众多新城市的诞生。 90年代以来,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相继批准对外开放,大力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建设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尤其是城市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和房地产业的经营,促进了城市建设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注意中国古代城发展特别是封建城市的发展、中国古代都城市及迁都的史实;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参见
175、中史参2002第4期p95、城市化的模式: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中国向城市化的迈进究竟是选择大城市模式,还是选择中小城市模式。在欧洲,特别是中部欧洲,如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产业革命的先发国家走的便是中小城市的发展模式,而工业化的后发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在城市化进程中往往倾向于走大城市模式。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基本上是伴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和现代化历程。19世纪末,美国农业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食品,而且还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美国在19世纪末完成工业革命,到20世纪20年代完成城市化进程。工业化时期,电力、炼钢等新技术的运用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为大
176、规模的城市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大工业还创造了全国性的交通网络,城市沿着这些交通线从港口向内陆腹地推进。6、关于税费改革的问题:休养生息,减轻农民负担;7、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与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如推广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掌握农时、分配土地,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督促和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等。中国古代国家十分重视对农业的管理,如隋唐以来的户部一直作为管理财政和农政的重要机构而存留。与此同时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即保证
177、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统治者为什么重视农业?因为农业的发展:(1)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其规律为:农业发展立民之欲安定民生稳固统治;或者:农业发展治民治国。(2)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3)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4)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如西汉武帝用兵匈奴,如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象的。 我国很早就开辟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扩大耕地面积这样两条发展农业的途径。后来又开辟了以复种技术争取全年总产量增加的第三条途径。这是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上的主要特色。 8、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
178、时代,最早由李悝在魏国的改革内容中有所体现,随后商鞍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治国的典范。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商软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
179、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这样就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9、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开始有了原始农业。夏朝开始掌握原始灌溉技术。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10、中国古代的垦荒:中国古代自远古到西周,耕垦的区域限于中原与关中部分地区,进入东周后,由于人口的增多,土地私有制的萌芽、产生和确立,以及增强国力的需要,开发土地资源的要求大为增强。在政府的组织和鼓励下,中原荒地大力减少,垦田迅速向边远地区扩张,如秦始皇曾迁内地人民到珠江流域和河套一带垦荒。汉武帝在西域屯田。三国时期曹魏组织农民和士兵屯田。西晋和北魏、隋唐,先后实行占田制、均田制,将大量空荒土地分给农民开垦种植,
180、同时又实行屯田,促进了土地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隋唐以后历代王朝也都重视动员和组织人民开发利用土地,如明初,太祖皇帝鼓励垦荒,减免赋税,实行屯田。清初以督垦荒地的成绩,作为对地方官吏奖惩的标准。中国古代国家重视人、地这两个农业生产力主要因素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发展,甚至出现繁荣局面的决定性条件。但盲目垦荒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如历史上黄河流域本是一个宜农宜牧的地区,到处是青山绿水。所以,黄河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但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砍伐森林,毁坏草原,年复一年,严重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使昔日的肥田沃土,逐步变成了今天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再如明末以来长江上游高产旱地作物
181、的引进、人口膨胀、山地陡坡垦殖形成一个怪圈,使森林大量耗损造成水土流失的不可避免性。【思路拓展】1、 中国自古代以来就重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归纳唐、宋、清、民国、新中国四个阶段农业发展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曲辕犁和简车的发明和使用;兴修许多水利工程,开垦荒地,粮食和人口大量增加;唐中期以后实行两税法,两税法时间、提出者、内容、特点、在赋税史上的地位。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每年分夏秋两季收税。这改变了以往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唐朝时,统治者吸取隋亡的经验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经济发展的措施如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等
182、。杜甫诗中“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说明唐朝稻米产量高、质量好。唐朝从波斯引入胡椒、波期枣等第一、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证。第二、 对外交往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宋: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规定官僚地主也要纳代役钱,限制了官吏地主的特权。清查隐瞒土地,使官僚地主不能逃税。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至江浙和淮河流域。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菽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北方。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由福建、广
183、东推广到江淮、川蜀。南宋,棉花种植从广东福建推广到江淮流域。南宋时,稻米是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广,产量高。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稻米产量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水田(增加,产量进一步提高)北宋经济发展的原因: 后周周世宗的改革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为此宋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结束,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北宋政府重视经济的发展,如宋太祖将四川200丝织工匠迁到东京、政府推广占城稻等。 北宋与辽、夏的议和,维持了较为长久的和平局面。这有利于各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 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南宋经济发展的原因: 五代十国时期
184、和北宋时期,南方经济都行到了发展。北宋末年,此方战祸多,大批农民南迁,南方相对安定,这些成为南宁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北方义军和岳飞,韩世忠等人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的南下,使南方免了战机; 南宋与金的议和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南迁的农民和南方各族人民一起,在和平和条件下,辛勤劳动,发展了南宋经济。清: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把丁田税合一,废除了人头税,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放松了。晚清,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双重压榨下,农民大量破产;民国:抗日战争时
185、期,在沦陷区,日本商国主义1、强占耕地 2、低价收购农产品;在国统区四大家族采取“粮食征购”、“征错”等手段,加重对农民的剥削;根据地,农业获得较快的发展,革命根据地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开展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农业生产发展了;(属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其抗日和生产和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段一致抗日;解放区,1947年制订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
186、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路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把大量财富用于战场,加强对人民盘剥苟捐杂税,滥发纸币,大搞通货膨胀,造成工商业倒闭,农业下降,国统区经济频于崩溃。新中国:虽有曲折但总体迅速发展1、建国后农村经济的四次调整:(1)1950年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发展开辟了道路。人民政府开始有步骤地发展国民经济,在农村政府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所有权,允许农民自由经营、自由处理;引导农民组织互助合作,促进生产;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增强农业抗灾能
187、力,发展生产。(2)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个体农业的改造采取了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方式引导农业走合作化道路。之所以如此,也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是个农业国,自然经济长期存在和发展造成了占绝对优势的个体经济。历史的经验表明,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必须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采取稳妥的步骤。为此,党的政府采取了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方针,即继续保留农民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通过合作生产的方式,建立集体所有制经济,逐步进行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做法一方面保证了社
188、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改变了个体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得到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支持,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了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世界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些措施大致可分为几类,请分门别类举例说明这些措施的历史意义;把土地分给农民,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减轻赋税,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英法俄美日中国:
189、3、 法两国都曾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在近代史上针对三农问题,两国各采取了哪些措施,比较近代中国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府的三农政策的异同点;法国大革命时期,没收教会和逃亡贵族财产,取消关卡,规定一切公民和财产都应纳税,这使得大批属于封建贵族和教会的土地,都转移到资产阶级手中;吉伦特派统治时期,颁布新的土地法,进一步改造封建土地制度。在农村中按户分配公有土地,无偿废除“没有领主的土地”上的一切封建权利。君主立宪派雅各宾派专政摧毁封建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拿破仑当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革命已经取得的各项成果;从资本原始积累方面来说,法国对农民的土地剥夺主要不是通过大规模圈地的暴
190、力方式,而是通过租税盘剥;法国农业中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优势,这影响了雇佣劳动力的来源,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在法国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法国是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农民的贫困和农业经营的落后,造成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太平天国运动、民生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世界各国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各采取了哪些措施,分析1978年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复习注意问题 1、汉、唐、元、明、清各朝初期调整生产关系的措施、作用及历史启示。 2、历朝土地和赋税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其中国古代土地赋税制度演变的历史规律。 3历朝兴修的重大水利工程的位置、作用及中国古代治理水患的经验教训
191、。 4历代农具的发明、改进和农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5、古代劳动人民培植、推广和引进的农作物及其种植区域的扩大。 6纺织、冶铁、陶瓷、造纸等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7、战国、两宋、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条件、表现、特点和影响。 8、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展的条件、标志、影响。 9、江南的开发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经过、特点、影响和启示。专题复习系列农业方面(一)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1 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2 战国:秦国商鞅奖励耕战,生产粮帛多者,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活动,禁止弃农经商。3 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免除若干年徭役;战争期
192、间逃亡的人回家,恢复原有的田宅;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减轻田祖,十五税一。文帝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4 东汉:九次下达释奴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5 三国:曹操实行屯田,重视保护农桑;魏建国后,统治者继续重视农业和兴修水利;蜀汉诸葛亮实施减轻赋税、奖励农耕的政策。6 北朝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7 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8 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交流。9 金:金世宗推行一些恢复农
193、业生产的措施,利用黄河故道屯田;减免受荒地区租税。10 明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11 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二)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质标志。它的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旧的工具被淘汰、新的工具诞生,实质上是古代生产力进步的具体表现。中国古代史教材详细叙述了各时期生产工具的发展进步。首先是生产工具量的增长,包括数量增多和品种增加,又指某种生产工具自身的不断完善,如从战国时期的司南的制作到北宋时期指南针的发明,西汉时直辕犁的
194、应用到唐时改造为曲辕犁等。生产工具的进步更表现为质的飞跃,即旧式工具的淘汰和新式工具的诞生。学习时要注意以新旧工具的交替来说明各个时期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的特征。例如:第一件最粗糙石器的制造,标志着猿变成了人;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的使用,划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并分别以北京人和半坡氏族为代表。夏朝使用铜器,说明中原地区已进入文明时代(阶级社会)。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则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奴隶制的崩溃。只有搞清了各个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才能真正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才能真正认识到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原始社
195、会至夏朝使用石制和木制工具元谋人、北京人已学会制造和使用石器工具(旧石 器时代)。山顶洞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钻孔技术。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河姆渡遗址出上有石凿、石斧和大量的骨制耒、耜,还发现了木器遗迹。半坡遗址发现了石斧、石锄、石铲,还有弓箭。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良渚文化生产工具更加进步,骨、石器种类有锄、镰、铁、矛等多种,并出现了小型铜器。(2)奴隶社会:夏朝时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灌溉技术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已广泛使用。(3)封建社会:. 战国:在春秋开始
196、使用铁器的基础上,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增加了铁铲和铁犁;牛耕得到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各国兴修水利,最著名的是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秦朝:中原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珠江流域(今广东、广西),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播,西域开始使用铁器; 从渤海到河西走廊,从万里长城到长江流域,许多地方都使用牛耕或马耕;牛耕除普遍使用二牛三人的耦耕外,还发明了二牛一人的犁耕法;发明和使用了播种工具赵过发明耧车。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族得到了铁器,还学会内地铸造铁器的技术;汉武帝时在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了六辅渠,在郑国渠南面开凿了白渠;
197、人民在淮河流域穿渠引水,灌溉农田;汉武帝时,治理黄河。D、东汉:制造了很多铁农具;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黄河;中国的水利技术远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三国:魏国马均发明制造了先进的灌溉工具翻车;大批北方农民为避战乱迁居江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魏国在淮河流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蜀国在都江堰设堰官,派专人护堰。E. 南北朝:随着北方农民大量南迁,为大规模开发江南提供了必要条件;南方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北魏和东魏时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总结北方人民长期生产经验,写出齐民要术这部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农书。F、隋唐:为加强南北经济交流,隋朝开凿大运河;唐朝农民改进犁
198、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凿了一系列灌溉渠并修筑旧渠和河堰。G、五代十国: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成就最显著的是吴越,他们在钱塘江修筑了海塘,使成千上万亩农田免于水患。H、北宋:王安石变法实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各地兴修水利一万多处;农作物播种区域扩大,淮北的粟、麦、黍、豆推广到江南和两广地区;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种植,政府把它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I、南宋: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苏州和湖州等地以稻米产量高闻名;棉花种植从广东、福建向北扩展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J、元朝:棉花种植区进一K、明朝:明朝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开始介绍当时欧洲的水利方
199、法;政府推广植棉,棉花种植遍及南北各地,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江南大力发展双季稻,岭南出现三季稻;原产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作物传入我国。L、清朝:从康熙统治中期起,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农民开垦了大量荒地,清初100多年里,耕地面积增加了40%以上。农业生产工具分类归纳:木石器:夏商西周使用木制的耒耜,石刀、蚌镰等;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西汉普遍使用,秦汉传到岭南、西域;犁耕法:春秋出现牛耕,战国推广,西汉普遍使用耦犁、出现二牛一人犁耕法,唐发明曲辕犁;灌溉排水工具:三国马钧发明翻车;唐朝出现筒车。(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是手工业工具);播种工具:西汉使用
200、耧车(三)农业的产生和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引进(1)原始社会:中国古代的农作物是由自己培植开始的,包括原始社会的粟、水稻、蔬菜、麻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我国原始农业出现。河姆渡人学会了种植水稻。半坡人已经掌握了种植粟的技术,还种植蔬菜和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2)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黍、稷、麦、稻、桑、麻;西周时包括了后世的大部分农作物(3)两汉:稻麦种植推广,北方主要农作物冬小麦,也开始种稻;南方普遍种稻,从西域引进了葡萄、苜蓿、胡萝卜、核头,东汉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出现稻麦轮作的种植方法,一年两熟。西汉时提到西域传人的作物品种有葡萄、苜蓿、核
201、桃、胡罗卜等;(4)南朝:小麦种植开始推广,水稻栽培技术提高。(5)唐朝:吐蕃种植青稞、小麦、荞麦、豌豆,蔬菜种子传入西藏。(6)北宋: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菽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北方。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在福建和长江中下游广植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7)南宋:太湖流域盛产稻米;棉花种植从闽粤扩展到江淮。(8)元朝:农作物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西瓜、同蒿开始引种。(9)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番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清代前期,棉花、苎麻、茶叶、烟草、甘蔗、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
202、物种植面积扩大。中国古代农作物品种,最初多为粮食作物,后来农副产品增多;最后很多是经济作物,反映了农本经济向商品经济逐渐过渡的趋势;此外,农作物种植的推广有南北交流的趋势,其中到北宋时,北方的粟麦黍豆从淮北传到江南和两广、南方的占城稻也从福建传到江浙和淮河一带。(四)兴修的重要水利工程和大江大河的治理 1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l)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2)两汉:农田水利地区特色明显。 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 江淮、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陂池为主,著名工程有六门陂。 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为主,著名工程有鉴湖等。 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永,
203、修筑特殊的水利工 程坎儿井。(3)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修复了芍陂等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4)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5)五代十国:兴修水利工程,如安丰塘(南唐)、捍海塘(吴越)。(6)元: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 2对黄河的治理(1)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黄河。(2)西汉武帝、东汉明帝都进行过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3)元朝政府多次征发农民和兵士,治理黄河。(五)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1土地制度(1)井田制-兴衰时间、内
204、容、特点、瓦解。(2)初税亩-时间、内容和意义。(3)屯田制-实行的朝代、内容、特点和意义。(4)均田制-实行的朝代、内容和作用。 2、赋税制度(l)编户制度-时间、内容和作用。(2)租调制-时间、内容和作用。(3)租庸调制-实行朝代、内容、特点和作用。(4)两税法-时间、提出者、内容、特点、在赋税史上的地位。(5)一条鞭法-时间、提出者、内容、特点、对后世的影响。(6)摊丁人亩和地丁银制度一一时间、内容、意义。(六)、新品种的引进(1)西汉: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种子传入中原地区。(2)唐朝:中亚、波斯商人把胡椒、波斯枣等输入中国。(3)北宋:越南的占城
205、稻在福建普遍种植,政府将其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4)明朝中后期: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等传入我国。关于棉花:原产地不在我国,大约在西汉时传入新疆地区,后在南方种植,教材涉及到棉花种植的是南宋(进一步推广)、元朝(进一步扩大)和明朝(广泛种植,遍及南北各地)。明朝时,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七)畜牧业:母系氏族:半坡:猪、狗、牛、羊、鸡;河姆渡:猪、狗、水牛。商朝:猪、狗、牛、羊、马北魏:齐民要术介绍禽、畜和鱼类饲养。唐朝:吐蕃饲养牦牛、马、猪、独峰驼;靺鞨放牧猪群(八)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
206、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除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像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
207、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例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古代农业的成就和局限 中国以农立国。第一,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
208、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第二,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第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中国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手工业方面(一)古代纺织业的发展 1原始社会:半坡人有较高的纺织技能,会织麻布,制麻衣。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纺织技术有新的进步,已有养蚕缫丝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209、发明丝织品的国家。 2西周:丝织品除平织物外,已出现斜纹提花织物,还出现了刺绣。 3战国:长沙楚墓出上的麻布残片,纤维相当细密。 4 秦朝:以民营为主,能生产锦绣等高档丝织品。 5两汉: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种的丝绸。西汉的长安、临淄和襄邑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官营手工 业。陈宝光是西汉民间最优秀的纺织家,他发明了织花机。丝绸之路沿线有许多西汉丝绸遗物出土 长沙马王堆出上了素纱禅衣等大量丝织品。东汉时桑麻种植扩大,丝、麻织业发展迅速,洛阳、山东、四川等地都设有服官。新疆地区已经种植棉花,有了棉纺织业。羊毛也成为纺织原料。两汉时,会稽地区出产的葛,是当时著名的越布。汉光武帝将越布列为贡品。 6三国
210、两晋南北朝:曹魏在纺织业中心襄邑、洛阳等地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缫丝质量很高。蜀汉所产蜀锦,行销吴、魏。后赵的邺锦与蜀锦齐名,前秦的回纹锦深受人们喜爱。北魏在纺织业发达的河北地区集中了大批工匠,纺织品产量大增。 7隋唐:产地分布广: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生产规模大,产量多:定州出产的高级丝织品,每年仅上贡朝廷的就达1500多匹。分工细,品种多,有不少新产品:官营丝织业仅织染部门就有25种作坊,丝织品有绫、锦等十几类,每类又分为许多品种,其中的绫有20多个品种。技艺水平高,且融入了外来的风格:从发掘出来的丝织品看,颜色多达20多种,至今色彩鲜丽,图案也很新颖,有些还吸收了波斯的
211、风格和手法。 8、五代十国:丝织业规模大、名牌多(蜀绣、吴绫);南唐宫廷生产的染织物,染色工艺独特、名贵。 9、辽宋夏金:北宋丝织业有新的进步,产地有两浙、 四川两大中心;花色品种繁多。南宋棉纺业取得新的成就。棉纺业比重上升,从两广、福建扩展到江南地区,出现纺车、弹弓、织机等工具。棉纺业的兴起,标志着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人们主要的衣被原料。辽代纺织业空前发展,辽墓中出土一件刻丝夹被,惊绝天下。西夏的毛织业是手工业的重要部门。 10元:黄道婆把黎族人民先进的棉纺技术带回家乡松江乌泥泾。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江南一批小镇也因棉纺织业而迅速发展起来。 11明清:如江南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棉
212、纺织业成为农民的主要副业,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纺织业分类归纳:麻:半坡氏族会织麻布,制麻衣;战国时取得新进展,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麻布残片,纤维相当细密;东汉时,麻种植扩大,麻织业发展迅速。丝:三代时,纺织业有很大发展,西周的丝织品除平织物外,已出现斜纹提花织物,还出现了刺绣;两汉时,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西汉的长安、临淄等地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官营的手工业。陈宝光妻是西汉民间最优秀纺织家。长沙马王堆汉墓,也出土了素纱禅衣;三国时,曹魏纺织业中心是襄邑、洛阳,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缫丝质量很
213、高,蜀汉所产蜀锦,行销吴魏;唐朝时,丝织品品种多,有绫、锦等十几类,每类又分为许多品种,其中的绫有二十多个品种,分工细;五代十国时,南方的丝织业有新的发展,生产规模大,蜀绣、吴绫、越锦等丝织品驰全国;北宋的丝织品产地以两浙、四川为中心,花色品种繁多,辽代丝织业空前发展;明清时,分工日益细密。棉:东汉时,新疆地区已经种植棉花,有了棉纺织业;南宋时,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出现了纺车、弹弓、织机等工具;元朝时,黄道婆从海南将黎族的先进棉纺技术带回家乡。毛:东汉时,羊毛成为纺织原料。(二)古代陶瓷制造业的发展1原始社会:半坡人有较高的制陶工艺水平。他们制 造的陶器,称为彩陶。大汶口文化
214、的白陶和黑陶。2商周:遗址里出现了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3秦朝:多集中于凤翔,凤翔的画砖最为出色。4三国两晋南北朝:当时南方盛产青瓷,后来制作技术传到北方。北方创制出白瓷,也有黑瓷。5隋唐:瓷窑分布于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陶瓷业的 新产品有白瓷、唐三彩和青瓷的秘色瓷。6辽宋夏金:北宋制瓷业大大超过前代,产地分布更加广泛,定窑、汝窑、官窑、钧窑等是当时著名的瓷窑。江西景德镇以生产清白瓷著称,产品行销海 内外。南宋景德镇成为全国著名的陶瓷中心,产品有饶玉之称。辽代生产的瓷器鸡尾冠、凤首壶便于马上携带,反映出契丹人善于骑射的民族本色。金代制瓷也相当进步。7元代:青花瓷,胎釉烧造和彩
215、绘技术,都达到很高水平。8明清:江南景德镇制瓷业就有春土、澄泥、造坯、字画等十几道工序。注意,中国古代丝织品、瓷器大多为皇族、贵族的奢侈品而非商品,棉纺织品因为是农村自然经济产物而不具备商品性质,只有在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丝织业和制瓷业中才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三)商周青铜铸造业的发展 1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 2夏朝青铜器目前尚未发现,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盛 时期。 3商朝青铜器由官府垄断,生产规模大,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 4西周青铜器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大有些动物形状的器皿栩栩如生。 5春秋战国时期的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的珍贵名器;战国青铜器出现金银
216、错新技术;青铜雕塑艺术也有创新,器物上已有建筑雕塑图案。(四)古代制漆业的发展 1原始社会:我国是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红漆碗。 2商朝:漆器出现了浮雕式花纹,并镶有绿松石和钻花金箔。 3周朝:漆髹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种植漆林,已被征收税赋。 4秦朝:专设官吏管理漆园的种植和漆器的制作生产。 5两汉:湖北江陵凤皇山汉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都是汉代漆器当中的精品。(五)古代冶铁业的发展 1秦朝:蜀人卓氏、宛人孔氏等都靠冶铁成为巨富。 2两汉:分为官营和私营两种。西汉时煤已成为冶铁燃料,人们还发明了淬火技术。东汉时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宛、巩是有名的冶铁
217、中心。低温炼钢技术也已发明并得到推广。 3三国两晋南北朝:冶铁业仍以官营为主。后赵、南燕等都没有冶铁场,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东晋南朝时,扬州成为冶铸中心,谢平、黄文庆两位匠师号称中国绝手。魏晋时期,炼钢技术已相当成熟,又发明了灌钢法。 4、隋唐:铁的产地在全国有一百多处。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5辽宋夏金:煤开采量很大,采矿方法接近近代(河南鹤壁北宋遗址)。由于煤产量增加,汴京数百家,尽仰石炭,煤还广泛用于冶铁。辽代的铁制农具制作水平较高,铁甲、马蹬等是铁器中的精品。西夏冶铁采用较先进的竖式风箱,夏国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金冶铁有一定规模,在黑龙江阿城县发现金中期铁矿十余
218、处,冶铁遗址刀余处,矿井包括采矿、选矿、冶炼、铸造等不同作业区。 6明清:明朝中后期,广东佛山冶铁业每一炉场,一日可出铁六七千斤。(六)古代造船业的发展 1秦:所造的船不仅航行于黄河、长江等河流,还可以出海远航。 2汉:水军拥有用途不同、类型多样的舰船。汉代发明了橹、舵和布帆,还使用锚。 3隋唐: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中国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唐初仅在洪州一地就造浮海大船五百艘。 4辽宋夏金:东南漕运和海外贸易的需要,促进北宋造船业的发展。造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长江最大航船称万石船;海船设置隔离舱;江南和东南沿海是造船业最发达的地方。南宋造船十分发达,明州
219、、泉州、广州是造船中心。能建造适应远洋航行的大型航船。南宋制造的车船装有轮子,能踏轮激水而行,速度很快。 5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先进船队,反映明朝高超的造船技术。(七)古代造纸业的发展 1三国两晋南北朝:纸张白度增加,表面平滑、质地细薄,纸产量大增,逐渐取代简犊,成为最主要的书写 材料。北方的洛阳、长安,南方的建业、扬州等都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2唐朝:宣州、益州的纸,都十分有名。洛阳集贤殿书院抄写书籍2万多卷,都用益州麻纸。 3五代十国:成都、金陵是全国最大的印刷业中心。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1、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在中国工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部门是逐步增加的。在原始社会,工业种类很少
220、,只有石器制造、骨角制造、陶器制造、纺织品制造、酿酒、编织等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即青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行业,有的则是由某个行业演变分化成的新的部门。例如在纺织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先有丝织业,后有棉纺织业;其后棉纺织业日益发展,又分为轧花、纺纱、织布、印染等部门。同样,在矿冶铸造业方面,也日益分化成为采矿、冶炼、铸造等工业部门。另外,某个工业部门的创立或发展,往往会带动其他有关部门的创立或发展。例如中国冶铁业的兴起,使农具制造和兵器制造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2、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任何一个工
221、业部门,不论早晚,一旦创立,它的生产技术都是在不断进步的。以冶铁技术的发展为例:春秋时期以木炭为燃料,用皮囊鼓风炼铁;西汉时期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时期发明了水力鼓风机(水排),提高了炉温;北宋以后,以焦炭为燃料,进一步提高了炉温。同时,坩埚炼铁法的创造和土高炉炼铁技术的进步,使中国古代冶铁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在中国手工业发展史上,不论采取何种经营方式(如作坊、手工业工场),其生产单位内部的劳动分工,都是渐趋细密的。促成工业生产力提高的各种因素,往往是互相影响的。例如工业生产规模的大小,对于劳动分工粗细的程度是有直接影响的,生产规模扩大,往往促成劳动分工细密。在明清时代的某些工业部门,如制
222、瓷、制糖、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业工场中,都已具有相当细密的劳动分工。这时的手工业工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生产体系了。3、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从工业经营的方式来说,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原始社会只能实行简单的协作,进行简单的生产。奴隶社会的工业生产规模较前有所扩大,在制作工业产品时,已经有了初步的劳动分工,生产效率较前提高。到了封建社会,工业生产的规模又有了扩大,劳动分工也渐趋细密;尤其在明代中叶以后,城市工业生产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在这种手工业工场中,一般雇佣较多的工匠,在细致的劳动分工之下来扩大生产
223、,使产品的制造进一步发展。如矿冶、纺织、制瓷等部门,在江南地区的某些手工业工场具有比较复杂的生产设备,吸收了大量的雇佣劳动者。他们生产出来的商品数量很大。例如清代前期的矿冶业中,由于铸钱需要大量的铜,促使铜矿开采得到较大发展。4、官府工业与民间工业的同时并存。中国的官府工业,历史悠久,自从奴隶制国家建立后,就有官府工业的存在。从西周到西汉,主要的工业部门,官府都设有作坊。统治者把手工业者集中到官府,以强制的手段迫使他们在官府作坊里进行制造。从春秋末期起,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不少手工业者脱离农业而独立。这时社会上除了官府工业作坊外,还出现了一批民间工业作坊。其时以
224、冶铁业发展最快,因为它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其产品具有极大的市场。从东汉开始,社会分工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民间手工业者不断从农村中分化出来,向城市集中,成为独立的手工业者。这一时期,一方面是民间手工业者脱离农业而向城市集中;另一方面,官府工业在中国工业经济中仍占有主导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民间手工业者的发展。到明清两代,官府工业走上衰落的道路,民间工业则不断发展。这时候官府工业与民间工业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官府工业须有民间工业来支持,而且表现在官府工业在中国工业经济中所占的主导地位让给民间工业了。在这一时期,民间工业经营方面有一个特色,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开始产生。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225、济开始破坏;二是某些手工业作坊扩大成为手工业工场,亦即工场手工业开始兴起。中国民间工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是从明代中叶以后开始的,至清代前期有所发展。它所涉及的生产范围,以矿冶、制瓷、纺织业为主。明代中叶以后,某些工业部门的民间作坊朝着手工业工场方向扩展。5、经济重心南移与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起初是在北方的,以后逐步移至南方。大约到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南方到北方的变迁。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有不少工业生产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远古时代,中国的丝织生产,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繁
226、盛之地,尤以河北地区为盛。其后逐渐演变为”南盛北衰”,迄至宋代,中国的丝织生产重心已经移到江南地区,尤以苏州、杭州、南京和广州等地为盛,不论官府丝织业还是民间丝织业都是如此。明代初年,政府在全国一些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官府织染局,长江流域的南直隶(今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处皆有设置,而以浙江为最多。古代商业及有关方面(一)古代商业的发展概况与阶段特征 1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人以贝作为货币,以朋为单位。商朝的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 2秦:都城咸阳是全国的商业中心。民间自由经商的人日益增多,出现不少大商人,如巴寡妇清得到秦始皇的优礼。官府也兼营盐铁等。 3两汉:官
227、营和民营商业遍及中原和周边地区。每个城市都没有专供贸易的市,如长安有东、西等九市。各地物品,如山西的木材玉石,山东的鱼盐丝漆,东南的药材,北方的牛马,都作为商品交换,并形 成较为适当的比价。西汉齐地韦性、京师樊嘉等非常富有。汉同匈奴、鲜卑、乌桓、南越以及西南诸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相当频繁。 4 隋唐:城市商业繁荣:政府在市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市中有邸店和柜坊。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那时的店铺不能任意扩大铺面、摊位。市的买卖时间也有限定,仍有日中为市的古风。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在
228、广大的农村,包括偏远的地区,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经商的人增多:有不少家财万贯、邸店遍布海内的大商人,更多的是中等商人和小商贩,还有不少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5五代十国:杭州、扬州商业繁荣;成都是物资集散地,有蚕市、药市、米市、酒市;楚国财政来源以贸易收入为主。 6两宋:(l)北宋:东京等大城市的商业活动突破坊和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夜市),有娱乐贸易场所瓦肆。政府每年征收商税达40万 贯以上。城市中行会组织进一步发展,行会保护和垄断行业的商业利益。北宋政府通过行会对商业实行控制和勒索。农村出现定期的集市,有的形成固定的市镇,活跃了城乡经济,反映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南宋:商业贸易
229、更加繁荣,商业城市以临安最为繁荣,人口达到百万。市内建有货栈、酒楼、茶馆等。 7辽、西夏、金:(l)辽的南京是商业繁荣的城市,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2)西夏的凉州,商业也很发达,有专门贸易的场所。(3)燕京是金的商业中心。金设立税收管理机构,对往来商旅征收商税,商税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由于商业的发展,金代后期,银币已成为通用的货币。(4)榷场贸易,在辽、夏、金的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 位。除官方贸易外,一般商人在榷场做生意须从政府领取营业凭证并交纳税金。宋辽边境上雄州、霸州的榷场最为有名。金人用马匹、毛皮换取南宋的茶叶、香料、药材等物品,贸易比较发达。 8明清-商业繁荣(l)国内市场扩
230、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品种达到两百余种。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2)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3)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4)商业的持续繁荣使商人阶层日趋稳定,形感了闻名全国的晋商和徽商。(二)古代交通的发展概况 1 夏:交通工具有车、船、橇等。 2西周:交通比商朝进步,从都城镐京到全国有几条 宽广的大道,路面平坦。 3隋唐: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驿道,四通八达,商人的足迹遍及全国。交通要道上还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备有驿驴,供客商骑用。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也很方便,商船往来不绝。 4元朝:
231、(l)陆路。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重新繁荣。由元大都启程往西,经过新疆,有三条路通往西方:一条往西北宜达俄罗斯和东欧各国;另两条分别经过撒马尔罕和阿富汗通往伊朗。(2)海上交通:从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可抵达直沽。由杭州东行,顺风七日可抵日本;自温州入海,二十五日可到占城。杭州、泉州、广州都是重要的对外航运港口。元朝在各个港口设市舶司,和各国通商互市。(3)内河航运:忽必烈时,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元代的大运河从杭州启程,可直达大都的积水 潭。(三)古代城市的发展概况 1 夏、商、周: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都城有城门供居民出人,城内有整齐宽广的街道。 2两汉: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和宛被称为
232、五都。 3隋唐-城市的兴旺(1)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商业大都会-长安、洛阳。 长安城内有东西两个市,唐玄宗时在西市开潭,便利物资通过水路运入市内。 洛阳城内有三个市,工商业也很繁荣。武则天时,引漕渠开新潭,使船进入市内。 盛唐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和手工业的活动已发展到市外。(2)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扬州、成都 扬州地处运河和长江的汇合处,成为南北交通要冲,又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江南的物产大多在这里集散,大食、波斯等国的商人在此云集。唐朝后期,由于经济重心南移,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繁华的夜市也是扬州城的一个特点。 成都物产富
233、饶,与扬州号为天下繁殖。当时的 谚语称扬一益二,说明成都工商业地位的重 要。 南方商业都会、国际贸易港口-广州。 北方商业大城市-位于通济渠沿岸的汴州。 4 北宋:东京是全国最大的商业都会扬州商业十分兴旺。 5南宋:临安繁华一时。 6元朝: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荣的商业都市,人口众多,商业繁荣。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马可波罗称之为天堂。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外国旅行家称之为世界第一大港。在我国古代,“城”与“市”是彼此分开、相互独立的两个不同概念。城就是城,是统治阶级居住的地方;市则是人们交易的场所,开始并不在城内。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古代城市主要沿着两种不同、甚至是对立的
234、方向发展。一种方向是作为军事堡垒、统治阶级政治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城”,另一种方向是作为商品交换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市”。其中前一种方向是城市发展的主导面,城市因而具有浓厚的自然经济色彩。从模式上看,中国传统的城市往往以王宫或官衙为中心,两翼辅以东西两市,文武双庙。城市的居民以达官贵人以及为之服务的衙役、奴仆、兵弁等为主体。城市的商业主要供王室或官府消费,也为奴仆和兵弁提供生活必需品。从条件上看,随农业生产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分工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世界上首批城市一般都诞生在那些具有较为有利的灌溉条件,农业生产发达,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如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流域中下游的古
235、埃及,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以及黄河流域的中国等地区。从时间上看,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城市蓬勃兴起的阶段。这一时期,诸侯国崛起,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治中心都城,如战国时期的临淄、邯郸、大梁、郢等。这些都城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些都城一般都是商业兴盛,交换的商品大多数都是贵族地主用的奢侈品(如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等),与人民的日常生活不是很密切。而且各个诸侯国中流通的货币品种不一,反映了封建社会初期的经济特征。 隋唐时期,我国的军事政治中心仍在关中,而经济中心已移到江淮流域,出现了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情况。隋统一后,大力修通大运河,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政治中
236、心与经济中心的联系问题。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国内商业的流通,成为封建帝国的经济命脉。这一时期,南方城市发展较快,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当时瞩目的主要城市发展区。这与海外贸易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大运河的开凿有密切关系。如当时号称四大都市的淮安、扬州、苏州、杭州都在运河沿线,隋朝东都洛阳因位于大运河的中心,商业盛极一时。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是都城的建设。如唐代长安城,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长安城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既反映了唐朝的国力和科技水平,也体现了唐朝前期封建统治井然有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的政治面貌。特别是长安城的经济布局突出
237、了“坊”“市”之分,“市”内店铺林立,非常繁华。 宋代城市发展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城市商业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北宋时的东京,商业繁荣,店铺林立,突破了唐朝“市”的限制,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反映了北宋封建经济在唐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二是镇的兴建和发展。镇的设置始于北魏,主要出于军事目的。北宋以后,因重文轻武,曾一度废除了很多这样的军事据点,从而使经济基础较好的地方镇市完全蜕变为商业城市。这些新兴镇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水陆交通要道、沿海口岸、商旅舟车集中的地方,如密州板桥镇、江西景德镇等。 明代城市有较大发展,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前期有30多处,中叶以后发展达50多处。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江
238、南、东南沿海、江北运河区等地区。如下表: 城市工商业类别苏州、杭州丝织业发达松江棉纺织业中心 景德镇制瓷业中心成都茶叶市场武昌木材市场扬州食盐集散地广州、宁波、泉州、福州对外贸易港口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明朝中后期的城市已不仅仅是封建统治中心,商业贸易的内容已经日益接近人民的日常生活,商品经济开始侵蚀自然经济,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开始逐渐密切起来。这时候已经出现了有一定专业分工的工商业城市,并在苏州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封建经济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四)古代货币的发展概况 1秦:规定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 2两汉:汉代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汉代的铜钱重量几经变
239、化,至武帝铸五株钱才稳定下来。 3三国:那时货币减少,布帛、谷物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曹魏曾以法令形式废止铜钱,使用实物交易, 以后行废不定。 4隋:仍铸五殊钱,禁止使用前代大小不一的旧币有利于贸易的发展。 5唐:唐初改革币制,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新铸的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后来发行量很大。唐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力范式。 6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由金属货币发展到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纸币的推广,减轻了商人携带金属货币的负担,有利于商品交换,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 7明初:主币是纸钞,辅币是铜钱,禁止民间使用金银交易。到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
240、(五)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1秦汉: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越南的象牙。犀牛、玳瑁,珍珠等不断输往中国。张骞通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而至;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 2三国两晋南北朝:我国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中亚、西亚、南亚及地中海沿岸诸国,都有商业往来。 番禺是最主要的外贸口岸。官府收入相当可观,以至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 3两宋:北宋政府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事务,征收商税。南宋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外商的政策,在一些港口设有番坊,有外
241、商长期在此居住。同南宋通商的国家众多,以阿拉伯人最多。绍兴末年,广州、泉州两个市舶司岁收税高达200万,超过北宋一倍多。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输入商品以香料、珠宝为主。辽、金与高丽通过使节贸易保持联系,并在边境设榷场,互通有无。日本、波斯、大食等国也同辽、金有贸易关系。 4元朝:高丽的土特产人参、水獭和虎豹皮在我国内地受到欢迎,布在我国民间也很流行。我国的植棉、棉纺织和火药技术在此时传人高丽。 5明清:实行闭关政策,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 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影响:中国出口商品数量少,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难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42、。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在世界潮流后面。(六)水陆交通秦朝史禄修建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西汉开辟了“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向西一直到达欧洲的大秦。隋朝时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南北经济交流起了很大作用。唐代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可达朝鲜;向西经过敦煌,越过葱岭,可到印度、伊朗、阿拉伯各国;海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达朝鲜、日本;从广州出发,可达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元世祖时,为了解决大都的粮食运输问题,开凿了从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后来又开凿了从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把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漕运粮船可从杭州直达大都。同时,元朝还创办了规模空前的海运,粮船从长江口的刘家
243、港出发,经黄海、勃海到达直沽,再转运大都。(七)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1最早出现的行业: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 2标志:苏州出现以丝织为业的机户,开设机房,雇用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3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表现: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了,分工细密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了,广东的冶铁业、云南的采矿业、四川的煮盐业、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台湾的熬糖业等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4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因素-腐朽的封建制度:农民
244、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因而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禁止海外贸易。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1奴隶社会商品经济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不过这一时期的商业主要控制在官府手中,即所谓的“工商食官”,其发展水平也都很低下。如西周时期,在市场上,一束丝加一匹马可以换五个奴隶,这表明在奴隶社会里,以物易物是商品交换的一般模式,货币作为媒介还没有成为商品流通的主要形式。2战国、秦汉时期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国内商业逐步繁
245、荣起来。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逐渐打破,商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兴盛景象,如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等都汇集中原市场。由此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具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商品种类繁多,而且大都是贵族地主用的奢侈品(如马匹、象牙、鱼、皮革等),与人民日常生活没有多少联系。二是中原市场的形成,而且规模之大,辐射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由于地域跨度较大,加上交通条件的限制,出现了一批懂经营之道,会投机的批发商,他们成为实力雄厚的富商大贾。三是封建城市兴起。如临淄、邯郸、大梁、郢等新兴的封建城市既是封建政治中心,又是商业中心,城市里有买卖的场所。与战国相比,秦汉时期国家政治统
246、一、疆域辽阔,国内外商业贸易的发展具有更为有利的客观条件。如秦统一后,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西汉时期,政府开通“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等。但由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秦朝以后至汉魏,国内商品经济是“戴着枷锁前进”。特别是东汉时期的庄园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商业的发展。魏晋时期,由于战乱频仍,商品经济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即使在三国时期,出现蜀国的蜀锦行销魏、吴的现象,却也只是个别地方政权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壮大实力而进行的官方贸易。至于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这时更是处于长期的萧条之中。3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封建经济极度繁荣,商品经济也出现繁荣景象。隋朝时,
247、洛阳居住着数万家富商,商业盛极一时。唐朝商业更为繁盛,主要表现为:城市繁荣。长安是第一大城市,洛阳是第二大城市。城市中“坊”“市”分开,市区繁荣。唐朝前期,政府对商业市场的设置地点和营业时间有严格的规定。一是市场不能随意设置,只能由官府在州县以上城市中固定的区域设置。已有的铺面也不得随意扩建。如唐中宗景龙元年(703年)的两次诏令:“景龙元年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两京市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铺前更造偏铺。”二是对市场交易时间有严格规定,不准开办夜市。唐六典太府寺中写道:“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同钟)三百声,而众以散。”唐中期以后,商业日益发达,原有的
248、市场旧规被冲破了不少,如唐代中后期突破了“日中为市”的传统,交易时间延长,出现了“夜市”。但统治者仍然企图禁绝,如唐文宗开成五年(850年)诏令:“京夜市,宜令禁断。”对外贸易发达,政府注重并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如唐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市舶使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其主要职责是检查出入港的外商船舶,征收关税,收购政府专卖品等。那时,唐朝和朝鲜的贸易往来繁盛,朝鲜输入唐的有牛、马、麻、人参等,唐朝输入朝鲜的有丝绸、茶叶、瓷器、药材、书籍等。中亚、波斯商人足迹遍及各地,他们把胡椒、波斯枣、药品、香料、珠宝等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也源源不断运往波斯,并
249、从那里运销西方。唐朝商品经济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城市繁荣和对外贸易发达两大方面。前者主要体现在都城长安和洛阳,这是由于长安城是当时全国、亚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近百万,开放程度高,消费量大。后者主要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满足皇室和贵族官僚的需要。4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五代辽宋夏金元是我国封建社会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也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五代十国时期,北方五个政权前后相继,战乱频仍,而十国同时并存,南方九国相对安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发展。杭州、广州、成都等城市的商业都比较繁荣。有的地方割据政权如楚国,甚至以商业贸易收入作为主要财政来源。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割据混战的局面后,商品经济
250、得到迅速发展,并体现出五个特点:第一,城市经济繁荣。东京是当时商业最繁荣的城市,城内店铺林立,热闹非凡。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反映出当时东京商业的繁华景象。第二,城市商业布局出现新变化,泥古的“坊”“市”界限已被打破,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特定区域,并且出现了“通晓不绝”的夜市及娱乐场所“瓦肆”。第三,市场活跃,出现新型货币。北宋市场上除了流通着大量金属货币外,还出现了纸币交子和会子。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第四,设置边贸市场。北宋在边境的雄州、霸州等地设置榷场,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这种边境贸易,既是当时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新形式,也是
251、当时民族关系的突出反映。第五,农业商品的品种构成发生很大变化。如商品粮(以稻米为主)的上市量超过前代;农副产品(包括茶)和手工业原料(如丝和丝织品)大量进入市场。与北宋相比,南宋商品经济突出表现在海外贸易的发达上,不仅出现一些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如泉州、广州和明州,而且对外贸易范围东达日本、朝鲜,西至非洲一些国家。由于政府从海外贸易的发展中获利丰厚,因而对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司提举官人选非常重视。元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元朝首都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不仅国内从海道、运河和陆路有大量商品进入大都,而且来自亚洲其他地区和东欧、非洲海岸的商队和使节也络绎不绝。第二,海外贸易
252、发达。元代是我国海外贸易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元代海外经济联系之广,进出口货物品种及数量之多,都是空前的。史书所载,宋代与中国通商的国家和地区不下五六十个,到了元代增至近百个。其中包括今菲律宾诸岛、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各岛屿;印度半岛及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各岛及沿海地区以及朝鲜和日本。元人控制了中国与印度之间的海上交通,在印度洋上的航运大大超过宋代。元代首次出现了“东洋”、“西洋”的称谓,一些前所未有的海外地名也初见于元代文献,如红海要冲亚丁港、非洲的桑给巴尔、摩加迪沙等。在中国沿海,中外商船频繁进出于泉州、广州及江浙各海港,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经常停泊着数百艘海船,大量
253、货物在此汇集和起运。5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这一时代特征反映在经济上,就是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明朝商品经济的活跃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入市场成为商品,品种达200多种。二是出现一批专业性的工商业城市。全国有30多座较大的工商业城市,这些城市或为手工业生产中心,或为繁华的市场,或为对外贸易港口。三是明朝前期对外贸易发达。郑和率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和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扩大了我国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明朝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有广州、泉州、宁波、福州。在发展海外贸易的同时,明政府
254、还在与鞑靼的边境开设互市,双方交换各自所需的物品。鞑靼首领俺答汗修建呼和浩特城,很快发展为蒙古地区与内地贸易的商业城市。四是明朝后期,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五是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一些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生事物,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的抵制和封建统治的限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极为缓慢。清朝时期,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这使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失去了有限的海外市场,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无法冲破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前期陆路为主,后期以海路为主。唐朝以前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不但有东西陆路交通,而且已开通向东、向
255、西的海路交通,宋元明清时,陆路贸易下降,海路贸易地位日渐上升。为什么从两宋时陆路贸易地位开始下降,而海路贸易地位却上升了呢?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是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如西夏。其二,陆上丝路本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陆上丝路位于我国西北,地处内陆,只能向西运输商品,而我国传统的外销商品如丝绸、瓷器、茶叶等的产地都在东南沿海。陆路西运,远离商品产区,既不经济,又不方便。何况对于环太平洋各国,陆上丝路无法到达。陆上丝路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要越过葱岭和戈壁沙漠,风沙弥漫,行程艰巨,又只能靠骆驼运输,运输量有限,而且时间久,运费高。其三,与当时主要外贸商品有关,汉代对外贸易中丝织品占很大比例,
256、而两宋时期陶瓷制品比重很大,其易碎不适合于陆上长途运输。其四,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地位提高,尤以海运为主。其五,宋代航海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航海经验的积累。如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而着力加强友好往来。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带去的都是我国最精美的工艺品、丝绸和瓷器,虽然畅销,但有不少是相赠送的,返航时不仅带回货物,而且常常有外国使臣搭船来中国访问。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不少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我国古代
257、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评价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作根本性的大事来抓,奉行重农政策,采取一系列督促、鼓励、组织农业生产的措施,在国家经济政策上向有利于农业的方向倾斜。商鞅变法的奖励耕战,汉文帝的重农,历朝对统治政策的调整,明清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压抑等,都是这种政策的体现
258、。所以重农抑商政策实质上是保护封建地主阶级经济,目的上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抑商政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萌生。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四民分居定业论,士农工商,商为末,已有抑商之意,但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抑商政策。到战国时期,秦国商鞅明确提出了重农抑商思想,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打着重视农业的幌子,抑制商业的发展,给中国商业发展戴上了沉重的枷锁。 评价重农抑商政策,要注意它的历史阶段性。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战国时期,秦国实行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规定,促进了经济发展,壮大了秦国的势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为主要方面。明中后期,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样的形势下,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抑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国家贫穷落后,也就失去了初期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