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学年青浦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全部为必做部分。考生注意:1答卷前,务必用圆珠笔或钢笔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正确涂写准考证号码。2第一大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与答题纸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3第二大题采用人工阅卷。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
2、答题纸上,用铅笔答题或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所有考生应完成所有大题部分。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2014年3月26日,天文学家在冥王星更外侧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一颗太阳系的新成员,这颗“冰冻星球”的发现暗示在那个寒冷的区域很有可能还隐藏着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据此,回答问题。1下列关于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体即宇宙中一切球状的固态物 B材料中的“冰冻星球”为恒星C天体在宇宙中是静止不动的 D天体有很多类型,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答案】D【考点】本题难度不大,旨在考查天体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特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
3、知识的能力。【解析】天体是宇宙中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它不一定是固态,也不一定是球状;材料中的“冰冻星球”位于太阳系,肯定不是恒星;天体是运动的;天体有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多种类型。2“冰冻星球”所在区域比较寒冷,这最可能是由于该区域( )A距太阳比较遥远 B天体的体积过小C天体绕太阳公转的速度过快 D被冰雪覆盖【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系中天体的热量来源,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析】“冰冻星球”位于太阳系的边缘,距离太阳较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少,所以较寒冷。(二)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3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 )
4、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六大板块的分布和名称,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M小板块属于阿拉伯半岛所在的区域,其属于印度洋板块。【微思考】印度洋板块还包括哪几块较大的陆地?几乎都在海洋上的板块是哪个?南极洲板块仅仅分布在南极洲附近吗?4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 )A陆地区域边界 B板块消亡边界C海洋区域边界D板块生长边界【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六大板块的边界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所示的边界既有陆地区域边界,也有海洋区
5、域边界,从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现,箭头都是向两侧拉伸的,是板块的生长边界。(三)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3。读图,回答问题。5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C气温的日变化 D大气的热力运动【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根据实验可知,甲乙玻璃箱的不同在于其底部的物质组成不一样,从而导致箱子里的气温
6、不同,由此可知大气的直接热源是来自地面,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测试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6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大气吸热强弱差异C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答案】C【考点】该题主要考查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甲乙两箱温度不同的原因就是箱子底部的物质组成不同,不同的物质其辐射强弱不同,从而导致箱子里大气获得的热量不一样,气温不同。【微拓展】同学们思考一下,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来自地面辐射,大气又通过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
7、用,减少地面辐射散式的热量。甲乙丙(四)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为某月份三个不同大气活动中心,且乙活动中心达到一年中势力最强盛值。读图,回答问题。7图中所示月份最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答案】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气活动中心的名称、位置以及强弱时间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以及读图分析的能力。【解析】从图中甲乙所在的位置可知,甲是印度低压,乙是夏威夷高压,当夏威夷高压达到一年中的最强盛时,是7月份。8图示月份我国华北地区气候特征是( )A. 高温少雨 B温和多雨 C. 高温多雨 D寒冷干燥【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不同季节我国华北
8、地区的气候特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7月份,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9图示月份图中、三处的主导风向分别是( )A西北风 东北风 东北风 B东南风 西南风 东南风C东南风 西南风 东北风 D西北风 东北风 东南风【答案】B【考点】该题难度较大,对于风向,学生往往容易出错,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以及移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解析】位于东亚,位于南亚,7月份,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盛行西南风,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7月份该地是东南风。【举一反三】(五)中央气象台于2013年9月30日10月3日,一只气流由蒙古南下,我国自北向南出现小
9、到中雨的天气过程。据此,回答问题。10下图为雨区移至南京到上海之间时所作的垂直剖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ABCD【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城市的分布、冷暖锋面的形成、影响下的天气以及示意图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读图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从材料中可知,一只气流由蒙古南下,可知是冷气团主动推着暖气团移动,应该是冷锋,由南京和上海的位置可知,南京在冷气团一侧,因此答案是C。11伴随降水,还可能会发生的天气变化是 ( ) A气温降低 B气压下降 C风力减小 D出现霜冻【答案】A【考点】该题考查锋面影响下的天
10、气状况,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冷锋影响下的天气主要有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风力加大,阴天下雨等,材料中所给的时间是9月底,10月初,不可能出现霜冻。(六)读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分布图,回答问题。123456789101112月份月均流量及含沙量月均流量(m3/s)月均含沙量(Kg/m3)12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是( ) A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 D地下水【答案】B【考点】该题考查了学生对河流水文特征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通过河流的月均流量,可知该河流有两次明显的汛期,春汛和夏汛,春汛的主要
11、补给是季节性积雪融水。13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 ) A台风雨 B锋面雨 C地形雨 D对流雨【答案】B【考点】该题考查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类型,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我国夏季的降水主要是锋面雨。14该河流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南地区【答案】B【考点】该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不同,考查学生细心审题的能力。【解析】通过河流的月均流量,可知该河流有两次明显的汛期,春汛和夏汛,很多学生会认为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但是通过月均含沙量可知夏季河流的含沙量很高,东北地区的植被覆盖率高,河流的含沙量不会这么高,所以不是东北地区的河流
12、,应为华北地区。黑 海泰国湾曼谷基辅40030050030014018010001040甲乙俄罗斯200等高线河流国界水域(七)读下图,回答问题。15与甲国相比,乙国河流( )径流量大 有春汛 结冰期长 支流众多ABCD【答案】B【考点】该题考查了学生区域地理掌握情况以及河流的水文特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从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从图中可知甲位于东南亚,纬度低,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支流众多;乙位于欧洲,纬度高,河流有春汛,结冰期长。16乙国生产的主要粮食为( ) A稻米、玉米B稻米、小麦C小麦、玉米D小麦、青稞【答案】C【考点】该题考查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以及
13、分布,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乙国纬度较高,主要生长比较耐寒的玉米、小麦。17甲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机械化程度高B水利工程量小C精耕细作D单位面积产量低【答案】C【考点】该题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以及特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甲国在东南亚,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其特点是机械化程度低,精耕细作,水利工程量大,单位面积产量高。(八)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18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 三峡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 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
14、部边疆 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BCD【答案】D【考点】该题旨在考查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生态移民主要指因自然环境恶劣,当地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将当地人民整体迁出的移民。宁夏西部农民因为干旱而迁出,陕西南部农民因当地是多灾的山区而搬离,属于因为生态问题而引发的迁移。三峡为工程建设移民,属于经济原因,东部知青迁入西部边疆是政治因素。19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 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答案】B【考点】该题旨在考查人口迁移对迁入区的影响,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15、【解析】有组织、大规模的移民过程,一定要考虑迁入区人口容量,否则会带来因人口迁入诸如人口压力、资源紧张、社会稳定等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问题。2020世纪60年代末,一批京津沪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地黑土文化发生交流与融入的地域文化是( ) 华南妈祖文化 江南水乡文化 华北平原文化 荒漠绿洲文化 A B C D【答案】B【考点】该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地域文化差异的掌握,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京津沪地区是华北平原文化和江南水乡文化特点。(九)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21图例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A商业区、文化区 B住宅区、行政区C住宅区、
16、商业区 D行政区、文化区【答案】C【考点】该题旨在考查城市主要功能区的特点和分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在城市中的占地面积最大,应是住宅区;在城市中所占面积最小,而且主要分布在市中心以及交通便捷的地方,应是商业区。22城市在进行城市功能区布局时,会充分考虑盛行风的影响。该城最有可能位于 ( )A巴西东南部 B我国东部沿海C印度半岛 D澳大利亚西南沿海【答案】D【考点】该题旨在考查城市功能区分布的原则以及世界主要地区的盛行风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区主要分布在该市的西南部,应是
17、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或是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澳大利亚西南沿海为地中海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图中工业区的布局对城区没有大气污染。23 该市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A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 B工业区近湖分布,湖泊易受污染C功能区分散布局,加重了交通拥堵 D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答案】B【考点】该题主要考查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工业区位于湖泊沿岸,易造成水体污染。做为商业区分散布局,方便人们购物,缓解交通拥堵,绿地呈环状分布,便于湿润气流进入市区,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减轻对城市的噪声
18、污染。【说明】该题当时所给答案是A,我认为A是错误的,所以将B选项改为正确答案了。(十)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24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答案】C【考点】该题旨在考查不同工业部门按投入多少的分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类工厂投入的原料占比重最多,属于原料指向型。25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答案】D【考点】该题旨在考查不同
19、工业类型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类工厂投入的科技占比重最多,属于技术指向型,这类产品往往是高科技产品,需要原料和燃料少,产品重量轻,以航空运输为主,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的工业往往都是运费高或者原料、产品不适合运输的产品的生产,故正确答案为 D。26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 D中、西部地区【答案】D【考点】该题旨在考查不同工业类型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丙类工厂投入的工资占比重最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厂尽量
20、靠近劳动力工资低的地区,现阶段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工资低,具有发展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的优势。(十一)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27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上升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答案】D【考点】该题主要考查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考查学生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20年来该
21、市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其间有小幅上升现象;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但并不是始终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比重变化最大。总体上来看,第一产业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有所上升,产业结构趋于优化。28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A B C D【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区域产业升级的措施和读图分析能力。【解析】大量引进化工项目,这容易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仅仅针对农业结构;将纺织、服装等廉价劳动力指向型产业转移出去可以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能更好的优化产业结构。(十二)2010年10月1日
22、“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西昌航天基地成功发射。11月8日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嫦娥二号”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标志着嫦娥二号工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回答问题。 29“嫦娥二号”从发射到传回虹湾区影像图的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西昌的白昼越来越长 B地球越来越接近远日点 C广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 D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答案】D【考点】本题旨在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公转的位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等相关问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10月1号,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
23、昼短夜长,而且昼越来越短,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此时地球越来越接近近日点,太阳直射点离广州越来越远,所以广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30对“嫦娥二号”卫星传输的虹湾区信息进行处理并绘制成易识别的图像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PS CGIS Dinternet【答案】C【考点】该题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功能的掌握,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对信息再进一步进行加工处理必须借助GIS技术。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第(十三)至(十八)题全为必做部分(十三)圣托里尼是希腊大陆东南200公里爱琴海上的火山岛,位于3623N、2527E;岛上分布着特
24、别的黑砾滩和黑沙滩,典型的阳光、蓝天、碧海风光,以及特有的白房子景观。回答下列问题。(14分)圣托里尼岛等高线地形图地中海雅典圣托里尼岛土耳其希 腊机场港口爱琴海31描述圣托里尼最大岛屿东、西两侧海岸的地形特征。(4分)32分别说明岛上建有的港口和机场选址的主要自然区位条件。(4分)33阐述岛上“黑砾滩和黑沙滩,典型的阳光、蓝天,以及特有的白房子”这些景观形成原因。(6分)【答案】31西陡东缓,西曲折东平直(各2分)32港口:西侧等高线密集,水深,位于海湾内,风浪小;(2分)机场:东侧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便于飞机起降。(2分)33黑砾滩和黑沙滩: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经外力作用形成;典型的阳光
25、、蓝天: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晴天;特有的白房子:增强对夏季强烈的太阳辐射的反射,降低室内温度。(各2分)【考点】该题旨在考查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港口和机场选址的主要区位条件以及不同景观形成的原因,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来描述地理基本原理的能力。【解析】通过等高线图可以看出,西侧密集且曲折,东侧稀疏且平直;港口适宜选址在水域阔深、避风的海湾内,机场一般选址在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由材料可知改岛是火山岛,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经外力作用往往形成黑砾滩和黑沙滩,该岛所在的位置可知应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天多晴天,白房子可以增强对夏季强烈的太阳辐射的反射,降低
26、室内温度。(十四)图1为“黑海周边政区图”、图2为“黑海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及图中A、B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15分)B地A地乌克兰罗马利亚俄罗斯保加利亚黑海格鲁吉亚土 耳 其地中海图1黑海周边政区图图2黑海周边等高线地形图30015-1515010050034读图1概述黑海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势。(5分)35根据图2中信息,比较黑海南北部海底坡度差异,并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分) 36根据图2中资料,比较A、 B 两地的气候特征的异同。( 5 分) 37推测城市 A、 B 两地附近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 2 分) 【答案】34黑海地处亚欧两大洲
27、的交界地带,是欧洲东南部和亚洲小亚细亚半岛之间欧亚大陆的一个内海,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相连接。(3分)黑海是连接东欧内陆和中亚高加索地区出地中海的主要海路,是欧洲地区(含俄罗斯欧洲地区)各主要河流的出海口,港口众多。(2分)35北部海底坡度缓,南部陡( 1分);原因:北部有大河注入,泥沙沉积多;南部几乎无大河注入,泥沙沉积少。( 2分) 36相同点:都是雨热不同期。(1分)不同点: A 地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较 B 地小; B 地冬季较冷,气温年较差较 A 地大。( 2 分) 降水: A 地年降水量更大,夏季少冬季多,降水季节变化大; B 地年降水量较少。( 2 分)37A 地附近种植业(
28、1分) B 地附近畜牧业。( 1 分) 【考点】本题设计思路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该题考查知识点较多,涉及到对气候图及等高线图的判读、分析、农业生产类型的特点等,本题很好的考查了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利用地理基本原理来描述和阐释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根据图1可以看出,黑海位于亚欧两大洲的交界地带,是亚欧大陆的一个内海,因黑海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相连,所以黑海成为东欧内陆、中亚和高加索地区出地中海的主要海路;黑海北部等深线稀疏,南部密集,因此北缓南陡,北部有大河注入,泥沙沉积多,坡度变缓,而南部几乎无大的河流注入,泥沙的沉积少,所以坡度较陡;根据气候
29、图可直接读出A、 B 两地的温度和降水的不同,注意这里的回答一定要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来回答;根据气候图和等高线图可看出A地水热条件较B地好,而且地势较B点低,A地适宜发展种植业,B地发展畜牧业。(十五)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2010年2020年2030年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1535.951705
30、,681894.17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1460.991543.031596.84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1788.518701841.519351894.5200038读图1,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4分)39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40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2,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4分)41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4分)【答案】38
31、014岁 8% (7.6%9.6%均可、1564岁 81.88%(79.8%82.8%均可) 、 65岁及以上10.12(9.6%10.6%均可) (3分)严重老龄化阶段(1分)39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劳动人口比重偏大。 (1分)影响:有利: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需求旺盛。(任答一点即可,每点1分)不利:住房、就业等压力大。(任答一点即可,每点1分)40l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1分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1分)出现郊区化现象(1分)。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出现了人口增加的变化趋势。(l分)41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
32、首要因索,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 (2分)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展,其人口容量就越大。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2分)【考点】该题旨在考查人口不同年龄结构的影响、人口的地域分布特征、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等知识点,很好的考查了学生读图分析、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通过图1可直接读出不同年龄段人口所占的比重,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了7%,达到了10.12,已属于严重老龄化阶段;劳动人口达到81.88%左右,说明劳动力充足,其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
33、面来回答;通过图2可以读出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地域开放程度等,题目要求从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来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对水资源应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来回答,经济发展方面,应该考虑如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来回答。(十六)产业结构演进是指产业结构本身所固有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1:洛杉矶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洛杉矶地理位置示意图材料2: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
34、济中心,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图2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图2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20世纪40年代国家投资全球经济中心西部制造中心全国制造中心19世纪发现矿产20世纪70年代第三次工业革命能源化学工业驱动资源技术驱动资本驱动高科技产业军事国防工业42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从洋流和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4分)形成核心产业关联企业集聚形成核心产业链产业衰退主导产业2阶段资本、技术等因素驱动资源、市场等区位因素驱动主导产业1阶段时间发展水平图3某地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43图3是某地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读图阐述某地经济发
35、展中主导产业演进的过程。(6分)44读图2,从资源、资本、技术、外来移民的人口数量和素质四个方面,分析19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区位条件对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的积极影响。(8分) 【答案】42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近地面降温,大气稳定,夏季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天气晴朗。43在资源、市场等区位因素的驱动下,(2分)先形成了主导产业1的核心企业,后上、下游的关联企业都集聚而来,最后形成了主导产业关联企业组成的产业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主导产业1逐渐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出现了衰退。(2分)在资本、科技等因素的驱动下,形成了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2分)4419世纪主导产业
36、是能源化学工业,其主导驱动因素是资源,洛杉矶郊区发现了大量矿产(石油、天然气),采矿业的迅速发展、交通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直接促进了能源、化学等石化工业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主导产业是军事国防工业,其主导驱动因素是资本,政府通过军事订货、设立军事设施和军事基地等途径向西部投入了大量资金,已拥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洛杉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20世纪70年代主导产业是高科技产业,其主导因素是科技,尖端国防工业带动了通讯设备、计算机、电子仪器等产业发展,洛杉矶成为美国西部的高科技产业和研发中心,享有“科技之都”的称号。在整个时间段,移民为洛杉矶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高
37、素质的人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考点】该题旨在考查洋流及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一区域主导产业的演进受那些因素的积极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能否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从而确定解题的思维方向,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综合和处理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第42题,洛杉矶沿海地区有寒流经过,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夏季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天气晴朗;第43题,据图可以看出最初是在资源、市场等区位因素的驱动下,先形成了主导产业1的核心企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主导产业1逐渐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出现了衰退。在资本、科技等因
38、素的驱动下,形成了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第44题,据图可以看出三个时间段的主导产业不同,其主导因素分别是资源、资本和科技,在整个的演进过程中,移民对该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和高素质人才。 (十七)依据海南岛的自然地理特征可以把海南岛划分为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五大区域(见下图)读图、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16 分)材料一:在西部区域河流的下游及河口附近的滨海地区岩石裸露,黄沙蔓延,散布着少量的仙人掌、野菠萝,海枣等野生植物,形成海岛荒漠奇景。材料二:在海岛有一个区域农业科技人员说他是“育种的天堂” ,农民说它是“种子基地” ,普通人说它是“天然温室” 。45
39、依据图文信息,分析材料一中荒漠的形成原因。(6分)46请你指出材料二中的“种子基地”最有可能是图中五大分区的哪一区域?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其作为“种子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47海南东部素有“台风走廊”之称,有人建议把观赏台风作为探险旅游项目进行开发,请问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4分)【答案】45河流的下游及河口的滨海地区地势低平,中上游地区的泥沙通过河流的搬运作用在此堆积(沙源充足);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纬度低,晴天多,气温高蒸发旺盛,气候干旱;人类经济活动多,开发强度大(过度开荒),植被破坏严重,地表(岩石)裸露,易受外力风化侵蚀,土质疏松。(每点 2分,共 6分
40、)46南部(2 分)。五个区域中纬度最低,热量丰富, 农作物生长期长 (可一年三熟或四季皆可生长);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远且该地北部地势高,阻碍了冬季风南下,受冬季风的影响小,低温冻害还少;降水充足,水热条件好,生长速度快,育种周期短。(答两点就可以,每点 2 分,共 4 分) 47可行(2 分)。该岛受台风影响的时间长,登陆次数多;可以对台风准确监测和预报,以便提前做好观赏准备;台风引起的狂风、暴雨、风暴潮景色新奇壮观,观赏价值高,破坏强度不大的台风是可以观赏的;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发展当地经济;当地有丰富的抵御台风的经验;可以培养人的探险精神。(其他言之有理的观点亦可,任意一点 1 分,共
41、 2 分) 不可行(2 分)。台风引起的狂风、暴雨、风暴潮强度大,破坏力强。对台风强度,登陆时间的监测和预报可能不准确;安全防范机制和措施不成熟,危险系数高,易造成游客意外伤害。 (其他言之有理的观点亦可,每点 1 分,共 2分)【考点】该题旨在考查学生低纬度地区形成荒漠的原因,不同位置其水热条件的不同,以及台风会带来那些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描述和阐释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第45题,荒漠的形成原因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来回答,河流的下游及河口附近的滨海地区,泥沙易堆积;该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纬度低,晴天多,气温高蒸发旺盛;人类经济活动多
42、,植被破坏严重,岩石裸露,易受外力风化侵蚀。第46题,做为“种子基地”,应该是在水热条件最好的地方,因此是南部,南部纬度最低,而且受冬季风影响最小,热量丰富,降水充足。热条件好,生长速度快,育种周期短。第47题,做为开放性题目,必须要自圆其说, 言之有理才可以。(十八)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理环境独特。读图回答问题。(12分)黄河长 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鲁藏布湖泊喜马拉雅山脉印 度山脉青藏高原48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原理阐释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简要说明青藏高原隆起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12分)【答案】48青藏高原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43、处,造成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相互碰撞,印度洋板块不断向北推进,并不断向亚欧板块下插入,逐渐隆起形成世界最高的高原。(2 分)自然地理环境方面:(任答三点,6分) 对地形的影响:地壳运动造成青藏高原地势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原上多大山,多雪山冰川。 对气候的影响:地势高,形成高寒气候,冬寒夏凉,高原上空气稀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对水文的影响:海拔高,青藏高原成为我国也是亚洲许多河流的发源地,周边河段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对资源的影响: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大,多晴天,使之成为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位于板块交接处,也成为我国地热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生产生活方
44、面:(任答两点,4分) 对农业的影响:高寒气候造就了独有的高原河谷农业和高寒畜牧业,种植业以青稞为主,畜牧业主要以牦牛、山羊为主。 对人口、城市和经济的影响:高寒气候不适合人类居住,成为我国人口稀疏地区,城市分布少,人口、城市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区;经济不发达,旅游业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对地域文化的影响:独特的气候,复杂的地形,形成了该地区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字、能歌善舞的历史悠久的藏族文化。【考点】本题旨在考查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青藏高原是由于板块的挤压而隆起,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从地形、气候、水文以及资源等方面回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可以从农业、人口、城市、经济以及地域文化各方面回答,青藏高原由于板块的挤压,而形成高大的山地和高寒的气候,海拔高,地势陡峭,水能资源丰富,晴天多,而且位于板块交接地带,多太阳能和地热资源;高寒的气候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和畜牧业,人类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独特的气候,复杂的地形,形成了当地独有的藏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