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十六届六中全会吹响构建和谐社会号角背景材料 (一)热点聚焦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全会决定党的十七大于2007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全会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2近年来,为了促进社会
2、和谐,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问题的解决,重视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作为2007年着力推进的一项主要任务,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将会有新的进展,更多的人有望得到更多的实惠。 (二)相关链接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
3、社会的重大意义: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诣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 4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
4、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循的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6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会议指出
5、,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72006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局,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从2007年起,在巩固西部地区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对全国1.48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落实免除学杂费政策,所需经费全部纳入预算,足额安排。 8国家下大力气采取多项措施扩大就业,力促经济
6、社会协调发展。2006年l至11月,全国累计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8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900万人的120,首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突破千万人。 92006年,国家通过三个方面的工作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把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由20元提高到40元;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药品生产流通秩序。 10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措施等。会议提出了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六条措施,即“国六条”。5月29日,建设部等九
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意见规定,对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住房的供应结构向中低收入者倾斜;通过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和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逐步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结合热点点拨 (一)结合经济常识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扭转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重视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发展社会事业,领导全体人民构建共同享有和谐社会,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2坚持和完善以按
8、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改革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3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市场经济也不是万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必须主要由政府提供,不能够完全依赖市场调节。市场调节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必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4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重视促进就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就业、建立规范的劳动保障制度,维护了劳动者的基本
9、权利。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要求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健全相关劳动法律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监督。 5财政的作用。十六届六中全会要求,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体现了财政具有有效调节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作用。 6消费的作用。国家重视促进就业、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有利于扩大内需,通过消费带动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二)结合哲学常识 l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决
10、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执政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 3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城乡、区域发展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构成整体的部分结构顺序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性能和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使社会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合理、有序,从而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社会
11、主义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 4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党和国家更加关注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5矛盾分析法。党和政府敢于正视我国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要求;认为“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坚持了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体现了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的要求。 6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12、中,不断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7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现了这一要求。 (三)结合政治常识 1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的关系。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性质决定了国家在履行职能过程中
13、必须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国家机关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全面履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作为公民必须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依法履行自身的义务,自觉地维护社会和谐。 3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提出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现了党对国家的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的原则和民族政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
14、确处理好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团结。 5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进广大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四)结合历史知识 1了解中国古代儒家、墨家、道家等学派关于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主张。汉、唐初年的政策调整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隋、秦的暴政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2近代以来,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仁人志士为追求社会和谐不懈努力,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并在富民强国、建立和谐社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五)结合地理知识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
15、部分。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协调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方面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 2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也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积极关注我国正在建设或已经建成的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的进展状况,并利用地理知识分析说明相关问题。高考前瞻 “和谐社会”和“社会和谐”是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2007年高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会成为命题的焦点。在备考过程中,要重点从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学科交叉点人手,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特征、原则、目标与任务,既要明确是什么,又要能够从学科知识角度分析其中的重大意义和为什么、如何做,能够科
16、学地理解和评价相关的政策。高考命题既可能直接考查全会的基本精神,也可能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群众的感受,以小见大、以微见著地考查全会精神。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在我国历史上,从古代的孔子、墨子、孟子,一直到近代以来的洪秀全、康有为等,对社会和谐都有过不少描述。在西方,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欧文,也对社会和谐有过美好的幢憬。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社会和谐作为社会理想 A是决定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B既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C是人们主观感受的产物 D是对现实社会的完全否定 2在新的历史
17、条件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继承我们党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并借鉴传统和谐思想的有益成分,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体现的哲理是 ( )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 B C D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在2020年之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种种举措和部署。据此回答34题。 3上述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A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具有最高国家立法权和决定权 C是社会
18、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决定指出,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这些要求表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 ) A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同为我国的主要矛盾 B既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C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加快发展 D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挫折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运用相关
19、知识,回答56题。 5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上述观点启示我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 ( ) A市场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B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C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D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6和谐社会意味着百姓生活康宁。何为康宁?郑板桥曾描述过中国传统社会的平民向往的生活理想:“但使囊有余钱,缸有余酿,瓮有余粮。”从经济学角度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需要国家 ( ) A切实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B完善分配制度,实
20、现共同富裕 C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粮食安全 D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分清轻重缓急,从当前办得到的事情做起,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据此回答78题。 7“分清轻重缓急”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是 ( ) A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原理 B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D世界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8强调从当前办得到的事情做起,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 A既要正视客观条件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B受客观条件和事物发展
21、的规律制约 C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D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孟加拉国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因为创办农村银行,向贫穷农妇贷款27美元,而被称为“穷人银行家”,又因他所倡导的小额信贷业务在全球帮助数百万人口脱贫,而被授予了2006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据此回答910题。 9尤努斯博士的行为启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只有在大量的人口找到摆脱贫困的方法时才会成为可能。从经济学角度看,这说明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关键是要 ( ) A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B扶持贫困人口就业和增加收入 C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D为低收入者提供消费贷款 10与尤努斯博士的行为相比照,我们的
22、一些“银行家”、企业家乃至领导干部、经济学家,日益弥漫的是一股嫌贫爱富的风气,乐为富人锦上添花,不为穷人雪中送炭。上述现象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 A不同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B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和谐社会,是人们的物质生活非常丰富、宽裕的社会,但是即使处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如果人们的精神、思想领域不健康,总是患得患失、以个人利益为先的话,那么这样的社会还不能算是完全的和谐社会。据此回答1112题。 11上述材料表明的哲学道理是 (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人类社会的发展受意识的支配
23、C物质资料生产水平决定社会是否和谐 D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12从经济学角度看,解决材料中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 ) 要树立正确金钱观,依靠诚实合法劳动获得收入 作为劳动者和经营者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作为市场活动的参加者要自觉遵守市场规则 作为消费者必须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 A B C D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些问题,党和政府提出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制度,扭转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据此回答13一14题。 13必须扭转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
24、大的趋势,主要是由 ( ) A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B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决定的 C市场经济的平等性决定的 D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决定的 14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规范分配秩序,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必须 ( )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反对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过分扩大 坚持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发挥财政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主导作用 A B C D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据此回答
25、1516题。 15治国理政之所以必须坚持创新精神,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 ) 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A B C D 16“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的要求,从哲学上体现了 ( ) A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C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
26、据此回答1718题。 17从政治常识角度看,上述要求体现了 ( ) 党坚持民主执政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党必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A B C D 18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要求我们 ( ) 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要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愿望和要求 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 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A B C D 改革开放28年来,我国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可以说,没有28年的高速发展,就没有广大
27、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就不会有今天总体上和谐的社会环境。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920题。 19上述材料表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 (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促和谐 B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 C坚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D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0长期以来,我国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从经济学角度看,解决这一问题就要 ( ) 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A B C D 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
28、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据此回答2122题。 2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判断的提出 ( ) 符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反映了党的领导方式的变化 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 标志着党的基本路线发生了根本变化 A B C D 22加强党的理论探索和创新,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 ) A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需要 B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要求 C进一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要求 D加强党内民主的表现 2006年,公众幸福感指数综合指标比2005年提高了9。与此同时,中国的一些城
29、市将幸福感指数这样的“软指标”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中。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观念深入人心,“幸福感”日益频繁地出现在一些地方党政官员、学者和新闻媒体的话题当中。据此回答2324题。 232006年,心理专家在中国最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做一项调查显示,那里的人们竟感到不如10年前幸福。这启示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 ( ) A放弃经济建设为中心 B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C重视维护社会安全 D避免群众追求物质享受 24为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我国各级政府应 ( ) A扩大政府权力,加强立法职能 B转变职能,以人为本,建设服务型政府 C加强行政审批,维护政府权威 D尊重公民权利,保证人民直接
30、管理国家事务 流动人口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特别是流动人口中占主体地位的一亿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革的巨大力量。近年来党和政府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据此回答2526题。 25现阶段,我国劳动力的流动主要反映了 ( ) A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B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C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D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 26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求政府 ( ) 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建立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统一管理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发放健全劳动法规
31、,完善劳动合同制度A B C D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阅读漫画,回答2728题。 27漫画反映了 ( ) A和谐完全是人们的主观感受 B人的素质决定社会和谐 C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8漫画启示我们,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就要学会 ( ) 尊重人 主动关心人 牺牲个人利益 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 A B C D 和谐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据此回答2932题。 29下列主张中包含和谐思想的有 ( ) 仁者,爱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废井田,开阡陌 兼爱、非攻 A B C D 30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统治者)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
32、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子这段话反映的政治主张是 ( ) A号召人民反抗残暴的统治 B认为事物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C提倡民贵君轻,主张实行仁政 D统治者应当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31下列行为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是 ( )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孟子主张“民为贵,君为轻” 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清初实行“更名田” A B C D 32洪秀全的“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无法实现,从根本说在于 ( ) A落后的农民意识 B恶劣的战争环境 C外敌的入侵 D小生产方式的落后性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9,我
33、国“西电东送”工程已全面启动,目前基本形成三大通道,如下图。读图回答3335题。 33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 ( ) 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 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使用量减少 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 34西电东送是把西部地区的水电和坑口(火)电站的电能输往东部,图中坑口电站分布较多的地区是 ( ) AAB BCD CDE DAE 35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北路输送的火电,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减少,降低粉尘危害 B中路水能发电
34、清洁、经济效益大、为沪宁杭地区提供电能 C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 D西电东送主干道途径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是山西,最大输入省(市)是广东 世界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全线建成并投入营运。青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读图回答3638题。 36青藏铁路约150千米的路段实施了“以桥代路”工程,主要原因是 ( ) 铁路沿线沟壑纵横 避免风沙掩埋铁路 铁路沿线有多年冻土 为动物留出生态通道 A B C D 37图中湖泊的水位近年来持续下降,著名的“鸟岛”已经与湖岸相连成为半岛。其
35、主要原因是 ( ) A利用湖水进行灌溉较多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该流域的农牧业用水增多 D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 38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后,若乘火车由北京至拉萨,沿途经过的地理事物有 ( ) A地形区:华北平原汾河谷地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 B旅游景点:长城龙门石窟秦陵兵马俑敦煌石窟 C铁路线:京广线陇海线兰青线青藏线 D干湿地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半干旱区湿润区 二、非选择题 39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和睦团结直接影响国家的综合国力。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同时我国还是一
36、个多宗教的国家,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运用有关政治常识知识回答: (1)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请说明为什么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能够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积极作用? (2)怎样才能促进我国民族关系的和谐? 40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了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37、,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1)中国共产党对和谐社会的把握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为什么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41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
38、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决定指出,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弘扬自力更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精神,倡导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谐创业,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全会的上述决定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3)根据经济常识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应从哪些方面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 4
39、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全面部署又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推进。从当前的实际来看,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1)“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全面部署又突出重点”分别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党和政府重视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3)现阶段,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
40、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影响我国社会的和谐。运用有关经济常识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怎样才能通过发挥财政的作用解决好上述问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lB。ACD观点错误,精神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社会理想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对现实中不合理部分的否定。 2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对理论和思想的继承、借鉴,体现“联系”的观点;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相结合的战略思想,体现了“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 3D。ABC观点错误。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和决定权;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工
41、人阶级。 4B。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了集中力量解决重要矛盾,重视社会和谐体现了统筹兼顾次要矛盾的解决。AD观点错误,C不属于材料中要求的内容。 5C。让人民共同享有社会发展成果强调的是公平,而社会财富的创造强调的是效率。 6B。A不属于经济学范畴,CD不符合材料的要求。 7C。办事情的轻重缓急涉及到力量的分配,所以主要讲的是如何处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8A。做办得到的事强调的是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强调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BCD观点不完全符合题意。 9B。小额贷款为贫困人口从事生产提供了帮助,从而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 lOA。 11A。材料强调精神、思想健康对社会和谐的影响,
42、所以体现的是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12D。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金钱观、消费观、职业道德和规则意识。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13A。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和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平等性主要强调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地位平等、交易平等,而不是强调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 14A。观点错误。 15D。创新精神一方面强调促进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另一方面强调发挥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观点错误,与题目无关。 16A。四方面要求共同的实质是要为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强调的是外因的作用。C只能反映宽容创新挫折体现的哲理。 17D。 18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从愿望出发
43、,因此是错误的。 19A。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为社会和谐奠定了物质基础。BCD内容虽然正确,但不能实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20A。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第三产业的认识,应明确社会事业中的部门都属于第三产业。发展农业仍然属于经济发展的范畴,所以不符合题目发展社会事业的要求。 21D。观点错误。 22A。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支持,故A正确。作风建设的核心是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党的阶级基础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理论建设不属于党内民主建设的内容。 23B。经济发达人民群众未必感到幸福,因此,要求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建设。AD观点错误,C观点不全面。 24B。ACD观点不正确
44、。 25B。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主要根据收入变化在不同地区流动。ACD虽然也是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但不符合“主要”的要求。 26C。政府可以制定工资最低标准,监督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但不可能统一规定工资水平和管理工资发放。 27C。漫画反映个人对别人的态度影响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所以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28D。观点错误,处理好人际关系并不是要求人们牺牲个人正当利益,而是要反对与集体利益相对立的个人私利。 29C。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即肯定剥削压迫,其主要作用是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30D。材料反映的是老子的“政治”主张。 31B。“烽火戏诸侯”是诸侯争霸战争的原因之
45、一。 32D。小生产方式决定农民意识。 33C。 34D。A省区为山西,C省区为贵州这两个大省煤炭资源丰富、产煤多、宜建坑口电站。 35D。我国最大能源调入省(市)是上海市。 36C。 37C。 38C。 二、非选择题 39(1)宗教作为唯心主义世界观,在阶级社会,主要起着消极作用,同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我国,广大信教群众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间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是宗教能够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起积极作用的政治基础。党和政府实行了正确的宗教政策,保护人民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这保证了宗教在促进社
46、会和谐方面能够起积极作用。 (2)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40(1)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把握,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中国共产党对和谐社会的认识过程,体现了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深化、扩展、向前推移。 (2)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根本上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中国
47、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能及时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妥善解决各种矛盾,从而能够实现社会和谐。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这决定了在我国,公民与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不同宗教信仰群众之间、不同政党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 41(1)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得到较好的发挥。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巩固大团结的局面,体现了这一道理。
48、营造有利于创造的社会环境、弘扬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的精神,体现了重视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既体现了发展观点的要求,也体现了正确的意识和积极的精神状态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 (2)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维护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保证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为不同所
49、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激发社会成员积极投身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积极性。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完善经济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依法保护人们的创新成果。 42(1)“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要求,把事物看作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体现了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客观条件的要求。“既全面部署又突出重点”体现了要正确处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2)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政府在履行国家职能过程中,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在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努力增加财政收入,为政府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搞好社会事业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供物质保证。调整财政支出的重点和方向,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房地产市场的调节作用。健全和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尊重纳税人的权利,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确保财政资金能够使用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领域。